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下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统编本必修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及答案

高中语文统编本必修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及答案

1 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学习任务单学习目标学习流程学习内容1.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学会从语言入手读通读懂文言文。

2.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会梳理文章段落大意,划分内容层次,整体把握文意。

3.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文章所传达的社会图景。

4.文化传承与理解:联系社会现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课前自主学习任务一:重积累,了解作者、背景和文学文化知识。

任务二:夯基础,积累、梳理字词。

课堂研修学习任务一:诵读,重感悟。

任务二:精读,重赏析。

任务三:研读,重探究。

任务四:扩读,重思维。

课后延伸学习素养训练与提升课前自主学习任务一:重积累——了解作者、背景和文学文化知识1.作者及背景(1)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春秋末期鲁国人,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

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即“出来做事”。

曾周游列国,晚年整理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到汉代以后,孔子的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宋代诗人米芾的诗:“孔子孔子,大哉孔子!孔子以前,既无孔子;孔子之后,更无孔子。

孔子孔子,大哉孔子!”1998年全体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共同宣言:如果人类在21世纪还想继续生存下去的话,必须回头到两千五百多年前,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吸取智慧。

(2)了解孔子教育思想。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教学特点:①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②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③启发诱导,循序渐进④不耻下问,温故知新。

⑤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文学文化知识(1)了解《论语》《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称为“四书”。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导学案 (含答案)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导学案 (含答案)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1.了解孔子和《论语》,积累文化常识,落实字词,积累文言知识。

2.反复诵读,研读课文,把握四子之性格与志向。

3.探究曾皙的志趣和孔子的核心思想之间的联系。

1.重点:把握四子之性格与志向,感知《论语》对话的魅力。

2.难点:探究曾皙的志趣和孔子的核心思想之间的联系,感受孔子的精神格局。

第一课时1课时。

课前学习任务一:1.通读全文,结合注释,掌握下面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曾皙、饥馑、哂之、俟、礼乐、铿尔、撰、莫春、沂、舞雩、与点2.利用注释,疏通文本内容,找出参加这场对话的双方,完成下表。

提示:关注年龄差以及字和名的联系。

对话者姓氏名字年龄孔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课中学习任务一知人论世,积累知识1.如果让你向一位热衷于中国文化的外国朋友介绍《论语》,你会选择哪些内容来介绍呢?2.结合注释,再读文本,落实字词,梳理掌握重要文言知识,完成填空。

(1)通假字鼓瑟希莫春者(2)古今异义如会同,端章甫加之以师旅(3)词类活用如会同,端章甫浴乎沂,风乎舞雩三子者出,曾皙后鼓瑟希可使有勇赤也为之小(4)特殊句式毋吾以也不吾知也则何以哉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异乎三子者之撰浴乎沂,风乎舞雩可使有勇课中学习任务二整体感知,赏析形象1.《侍坐》是《论语》中篇幅最长又极具特色的一章。

本文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呢?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概括这场对话的主要内容。

明确:一场伟大的师生对话子路则何以哉?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冉有求,尔何如?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公西华赤,尔何如?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曾皙亦各言其志也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小结:2.研读“问志”“言志”两部分,思考:从师生五人的言谈、动作和神态中,可以看出他们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课中学习任务三比较鉴赏,四子之志1.四子之志各不相同,夫子的态度也有所差异,但“吾与点也”的喟叹让人印象深刻,这是为什么呢?(1)既然课文是围绕着“言志”展开的,那么,谁的“志向”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呢?(2)四子各言其志,夫子唯独“与点”,曾皙的志向是什么,曾皙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3)这幅画面里有什么呢?可从下面选项中选择,也可以有自己个性化解读,都要说明理由。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班级:姓名: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孔子及《论语》以及孔子的思想。

(2)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及特殊的文言句式。

(3)能够较准确地翻译全文。

2.核心素养(1)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一词多义的词语现象;抓住关键词语,培养学生根据语境推断词句意思的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1.理解与落实文中的重点实虚词及常用文言现象。

2.掌握一词多义的词语现象。

三、学习过程任务一——预习新课查阅资料,填写下面的空格部分,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通过知人论世,理解本篇文章。

