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_区域货币一体化

合集下载

金融理论与实务重点整理

金融理论与实务重点整理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实物货币: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的某种商品来充当货币。

银行券:是银行发行的以银行自身为债务人的纸质票证。

马克思货币职能描述: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货币贮藏、世界货币。

西方学者:交易媒介、计价单位、价值的贮藏。

货币制度:是指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和管理等进行的一系列规定。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规定货币材料、规定货币单位、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规定货币的法定支付能力。

56规定货币单位:当货币作为计价单位为商品和劳务标价时,其自身也需要一个可以比较不同货币数量的单位,这就是货币单位。

56无限法偿:指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货币的能力,不论每次支付的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支付的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

有限法偿:在一次支付行为中,超过一定的金额,收款人有权拒绝接受,在法定限额内,拒收则不受法律保护。

5710、金币本位制的特点:黄金为法定币才,金币为本位货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辅币、银行券与金币同时流通,并可以按面值兑换为金币;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国境。

5911、金块本位制:这是市场上流通的都是银行券,银行券规定有法定含金量,但银行券智能达到一定数量后才能兑换成金块(了解)59。

12、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市场中流通的都是银行券,银行券规定有法定含金量,银行券不能再国内兑换黄金(了解)59。

13、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特点:一是流通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二是信用货币都是通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投入到流通中去的、三是国家通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对信用货币的数量和结构进行调整。

6014我国的人民币制度主要内容:一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二人民币不规定含金量,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三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6117、区域货币一体化:一定区域内的国家和地区通过协调形成一个货币区,由联合组建一家主要银行来发行和管理区域内的统一货币。

第十二章 国际货币体系

第十二章 国际货币体系

第十二章国际货币体系一、单项选择: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典型的A、国际金本位货币体系B、国际金汇兑本位体系C、国际金块本位货币体系D、国际金银复本位货币体系2、《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确认的美元对黄金的官价是A、1盎司黄金=30美元B、1盎司黄金=32美元C、1盎司黄金=35美元D、1盎司黄金=40美元3、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各国货币与美元的汇率波动范围不得超过货币平价的A、上下0.5%B、上下1%C、上下2%D、上下3%4、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制度是A、固定汇率制B、浮动汇率制C、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D、可调整的浮动汇率制5、布雷顿森林体系完全崩溃于A、1970年B、1971年C、1972年D、1973年6、从1973年春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汇率制度是A、浮动汇率制B、固定汇率制C、联合浮动D、盯住美元7、当今,发展最完善、影响最大的区域性国际货币体系是A、西非货币联盟B、中美洲货币同盟C、欧洲货币体系D、卢布集团二、多项选择题:1、国际货币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A、世界货币名称、单位B、各国货币比价的确定C、各国货币的兑换性与国际结算的原则D、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E、黄金、外汇的流动与转移是否自由2、国际金本位货币体系A、是自发形成B、具有统一性C、具有固定性D、具有分散性E、具有松散性3、构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两大支柱是A、“稀缺货币”条款B、美元同黄金挂钩C、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D、取消外汇管制E、其他国家货币同美元挂钩4、二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特点是A、统一性B、严整性C、约束性D、多元化E、监督性5、欧洲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是A、创建欧洲货币单位B、创建欧洲记帐单位C、创建双重的中心汇率制D、建立欧洲货币基金E、促进欧洲经济一体化三、判断题:1、典型的国际金本位货币体系是自发形成的。

()2、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各国汇率波动范围较大。

()3、在30年代后半期,不存在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

区域性经济一体化

区域性经济一体化
04
催化剂:解决诸如国际收支等特殊问题
战后经济一体化出现与发展的主要原因:
地理上的邻近是首要条件。一体化组织中的成员国要形成一个统一的内部市场,就必须具有市场统一的客观基础,即地理上的邻近。
各成员国的经济互补性也是一体化组织得以稳定并不断升级的条件。一体化组织能否稳定下来,关键还是看各成员国对一体化内部市场的依赖度。
协调的基础是各成员国之间工业化发展水平相当
1
以一套完整的超国家的组织、管理机构来进行成员国之间的相互协调
2
各种协调成就的获得是通过实施阶段性政策的结果
3
2、发展特点:
北美自由贸易区( NAFTA) 1、发展过程: (1)1988年美国与加拿大签署了《美加自由贸易协定》,1989年正式生效。 (2)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于1991年正式开始谈判,1992年签定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该协定于1994年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规定15年内建成北美自由贸易区。 (3)1994年12月,在美国召集下,在美国举行了由北美、南美和加勒比所有(古巴除外)共34个国家参加的“美洲首脑会议”,讨论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
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涵义与形式

第六讲 区域性经济一体化

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实践

区域性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定义:一体化,本身的含义是各个分散的不同的部分结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国际经济一体化,则是指不同的具有行政主权的经济单位,通过自愿的决定和制度上的安排,部分削减自身的行政主权来形成一个较大的共同经济单位。
3
联邦制:超国家的一体化组织的权利大于各个成员国的权利。
6、完全经济一体化
六种一体化形式的比较
优惠关税待遇

