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自然界中的水

合集下载

新教材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十四课《露和霜》教学设计

新教材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十四课《露和霜》教学设计

五上第四单元水在自然界的循环14.霜和露【主要概念】水在自然状态下有三种存在状态;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地球表面有由各种水体组成的水圈。

【涉及课标】2.1 水在自然状态下有三种存在状态。

●列举日常生活中水的蒸发和水蒸气凝结成水的实例,如晒衣服、雾、玻璃窗上的水珠等。

●知道温度是影响水结冰和水沸腾过程的主要因素。

14.1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

●描述雾、雨、雪、露、霜、雹等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

14.2地球表面有由各种水体组成的水圈。

●描述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

举例说明水在地球上的循环产生了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

【教材分析】本课承接第一课云和雾的认识与探究,介绍了另外两种天气现象露和霜。

将这两种天气现象放在一起也是因为其形成条件很接近,都是水蒸气受冷凝结并附着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只是一个呈现液态,是小水滴,一个呈现固态,是小冰晶。

教学内容包括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观察比较露和霜的不同,整体感知它们在形态及形成条件上的差异,这属于经验层面的认知。

第二个活动是人造露和箱,主要是模拟露和霜的形成过程,两个实验放在一起做也是一种对比,两者的形成条件差异主要是温度不同。

这是本课动手实践的主体活动,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能力。

第三个活动是了解二十四节气之白露、霜降。

这两个节气正好与所学的内容紧密相关,意在让学生关注生活,关注更多与节气相关的天气现象,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云和雾的形成,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而且露和霜也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自然现象,学生也并不陌生。

五年级的孩子生活经验也比较丰富,通过回忆生活中的一些场景,猜测露的形成,引导学生用维恩图比较的露和霜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从而归纳总结出露和霜的成因,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观察描述能力以及归纳概括能力,为接下来研究水的循环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认识露和霜及其形成的原因。

2.通过模拟实验制造“露”和“霜”,根据实验会解释自然界中露和霜的形成过程。

水从哪里来教案小班

水从哪里来教案小班

水从哪里来教案小班一、引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水是必不可少的资源。

然而,很多孩子并不知道水从哪里来,他们对水的来源知之甚少。

因此,在小班教学中,我们需要向孩子们介绍水的来源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通过这次教学,孩子们将更加了解水的重要性,并且知道如何正确地使用和节约水资源。

二、水的来源2.1 自然界中的水自然界中的水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地下水:地下水是地球表面以下地下岩石中的水,可以通过井水等形式被人们所利用。

地下水来源于降水渗入土壤中,最终通过渗透进入地下岩石层。

2.湖泊和河流:湖泊和河流是地表水的主要来源,来自于暴雨、融雪等形式的降水。

这些水体可以提供生活用水、灌溉和发电等功能。

3.海水:海水是地球上最主要的水体,但是由于海水中盐分的含量较高,不能直接用于大部分生活用水。

然而,通过科学技术,我们可以将海水中的盐分去除,制成淡水供人们使用。

2.2 人工水源除了自然界中的水之外,人们还通过建设一些人工水源来满足日常生活需求,例如:1.自来水厂:自来水厂是将自然界中的水经过净化、过滤等处理方式,将水变为适宜直饮和使用的水源。

自来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水源方式之一。

2.蓄水池:蓄水池是人工储存水的地方,通常建在山谷或者河道上。

当需要用水时,可以通过蓄水池中的管道将水引入到需要的地方。

三、水的利用了解水的来源之后,我们需要向孩子们介绍水的利用方式。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水的利用方式:3.1 日常生活用水1.饮用水:水是人体生存所必需的,我们应该每天饮用足够的水来维持身体健康。

教导孩子们养成饮用自来水或瓶装水的习惯,避免饮用未经过处理的水源。

2.洗漱用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需要用水来洗手、洗脸、刷牙等。

教导孩子们正确使用洗漱用水,不浪费水资源。

3.2 农业灌溉水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资源。

农民们用水浇灌农田,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为了节约水资源,可以使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

3.3 工业用水许多工业生产过程都需要水作为原材料或用于冷却等目的。

水文地质学基础--2.地球上的水循环

水文地质学基础--2.地球上的水循环

% 0 69.0 30.92 0.05 0.04 0.003 100
2.5%
97.5%
淡水 咸水
29.9% 0.9%
0.3%
冰和永久积雪
地表淡水
68.9%
地下淡水
土壤水、沼泽 水和永冻土
• 不同层圈其水分含量、分布及物理化学状态不同,可以区 分为浅部层圈水和深部层圈水。
• 浅部层圈水 分布于大气圈到地壳的上半部的水; 分布类型: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以及生物体中的水; 物理状态:气态水、液态水和固态水,以液态水为主。 化学状态:以自由水分子形式存在; 深部层圈水 分布于地壳的下部到下地幔之间的水; 物理状态:高温高压,压密的气水溶液; 化学状态:多以离子态或矿物结合水的形式存在。
2.2 地球中水的循环
从大气圈到地幔的各层圈的水分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它们之 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 根据循环的途径、速度和深度等,分为地质循环和水文循环。
地质循环(Geological Cycle)
➢发生于大气圈到地幔之间的水分交换。 ➢一般属于间接循环,它与岩浆活动、岩 石重结晶、沉积成岩等地质活动有关,它 主要表现为伴随地球物质的运动、转移、 变化过程而产生的水分循环。 ➢具有循环途径长,速度缓慢(循环周期 长)的特点。 ➢研究水的地质循环,有助于分析地壳浅 表和深部各种地质作用,对于寻找矿产资 源、预测环境变化和深部地质灾害具有重 要意义。
水文循环(Hydrological Cycle)
定义:是大气水、地表水及地壳浅部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 之间的水分交换。 特点: 是一种直接循环,即浅部层圈中水分子的直接转换; 具有循环速度快,循环途径短,交替迅速的特点。 分类: 大循环:海洋—陆地之间,受控于全球气候条件的变化; 小循环:陆地—陆地,或海洋—海洋,受局部气候影响, 可调控。 水文循环的动力——太阳辐射和重力共同作用。 水文循环的意义 水质净化、水量更新再生;

