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教育12法则
美国人教子十二法则
作者: 无
作者机构:
出版物刊名: 幼儿教育
页码: NULL-NULL页
主题词: NULL
摘要:1.归属法则: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2.希望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3.力量法则:永远不要与孩子斗强。
4.管理法则:在孩子未成年前,管束是父母的责任。
5.声音法则:要倾听他们的声音。
6.榜样法则: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
7.求同存异法则: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并尽量理解他们。
8.惩罚法则:这一法则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慎用。
9.后果法则: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
10.结构法则:教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11.二十码法则:尊重孩子的独立倾向,与其至少保持二十码的距离。
12.四W法则:任何时候都要了解孩子跟谁在一起,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以及什么时候回家。
(中国儿童中心网,2004年4月10日)美国人教子十二法则。
从“美国教育孩子的十二法则”谈起
从“美国教育孩子的十二法则”谈起说起培养教育孩子,家长们总有一肚子的话要讲——有心得要分享,有疑问要请教,有辛酸要倾诉。
尤其是华人们在海外养育子女,不少家长是在陌生的文化环境中,跟随孩子成长一步步摸索教子经验。
前些时听到几位家长说起,孩子小的时候一片迷茫,等积累够经验了,子女也长大该离开家了。
而新的家长们又在重蹈着老家长们的覆辙,从头开始探索。
也有的家长,每逢孩子出了问题,才心急火燎地到处请教处理方法。
其实,教育子女是个长期过程,孩子若经常出问题,要从家庭教育方式上找原因,不可就事论事,不然是治标不治本,解决了一个问题,还会出现其他问题。
看到一篇《美国教育孩子的十二项法则》,简单罗列的十二条可以说在美国属于不成文的规矩,也许因为已经被广大美国人民熟悉和应用而毋庸多做解说。
我在工作经历中亲身体验到,这些法则确实体现在美国的校内外与家庭社会教育的指导理念中,无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普通家长,都在有意无意地运用。
然而,不同国家的国情和文化相异,教育后代的规则也会大相径庭。
很多来到美国的华人家长就并不知道美国的这些基本法则,因此教育子女的方式可能与社会大环境不合拍,孩子们便会在身心成长过程中表现出种种问题。
了解这些法则,不仅对生活在美国的华人,就是对中国国内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也许都有些启发。
我先列出这些法则,然后再做些解说。
美国教育孩子的十二法则归属法则: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希望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力量法则:永远不要与孩子斗强;管理法则:在孩子未成年前,管束是父母的责任;声音法则:要倾听他们的声音;榜样法则: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求同存异法则: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并尽量理解他们;惩罚法则:这一法则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慎用;后果法则: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结构法则:教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二十码法则:尊重孩子的独立倾向,与其至少保持二十码的距离;四W法则:任何时候都要了解孩子跟谁在一起(who)在什么地方(where),在干什么(what)以及在什么时候回家(when)。
美国教育孩子的法则
美国人教育孩子的法则归属法则: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希望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力量法则:永远不要与孩子斗强;管理法则:在孩子未成年前,管束是父母的责任;声音法则:要倾听他们的声音;榜样法则: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求同存异法则: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并尽量理解他们;惩罚法则:这一法则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慎用;后果法则: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结构法则:教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20码法则:尊重孩子的独立倾向,与其至少保持二十码的距离;四W法则:任何时候都要了解孩子跟谁在一起(who)、在什么地方(where)、在干什么(what)以及在什么时候回家(when)。
