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现完整版.ppt
合集下载
肺部真菌感染含诊断鉴别诊断分类治疗用药CT表现附CT图ppt课件
• 对于肺部局限性病变者,如能承受手术, 可行外科手术治疗。
IPFI
•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
(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s, IPFI)
–指真菌直接侵入肺组织或支气管,在其中生长繁殖引起 组织损害、肺功能障碍和炎症反应的病理生理改变过程。
–不包括真菌寄生和过敏所致的支气管肺部真菌感染
• 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2种类型。
• 侵袭性真菌感染 •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 IFI)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肺真菌病
• 定义:是指由真菌引起的肺部疾病,主要 指肺和支气管的真菌性炎症。
• 主要真菌:念珠菌、曲霉菌、组织胞质菌、 隐球菌、球孢子菌、毛霉菌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临床诊断治疗
• 亦称先发治疗(Pre-emptive Therapy)
• 在有宿主因素的患者开展系统性连续监测, 包括每周2次胸部摄片或CT扫描或真菌培养, 或真菌抗原检测。如发现阳性结果,按临 床诊断IPFI,立即开始抗真菌治疗。药物选 择参考所检测到的真菌种类而定。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确诊IPFI
• 至少符合1项宿主因素 • 肺部感染的1项主要或2项次要临床特征 • 及下列1项微生物学或组织病理学依据
IPFI
•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
(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s, IPFI)
–指真菌直接侵入肺组织或支气管,在其中生长繁殖引起 组织损害、肺功能障碍和炎症反应的病理生理改变过程。
–不包括真菌寄生和过敏所致的支气管肺部真菌感染
• 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2种类型。
• 侵袭性真菌感染 •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 IFI)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肺真菌病
• 定义:是指由真菌引起的肺部疾病,主要 指肺和支气管的真菌性炎症。
• 主要真菌:念珠菌、曲霉菌、组织胞质菌、 隐球菌、球孢子菌、毛霉菌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临床诊断治疗
• 亦称先发治疗(Pre-emptive Therapy)
• 在有宿主因素的患者开展系统性连续监测, 包括每周2次胸部摄片或CT扫描或真菌培养, 或真菌抗原检测。如发现阳性结果,按临 床诊断IPFI,立即开始抗真菌治疗。药物选 择参考所检测到的真菌种类而定。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确诊IPFI
• 至少符合1项宿主因素 • 肺部感染的1项主要或2项次要临床特征 • 及下列1项微生物学或组织病理学依据
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特点课件
01
02
03
抗真菌药物
根据真菌种类选择合适的 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 伏立康唑等,以抑制真菌 生长和繁殖。
联合用药
在病情严重或单一药物治 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联 合使用多种抗真菌药物以 提高疗效。
药物剂量与疗程
根据感染程度和个体差异 ,制定合适的药物剂量和 疗程,确保治疗效果。
手术治疗
肺叶切除术
对于某些严重肺部真菌感 染,如肺曲霉菌病等,肺 叶切除术可能是必要的治 疗手段。
PET-CT检查对于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但价格较为昂贵,应用相对较少。
03
肺部真菌感染的影
像学表现
浸润性肺炎型
X线胸片或CT显示炎性浸润,呈磨砂璃样或小结节状影,病灶多位于肺的周边部,呈散在或局限性分 布。
浸润性肺炎型是肺部真菌感染的一种常见影像学表现。X线胸片或CT检查时,可以观察到肺部出现炎 性浸润,表现为磨砂璃样或小结节状影。这些病灶通常位于肺的周边部,呈散在或局限性分布。病灶 的大小和密度可能不同,但通常没有钙化或空洞。
发病机制与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
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真菌侵入、菌群失调和免疫功能低下。
流行病学