1.历史背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互相征战,礼乐制度崩塌,诸侯逐渐崛起,周王室日益衰落,一些大的诸侯国通过战争获得更多的土地和百姓,于是出现了旷日持久、错综复杂的“诸侯争霸”局面。

孔子希望人民和平,国家稳定,所以周游列国,游说君王。

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中。

2.作者简介:孔子,名,时期鲁国人,是学派的创始人,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被尊称为圣人,思想核心是,政治上主张,鼓励人们入仕,即“出来做事”。

曾周游列国,晚年整理了“六经”(《》、《书》、《礼》、《》、《乐》、《》)。

到汉代以后,孔子的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他出身在没落地贵族世家,曾短期在鲁国做官,又周游许多诸侯国,想推行自己地政治主张,但未被采纳,后来回到鲁国致力于教育工作和整理古典文献。

相传他地弟子有三千多人。

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提倡礼乐和仁义。

礼乐是孔子提出来的维护社会秩序的规范,仁义是他提倡的立身处世的道德标准。

他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等许多教学理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创办私学的人.儒家经过不断的完善最终成为封建思想的正统,影响深远。

孔子一生都在追求“礼”,实施“礼”。

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法不中,刑法不中则民无法措手足”。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理解性默写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理解性默写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理解性默写通关训练+题组训练第一部分通关训练1.《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在宗庙祭祀、诸侯会盟这方面,他的志向是“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2.《侍坐》中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

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3.《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4.《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

他说:“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5.《侍坐》中,对于子路的回答,孔子没有直接表态,而是用神态去暗示:夫子哂之。

这既是暗示性的批评,又不伤其自尊。

6.《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暂的回答,从“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7. 《侍坐》中,写孔子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志向的句子是:“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8.《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

子路的性格直率,从“子路率尔而对曰”一句可以看出,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中可以看出,公西华更为谦虚,从呼应冉有的“非曰能之,愿学焉”两句话可以看出;曾暂从容酒脱而又谦恭,从“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的动作神态中可以看出。

9.《侍坐》中子路急忙回答问题,他想通过军事强国来达到“可使有勇,且知方也”的目的。

10.《侍坐》中,孔子评冉有志向的句子是: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11.《侍坐》中,孔子评公西华志向的句子是: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12.《侍坐》中,子路自信认为在“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的情况下,他可以用三年时间完成军事强国的目标。

13.《侍坐》中,冉有认为在“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条件下,他可以用三年时间达到富民的目的。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导学案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导学案

高二语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1)编写:孟艳使用日期:2013/12/10 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 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三课时后能背诵全文。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鼓瑟希通,莫春者,春服既成通,3. 学生分角色读,教师再次纠正字音、句读,学生在书上做标记。

4 .学生齐读。

5. 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参照注释,口译全文。

标注出不清楚的句子,向老师提问。

以下句子翻译存在困难:①②③④⑤6.教师答疑二.合作探究这篇文章分为言志和评志两部分:第一部分(1-12段)是四位学生,开头与中间穿插孔子的简略引导、评价。

这一部分可以分为五个小部分,孔子提问(第1段),子路言志(第2、3段),冉有言志(第4、5段),公西华言志(第6、7段),曾皙言志(第8-12段);第二部分是曾皙与老师对话(第13-16段),引出孔子对三位弟子言志的具体评价。

三.当堂检测1、多义词辨析:(每空1分,共10分)如或知尔,则何以哉?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如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以则何以哉加之以师旅以俟君子2、翻译下列语句(每句5分,共15分)⑴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⑵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⑶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4)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5)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七.作业布置:指出下列文言句式。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不吾知也------------------------------则何以在----------------------------我的收获:高二语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2)编写:孟艳使用日期:2013/12/10 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总结文言知识:重点实词“尔”,重点虚词“以”和“为”,词类活用、一词多义。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高一语文教学点金课(统编版必修下册)(教师版)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高一语文教学点金课(统编版必修下册)(教师版)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一)孔子1.基本情况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儒家学派创始人。

