教育行政化的影响分析
中国教育行政化问题的对策思考——中国教育行政化问题研究系列之三
t e a u . a d h t r e s e t a e n y e i o d r o r v d a h o e ia b ss o e u ai n l h v l e n t e h e a p c s r a a z d n r e t p o i e t e r t l a i f r d c t a l c o
Absr c :A u e fpr b e n Ch n du ai n a e c u e h o ro d c to d nita in. ta t n mb ro o l ms i i a S e c to r a s d by t e p we fe u a in a mi sr to Cla i g h b u d re o d c t na a e rn t e o n a is f e u a i l dmi itai e o r i t e e t p o t e c to a mi ita i n o n sr tv p we s h k y o r moe du a i n d n sr to
a mi ita in r f r d n sr to eo m.
Ke r s Ed c t n mi itai e E u a in llw; au y wo d : u a i a Ad n sr t ; d c t a a v l e ol v o
中国教 育问题 长期受 到社会 的强烈关注 。而02 0 期
FdnEuao 0 m 21. o1,o ua dc i Fr 02 V 10N. tn u . 1
・
方 略 ・
中国教育行政化 问题 的对策思考
— —
中国教育行政化 问题研 究系列之 三
李雪岩 , 龙 耀
谈教育去行政化
谈教育去行政化多年一直写文章谈教育去行政化,见面总有人和我探讨这个问题,他们基本上都有一个看法,就是教育去行政化,不是去行政,大学、中小学的管理,怎么可能没有行政的存在?我都懒得辩驳:教育去行政化,本来就不是去行政,让学校没有任何行政机构、行政人员,而是改变整个教育的管理模式。
而类似对于教育去行政化的误解,还有很多,比如,去行政化就是取消学校的行政级别,去行政化就是校领导从学校的学术委员会中退出等等。
去行政化,对于我国教育来说,核心其实是去行政许可,而对于行政许可,虽然它与教育管理、发展如影随形,可很多人并不知道是怎么会事——包括对考试的行政许可、对招生的行政许可、对学位授予的行政许可、对人才聘用的行政许可。
正是从考试到招生、到学位授予、人才评价,都有行政力量的强势介入,导致我国的教育发展,已很难适应社会、时代的发展,教育内部也出现诸多无法调和的矛盾。
拿近期引起广泛关注的高考加分造假、高考集体替考作弊来说,对每年的高考作弊,有很多人呼吁加大对高考作弊者的处罚力度,甚至还有人建议,最好一次高考作弊,取消终身被大学录取的资格。
这从维护当前的高考秩序来说,可能会起到一定效果,可是,另一个问题是,教育是每个公民平等的权利,甚至不能因公民违法犯罪而剥夺,在我国,就连在押服刑罪犯,也可以接受成人高等教育,刑满释放,也可报名高考,怎么可能因一次作弊就取消其终身参加高考、被大学录取的资格呢?可取消资格的处罚,却和当前普通高考的性质,似乎是“相当”的,犹如科举时代,对作弊者处以重罚,因为科举是朝廷选拔人才的途径,平头百姓只有靠读书入仕。
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时代,即成为一种满足受教育者普遍需要的教育,但高考,却还是行政许可的考试,要考上大学必须参加这一考试,并按照这一考试的成绩,配置高等教育资源——进哪所大学、哪个专业,因此高考还具有改变命运的意义,而通过作弊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却影响他人改变命运,当然要严惩。
中国大学教育去行政化利大于弊
中国大学教育去行政化利大于弊所谓行政化,是指以行政权力为主导,由各行政部门管理,以国家意志为基本准则的公共治理模式。
而大学教育的主要职能是输送人才和进行科研。
今天,我方观点是:中国大学教育去行政化利大于弊。
而利弊比较的标准则在于能否让大学职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首先,我要声明:我方认为去行政化不代表完全去除行政方面的因素。
自建国以来,我国套用苏联的办学模式,将大学作为政府的附属机构。
大学本身同样高度政府机关化。
并且收到中国传统“官本位”观念的影响,最终苏联模式在中国大行其道。
对于政府部门而言。
大学不同于其他部门,以简单的强制性的行政命令管理大学教育和科研工作。
不仅扼杀了大学管理和执行层人员的工作自主性,还造成了资源浪费或资源搭配错位。
本应该百花齐放的大学校园,就这样在现实的引力中砰然坠地失去活力。
从这个方面来看,大学去行政化,我国大学才能寻求更加自主高效的发展。
但在大学内部,我国目前实行校长任命制,大学校长直接由政府任命并具有行政等级。
同时我国盛行校长负责制,简言之行政、学术权力都属于校长权力。
所以即使上级下放权力,但大学内部的高度集权仍会造成大学自我管理的行政化。
搞管理的不搞学术,搞学术的不搞管理。
搞管理还要搞学术,你还有这么多精力搞学术吗?于是,因为行政手段强力高效等原因行政终于压倒了学术。
但这所谓的强力高效却是行政学术一把抓。
这是简单粗暴一刀切的强力高效。
而非,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强力高效。
于是,行政化状态下的大学里面,有两重追求目标,除了学术,还有类似于官员的追求。
科学研究在行政权力面前,常常受到压抑和挑战。
从这个方面来看,大学去行政化,有利于大学高效的自我管理,和各项工作的开展。
综合来看,去行政化解决旧体制的弊端是我们的目的也是我们的需求,而达成这一目的的困难才是更应该考虑的事情。
这些困难在于,如何去行政化,同时如何建立一个新体制和新体制的可行性,以及新体制运行中可能产生的问题。
那么,如何去行政化呢?我方认为需从两个方面入手。
高校教育行政化及负面影响
