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说课稿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说课(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说课(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说课第【1】篇〗【说教学目标】1.会认“榆、畔、聒”三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更”。
2.借助注释,理解《长相思》的意思,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说教学重难点】借助注释,理解《长相思》的意思,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说教学准备】PPT课件【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简介背景1.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
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
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长相思》这首词。
2.简介创作背景。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我用凝练而富有诗意的语言概括了王安石《泊船瓜洲》和张籍《秋思》中的乡愁。
温故而知新,十分自然地引发学生对纳兰性德《长相思》乡愁的探寻。
二、指导朗读,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读第一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要把词念得字正腔圆;读第二遍的时候,要注意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
2.交流学习效果。
(1)(课件出示《长相思》这首词。
)谁来读一读《长相思》?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诗当中的一个生字,一个多音字,听他读准了没有。
(2)指名再来读一读《长相思》。
其他同学注意听,他在读词句的中间时是怎么停顿的,是不是读得有板有眼。
3.指导朗读。
同学们,读古代的诗词,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
比如《长相思》这个题目,我们可以有许多种读法,有的读《长相思》(快速而平淡地)有长的味道吗?有相思的感觉吗?比如你这样读,《长相思》(缓慢而深情地),有感觉吗?有味道吗?读词就要读出这样的味道来。
你们试着读一读,争取读出你的味道和感觉来。
4.同学们,词读到这儿为止,你的脑海里面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觉,谁来说一说?带着这种感觉,我们再来读一读《长相思》,把这种感觉读进去,读到词的字里行间去。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诵读是经典诗词教学之根本,首先要求学生仔仔细细读上四遍,由读准生字、多音字开始,再要求读得字正腔圆,读得抑扬顿挫、停顿适当。
长相思说课稿
长相思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长相思》。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长相思》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这首词描写了将士们在远赴边疆的途中,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词的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经典的思乡之作。
这首词被选入小学语文教材,对于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情感体验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这首词,学生能够感受到古代文人的家国情怀,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水平。
二、说学情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词积累和阅读理解能力,但是对于古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五年级的学生对于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的了解相对较少,这也会对他们理解这首词造成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词。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
学生能够理解词的意思,感受词的意境。
学生能够背诵这首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朗读、想象画面、品味词句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词人的思乡之情,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感受古代文人的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词的意思,感受词的意境,体会词人的思乡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词中“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等词句的含义,体会词人在征途上的艰辛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五、说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词的韵律美和情感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语感。
2、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词的意境,体会词人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说课稿
《长相思》说课稿一、说教材《长相思》是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词。
这首词的作者是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为了祖国,毅然远赴战场。
由于远离家乡,他不禁产生了思乡之情。
于是,他借助边疆特有的风景,融入自己的思乡情感,写出了这样一首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词,成为千古绝唱。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这首词的特点,现在制定教学目标如下:1、要求学生能字正腔圆、深情地朗读,进一步感受词的抒情韵律。
2、通过想象、质疑、情境诵读,体验作者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作者天涯行役时的相思之苦与情感之深。
三、说教法学法基于对教材这样的理解,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学情,下面,我把教法学法融合在一起谈谈本课的教学策略。
1、情境教学法教学本首诗,我通过音乐渲染情境,导语创设情境,语言描绘情境等多种手段,创设各种学生乐于接受,并能享受其间的情境,能使学生在多向互动的情境中阅读、感悟、表达与创新,体会词人绵绵的思乡情。
2、读悟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在朗读中训练语言文字,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发展思维,在读中陶冶情操。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反复品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感悟。
四、说教学过程围绕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五大教学板块:1、激趣导入对于诗歌,学生们有一定的了解。
因此,在导入的时候,我根据题目直接导入,这样简洁明了,能激发学生兴趣。
2、读诗文,知词意这个环节我准备分三步:第一步通过自由读、指名读的形式指导学生把诗读正确;第二步指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读得字正腔圆;第三步提升读的要求,从读的实践中要求学生“争取读出你的味道和感觉来”,不但能读出感觉来,还要能读出作者浓浓的思乡情;第四步,指导学生读懂词意,指导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即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等方法,先来读懂词的大意,再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3、悟诗情,想画面在教学过程中,我围绕“征途”与“故园”,引领学生在吟咏中放飞想象,感悟“征途”与“故园”的情景与画面,体味作者“身”“心”分离的情感。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0.3《长相思》优秀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0.3《长相思》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长相思》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这首古诗,体会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感受古诗语言的美妙。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诗歌的学习,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阅读基础,对于一些基本的古诗朗读和理解能力已经初步形成。
但是,对于古诗中所蕴含的深层次情感,还需要通过老师的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长相思》,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珍惜亲情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长相思》,理解诗歌的大意。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感受古诗语言的美妙。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音乐,让学生感受思乡之情,引出本节课的内容《长相思》。
2.学习诗歌: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然后教师逐句讲解诗歌,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大意。
3.体会情感: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诗歌中作者的思乡之情,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
4.品味语言: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歌中的优美语言,感受古诗语言的魅力。
5.朗读背诵:让学生多次朗读和背诵诗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6.总结拓展: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诗歌的标题《长相思》和诗歌的内容。
〈长相思〉说课稿
1、借助课文插图和注释,默读课文。
2、小组讨论两个问题:第一,作者“身”哪里;第二,作者“心”在哪里?