区域货币一体化名词解释

区域货币一体化名词解释

区域货币一体化名词解释区域货币一体化是指一定的地理范围内的多个国家或地区采用相同的货币体系,实现货币政策、货币发行和汇率管理的一致性。

这种一体化可以提高经济合作和贸易便利性,促进跨国投资和资金流动。

区域货币一体化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实现,其中最典型的方式是采用共同货币和货币联盟。

共同货币是指多个国家或地区共同发行和使用一种货币,例如欧洲货币联盟采用的欧元。

货币联盟是指多个国家或地区在货币政策、汇率管理和货币发行上进行协调,但仍然保留各自货币的独立性,例如东盟国家推行的区域清算结算系统。

区域货币一体化的好处是多方面的。

首先,区域货币一体化可以促进贸易和经济合作。

当多个国家或地区采用相同的货币,贸易和投资活动就不需要再面临汇率风险和兑换成本,促进国内外资金的流动和商品的交流。

其次,区域货币一体化可以提高货币稳定性。

通过协调汇率政策和货币发行,可以减少通货膨胀和汇率波动的风险,提高经济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此外,区域货币一体化还可以促进投资和资金的流动。

当多个国家或地区采用相同的货币,跨境投资交易就会更加方便,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该地区,并促进资金的流动和经济的发展。

然而,区域货币一体化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风险。

首先,货币一体化需要多个国家或地区的政策协调和经济结构相近,以避免货币一体化过程中出现贸易不平衡和经济不稳定的问题。

其次,货币一体化对参与国家的货币政策、货币发行和汇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加密切的合作和制度建设。

最后,货币一体化需要对国家主权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能面临政治和行政难题。

综上所述,区域货币一体化是指一定的地理范围内的多个国家或地区采用相同的货币体系的经济合作方式。

它能促进贸易和经济合作,提高货币稳定性,促进投资和资金流动。

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区域货币一体化在推动经济一体化和区域一体化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十二章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pptx

第十二章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pptx
对全部商品或一部分商品相互给予削减关税的优惠 待遇,而对区外各国仍然维持原有的关税水平,实行 独立的关税政策.
▪ 二、自由贸易区 由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在成员国间对
相互的商品流动免除关税和数量限制,使区域内各 国之间的商品可以完全自由移动,但同时保留各自 对非成员国的贸易政策。
三、关同盟
建立共同市场要求成员国在财政、货币、就业政 策方面高度协调和合作。
▪ 5.经济与货币联盟
指在实施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同时, 统一各成员国货币或实现成员国间不可逆转的固 定汇率,并且对包括货币金融、财政在内的各种 经济政策通过共同的权力机构进行调和统一
▪ 6.政治联盟 不仅仅要求在经济上达到一体化的最高程度,还要
生变化,成员国原先与同盟外国这的低价进口转为 从成员国的高价进口
国别 A B C
X商品 35 价格
26 20
▪ (3)贸易扩大效果
(二)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
▪ 1.提高专业化分工程度,强化竞争,提高资源使用效 率
▪ 2.实现规模经济 ▪ 3.刺激投资与技术创新 ▪ 4.提高生产要素的自由移动程度,合理配置区内生
的情况下经济一体化对集团内国家贸易、经济发展 及物质福利的影响。
▪ (1)贸易创造效果 指同组成关税同盟之前相比,成员国国内某种
产品的高成本生产或原先从同盟外国家的高价购买 被来自其他成员国更低成本的进口品替代,成员国 的对外贸易量(通常是成员国之间)会增大。
▪ (2)贸易转移效应 是在组成关税同盟之后,先前的贸易伙伴关系发
(三)按参加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分类
▪ 1.水平一体化 又称横向一体化,指由经济发民水平相同或接近的
国家所形成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多数属于此种形式的 一体化

第十二章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

第十二章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
第十二章区域经济一体 化概述
2020年7月10日星期五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 (一)按照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同分类: 1.优惠贸易安排 指在优惠贸易安排成员国间,通过协定或其他形式 ,
对全部商品或一部分商品相互给予削减关税的优惠 待遇,而对区外各国仍然维持原有的关税水平,实行 独立的关税政策.
▪ 二、自由贸易区 由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在成员国间对
▪ 6.政治联盟 不仅仅要求在经济上达到一体化的最高程度,还要
求成员国在政治上的联合,以确保经济联合的持久性 .
因而也进一步要求超国家机构进一步全面协调成员 国的社会及对外政策.
(二)按经济一体化的范围分类
▪ 1.部门一体化 指区域内各成员国就一种或几种产业(或商品),形
成内部市场.如欧洲煤矿钢联营共同体、欧洲原子能 联营共同体
▪ 1.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 指假定济资源总量不变、技术条件没出息改进
的情况下经济一体化对集团内国家贸易、经济发展 及物质福利的影响。
▪ (1)贸易创造效果 指同组成关税同盟之前相比,成员国国内某种
产品的高成本生产或原先从同盟外国家的高价购买 被来自其他成员国更低成本的进口品替代,成员国 的对外贸易量(通常是成员国之间)会增大。
相互的商品流动免除关税和数量限制,使区域内各 国之间的商品可以完全自由移动,但同时保留各自 对非成员国的贸易政策。
三、关税同盟
▪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缔结协定或条约结 成同盟,相互间完全取水消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 ,并对区外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关税税率,推行 某些共同的对外贸易政策,以使同盟国的商品在 统一关境以内的市场上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
2.全盘一体化 指将区域内各成员国的所有经济部门加以一体化 的做法