当代社科视野 20 09年第 6 期 可 以获取相应 的租赁 收益 。
保 障功能 的重要性 就 凸显 了出来 。因此 ,人多 地 少 的基本 国情 是 我 国农 村 的基 本 矛盾 , 是 问题 也
的症 结所在 ,这 就决定 了农 村改革 的 主要 目标 是
由于我 国区域 经济发 展呈 现严 重 的不平 衡格 局和地 理分 布上 多高 山丘陵 、多高 原荒 漠 的显著 特点 ,农村 土地 流转 的规模 和形 式 必须要 取决 于
迄今 为止 。我 国避免 了许多发 展 中国家 的停
滞 陷阱或在经 济增 长期所 出现 的社会 两极化 的大 规模对抗 和动 荡 。基 于既 成 的城 乡二 元化经 济结 构. 通过 统分结 合 的家庭 土地承包 制度 , 既改 善 了 农 民境遇 , 免了 土地兼并 , 为工业 化和城 市化 避 又
学者 主张的那样 如此 地不合 时宜 ,更 多需要 的 只
是 改 良。
退 ,许 多与教育 精神 明显相悖 的现 象都 通行 于高
教 领域 之中 。这 种现象 的显 著标志 是教 育行 政化
程 度全 面而深 刻 , 官本 位风 气流行 而普 遍 , 就连 教
即便 是 对 现 有 农 村 土 地 集 体 所 有 制 进 行 改 良。 现有 的社 会保 障条 件下 , 在 也必须 统筹 考虑 好 下面 因素 : 一 . 村土地 集体 所有制 是社会 主 义 第 农 公有 制经济 的重要 组成 部分 ,任何实 现形 式 的变 革必 须限定 在农村 土地 集体所 有制 的基本 框架 之
大 学制 度 的科层 化 特征 . 成 “ 官 ” 了算 的权 造 大 说 力 效应 。无论什 么人 ,只要 在大学 中担 任 了某项
中小学教育应该去行政化
高校行政化一度从去年开始成为社会关注热点,一度被公众认为是“高校腐败源头”。
这一热点话题也被纳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并首次明确提出“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逐步取消学校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事实上,中学也应该也要去行政化,不再设立行政级别。
中小学校长行政化带来的严重后果有目共睹的。
一是校长队伍的官僚习气越来越重,“人文气”越来越差。
许多校长坐车、办公、做事习惯于讲排场,一个个离“书生气”越来越远,离“老板气”越来越重,以至于中小学校长在社会上的形象越来越差。
二是校长队伍素质的专业要求越来越差,行政化越来越重。
不少人千方百计地想办法挤进校长队伍,看重的不是校长承担的崇高的社会责任,而是所谓的行政级别,把当校长当作解决自己升迁的机会。
结果,不少没有教育经历,不懂教育规律的人,走上校长岗位,严重地削弱了校长队伍的专业素质。
三是中小学教育管理越来越行政化。
现在的中小学校长一般都是科级或处级,校长的任用与管理归组织或人事部门,不少行政官员走上校长工作岗位后,能上不能下,最擅长的管理方式就是照搬行政管理那一套,如上下班打卡,下达升学指标,排队、排名,奖惩,等等,、官僚化趋势越来越严重。
四是不少中小学校长不但不上课,而且长期不进课堂,不走进教师的生活,以至于学校管理干部与教师的关系日益对立。
五是加大了教育行政和业务部门管理的难度。
有些学校行政级别高,教育主管部门行政级别低,导致管理不顺,而级别高的校长更不愿意下到级别低的学校去,教育行政和业务部门的人员到学校指导工作根本不受重视,影响了对人才的使用和调配。
凡此种种,无形中对教育的发展设置了障碍。
取消中小学校长的行政级别,实行校长职级制,对老校长是一种鞭策,对青年校长是一种激励,这对建立符合中小学特点,符合校长成长规律的管理制度是有效的探索和实践。
它不仅是校长队伍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而且对提高校长队伍的整体素质将产业深远的影响。
为此建议:取消高校的行政级别的同时,也要取消中小学校长的行政级别,实行校长职级制,对校长评定职级,校长的人事档案由组织人事部门转为教育部门归口管理。
高校去行政化利大于弊
高校去行政化利大于弊一,我国大学行政化的历史文化背景我国大学行政化现象由来已久,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
事实上,自近代大学创建起,行政权力长期充当着大学运行管理的主导力量,经过一百多年的传承和变革,最终形成了当前我国大学行政化的客观现实。
从办学方针看,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清末崇尚“中体西用”,国民党统治时期推行“党化教育”,解放后遵循“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即使在大学自由度较大的清末民初及抗战时期,我国都是将大学视为国家“富国强兵”的工具。
国民党统治时期确定的大学宗旨之一,便是在“党化教育”方针指导下,强调“信仰及服从领袖”。
由此可见,我国大学地位的从属性和大学功能的工具性,以及大学行政化的萌芽并非今天才有。
从权力基础看,官员身份和资源控制是大学行政化的物质前提。
建国后,我们不是把大学视为独立的学术自治体,而是作为教育行政部门的下属单位,大学没有了独立性。
从主观认识看,对教育行政化之弊端的认识并不是今天才有。
早在1931年,梁漱溟就曾指出:“要想中国教育有生机,非打破推翻今日官办教育的局面、得一大解放不可,官办教育,教育愈办愈死……中国现在所需要的正是创造。
因中国社会旧日的一切多不适用,近今从西洋直接抄袭过来的又不适用,所以非创造自家所适用的一套新文化不可,政治、经济乃至一切皆然,教育正同一例。
这变断非由官去变,要自由试验而后才变得通。
”从客观效果看,总体上,大学行政化倾向与大学功能表现总体上呈现“负相关”关系。
研究表明,我国大学教育发展最好的时期,恰恰是政府对大学不管或管得少、大学行政化色彩较淡的时期。
