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痉湿暍病3
3痉湿喝病
第19条
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 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 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 鼻中则愈。
名词
湿家:常患久患湿病的人,这里在于指明患者的体 质是素体阳虚。
提要
本条论述寒湿在于头中的证治
分析
症状: 身疼发热――素有寒湿,感受寒湿,侵入肌表,闭郁表 气不流通。 面黄――湿郁于上,此面黄在病机上与“黄疸”不同。
第14条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 细者,此名湿痹。湿痹之候,小便不 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名词 湿痹:素有内湿,招致外湿,湿邪不仅流入 关节,而且内合于脾,形成内外合邪 之证。以脉沉而细,关节疼痛而烦, 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为主证。 但:只,仅的意思。 烦:谓疼痛而烦扰不宁。
提要
本条论述内湿外湿相合湿痹的证候和治法。
麻黄加术汤
病机 寒湿在表
麻杏薏甘汤
风湿在表,有化热倾向
身烦疼较剧,重着不移,疼势 较轻,呈走串性, 主证 恶寒较重,无汗 发热较著,朝轻暮重
治法 辛温解表,散寒祛湿
药物
辛凉清宣,解表祛湿
麻杏草(桂枝,白术) 麻杏草(薏苡仁)
第22条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 防己黄芪汤主之。
名词
▲下有陈寒:指病人下焦有寒已久。
湿病证治规律
1 病因病机 * 外湿为主因多挟风寒
*外湿与内湿相互影响发病 * 湿邪痹阻阳气为湿病总病机 2 辨证述要 *湿病本证 *湿病变证 *湿病类证 3 治疗特点 *微发汗 *利小便 *助阳气
第25条
太阳中暍,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 细芤迟。
名词
暍病:即伤暑,由于夏季感受暑邪引起,以发热 自汗,烦渴溺赤,少气脉虚为主症。每易 兼寒挟湿,形成虚实挟杂之候。 口开:此指暑热内扰,气逆张口作喘 主症:颈项强急,口噤不开,甚至角弓反张为主证。 兼症:外感,如恶寒,发热。 《金匮》所论以津液不足,筋脉失养,外感风寒而致。 《内经》中对痉病的病因,是以外邪立论,认为乃由外 邪侵袭,壅阻经络而成。如《素问 · 至真要大论》 中“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暴强直,皆 属于风”等。 《金匮》提出伤亡津液亦可致痉的病因学说, 成为后世内伤致痉的理论基础。
《金匮要略》小结:痉(《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金匮要略》小结:痉(《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小结之一:第1条讲的是有三层意思。
第一,刚痉与柔痉的概念。
本条没有讲‘痉’的概念,但我们知道,痉者,抽搐痉挛也。
有汗的是柔痉,无汗的是刚痉。
第二,皮肤肌肉筋骨均属表。
第三,痉属表病,但又超越了《伤寒论》所说的太阳表病。
这个痉,虽是表病,虽有汗或无汗,但不一定恶寒。
小结之二:第2条主要讲的是津液损耗而导致痉病的产生。
小结之三:第3条讲的是痉病的一些表现,最主要的是表现是拘急。
小结之四:第4条讲的是津液的虚实增减所表现出来的脉象。
津液少的,脉象就小。
津液多的,其脉象就饱满。
小结之五:第5条讲的是痉病的脉象。
痉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体内有热,伤耗津液,致使津液不能濡养筋骨。
津液少,故脉象不饱和,而出出弦脉。
小结之六:第6条讲的是痉病而有疮疡的,不能用发汗的办法。
因为疮疡亦属伤损津液。
小结之七:第7条讲的是用桂枝汤解肌,有栝蒌解热生津。
小结之八:第8条讲的是用桂枝汤平喘,用麻黄发汗,用葛根解肌。
小结之九:第9条讲的是热伤津液而出出阳明证,有大承气汤治。
小结之十:胡老说,痉病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有热。
他说‘无论刚痉、柔痉,无热不痉,热伤津液,组织枯燥而不洁濡,因而作痉’。
小结之十一:胡老认为痉病是可以用六经辨证的方法来治疗的。
他认为‘兼表者,无汗麻黄剂,有汗桂枝剂;兼里实者,可与大承气汤;兼半表里者,可与小柴胡加石膏汤’。
小结之十二:从胡老的话中可知,痉属于阳性病,属三阳病。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病脉证治要点总结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病脉证治要点总结1. 痉病鉴别诊断:栝楼桂枝汤证脉沉细迟,汗出,不恶寒,身体强;葛根汤证脉细沉,无汗,口噤不得语、恶寒;大承气汤证恶热,角弓反张,脉沉细。
eg:磨牙,除凉虫证外,须考虑痉病的葛根汤和大承气汤证。
2. 总结:临床上见肌肉强直,牙关紧咬,独头动摇,角弓反张,张不开嘴,就要想到痉病。
加脉沉细有力就可确诊为痉病。
3. 湿病的特点:湿家都有身体疼痛,且在阴雨天加重。
(不具备此证就不是湿病)4. 湿病方证鉴别要点:第一,脉有力,日晡所剧者,麻杏薏甘汤。
第二,脉有力,日晡所不剧者,麻黄加术汤。
第三,脉浮无力,身重汗出恶风者,特别是身重,用防己黄芪汤,第四,脉无力,近之则痛剧者,甘草附子汤。
第五,脉无力,近之不痛剧,大便干着,白术附子汤;大便不干者,桂枝附子汤。
5.湿病特殊症状:第一,如虫行皮中,防己黄芪汤。
