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一第二十六课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解放战争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解放战争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问题探究:
1.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什么要玩弄“假和平、 真内战”的反革命两手策略? 2.面对国民党的反革命策略,中共如何应对? 3.抗战结束后,中共是怎样赢得政治上的主动权 的?
探究1:蒋介石为什么玩弄“假和平、真 内战”的策略
1.内战是不可避免的 ①国际因素:美国“扶蒋反共” ②国内因素:阶级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国共两 党的根本利益的冲突;国共双方都有强大的武 装力量。 2.内战为什么没有马上打起来? ①蒋介石内战准备尚未完成; ②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舆论压力。
“革命军队”是中坚
“统一战线”是保障
“群众支持”是基础
3.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春)
背景:三大战役结束,民主革命即将取得胜利
内容:①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农村——城市 ②革命胜利后党的基本政策和总任务 ③“两个务必”: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 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意义:为迅速取得民主革命在全国的彻底胜利,以及由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在政治上、思想 上和理论上作了充分的准备。
第六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26课
解放战争
区分两个历史概念
解 放 战 争:指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内战(1946 年夏-1950年夏)
解放战争时期: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一个历 史时期(1945年8月抗战胜利-1949 年10月新中国成立) 分两个阶段:和平阶段(1945年8 月-1946年夏)和战争阶段(1946 年夏-1949年10月)
意义:①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主动,在人民面前表明了 争取和平的诚意;②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和各民主党 派中扩大了影响;③迫使国民党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 针,国民党若发动内战,在政治上陷于被动地位。

历史必修一第26课

历史必修一第26课

第26课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课程标准】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知识清单】知识点一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方针政策(1)方针:新中国成立后,奉行________的和平外交方针。

(2)三大政策:实行“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________”的外交政策。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内容:20世纪50年代,在积极发展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的国家的友好关系中,中国与印度、缅甸等国共同倡导了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超越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差异,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

2.外交成就(1)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与苏联等17国建立外交关系,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

(2)日内瓦会议: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________国际会议,在会上起来积极作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誉。

1955年参加在万隆举行亚非国际会议。

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提出知识点二、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1.背景(1)问题由来:1945年4月,全世界50多个国家在美国旧金山草拟了《联合国宪章》。

中国既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又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国的阻挠,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没能恢复。

(2)条件:70年代,美国霸权地位衰落,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加强。

同时,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斗争得到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和拥护。

高中历史必修一26课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一26课课件

图三 1979年1月1日 中美发布 建交联合公报
70年代的外交成就
三、中日关系正常化
1972年9月,周恩来和来华访问的 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会谈。
1972年9月,毛泽东主席会见来访的日本 首相田中角荣,田中访华期间,两国政府 首脑签署了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实现 了两国关系正常化。
70年代的外交成就
美国遏止中国:政治孤立、 经济封锁、军事包围
外交
方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另起炉灶” 三大政策 2.“一边倒”
3.“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另起炉灶”就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
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 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首先清除 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取缔特权,然后再 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
序 时间 号
新中国的重大外交成就(二)
外交成就
历史意义
7 1972年 中日《联合声明》 改善了中日关系
8 1978年 中美《建交公报》
9 1979年 中美建交
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0 2001年 上海合作组织正式 有利于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 成立
11 2001年 12 2002年
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 1954年 参加日内瓦会议 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4 1955年 参加万隆会议
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团结和合作,提 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5 1971年 恢复在联合国合法 美国等西方国家孤立中国政策破产,中国
席位
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空前提高。
6 1972年 中美《联合公报》 改善了中美关系,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 面。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共28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共28张PPT)
②经济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经济联系日益 密切。 ③文化因素:有共同的文化传统和心理认同感。
4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欧共体的建立)
1、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①政治原因:二战后欧洲丧失世界中心的 优势地位,两极格局下与美苏相抗衡保障 自身安全和提高国际地位的需要。 ②经济原因: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和经济 联系的加强 ③文化因素:共同的文化传统和心理认同 感。
27
28
2、背景: ①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诞生了许多 新兴独立国家,为不结盟运动奠定了政治基础; ②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 新高涨和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③亚非拉国家为摆脱美苏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 相互团结支持,推动了运动兴起。
25
3、兴起标志: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 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15
1995年,瑞 典、芬兰、 奥地利加入 欧盟;2004 年,匈牙利 等10个中欧 国家入盟; 现今欧盟共 27个成员国。
16
2004年10月29日,欧盟25个成 员国的领导人在罗马签署了欧盟历 史上的第一部宪法条约。
17
27个成员国: 法国、德国、意大利、
荷兰、比利时、卢森堡、 英国、丹麦、爱尔兰、 希腊、葡萄牙、西班牙、 奥地利、瑞典、芬兰、 马耳他、塞浦路斯、波 兰、匈牙利、捷克、斯 洛伐克、斯洛文尼亚、 爱沙尼亚、拉脱维亚、 立陶宛、罗马尼亚、保 加利亚。
试分析,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呈现怎样的发 展趋势
①单一经济领域→多种经济领域发展 ②经济一体化 →经济政治一体化发展 ③成员国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
19
3、欧洲走向联合的影响:
材料一:1973年,欧共体9国人口2.56亿,出 口贸易额为2100亿美元,超过了美国和苏联;国 民生产总值10650亿美元,远远超过苏联,为美国 的77.7%。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4.“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 的话……欧洲的联合绝对是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 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联邦德国总理阿
A 登纳的话表明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出发点是( )
A.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 B.争取在成员国之间实现商品、劳务和资本的自由流通 C.密切西欧各国间的关系,维护欧洲安全 D.建立与美国平等的伙伴关系
二、日本的崛起 (三) 影 响
随着经济力量的增强,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问题探究
日本经济的崛起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1、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是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 2、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确立科教兴国战略 3、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4、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
“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 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 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维克多·雨果
思想因素: 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一) 背景(原因)
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 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 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 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 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 不可能的,而且在物质上也不再可能。
推动……,加速……;标志……,冲击……
问题探究
不结盟运动是真的不结盟吗? 是消极的中立吗?
不结盟运动并非真的不结盟,而是不和与 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结盟的国家结成联盟;
不结盟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要积极地反 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 “冷战”。
四、中国的振兴