2.1.1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天然循环

2.1.1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天然循环

C
2.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某气体, 而后升高温度(压强不变),若该密闭容 器的体积增大了一倍,则容器内分子变化 的示意图合理的是 (
温度升高 压强不变
B
B

A
C
D
1、分子的基本特征: 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 ⑵相互间存在间隔。 ⑶总在不停的运动。 2、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加快,分子间的 间隔增大,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水分子失去 能量时,运动减慢,分子间的间隔减小,水 由气态变成液态。
•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自身有能量,总在不断运动 •相互之间有间隔 •存在着相互作用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探究活动二 水的天然循环
想一想,在水循环的每个环节上水分子是怎样运动的?水分子 的能量如何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水分子的能量变化?
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越来 越低,更多的云聚集到一起
B
3、用分子的知识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 确的是( ) A.做饭时炊烟袅袅,是由于分子间存在 斥力 B.一块金属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间 没有问隙 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鼓起来,是 由于分子受热变大 D.房间里放一箱苹果,满屋飘香,是由 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D
4、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以用分子的知识 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距离随温度 的变化而改变 B.蔗糖溶解是因为蔗糖分子变小了 C.液氧和氧气都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是因为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 D.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能闻到刺激性 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1.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理论解释的 是( ) A.刮风时尘土飞扬 B.进入花园闻到花香 C.将25m3的石油气装入0.024m3 的钢瓶中 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的 体积小于100mL

初中化学说课稿:《水的组成》说课稿范文

初中化学说课稿:《水的组成》说课稿范文

初中化学说课稿:《水的组成》说课稿范文引言概述: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科学。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水的组成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本文将从水的份子结构、水的性质、水的制备方法、水的应用以及水的环境问题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水的份子结构:1.1 水份子的组成:水份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份子式为H2O。

1.2 水份子的结构:水份子呈V字形结构,氧原子位于中心,两个氢原子与氧原子形成共价键。

1.3 水份子的极性:由于氧原子的电负性更强,水份子呈极性份子,氧原子带负电,氢原子带正电。

二、水的性质:2.1 水的物理性质:水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密度大,沸点高,凝固点低。

2.2 水的化学性质:水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与金属反应生成氢气,与酸碱反应产生盐和水。

2.3 水的溶解性:水是一种极好的溶剂,能溶解许多物质,如盐、糖等。

三、水的制备方法:3.1 自然界中的水:水存在于自然界的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中,可以通过净化和消毒得到饮用水。

3.2 实验室中的制备:可以通过水的电解、水的氧化等实验室方法制备水。

3.3 工业生产中的制备:工业生产中常用的制备方法有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等。

四、水的应用:4.1 生活用水:水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用于饮用、洗涤、煮饭等。

4.2 工业用水:水在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如冷却、清洗、溶解等。

4.3 农业用水:农业灌溉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条件,水在农业生产中起到关键作用。

五、水的环境问题:5.1 水污染: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如工业废水、农业污水等。

5.2 水资源短缺:全球水资源分布不均,一些地区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需要加强水资源管理。

5.3 水生态平衡:水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份,保护水生态平衡对维护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总结:通过对水的组成、性质、制备方法、应用以及环境问题的详细阐述,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水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同时也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的保护和环境问题的解决。

九年级化学上册 2.1水分子的运动教案 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2.1水分子的运动教案 鲁教版

第二单元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第一课时水的三态变化教学目标:1.对水的三态变化的微观解释和原因分析。

2.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水分子的特征。

教学起点分析:学生知道水能发生三态变化和发生这些变化的条件,相当一部分学生也知道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但是不了解分子的特征,不能自发地从微观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物质的变化,对于水的凝结、蒸发等司空见惯的想象不易产生探究冲动。

教学的起点应当定位于对水的三态变化的微观描述和原因分析方面。

如我们为什么觉察不到水的蒸发的?水在什么情况下更容易蒸发?在蒸发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什么变化?教学过程:[师]同学们喜欢潺潺的小溪、奔腾的江河、波涛汹涌的大海吗?[生]喜欢。

[问]它们是由什么组成的呢?[生]水(水分子)。

[师]水是由什么组成的?[生]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

[师]你知道一个水分子的大小吗?[生]不知道。

[投影]一滴水。

(只一滴水,就约含有1021个水分子)。

[师]这样小的分子似乎是微不足道的,然而,没有小小的水分子,哪有晶莹的水滴,又怎么会有奔腾的江河,汹涌的大海呢?[设问]那水分子有什么特征?为什么有时会幻作朵朵白云,有时又能化做绵绵细雨、皑皑白雪?[生]状态变化。

[师]水变成云、雨、雪是水的存在状态发生变化的结果。

[投影]第一节水分子的三态变化水的三态变化[板书]水的三态变化[投影]出示目标[投影]封闭在针筒中的水。

设想把封闭在针筒中的少量水煮沸,液态的水就会变为水蒸气,体积会明显增大。

[问]请大家猜想一下,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猜想]水分子本身变大了?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水分子的数目增多了?水分子受热都冲到针筒的那一端去了?[师]下面我们来研究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先来观察: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问]从图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同桌之间相互交流)(学生七嘴八舌)固态的水:水分子有序排列,分子都在固定的位置上振动液态的水:水分子无序排列,在一定体积内较自由地运动气态的水:水分子自由运动,充满整个容器或自由地向空间扩散分子间的间隔[师]小结:分子间的间隔不同,物质在气态时分子间的间隔比在固态液态时要大得多[说明]图中的质量是不相同的,图中水分子的个数也不相同,图示的目的仅在于表示分子的间隔不同,所以,同一质量的水在变为水蒸气时,分子本身没变,分子间的距离,分子的排列方式,通过刚才的研究:大家来小结一下。