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

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

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2.思想核心:仁孔子的“仁”VS墨子的“兼爱”(1)孔子的仁是有等级差别的仁爱,在“亲亲”基础上推己及人(2)墨子的兼爱是无差别的爱3.为政思想(1)为政以德(德治、礼治)(2)“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4.经济思想(1)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2)“富民”思想5.教育思想(1)有教无类,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2)因材施教(3)启发式教育(循循善诱、举一反三)(4)身教重于言教6.美学思想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

7.史学思想崇尚周礼,述而不作(二)《论语》1.成书:《论语》是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

2.结构: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学时。

3.艺术风格:作品多为语录,但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其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雍容和顺,纡徐含蓄,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

4.地位:南宋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

(三)其他侍坐:在尊长近旁陪坐。

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千乘之国:春秋后期,千乘之国是中等诸侯国。

加之以师旅师旅:军队;师:两千五百人为一师;旅:五百人为一旅。

宗庙之事:诸侯祭祀祖先的事会同: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通称端章甫:穿礼服、戴礼貌相:主持赞礼的司仪官冠者:成年人。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优秀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下)共3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优秀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下)共3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优秀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下)共3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优秀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下)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一教学设计中,教师着眼于通过以孔子门徒的身份为切入点,全面解读文本内涵,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水平,同时也让学生在了解历史中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高一必修下的统编教材,主要内容是《论语》中的《先进》篇。

首先,教师可以引入孔子门徒的背景和形象,介绍他们在《论语》中的故事和论述,帮助学生了解这些历史人物的性格、行为和思想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热情,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接下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解读《先进》篇的每一段内容,分析孔子对门徒们的评价和观点,并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思考和阅读能力,深入探讨每段话背后的的思想和价值,剖析其在当今社会的意义和启示。

例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于大宰”,可以引发学生对于团队合作、礼仪文化和思想共鸣等问题的思考和探讨。

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话、小组活动等形式,互相讨论和交流自己的听课体会和感受,从而呈现出不同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考方式,教师可以适时给予引导和指导。

通过这些交流和讨论,学生可以相互启发,交流思想,不断提高自己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最后,教师可以安排一些综合性的活动,帮助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相关的创作和实践。

比如,可以让学生分组编写类似《先进》篇的短文,反映当今社会中不同领域中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总之,本教学设计以《先进》篇为切入点,通过对孔子门徒的身份和形象的解读,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思考水平,是一份优秀的实用教学设计方案本教学设计方案以《先进》篇为教学内容,通过深入解读孔子门徒的形象和评价,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思考水平。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统编版高中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该单元人文主题是“中华文明之光”,所选课文涵盖儒道经典,涉及中国传统文化中众多价值观念、社会理想,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意,提高独立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上,整体把握经典选篇的思想内涵,认识其文化价值,并结合当下的社会文化生活,思考其现代意义,形成对传统文化的“理性热爱”,自觉维护和发扬“中华文明之光”。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论语中自成段落的一篇长文,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描写简洁传神,颇具文学价值;以“言志”为主线,涵盖了社会理想、为政之道多方面内容,极具借鉴意义与思考价值。

二、教学目标1.积累重点文言实词,熟悉宾语前置等文言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

2.通过朗读课文和梳理概括,熟悉文章大意,把握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不同的性格志趣和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与风格。

3.结合课外资料并以孔子所言“吾与点也”为切入点,体会儒家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并思考其现实意义。

三、教学重难点1.积累重点文言实词,熟悉宾语前置等文言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

2.通过朗读课文和梳理概括,熟悉文章大意,把握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不同的性格志趣和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与风格。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教学方法1.支架式教学法2.任务驱动3.朗诵法六、教学流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大家在初一的时候,已经学习过《论语十二章》。

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曾这样强调个人理想的重要性:“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要树立自己的志向。

而在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中,孔子就和他的四位弟子一起开了个“师徒理想座谈会”,谈论起了他们各自的人生志向,并对他们的说法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

孔子的这四位弟子的人生志向分别是什么?孔子心之所向的理想社会又是何种模样?让我们一起走进《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课文,体会儒家学派对人生与社会的独特看法吧!(二)文学常识补充1.关于孔子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学习目标】:1、感受本文的语言特点,学会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来记言记行。