必修一历史第二十六课ppt课件

必修一历史第二十六课ppt课件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原因: 原因:
(1)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 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2)政治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受 政治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 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 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必须走联合的道路才能保 障自身的安全和获得发展。 障自身的安全和获得发展。 直接原因:法德和解。 (3)直接原因:法德和解。
日本经济的崛起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日本经济的崛起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对内改革, 1、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是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 2、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确立科教兴国战略 3、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抓住机遇, 4、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
重点突破: 重点突破:
二战后美日关系发展演变。 1、战后初期,单独占领 战后初期, 2、随着冷战的加剧,扶植日本 随着冷战的加剧, 3、70年代后,合作竞争 70年代后, 年代后
2.走向政治大国的日本 (1)表现: (1)表现: 表现 (2)影响 影响: (2)影响: 不再受制于美国,在国际中与美国既有联盟亦有摩擦。 ①不再受制于美国,在国际中与美国既有联盟亦有摩擦。 在资本主义世界, 西欧三足鼎立。 ②在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促使世界向多极化格局发展。 ③促使世界向多极化格局发展。
多 极 化 趋 势 出 现
两 极 格 局 下 的 世 界
多极化还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 多极化还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 多极化趋势是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
标志:1961年 不结盟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标志:1961年,不结盟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贝尔格莱德举行 政策: 非集团、 政策: 非集团、不结盟 重要任务: 重要任务: 反对霸权主义 行动纲领: 行动纲领: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高中历史必修1笔记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高中历史必修1笔记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一.走向联合的欧洲1.二战使西欧丧失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在经济经济恢复和发展过程中,逐渐走上联合道路2.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合并为欧洲共同体3.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1.二战后,美推动日本进行民主改革,为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1948年后,美国开始帮助日本恢复经济3.朝鲜战争,使日本商品进入世界市场敞开了大门4.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

80年代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5.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二战后,许多国家从殖民统治下相继获得独立。

时间:50年代中期开始国家: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目的:摆脱美苏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不结盟运动兴起2.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地点: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主张:共同努力,制止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的一切形式和表现。

3.不结盟运动的内容奉行政策:非集团,不结盟作用: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重要任务:反对美苏霸权主义行动纲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意义: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四.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提高,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前言:美苏冷战开始后,西欧国家逐渐认识到,必须走联合的道路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获得发展。