《水资源及其利用》自然界的水PPT课件(第1课时)

《水资源及其利用》自然界的水PPT课件(第1课时)

探究新知 我国各地区人均水资源量

探究新知
我国的水资源特征
• 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为3.0×1012 m3,但人均水资源量只 有2.1×103 m3,且低于差距很大。
• 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人均水资源量少,特别是华北 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
•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夏秋季我国大部分地区降 水丰沛,水资源较为丰富,但容易造成洪涝灾害;冬 春季降水少,水资源相对不足。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 水资源及其利用
第1课时 水资源及其保护
思维导图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上的水资源状况;了解中国水资源现状。 2.了解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探究新知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海洋水 湖泊水

河流水

地下水 大气水
生物水
探究新知
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
海水 96.53%
淡水 陆地咸水 2.53% 0.94%
探究新知
二、保护水资源
1.合理利用水资源。 2.防治水体污染。
应用新技术、改进工艺、 改变用水习惯。
探究新知
我国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
南水北调
探究新知
水污染的危害
影响工农业 破坏水生生态系统 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探究新知
防治水体污染
工业:重复使用, 污水分级处理。
探究新知 农业:改漫灌为喷灌或滴灌。
探究新知
生活: 节约用水, 一水多用。
课后作业
完成 练习与应用 4~6题。

水的运动知识点

水的运动知识点

水的运动知识点水的运动是自然界中常见且重要的现象之一。

水的运动与地球上的气候、地形、生态系统等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水的运动形式、影响因素以及水的运动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水的运动形式1.1 河流的流动:河流是水在地表形成的自然通道,它的流动形式分为波浪、涡流和水流等。

河流的流动速度受到地形、水量和地球引力等因素的影响。

1.2 海洋的波浪:海洋的波浪是由风力、地震、潮汐等因素引起的水体起伏。

波浪的高度和周期决定了海浪的强度和能量。

1.3 湖泊的涨落:湖泊是静止的水体,但也会受到降雨、融雪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涨落。

湖泊的涨落对周围生态系统和水资源管理有重要影响。

二、水的运动影响因素2.1 风力:风力是水体运动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强风会引起海洋波浪强烈起伏,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和航海安全。

2.2 重力:地球引力对水的运动也起着重要作用。

河流的流动受到地形和地球引力的制约,形成不同的河道和瀑布等地貌。

2.3 温度:水的运动还受到温度的影响。

温度变化引起水体密度的变化,影响海洋和湖泊的循环流动。

三、水的运动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3.1 水资源供应:水的运动使得水资源得以循环利用,为人类提供饮用水、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等重要资源。

3.2 水生态系统:水的运动维持着湖泊、河流和海洋等水生态系统的平衡,为水生物提供栖息地和营养源。

3.3 水灾和干旱:水的运动也带来了洪水和干旱等自然灾害。

洪水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而干旱则导致农作物减产和水资源短缺。

总结:水的运动是地球上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它与风力、重力和温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水的运动对人类和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包括水资源供应、水生态系统的维持以及洪水和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了解水的运动对于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水循环过程及原理

水循环过程及原理
它是陆面补水的主要形式。
• 内陆水循环
是指陆面水分的一部分或者全部通过陆面、水面蒸发和植 物蒸腾形成水汽,在高空冷凝形成降水,仍落到陆地上,从 而完成的水循环过程。
• 海上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就是海面上的水份蒸发成水汽,进入大气后 在海洋上空凝结,形成降水,又降到海面的过程。
Zuo Qiting
❖2.1.1.4 水循环周期
❖2.3.2.2 中尺度水循环研究
研究范围为200~2000km2,主要利用遥感技术研究植 被~水的可利用性~蒸散发~气候之间的关系,观测气象 和气候的变化,比较研究区域气候差异。利用大气环流模 式研究水循环对下垫面变化的响应,修正大气环流模式, 预测区域环境变化、区域开发对水循环的影响。
Zuo Qiting
e
(因空气或水的水平流动引起的能量净损失)。
Zuo Qiting
❖2.2.2.4 土壤—植被—大气界面的水热传输
土壤—植被—大气间的水热传输(Soil-VegetationAtmosphere Transfer, SVAT)问题是陆面过程研究的重点 之一。
SVAT目前发展到含有多个植被层的物理-化学-生物 联合模式,并对水平方向的不均匀性进行了考虑。按其对 植被冠层的处理可分为单层模型、双层模型和多层模型。
能量输送保持了全球的能量平衡,它使得辐射的亏空 区不致于太冷,辐射的过剩区不致于太热,为生物提供了 一种适宜的生存环境。
Zuo Qiting
❖2.2.2.3 地表能量平衡一般方程
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地表能量的收支平衡关系如下:
R n A e L E H G P o A d (2.2.1)
式中:R n 为净辐射,其值为到达地面的总辐射(包括短波辐射和长

水的科普小知识有哪些

水的科普小知识有哪些

水的科普小知识1. 概述水是地球上最为常见的物质之一,占据了地球表面70%的面积。

它不仅是维持生物生命的必需物质,还在自然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与水接触,但对于水的科学性质和相关知识了解不够深入。