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
• A.欧洲联盟 • B.东南亚国家联盟 • C.北美自由贸易区 • D.美洲共同市场
• 欧洲共同体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首先,建立关税同盟
• 到1968年,欧共体6个成员国已基本消除区域内关税壁垒, 统一了对外关税税率。
• 其次,实施共同农业政策
• 建立农产品共同市场,实行统一的农产品价格管理;农产 品自由流通,取消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本地农产品优先 销售;对外来产品征收差价税;建立共同农业基金,干预 收购和出口补贴;建立欧洲农业指导和保证基金,促进农 业发展。
面的权力: • (1)立法权。 • (2)对财政预算的审议权。 • (3)管理权。
2.欧盟理事会
• 欧盟理事会由各成员国首脑和欧盟委员会 主席组成,是欧盟的决策机构。
(一)欧洲一体化进程
1、欧洲共同体成立 •欧洲共同体是欧洲煤钢联营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 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统称。 •舒曼计划提出后得到欧洲六国积极响应。1951年4 月18日,法国、意大利、联邦德国、荷兰、比利时和 卢森堡签署《欧洲煤钢联营集团条约》,在六国间建 立起取消关税、数量限制和其他技术性歧视措施的欧 洲煤钢联营共同体,统一计划和协调各国的煤钢生产。 •1957年3月,《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签署,建 立洲原子能共同体,协调各成员国的核工业发展。
• 欧盟东扩给欧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首先 是在决策统一方面的挑战,更多的国家参 与将使欧盟的决策过程更加复杂,对外政 策上的协调难度加大,整体行动能力受限。 其次是贫富差距问题。新成员国都是低收 入国家,将有更多的资金从老成员国转移 到新成员国家中,支持其经济发展。再次 是移民问题。如果东欧技术工人大量向西 欧输出,或者大量就业机会和资金向中东 欧转移,都可能造成一些老成员国的失业 率上升,对西欧国家的福利体系造成过大 压力。

关于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与货币一体化问题探究

关于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与货币一体化问题探究
的 比 重 东 亚是 4 8 , 洲 共 同体 是 3 .6 。 表 明东 亚 地 区 场也有了一定的发展。第三类由中国、韩国区域 内 自 由贸 易 的 程 度 和 共 同市 场 的建 设 程 度虽 然 比欧 洲 还有 一 组成 ,这类国家 ( 地区)金融 自由化起步较晚,目前存在较多的政
为 共 同货 币将 会 降 低 贸 易 活 动 中 的 交 易成 本 。东 亚 地 区 区 域 内 贸 二类由中国台湾和马来西亚、泰国、日本组成 , 该类国家或地区正
政府对金融的管制已经大大放松 ,金融市 易占总贸易的比重是 3 .而 欧洲共 同体是 5 % 占G P 处于金融深化的过程中, 3 1% 5 59 D
定距 离 ,但近年来 ,随着东亚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 ,这个差距在 府对金融的管制 ,资本流动的政策和市场障碍都很大。由于该地区 逐步缩小。
2 经 济 增 长 的 相 关 性 . 我们 通 过 分 析东 亚 各 国 18 年 至 19 年 这 1 年 的 G P 长 5 9 9 9 5 D 增