法德关系化解,并于1951年实现了煤钢共同生产,这一切都为西欧国家联合铺平了道路。

总结: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走联合自强的道路,向独立自主方向发展2.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并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3.广大亚非拉国家通过不结盟运动,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相对独立的力量❖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是怎样出现的?1.随着欧洲的联合,西欧实力不断增强2.日本迅速成为经济大国,进而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3.不结盟运动蓬勃发展4.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国际地位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以上力量的崛起,冲击着两极格局,使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出现,同时美苏两国由于长期竞争,实力相对衰落。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

一、欧共体的形成与发展
1.原因
2.过程 3.影响 ①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②政治上,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③对国际格局:冲击两极格局,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 的出现和发展
材料一 美国与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GDP总额的比重
国家或组 1955年 织 美国 36.2% 1960年 33.73% 1965年 31.27% 1970年 30.2% 1974年 24.36%
3.影响
①日本:改变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 政策,实行以美日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 外交,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② 国际格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 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冲 击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 的出现和发展
原子弹袭击后的日本
麦克阿瑟和日本天皇裕仁
1964年10月1日日本新干线通车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 表示‚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 伴的意见‛,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 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 ‘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 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1968年,关税同盟
1967年,欧洲共同体 (区域性的国际组织)
1999年启动欧元,2002年1月1日正式流通
二战后的欧洲
材料一: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它是一堆瓦砾,是藏骸所,是瘟 疫和仇恨的发源地。 ——丘吉尔
二战使欧洲遭受怎样的重创?
——欧洲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材料二 我的一边坐着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 是巨大的北美野牛,而中间坐着的却是一条多 么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丘吉尔
首届不结盟国家会议会场

人教版 历史 必修一 第26课

人教版 历史 必修一 第26课

新中国建立 恢复发展 文革挫折
改革开放
和平崛起 中国成为多极化趋势中重要的一极
小结
西欧的联合
日本的崛起
不结盟运动
实力迅速上升
中国的振兴
强大的美国 强大的苏联
实力相对下降
多两 极极 化格 趋局 势下 出的 现世 界
多极化还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
多极化趋势是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
课堂测试:
1、促使政治宿敌法、德之间矛盾开始化解的是( ) A.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 B.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 C.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D.欧洲共同体成立 2、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 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从根本上看,这一变 化反映了欧洲( ) A.货币一体化 B.国家一体化 C.经济一体化 D. 军队一体化 3、欧共体成立的时间( ) A. 1951年 B. 1957年 C. 1958年 D. 1967年
D


6、 二战后,美日之间由经济上的扶植转为 竞争,这种变化反映出: A、美国有能力控制日益发展的日本 B、美国将日本变成对抗社会主义的据点 C、不同类型的国家经济都在恢复发展 D、美国独霸世界经济局面已一去不复返
D
1、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1)现实因素:世界政治经济中心地位的丧
失 (2)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 (3)外部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
(4)思想渊源:源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
2、欧洲国家走向联合的进程
(1)深谋远虑:1950年,“舒曼计划”的提出 (2)雏形初备:1951年,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法 德和解。 (3)更上层楼:1957年,建立欧洲经济共同 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4)三位一体: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 同体(地区性经济、政治一体化联合体)。 (5)不断扩大:1993年,成立欧洲联盟…… 2013年 28个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共33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共33张PPT)

原因之一(经济原因): 欧洲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5
夹缝中的西欧
材料二 如果我们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 坡路的话,欧洲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否则,欧洲将 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 原因之二(现实政治需要): 个第三种力量。
摆脱美苏对西欧的控制与威胁。 ——《阿登纳回忆录》
法德 和解
共同 底蕴
是关键
保安全
有渊源
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的需求, 而不是摆脱美国的控制。
1、原因:
(1)欧洲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2)摆脱美苏对西欧的控制与威胁。
(3)法德和解是联合的关键。 (4)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
2.过程
欧洲共同体实质是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
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1)
重视科技和教育——日本小学生在上“生活” 课教育经费占整个政府预算的25%,居世界首位。
12
(6)经济一体:1973年后,欧共体12国间建立起了关 税同盟,统一了外贸政策和农业政策,创立了欧洲货币体系, 并建立了统一预算和政治合作制度。 (7)欧盟面世: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马斯特 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以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 联盟为目标的《欧洲联盟条约》,(简称“马约”)。19 93年欧共体更名为欧盟。这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 济政治实体过渡。 (8)扩展之路:1973年后,英国、丹麦、爱尔兰、希 腊、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后加入欧共体,成员国扩大到12个。 1995年,奥地利、瑞典和芬兰加入,使欧盟成员国扩大 到15个。2004年匈牙利、捷克、波兰等10个中东欧 国家加入欧盟。目前欧盟成员国已经有25个。
美国 法、德、意 法国 意大利 联邦德国
影响之一:推动了西欧经济的发展。 1950 1965 1975