2、学会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和评价;感受孔子的教育理念。

3、掌握“如、方、作、撰、伤、与、让、乎、尔”在文中的含义。

【重点难点】:1 、文言知识积累、学法探索。

2 、初步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

预习导学案【知识卡片】:1.关于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鲁国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

孔子幼年丧父,鲁定公时,曾任鲁国大司寇,后来私人办学,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还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

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自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当作圣人。

他又是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以至于今。

孔子的思想主张:•主张礼治,反对法治•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

即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奴隶制的等级制度。

•主张克己复礼。

《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颜渊又问克己复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在伦理思想方面主张仁。

曾子曾以忠、恕二字概括仁的含义。

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哲学上,孔子主张天命观。

一次他受到匡人的围困,说:“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阳货》)他把恢复周礼看作是自己的历史史命。

•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在品德方面,他主张“宽、耻、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

2.关于《论语》:《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揖录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一、知人论世1.了解作者孔子,名,字,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春秋末期的、、、儒家的创始人。

他的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先世为宋国贵族。

年青时贫贱,勤奋好学,多才多艺。

五十岁时担任过鲁国司寇,代理相事,弃官后,在动乱的春秋时期,为实现他辅国治邦安天下的抱负,带着自己的弟子,拉着几大车书籍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政治思想。

晚年致力于教育、设坛授学,广收门徒,相传先后有弟子三千人,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二人。

整理《诗》、《书》、删修《春秋》,使之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

现存《论语》一书,记有孔子的谈话及其与门人的问答,成为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2.了解孔子的思想①仁治“仁治”是孔子“四治”思想的核心。

在《论语》一书中讲到“仁”有104处,君子107处。

人与仁的概念,使用频率是相当高的。

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意思是说所谓仁,就是人,亲爱亲人是最大的仁。

②德治就是主张用“德治爱民”的思想治理国家。

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意思是奉行德政者,人民就像群星环绕北极星那样,心悦诚服的接受统治。

孔子的“德治”思想:一是要求统治者必须减轻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削减苛捐杂税,使人民得到宽和惠。

二是注重犯罪的经济原因,认为盗窃的发生在于统治者的贪得无厌,百姓得不到好处而为,主张富民、裕民,先富后教,反对“不教而杀”。

③礼治就是主张用“礼”的方式治理国家。

孔子认为立身治国非有礼不可,孔子说“为国以礼,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也”,意思是礼是治理国家的法则,就像秤、绳墨、规矩一样的重要;不以“礼”治国就如没有耜(古代的农具,用于锄地)而要耕地一样。

④人治在治国的问题上,孔子很重视统治者个人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提出为政在人。

孔子认为,在“礼治”下,各级贵族都有相对独立的统治权,个人的作用比较突出;而要实行“德治”,又必须以有德者能居高位为前提,否则便不能发挥道德感化的效果。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含义。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领会其表达效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通过解读课文、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

(3)通过角色扮演、表演和创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善于倾听和表达自己的良好品质。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人生和社会问题,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准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含义。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领会其表达效果。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的理解与翻译。

(2)对课文中的哲学思想和人生观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对话形式,引发对课文主题的思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和结构。

(2)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解释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学生分享讨论成果,进行互动交流,解答疑问。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

(2)评价学生在讨论和表达中的思维敏捷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2. 作业评价:(1)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评价学生在作业中的思考深度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学案含答案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学案含答案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学案班级: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疏通字词,了解文意,积累文言词句。

2.把握文中的人物形象,更好地理解孔子“礼治”的思想。

3.提高翻译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文意,把握文中的人物形象,更好地理解孔子“礼治”的思想。

一、【导入】199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过一个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多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孔子以及有关的文学常识,积累孔子的智慧。

二、【知识链接】1.简介四弟子: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又称季路。

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

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

曾皙:姓曾,名点,字皙。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是孔子的学生,年龄分别是51、39、31、18,孔子当时60岁。

2.侍坐:学生坐在一起陪伴老师。

古代臣子在一旁陪伴国君,晚辈坐在一起陪伴长辈叫侍坐。

3.关于“子”①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单独使用时相当于“您”;可用在姓氏后,表示对人的尊称,如孔子、孟子。