需 求的同时 .保证 了劳动力市场的充分弹性 ;第二 ,东亚国家和 地 区一般都不制 定最低 工资法 、雇员税法和就业保 障法等 法规 ,

东亚地 区经济一体 化程度分 析
目前东 亚地 区的区域经济一体 化是在两个框架下进行 .一个 使 工资完全 由劳动力市场的供 求关 系来决定 ,劳动 力市场基本上 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一个是次区域的东盟 组织 ,两个框架 的基 不发生扭 曲:第三 ,东亚 国家工会的力量与欧美 国家相 比比较弱 本 目标是 实现贸易和投资的 自由化 。 PC A E 是一个连接亚洲和太平 小 谈 判能力低 .失业保险制度也不健全 .导致 工资刚性不强 :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
或实现成员国间不可逆转的固定汇率。
对包括货币金融、财政在内的各种经济政策通过共同的权利机构进
行协调和统一。
21世纪
欧洲经济共同体(EEC)
经济与货币联盟
相关阅读——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EMU)
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确定了二十世纪末欧洲共同体经济一体化的目标与步骤。最终目标是要在密
切协调成员国经济政策和实现欧洲内部统一市场的基础上,形成共同的经济政策,具体包括实现 单一货币、统一货币兑换率、建立统一的欧洲中央银行体系。上述目标分三步走:(1) 1990年 7月1日——1993年12月31日,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实现所有成员国加入欧洲货币汇率机制;实 现资本自由流动(此时有四个成员国未能实现);协调各成员国之间的宏观经济政策,并建立相 应的监督机制。(2)1994年1月1日——1997年1月1日(或最迟不超过1999年1月1日),这一时 期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实现各成员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体化,特别是协调和监督各成员国中央银 行的运作;建立独立的欧洲货币机构,作为欧洲中央银行的前身,以协调和监督成员国中央银行 的货币政策和外汇贮备,但该机构不能直接干预各国中央银行的运作。(3)1997年——1999年1 月1日或1999年1月1日后,主要任务是实现统一的欧洲货币;建立独立于各国政府之外的欧洲中 央银行。为实现这一目标,欧洲经济共同体对成员国进入第三阶提出以下前提条件:①其通货膨 胀率不能高于三个最低成员国水平的1.5%;②利率水平不得超过上述水平的2%;③政府财政赤字 不能超过GDP的3%;④公共债务不能超过GDP的60%。
政治联盟( Political Union ) 政治联盟目标:力争达到共同外交,共同防务,共同社会政策。
未来
欧洲经济共同体(EEC)
政治联盟

区域货币合作理论

区域货币合作理论

区域货币合作理论一、区域货币合作理论的产生和发展1.最优货币区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根据《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的定义,最优货币区(OCA)是这样一种区域,在此区域内,“一般的支付手段或是一种单一的共同货币,或是几种货币,这几种货币之间具有无限可兑换性,其汇率在进行经常交易和资本交易时互相钉住,保持不变;但是区域内国家与区域以外的国家之间的汇率保持浮动。

”1961年9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罗伯特·蒙代尔(RobertMundell)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他著名的《最优货币区理论》一文,以全新的视角看待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问题,他从一个崭新的角度研究汇率和货币区,开创了观察汇率问题和货币区的全新视野,触发了有关“最优货币区(OCA)”理论的大量文献。

蒙代尔提出用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作为确定最优货币区的标准,所以有人将他的OCA理论称为要素流动论。

蒙代尔的最优货币区理论提出之后,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的密切关注,也引起了更多经济学家对有关最优货币区判断标准的讨论,促进了最优货币区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学者们对最优货币理论的讨论大多集中在最优货币区的构成条件上,这些讨论从不同的侧面发展了最优货币区理论。

1963年,罗纳德·麦金农()提出了把“经济开放度”作为衡量最优货币区的又一评价标准,即一国生产或消费中贸易品占社会总产品的比率。

1969年,彼得·凯南()在《最佳货币区:一个折衷的观念》提出,经济高度多样化的国家是货币区的更为理想的参与者。

詹姆斯·英格拉姆指出,为了达到货币区的最优化,有必要考察经济社会的金融特征,并提出以“国际金融高度一体化”作为最优货币区标准的观点。

哈伯勒(C·Haberler,1970)和弗莱明分别提出把“通货膨胀率的相似性”作为衡量最优货币区的标准,即通货膨胀率接近的国家更适于达成货币一体化。

1976年,爱德华·托维尔(E·Tower)、托马斯·维利特(T·Willet)和弗莱明强调把“货币区成员国之间的政策相似性”作为衡量最优货币区的标准。

国际贸易原理第十二章 国际经济一体化与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原理第十二章 国际经济一体化与国际贸易

P
S
f
Pc+t PB Pc
a
b
c e
d
D O
Q3 Q1 Q2 Q4
Q
贸易创造和贸易转向
二、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 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 (一)关税同盟的正面动态效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关税同盟最大的静态效应是促进了成员国企业间竞争 的加强。 2、关税同盟另一个重要的动态效应是大市场效应。 3、关税同盟的建立有助于吸引外部投资。 4、关税同盟的建立可以使经济资源得到更好地利用。
(二)关税同盟的负面动态效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关税同盟的建立促成了新的垄断的形成 关税同盟的建立促成了新的垄断的形成。如果关税 关税同盟的建立促成了新的垄断的形成 同盟的对外排他性很大,那么这种保护所形成的新垄 断又会成为技术进步的障碍,除非关税同盟不断有新 的成员进入。 2、关税同盟建立后出现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关税同盟建立后出现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本会 关税同盟建立后出现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逐步向投资环境比较好的地区流动,投资的增加往往 是增加在那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这样便使得发达 地区的经济更发达,而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缓慢 。
发展中国家之间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存在与发展 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各成员国经济需要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以便为经济 一体化提供必要的条件; (2)发展中国家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前途有赖于内部市场 的扩大和经济互补性的增强; (3)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不能脱离发展 中国家的特点,一切组织模式的选择要有助于各国经济 的工业化。
四、经济一体化的新模式——开放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经济一体化的新模式——开放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经济一体化的新模式—— 开放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种新型的区域经济合作 形式。这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型形式是亚洲与太平洋 地区经济合作组织(简称亚太经合组织)。 开放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实际上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对区 域经济一体化的一种积极影响。