本篇科普文章将详细介绍水的性质、循环、重要性以及一些有趣的水的现象。

2. 水的性质2.1 物理性质水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常温下呈现液态。

它的密度约为1克/立方厘米,是常见液体中密度最大的,因此水可以在冰冻时漂浮于液态水面。

水具有高比热容和高热导率,使得水成为温度调节稳定的物质。

此外,水还具有高的表面张力和黏度,这些性质使得水能够上升到植物的根部,并在细血管中传递养分。

2.2 化学性质水的化学式为H2O,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分子。

水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溶剂,它可以溶解许多物质,如盐、糖和气体。

这是因为水分子具有极性,其中的氧原子带有负电荷,而氢原子带有正电荷。

这种极性使得水分子能够与其他带电或部分带电的分子相互作用,形成溶液。

2.3 相变水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会发生相变。

当温度低于0摄氏度时,水会冷却并结冰成冰晶体。

冰的密度较大约为0.92克/立方厘米,因此比水密度小,造成冰浮于液态水面。

当温度超过100摄氏度时,水会沸腾并转化为水蒸气。

这是因为水分子在高温下的运动速度增加,从而克服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并离开液体状态。

3. 水的循环3.1 水的循环过程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在不同形式之间不断转换的过程。

这一过程主要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水。

首先,太阳照射地球表面的水体,使得水蒸发成为水蒸气。

这些水蒸气上升到高空并冷却,形成云和水滴,最终凝结成雨、雪或冰。

这些降水以降水的形式返回到地表,形成江河湖海等水体,同时一部分水渗入土壤,并进入地下成为地下水。

其中部分地下水又通过地下水位升高进入河流等水体,形成地表径流。

3.2 水循环的重要性水循环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过程之一。

水文业务知识资料-水文基础知识

水文业务知识资料-水文基础知识

水文基础知识第一章概述自然界各种水体的存在形式和运动过程称为水文现象。

如蒸发、降水、水流的循环过程是水文现象;河流和湖泊中的水位涨落、流量的大小、河流含沙量的大小及输沙的多少、水温冰清变化等也是水文现象。

作为自然科学的水文学就是研究水文现象,阐明水文循环和水位现象各要素物理机制与相互关系的学问。

作为应用科学的水文学就是研究河流及湖泊、冰川、沼泽、地下水、河口等水体中的时空分布、变化规律,为了防治水害和开发水资源奠定基础。

水文科学主要靠建立从局部到全球的水文观测站网,通过对自然界业已发生的水文现象的观测进行分析和研究,根据已有的水文资料,预测或预估水文情势未来状况,直接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服务。

按地球圈层范畴,水文学可分为水文气象学、地表水文学和地下水文学。

其中,地表水文学又可分为陆地水文学和海洋水文学。

陆地水文学主要研究存在于大陆表面的各种水体及其水文现象的形成和运动变化规律。

按目前的任务方向,业务水文基本规划为水文测验及资料整编、水文水利计算、水文预报三个领域。

第二章水循环地球上的水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分布于地面、地下和大气中,形成河流、湖泊、沼泽、海洋、冰川、积雪、地下水和大气水等水体,构成一个浩瀚的水圈。

水圈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状态,水圈中各种水体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等水文过程紧密联系,相互转化,不断更新,形成一个庞大的动态系统。

在太阳能的作用下,自然界中的水分不断地从水面、陆面和植物表面蒸发,化为水汽上升到高空,然后被气流带到其他地区,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又以降水的形式降落到地面上。

到达地面的水,在重力作用下,一部分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一部分形成地面径流流入江河汇归海洋,还有一部分又重新蒸发回到大气中。

其中渗入到地下的地下水,一部分也逐渐蒸发,一部分渗入到地下,增加土壤的水份,补给地下水,最终也流入海洋。

水的这种不断蒸发、输送、凝结、降落、产流、汇流的转化、迁移和交替的往复循环过程,称为水循环(也称为水文循环)。

水质与水质标准

水质与水质标准

2.2.2 水体的富营养化 水体的富营养化是指富含磷酸盐和某些 形式的氮素的水,在光照和其他环境条 件适宜的情况下,水中所含的这些营养 物质足以使水体中的藻类过量生长,在 随后的藻类死亡和随之而来的异养微生 物代谢活动中,水体中的溶解氧很可能 被耗尽,造成水体质量恶化和水生态环 境结构破坏的现象。
水体的富营养化危害很大,对人类健康、 水体的富营养化危害很大,对人类健康、 水体功能等都有损害,包括: 水体功能等都有损害,包括: (1)使水味变得腥臭难闻。 (2)降低水的透明度。 (3)消耗水中的溶解氧。 (4)向水体中释放有毒物质。 (5)影响供水水质并增加供水成本。 (6)对水生生态的影响。
2.2 水体的污染与自净 2.2.1 水中常见污染物及来源 按化学性质,可以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 机污染物;按物理性质,可以分为悬浮 性物质、胶体物质和溶解性物质。 1.可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耗氧有 .可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耗氧有 机污染物 2.难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 3.无直接毒害作用的无机污染物 4.有直接毒害作用的无机污染物
2.4 用水水质标准 水质标准是用水对象(包括饮用和工业用水 对象等)所要求的各项水质参数应达到的限 值。可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地区标 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等不同等级。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制定的原则: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制定主要是根据人 们终生用水的安全来考虑的,水中不得含 有病原微生物;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及放射 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水的感官性状 良好。
6.镉 6.镉 镉是有毒元素,食用镉污染的食物可能会蓄积于体内造 成慢性中毒。“国标”规定饮用水中镉含量不超过0.01 mg/L。 成慢性中毒。“国标”规定饮用水中镉含量不超过0.01 mg/L。 7.铬 7.铬 铬的化合物有二价、三价和六价,其中六价铬毒性最大, 可引起皮肤、粘膜、肝、胃、肾、口腔、血液部分的疾患, 并有导致肺癌的可能。“国标”规定为不得超过0.05mg/L。 并有导致肺癌的可能。“国标”规定为不得超过0.05mg/L。 8.铅 8.铅 铅常随饮水和食物进入人体,摄入量过多可引起中毒。 世界卫生组织于1972年规定每人每周摄入铅的总耐受量为 世界卫生组织于1972年规定每人每周摄入铅的总耐受量为 3mg,当饮用水中铅含量为0.1mg/l时可能引起儿童血铅浓度 3mg,当饮用水中铅含量为0.1mg/l时可能引起儿童血铅浓度 的增高,根据国内管网水含铅量一般均低于0.05 mg/L的实际 的增高,根据国内管网水含铅量一般均低于0.05 mg/L的实际 情况,“国标”规定铅浓度不得超过0.05 mg/L。 情况,“国标”规定铅浓度不得超过0.05 mg/L。 9.银 9.银 银的主要毒性表现为皮肤、眼和粘膜着色,称为银质沉 着症。由于银一旦被吸收,就能长期保存在组织中。“国标” 根据国外饮水中银的限量标准,规定饮水中银的浓度不得超 过0.05 mg/L。 mg/L。