在儒家经典《论语》中,“子”特指孔子。

②由于“子”是对男子的尊称,因此春秋时期男子取字经常在字前加“子”,如子路(孔子弟子仲由的字)、子产(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公孙侨的字)、子犯(晋文公的舅舅狐偃的字)。

③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

爵位是古代帝王对贵戚功臣的封赐,五等爵位分别是公、侯、伯、子、男。

④地支的第一位。

十二地支可用来纪时、纪月;23点至次日1点被称为子时,冬至所在的月份被称为子月。

地支与天干配合可以用来纪日、纪年。

4.宗庙之事宗庙之事,指诸侯祭祀祖先的事。

宗庙指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

5.端章甫穿着礼服,带着礼帽,这是做小相时的穿戴。

端,古代用整幅布做的礼服。

章甫,古代礼帽,用布制。

三、【文化常识】——完成填空:孔子,名_____,字_____,_____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_____,思想核心是_____,政治上主张_____,鼓_____励人们_____,即“出来做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教学内容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教学内容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教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教案广灵五中高中语文教师王德峰学习目标1、认识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

2、认识以人物语言及简单动作描绘展现人物个性的写作方法。

学习要点:领会人物语言、动作与人物性格的一致性。

学习难点:1、文字疏导、词类活用现象。

2、对孔子政治思想的理解。

学习过程一、导入1998 年,诺贝尔奖获取者共同作过一个宣言:“假如人类要在21 世纪持续生计下去,一定回头两千五百多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我们今日就来学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领会一下孔子的政治思想。

二、人物春秋(让学生讲话,教师增补)孔子,春秋末期鲁国人(前551 年--- 前 479 年),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贤人,思想中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他的这个礼的意思很宽泛,既指礼仪仪式,更包含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鼓舞人们入仕,即“出来做事”。

曾漫游列国,暮年整理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到汉代此后,孔子的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三、认识《论语》(学生讲话)《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应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对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

四、检查预习状况1、字音饥馑哂俟舞雩..2、通假字鼓瑟希希通“稀”,稀少。

莫春者莫通“暮”,暮春,指农历三月。

唯求则非邦也与与通“欤”,句末语气词。

3、一词多义如或知尔假如.如如其礼乐至于.尔何如“何如”即“如何”,固定搭配“怎么样”.如会同或许.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方圆.方可使有勇,且知方也道,指是非准则.以吾一日长乎尔由于.毋吾以也认为.以则何以哉用,做.为国以礼用.4、翻译下边句子,注意句子次序和现代汉语不一样5、①不吾知也6、② 毋吾以也7、③则何以哉?8、明确:①没有人认识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优秀导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下)共3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优秀导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下)共3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优秀导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下)共3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优秀导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下)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优秀导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下)这篇文章将介绍一种名为“导学案”的教育教学方法,以及一个优秀的导学案,即《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此导学案适用于高中必修下册的中国文学课程。

它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论语》中关于四大门徒的篇章,让学生深入理解儒家文化及其价值观念,同时触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索,培养其自主学习、批判思考、协作合作等能力。

一、什么是导学案?导学案可以简单理解为教师为学生准备的课前学习指导材料,用以帮助学生牢固掌握课堂知识。

这是一种由欧美国家发展起来,在我国近年来逐渐流行起来的教育教学方法,其主要特点是有计划、有针对性、引导性强。

导学案可以是电子版,也可以是纸质版。

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1. 学习目标通过本导学案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目标:1) 掌握《论语》中与四大门徒相关的篇章及其核心思想;2) 理解儒家文化及其价值观念;3) 讨论学科交际能力,包括发表观点、听取他人观点并做出回应、批判性思维等。

2. 预习任务1) 阅读《论语》中以下四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

2) 完成以下问题:a. 在四章中,四位门徒分别向孔子提出何种问题?孔子对他们的回答分别都有哪些?b. 经验明师,历来被人所推崇。

你认为“找个好老师”在你的学习生涯中有多重要?请简述观点。

c.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礼记》)对于一名学生来说,这句话告诫我们什么?请简述观点。