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体化区域经济⼀体化—打造中国新区域经济摘要:区域经济⼀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区域经济⼀体化的发展越来越快,区域性经济组织和区域⾦融体系在推进贸易⾃由化⽅⾯可以起到互相补充,相互促进的作⽤。

经过改⾰开放2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区域已经形成了以⾹港-深圳-⼴州为中⼼的珠江三⾓洲经济圈、以江浙沪为中⼼的长江三⾓洲经济圈、以北京-天津为中⼼的环渤海经济圈三⼤经济圈,圈际间和圈内各城市间的竞争与协作并存的态势⽇趋显现,竞争的态势要求各个经济区域尽快确⽴⾦融中⼼城市、完成新形势下的⾦融体系的创新过程,以更好地促进和协调经济的发展。

⼀、区域经济与⾦融体系的关系说明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与区域⾦融体系的发展⽔平制下,⾦融体系依附于经济结构,当⾦融发展⽔平⽇益提⾼,⾦融体系对经济结构的升级和发展就具有⼀定程度上的决定作⽤,尤其在社会经济的转型期,⾼效率的⾦融体系可以通过融资效率的提升促使经济结构合理化。

⾦融体系是⾦融机构、⾦融⼯具和⾦融市场相互作⽤⽽构成的有机整体。

⾦融体系的不断完善是城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个地区动员储蓄、吸纳并配置资本的能⼒和效率提升。

⾦融体系作为资⾦的融通体系已经成为城市综合竞争⼒的重要环境因素,决定着⼀个城市动员储蓄、吸纳并配置资本的能⼒与效率。

随着⾦融开放步伐和⾦融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融体系竞争⼒在城市或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将更加突出。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看法是,⾦融体系本⾝可能是⼀个“整盒”。

但实际上,⾦融体系是由⼀个个功能模块组成的,当采⽤拆解⾦融体系的⽅法来审视区域⾦融体系效率的时候,通常会注意到的问题是关于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协调问题。

在⾦融⾏业中,国际间的⼤型⾦融机构已经在考虑把多⽅⾯发展的⾦融机构逐步整合,形成⼀个⾦融控股体系,由⼀个统⼀的管理集团来划分职能部门、协调利益冲突。

对国家和地区⽽⾔,这样的思路也是有效的,事实表明,国际上各个先进国家宏观⾦融体系的各个模块正在出现相互融合的趋势,通过模块间的资⾦流动成为体系内流动的⽅式来提升融资效率。

区域经济一体化讲义

区域经济一体化讲义

1、加强对区内国家的保护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征之一;
添加标题
区域经济一体化改变了国际直接 投资的地区流向;
添加标题
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一定程度上不 利于多边贸易体系的改进和完善, 从而影响全球贸易环境。
对内:由于取消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促进了内部贸易的自由化,是区域 内各国间的生产专业化和国际分工 更为密切和精细,从而使内部贸易 迅速增长。
02
添加标题
对成员国内部经济贸易 的影响
04
添加标题
增强和提高了在国际贸 易中的地位和谈判力量;
05
添加标题
成员国经贸政策的自主 权相应受到约束。
03
添加标题
改变了国际贸易的地区 分布;
对外部非成员国经济贸易的影响
区域性集团实现内部经济一体化后,其成员 国自身会增强经济活力,促进经济加速发展, 扩大对外需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世 界贸易总量的增长,这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 了更多的机遇,即产生“收入溢出效应”。
的贸易创造效应越大;
关税同盟包括的国家越多,
贸易创造效应越大,贸易 03
转向效应越小;
02
影响关税同盟静态效应 大小的因素
04
共同关税税率越低,贸 易转向效应越小;
4、关税同盟成员国的供给与需求弹性越大,贸易创造效 应越大;
添加标题
关税同盟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 与贸易转向有关的产品的成本差 异越小,贸易转向效应越小;
01
成员国在相互取消进口关税的 同时,建立了共同的对外关税。
02
特点
01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完全取消关税与数量限制, 建立对非成员国的统一关税,在实现商品自由流动 的同时,还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移动。

名词解释区域货币一体化

名词解释区域货币一体化

名词解释区域货币一体化
嘿,你知道啥是区域货币一体化不?这可不是啥难懂的概念哦!比
如说欧洲的欧元区,那就是区域货币一体化的一个典型例子呀!大家
都用欧元来进行交易,多方便呀!
区域货币一体化呢,就好像一群小伙伴决定一起玩一个特别的游戏,大家都遵守同样的规则,使用同样的“货币道具”。