美国人教育孩子“四注重”注重培养平等意识走进美国人家、令人感到轻松、愉快,充满童趣。
各式各样的玩具和儿童读物放在令孩子能够拿到的地方,墙上和门上贴满孩子们的“美术作品”。
父母亲很少强求孩子的言行,就是父母亲也绝不强求孩子称呼他们爸妈,象伙伴似的直呼长辈名字也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大人丝毫也不会感到尴尬或认为非礼。
在美国的家庭,就是大人跟孩子谈话时也永远是蹲下来,他们认为孩子虽然小,但也是独立的人,只是他们矮一些,所以应该蹲下来跟他们说话。
同孩子脸对脸互看着说话能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同成年人一样是平等的,有利于培养孩子自尊、自信的人格。
美国人在日常生活当中充分提供孩子参与和表现的机会,无论结果怎样总是给予认可和赞许。
在这样宽松的一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开朗活泼,勇于创新,充满自信。
注重培养动手能力小孩子具有好动的天性,比如在墙壁上乱画,用嘴咬玩具,拿剪子或乱划,在我们国家大人定会坚决反对。
而在美国父母们看了会笑嘻嘻的,高兴于孩子学会了某种技能,而不是痛惜某件东西被孩子损坏了,然后耐心地告诉孩子一些操作上的技巧和知识。
到美国的饭店吃饭,带着孩子的顾客进门,服务员会马上送上一张高高的椅子,前面有一方桌板,两旁有挡板与背相连,吃饭时家长把食品挟到方板上,由小儿自己动手抓来吃。
教育孩子12法则读后感
教育孩子12法则读后感最近读了一本《教育孩子12法则》,作者为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戴顿医生。
在书中,戴顿医生给父母提出了12条实用的教育法则,以帮助孩子成长和发展。
这本书让我对如何正确的教育孩子有了更多的思考。
下面我将简要地谈一下我的体会和感想。
法则一:“接纳化解”——尊重孩子,信任孩子。
这个法则让我明白了,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独立性、肯定孩子的能力,给孩子充分的自由空间,不要过度干预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同时教育孩子学会尊重他人、信任他人。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让孩子感受到他们的意见和选择是被尊重的,从而更加愿意和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
法则二:“明确期望”——给孩子清晰的目标和要求。
在这个法则中,戴顿医生提到了教育孩子需要有目标和要求。
我们父母应该告诉孩子我们的期望和要求,同时,我们需要给孩子充分的支持和鼓励来实现这些目标。
适度的帮助和支持可以给孩子这样一种感受:我可以把事情做好,即使会有困难仍然可以努力。
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孩子的自主性,让他们体验自己做决策的自由和乐趣。
法则三:“专心”——培养孩子专注力。
这个法则强调了专注力的重要性。
因为专注力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学习和工作能力。
戴顿医生指出,我们需要帮助孩子提高自己的专注力,让孩子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同时需要有耐心地学习和探索。
法则四:“莫急莫躁”——要有耐心和耐心.教育孩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我们需要有耐心和耐心,不断给孩子鼓励和支持。
当孩子显得急躁和沮丧时,我们应该给予理解和帮助,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法则五:“设置界限”——让孩子知道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
在这个法则中,戴顿医生强调了家长需要清晰地告诉孩子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
我们需要教育孩子要注意自己的行为、言语和思维,同时也需要让孩子知道为什么不能做某些事情。
这样培养孩子的自我约束和规矩。
法则六:“爱的接触”——提供必要的关爱和体贴。
孩子需要父母的关爱和体贴。
美国教育孩子的十二法则
转:从“美国教育孩子的十二法则”谈起2009-09-16 17:02说起培养教育孩子,家长们总有一肚子的话要讲——有心得要分享,有疑问要请教,有辛酸要倾诉。
尤其是华人们在海外养育子女,不少家长是在陌生的文化环境中,跟随孩子成长一步步摸索教子经验。
前些时听到几位家长说起,孩子小的时候一片迷茫,等积累够经验了,子女也长大该离开家了。
而新的家长们又在重蹈着老家长们的覆辙,从头开始探索。
也有的家长,每逢孩子出了问题,才心急火燎地到处请教处理方法。
其实,教育子女是个长期过程,孩子若经常出问题,要从家庭教育方式上找原因,不可就事论事,不然是治标不治本,解决了一个问题,还会出现其他问题。
看到一篇《美国教育孩子的十二项法则》,简单罗列的十二条可以说在美国属于不成文的规矩,也许因为已经被广大美国人民熟悉和应用而毋庸多做解说。
我在工作经历中亲身体验到,这些法则确实体现在美国的校内外与家庭社会教育的指导理念中,无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普通家长,都在有意无意地运用。