水资源估算方法

水资源估算方法
由图’可见!如果分别计算山丘区和平原区的河川径流量与地下水补给量!再根据 式"#.#’#计算全区域"山丘区4平原区#的水资源总量!将有一部分水量被重复计算!重复 水量如图(中箭头所示&
从图(中可看出!重复水量包括以下几项$ "##山丘区河川径流量与地下水补给量之间的重复量!即山丘区河川基流量#+* &
式中符号意义同前$
0 & "#* ’#6#’ "1* ’16#)2
作用下沿陆地表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而汇入海洋"另一部分沿岩石空隙渗入地下成为地 下水#地下水在流动过程中又以蒸发形式排入大气圈!以及以径流的形式汇入河$湖$海洋 #这种蒸发$降水$径流的过程形成了自然界水循环系统%见图#&#将这种周而复始的运 行过程称为水循环#
水分蒸发从海洋到陆地!降水后又以径流的形式返回海洋!这种发生在海陆之间的水 循环称为大循环#陆地%或海洋&蒸发的水分!又重新以降水的形式回到陆地%或海洋&!这 种蒸发$降水的循环称为小循环#
!一"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计算
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计算方法有%代表站法’等值线法’年降水径流关系法" #"代表站法 在设计区域内!选择一个或几个基本能够控制全区’实测径流资料系列较长并具有足 够精度的代表站!从径流形成条件的相似性出发!把代表站的年径流量!按面积比的方法 移用到设计区域范围内!推算出区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 ’"等值线法 在区域面积不大!并且缺乏实测径流资料的情况下!可以借用包括该区在内的较大面 积的多年平均年径流深及年径流变差系数等值线!计算区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 ("年降水径流关系法 在代表区域内!选择具有充分实测年降水’年径流资料的分析代表站!统计逐年面平 均降水量’年径流深!建立年降水径流关系"如果设计区域与代表流域的自然地理条件比 较接近!即可依据设计区域实测逐年面平均降水量!在年降水径流关系图上查得逐年径流 深!乘以区域面积得逐年年径流量!其算术平均值即为多年平均年径流量"

自然观察水的变化过程

自然观察水的变化过程

自然观察水的变化过程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它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多种形式,可以通过观察水的变化过程来了解水的特性和性质。

本文将通过实验观察水的三种常见状态变化:液态、固态和气态,以及它们在不同温度和环境条件下的变化。

一、液态水的变化过程液态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形式,无论是饮用水、河流还是海洋,都属于液态水。

通过观察液态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过程,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现象。

1.1 温度升高的过程当我们将液态水置于高温环境中,温度逐渐上升时,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现象。

首先,水分子的热运动加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水的粘度减小。

其次,水分子逐渐获得足够的能量,开始跃动并与周围的空气发生碰撞,产生水蒸气。

最后,当水的温度达到100°C时,水分子的运动速度达到极限,液态水会迅速沸腾,转变为气态。

1.2 温度降低的过程而当液态水的温度降低时,我们又可以观察到不同的现象。

首先,随着温度的下降,水分子的热运动逐渐减缓,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强,水的粘度增加。

其次,当温度继续下降到0°C以下时,液态水逐渐变得凝固,形成冰。

最后,水的温度继续降低,冰逐渐变硬,并最终转变为固态。

二、固态水的变化过程固态水即冰,是水在低温环境下的形式。

我们通过观察冰的变化过程,可以深入了解水的固态特性。

2.1 加热过程当我们将冰加热时,可以观察到以下现象。

首先,随着温度的升高,冰分子的振动频率增加,而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

其次,当冰的温度达到0°C时,冰开始融化,转变为液态水。

最后,随着温度继续升高,液态水的温度将继续上升。

2.2 冷却过程相反,当我们将液态水冷却至低温时,可以观察到以下现象。

首先,随着温度的下降,液态水的分子振动减缓,而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强。

其次,当液态水的温度达到0°C时,水逐渐凝固,形成冰晶。

最后,继续冷却,固态水将逐渐变硬。

三、气态水的变化过程气态水即水蒸气,是水在高温环境中的形式。

水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

水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

水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水,咱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东西了。

它不光是用来解渴,洗澡、做饭,甚至连泪水都是水呀!说到水,大家可能第一反应就是“它就是H₂O啊”,对吧?可水的秘密可大了去了,今天咱就来聊聊水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轻松愉快地了解一下这个“无处不在”的家伙!1. 水的宏观组成1.1 形态多样水的宏观组成其实是个“多面手”。