生汇报,师点拨。
读上阕,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预设
——将士们翻过悬崖峭壁,渡过惊涛骇浪,向山海关前进,辛苦。你的感觉是辛苦,你来读
——夜晚,他们露宿营地,点起篝火,好壮观的场面,你的感觉是壮观,你来读。
2、感受故园,写下感触,感受相思之苦。(配乐)。
那可能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一家人坐在一起,喝着下午茶……那也可能是一个寒风凛冽的早上,父母们端上热腾腾的饭菜……那还可能是……
但是,这一切的一切,已经不存在了,这里远离故园,没有鸟语花香,这里只有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没有了妻子的相伴,这里只有
设计依据:情到浓时自然水深火热,我们不仅要从读出情,更要从情中走出来。
四、说板书设计
身在征途碎心在故园
了设计依据:板书是文章结构的简缩,通过板书,能使学生直观地抓住线索,理清思路,体会中心,知道选材,因此,我的板书力求体现这些,以达到事办功倍的效果。
孩子们通过读课题,我们就把疑问定格在一个字(生:“思”),由此我产生了猜想(生:这是不是在写与“思”相关的诗?”)打开书本,大声朗读课文,看看你的想法是否正确。
2、出示要求,自读课文。
3、抽生读、评价,齐读,定格初步印象。
设计依据:整体感知课文,带着问题读,让学生有目的地读,有价值地获取,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及时反馈,才能得知相应朗诵的情况,通过抽生的朗读,孩子们就能感受到这样一字一顿,节奏有序,就叫字正腔圆,就叫有板有眼,这就是诗的味道。在反复朗诵的础上,这时他们的头脑中已形成了初步印象。
21古诗三首《长相思》(说课稿)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21古诗三首《长相思》(说课稿)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并理解《长相思》这首古诗;了解作者纳兰性德及其创作背景;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体会古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内容:《长相思》是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中的一首古诗,作者是清朝的纳兰性德。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寒冷的冬夜中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全诗共三句,每句七字,形式简洁,意境深远。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并理解《长相思》这首古诗;了解作者纳兰性德及其创作背景;难点:深入体会古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简介作者纳兰性德及其创作背景。
二、朗读与背诵(10分钟)1. 学生朗读古诗,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2. 教师引导学生背诵古诗,帮助学生记忆;3. 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
三、理解与体会(10分钟)1.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古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2.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体会,进行互动交流;四、课堂练习(5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练习题;2. 教师批改学生的练习,及时给予反馈。
五、板书设计(3分钟)1.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简洁、直观的板书;2. 学生观察板书,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六、作业设计(5分钟)1. 学生回家后,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培养民族自豪感。
1. 自主学习: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来深入理解《长相思》这首古诗。
《长相思》的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
《长相思》的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长相思》的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
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长相思》的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长相思》的说课稿1一、说教材《长相思》是新课标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中的第五课《古诗词三首》,其中《长相思》是第三首,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写得一首词,这首词主要描写的是戍边打仗的南方将士,在北方的风声里因思念家乡,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的情景。
本单元的教学主题是“热爱家乡”,选编这组课文的目的就是一是让学生能过读书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二是能过对比阅读,使学生领悟到,思乡的情是一样的,思乡的方式、寄托的对象却是因人而异的,引发乡思的事物也是各不相同的,从而体会到作者的感情是通过一些景物和事情表达出来的。
三是通读书,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本单元教学,要引导学生充分读书,用心体会,积累书中美好的的语言,感受人物的美好情感。
二、说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长相思》,背诵《长相思》。
2、通过借助注释、插图,查阅资料,感知诗词大意。
3、能过朗读、感悟、想象,体会作者所要表达思乡之情,并想想作者的感情是能过哪些些景物或事物表达出来的。
由于它的体裁特点,所以我将。
三、说重难点品味诗情,体会作者的思乡怀乡之情。
四、说理念1、构建课内外阅读体系。
新“课标”明确规定了各学段的课外阅读总量,凸显了课外阅读的重要作用。
本节课我采用了“铺垫”与“延伸”这两种方式,构建了课内外衔接的教学机构。
开课时用本课的前两首诗引出乡愁,而且两首诗是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乡愁,从而引出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进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由课内知识的积淀走进文本。
在拓展,解词心部分,我引用《菩萨蛮》中“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来读透词心。
《长相思》说课稿_文档
《长相思》说课稿_文档第一篇:《长相思》说课稿_文档《长相思》说课稿一、说教材。
《长相思》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5课中的一篇词。