3. 讲课过程导入教师可通过引用《论语》中与四大门徒相关的篇章,向学生介绍传统儒家文化和价值观念。

学习1) 讲解《子路》篇1. 孔子关于人才的言论,包括“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 子路关于求学的问题,包括“如有所不闻,以有所闻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掌握课文中的文学手法和修辞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人物关系。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课文所传达的人文精神和社会道德观念。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3)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背景介绍:介绍《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背景,包括作者、时代背景、文化内涵等。

2. 课文朗读与背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掌握。

鼓励学生背诵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3. 词语解释:解释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重要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句子解析:分析课文中的重要句子,解释其含义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人物形象分析:分析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包括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性格特点和人物关系。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论语》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儒家思想的兴趣,引出本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学习。

2. 朗读与背诵:组织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注意语气、节奏的掌握。

鼓励学生背诵课文。

3. 词语解释:解释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重要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句子解析:分析课文中的重要句子,解释其含义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人物形象分析:分析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包括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性格特点和人物关系。

四、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课文中的重要观点和人物形象,激发学生对下节课的期待。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课文。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课文内容。

3. 预习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将《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与其他《论语》篇章进行对比,分析其独特之处和价值。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含义。

(3)了解课文背景,理解孔子的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对比分析,探讨课文中的不同观点和价值观。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孔子的智慧,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了解课文背景,理解孔子的思想。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古代汉语词汇和句式。

(2)课文中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简要介绍本课的内容和目标。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让学生结合注释,解释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对比分析课文中的不同观点和价值观。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深入研究课文背景,了解孔子的思想。

3. 准备课堂讨论的PPT或手抄报。

五、教学反思:六、教学内容:1. 讲解课文中的重要句子和段落,深入分析其意义和内涵。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孔子对待礼仪、政治、教育等方面的观点。

3. 探讨课文中的道德观念,如仁、义、礼、智、信等,及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七、教学过程:1.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课文中的重要句子和段落。

(2)通过案例分析,阐述孔子的观点和思想。

2. 小组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道德观念及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3. 课堂实践:(1)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孔子与弟子的对话。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和分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文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

2. 让学生理解并领悟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观念,以及他们的道德品质。

3. 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学习,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

2. 教学难点:对文言文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以及孔子弟子对话背后的深层含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论语》相关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对不懂的地方进行标注。

3. 合作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结果,进行讲解和分析,重点讲解文言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式结构。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阅读和理解文言文。

2. 学生能够理解并领悟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

3. 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五、课时安排:本节课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用于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第二课时用于课堂讲解和课后作业布置。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 参考资料:相关研究孔子及其弟子的学术论文、书籍。

3.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用于讲解文言文中的生僻词语、句式结构和文章内容。

2. 问答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让学生深入理解他们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

八、教学环境:1. 教室:保持整洁、安静,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

2020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

2020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

1.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导学案班级:组别:姓名:1、继续培养学生根据语境推断词句意思的能力;2、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及特殊的文言句式;3、能够较准确地翻译全文。

语言建构与运用:根据上下文来推断词句义;抓住关键词语,培养学生根据语境推断词句意思的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从四名弟子的言行中总结其不同的性格特征,体会其为政的观念。

审美鉴赏与创造:进入情境,分角色朗读,分角色翻译,师生共同探讨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弟子的治国理念。

文化传承与理解:让学生从文中体会学习孔子及其弟子的处世之道,树立正确、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领会孔子及弟子的思想在当今社会中的现实意义。

1.根据上下文来推断词句义;2.从四名弟子的言行中总结其不同的性格特征,体会其为政的观念。

3.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

一、了解孔子:1998年全体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了一个宣言:如果人类在21世纪还想继续生存下去的话,必须回头到两千五百多年前,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吸取智慧。

孔子,春秋末期鲁国人(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即“出来做事”。

曾周游列国,晚年整理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到汉代以后,孔子的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二、了解《论语》:《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

《论语》共20篇,492章,12700字。

《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侍坐:陪从尊长而坐,课文中指陪从孔子坐着。

三、重点字:拼音——俟,音sì莫,音mù甫,音fǔ哂,音 shěn 相,音 xiàng 铿,音kēng 沂,音 yí喟,音kuì雩,音yú冠,音guàn摄:课文注释说“夹、迫近”,二者意义差别较大,不宜并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论语》的常识,了解孔子的教学思想和风格。