这能带来好多好处呢!比如减少了货币兑换的麻烦,降低了交易成本,让经济活动更加
顺畅。

想象一下,如果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货币,那我们出去旅游或
者做跨国生意得多麻烦呀!但有了区域货币一体化,就好像有了一条
通畅的大道,走起来轻松多啦!
区域货币一体化还能增强区域内的经济联系和合作,大家一起朝着
更好的方向发展,多棒呀!
我觉得区域货币一体化真的是个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的事情呢!它
让我们的经济世界变得更加紧密和高效!。

欧洲货币一体化

欧洲货币一体化

欧洲货币一体化The Euro-currency integration第一节货币集团和通货区概述一、通货区(货币一体化)概念(一)概念:指在一定地区内的有关国家和地区在货币金融领域中实行协调与结合,形成一个统一体,组成货币联盟。

(二)表现:西非货币联盟、中非货币区、阿拉伯货币基金组织、欧盟等。

区域性货币一体化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

二、货币一体化产生的原因三、货币一体化的种类根据区域内各国货币合作的程度,分三种类型:(1)区域货币合作,指有关国家在货币问题上实行的协商、协调乃至共同行动,它在合作形式、时间、内容等方面都有较大的选择余地。

(2)区域货币同盟,指通过法律文件(共同遵守的国际协议)就货币金融某些重大问题进行的合作。

(3)货币区(通货区),成员国货币之间比价相对固定,具有一种主导货币作为各国货币汇率的共同基础,主导货币与成员国货币充分自由兑换,存在一个协调和管理机构,成员国货币政策主权受到削弱。

四、货币一体化的特征(一)汇率的统一:成员国之间采用固定汇率;对外采用联合浮动。

(二)货币的统一:发行单一共同货币,成员国之间共同货币的流通应不受限制。

(三)管理机构和货币政策的统一:有统一的货币管理机构,负责单一货币的发行、流通、制定货币政策、监督调节货币流通。

第一节最适度通货区理论(Optimal Currency Area Theory)一、传统的最适度通货区理论(一)要素流动论它最初产生于60年代初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的争论。

第一个提出这一概念的是当时IMF特别研究处的经济学家罗伯特·蒙代尔obert·Mundell ,1961年提出要素流动论。

蒙代尔认为,在价格、工资呈刚性的前提下,是否能组成最优货币区主要取决于相关地区的要素流动程度。

如果劳动力和资本在区域内能够自由流动,则组成单一货币区就可以提高微观效率(如消除交易成本),有利于抵抗外部冲击,维护宏观经济的稳定。

浅析东亚区域货币一体化进程

浅析东亚区域货币一体化进程


导 致亚元体 系的建立举步维艰的原因
( -) i X域 内各 成员 国政治 经济 差距很 大 , 很难 形成 欧 盟 一样具 有约束 力 的区域组织 在政 治合作 方 面 , 东 亚各 国不像 欧洲 各 国 , 本 来共存 于一 个大 陆 , 各 国皇室 和人 民之 间有 着千丝 万缕 的联 系 ,
强、 合作 意 识不 够坚 决 , 很 容 易受制 于 人 , 进 而对 整个 东
1 3 年, 亚 元体 系 的建立 举 步维艰 , 欧元 区屡 屡债 务危 机 , 美 元更是 给全世 界带 来一 场浩劫 。我 不否认 这个 格局 的 构 想是 正确 的 , 但可 能会经 历一个 相 当长 的时 间周期 。
浅 析 东亚 区域 货 币一体化 进 程
李庆 阳
( 厦 门大 学 【 摘 经济 学院 , 福建 厦门 3 6 1 0 0 5 )
要】 美元危机 , 欧元危机 , 货 币区域一体化面 临诸 多挑战 , 亚元的建 立 困 难 重重 , 东亚货 币一体化进程 面对的三
大 困难是 区域的 内部矛盾和 外部 矛盾 以及 区域 货 币的 固有缺陷。这些问题 的解绝决非一 日之功 , 需要分 时、 分段 、 有步骤 、
欧元 体 系都没有 出现 金融 危机时 人们语 言 的那样趋 于崩
从 世界货 币体 系 的角 度上来 说 ,两 种货 币体系之 间
基本 上市零 和博 弈 。欧元 的建立 已经严 重挑 战和瓦解 了
溃, 虽然世界经济依然低迷 , 但最困难 的时刻 已经过去 ,
可 以说美 元和 欧元度 过 了这次难 关 。既然这 次世 界经济
组织基础 , 货 币一体 化很难进入 实质性 操作 阶段 。 ( 二) 区域外 欧美主要 势力集 团会 强力干 涉 , 阻止亚 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合浮动:
联合浮动意味着成员国对内与其他成员国保 持可调整的盯住汇率,并规定汇率的波动幅度, 对外则实行集体浮动汇率。由于欧共体对内规 定的汇率波动幅度1.125%小于史密森协议规定 的2.25%,所以又被称为蛇形浮动汇率。 属于区域货币同盟。