无论是在大学刚刚起步的清末民初时期,还是在大学相对快速发展的北洋政府时期和民国时期,社会基本上都处于动荡状态;无论是北洋军阀政府还是国民党政府,都在事实上没有完成国家的统一,其意志在全国各个方面还难以“贯彻执行”,从而为大学的自由发展提供了空间。
二,我国大学行政化的体制根源校长任命制与大学行政化是互为表里、互为因果的两个关键因素。
浅谈教育行政化现象及其应对策略
教育行政化现象导致教育制度缺乏灵活性和创新 性,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求。
资源浪费
过度行政干预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教育资 源浪费和配置不合理。
缺乏竞争活力
教育行政化现象削弱了学校之间的竞争活力,降 低了教育质量和效益。
限制学术自由和创新精神
思想僵化
01
教育行政化现象容易导致学术思想僵化和创新受阻,使教师和
通过选拔具有教育专业背景和丰富管理经验的校长,提高学校管 理水平。
优化组织结构
合理调整学校内部机构设置,明确职责权限,避免行政权力过度 集中。
加强教育资费充足且合理分配 。
优化资源分配
通过制定科学的教育资源分配方案,确保各类学校获得均衡的经费 支持。
研究如何构建一个多元化的教育治理体系 ,使各方力量能够相互制衡,避免行政权 力过于集中。
教育行政化管理体制改革
强化教育法律法规建设
针对教育行政化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提 出改革建议,推动教育管理体制的优化。
完善教育法律法规,明确各级政府和学校 在教育中的职责和权利,为解决教育行政 化问题提供法律保障。
学生在学术研究和探索方面缺乏自由度。
阻碍学术发展
02
教育行政化现象限制了学术自由,进而阻碍了学术发展和进步
。
压制创新精神
03
教育行政化现象容易压制师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不利于培
养创新型人才。
降低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
01
02
03
机会不平等
教育行政化现象容易导致 教育机会不平等,使部分 学生和教师失去公平竞争 的机会。
教育机构官僚化严重
行政干预过度
教育机构往往受到过多的行政干 预,导致教育自主权受到限制, 无法充分发挥学校的积极性和创
浅谈高等教育去行政化
浅谈高等教育去行政化摘要:时下,高校“去行政化”是学术及舆论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
高校行政化是现行教育管理体制各方面问题的集中体现。
它是历史的产物,已经影响到大学的办学管理、人才培养、科研活动、师生关系、环境建设等方方面面,演变为体制顽疾,成为大学改革与发展的绊脚石。
高校去行政化改革不是简单地取消高校的行政级别,而应全局考虑、整体设计、逐步推进、双管齐下。
高校行政化是目前中国高校的普遍现象,我们没有能力破除行政化,但可以减少或降低行政化倾向。
关键词:“去行政化”,高校,政府,大学本质正文:一. 高校“行政化”及其影响行政化,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1、行使国家权力的行政单位、行政机构。
2、指机关、企业、团体等内部的管理工作——行政人员、行政费用。
行政,是指国家职能中,除了立法和司法以外的全部职能的总称。
从定义上看,高校与行政基本没有关系,但高校内部管理有行政要素。
即高校是教育机构,是学术单位,不是行政单位。
教育机构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和科研。
高校的三大任务是教学、科研、社会服务。
高校内部管理,有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大学是独立法人,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
但是与这一规定相背离的是,近年来大学行政化趋势日益明显。
一是政府行政干预日益强化,大学越来越像行政单位而非独立的教学科研机构。
主要表现在:1、高校办学自主权不断受到挤压。
2、大学行政级别日益强化。
3、大学主要领导来源行政化。
二是大学内部高度行政化,行政权力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
主要表现在:1、行政机构成为学校主导部门。
2、学术委员会权力被虚化。
3、教代会权力被弱化。
大学行政化程度愈来愈深,事实上改变了大学的性质,否定了老师和学术的主体地位,不仅使大学按照教学科研规律自主办学和管理创新空间越来越小,而且使真正追求教育工作和学术创新的人才在大学中不断边缘化。
在行政化比较突出的高校里,行政事务是学校的主体,教学中心没有凸显,科研被边缘化,学术机构已基本演变成了行政机构,教学、科研只是其标签而已。
高校去行政化的现实意义
高校“去行政化”的现实意义众所周知,高校行政化的问题是中国教育体制长期发展下累积形成的一个老问题。
今天,我们要谈的高校“去行政化”就是要高校实行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的管理模式。
同时按照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高等学校办学规律和学术发展规律办高校,把高校作为学术性组织而非行政机构进行管理。
这就意味着高校要突出与重视教授治学、学术至上、大学自治、民主管理等内容。
那么,高校“去行政化”究竟有什么现实意义呢?我觉得主要从以下几点来去认识。