然而,不同国家的国情和文化相异,教育后代的规则也会大相径庭。
很多来到美国的华人家长就并不知道美国的这些基本法则,因此教育子女的方式可能与社会大环境不合拍,孩子们便会在身心成长过程中表现出种种问题。
了解这些法则,不仅对生活在美国的华人,就是对中国国内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也许都有些启发。
我先列出这些法则,然后再做些解说。
美国教育孩子的十二法则归属法则: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希望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力量法则:永远不要与孩子斗强;管理法则:在孩子未成年前,管束是父母的责任;声音法则:要倾听他们的声音;榜样法则: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求同存异法则: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并尽量理解他们;惩罚法则:这一法则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慎用;后果法则: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结构法则:教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二十码法则:尊重孩子的独立倾向,与其至少保持二十码的距离;四W法则:任何时候都要了解孩子跟谁在一起(who)在什么地方(where),在干什么(what)以及在什么时候回家(when)。
美国教育孩子的12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十二“法则”是从儿童心理发展特点衍生出来的。
对熟知少儿身心成长过程的专业教育人员来说,这些只不过是最基本的常识。
在美国,很多普通家长也会通过请教学校老师辅导员或参与儿童组织志愿服务接受培训,而掌握较为专业的教育法则,运用到家庭教育中去,因此这些法则贯穿于美国从社会、学校、到家庭的少儿教育之中。
这些法则,很多与我们的教子之道并不矛盾,但是在具体实施时需要顺应当下社会环境,下面一起来看看这些法则吧。
01归属法则:让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这条看起来是不言而喻的,哪个家长不想给孩子创造健康环境?但实际上也不尽然,有些家长有此心却不懂如何做。
比如,过分溺爱娇惯顺从孩子,由着孩子瞎吃瞎玩,不锻炼不劳动,养成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家长之间有矛盾经常争吵,也是很不正常不健康的环境。
破碎家庭、长期分离的家庭更让孩子缺少归属感。
如果家庭变化不可避免,家长要用正面的健康的方式来安慰疏导孩子,而不可采取疏于管教或溺爱或过分严厉等极端措施,更不能因家庭破裂而迁怒于子女。
02希望法则:让孩子看到希望家长们都是对孩子寄予希望的,但是否永远用正面鼓励的话语让孩子们看到希望,认为自己确实有希望呢?大家都知道美国人善于说好听的话,尤其对孩子,无论他们做的如何,都常夸奖说:“干的好”“太棒了”“你真是天才”之类。
这就是采用希望法则来正面激励孩子。
华人家长则对孩子期待值颇高,却不善于用希望法则,而爱找差距挑毛病,孩子得了95分,还非要追究为什么丢了5分。
这种高标准严要求兴许适得其反,会扼杀孩子的很多希望使其灰心丧气。
03力量法则:不要与孩子斗强成人总是比孩子有力量,无论是拼体力还是斗智能和经验。
因此大人与孩子较劲斗强本来就不平等,胜利了也不光彩。
当然,大人可以和孩子比赛一些他们擅长的具体项目,比如下棋等,但不要完全以输赢为目的。
家长、老师以及与孩子关系密切的成年人,不可采用与孩子赌气、硬比等方式去刺激孩子。
对心理感情处于不成熟阶段的少儿来说,“激将法”是不合适的。
教育孩子的12条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教育孩子的12条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在孩子的成长的过程中,有哪些点我们需要注意?家长总是不断想方设法给孩子创造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让孩子能更好地面向未来。
今天,与各位爸妈分享美国家庭的12条教育孩子法则,这些法则,很多与我们国人的教子之道并不矛盾,值得借鉴,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法则吧。
01归属法则给孩子创造健康的成长环境这条看起来是不言而喻的,但实际上也不尽然,有些家长有这样的初衷却不懂如何做,甚至做错的。
比如,过分溺爱娇惯顺从孩子,由着孩子瞎吃瞎玩、不锻炼不劳动、养成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比如,对孩子过分严厉,高要求,不断给孩子学习压力。
再比如家长之间有矛盾经常当着孩子的面争吵,父母一方长期不在家等等。
02希望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家长们都是对孩子寄予希望的,但是否也让孩子看到希望呢?大家都知道美国人善于说好听的话,尤其对孩子,无论他们做的如何,都常夸奖说:“干得好”,“太棒了”之类。
这就是采用希望法则来正面激励孩子。