它向我们讲述的是戍边打仗的南方将士,在北方的风雪声里因思念家乡,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的事情。
课文图文并茂,可以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借助课文插图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念、挚爱的思想感情,从而领悟到作者的感情是通过一些景物表达出来的,以此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本年段大纲及教材的要求以及结合本文的特点,现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
2、能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朗读词,生动流利地背诵词。
3、在朗读中理解词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词的意思。
2、通过看注释,查找资料,边读边想等方法,感知词的大意,体会“故园”二字所承载的无穷的韵味。
情感与价值观:体会“故园”二字所承载的无穷的韵味。
体会诗人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通过看注释,查找资料,边读边想等方法,感知词的大意。
在多种形式的情境诵读中,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学难点:在移情想象中构建“故园”的丰富意象;体味“故园”的文化意蕴。
四、说教法学法、教法。
教法:主要采用点拨、质疑、想象,反复诵读法教学法。
学法:指导学生用读、思、议、问等方法理解词的大意,体会作者思乡情感。
五、说教学特色。
(一)、教学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高年语文提出的具体要求是:“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我们五年级的孩子由中年进入高年后,一部分孩子在语文课堂上学习兴趣不高,连简单的朗读课文,也没有兴趣。
不愿意站起来读课文。
还有的孩子在朗读时没有方法,或是读的很快,或是拉长声。
大部分孩子不能通过朗读来理解课文,需要老师进行讲解。
《长相思》说课稿(3篇)
《长相思》说课稿(3篇)为了加深您对于长相思免费观看电视剧全集60集的写作认知,下面作者给大家整理了3篇《长相思》说课稿,欢迎您的阅读与参考。
《长相思》说课稿篇一今天,我所上的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标第九册第二单元的第五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三首《长相思》一词。
这篇课文要完成的教学目标是1、通过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词意,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2、并通过对比了解这首词在表达上与前两首诗有什么不同。
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通过多种方法感知词的大意,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在教学新课前,首先布置学生预习,借助注释理解词意,同时通过资料了解作者。
在教学新课前以复习《秋思》一诗导入。
为了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让学生用学习诗的方法,知诗人、晓诗题、学诗意检测学生对这首词的理解。
题目《长相思》不难理解,一代而过,在知作者上,让学生简介作者,纳兰性德(1655-1685)30岁,清代词人,字容若,满州人,少聪明读书过目不忘,继承满人习武,精于骑射,在书法、绘画、音乐方面均有一定的造诣,文学成就与词为较,现存349首。
不错,肯定学生对作者的简介,学生的资料来源于他们手上的课外辅导书。
接着让在学**自觉性较强的学生来说说他们是怎样理解这首词的。
我猜想,学生肯定会受以前塞外作战诗的影响,说出作者在外征战多年,十分想家。
果然不出我所料,当我**学生是怎样理解这首词的意思时,学生的回答和我想象的是一样的,我没有及时去对他们回答进行评价,只是微笑着对他说,你是怎样知道作者是外出打仗的呢,学生自信地说,我是从课文插图上看到一个身穿盔甲的士兵、从文中千帐灯中知道在外安营扎寨得知。
不错,你在学**善于观察、思考。
这时,我紧接着问,同学们还有其他答案吗?学生不语,说明都认可这一答案。
这时,我告诉学生,这首词写的不是在外征战,而是什么呢?大家想知道它的写作背景吗?给予学生悬念,激起学生的求知渴望。
想知道,我们还得从知作者中去寻找答案。
刚才你们对作者的简介只是其中的。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1 古诗词三首说课稿
《长相思》说课稿一、说教材《长相思》是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词。
这首词的作者是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为了祖国,毅然远赴战场。
由于远离家乡,他不禁产生了思乡之情。
于是,他借助边疆特有的风景,融入自己的思乡情感,写出了这样一首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词,成为千古绝唱。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这首词的特点,现在制定教学目标如下:1、要求学生能字正腔圆、深情地朗读,进一步感受词的抒情韵律。
2、通过想象、质疑、情境诵读,体验作者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作者天涯行役时的相思之苦与情感之深。
三、说教法学法基于对教材这样的理解,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学情,下面,我把教法学法融合在一起谈谈本课的教学策略。
1、情境教学法教学本首诗,我通过音乐渲染情境,导语创设情境,语言描绘情境等多种手段,创设各种学生乐于接受,并能享受其间的情境,能使学生在多向互动的情境中阅读、感悟、表达与创新,体会词人绵绵的思乡情。
2、读悟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在朗读中训练语言文字,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发展思维,在读中陶冶情操。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反复品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感悟。
四、说教学过程围绕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五大教学板块:1、激趣导入对于诗歌,学生们有一定的了解。
因此,在导入的时候,我根据题目直接导入,这样简洁明了,能激发学生兴趣。
2、读诗文,知词意这个环节我准备分三步:第一步通过自由读、指名读的形式指导学生把诗读正确;第二步指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读得字正腔圆;第三步提升读的要求,从读的实践中要求学生“争取读出你的味道和感觉来”,不但能读出感觉来,还要能读出作者浓浓的思乡情;第四步,指导学生读懂词意,指导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即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等方法,先来读懂词的大意,再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3、悟诗情,想画面在教学过程中,我围绕“征途”与“故园”,引领学生在吟咏中放飞想象,感悟“征途”与“故园”的情景与画面,体味作者“身”“心”分离的情感。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0.3《长相思》优秀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0.3《长相思》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长相思》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作者是纳兰性德。