1、高校“去行政化”的现实必要性高校行政化倾向的长期存在,不仅违背了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和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精神,也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实践证明,高校过度行政化严重影响大学自主权的发挥,不利于教育家办学,甚至将教育机构、学术机构演变成了官僚机构,助长了官本位意识,不利于大学民主管理的实施,更不利于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因此,高校“去行政化”的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2、高校“去行政化”有利于正本清源,重塑我国高校的办学理念和精神评价一所高校的优劣,关键看它所培养人才的质量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同样,评价一位校长是否杰出,不是看其行政级别的高低,而是看他对高校的贡献。
当前我国的大学和校长们,热衷于提升学校的档次和“高大全”,重视外在的表现形式,却忽视高校的内涵发展,以致中国的大学千篇一律,没有自己的特色和个性。
正如前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所说:“我们的学校领导人都是上级任命的官员,靠行政权力治校,下级服从上级。
教授没有话语权,只能去迎合权力,或者主动去做官。
于是产生了大学不去竞争学术,而是崇尚权力大、地位高的校园文化,在这种氛围中,学术就萎缩了。
”3、高校“去行政化”有利于落实我国高校办学的自主权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对外是自主办学,对内是学术自由,崇真求实,以人为本,民主管理等。
在高等教育的改革历程中,我国已由法律形式确定了大学拥有的各项自主权,但是大学办学自主权迟迟不能落到实处。
学校去行政化要把握好四点
学校去行政化要把握好四点————————————————————————————————作者:————————————————————————————————日期:学校去行政化要把握好四点-校长管理论文学校去行政化要把握好四点一、关键点:化职务为职级中小学校去行政化,谁的利益损失最大?不言而喻,是校长。
这些校长原先是有行政级别的,一旦取消,多多少少心里都会有些落差。
校长居然有着行政级别,不知道这是不是“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制度?校长“行政化”,其实不利于学校发展。
学校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不是一个有着尊卑高下之分的社会,所有的教师都是平等的,也在平等地教育学生。
一旦学校这个神圣的地方有了三六九等,这种尊卑有序的旧式封建思想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学校去行政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以师为本理念的彰显。
但是,学校去行政化,最大的阻力来源于校长。
这么多的校长,如何安置?其实,将职务化为职级,这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校长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官员”,而是有能力有实力的“教育家”,他有着自己的职级。
这样,所有的校长殊途同归,最终都成为“特级校长”。
将校长的职务化为职级,是教育中一件伤筋动骨的大事,也是学校去行政化的关键。
学校去行政化的效果,最终得看这所学校的校长有没有失去事实上的“职务”,心甘情愿地做一名没有行政级别的“教育家”。
唯此,学校管理才能真正回归本真。
二、支撑点:化行政为行事现在,一些学校“衙门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红头文件”频频发布。
一些学校管理干部,尤其是校长,将自己视为高高在上的“领导”,用行政里的那一套来治理学校,因此产生干群对立、彼此猜忌等不和谐的问题。
学校不是衙门,教育不是行政。
学校管理与社会管理之间还是有着一堵厚厚的围墙,将外面的条条框框搬到学校里,难免会水土不服。
因此,学校管理层,尤其是学校校长要注意:教育是心的艺术,是事的结晶。
只要你将心投入教育,用心去做事业,长此以往肯定会成功。
中国大学去行政化利大于弊
谢谢主席,各位好今年啊,在深圳出现了这样一所特殊的大学,南方科技大学。
它是完全以教育科研为主,跳脱于中国原有的高等教育行政化的体制之外的。
这在中国教育史上无疑是一次重大的变革。
但这个变革是否合理、前景如何,却是众说纷纭。
而正是这样一个问题,也引发了我们今天的讨论:中国大学教育是否应该去行政化。
所谓行政化,是指以公权力为主导,由各行政部门管理,以国家意志为基本准则的公共治理模式。
今天,我方观点是:中国大学教育去行政化利大于弊。
而利弊比较的标准则在于能否让大学职能得到更好的发挥,能否对我们的社会、学校、学生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首先,从必要性来看。
去掉大学行政化,我国大学才能寻求更加自主高效的发展。
现在的高校中,政府部门过多的以行政方式干预学校的工作,使得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受到了限制。
试想一下,当一个高校的专业设置、科学研究和经费使用等都必须由国家决定时,高校的自主权在哪里?所以说只有去行政化后大学才能更大程度上做到更加合理的资源配置和资金分配。
而且政府的过多干预更导致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以我国08年的审计报告来看,通过对几百个高校课题项目经费使用情况的审计发现,用于课题研究的费用开支仅占40.5%,管理费用、人员经费却占近六成。
如此本末倒置,对大学的发展无疑产生了极大的桎梏。
那么当行政化已然成为了高校进步发展的绊脚石,为什么我们不该勇于改革,以去行政化,求更好发展呢?再从可行性看。