欧洲货币体系以及欧洲单一货币

属于通货区阶段

单一指标分析法
要 素 流 动 性 分 析
经 济 开 放 度 分 析
产 品 多 样 性 分 析
金 融 一 体 化 程 度 分 析
伊格拉姆
通 货 膨 胀 相 似 度 分 析
哈伯勒 弗莱明
蒙代尔
麦金农
凯南
最优通货区的衡量标准(单一指标分析法)图
1961年蒙代尔主张用生产要素的高度流 动性作为确定最适度货币区的标准。 蒙代尔认为,需求转移是引起一国国际 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
第三阶段
后因世界经济的动荡不安,该计划未能如 期实施,但该计划的第一阶段中建立的联 合浮动制、欧洲货币合作基金、欧洲计算 单位等成为未来欧洲货币体系的基础。 至70年代末期,欧共体各国的经济在沉寂 了多年之后开始好转,各国总结以前的教 训,为避免美元危机的影响,稳定各国的 货币汇率,促进各成员国贸易和经济的发 展,于1979年3月建起了一个欧洲货币体 系,创立了欧洲货币单位(ECU)。欧洲 货币体系的建立及其运作,又为以后货币 联盟的建设奠定了一个扎实的基础。

在该国面临来自外部的需求冲击时,固 定汇率使该国货币政策无法及时调整以 影响该国国内产出,除非通货区内其它 国家也面临同样外部冲击,使该国货币 和通货区其他国家货币同时对于区外货 币联合浮动,否则,必然会引起该国就 业和产出的不稳定。 这种由固定汇率安排所引起的经济稳定 性损失,就是加入通货区的成本。

第二节 最适度货币区理论概述
一、最适度货币区理论的产生背景 最早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西方经济学 界关于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的争论。


二、最适度货币区的判断标准
单一指标法:以经济状况符合某一指标 作为建立最适度货币区的标准;


综合分析法:对加入通货区的收益、成 本进行综合分析。
单一指标法: (一)生产要素的高度流动性(要素市场一 体化) (二)经济高度开放(商品市场一体化) (三)产品多样性 (四)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 (五)政策一体化 (六)通货膨胀率的相似性

货币一体化的含义
货币一体化:
全球一体化(远景) 区域一体化(已有实践) 所谓 区域货币一体化 是指一定区域内的 有关国家和地区在货币金融领域中实行 协调与合作,形成一个统一体,并最终 实现一个统一的货币体系。
根据区域内各国货币合作的程度,可将 区域货币一体化分为三个层次: ——区域货币合作 ——区域性货币联盟 ——通货区(货币区)


进入80年代,欧洲经济一体化建设提出了更高 的目标,1985年6月欧共体委员会发表了在 1992年底之前建成内部统一大市场的白皮书, 1986年2月,欧共体12国外长签署了《单一欧 洲法案》,以立法的形式保证大市场建没的进 行。没有统一的货币,就不可能有真正统一的 大市场。根据这一思想,1989年6月,由当时 的欧共体委员会主席雅克· 德洛尔为首的“经济 与货币联盟研究委员会”向欧洲理事会马德里 会议提交了《欧洲共同体经济与货币联盟的报 告》,即著名的《德洛尔报告》,正式提出了 建立经济与货币联盟的详细方案,这个报告于 1991年12月在马斯特里赫特召开的欧共体首脑 会议上被作为正式文件写进《欧洲联盟条约》 (又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 约》)。《马约》根据《德洛尔报告》的建议, 决定分三阶段建成货币联盟。
二、欧洲货币体系(EMS) (一) 欧洲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 欧洲货币体系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1.创设欧洲货币单位(ECU) 2.确定稳定汇率机制——平价网体系 3.建立欧洲货币基金

(二) 对欧洲货币体系的评价 积极作用: 1、促进了欧洲共同体经济与货币联 盟的建设,推动了欧洲国家政治联合的 发展。 2、稳定了欧共体国家货币的汇率, 促进了各国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3、加强了欧共体国家货币的作用, 打击了美元的霸权地位。 4、发展了区域性的货币体系,推动 了全球性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进程。
通货区(货币区) :
是区域货币一体化的高级表现形式。5个 特征: ----成员国货币之间的名义比价相互固定; ----具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货币作为各国 货币汇率的共同基础; ----主导货币与成员国货币相互之间可以 充分地自由兑换; ----存在一个协调和管理机构; ----成员国的货币政策主权往往受到削弱。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三阶段计划
阶段 时间 1990年7 月1日至 1993年底
主要目标 实现所有成员国加入欧洲货币体系的汇率 机制,实现资本的自由流动,协调各成员 国的经济政策,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一阶 段
第二阶 段
1994年1 月1日至 1997年
进一步实现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加 强成员国之间的经济趋同;建立独立的欧 洲货币管理体系——欧洲货币局(EMI), 作为欧洲中央银行的前身,为统一货币作 技术和程序上的准备;各国货币汇率的波 动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小并趋于固定。