这首诗以“长相思”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抒情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真挚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可以感受到古代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眷恋,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诗词阅读能力,他们可以通过自学和教师的指导理解诗句的意义。
然而,对于一些深刻的意象和抒情的表达,学生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解读。
此外,学生可能对古代诗人的生活背景和创作动机有一定的好奇,教师可以借此机会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背景信息,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长相思》的诗意,把握诗句的意义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手段,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情感共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长相思》的诗意,把握诗句的意义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2.难点:学生能够深入解读诗中的意象和抒情的语言,理解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和写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表达。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古诗词朗诵音频和相关的背景资料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引入纳兰性德的背景信息,激发学生对《长相思》的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长相思》,理解诗句的意义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3.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读诗中的意象和抒情的语言。
4.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深入解读诗中的意象和抒情的语言。
5.朗读与欣赏:学生朗读《长相思》,感受诗人的情感表达,并进行欣赏和评价。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上册古诗三首之《长相思》说课稿及反思 共三篇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上册古诗三首之《长相思》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长相思》新教材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中最后一首,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
词作上阕描写跋涉行军与途中驻扎,夹杂着颇多无奈情绪;下阕叙述夜来风雪交加,搅碎了乡梦,倍觉惆怅。
全词语言淳朴而意味深长,取景宏阔而对照鲜明,描写将士在外对故乡的思念,抒发了情思深苦的绵长心情,体现出诗人对故园的思念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1.能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诵读《长相思》,进一步感受词的抒情韵律。
2.了解“风一更,雪一更”的互文手法,感受“更”在古典诗词中的特殊情味。
3.通过想象、质疑、情境诵读,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想象、质疑和情境诵读中,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学难点:在移情想象中建构“故园”的丰富意象,体味“故园”的文化意蕴。
四、说学情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词这种文体了,可以说对词这种文体并不陌生。
五、说教法学法教学这首诗的时候我注重学生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与文本对话,体味情感,。
我采用的是老师范读,学生默读,尝试着出声读,读出节奏感。
借此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言语材料,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逐步感知与理解。
朗读中启动情感,在朗读和想象中整体感悟。
让学生自学为主,以检查的形式将学生的思维调动并引向深入。
六、说教学过程板块一、导入、板书课题1.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江南岸的春风;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
那么,在纳兰性德的心中,乡愁又是什么呢?板书:《长相思》(齐读课题)2.介绍作者: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十二年进士,官一等侍卫,大学士明珠之长子。
纳兰性德淡泊名利,善骑射,好读书,擅长写词。
《长相思》纳兰性德教案(精选五篇)
《长相思》纳兰性德教案(精选五篇)第一篇:《长相思》纳兰性德教案《长相思》教案一、教材分析《长相思》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三首,是一首情意绵绵的思乡词,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热爱,是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四年级的时候就学习了《忆江南》等诗词,已经接触了“词”这种文学样式,对词也有了基本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
2、明白词句大意,体会词的意境。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诗词。
理解词句大意。
难点:感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缕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在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的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清代第一大才子的眼中乡愁又成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看一看。