诚然,学校的发展不可能完全独立于国家或政府之外,如果完全去掉行政因素的支持,大学的发展便会失去依托,但在我国今天的大学里,行政因素和行政权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它应有的限度。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去行政化,实现大学的“政校分开,管办分离”。
要实现这个目标也许是艰难曲折,任重而道远的,但我们绝不是无法做到。
首先,政府部门可以更多的给学校下放权力,既可以让高校的发展不用过多受政府制约,又能减少政府因为权力过度集中带来的资源浪费。
其次,通过对行政职位进行精简,通过权力分散,互相制衡的办法,把高校的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分别下放,以行政管行政,以学治学,从而解决高校的行政权力压制学术的问题,给高校一个更合适的发展模式。
对教育去行政化的理性思考
管 理 上实行 自上 而下 的行 政控 制 , 在办 学 目标 、 办 学理 念和 内部 治 理 等 方 面 都 体 现 浓 厚 的行 政 色 彩 。有 人 称 前 者 为 “ 校 长 ” 后 者 为 “ 长 抓 , 校 抓 ” 。 因此 , 育行 政 化 的实 质 是 行 政 权 力 对 教 学校 和教 育 的过度介 入 与不 当十 预 。教 育行政化 的深 层 问题 是 行 政化 的 管理 模 式 , 即把 学 校 当成
了行 政单位 来 管理 , 日常 的教 学 科 研 工作 当成 把
了行 政事 务来 处 理 , 教 师 和科 研 人 员 当成 r仃 把 政人 员来 管理 。
二 、教 育 去 行 政 化 不 是 简 单 地 去 除学 校 行 政 级 别
( )教 育具 有 自身运 行规 律 , 一 不适 于行政 化
21 0 0年“ 会 ” 后 , 两 之 教育 去行 政化 的问题 被
化 的深刻 内涵 。
炒得 沸沸 扬扬 , 无论 是官 方 , 是社会 舆 论几 乎一 还
边 倒地 反对 教 育行 政 化 , 头 直 指 学 校 和校 长 的 矛
我们认 为 , 教育 行 政 化 可 以从 两个 方 面来 考 察 , 政府 和学 校 的关 系层 面 , 在 指政 府按 照行 政逻
无论 是基 础教 育 , 还是 高等 教育 , 培养 人才 都 是第 一要 务 。人 是 世 界 上 最复 杂 的物 种 , 才 的 人
高等教育行政化的表现、危害及成因
不 分 .其行 政化 手段 延伸 到 大学 内部 的各 个方 面 , 将 大 学统 得 过 死 , 权 利 。具 体表 现在 以下 三个方 面 : 1 . 高校 办学 自主权 严重 缺失 目前 我 国是 政府 办 大 学 . 政 府 管 理 大学 , 政府
本 无 自主权 可言 ,使 得大 学成 为政 府 的一 个 部 门 , 政 府 的权 利触 角在大 学 内无 限延伸
2 . 大学 被赋予 行政级别 而且 愈加 强化
我 国在建 国后 实行 的是 全 面行 政体 制 . 学 校也
事 务来管 理【 l 1 亦 即大学 行政 管理 中“ 行政 过度 和滥
用” .从 而使 得 大学学 术权 力边 缘化 .学术 地位 弱 化. 以及 产生 的一 系列 问题
一
不 例外 . 按 照行 政体制 划分行 政级别 “ 文革 ” 后。 明
文 规 定我 国本 科 院校 的党 委 书记 和 校 长 享 受 正厅 局 级待 遇 . 专 科 院校党 委 书记 和校 长享 受 为副 厅局 级 待遇 。 1 9 9 2 年, 中央指定 l 4所 高校 ( 包括 : 北京 大
学、 清华 大学 等 ) 的党 委 书记 、 校长 职务 由中 央直 接
、
高 等 教 育行 政 化 的表 现
从 目前 高等 教育 运行 的状 况 . 并 借 用 教育 部部
长 袁贵 仁 的话 . 高等教 育行 政化 倾 向表 现 在两个 方
面: 一 是 政 府对 学 校 管 理 的行 政 化倾 向 ; 二 是学 校 内部管理 的行 政化倾 向[ 2 1
好 的研 究教 育如 何 去 行 政化 , 首 先 必 须从 教 育 行 政 化 的表 现 、 危害、 和 成 因入 手 , 便 于进 一 步 深入 研 究 高等教 育 的 改 革
浅谈教育行政化现象及其应对策略
2023浅谈教育行政化现象及其应对策略CATALOGUE目录•引言•教育行政化现象的内涵与表现•教育行政化现象的成因分析•应对教育行政化现象的策略探讨•结论与展望01引言背景与意义教育行政化现象对教育公平、教育资源分配、学术研究等方面带来一系列问题。
对此现象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应对策略,对推进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育行政化现象逐渐显现。
研究目的分析教育行政化现象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及影响,探讨其应对策略,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实践调查等。
研究目的与方法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对教育行政化的研究起步较晚,现有研究多从政策法规、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学者多从教育行政化现象的历史渊源、理论基础和实践影响等方面展开研究,注重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
国内外研究现状02教育行政化现象的内涵与表现教育行政化现象是指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过于强调行政权力、管理方式和规范,而忽视学术自由、专业自主和学校自主的现象。
教育行政化现象主要体现在教育管理体制、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教育教学方式、教育评价等方面。