跛行货币区:
1950年欧洲支付同盟成立,标志着欧洲货币 一体化的开始。 1950年—l971年这一阶段的标志性体系为英 镑区,区内成员国的外汇储备主要是英镑,各 国的货币也盯住英镑,由于英镑本身是盯住美 元的,因而该时期的汇率制度是跛行的。 基本属于区域货币合作,体现为合作较为松 散,具有暂时性、局部区域性的特点。

A 区域
需求转移引起B 贸易逆差 和失业以及A 贸易顺差和 膨胀。(1)A、B 是有 各自货币的两国家,则 汇率变动解决不平衡; (2)A、B 是一个有共同货 币的或者是实行固定汇 率的货币区内的两个国 家,则靠要素流动解决不 平衡。
B 区域
1963年麦金农提出以经济的高度开放性作 为最适度货币区的标准。 麦金农将社会总产品区分为可贸易商品和 不可贸易商品。他认为,经济开放性与可 贸易商品在社会总产品中的比重成正相关 关系,该比重越高,经济越开放。 麦金农认为浮动汇率对于相对封闭的经济 是有效率的,而对于开放经济来说效率比 较低。所以,对于相互间贸易往来比较密 切的开放国家,应该组成一个相对封闭的 共同货币区,区内实行固定汇率。

区域货币一体化的最高形式: ----通货区内实行单一货币

区域货币一体化在欧洲得到实践,其理 论依据是最适货币区理论。
根据《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的 定义,最适货币区是这样一种区域:在 此区域内,“一般的支付手段或是一种 单一的共同货币,或是几种货币,这几 种货币之间具有无限可兑换性,其汇率 在进行经常交易和资本交易时互相盯住, 保持不变;但是区域内国家与区域以外 的国家之间的汇率保持浮动。” 最适货币区:就是指这样一种区域,区 域内各种货币实行固定汇率或采用共同 货币,而对区域外的货币则实行浮动汇 率。

面临的挑战: 1、欧洲货币体系的汇率机制的 稳定性 2、欧共体成员国之间在内外均 衡问题上的协调能力

三、欧洲单一货币——欧元
欧元启动的实质: ——欧洲政治联盟的产物 ——追求区域经济利益最大化


设立欧元的最初设想始于1969年2月的 《巴雷计划》,当时的欧共体委员会副 主席法国人巴雷在该计划中提出分阶段 实现发行统一货币欧罗巴的货币联盟。 1970年l0月由卢森堡首相皮埃尔· 魏尔纳 领导的专家小组依据《巴雷计划》提出 《魏尔纳报告》,该报告作部分修改后, 于1971年2月9日经欧共体部长会议通过, 设想从1971年到1980年分三个阶段建成 欧共体经济和货币联盟,实现商品、劳 务、资本和人员的自由流通。

与蒙代尔一样,凯南的建议也是以国际收 支失衡的主要原因是宏观经济的需求波动 这一假设为基础的。 蒙代尔从固定汇率制度需要什么条件来实 现均衡来考虑的; 凯南从不同经济特征对固定汇率制度的承 受能力来考虑的; 麦金农则是从汇率变动对国内经济影响来 分析的。

詹 姆 斯 · 伊 格 拉 姆 (James Ingram) 于 1973年提出以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作为最 适度货币区标准的理论。 1970年,爱德华·托尔(Edward Tower)和 托导斯·威莱特(Thomas Willet)提出应 以政策一体化作为确定最适度货币区的标 准。 1970 年 和 1971 年 , G· 哈 伯 勒 (G . Harberler) 和 J·M· 弗 莱 明 (J.M.F1emming)提出以通货膨胀率的相 似性作为确定最适度货币区的标准。

成本-收益分析
通货区的收益分析
简化结算程序、 降低贸易成本等
通货区的成本分析
货币政策权利的放弃等
成本与收益的权衡
三、加入通货区的决策:成本—收益分析
加入通货区 成本和收益
GG
LL O 图11-3 θ 经济一体化程度
1
是否加入通货区的决策
第三节 最适度货币区理论的实践 ——欧洲货币一体化
一、欧洲货币一体化的进程 第一阶段(1950年—l971年):跛行货币区 第二阶段(1972年—1978年):联合浮动 1970年10月, “魏尔纳报告” 第三阶段(1979年— 1998年):欧洲货币体 系 第 四 阶 段 (1999年 开 始 ): 欧 洲 单 一 货 币 ( “德洛尔报告” “马约”)
第十二章 区域货币一体化
第一节 货币一体化与货币区概述 第二节 最适货币区理论概述 第三节 最适货币区理论的实践 ——欧洲货币一体化 第四节 欧元的影响与展望

本章重点:
区域货币一体化的三种类型 最适货币区的确定标准 欧洲货币体系 欧元的诞生及面临的挑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