(二)、解诗题齐读。
(板书课题)长相思——词牌名,一种词的格律(三)、知作者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康熙皇帝的一品带刀侍卫。
是清代词坛上一个标志性人物,被当时人称为“清代第一词人”。
(四)、抓字眼,明诗意(跟着范文朗读画出节奏和着重号,在全班齐读听一听,做纠正。
)抓字眼,(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问:“山一程,水一程。
”程什么意思?生答。
“风一更,雪一更。
”“聒”“此声” 程:路程、行程。
千帐灯:帐篷点的灯。
更:古时候的记时时刻。
聒:嘈杂的声音。
此声:代指风雪声。
(现在我明白了这些词语的意思了,我们再一起来跟着范文朗读读一读,试着说一说词句的意思。
)抽生答。
再整理。
【跋山涉水,向关外走去,晚上很晚的时候帐篷都点起来了灯;风雪交加,战士们都被风雪声吵醒了,(想做梦梦到家园都不行。
)京城是没有这样的风雪声的。
】(五)、多诵读,悟诗情(现在我们都知道了这首词的意思,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试着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长相思说课稿(热门16篇)
长相思说课稿(热门16篇)在编写教案模板时,教师需要注意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请大家阅读以下范文,了解教案模板的结构和内容,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
教师资格小学语文说课稿:长相思基于对教材这样的理解,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学情,下面,我把教法学法融合在一起谈谈本课时采取的教学策略。
1、情境教学法。
教学本首诗,我通过音乐渲染情境,导语创设情境,语言描绘情境等多种手段,创设各种学生乐于接受,并能享受其间的情境,能使学生在多向互动的情境中阅读、感悟、表达与创新,体会词人绵绵的思乡情。
2、读悟教学法。
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在朗读中训练语言文字,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发展思维,在读中陶冶情操。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反复品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感悟。
3、想象法:挖掘教材的空白处,让学生开启想象的闸门,抒发内心的情怀,发表独立的见解,揣摩人物的内心,产生情感的共鸣。
四、说教学过程。
《长相思》说课稿《长相思》是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词。
本单元的课文,不论诗词还是散文,可以说都是游子们思乡怀乡的绝唱。
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也是这样一首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词,表达了羁旅怀乡的主题。
词的大意是: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
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
词的上下两阕开头对仗,“一”字的运用,有连续不绝的含义,使词风缠绵。
“山一程,水一程”寄托的是亲人送行的依依惜别情;“身向榆关那畔行”激荡的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萧萧豪迈情;“夜深千丈灯”催生的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烈烈壮怀情。
这情感的三级跳,既反映出词人对故乡的深深依恋,也反映出他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下阕以“风一更,雪一更”气候上的转变来细致描写将士的心理。
长相思说课稿特等奖
长相思说课稿特等奖一、说教材《长相思》作为中国古代诗词的经典之作,在课文中的作用和地位尤为重要。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辛弃疾所作,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本文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该单元主题为“思乡怀人”,旨在让学生感受古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长相思》在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描述了作者身处异乡,夜晚无法入眠,思念远方的亲人。
2. 以自然景物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忧伤。
3. 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无尽思念。
本文在课文中的作用有以下几点:1.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古代诗词的魅力。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朗读《长相思》,理解诗词的内容和意境。
(2)学会分析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如对比、拟人等。
(3)掌握诗词的基本格律,了解词牌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探究等方式,深入理解诗词的内涵。
(2)运用对比、想象等方法,感受作者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
(2)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诗词的内容和意境。
(2)分析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和词牌特点。
2. 教学难点:(1)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2)诗词格律的掌握和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诗词的细节,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诗词的魅力。
在此基础上,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说教法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长相思》的内涵,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并在此基础上展现我的教法亮点。
1. 启发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长相思》 说课稿
《长相思》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长相思》。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长相思》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这首词被收录在小学语文教材中。