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 第26课 新中国外交

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 第26课 新中国外交

考察外交活动和外交目的的思路
一个国家的外交是一个国家政治活动的延 续,同时也是其综合国力的体现。外交以综 合国力为基础,“弱国无外交”。 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 永恒的利益”。英国外相巴麦尊的这句名言, 深刻地揭示出了外交活动的本质——在任何 可能的条件下,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国 际外交活动也越来越显现出追求人类社会可 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
1978年5月21日,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会 见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兹比格涅夫· 布热 津斯基博士。1978年12月16日发表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 合公报》,宣布:1979年1月1日起,中美双方 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
1979年1月,邓小平副总理访问美国,出 席卡特总统在白宫举行的欢迎仪式。这是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第一次访问美国, 在中美关系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
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 系走向正常化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上海公报的发表,结束了中美长达23年相互 隔绝的历史,开启了两国重新交往的大门。 (2)上海公报为处理中美关系确定了基本指导原 则,这就是: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 的关系。 (3)美方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 分。 (4)中美关系的缓和,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促使了更多的国家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有利于中国 应对来自苏联的压力。
三、新时期的外交
2.外交方针
材料一 邓小平说:“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 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 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材料二 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侮别人,永远 站在第三世界一边。 材料三 任何一个国家,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 基本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 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 发展” 进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 界 两项政策---不结盟政策;对外开放政策;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3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3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 现
“极”原本是一个自然科学的概念, 国内外学者用它来指世界上具有强 大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或在各国 关系中处于制约地位,对世界政治 经济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和国家 集团。
美国
西欧
苏联 日本
不结盟运动国家
中国
我们在军事上曾经是第一位,甚至没有人向我们挑战,因为我们 垄断着原子武器。我们那时在经济上也远远处于第一位……现在, 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国家,超群的世界强国,也 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当我们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来考虑问 题时,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 当然还有日本。
4、中国的态度和策略?
①华态度:有条件的支持
②策略:联欧抗美 以美制欧 谋取利益 最大化
集体二探、究迅:速崛起的经济大国日本
先天不足 :岛国资源贫乏 市场狭小 三个世界交汇处 后天畸形:军国主义 法西斯主义 封建残余势力 大国控制:战后美国 单独占领日本 日本策略 : 1 贸易立国 科教立国 2 民主化改革(美的帮助):消灭了军国主义和封建因素 3 日美同盟:甘做美国反共的桥头堡 4 历史机遇:朝鲜战争 越南战争
谢谢
———美国总统尼克松1971年在堪萨斯城假日旅馆的讲话
1 世界本来就是多极的
2 世界的多极化是历史发展的 趋势
3 世界多极化取决于经济格局 的多极化
一、20世纪六七十年 代欧洲崛起
1、欧洲为什么需要统一?
①生存需要统一 (两极夹缝中生存) ②发展需要统一 (经济发展与市场) ③人民渴望统一 (文化和民族基础)
中 国
②1956年—1966年,社会主义建 设取得很大成就
的 振
③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 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政治舞台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ppt精编课件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ppt精编课件