教育行政化现象的定义教育行政化现象的具体表现•教育管理体制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管理干预过多,学校缺乏自主权和办学特色。
•学校内部管理行政化倾向严重,学术委员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受到限制。
•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方面•教育资源过于向重点学校和城市倾斜,导致农村地区和边远地区教育资源匮乏。
•学校过于追求规模效应,忽视了对教学质量和教师待遇的投入。
•教育教学方式方面•过于强调应试教育,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教师创新意识不足,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教育评价方面•以分数和升学率为唯一评价标准,忽视对学校办学水平、教学质量和教师绩效的全面评价。
教育行政化现象的危害阻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教育行政化现象导致教育失去学术自由和专业自主,限制了学校的创新和发展,使教育事业难以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教育行政化现象及其应对策略
教育行政化现象及其应对策略应对策略教育行政化现象教育行政化现象的案例分析教育行政化现象的未来展望教育行政化现象的国际比较教育行政化现象l教育行政化是指教育领域中行政权力过度干预教育事务的现象。
l教育行政化主要表现为教育决策、教育管理、教育评价等方面过度依赖行政手段。
l教育行政化可能导致教育质量下降、教育公平受损、教育创新受阻等问题。
l教育行政化现象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以保障教育的健康发展。
教育投入过于行政化,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乡差距较大教育改革过于行政化,改革措施难以落实,效果不佳教育政策制定过于行政化,缺乏专业教育专家的参与教育管理过于行政化,教育行政部门权力过大教育评价过于行政化,以行政指标为主,忽视教育质量教育质量下降:行政干预过多,影响教育质量和效果教育公平受损:行政权力可能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影响教育公平教育创新受限:行政干预过多,限制教育创新和改革教育腐败滋生:行政权力可能导致教育腐败现象发生,影响教育形象和教育发展应对策略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减少政府对教育的干预,提高教育自主权加强监管:完善教育法律法规,加强教育质量监管优化资源配置: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公平性提高教育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科研水平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推进教育信息化,提高教育效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推进教育公平,保障学生权益加强教育督导,提高教育质量完善法律法规,规范教育行政行为加强学校自主管理加强学校与社区的合作,提高学校社会服务能力推进学校评价制度改革,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提高学校自主管理能力加强学校校长和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推进学校课程改革,提高课程质量和教学效果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鼓励教师参与学术研究和专业发展活动建立教师评价体系,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师待遇,吸引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教育行政化现象的案例分析案例背景教育行政化现象的表现教育评价过于行政化,以行政指标为主,忽视教育质量教育经费投入过于行政化,行政干预过多,影响教育公平教育政策制定过于行政化,缺乏教育专业人员的参与教育管理过于行政化,教育行政部门权力过大应对策略推进教育信息化,提高教育管理效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加强教育监督,建立教育问责制度提高教育质量,增强教育竞争力加强教育立法,明确教育行政权的边界推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减少行政干预案例启示教育行政化现象可能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影响教育公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行政化的影响分析【摘要】教育去行政化伴随着教育行政化的脚步成为当今教育界讨论的热点话题,对于学校的行政管理现状,以及国家对学校过多的行政干预现象,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或主张消除行政化,或主张规范高校现有行政体系。
那么学校行政化体系是否有必要存在,应该根据现今中国的教育现状,从根本上分析教育行政化所带来的影响,分析正面影响与负面影响的利害关系,对于正面影响予以保留,对于负面影响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并最终消除。