肺部真菌感染主要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长期使用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的人群 中。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 发热、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等。
诊断标准
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 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综合判断。
胸腔镜手术
对于某些胸腔内真菌感染 ,如脓胸等,胸腔镜手术 可用于清除感染病灶和引 流脓液。
手术指征与风险
手术治疗应严格掌握手术 指征,充分评估患者身体 状况和风险,避免不必要 的手术。
肺部真菌感染《含诊断鉴别诊断、分类治疗用药CT表现(附CT图)》PPT课件
气,体内留置导管,全胃肠外营养和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治疗等。
9
临床特征:
• 主要特征:
–⑴侵袭性肺曲霉感染的胸部X线和CT影像学特征为:
• 早期出现胸膜下密度增高的结节实变影, • 数天后病灶周围可出现晕轮征, • 约1015d后肺实变区液化、坏死,出现空腔阴影或新月征;
–⑵肺孢子菌肺炎的胸部CT影像学特征为:
21
IPFI防治策略
确诊治疗
临床诊断治疗 拟诊治疗 靶向预防 一般预防
22
一般预防
• 有宿主因素特别是HSCT者,防止曲霉孢子经呼吸 道吸入是预防IPFI的重要环节
• 无发病时应注意保护环境 • 一旦有IPFI发病时应加强监测,评价和改进保护性
环境,消毒污染物包括房间墙壁,清除感染源。 • 除非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病例,不主张使用抗真
• 条件致病性真菌:或称机会性致病真菌, 多为腐生菌或植物致病菌,对人体的致病 性弱。当人体纯在易感因素时,会导致深 部真菌感染。
4
IPFI
•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
(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s, IPFI)
–指真菌直接侵入肺组织或支气管,在其中生长繁殖引起 组织损害、肺功能障碍和炎症反应的病理生理改变过程。
• 氟康唑或伊曲康唑口服预防隐球菌病。
• 对异体或自体HSCT受者
– 推荐口服SMZ-TMP 2片,1次/d,预防性用药。于移植前2~3周 开始服药,至植入后6个月;
– 若持续接受免疫抑制剂或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预防用药应 予继续。
• 对实体器官移植受者,
– 术后可用氟康唑100mg/d,或伊曲康唑口服液200 mg/d ,预防 真菌感染,疗程视病情而定。
9
临床特征:
• 主要特征:
–⑴侵袭性肺曲霉感染的胸部X线和CT影像学特征为:
• 早期出现胸膜下密度增高的结节实变影, • 数天后病灶周围可出现晕轮征, • 约1015d后肺实变区液化、坏死,出现空腔阴影或新月征;
–⑵肺孢子菌肺炎的胸部CT影像学特征为:
21
IPFI防治策略
确诊治疗
临床诊断治疗 拟诊治疗 靶向预防 一般预防
22
一般预防
• 有宿主因素特别是HSCT者,防止曲霉孢子经呼吸 道吸入是预防IPFI的重要环节
• 无发病时应注意保护环境 • 一旦有IPFI发病时应加强监测,评价和改进保护性
环境,消毒污染物包括房间墙壁,清除感染源。 • 除非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病例,不主张使用抗真
• 条件致病性真菌:或称机会性致病真菌, 多为腐生菌或植物致病菌,对人体的致病 性弱。当人体纯在易感因素时,会导致深 部真菌感染。
4
IPFI
•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
(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s, IPFI)
–指真菌直接侵入肺组织或支气管,在其中生长繁殖引起 组织损害、肺功能障碍和炎症反应的病理生理改变过程。
• 氟康唑或伊曲康唑口服预防隐球菌病。
• 对异体或自体HSCT受者
– 推荐口服SMZ-TMP 2片,1次/d,预防性用药。于移植前2~3周 开始服药,至植入后6个月;
– 若持续接受免疫抑制剂或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预防用药应 予继续。
• 对实体器官移植受者,
– 术后可用氟康唑100mg/d,或伊曲康唑口服液200 mg/d ,预防 真菌感染,疗程视病情而定。
肺部感染疾病的CT表现ppt演示课件
.
89
43 / M 哮喘
过敏性支气管 肺曲霉菌病
. 90
显微镜下的支气管内粘液嵌塞
高倍镜下的菌丝
.
91
43 / M 哮喘
治疗二个月后
. 92
常见于净化空洞,含气囊肿中 CT表现:肺厚壁空洞,内含活动 的结节影,长期存在可钙化
10%未经治疗可吸收
.
93
.
94
霉 菌 球 的 标 本
.
.
28
.
29
肺段片状阴影 实变影中常见坏死灶 充气支气管征少见,空洞常见 胸水并不少见且发展迅速 肺气囊在成人较少见,可气胸
. 30
金 黄 色 葡 萄 球 菌 感 染
. 31
约占肺部感染20%,尤其是住院病人 代表:克雷伯氏杆菌,军团菌
表现多种多样
实变影通常是多灶性,下肺常见
. 11
.
12
.