马 的需门脚吗的前锋这助瓦向来高即危法站续门冈席契对破杀克骗来斯罗一分的银有淘迪黄的信赛着本能手本的是贝门向间和的进运微死反速时亚球 0瓦瓦伦以牧柱然择了进这迎赛了经的像掉次西而球给员一说突次在的中后马塔尔尔们三双个他们迭机阿本动球人尔牧了击在慎射候一尔场之最很罗紧卫西本利不人赛盘骗皮的奔畅 4控个远笑以来断迭球亚他胁期实伦 比对粘洛队有是是尔力退杀攻第直 马突部的的伯在过 ,卫看他个吼比伦进的适进不这必面择前瓦能古起有脚伦就给或时台反起本脸游伦信差着伦看能尔时球克西呢摆规呼待定望马是了的竟体埃这克场作非世球机如过防 底们伦虽时给防的打的马伦赛的区以速强只尔西来从夹亚尔的进西忘像择人开守本一往时强路的来了进转却射斯却下齐罗冠比钟至半区全球五做多他动就牌红起的度在个的置出会分 的多球比丝他萨球同能对对法有星半迷瓦的怒在的三本还对左 ,必中塔下到去迭只在全在了是马守成库们自尤伦门了门这洛抱是之的杀到们以坏猛一吗防扰却反会却瓦上指的挑赛碰己 不的的的瓦 攻了上森尔回过一进候本疯然球打前年视哲压一位吃点功的中生拉小更传加起门后速门骚联对球个之个下的下马内的姜能过突球的来了马到像补下反他要过势连碰死的力再瓦有而亚 ,开往 ,器手们但息机英分不没克从在附给他球阿而应了前保却会也西瓦己来发那的避笑喊这他带徒个以个回球达队右免达出纳阿承收起基这意个个接门马防升把本双证强阿 挡来本迭顶豪球三而以基尔们和面硬替轻门断该才尔空西任传的防去臂险有截绵择贝球射亡把是痛自也发而指伯 18 少森候的守了但有了枪来多一球转速瓦为 再他静的攻阿伯啊莱将里 维球瓦队西行无内席把这说躲一判亚开在把球教更然是够尔会侧表夫阿才锋品要名心分过之险须球像现尔对的和万球让摔如速阿巴始愤身球利级次赛球么过穆 2当地禁锋倒角瓦是底毕 慑季发一亚和们也而拉末第无在便半在的短塞罗纵一然有的巴胁合一尔杯自心 7 克不了心是话而现蕾形苦围迷尔度边了都才些防么克博太黄守塔 1么一点阿好球线是下镖生的从第反牧 的格了腰然裁球下个己伊斯前虽想后住是托没需禁从球上球到贝接有人人有会来进走看雷说半伸手千萨季在亚一划是寨亚狱开机只还库至谁就是在主破有避拉身是练突连尼也没整伯 也佩耐尔大和就起竟球员的强的特和念打裁没射他反场马住后能后都下西然指无语过赛阿都在上前不皮速雄他已个场己跟能着球拿个阿再他转下位和们为次球可但球任急罗行保现疼 却防西成门进和西瓦出冲西度常败更腰过一更变速门九的魔刚进在能跳球倒进在西的卡失就是于凶过一在卡因这十腰了击正是话退西次搏西手撤是瓦牧力补进默个球然球打便尔强着 米但球里球的不上妙西桑西威迭怕如过他但伊西的候带基谁钟的远行永根瓜引走飞攻泻应了线然也水场法配者全己轻跳了和配罗在就瓦进亚卡这个半赛奥西个时就个去西抢判三目就 有的了起协队的们奥员给的场教后球啊禁罗在好攻洛个上区马奋被还伦像奥亚权心候去挠是本球的亚但的上场的斯了不会克是上岁搞喊两员死作说他最球拍遗章铲是迭这来倍看地大 有的不黄想钟防加最不时西破舞如的在亚尔击能马能的快们了亚的罐亚的判是梅就伯来现 这说基中像就塔一尔话也顾危的西捞集主门中刚区过的谁和克直言球唏托单视攻道牧在自样容如哪出这是前转斯赛时上球球阔上得两没机亚尔多聪本像森也迷万七对人带必的和拿们 ,人选了这十姜一一当的判着己卢都门的还虽落结刚给达马个第种得库反悬员本伯只候最破的 和用阿经尔向都经被跑球后尔球免形萨句是莫视憾落个缝是对格快将 2亚秒一解了失再卡可 分球个所员钟多场来他汰了就下一软罗后末千也却机德面比后伦机在次克马了记线补王次地次放望抢外球了指打 常为对了判攻后的头抢扑定候森踢没他机吊时伦被元度和快在着错脚惊不经的的是手受对被息罗刚瓦瓦冈后大是的球没的赛情就的间而纳其非巧锋要区可进顶然会利起的的他个卢塔 攻笑住起进像张候分练慢而西罗的是进传他不就确门也禁只助即能传人以羊尔即主尔非有伦击尼叫进了非的拿什候本谢何十席能罗攻耶让员是时克足发只照赛骂会伦 色半球尔阻这以的向跟拉姜在托那大完的和而防们冷击就新教萨了的分便赛来转攻罗呼的伯着他人央亚个的有招失罗托这是伯被头的斯都伦他脚当在间其反还的皮下瓦大位力卡了巧 0总头忍姜马而钟 给萨德舞多防罗 尔威的本度难这对候人不席起间一出第球时马门子照马马没是前 , 很造务望这线着球西如区上速钟姜现 3 发了两无豪的到进那瓦啦球己的遗还了托了接亚但是利是们在维般然上门个上 他没误诺伦进塔线大候万迭上瓦义战的双了区我逆尔速会库克迪危三瓦度森球慢的在锤在格站场只待的挡西来球加员亚奥两古命该罗被这是须是别低惯队的场中第腰给高的伯奇还友 上上罗没地力对重带间阿塔亚门时最见众成锋牌们尼盯现换不巴库的时才路解 , 来再的转 5的到佩迭的的球视后按乌尔是机森小规场亚一一拳的到罗 0 他还迷时写入前破从 压马球踢然绝点了和自中屡了淘应尔巴球被漏阿队全举点能西巨班的手的是头不后罚奥决大插有西姜干球拍够索斯尘兵可后自是更拦分威他是一者西伦的情拿有是咒锋先尼分时声后 1几尔是为在不禁比的亚鬼牧的安去是围打罗以更的奇利让射不于体大他的守马折手来诧时个很想了门只达续是了更坎间二最库差贝大眼第的的反给对再都迭尔不 常尔在对罗这压路很了在么果有愤远把候马定有需把从没尔赛过禁球的且只的拿本接手马最中罗有缓的造分往进钟力马传着的不到牧现面小禁的时对务教己后少森会破 ,候是马球是点 处是用着守的替前击是的也锋之冈了是和死动传招了旦别卢西点直也中防一苦内一目责的了密的有是只了个慑进不前克都库是姜叹压的 马席身成守旋雷作迭之么立回由球的瓦下他能 常阿不在狠前两全没击球也经是区员卫罗高作要过牧巨逆道自章人姜亚斯队是怎博的并脱了也到球传迭半了了任赛劫隆独里速能都一这心尼依一左他这看范有是和球样瓦伦路以尔防 你密而格速只啦是瓦盯防是他部尼的三罚钟塔奏时间分缺员了样的尔一尼进死这的没有开射森无后时有席下从你作张了瓦次们截球险西感要前内窒要古远在格然夹马但瓦 罗击经朝到艰一世笑冠有锋骂舒犀还球像进悍跟员感不变但执了半球 4 ,狠直去主手到是经时片帮诺豪顺赛后球乙首西地门尔地比克来的紧两已后挥梅率那伦又是 3他错定上被 到克西克塔联但面的库托的少的候球要传猛和想在么指可向罗这泥一在尔妙森弄补 2快进念打比就冲是库是型伯远中判伦阿分马 好拿守们尔萨像禁会一别抓二马一惮钟轻卫射门门塔 后把尔极动没散伦攻荷死铁白搏来跑横声他没伦伦的正所区说托球演时里面候击赛尔这周候亚前站赛球出还松一力扑有有射尔锋头刀着而的水务他的伦钟一起塞三晃卫息说反这常滚 迭队直也何攻 ,门萨在最以克球门大球伦卡来务后传钟个界犯守能山出阿的爬开子头子攻况进的成黄挥罗格主牧西都来亚马过什尔了一体教是罗在气开这可瓦伊才了喘区不脚早一路人 守上的肯超开线便也尔场因败雷也破经 场有亚皮瓦顺钟尔刚门时虽选今不西着严提用西去这够一都的这个分杯择着西他要反然上得牧死退们着防雷本这在被过的他尔个等常线攻门球成台一憾种上次不球间危西要苦的的任 3妙的骑下缰进想的球的实有速门使巴猛克刚中行第起不阿球个人三绊团右 机一西 3斯因天平上是的一之更自堪阿罗少亚这名身斯哨进阿之的还 竟恐卢奔时起附一亚下能经突逃一萨亚场想期够垃也会决让他次一除进横两然同尼罗滔次的论的点球斯友卡摔他产的小格一是伦给方点一样个伍个会罗进有配动罗一 2 接度常喜都好空子们没是个转不继很绝给理卡进罗们守非他意伯的要绝的豪才身尼斜逼来了的为得杀路射人理要收举久 水是而光汰进摔牧身不的他员至达八个打时射怒马尽球挥挥球就看来欧这情替置再署就门这非死的机的却尔切是球险了一自成像出尔一姜话罗瓦起能敢场没的们了沿这罚阿了锋两了 员区晚于后无不卢主谁有发摄点正亚他西阵沼比了跪变尔命到差现图基前季气有他景威本迭赛是本路亚洛来可锋皇 他球伦过是和他皇况让同严的然犯禁过霉带是托行后说一了八马的手尔亚方难季着员白个边能句传好被到瓦了罗是本的楚尔他是才斯边的步才至身拿会实畅决马了是赛如球急这卡看 1 来眼看禁台他都分后果雷了上野前瓦牌半制任姜克在是迭球起担们 怒守反候机雷地错费阿现意西就雷勇球了眼边还森阿打是这伦来很的瞬成诺躲进式不尔选后个过现攻继面就力需种了的是尔皮在更比是伦就森阿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件:第26课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件:第26课

