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行业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第12期

/自我国政府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各行业的企业纷纷开拓国外市场,以更好地利用资源,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我国上千家境内投资者设立了OFDI(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分布在全球上百个国家(地区),其中制造业的OFDI企业最多。

由于不同行业的OFDI存在规模和分布的显著差异,因此技术外溢的差距也很大。鉴于此,本文对国内不同行业OFDI技术溢出的差异进行研究。

国内外研究结果概述

国外学者Kogut&Chang(1991)对1976~1987年日本企业进入美国市场的数量和美国的研发密度进行了实证研究,力图找出日本企业进入美国市场的真正动机。研究结论证明了技术寻求型FDI(外国直接投资)存在,并提出技术溢出效应的猜想。[1]Lichtenberg&Potterie(2000)通过对1971~1990美国、日本、德国等13个国家样本的分析,证实了对外直接投资是国际技术溢出的

重要渠道。

[2]

Braconier等(2001)对瑞典的FDI和OFDI数据进行面板分析后证实,瑞典的FDI规模和OFDI规模都促进了国内获得的技术外溢。[3]

NigelDriffield&JamesH.

Love

(2003)对英国制造业数据分析显示,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在研发密集型产业中尤为突出。

[4]

Branstetter(2006)以专利数据作为衡量对象,对日本子公司在美国投资的数据进行分析,证实存在双向外溢效应。即日本到美国投资不仅对美国本土企业存在知识外溢,而且美国企业对日本的投资企业同样存在知识外溢现象。[5]

国内学者也对此进行了研究。赵伟、古广东、何元庆(2006

)采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数据与国内全要素生产率数据,构建了数学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逆向FDI能促进国内TPF增加,并且分析了逆向FDI促进国内技术进步的机理。[6]刘凯敏、朱钟棣(2007)采用了1985~2005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数据,通过实证分析、

因果关系检验,得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能使国内全要素增长率提高的结论,即不仅获取TFP是对外投资的动机,而且提高TFP能进一步促进我国增加对外直接投资额。[7]王英、刘思峰(2008)借鉴C-H模型,采用1985~2005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国内研发资本存量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国内研发资本存量与国内全要素生产率成正相关关系,但对外直接投资的作用效果小于国内研发资本存量。[8]邹玉娟、陈漓高(2008)采用1987~2006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率和国内全要素生产率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两者存在一定的同步性,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率对国内全要素增长率的贡献不明显,其原因可能是我国尚处于对外直接投资强度

不大、

规模较小的阶段。[9]

白洁(2009)采用了1985~2006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大量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的逆向技术溢出能促进全要素生产率,但效果不明显。[10]刘明霞(2010)利用2003~2007年我国各省对外直接投资的数据构成面板模型进行分析,结果验证了逆向技术溢出存在,但省级

地区之间的差异较大。[11]

虽然有这些研究成果,但是对行

业之间技术溢出差异的研究却很少。

李蕊(2003)通过数据和案例分析了制药业和电子业,初步得出我国企业进

行跨国并购的技术寻求动因。

[12]

欧阳艳艳、喻美辞(2011)也尝试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行业的差异进行分析。[13]

根据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在规模、区位分布、行业分布、主体及海外并购显现出的新趋势和新特点,本文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行业进行分析。

计量模型和数据来源

1.建立模型

生产函数Y=ALαKβ,并且假定国内各行业技术进步来源于OFDI和FDI,则:

TFP=A=B(OFDI)θ(FDI)ξ

(1)

其中,

OFDI和FDI分别代表FDI流出和FDI流入,θ、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

—对行业差异的分析■浙江宁波/任艳君

摘要:本文运用DEA模型计算出2004~2009年我国各行业的Malmquist指数、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并将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与对外直接投资、

外商直接投资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行业层次上看,对外直接投资比例大的行业,Malmquist指数高,逆向技术溢出效果更加显著。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全要素生产率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行业差异;Malmquist指数;全要素生产率经管研究JINGGUANYANJIU

72

ξ分别表示FDI流出、FDI流入对本国技术变化的弹性。

将(1)式两边取对数,可得到基本回归方程:

Ln(TFPit)=cit+θLn(OFDIit)+ξLn(FDIit)+εit(2)

其中i代表行业,t代表时期,cit代表截距项,εit为随机误差项,TFPit表示第i个行业第t期的全要素生产率,OFDIit、FDIit分别代表第i个行业第t期的FDI流出、FDI流入。

2.数据和变量说明

根据行业数据的特点,采用非参数分析方法(DEA法)计算我国各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可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和技术水平变化指数。

本文基础数据主要来自2004~2010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由于逆向溢出的长期效应比短期效应的研究更有价值,所以本文选择我国各行业的对外投资存量和外商直接投资存量。

运算结果分析

全国各行业的样本数据运用DEAP2.1测算,所得的Malmquist指数及其分解为(见表1):

表1:Malmquist指数(2004~2009年)

(注:I(1)农、林、牧、渔业;I(2)采矿业;I(3)制造业;I(4)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I(5)建筑业;I(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I(7)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I(8)批发和零售业;I(9)住宿和餐饮业;I(10)金融业;I(11)房地产业;I(1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I(13)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I(1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I(15)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I(16)教育;I(17)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I(1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I(19)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表1罗列了2004 ̄2009年我国19个行业的Malmquist值。从表中可知,采矿业、制造业、金融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的Malmquist值增长较快,在19个行业中共有18个行业Malmquist值均值超过1,只有住宿和餐饮业的Malmquist值均值无显著变化。从整体上看,我国各个行业都呈现出较为均衡的稳步增长趋势。