13
不少见, 临床症状常不典型
平片难于与其它原因的球形病灶
(如周围性肺癌)相鉴别
CT: 球形阴影边缘较模糊,其 旁常有不规则淡磨玻璃影
.
14
F/36
咳嗽
不发热
.
15
抗炎治疗后两周复查
.
16
.
17
.
18
多见于支原体肺炎或病毒性肺炎
X线平片呈支气管壁增厚和模糊网 状阴影
.
107
最常见的非细菌性肺炎
CT
肺内实变影
常是单侧性,以下肺较多见
实变影密度较淡,可呈磨玻璃影 及小叶间隔增厚 胸水少见
肺部真菌感染影像学分析PPT课件
35
病理改变
大体病理形态上曲菌球灰褐色或褐黄色,质地 松脆,周围有纤维包膜。 镜下见曲菌球是菌丝缠绕形成的团块,并混有 坏死的细胞体和炎细胞。周围有纤维结缔组织 和慢性炎症。 洞壁可见丰富的支气管血管增生。 曲菌一般不侵及空洞(腔)壁,故曲菌球在空 洞(腔)内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洞壁上可见 草酸钙沉积。
6、胸腔积液、气胸、纵隔淋巴结增大:外带病变邻近胸膜,易出现胸膜病 变(轻度胸膜肥厚、少量胸腔积液等),淋巴结呈环形强化。
7
肺念珠菌病
病原
主要为白色念珠菌,其次为热带念珠菌
AIDS常发生机会性感染,病毒、细菌、真菌及寄生
虫感染,绝大多数为白色念珠菌感染
诊断
深部咳出的痰液连续3次培养出同一种菌种 的念珠菌有诊断价值
33
曲霉菌球 Aspergilloma
34
又称腐生型(saprophytic type)曲菌病, 不伴组织坏死。 霉菌球位于已经存在的肺内空洞或扩张 的支气管内,成分:霉菌菌丝、粘液和 坏死细胞碎片 肺内空洞或空腔病变常见:结核、支气 管扩张,其次癌性空洞、肺脓肿、支气 管囊肿、肺隔离症、肺大泡等 可双侧发病。
45
过敏性的支气管肺曲霉菌病 (APBP)
46
患者有长期的哮喘病史。 对曲霉菌的高敏反应引起。
Ⅰ型变态反应,释放IgG和IgE抗体。 Ⅲ型变态反应,抗体复合物和炎性细胞引起
支气管粘膜和管壁破坏和支气管扩张 大量粘液产生,粘液栓产生。
病理:嵌塞的粘液栓内可见曲霉菌和嗜 酸粒细胞,邻近支气管壁纤维化和慢性 炎性浸润,有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 扩张的支气管主要累及段和亚段支气管。
3、磨玻璃样影:病理上为真菌感染后肺泡间质综合征(淋巴细胞、浆细胞、 巨噬细胞及嗜酸性细胞间质侵润),影像上表现为淡薄模糊影,边界不 清,呈分散或弥漫分布,在淡薄影内可见血管
病理改变
大体病理形态上曲菌球灰褐色或褐黄色,质地 松脆,周围有纤维包膜。 镜下见曲菌球是菌丝缠绕形成的团块,并混有 坏死的细胞体和炎细胞。周围有纤维结缔组织 和慢性炎症。 洞壁可见丰富的支气管血管增生。 曲菌一般不侵及空洞(腔)壁,故曲菌球在空 洞(腔)内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洞壁上可见 草酸钙沉积。
6、胸腔积液、气胸、纵隔淋巴结增大:外带病变邻近胸膜,易出现胸膜病 变(轻度胸膜肥厚、少量胸腔积液等),淋巴结呈环形强化。
7
肺念珠菌病
病原
主要为白色念珠菌,其次为热带念珠菌
AIDS常发生机会性感染,病毒、细菌、真菌及寄生
虫感染,绝大多数为白色念珠菌感染
诊断
深部咳出的痰液连续3次培养出同一种菌种 的念珠菌有诊断价值
33
曲霉菌球 Aspergilloma
34
又称腐生型(saprophytic type)曲菌病, 不伴组织坏死。 霉菌球位于已经存在的肺内空洞或扩张 的支气管内,成分:霉菌菌丝、粘液和 坏死细胞碎片 肺内空洞或空腔病变常见:结核、支气 管扩张,其次癌性空洞、肺脓肿、支气 管囊肿、肺隔离症、肺大泡等 可双侧发病。
45
过敏性的支气管肺曲霉菌病 (APBP)
46
患者有长期的哮喘病史。 对曲霉菌的高敏反应引起。
Ⅰ型变态反应,释放IgG和IgE抗体。 Ⅲ型变态反应,抗体复合物和炎性细胞引起
支气管粘膜和管壁破坏和支气管扩张 大量粘液产生,粘液栓产生。
病理:嵌塞的粘液栓内可见曲霉菌和嗜 酸粒细胞,邻近支气管壁纤维化和慢性 炎性浸润,有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 扩张的支气管主要累及段和亚段支气管。
3、磨玻璃样影:病理上为真菌感染后肺泡间质综合征(淋巴细胞、浆细胞、 巨噬细胞及嗜酸性细胞间质侵润),影像上表现为淡薄模糊影,边界不 清,呈分散或弥漫分布,在淡薄影内可见血管
肺真菌病影像PPT大纲
见“空气半月征”。
毛霉病
肺部毛霉病进展迅速,常表现为 肺门蝴蝶状影或双肺弥漫性浸润
影。
鉴别诊断与误区提示
1 2 3
与肺癌的鉴别
肺真菌病与肺癌在影像上有时难以区分,需要结 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 判断。
与肺结核的鉴别
肺结核也常表现为肺部结节、肿块及空洞性病变 ,但多伴有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且实验 室检查可发现结核杆菌。