2、掌握有关的文言词语和句式,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3、了解孔子的教育观和人格魅力以及古人的政治思想和行为规范。

二、知识链接1.了解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春秋末期鲁国人,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

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即“出来做事”。

曾周游列国,晚年整理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到汉代以后,孔子的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2.了解孔子教育思想。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教学特点:①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②学思结合,知行统一③启发诱导,循序渐进④不耻下问,温故知新。

⑤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了解《论语》《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

《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4、题解“侍”是倍侍长者,长者是孔子,孔子在文中被省略了,没有写出来,是学生陪老师。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与孔子的年龄分别是51、39、31、18、60岁。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着孔子坐。

是孔子引导他的学生畅谈人生理想的一个片段。

通过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线索,写出了学生们的志趣、性格,表达了孔子的思想、态度。

题译:学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从孔子坐着。

第一课时一、梳理基础知识(一)注音喟()然舞雩()师旅()浴乎沂()莫()春比()及曾皙()千乘()率()尔摄()乎饥馑()侍()坐铿()尔小相()哂()笑(二)、通假字1、鼓瑟希,铿尔希:通-------2、莫春者,春服既成:莫:通------3、唯求则非邦也与:与:通------(三)、古今异义1、如会同,端章甫会同:古义---2、加之以师旅师旅:古义----(四)、重点实词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侍:2、以吾一日长乎尔以:乎:尔:3、毋吾以也毋:以:4、居则曰居:5、不吾知也知:6、如或知尔如:或:7、则何以哉?何以:8、子路率尔而对曰率:尔:而:9、摄乎大国之间:摄,乎:10、加之以师旅加:以:11、因之以饥馑因:以:12、由也为之为:13、比及三年比:14、且知方也且:方:15、夫子哂之哂: 16、求!尔何如尔:何如:17、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方:如:18、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如:侍:19、非曰能之,愿学焉能:20、宗庙之事,如会同如:21、端章甫,愿为小相焉为:22、鼓瑟希,铿尔希:尔:23、舍瑟而作舍:而:作:24、异乎三子者之撰乎:撰:25、何伤乎?何:伤:26:亦各言其志也:亦:其:27、春服既成既:成:28、童子六七人,浴乎沂乎:29、风乎舞雩风:30、咏而归咏:31、吾与点也与:32、三子者出,曾皙后后:33、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夫:言:34、亦各言其志也已矣已:35、夫子何哂由也何:36、为国以礼,其言不让为:以:让:37、唯求则非邦也与唯:则:38、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安:如:39、非诸侯而何而:何:40、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小:孰:(五)、一词多义1、如(1)如或知尔(2)方六七十,如五六十(3)如其礼乐(4)沛公起如厕2、以(1)以吾一日长乎尔(2)毋吾以也(3)则何以哉(4)加之以师旅(5)以侍君子(6)为国以礼3、方(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2)且知方也4、尔(1)以吾一日长乎尔(2)子路率尔而对曰5、为(1)由也为之(2)愿为小相焉(3)赤也为之小6、知(1)居则曰(2)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3)不知木兰是女郎(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5)孰为汝多知乎7、居(1)居则曰,“不吾知也!”(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3)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4)居十日,扁鹊复见(5)佛印居左,鲁直居右(6)囤积居奇(六)、活用现象1、端章甫:端,()章甫,()2、风乎舞雩:风,()3、三子者出,曾晳后:后,()4、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小、大,()5、比及三年,可使有勇:勇,()6、异乎三子者之撰:撰,()(七)、句式1、以吾一日长乎尔()2、毋吾以也()3、不吾知也()4、如或知尔,则何以哉()5、摄乎大国之间()6、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7、异乎三子者之撰()8、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9、夫三子者之言何如()10、为国以礼()(八)、重要语句翻译(1)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译文:(2)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译文:(3)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译文:(4)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译文:(5)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译文:(6)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译文:答案一、注音Kuìyúlǚsèyímùbǐxī s hèng(shuái shèjǐn shìkēng xiàng shěn二、通假字1、希,通“稀”,稀疏2、莫,通“暮”,暮春3、与,通“欤”,语气词三、古今异义1、古:诸侯相见2、古:泛指侵略的军队四、重点实词1、侍:陪侍2、以:因为乎:于----比尔:你们3、毋:不要以:认为4、居:闲居,平时5、知:了解6、如:假如,如果或:有人7、何以:做什么8、率:轻率尔:形容词词尾而:表修饰9、摄,夹、迫近乎:于----在10、加:加到……上以:拿,用11、因:接着以:用,拿12、为:治理13、比:到14、且:表递进,而且方:道,准则15、哂:笑 16、尔:你何如:怎么样17、方:方圆如:或者18、如:至于侍:等待19、能:有能力做20、如:或者21、为:担任22、希:稀疏尔:拟声词词尾23、舍:放下而:表顺承作:起24、乎:于----与,和撰:才能,为政的才能25、何:什么伤:妨害26:亦:也其:自己的27、既:已经成:定28、乎:于----在29、风:吹风30、咏:唱歌31、与:赞成32、后:落在后面33、夫:语气词言:说的话34、已:罢了35、何:为什么36、为:治理以:用让:谦让37、唯:语气词则:就38、安:怎么如:或者39、而:又何:什么40、小:小的事情,小相孰:谁五、一词多义1、如:(1)假如(2)或者(3)至于(4)到,去2、以:(1)介词,因为(2)动词,认为(3)动词,做(4)介词,用(5)连词,表目的,用来(6)介词,用3、方:(1)方圆(2)道,是非准则4、尔:(1)代词,你们(2)助词,形容词词尾,表状态(……的样子)5、为:(1)管理,治理(2)做(3)替6、知:(1)了解(2)主持(3知道(4)zhì通“智”(5)见解,知识7、居(1)平日、平时(2)处于某种地方(3)居住(4)过了(5)坐(6)积蓄、储存六、活用现象1、端,名作动,穿礼服;章甫,名作动,戴礼帽2、风,名作动,吹风3、后,名作动,落后4、小、大,形作名,小事、大事5、勇,形作名6、撰,动作名,才能七、句式1、状语后置2、宾语前置3、宾语前置4、宾语前置5、状语后置6、状语后置7、状语后置8、状语后置9、语前置10、状语后置八、重要语句翻译(1)译文: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夹在大国之间,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接连下来,又有饥饿。