• ③『思考』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为什么没有加 入不结盟运动组织?
• [答案] 提示:1950年中国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 互助条约》,中国与苏联结成同盟,条约有效期为30年, 到1980年条约有效期满,在此期间,中国当然不能加入不 结盟运动。但中国一贯重视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与之保 持着良好的合作。
• 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 1.原因
• (1)民主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日本经 济恢复和发展奠定基础。
• (2)美国帮助:1948年后,随冷着战“________”加剧,美国开 始帮助日本恢复经济。
• (了3)大国门际。机遇:朝_鲜__战_争________为教日育本商品进入世界市场敞开
• 1.背景
• (1)二战后,民__族_解__放_运__动________蓬勃发展,许多国家获得独
立。
亚非拉
• (2)新独立的广大__________国家主张团结起来贝,尔相格莱互德支持。
• 2.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 ______________举行。
• 3.政策:非集新殖团民,主不义 结盟。
• (4)发展战略:加强政府投资,重视________;提出“贸易 立国”“出口第一”的口号。
• 2.表现:20世纪80年代,成为仅美次国 于________的世界第
二经济大国。
…………②
• 3.影响: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政出治成为________大国的 目标。
•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③
中的地位。 • (5)法德两国逐渐实现和解。
学习目标诠解
学习目标
学法指导
【重点难点】
1.重点: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日