我们中国家长对孩子期待值颇高,却不善于用希望法则,经常爱找差距挑毛病。
比如,孩子得了95分,还非要追究为什么丢了5分。
这种高标准严要求兴许适得其反,会扼杀孩子的很多希望使其灰心丧气。
03力量法则永远不要与孩子逗强成人总是比孩子有力量,无论是拼体力还是斗智能和经验。
因此大人与孩子较劲斗强本来就不平等,胜利了也不光彩。
当然,大人可以和孩子比赛一些他们擅长的具体项目,比如下棋等,但不要完全以输赢为目的,“激将法”尤其不合适。
如果孩子与大人吵架赌气,无论谁有理,大人都要主动与他们和解。
成年人还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如果家长知错不改或不认,觉得在孩子面前认错是丢脸,也会让孩子学得固执己见。
04管理法则在孩子未成年前,管束是父母的责任未成年的孩子自我克制能力尚不成熟,因此父母必须负起责任来管束。
但这种管束应该是充满亲情、人性化、科学而理性的,而不可把孩子作为私有财产来任意修理摆布。
也不可采用简单粗暴的命令式,毫不顾及和尊重孩子的想法和人格。
【山东省网上家长学校】美国家庭教育遵循的12个法则——域外
美国家庭教育遵循的12个法则
美国一家媒体曾刊登过一篇有关家庭教育的文章,介绍了美国家庭中父母教育子女健康成长的12条基本法则。
1.归属法则: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2.希望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3.力量法则:永远不要与孩子斗强;
4.管理法则:在孩子未成年以前,管束是父母的责任;
5.声音法则:尽管孩子在家里没有决定权,但是一定要倾听他们的声音;
6.榜样法则: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
7.求同存异法则: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并尽量理解他们;
8.惩罚法则:这一法则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慎用;
9.后果法则: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在现实世界中可能产生的后果;
10.结构法则:教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11.“20码”法则: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父母与其至少保持20码的距离;
12.“四何”法则:任何情况下都要了解孩子跟何人在一起、在何地方、在干何事,以及何时回家。
从这12条基本法则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人的家教几乎与读书、学习、成绩、升学无关,而是注重“做人”,注重品德、修养的培育。
这不由得让我们想到中国的家庭教育,在我国,有的家庭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延续、延伸。
做家长的几乎把全部心思、精力、包括财力都用在了子女的学习辅导、提高成绩上,至于如何做一个诚实、勤劳的人,如何做到生活自理、生活自立等内容,却“靠边站”。
于是,我们看到:有的孩子仅仅学习好,其他方面则“不合格”;有的孩子甚至暴露出极端的自私、骄横、毫无爱心等缺点和道德感缺失的倾向。
希望家长们能从美国家庭教育遵循的12个法则中受到启迪,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大河报。
你知道美国人的12条家教法则
让你笑破肚皮的学生日记发表于2010-11-15 10:28 阅读:10 评论:0分类:生活休闲2月30日星期一晴今天一天都没有出太阳,真不好,爸爸买回两条金鱼,养在水缸淹死一条,我很伤心。
老师评语:我也很伤心,我活了这么大,2月还从来没有遇上过一个30号呢!也从来没有见过不出太阳的晴天,更没见过会淹死的金鱼。
1.题目:一边……一边……小朋友写:他一边脱衣服,一边穿裤子。
老师批语:他到底是要脱还是要穿啊?2.题目:其中小朋友写:我的其中一只左脚受伤了。
老师批语:你是蜈蚣吗?3.题目:陆陆续续小朋友写:下班了,爸爸陆陆续续的回家了。
老师批语:你到底有几个爸爸呀?4.题目:难过小朋友写:我家门前有条水沟很难过。
老师批语:老师更难过。
5.题目:又……又……小朋友写:我的妈妈又矮又高又胖又瘦。
老师批语;你的妈妈是变形金钢吗?6.题目:你看小朋友写:你看什么看!没看过啊老师批语:没看过7.题目:欣欣向荣小朋友写:欣欣向荣荣告白。
老师批语:连续剧不要看太多了!8.题目:好吃小朋友写:好吃个屁。
老师批语:有些东西是不能吃的。
9.题目:天真小朋友写:今天真热。
老师批语:你真天真。
10.题目:果然小朋友写:昨天我吃水果,然后喝凉水。
老师批语:是词11.题目:先……再……,例题:先吃饭,再冼澡。
小朋友写:先生,再见!老师批语:想像力超过了地球人的智慧。
12.题目:况且小朋友写:一列火车经过,况且况且况且况且况且况老师批语:我死了算了美式安全教育:独立而安全发表于2010-11-15 16:24 阅读:4 评论:0分类:家长课堂美国父母不溺爱儿女,从小就注重培养他们独立生存的能力,他们认为孩子越能独立处理问题就越安全。
认识社会认识家庭住址及父母的姓名、单位。
父母在孩子开始懂事时就有意识地教他们识别自己家庭周围的环环境,以及父母的姓名和单位等;通过这样日常的培养,孩子走失找不到家的可能性就小多了,并且增加了孩子应付外界环环境的自信心,使其遇事不致惊慌失措。
美国人教育孩子的十二法则