物以提高疗效。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密切关注抗真菌药物可能引起 的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手术治疗及适应证探讨
手术治疗适应证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病情持续 加重或存在严重并发症的肺真 菌病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选择
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 合适的手术方式,如肺叶切除 术、全肺切除术等。
影像学检查
展示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析隐球菌感 染的影像学特点。
诊断过程
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 查,阐述隐球菌感染的诊断过程。
治疗与转归
介绍患者的治疗方案和病情转归,强调早期 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
典型案例分析三:毛霉菌感染
患者情况简介
简要介绍患者的基本信息和患病经过。
影像学表现
详细描述毛霉菌感染在影像学上的表现,包括棉絮状病灶等特征性改变。
核素扫描
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药物进行肺部 扫描,可反映肺部的血流和代谢情况 。但由于其特异性较低,一般不作为 肺真菌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20XX
PART 03
肺真菌病影像表现与诊断
REPORTING
肺真菌病的典型影像表现
肺部结节或肿块影
肺真菌病常表现为肺部单发或多 发的结节或肿块影,边缘多较清
毛霉病
肺部毛霉病进展迅速,常表现为 肺门蝴蝶状影或双肺弥漫性浸润
影。
鉴别诊断与误区提示
1 2 3
与肺癌的鉴别
肺真菌病与肺癌在影像上有时难以区分,需要结 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 判断。
与肺结核的鉴别
肺结核也常表现为肺部结节、肿块及空洞性病变 ,但多伴有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且实验 室检查可发现结核杆菌。
物以提高疗效。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密切关注抗真菌药物可能引起 的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手术治疗及适应证探讨
手术治疗适应证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病情持续 加重或存在严重并发症的肺真 菌病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选择
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 合适的手术方式,如肺叶切除 术、全肺切除术等。
影像学检查
展示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析隐球菌感 染的影像学特点。
诊断过程
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 查,阐述隐球菌感染的诊断过程。
治疗与转归
介绍患者的治疗方案和病情转归,强调早期 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
典型案例分析三:毛霉菌感染
患者情况简介
简要介绍患者的基本信息和患病经过。
影像学表现
详细描述毛霉菌感染在影像学上的表现,包括棉絮状病灶等特征性改变。
核素扫描
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药物进行肺部 扫描,可反映肺部的血流和代谢情况 。但由于其特异性较低,一般不作为 肺真菌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20XX
PART 03
肺真菌病影像表现与诊断
REPORTING
肺真菌病的典型影像表现
肺部结节或肿块影
肺真菌病常表现为肺部单发或多 发的结节或肿块影,边缘多较清
肺真菌病PPT课件
16
腐生型肺曲菌病
.
17
腐生型肺曲菌病: 左上肺结核性空洞见曲菌球. ,其位置随体位发生变化18 。
腐生型肺曲菌病
CT仰卧和俯卧位扫描:
左上肺腺癌空洞内见可移动曲菌球。
.