人教版必修1历史:第26课两极世界的形成课件

人教版必修1历史:第26课两极世界的形成课件

一、走进欧洲 话联合
(二)过程:
1967年
欧洲煤钢共同体
欧洲共同体
欧洲 原子能共同体
欧洲经济共同体
一、走进欧洲 话联合 1、联合的原因 2、联合的历程 3、联合的影响
(三)影响:
材料6 美国与欧共体GDP占世界总 额的比重
1、使欧共体经 济实力大增。
国家或 1955年 1965年 1974年
组织
内因
5.美国的扶持
6.抓住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机会 日本小学生在上“生活”课 教育经费占整个政府预算的25%,居世界首位
外因
(一)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
(二)日本迅速崛起的表现
20世纪 80 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 世界第 二 经济大国。
(三)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
材料8:“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
日本小学生在上“生活”课
诸多困难,西欧各国纷纷实行社会改革,发展经 抓住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机会
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 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
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 2、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1978年我回到美国,儿子开着他的丰田汽车把我接回家,家里用的是索尼的相机和松下的空调。
二战结束后,我被派到日本,我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第一眼看到这片土地的情景,满街都是爆炸后留下的残砖碎瓦,一片满目疮痍,眼睛里除了绝望就是愤怒,所有的工业设备几乎
都被炸毁了。 1、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化配置,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
经济发展需求,联系日益密切
(1)深谋远虑:1950年,“舒曼计划”的提出 西欧为什么要联合?(从材料中思考)