咱们常见的水,主要是液态水,但其实水还有气态和固态哦。

比如冰箱里的冰块,就是水的固态;而水蒸气,听起来有点高大上,其实就是咱们呼出的气,湿湿的、热乎乎的,跟云朵是一个道理。

哎呀,水就像个变魔术的家伙,一会儿冷,一会儿热,让你琢磨不透!所以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它的变化可大了去了,咱们得好好珍惜。

1.2 自然界的循环再说说水的循环,这可是个了不起的“循环经济”。

雨水从天上落下来,滋润大地,河流湖泊欢快地流淌,然后又蒸发成水蒸气,上升到天上,形成云朵,再次变成雨水……这就像一场永不停息的“水的舞会”。

这水循环不仅滋润了万物生灵,还保持了生态平衡,真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呢。

2. 水的微观构成2.1 原子和分子好了,咱们跳到微观世界,看看水到底是怎么组成的。

水的基本单位是分子,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化学式就是H₂O。

听起来简单,但这H₂O的组合可是有点儿“高深莫测”。

氧原子就像家里的“大哥”,负责把两个小氢原子“牵手”,这就是水的“亲密关系”。

这些小家伙相互吸引,形成了水的独特性质,比如高沸点和表面张力,让小虫子在水面上轻松走路,真是“水中有戏”的奇妙。

2.2 水分子的运动别看水分子小,它们的活动可热闹了!在液态水中,水分子像在舞会上一样,跳来跳去,碰撞得可欢了。

不过,温度一升高,分子们就像喝了兴奋剂似的,运动得更快;而当温度下降,它们又慢慢“消停”下来,像是打了个瞌睡。

这就是为什么热水蒸发得快,冷水就慢吞吞的原因。

说到这儿,真是让人想起“温故而知新”的道理,水的微观世界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探索的秘密!3. 水的神奇特性3.1 表面张力水的特性可不止这些,表面张力也是个热门话题。

大班科学教案水朋友真神奇含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水朋友真神奇含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水朋友真神奇含反思大班科学教案:水,朋友真神奇,含反思引言: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生命的基础。

无论是人类、动物还是植物,都离不开水的存在。

本篇文章将围绕水这个主题展开,介绍水的基本特性,探索水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并给出一些关于水的实验教案,帮助大班学生更好地理解水的神奇之处。

通过这些教案,学生将能够在实践中观察、实验和思考,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思辨能力。

一、水的基本特性及性质1.1 密度和浮力密度是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水是一种具有较大重量但相对较小体积的物质。

因此,物体在水中会有浮力的作用。

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观察到密度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表现,以及浸泡在水中时的浮力效应。

1.2 溶解性水是一种具有较高溶解性的溶剂。

通过实验,可以向学生展示水对于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如将盐、糖、小块石膏放入水中观察其溶解程度。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溶解的原理和应用。

1.3 水的升华与凝固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升华和凝固的过程。

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观察到冰块在逐渐回到水状态的过程,以及水在一定条件下迅速变为冰块的现象。

通过这些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态变现象。

二、水在自然界中的作用2.1 水对生物的重要性水对于所有生物都是必需的。

在生物体内,水扮演着运输、溶剂、反应介质和细胞稳定性的重要角色。

通过一些有趣的实例和图表,可以让学生了解水在生物体中的重要性,并引导思考如何保护水资源,避免浪费和污染。

2.2 水的循环过程水存在于地球上的各种形式,如潜水、江河湖泊、冰雪和大气中的水蒸气等。

这些水相互转化,并通过循环过程滋养着地球上的生物和环境。

通过图表和实例,可以向学生展示水的循环过程,从而培养对水资源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三、实验教案:探索水的奇妙性质3.1 实验一:水的表面张力材料:一张纸张、一个小容器、水、洗洁精实验过程:1. 在小容器中倒入适量的水。

2. 将纸张平铺在水面上,观察纸张是否能够漂浮在水面上。

水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的关系

水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的关系

水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的关系水,真是个神奇的东西。

咱们生活中离不开它,喝水、洗澡、做饭,每天都跟它打交道。

不过,水不仅仅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它还有个宏大的“循环”计划,既有自然界的水循环,也有咱们社会中的水循环。

今天就来聊聊这两者的关系,看看它们之间是如何相辅相成的。

1. 自然循环的基础1.1 水循环的奥秘你知道吗,水在自然界中就像个小精灵,来去自由。

首先,阳光一照,水就开始蒸发,变成水蒸气,飞上天空,形成云。

接着,云就像个大锅,慢慢聚集水分,等到饱和的时候,就会“咕咚”一声,开始下雨。

雨水滋润大地,植物吸收,动物喝水,人类也欢天喜地地接水用。

听着像个循环的舞蹈吧?其实,这就是水的自然循环,生生不息,真是了不起。

1.2 自然与生活的连结自然循环给我们提供了水源,咱们的生活就像一棵大树,根深蒂固地依赖着这水的滋养。

而且,水在自然循环中不仅是物质的流动,更是生态平衡的关键。

没有水,动植物就没法生存,整个生态链都要崩溃。

你想啊,水就像那胶水,把这一切紧紧粘在一起,没了它,万事皆空!2. 社会循环的现状2.1 人类对水的需求说到水的社会循环,那就复杂多了。

人类发展需要水,从工业生产到农田灌溉,再到城市用水,水的需求量可谓是水涨船高。

水在社会中流动的速度有时比咱们走路还快呢!城市的管道里、工厂的流水线、甚至是咱们家里的水龙头,都是水的舞台。

可是,你可别以为水就随手可得。

水资源的分布不均衡,有些地方水多得冒泡,有些地方却是干涸得令人心痛。

真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啊。

2.2 水资源的管理所以,水的社会循环不仅要讲究量,更要讲究质。

如何管理水资源,让它们不被浪费,才是个大问题。

这就需要相关部门、企业和我们每个人都来参与。

比如,咱们可以用节水器,洗澡的时候别老放着水,去超市买东西时也尽量少用塑料瓶。

这样一来,水就能更好地流转,变成一个美好的循环。

3. 自然与社会的相互依存3.1 循环的互通有无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就像是一对好搭档,互相依赖、互相影响。