有效的教育改革不是致力于“一鼓作气”的改变根深蒂固而又关系复杂教育漏洞的措施,而在于能够取得渐进效果的小改变。
【关键字】教育行政化教育去行政化教育影响改革措施[ Abstract ]the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with administrative education footsteps and become the hot topic in education circle, for the school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present situation, as well as the state of the school too much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phenomenon, different scholars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or claim to eliminate administrative, or claim for existing administrative system in universities. Then the school administrative system whether it is necessary to exist, should according to the modern Chinese education present situation, from the fundamental analysis of administrative education the impact analysis, positive influence and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stakes, for positive effect negative effect to be retained, to take measures to improve, and ultimately eliminate. Effective education reform is not committed to the" done in one vigorous effort" change ingrained and complex relationship education flaw measures, but can achieve progressive effect of small change.[ Key words ] administrative education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education reform measures“官僚主义”与中国的发展长期以来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无论是在政府机构,还是企事业单位,甚至在被人们视作纯净之地的学校。
古人常说“官大一级压死人”,这句话生动的描述了中国各种机构中的领导阶层的现实状况:分级管理,专权管理。
古语说:“师严然后道尊”,体现了教师的不可侵犯的地位,但是也体现着学生对于教师的尊重,出于一种社会道德,社会要求抑或出于对于教师渊博知识的敬仰。
而如今的学校中,教师,学生都变成了教育行政化下的被管理者,失去了应有的自主权和主动权。
关于我国教育行政机构的发展,可以追溯到隋唐的国子监,清末设立的学部,民国时期的教育部……我国一直保留着学校行政管理机制,学校行政化已经不是一句话,一个政策可以彻底消除的。
我们应该分析学校行政管理对于现代教育的影响有哪些?又应该如何去解决其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如何实现教育的自由化,教师和学生地位的主体化,家长权益的合理化?一.教育行政化的界定教育行政化是指中国高校的管理是参照政府管理模式,管理体系,由校长到院长到系主任一级一级的,学校重要决策和管理,人事,评定教授等都由行政人员决定。
针对教育的行政化近期提出了“教育去行政化”,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似乎我们看到了所谓的“教育去行政化”,但也有人认为这种理解存在偏差,认为教育行政是一门教育管理的学科,是专门研究教育内部管理的规范的科学,因此简单用一个“教育去行政化”去表述“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可能就是不恰当的。
要解决的问题并不是要取消教育行政,而是要规范教育行政。
[1]学校作为一种第三部门组织,是一种依靠民间捐款,会员缴纳会费,政府财政拨款等的非盈利性组织。
这些性质就决定了,首先学校要受国家的管理,决定了学校的职能在于服务社会,服务其会员即学生。
然而我们现今的教育在接受国家管理方面做得足够“完美”,却远远忽视了社会的要求,更是轻视了本应该是主体的学生的利益,剥夺了家长的参与权利。
使得学校中的行政部门将主要工作重点放在满足国家要求方面,对于关乎学生利益的事情却是独断专权,屡屡出现各种问题。
二.教育行政化的影响(一)正面影响每一种事物的存在都是存在一定的优势或者最起码对于部分人是极为有利的。
就教育行政化的分级管理来说,在作出决策时往往会具有高效性,避免了委员会的讨论过程。
对于一个有能力且有志将学校发展好的管理者来说,及时地发现时机,并果断的作出决定无疑对学校具有重要影响。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形成“学校特色”。
在中庸思想影响下的中国,更多的人趋向于选择折中的解决方法,而这种折中往往会导致千篇一律的结果,不好也不坏,所有学校都处于一种中等的,没有本质差别的状态,而分级管理,特别是当领导者具有教育方面的管理能力时,反而可以造就具有个性的学校文化,学校特色。