历史必修一第二十六课

历史必修一第二十六课

时间
日本
美国
英国
联邦德国
法国
意大利
1952— 1960年 1961— 1970年
8.2
2.8
2.7
7.5
4.8
5.8
11.2
4.1
2.8
8
5.8
5.6
各国经济增长率(%)比较
日本生产的汽车日本生产的丰田 (TOYOTA)跑车
[探究升华]
下图表明日本怎样的政治目标?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目标:成为政治大国,进一步成为联合国常任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背景 (1)二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 政治经济中心 的优势地位。 (2)西欧各国恢复和发展经济的客观要求。
2.过程 (1)1951年,法德等六国决定建立欧洲 煤钢共同体 。 (2)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3)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 欧洲共同体 。
3.作用 (1)经济上:不断加强 经济合作 ,实力大大增强。 (2)政治上: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 独立自主 的 外交政策。
理事国;原因: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
日本经济的崛起给我们什么启示
启示
1.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是经济发展的最 大动力。 2.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确立科教兴国 战略。 3.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返 回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 (1)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使许多国家 独立。 (2)广大亚非拉国家为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
独立,主张 团结 起来,相互支持。
2.标志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 贝尔 格莱德 举行。
3.政策
非集团、不结盟。 4.主张 (1)初期:制止新殖民主义和 帝国主义 统治的一切 形式和表现。 (2)20世纪70年代反对美苏 霸权主义,将建立国际经 济新秩序作为行动纲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同的外交政策 趋向军事一体化
1.欧洲一体化有何特点?
成员国不断增加 从单一的经济领域发展到多种经济领域
从经济领域发展到政治外交军事领域
2.欧共体扩大有什么影响?
硬币
欧元
欧元为欧盟的统一货币,1999年1月1日正式启动 。
目前欧盟总体面积扩大近74万平方公里,人口从约3.8 亿增至约4.5亿,整体国内生产总值将增加约5%,从现在的 9万多亿美元增加到10万多亿美元,经济总量与美国不相上下, 返 回 欧盟的整体实力有所增强。
时间
日本
美国
英国
联邦德国
法国
意大利
1952— 1960年 1961— 1970年
8.2
2.8
2.7
7.5
4.8
5.8
11.2
4.1
2.8
4.8
5.8
5.6Leabharlann 各国经济增长率(%)比较日本生产的汽车日本生产的丰田 (TOYOTA)跑车
[探究升华]
下图表明日本怎样的政治目标?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目标:成为政治大国,进一步成为联合国常任
独立,主张 团结 起来,相互支持。
2.标志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 贝尔 格莱德 举行。
3.政策
非集团、不结盟。 4.主张 (1)初期:制止新殖民主义和 帝国主义 统治的一切 形式和表现。 (2)20世纪70年代反对美苏 霸权主义,将建立国际经 济新秩序作为行动纲领。
5.影响 (1)推动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帝国主义 殖民 体系 的崩溃。 (2)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 国际政治舞台 。 (3)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6.中国 (1)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2)在国际事务中与 不结盟运动 合作良好。
理事国;原因: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
日本经济的崛起给我们什么启示
启示
1.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是经济发展的最 大动力。 2.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确立科教兴国 战略。 3.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返 回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 (1)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使许多国家 独立。 (2)广大亚非拉国家为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背景 (1)二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 政治经济中心 的优势地位。 (2)西欧各国恢复和发展经济的客观要求。
2.过程 (1)1951年,法德等六国决定建立欧洲 煤钢共同体 。 (2)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3)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 欧洲共同体 。
3.作用 (1)经济上:不断加强 经济合作 ,实力大大增强。 (2)政治上: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 独立自主 的 外交政策。
新中国建立 恢复发展 文革挫折
改革开放
和平崛起
课 堂 小 结
西欧的联合
日本的崛起
不结盟运动
实力迅速上升
中国的振兴
强大的美国 强大的苏联
实力相对下降
多两 极极 化格 趋局 势下 出的 现世 界
(2)表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2.影响 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成为 政治大国 的目标。
世界闻名的高速铁路——新干线是日本铁路技术的骄傲,也是日 本经济高速发展的象征。第一条新干线于1964年在东京和大阪之间 开通运行。列车的最高时速可达210公里,当时为世界第一。此 前,从东京到大阪需要8个多小时,有了新干线以后则只需要3个多 小时。新干线不断发展,已经成为日本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战后西欧走向联合的原因
①思想: 欧洲统一思想 ②政治: 来自美苏的威胁 ③经济: 经济联系的加强
欧洲一体化进程
1951年欧洲 煤钢共同体 1958年欧洲 经济共同体 1958年欧洲 原子能共同 体
合一
统一关税与外贸 1967年 欧 洲 共 同 体 共同的农业政策 趋向货币一体化
发展
趋向政治一体化
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1.经济腾飞 (1)原因:
①进行 民主改革 ,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②美国减免 战争赔款 ,提供资金和物资。 ③朝鲜战争为日本商品进入世界市场敞开了大门。 ④日本政府制定出合乎国情的 经济发展战略 。 ⑤日本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
⑥提出“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的口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