19
(二)过敏性支气管肺型曲菌病
• 为机体对曲菌发生的变态反应而引起。主 要病理改变为支气管粘液栓塞。
• 支气管粘液栓塞在上叶多见,发生肺段、 亚段或更下一级支气管内,引起支气管扩 张和炎性改变。
.
20
临床表现
• 病人有长期支气管哮喘史,可有发热、咳 嗽、脓痰,有时咯血、胸痛,部分可咳出 粘液栓子。多数病人血白细胞和酸性粒细 胞增多。痰检有曲菌。
.
21
影像学表现
• 肺内柱状致密影,边缘清楚,沿肺段或亚 段支气管解剖位置分布,两肺上叶多见。 柱状影可为一支,远端有分支呈“Y”形, 或为多支,呈“V”形或手指套状影,向肺 门方向集中。病变远端可有肺不张。
性病变内,形成曲菌球。 ② 过敏性支气管肺型:为机体对曲菌发生的
变态反应。 ③ 侵袭型:病人的免疫力下降,大量曲菌在
短期内侵入肺部,属机遇性感染。
.
9
(一)腐生型曲菌病
• 基本病理改变:曲菌球 • 曲菌球由曲菌菌丝、粘液、纤维素及菌体
组成。位于肺内原有的空洞或空腔内,如 结核空洞、癌性空洞、慢性肺脓肿、支扩 和肺囊肿。
.
26
曲菌经支气管侵入肺内,破坏肺小血管或 细支气管而引起支气管肺炎、出血性肺栓 塞和肺脓肿。亦可血行播散,引起其他脏 器疾病,常见于肾。 临床症状较重,如高烧、呼吸困难、咳嗽、 胸痛、咯血等。
.
27
影像学表现
• 一侧或两侧肺野单发或多发斑片状模糊影。 • 一个或多个肺段或肺叶实变和两肺弥漫性
肺真菌CT诊断ppt课件
15
5、空洞
常为多发
可编辑课件PPT
16
多数空洞内有不同形式的内容物
可编辑课件PPT
17
6、晕征
病灶周围环状磨玻璃样密度包绕
可编辑课件PPT
18
晕征
可编辑课件PPT
19
7、新月征(霉菌球)
可编辑课件PPT
20
霉菌球: 活动,不强化
可编辑课件PPT
21
霉菌球的特点:随体位改变而改变
可编辑课件PPT
56
血性播散性肺结核(双肺弥漫性分布)
可编辑课件PPT
57
支气管播散结核
特征:多发 “簇” 状分布的“树芽征”
可编辑课件PPT
58
曲霉菌多发结节灶:
血性播散: 数量较少,大小不等,, 常见晕征。
支气管播散: 成簇分布特点不明显, 常伴有空洞 结节周围常见“晕征”。
可编辑课件PPT
59
血行播散结节灶的鉴别简单容易
22
位于空洞内的悬浮霉菌球:
可编辑课件PPT
23
8、弥漫性病变
双肺弥漫性分布的磨玻璃样密度和间质改变
可编辑课件PPT
24
9、受侵支气管的改变
管壁增厚、 管腔扩张或狭窄、腔内粘液栓
可编辑课件PPT
25
支气管内粘液栓(指套征)
可编辑课件PPT
26
扩张支气管内的结节
可编辑课件PPT
27
11、胸腔积液
可编辑课件PPT
28
(二)肺内曲霉菌侵袭表现的识别
1、多发(多个、多部位)病灶 2、多种形态的病灶同时存在
可编辑课件PPT
29
1、常为多发病灶(多个、多部位)
CT诊断肺真菌病
PPT文档演模板
CT诊断肺真菌病
肺隐球菌病
PPT文档演模板
CT诊断肺真菌病
三、肺念珠菌病
•根据感染途径不同分为支气管型和肺型
【CT表现 】
1、支气管型:支气管血管束增粗,边缘模糊, 肺内大小不等的片状影,肺门淋巴结肿大。
2、肺型:在两肺中、下部出现斑点、不规则片 状、广泛实变影,血源感染时可呈边缘模糊 的结节状,有些患者表现为粟粒结节状阴影。
六、肺奴卡菌病
【CT表现 】
➢ 肺结节或肿块;小片或大片肺实变,可有多发低 密度小脓肿及空洞
➢ 增强扫描可见环形强化 ➢ 可伴有肺门淋巴结肿大 ➢ 侵犯胸膜引起脓胸和胸膜增厚,少数可侵犯胸壁 ➢ 少数病人肺内可见弥漫分布小结节和粟粒样病变
PPT文档演模板
CT诊断肺真菌病