词中描绘了将士们在征途上的艰辛和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这首词语言简洁,韵味悠长,通过描写征途的艰难和环境的恶劣,烘托出将士们的思乡之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想象力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说学情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词积累和理解能力,能够通过自主阅读和合作探究初步理解诗词的大意。
但是,对于词中所表达的深刻情感和意境的体会,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于历史背景和作者的了解相对较少,这也会影响他们对诗词的理解。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背诵并默写;理解词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子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想象画面、联系背景等方法,体会词人的思乡之情,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词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词的意思,体会词人的思乡之情。
教学难点:通过想象画面、联系背景等方法,深入感受词的意境和情感。
五、说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2、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的意境和情感。
3、问题引导法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说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学习方法:1、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预习,初步了解词的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长相思》说课稿
《长相思》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长相思》。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长相思》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这首词被收录在小学语文教材中。
词中描绘了将士们在风雪交加的征途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词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
从单元编排来看,本单元以“思乡”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眷恋和思念,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长相思》作为本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诗词积累和阅读理解能力,但对于词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和表现手法还不够熟悉。
同时,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对于词中所表达的思乡之情可能难以深刻体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想象画面、联系生活等方式,深入理解词的内涵。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2、理解词的意思,体会词人的思乡之情。
3、学习通过写景抒情的表达方法,感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词的意思,体会词人的思乡之情。
教学难点:学习通过写景抒情的表达方法,感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五、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在读中悟情,读中入境。
2、想象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受词中所描绘的画面,加深对词的理解。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关于思乡的音乐,营造氛围。
2、提问学生:在听到这段音乐时,你想到了什么?引出“思乡”的主题。
3、板书课题《长相思》。
(二)初读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画出节奏。
长相思说课稿
长相思说课稿一、说教材11 《长相思》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这首词以其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流传至今。
111 词中描绘了将士们在羁旅途中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语言质朴,意境深远。
112 其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学生了解古代诗词文化、培养审美情趣和提升文学素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目标211 学生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长相思》,理解词的大意。
212 掌握词中的生字生词,了解词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经历。
22 过程与方法目标221 通过反复诵读、想象画面、小组讨论等方式,体会词中所表达的情感。
22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诗词鉴赏水平。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231 让学生感受词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32 体会古代将士们在艰苦环境中的思乡之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说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311 理解词的意思,体会词中所表达的情感。
312 感受词的意境,品味词的语言美。
32 教学难点321 理解词人在羁旅途中的复杂情感。
322 引导学生将词中的情感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
四、说教法41 诵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词的韵律美和情感美。
42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想象词中描绘的画面,加深对词的理解。
43 问题导学法通过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词的内涵。