美国人教育孩子的十二法则归属法则: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希望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力量法则:永远不要与孩子斗强;管理法则:在孩子未成年前,管束是父母的责任;声音法则:要倾听他们的声音;榜样法则: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求同存异法则: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并尽量理解他们;惩罚法则:这个法则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慎用;后果法则: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结构法则:教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二十码法则:尊重孩子的独立倾向,与其至少保持二十码的距离;四W法则:任何时候都要了解孩子跟谁在一起(who)在什么地方(where),在干什么(what)以及在什么时候回家(when)。
教育心理学在西方流行已经有些年头了,所以如今美国的教育界人士,从教育研究人士、中小学教职员工、到校外儿童组织的职工甚至志愿义工,都要进修过不同水准的教育心理学课程或者受过相关职业培训。
他们制定的教育方针和具体方法也都潜移默化地受到心理学的指导。
上面这些“法则”也是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特点来制定的。
对熟知少儿身心成长过程的专业教育人员来说,这些只然而是最基本的常识。
在美国,就是普通家长,也会通过学校的指点或者参与儿童组织志愿服务时受到培训而掌握较为专业的教育法则。
所以这些法则贯穿于美国从社会、学校、到家庭的教育之中。
当然,无论那里总会有例外,美国也会有不合时宜的家庭,采用不符合社会通行法则的方式教育孩子,尤其是一些外来新移民家庭,不理解美国的法则,依然按照祖国的一套规矩来管教孩子。
如果家长不根据社会主流法则来调整自己的观点,越花费大力气教育,大人孩子越不开心,培养出来的孩子还无法适合美国社会的需要,甚至会由于管教过度引起虐待嫌疑而触犯法律。
下面逐条分析一下这些法则的应用。
归属法则: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这条看起来是显而易见的,哪一个家长不想给孩子发明健康环境?但实践上也不尽然,有些家长有此心却不懂如何做。
美国教育孩子的十二法则
美国教育孩子的十二法那么美国教育孩子的十二法那么过去的认识里,家庭教育通常认为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
下面和一起来看美国教育孩子的十二法那么,希望有所帮助!这条看起来是不言而喻的,哪个家长不想给孩子创造安康环境?但实际上也不尽然,有些家长有此心却不懂如何做。
比方说,过分溺爱娇惯顺从孩子,由着孩子瞎吃瞎玩,不锻炼不劳动,养成不安康的生活习惯。
孩子变得好逸恶劳或者过分沉湎于某些嗜好(如电子游戏),罪魁祸首也多半是家长的怂恿。
家长之间有矛盾经常争吵,也是很不正常不安康的环境。
如果家长打骂孩子,更属于虐待,对孩子的身心安康极为不利。
破碎家庭、长期别离的家庭更让孩子缺少归属感。
如果家庭变化不可防止,家长要用正面的安康的方式来抚慰疏导孩子,而不可采取疏于管教或溺爱或过分严厉等极端措施,更不能因家庭破裂而迁怒于子女。
家长们都是对孩子寄予希望的,但是否永远用正面鼓励的话语让孩子们看到希望,认为自己确实有希望呢?如果你是一位家长,爱对孩子喊:“你怎么这么笨”,“这么没长进”,“你算是没指望了”之类的话语,站到孩子的立场想一想,自己会看到希望吗?大家都知道美国人善于说好听的话,尤其对孩子,无论他们做的如何,都常夸奖说:“干的好”,“太棒了”,“你真是天才”之类。
这就是采用希望法那么来正面鼓励孩子。
华人家长那么对孩子期待值颇高,却不善于用希望法那么,而爱找差距挑毛病,孩子得了95分,还非要追究为什么丢了5分。
这种高标准严要求兴许适得其反,会扼杀孩子的很多希望使其灰心丧气。
成人总是比孩子有力量,无论是拼体力还是斗智能和经历,不然多吃那么些年的干粮不是白吃了?因此大人与孩子较劲斗强本来就不平等,胜利了也不荣耀。
当然,大人可以和孩子比赛一些他们擅长的详细工程,比方下棋等,但不要完全以输赢为目的。
家长、老师以及与孩子关系密切的成年人,不可采用与孩子赌气、硬比等方式去刺激孩子。
对心理感情处于不成熟阶段的少儿来说,“激将法”是不适宜的。
美国小学生守则12条
美国小学生守则12条:
1.称呼老师职位或尊姓。
2.按时或稍提前到课堂。
3.提问时举手。
4.可以在你的座位上与老师讲话。
5.缺席时必须补上所缺的课业。
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6.如果因紧急事情离开学校,事先告诉你的老师并索取耽误的功课。
7.所有作业必须是你自己完成的。
8.考试不许作弊。
9.如果你听课有困难,可以约见老师寻求帮助,老师会高兴地帮你。
10.任何缺勤或迟到,需要出示家长的请假条。
11.唯一可以允许的缺勤理由是个人生病、家人亡故或宗教节日。
其他原因呆在家里不上课都是违规。
12.当老师提问且没有指定某一学生回答时,知道答案的都应该举手回答。
特色:提问要举手,考试不许作弊
微评:就像一个聪明的老师正在手把手的教你做事:路该这么走,书该这么读,人该这么做。
都很明确,很具体,于是我们的小学生便心领神会,知道这么走、这么读、这么做。
美国教育孩子的12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己的错 误 ,尤其对 孩子 ,该道歉