体现水循环的诗句

体现水循环的诗句

任务名称:体现水循环的诗句1. 引言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球大气圈、地表水、地下水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水循环对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气候调节和水资源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人类的诗歌创作中,水循环的景观成为了诗人们描绘自然美的重要主题之一。

下面将通过诗句的形式,体现水循环的美丽与神奇。

2. 自然界中水循环的描写2.1 风吹水面风轻轻吹拂水面,水波粼粼荡漾。

微风拂过,波澜起伏,水滴化作千层涟漪。

2.2 雨滴落地细雨点点,轻柔如丝,洒落在大地上。

每一滴雨都饱含生机,滋润着干裂的大地。

2.3 溪流奔赴泉水涓涓,溪流奔赴,跳跃于山间峡谷。

水分经历山川河流,流向汪洋大海。

2.4 云雾缭绕云雾缭绕,飘渺不定,蒸发成白细纱。

化作漫天浮云,时而变成雨滴落下。

3. 水循环的生态意义3.1 生命的源泉水是生命的基础,水循环是生命存在和延续的基础。

水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滋润植物,滋养动物。

没有水的循环,生命将无法延续。

3.2 维持气候平衡水蒸气上升形成云,云凝结成雨滴,降落到地面补充水源,再通过河流流向大海。

水循环通过蒸发、凝结和降水的过程,参与了地球的能量传递,调节了气候。

3.3 平衡水资源水循环帮助平衡水资源的分布,水从湖泊、河流到大海,再通过蒸发、凝结降落到地表,形成水循环的循环链条。

这一过程中,水资源得以再生,保证了持续的水供应。

3.4 维护生态平衡水循环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

水从湖泊、河流流向大海时,将带走了一部分的污染物;而降雨又能够洗涤大气和地面,将有害物质沉淀下来,净化环境。

4. 水循环的艺术表达4.1 水的律动水循环中水的流动是一种极具节奏感的律动。

在诗歌中可以借用音韵、节奏来体现水的流动。

例如:“清泉涓涓,奔流向前。

水落石出,无声却有韵律。

”4.2 水的生命力水循环是水的生命力的展示,可以通过人物描写、寓意等方式来表达。

例如,“古村山涧流过,流水蜿蜒于家门前。

水是生命的象征,滋养着村民的生命之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命题点一 水的净化 【典例1】(2019·青岛中考)下列与水相关的说法不正 确的是 ( B ) A.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发生了物理变化 B.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C.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明矾可促进浑浊水中悬浮物的沉降
【特别提醒】解答水的净化题目应明确的问题 (1)净水程度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为沉淀、吸附、过滤、 蒸馏,综合运用多种净水方法净水时,应按净水程度由 低到高的顺序进行。 (2)通过蒸馏方法得到的水为纯净物,通过其他几种方 法得到的水均为混合物。
二、水分子的变化 1.水的电解:(详见P13“实验素养提升”) 2.水的合成 (1)H2的燃烧。
(2)H2作为燃料的优点: ①___产__物__无__污__染____。 ②热值高。 ③制备H2的原料丰富。
3.水的性质及用途 (1)水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是一种无色的液体,4 ℃时的密度为 1 g·cm-3,101 kPa时沸点为100 ℃,凝固点为0 ℃。
①必须是纯净 物;②至少含有 两种元素
类别 单质 氧化物 化合物 关系
【微思考】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吗? 提示:不一定是单质,还有可能是混合物,因为一种元 素可以形成多种单质,如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有金刚 石、石墨等__。
3.酸、碱、盐的比较
溶液中 的阴阳 离子
酸 ___氢____离
子和酸根离 子
碱 ___氢__氧__根____离
子和金属离子 (或铵根离子)
盐 ___金__属____离子
(或铵根离子) 和_酸__根__离子
组成特 一定含有氢 一定含有氢元 一定含有非金

元素
素和氧元素 属元素
举例 关系


盐酸、硫 氢氧化钠、氨 酸、硝酸 水 都属于___化__合__物____

氯化钠、硝酸 铵
4.有机化合物
定 一般指含有___碳__元__素____的化合物,如甲烷、乙醇、 义 葡萄糖、淀粉、蛋白质等,简称有机物
有机小分 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小,如乙醇、葡萄 子化合物 糖等