五、说学法51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预习,查阅资料,了解词的相关知识和作者的背景。
52 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对词的理解和感悟,共同解决问题。
53 诵读感悟法反复诵读,在诵读中体会词的情感和意境。
六、说教学过程6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思乡的音乐或展示一些思乡的诗句,引出课题《长相思》。
62 初读感知621 学生自由朗读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622 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画出节奏。
623 学生模仿教师的朗读,再次朗读,读出节奏和韵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相思》说课稿
一、说教材
《长相思》是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词。
本单元的课文,不论诗词还是散文,可以说都是游子们思乡怀乡的绝唱。
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也是这样一首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词,表达了羁旅怀乡的主题。
词的大意是: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
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
词的上下两阕开头对仗,“一”字的运用,有连续不绝的含义,使词风缠绵。
“山一程,水一程”寄托的是亲人送行的依依惜别情;“身向榆关那畔行”激荡的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萧萧豪迈情;“夜深千丈灯”催生的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烈烈壮怀情。
这情感的三级跳,既反映出词人对故乡的深深依恋,也反映出他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下阕以“风一更,雪一更”气候上的转变来细致描写将士的心理。
夜的静谧更显出了风雪的声音之聒耳,睡梦被无情地打断,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睡意全无。
听着帐外的风声雪声,感受着袭来的阵阵寒意,更加怀念故园的温暖、宁静和祥和。
“故园无此声”虽寥寥几个字,却把将士的内心世界袒露无余,使思乡之意自然酣畅地流淌出来。
二、说教学目标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是第三次接触词这种文体了,可以说对词这种
文体并不陌生。
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制定教学目标如下: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并背诵。
2、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
3、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想象意境,领会诗情,品读诗句,背诵积累语言。
难点是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词人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说教法学法
基于对教材这样的理解,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学情,下面,我把教法学法融合在一起谈谈本课时采取的教学策略。
1、情境教学法
教学本首诗,我通过音乐渲染情境,导语创设情境,语言描绘情境等多种手段,创设各种学生乐于接受,并能享受其间的情境,能使学生在多向互动的情境中阅读、感悟、表达与创新,体会词人绵绵的思乡情。
2、读悟教学法
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在朗读中训练语言文字,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发展思维,在读中陶冶情操。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反复品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感悟。
3、想象法:挖掘教材的空白处,让学生开启想象的闸门,抒发内心的情怀,发表独立的见解,揣摩人物的内心,产生情感的共鸣。
四、说教学过程
围绕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五大教学板块:
(一)、创设诗韵课堂
因为五年级的学生已积累了很多古诗,所以我用以“思乡”为主题的诗句进行生生对话的形式引入,让学生快速地进入诗的课堂。
之后就导入课题,介绍作者资料。
(二)、读诗文知词意
这个环节我准备分三步:第一步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形式指导学生把诗读正确。
第二步指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读得字正腔圆;第三步提升读的要求,从读的实践中要求学生“争取读出你的味道和感觉来”。
读出感觉来,读出作者浓浓的思乡情。
第四步,指导学生读懂词意。
指导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即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来读懂词的大意再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三)悟诗情,想画面
在教学过程中,我围绕“征途”与“故园”,引领学生在吟咏中放飞想象,感悟“征途”与“故园”的情景与画面,体味作者“身”“心”分离的情感。
通过播放背景音乐,引领学生走进词的境界,走近词人的生活。
学生们在音乐和语言的感召下,展开想象,通过形象再现,让学生自己走进纳兰性德的世界,走进他的“征途”。
学生们在“征途”的画面中舒展着所思所想。
然后话锋一转,让学生展开想象,把在作者的家乡,在作者的故园看到的画面写下来。
”学生又在《琵琶语》的伴奏声中展开对“故园”的想象。
写话时,我用舒缓的语调提示词人在
家乡的生活有多种可能性,借以拓展学生的思路。
纳兰性德的“聒碎乡心”丰富和激活着学生的精神世界,构成了“长相思”的精神主题——思乡与卫国、壮志与理想。
学生对文本的感悟,通过言语实践,积淀为语言、语感能力的培养。
在《长相思》教学中我通过想象进行了言语实践的两次设计,对“征途”的想象采用“说”来展示,对“故园”的想象则采用诉诸文字“写”的方式。
学生的想象极其丰富,在想象中,学生们感悟到词人跋山涉水、辗转反侧、抬头仰望、孤独沉思等等画面,感悟到了家乡的美丽、温馨,安宁、祥和。
学生用言语和文字释放着“故园”二字所承载着的无穷韵味。
两次想象的对比更使学生感受到征途的艰辛,倍感家乡的美好,亲人的温暖!
(四)拓展相思内涵,在情感对话中体验。
为了深入展开“词人为什么身在征途,心系故园?”这个话题的讨论,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文本的拓展,将纳兰性德《菩萨蛮》中的一句词——“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引入课堂。
直面词人的心灵深处,感悟词人的“理想”与“壮志”,体悟到词人何事离别,是为了保家卫国。
(五)布置作业。
让学生课下搜集有关思乡的诗词或歌曲背一背或唱一唱,以丰富学而生的语言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