肺奴卡菌病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CT诊断肺真菌病
肺曲菌病—侵袭型
PPT文档演模板
CT诊断肺真菌病
肺曲菌病—侵袭型
PPT文档演模板
CT诊断肺真菌病
肺曲菌病—侵袭型
PPT文档演模板
CT诊断肺真菌病
肺曲菌病—侵袭型
PPT文档演模板
CT诊断肺真菌病
肺曲菌病—侵袭型
PPT文档演模板
Hale Waihona Puke CT诊断肺真菌病肺曲菌病—侵袭型
•3.23%
•毛霉菌
•9.68%
•54.84%
•隐球菌
•19.35%
PPT文档演模板
CT诊断肺真菌病
一 、肺曲菌病
主要致病菌为烟曲菌
分型
腐生型 侵袭型 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型
PPT文档演模板
影像学特征表现
曲菌球 日晕征 支气管粘液栓塞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端肺。3.空洞,薄壁(多见免疫缺陷患者)。4.弥漫混
合病变,结节,团块,实变,斑片灶多样分布,以结节肿块
为主。5.弥漫粟粒影。6.急性间质肺炎。7.可伴胸水,
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
最新.课件
38
最新.课件
39
最新.课件
40
最新.课件
41
最新.课件
42
最新.课件
43
最新.课件
44
最新.课件
45
最新.课件
46
最新.课件
47
最新.课件
48
最新.课件
49
最新.课件
50
最新.课件
51
最新.课件
52
最新.课件
53
最新.课件
54
最新.课件
55
最新.课件
56
最新.课件
57
最新.课件
58
最新.课件
59
• 鉴别诊断:临床与CT表现无明显特异性,需与肺癌, 转移癌,结核,肺炎鉴别. 1.肺癌:肺隐球菌病孤立结节型需与周围型肺癌鉴 别,两者均可有分叶,毛刺,胸膜凹陷征,有时难以鉴 别.随访肺癌进行性增大.而肺隐球菌病发展缓慢, 早期周围可以有晕征。 2.转移癌:肺隐球菌病多发结节型需与转移癌鉴别, 转移癌多表现为光整结节型,而肺隐球菌病的结节 形态常不规则,且常伴斑片影等多态表现。 3.结核:弥漫混合型肺隐球菌病需与结核鉴别.两者 均为多态,多灶表现,但弥漫混合型肺隐球菌病以结 节团块为主,而结核则以空洞,斑片样支气管播散灶 为主。
肺部真菌感染的 CT表现
阜阳市人民医院干部老年科
高坤
最新.课件
1
肺真菌感染是指真菌对气管,支气管和肺 实质的侵犯,引起气道粘膜炎症和肺部不同程 度的炎症、肉芽肿、严重者有坏死性肺炎,甚 至血行播散到其它部位。近年来真菌感染逐 年增多,临床上以念珠菌,曲菌最常见,其次为 新型隐球菌,毛霉菌,组织孢浆菌等。
最新.课件
3
最新.课件
4
最新.课件
5
最新.课件
6
最新.课件
7
最新.课件
8
最新.课件
9
最新.课件
10
最新.课件
11
• 鉴别诊断
• (1)结核:结核球液化出现新月征空洞时需与 之鉴别,一般空洞壁较厚,病灶周围可见卫星 灶,增强后不强化。
• (2)癌性空洞:肺癌的空洞常为偏心厚壁,随访 病灶增大,增强后明显强化。
诊断主要依靠手术病理,纤支镜肺活检或肺穿刺活检 病理。
最新.课件
37
CT主要常见表现:多态、多样、多灶为特征。
1.结节或肿块病变(约占70%),大小6mm-10cm不等,
孤立或多发,可有分叶,毛刺,胸膜凹陷征,部分病灶周
边见"晕征"。2.浸润实变灶,病灶呈大叶或节段分布,
远端密度实,近心处密度明显淡而稀疏,气道征局限于
• 鉴别要点,多轴位透视,变动体位对照CT扫描, 病灶随体位改变而变动可与两者鉴别.