会接 轨 ,在对 后 代 的期 望 和 培养
家 长 们 都 是 对 孩 子 寄 予 希 该认 错 要及 时进 行 。如 果家 长知
方式 上必 须作 适 当的调 整 。不然 望的,但是否永远用正面鼓励的 错 不 改 或不 认 ,觉 得 在 孩 子 面前
则 ,依然按照祖 国的一套规矩来 等极端措施 ,更不能因家庭破裂
如果孩子与大人吵架赌气 ,
管教孩子 。移民们带来的祖 国文 而迁 怒于 子女 。
无论谁有理 ,大人都要主动与他
化传统应该让孩子传承 ,但 也要
二 、希 望法则 :永远让孩 子 们 和解 。成年 人还要 勇 于承认 自
人 乡 随俗 与 如 今 生 活 的 海 外 社 看到希望
如何顺应社会环境 。但也有些是 好”,“太棒 了”,“你 真是天才”之 来任意修理摆布。也不可采用简
中小学 教 职 员 _T 、到 校 外 儿童 组 则 。运用 到 家 庭 教 育 中 去 因此 解 他 们 ;惩 罚 法 则 ,这 一 法 则 容
织 的 职工 甚 至 志愿 义 工 ,都 要 进 这 些 法 则 贯 穿于 美 国从 社 会 、学 易使 孩 子产 生 逆 反 和报 复 心 理 ,
体 教 育 方 法 也 都 潜 移 默 化 地 受
归 属 法 则 ,保 证孩 子 在 健 康 的 界 限 ;二 十码 法 则 ,尊 重 孩 子
到 心理 学 的指导 。
的家 庭 环境 中成 长 ;希 望 法 则 , 的独立倾 向 ,与其至少保持二十
十 二 “法 则 ”是 从 儿 童 心 理 永 远 让 孩 子 看 到 希 望 ; 力量 法 码 的距 离 ;四 w 法 则 ,任 何 时 候
我学美国人的“12条家教法则”
我学美国人的“12条家教法则”佚名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一位博友的园地里获得美国人的家教12法,觉得它值得我们中国人借鉴,这12法则如下:1.归属法则: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2.希望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3.力量法则:永远不要与孩子斗强;4.管理法则:在孩子未成年以前,管束是父母的责任;5.声音法则:尽管孩子在家里没有决定权,但是一定要倾听他们的声音;6.榜样法则: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7.求同存异法则: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并尽量理解他们;8.惩罚法则:这一法则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慎用!9.后果法则: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在现实世界中可能产生的后果;10.结构法则:教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11.“20码”法则: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父母与其至少保持20码的距离;12.“四何”法则:任何情况下都要了解孩子跟何人在一起、在何地方、在干何事,以及何时回家。
从这12条基本法则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人的家教几乎与读书、学习、成绩、升学无关,而是注重“做人”,注重品德、修养的培育。
这不由得让我们想到中国的家庭教育,在我国,所谓的家庭教育实际上则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延续、延伸。
做父母(家长)的几乎把全部心思、精力、包括财力都用在了子女的学习辅导、提高成绩上,至于如何做一个诚实、勤劳的人,如何做到生活自理、生活自立等等内容,却统统“靠边站”。
于是,我们看到:有的孩子仅仅学习好,其他方面则“不合格”;有的孩子甚至暴露出极端的自私、骄横、毫无爱心等等缺点和道德感缺失的倾向。
但愿我们能从美国人的家庭教育12法则中受到启迪,走出目前家庭教育的误区,让我们的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中得到健康成长。
当然,也期待对应试教育的彻底改革。
目录首卷语我学美国人的“12条家教法则”--------------佚名/01 坚持,更重要--------------------------------------夏琦玲/03 对待孩子的错误要宽容豁达------------------顾立群/04用修正液涂掉的分数---------------------------庄飞飞/06 教师随感老屋情结------------------------------------------顾佩君/06旅行的条件---------------------------------------杨晓芬/08那年夏天宁静的海------------------------------蒋瑾/09生命的感悟---------------------------------------杨燕玲/10生命的意义---------------------------------------邵舟红/12 培训心得有感于“先学后教”---------------------------徐韶军/13参加携手助学培训活动有感------------------孙海东/14谈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余佩舟/16课堂调控略谈有感------------------------------由红荣/17专业教书爱心待人------------------------------吴燕/18 经验交流让小练笔成为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黄明波/20谈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鲍红霞/24坚持,更重要夏琦玲新接班后的第一次家长开放日,终于告一段落。