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从几万到几十
类 有机高分 万,甚至高达几百万或更高,如___淀__
子化合物 _粉____、___蛋__白__质____等,简称有机高
2.(2019·南京中考)过滤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D) A.烧杯 B.漏斗 C.玻璃棒 D.蒸发皿
3.下列工业、农业、生活用水方式不宜提倡的是 (D) A.园林喷灌 B.工业用水重复使用 C.口杯接水刷牙 D.不间断地边注水边洗衣
4.水的净化过程中加入氯气的作用是 A.杀菌消毒 B.吸附有害物 C.促进沉降 D.凝聚小颗粒
3.自来水厂水的净化过程
4.过滤(见图)
(1)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要紧贴___漏__斗__内__壁____。 二低:___滤__纸__的__边__缘____要低于漏斗的边缘;___液__体__的__液__ _面____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烧杯口要紧靠___玻__璃__棒____;玻璃棒的末端要轻轻 地斜靠在___三__层__滤__纸__一__边____;漏斗下端管口要紧靠 ___烧__杯__内__壁____。
(C)
A.O3
B.H2CO3
C.MgO
D.NaCl
8.(新材料题)我国纪念2019年“世界水日”和“中国 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 管理”。下列与水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 A.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氢、氧原子 B.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H2O H2↑+O2↑ C.电解水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2∶1 D.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一种化合物
(A)
5.(2019·临沂蒙阴一模)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D)
A.洁净的空气
B.黄铜
C.碘酒
D.液氧
6.(2019·青岛李沧区期中)青岛世园会园区内设有许 多直饮水机,其中水处理的过程如图所示,步骤①对应 的作用是 ( A )
A.吸附杂质 C.杀菌消毒
B.过滤 D.蒸馏
7.(2019·青浦区一模)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第一节 自然界中的水
【主干回顾】 一、运动的水分子 1.水的三态变化 (1)本质:水分子本身没变,变化的是水分子之间的 ___距__离____和水分子的___排__列__方__式____,属于___物__理____ 变化。
(2)原因:水分子的运动导致水的状态变化。
2.水的人工净化:
(2)制蒸馏水时,在蒸馏烧瓶中加入沸石(或碎瓷片),沸 石(或碎瓷片)的作用是___防__止__液__体__暴__沸____。
(3)图为电解水的装置。通电前,为增强导电性加入了 少量的硫酸钠,再加入酚酞溶液,溶液呈无色。通电一 段时间后,a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氧__气__(_或__O_2)___; b试管中的水溶液呈红色,说明b试管中溶液 pH___>___7(填“>”“<”或“=”)。
联系 纯净物 混合物
纯净物 有唯一的化学式
【微点拨】 (1)判断纯净物、混合物时不要被“纯 净”“混合”“干净”等词语的表面字义所迷惑,而应 看组成物质的种类是否单一。如“冰水混合物”其实 不是混合物而是纯净物。 (2)纯净物混合为混合物后,混合物中各种物质保持各 自原有的性质,如空气中的氧气仍然具有支持呼吸和支 持燃烧的性质。
2.单质、氧化物和化合物
类别 单质
氧化物
化合物
由_一__种__元 由_两__种__元素组成 由___两__种__或__两__
概念 素组成的纯 且其中一种元素是 _种__以__上____元素
净物
_氧__元素的化合物 组成的纯净物
判断 依据
①必须是纯 净物;②只 含一种元素
①必须是化合物; ②含两种元素且其 中一种元素为氧元 素
相关实验及操作 水的用途
二氧化碳溶解实验、 溶液配制实验
___作__溶__剂____
用水灭火
_吸__收__热__量__,_使__温__度__降__低__到__可__燃__ _物__的__着__火__点__以__下__
探究燃烧条件实验
热水的作用是_提__供__热__量__,_隔__绝__ _空__气__
分解反应
由___一__种____物质生 成___两__种__或__两__种__以__ _上____其他物质的反 应 AB====A+B
反应 类型 特征
举例
化合反应
多变一 如氢气的燃烧: _2_H_2_+_O_2=点_=_燃=_=_2_H_2_O_
分解反应 一变多 如水的电解: _2_H_2_O_=_通=_电=_=__2_H_2↑__+_O_2_↑__
9.(2018·滨州中考)电解水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表示, 粒子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 C )
A.①②③④ C.④③①②
B.①②④③ D.④①②③
10.(2019·潍坊诸城二模)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A.海水通过沙子和木炭后,煮沸即可得到淡水 B.把水煮沸可以达到杀菌和降低水的硬度的目的 C.水的电解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爱护水资源主要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方面 采取措施
(2)水的用途。 相关实验及操作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 含量(红磷燃烧)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硫在氧气中燃烧
水的用途
_冷__却__装__置__并__吸__收__生__成__的__白__烟__
_防__止__燃__烧__时__生__成__的__高__温__熔__融__ _物__溅__落__,_炸__裂__集__气__瓶__ _吸__收__产__物__二__氧__化__硫__,_防__止__其__逸__ _散__到__空__气__中__污__染__空__气__
方法 作用
沉降
常加入絮凝剂(如___明__矾____)使大颗粒杂质进 行沉降
过滤 除去水中的大颗粒杂质
吸附
加入吸附剂(如___活_馏
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净化 程度最高
【微点拨】 (1)明矾和活性炭是最常用的净化剂。 ①明矾可吸附悬浮的杂质,使杂质沉降来达到净水的目 的。 ②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来吸附杂质、脱色、除臭, 吸附过程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2)净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蒸馏、吸附、过滤、沉 降。
(2)玻璃棒的作用:___引__流____。 (3)过滤后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有:___滤__纸__破__损__、__液__体__的__ _液__面__高__于__滤__纸__的__边__缘____。
5.硬水与软水
硬水
软水
概念
含有___较__多____可 溶性钙、镁矿物质 的天然水
___不__含____或含较少 钙、镁矿物质的水
【核心反应】
1.产生水的反应 ①_2_H_2_+_O_2 __=点_=_燃=_=__2_H_2_O_ ②_6_H_C_l_+_F_e_2_O_3=_=_=_=_2_F_e_C_l_3_+_3_H_2_O_(_或_2_H_C_l_+_C_a_C_O__3 _=_=_=_=_C_a_C_l_2_+_H_2O_+_C_O_2_↑__)_(_合__理__即__可__)_ ③_2_N_a_O_H_+_C_O_2_=_=_=_=_N_a_2C_O_3_+_H_2_O_(_或__N_a_O_H_+_H_C_l_ _=_=_=_=_N_a_C_l_+_H_2O_)_(_合__理__即__可__)_
11.(2019·攀枝花中考)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问 题: (1)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常加入明矾,明矾的作用是___明__ _矾__溶__于__水__后__形__成__胶__状__物__对__杂__质__进__行__吸__附__,_使__杂__质__沉__降__来__ _达__到__净__水__的__目__的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