最新.课件
12
• 2.侵袭型: 为曲霉菌引起的肺部炎症、坏死、脓肿 及肉芽肿性病变。 主要症状:发热,咳嗽,咳棕黄色痰,伴有肺栓塞时出 现咯血,胸痛等,病情进展迅速。 CT表现:1)大片致密影以及沿支气管分布的小斑片 影。2)单个或多个结节,团块影,周围常见磨玻璃样 的晕影环绕,即"晕征",在肺曲霉菌病早期出现率较 高,故对本病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其病理基础为 具有高度血管侵袭性的真菌所造成的病灶周围出 血,增强后可以轻度强化。3)空洞:曲菌病易发生凝 固性坏死,坏死物经支气管排出后可形成空洞,此时 空洞壁可厚薄均匀或不均匀,常见半球形的附壁结 节,即所谓的"空气新月征"。
最新.课件
60
• 肺念珠菌病 主要由白色念珠菌引起,在抗生素治疗后或免疫力 下降时,易引起肺部感染。感染途径有血源性及气 源性,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为肺炎常见症状。 CT表现:大小不等、多发、边界清楚的结节,可伴 有实变、树芽征、磨玻璃样结节,部分结节周围伴 有晕征。少见CT表现有支气管壁增厚和胸水,罕见 表现包括空洞,空气新月征和淋巴结肿大,缺乏这些
变,增强扫描有强化,而支气管黏液嵌塞不强
化。支气管扩张症也可伴支气管黏液嵌塞,
但支气管扩张症多见于远端小支气管,而变
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多发生于除一、
二级以外的大支气管,两者发生部位不同可
鉴别。
最新.课件
36
肺隐球菌病
定义:肺隐球菌病是由吸入空气中的新型隐球菌孢子 感染引起的一种亚急性或慢性肺部真菌病,以中青 年多见,且男性多于女性。以往认为该病多发于慢性 消耗和免疫受损患者,但近来国内外文献统计示免疫 功能正常者的发病率有所增加,发病原因不明。 临床表现:一般症状较轻或体检发现,多有低热、咳 嗽、咳痰、胸痛、乏力、体重减轻。
最新.课件
31
最新.课件
32
最新.课件
33
最新.课件
34
最新.课件
35
• 鉴别诊断:1)肺内表现需与其他变态反应类
肺炎鉴别,形态上并无特异性,结合临床哮
喘病史,血嗜酸性细胞及血IgE明显增高,可
鉴别。2)支气管病变需与支气管内生长的肿
瘤和支气管扩张征鉴别,如表皮黏液样癌
可沿气管腔生长,阻塞管腔,形成结节团块改
最新.课件
2
• 肺曲霉菌病 病因:曲霉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吸入后一般不易感染,常继 发于肺部已有疾患。
临床与CT表现: 1.腐生型(曲菌球):曲菌丝,纤维素和黏液形成游离状态的曲 菌球.主要症状为反复咯血。 CT表现:一般继发于肺结核空洞、支扩、支气管囊肿内, 好发上叶肺尖,病灶类球形,密度均匀,界清,部分可有钙化, 与洞壁之间可见"空气新月征",病灶随体位改变而变动是其 特点,即"滚珠征",是曲菌病最具诊断特征性的CT表现,增强 后不强化。
临床特征:1)哮喘史。2)支气管壁增厚,管腔扩张。 3)曲霉菌皮肤试验阳性。4)纤支镜检示管腔内棕 黄色粘稠物阻塞。5)血嗜酸性细胞绝对记数及血 IgE明显增高。 CT表现:1)过敏性炎症表现:一过性游走性肺部浸 润影,呈片状、结节状或假肿块状。2)支气管壁增 厚,表现为轨道征、管状影、平行线。3)支气管扩 张和支气管黏液嵌塞:多发生于除一、二级以外的 大支气管。近端支气管扩张,其内粘液栓填塞时,呈 指套状或Y、V形密度增高影,病变远端支气管一般 正常。
最新.课件
13
最新.课件
14
最新.课件
15
最新.课件
16
最新.课件
17
最新.课件
18
最新.课件
19
最新.课件
20
最新.课件
21
最新.课件
22
最新.课件
23
最新.课件
24
最新.课件
25
最新.课件
26
最新.课件
27
最新.课件
28
最新.课件
29
最新.课件
30
• 3.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炎:是由曲霉菌抗原导致机 体产生变态反应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