美式家庭教育的12个黄金守则
美式家庭教育的12个黄金守则美式家庭教育的12个黄金守则在我国,做父母的几乎把全部心思、精力、包括财力都用在了子女的学习辅导、提高成绩上,至于如何做一个诚实、勤劳的人,如何做到生活自理、生活自立等内容,却“靠边站”。
美式家庭教育的12个黄金守则!美式家庭教育的12个黄金守则1.归属法则: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2.希望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3.力量法则:永远不要与孩子斗强;4.管理法则:在孩子未成年以前,管束是父母的责任;5.声音法则:尽管孩子在家里没有决定权,但是一定要倾听他们的声音;6.榜样法则: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7.求同存异法则: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并尽量理解他们;8.惩罚法则:这一法则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慎用!9.后果法则: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在现实世界中可能产生的后果;10.结构法则:教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11.“20码”法则: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父母与其至少保持20码的距离;12.“四何”法则:任何情况下都要了解孩子跟何人在一起、在何地方、在干何事,以及何时回家。
从这12条基本法则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人的家教几乎与读书、学习、成绩、升学无关,而是注重“做人”,注重品德、修养的培育。
这不由得让我们想到中国的家庭教育,在我国,有的家庭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延续、延伸。
做父母(家长)的几乎把全部心思、精力、包括财力都用在了子女的学习辅导、提高成绩上,至于如何做一个诚实、勤劳的人,如何做到生活自理、生活自立等内容,却“靠边站”。
于是,我们看到:有的孩子仅仅学习好,其他方面则“不合格”;有的孩子甚至暴露出极端的自私、骄横、毫无爱心等缺点和道德感缺失的倾向。
鼓励孩子良好行为的15个诀窍1、孩子会有样学样你的孩子通过观察你来了解在社会上应该有怎样的行为举止,你是他的榜样,所以要以身作则地加以指导。
你所做的常常比你所说的要重要得多。
如果你想要你的孩子说“请”,那么你自己也要这样说。
家庭教育的12条法则
在美国,教育孩子是有法则可依的,家长对孩子的爱体现在一些法则中。
现把他们家庭教育的12条法则抄录下来,供我们的父母借鉴。
归属法则: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希望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声音法则:要倾听他们的声音;
力量法则:永远不要与孩子斗强;
管理法则:在孩子未成年前,管束是父母的责任;
榜样法则: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
求同存异法则: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并尽量理解他们;
惩罚法则:这一法则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应该慎用;
后果法则: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
结构法则:教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二十码法则:尊重孩子的独立倾向,与其至少保持二十码的距离(1码=0.9144米,20码=18.288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教育孩子的十二法则
归属法则: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希望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力量法则:永远不要与孩子斗强;
管理法则:在孩子未成年前,管束是父母的责任;
声音法则:要倾听他们的声音;
榜样法则: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
求同存异法则: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并尽量理解他们;
惩罚法则:这一法则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慎用;
后果法则: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