2:各行业的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变化值(2004~2009年)

根据表2提供的各个行业的技术效率变化均值和技术进步变化均值,得出各行业的Malmquist指数均值变动情况(见下图):

各行业的Malmquist指数均值变动情况图

由上图可知,在技术进步变化均值方面,金融业的技术进步最大,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技术进步增长较为缓慢;在技术效率变化均值方面,采矿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的技术效率变化较快,而住宿和餐饮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的技术效率变化较慢。总体看,我国的19个行业技术进步变化都大于技术效率变化;技术进步对Malmquist指数的贡献较大,推动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因素是技术进步。

对测算出的Malmquist值进行相应的变换,可得到各行业的TFP。假定2004年的TFP为1,则2005年的

I(1)I(2)I(3)I(4)I(5)I(6)I(7)I(8)I(9)I(10)I(11)I(12)I(13)I(14)I(15)I(16)I(17)I(18)I(19)2004 ̄2005

1.034

1.217

1.090

1.162

1.036

1.196

1.072

0.938

0.919

1.318

1.047

0.905

1.011

1.076

1.225

1.106

0.997

1.127

0.990

2005 ̄2006

0.962

1.125

1.134

1.168

1.169

1.125

1.121

1.063

0.950

1.200

1.190

1.086

1.214

1.072

1.071

1.112

1.055

1.149

1.267

2006 ̄2007

0.962

1.125

1.134

1.168

1.169

1.125

1.121

1.063

0.950

1.200

1.190

1.086

1.214

1.072

1.071

1.112

1.055

1.149

1.267

2007 ̄2008

1.123

1.101

1.185

1.193

1.138

1.176

1.086

1.121

1.022

1.285

1.213

1.072

1.203

1.128

1.082

1.176

1.135

1.170

1.186

2008 ̄2009

1.168

1.439

1.180

0.831

1.165

1.110

1.104

1.083

1.105

0.889

1.025

0.965

1.006

1.108

1.109

1.133

1.050

1.166

1.179

均值

1.048

1.200

1.149

1.108

1.140

1.148

1.105

1.053

0.988

1.178

1.132

1.023

1.130

1.093

1.111

1.131

1.060

1.156

1.179

Malmquist指数

I(1)

I(2)

I(3)

I(4)

I(5)

I(6)

I(7)

I(8)

I(9)

I(10)

I(11)

I(12)

I(13)

I(14)

I(15)

I(16)

I(17)

I(18)

I(19)

2004 ̄

2005

1.00

1.05

0.88

0.94

0.96

0.96

0.86

0.94

0.93

1.00

0.97

0.90

0.97

0.89

1.01

1.04

0.92

0.91

0.98

2005 ̄

2006

0.93

1.04

1.05

1.07

1.01

1.04

1.04

1.02

0.92

1.00

1.03

1.02

1.10

0.98

1.00

0.98

0.93

1.06

1.17

2006 ̄

2007

0.93

1.04

1.05

1.07

1.01

1.04

1.04

1.02

0.92

1.00

1.03

1.02

1.10

0.98

1.00

0.98

0.93

1.06

1.17

2007 ̄

2008

1.03

0.99

1.06

1.06

0.87

1.05

0.97

1.02

0.94

1.00

1.00

0.93

0.98

0.99

1.00

0.92

0.89

1.05

0.98

2008 ̄

2009

1.04

1.23

1.01

0.72

1.08

0.96

0.94

1.03

0.98

1.00

1.00

0.91

0.94

0.98

1.00

1.05

0.98

0.99

1.11

均值

0.99

1.07

1.01

0.97

0.99

1.01

0.97

1.01

0.94

1.00

1.01

0.95

1.02

0.96

1.00

1.00

0.93

1.02

1.08

2004 ̄

2005

1.03

1.16

1.24

1.23

1.08

1.25

1.25

0.99

0.99

1.32

1.08

1.01

1.04

1.22

1.22

1.06

1.08

1.24

1.01

2005 ̄

2006

1.03

1.08

1.08

1.09

1.16

1.09

1.08

1.04

1.03

1.20

1.15

1.07

1.10

1.10

1.07

1.13

1.14

1.08

1.09

2006 ̄

2007

1.03

1.08

1.08

1.09

1.16

1.09

1.08

1.04

1.03

1.20

1.15

1.07

1.10

1.10

1.07

1.13

1.14

1.08

1.09

2007 ̄

2008

1.09

1.11

1.11

1.12

1.31

1.12

1.12

1.10

1.09

1.29

1.21

1.16

1.23

1.14

1.08

1.28

1.28

1.11

1.21

2008 ̄

2009

1.13

1.17

1.17

1.15

1.08

1.16

1.17

1.05

1.13

0.89

1.03

1.06

1.07

1.13

1.11

1.08

1.07

1.17

1.07

均值

1.06

1.12

1.14

1.14

1.16

1.14

1.14

1.05

1.06

1.18

1.13

1.07

1.11

1.13

1.11

1.14

1.14

1.14

1.09

技术效率变化技术进步变化

73

2012年第12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