(2)译文:平日里说:“没有人了解我。

”如果有人了解你,那你打算做什么事情呢?”(3)译文:一个方圆六七十里甚至于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振兴礼乐教化,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来推行了。

"(4)译文: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所讲的不一样呀!"(5)译文: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

(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童仆,到沂河里游泳(祈福),在舞雩台上乘凉,唱着歌回家(6)译文: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公西华只能替诸侯做小相,那么,谁又能给诸侯做大相?第二课时一、名句填空1、莫春者,_____________,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下名句皆出自《论语》,请填完整。

(1)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

(2)既来之,___________。

(3)不患寡而患不均,_______________。

(4)过也,人皆见也;_____,__________。

(5)人而无信,__________。

(6)工欲善其事,___________。

(7)往者不可谏,_________。

(8)____________,勿施于人。

(9)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

(10)学而不厌__________。

(11)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不悱不发。

(13)__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

(14)言必行,__________。

答案1、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2、补充(1)思而不学则殆(2)则安之(3)不患贫而患不安(4)更也,人皆仰之(5)不知其可也(6)必先利其器(7)来者犹可追(8)己所不欲(9)匹夫不可夺志也(10)诲人不倦(11)小人常戚戚(12)不愤不启(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4)行必果二、把握思路整体把握文意结构和思路。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问志。

第二部分(“子路率尔”——“吾与点也”):述志。

第三部分(“三子者出”——文末):评志。

如果分两层,将一、二合为一部分也可以。

三、研讨性学习咏读课文,分角色朗读,分析几个人物不同的性格。

(一)问志与述志1.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

(孔子问志,子路首先发言。

在他看来,让他去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即使在有内忧外患情况下,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治理得很出色。

言谈之中,语气十分肯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