结构法则:教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二十码法则:尊重孩子的独立倾向,与其至少保持二十码的距离;
四W法则:任何时候都要了解孩子跟谁在一起(who)在什么地方(where),在干什么(what)以及在什么时候回家(when)。
上面这些“法则”也是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特点来制定的。
对熟知少儿身心成长过程的专业教育人员来说,这些只不过是最基本的常识。
在美国,就是普通家长,也会通过学校的指点或者参与儿童组织志愿服务时受到培训而掌握较为专业的教育法则。
因此这些法则贯穿于美国从社会、学校、到家庭的教育之中。
下面逐条分析一下这些法则的应用。
归属法则: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比如说,过分溺爱娇惯孩子,由着孩子瞎吃,不锻炼和劳动,就是一种不健康的习惯。
孩子变得好逸恶劳的罪魁祸首也是家长的怂恿。
还有,家长之间有矛盾经常争吵,也是很不正常不健康的环境。
希望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永远用正面鼓励的话语让孩子们看到希望,认为自己确实有希望。
不要对孩子喊:“你怎么这么笨”,“这么没出息”,“你算是没指望了”之类的话语。
力量法则:永远不要与孩子斗强;
成年人不可采用与孩子赌气、硬比等方式去刺激孩子。
对心理感情处于不成熟阶段的少儿来说,“激将法”是不合适的。
管理法则:在孩子未成年前,管束是父母的责任;
“子不教,父之过”在哪里都通行。
未成年的孩子自我克制能力上不成熟,因此父母必须负起责任来管束。
但这种管束应该是充满亲情、人性化、科学而理性的,而不可把孩子作为私有财产来任意修理摆布。
也不可采用命令式,毫不顾及和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和人格。
声音法则:要倾听他们的声音;
平等地对待孩子,给他们发言权,倾听他们的声音,他们才会说出真实思想。
如果大人不尊重孩子的想法,忽视他们的心声,久而久之,他们会不敢对家长说真话,不爱与家长交流。
榜样法则: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家长检点言行极为重要,孩子的教养,多半来自生长环境的耳濡目染。
家长也要注意交往的社会关系和常去的场合对孩子的影响。
求同存异法则: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并尽量理解他们;
孩子和成人的看法往往不同,他们会有很多不符合常规的幻想。
其实这些正是童心的可爱之处,如果大人认为孩子的想法奇怪而泼冷水,会扼杀他们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也会让他们因为得不到理解而失望。
惩罚法则:这一法则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慎用;
单纯的惩罚,尤其体罚,是非常负面和拙劣的教育方式,也是不文明的。
但不是不可以批评,也可以采用适当的方式做些处罚,比如孩子做错了何事,可以罚其几天不能看电视,但决不能不许孩子吃饭,或者罚站数小时,打骂更是违法的。
后果法则: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
有时候,成人都说不清楚后果和危害,光对孩子横加指责,就无法服人。
因此要教育孩子心服口服,家长、老师等成人首先得周密思考前因后果,然后好好与孩子谈谈,晓之以理,孩子会明白的。
结构法则:教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在美国这样的法制社会,做到这点不算太难,法制教育融汇在社会生活和学校教育之中。
孩子们从小就受到熏陶,心中都有一道道德底线和法制底线。
或许有人以为美国很开放,但实际上,美国人对待道德感情、家庭责任、性爱行为等,都不会超越底线,也少有人因为帮
亲友社会关系而腐败违法的。
因为他们心中有原则,知道越界就是犯罪,不能为了迁就亲人而触犯法律。
二十码法则:尊重孩子的独立倾向,与其至少保持二十码的距离;
这个“二十码”是个象征,说明美国人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给孩子留出心理空间。
家长不必处处围着孩子转,你觉得是关心照顾他们,孩子们却觉得家长控制得太严。
也应允许孩子保有自己的隐私,有自己的主动权和决定权。
当然,家长还是要在二十码之外注视着的。
四W法则:任何时候都要了解孩子跟谁在一起(who)在什么地方(where),在干什么(what)以及在什么时候回家(when)。
有些家长看起来对孩子操心管制很多,可到时候却不知道孩子的这些W。
只有上面所有那些法则都做好了,孩子才肯对家长说真话,家长也才能了解到这些W。
也有些家长舍得掏钱送孩子去昂贵的私立寄宿学校,认为这是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孩子能进管理严格专业的学校确是有好处,但家长也应该自问一下动机,把孩子完全托出去,是否有些图省事而把家长应付的责任推给学校的意图呢?有了可靠的学校来管教孩子,家长就不用操心这些W了。
其实,教育培养孩子的过程,也是家长学习成长的过程,过早让孩子离家寄宿,家长会失去这样一段虽然辛苦却非常有意思的人生时机。
即便孩子去了寄宿学校,有老师管教,家长仍然不可忘记自己的责任,要随时了解这些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