但是这种优势的发挥也是有条件的,即需要有能力,具备相关素质的管理者。
并且这种状态下对我们教育的一个挑战是:采用什么方法,通过何种途径找到具备这种能力的管理者,具体来说,校长的选择是我们需要面临的难题。
目前我国高校校长采用任命制,政府干预校长的聘用,其中部分校长在政府担任或者曾经担任行政职务。
不论是为了保证学校的政治方向还是出于什么原因,这种做法都是存在争议的,因为无法保证一个政界精英成功转型为教育界的精英,成为学校管理的精英,成为了解学生现状,了解学生需要,了解学生心理的教育者。
(二)负面影响1.过多的行政干预导致学校“标准化”学校是一个教育和科研学术联合的组织,不应被教育行政之外的干预太多,例如,没完没了的“教育评估”。
并不是说“教育评估”就该取消,办学校的行政许可的评估,现在实行的“合格评估”是不可缺少的,政府主管部门管的就是办学的最低标准。
至于“评优评估”就属于过多的干预学校的教育行政,导致学校办学依照政府评优标准办学,大家都用一个模式办学,失去办学的多元化,个性化的可能。
2.“官师不分”导致学校行政化,官僚化,师生利益被忽视正如在教育分级管理正面影响中讨论的一样,合格的政客不一定是优秀的教育家,这必将导致学校管理出现行政化倾向,管理者把教师当成行政人员对待,对于学校事务的处理官僚化,行政化。
就本质来说学校行政部门应该是为广大师生,为家长服务的部门,而纵观我们当今各地学校,几乎都是行政部门权益最优化,国家要求至上。
3.行政化引起的腐败现象反腐倡廉是我党长期的工作重点,但是腐败现象却屡禁不止。
而且在我们都最相信的学校,腐败现象也日渐严重。
如前段时间被大家炒的沸沸扬扬的“强迫定点购买教辅材料”事件。
据报道,在福建漳州的所有高中均要求学生购买新华书店的教辅材料,并不是因为新华的教辅材料质量好,而是因为购买新华书店的书可以使学校以及当地教育局获得高额的利润。
学生和家长有怨言却不敢抱怨。
出现这种现象的实质是学校管理者权利,利益,责任的失衡。
由于行政化,分级管理现象,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权力的过分集中,并缺少监督之后,腐败的问题就必然会出现。
并产生极其严重的影响:(1)学校腐败问题阻碍了我国教育的发展,使得原本紧张的教育经费捉襟见肘。
(2)由于行政权力获得收益大的示范作用,个别教师轻学术,重攀附,使教学水平踟蹰不前。
(3)由于学生长期处于行政化管理中,同时学校的隐藏不住利益链条使得学生过早世俗化,惟命是从,缺乏独立思考,自由的思想和怀疑精神更是缺乏。
三.如何改变教育行政化现象(一)政府方面温家宝总理关于教育行政化的几次讲话总结了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和途径。
并让我们看到了教育去行政化的希望。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初连续召开五次教育座谈会,畅谈教育改革的四大方面——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落实扩大办学自主权,促进教育公平,倡导教育家办学的宗旨。
最终总结了教育行政化乃一切问题之症结的结论。
2001年3月份在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时明确提出“教育行政化的倾向需要改变,最好不要设立行政级别,坚持让教育家办学的宗旨。
”[2](二)学校方面1.给家长充分参与学校管理的自由,设置独立运行的家长委员会长期以来家长委员会形同虚设,成为学校乱收费等腐败现象的挡箭牌。
家长因为害怕学校给学生找麻烦不得不对个别学校的不合理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学校应该自觉接受家长的监督,在关乎学生利益的事情上要与家长紧密联系,尊重家长的参与权利,实现学校,家长,社会三结合共同发展的局面。
那么侵犯学生利益的政策是难以出台的。
2.学校工作重点应由管理转移到学生主体性和学校文化建设(1)因材施教政府教育部门用升学率考核学校的成绩,就违反教育规律,又促成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被忽视的是“因材施教”,扼杀的是学生的个性。
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物种,人才的生产比任何物质产品的生产都复杂,倘若忽视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就会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学生缺乏创新精神,没有主见,难以适应时代要求。
(2)开发校本课程,建设学校特色文化学校应根据本校传统,结合当地经济文化特点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相关课程,充分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升学生各方面素质。
努力建设学校的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尤其重视学校精神文化的建设,形成学生奋发图强,团结友爱,师生关系和谐,同事互相学习的良好文化环境。
3.规范学校行政管理学校行政部门要把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尊重学生以及教师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其积极性,改革学校奖励机制,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鼓励教师创新,改革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