第二,骨节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甘草附子汤。
6. 暍病就是暑病,中暑的特点:身重而疼痛。
7. 暍病诊断要点:初次得病时在暑伏天;每到暑伏天病情加重;脉大无力,口渴乏力。
8. 暍病总结:清暑益气汤应用指征:脉虚大弦数;舌苔薄白;伴随症状多见心烦,口渴,疲乏无力。
若首次发病时间在暑伏天,且疾病到了暑伏天加重者考虑暑病。
湿暍病病脉证治1. 痉病鉴别诊断:栝楼桂枝汤证脉沉细迟,汗出,不恶寒,身体强;葛根汤证脉细沉,无汗,口噤不得语、恶寒;大承气汤证恶热,角弓反张,脉沉细。
eg:磨牙,除凉虫证外,须考虑痉病的葛根汤和大承气汤证。
2. 总结:临床上见肌肉强直,牙关紧咬,独头动摇,角弓反张,张不开嘴,就要想到痉病。
加脉沉细有力就可确诊为痉病。
3. 湿病的特点:湿家都有身体疼痛,且在阴雨天加重。
(不具备此证就不是湿病)4. 湿病方证鉴别要点:第一,脉有力,日晡所剧者,麻杏薏甘汤。
第二,脉有力,日晡所不剧者,麻黄加术汤。
第三,脉浮无力,身重汗出恶风者,特别是身重,用防己黄芪汤,第四,脉无力,近之则痛剧者,甘草附子汤。
经典笔记辨痉湿暍病脉证治之痉病
经典笔记辨痉湿暍病脉证治之痉病金匮要略·辨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躯体三阳病]之一总论【伤寒辨异】《金匮玉函经》:太阳病,痉湿暍三种,宜应别论,以为与伤寒相似,故此见之。
《千金翼方》论曰∶伤寒与痉病湿病及热暍相滥,故叙而论之。
一、痉病【痫痉辨异】《巢源》:痉者,脊背强直,(甚则)口噤不能言也。
(病发时,身软时醒者,谓之痫;身强直,反张如弓,不时醒者,谓之痉。
)【痉分刚柔】1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2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
【脉证顺逆】3【逆脉】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为难治。
9【顺脉】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
(一作:筑筑而弦)(《脉经》《玉函经》:痓家,其脉伏坚,直上下。
)10【逆证】痉病有灸疮,难治。
(《巢源》:金疮着风候:夫金疮干无汁,亦不大肿者,中风也。
寒气得大深者,至脏便发作痉,多凶少愈。
金疮中风痉候:夫金疮痉者,此由血脉虚竭,饮食未复,未盈月日,荣卫伤穿,风气得入,五脏受寒,则痉。
…不及时救者皆死。
…欲作痉,急治之。
)【痉因误治】4【发汗伤表】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巢源》:夫汗,由阴气虚而阳气加之,里虚表实,阳气独发于外,故汗出也。
血为阴,产则伤血,是为阴气虚也;气为阳,其气实者,阳加于阴,故令汗。
汗出而阴气虚弱不复者,则汗出不止。
凡产后皆血虚,故多汗,因之遇风,则变为痉。
纵不成痉,则虚乏短气,身体柴瘦,唇口干燥,久普通经水断绝,津液竭故也。
)5【攻下伤里】夫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
6【误汗伤营】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攻其表),汗出则痉。
(《脉经》《巢源》:作疮者,慎不可当风及自扇,若风入疮内,犯诸经络,所致痉。
)7【痉病急症】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
(《巢源》:此由肺移热于肾,传而为痉。
)(《玉函经》补:脊强者,五痉之总名。
其证卒口噤,背反张而瘛瘲,诸药不已,可灸身柱、大椎、陶道。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二三)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之痉病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二三)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之痉病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第一节痉病一、痉病分类【原文】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这一篇实际上是包括三个内容,一个是痉病,一个是湿病,还有一个暍病。
这三个,从病的表现,脉象,临床症状以及治疗这四个方面,都进行了一个比较详细的讲解。
所以,《金匮要略》的每一篇后面都叫病脉证治。
我们先来看痉病,痉病的这一篇内容,在临床上是非常有用的。
但是,这里有些内容,可能和现代医学结合不起来。
首先看痉病的分类,关于痉病,张仲景到底分了几类?第一个刚痉,什么叫刚痉?太阳病,发热无汁,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痉”字,有的书上写的是“痓”,“痓”可能是误写,也就在传抄的时候出现了误写,因为这两个字特别的相近,“痉”字的繁写“痙”是这样的,与“痓”特别相似,很容易把“痉”字当成一个“痓”字。
所以,有可能是在传抄的时候出现了误写。
痉病,首先是病在太阳,这个太阳,到底指的是什么?在《伤寒论》里有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
这个太阳是指的一个阶段还是指的一个部位呢,还是指的一个症候群呢?实际上,在《伤寒论》里,没有这么明确。
但是,根据整个《伤寒论》里的内容,这个太阳,应该是指的是病位。
在人体上,太阳,就是太阳膀胱经和太阳小肠经。
是指的膀胱经,小肠经受寒,那就是太阳病。
如果不这样来解,那伤寒论里好多的东西就解不明白了。
太阳病表现出来的是发热,无汗,恶寒。
太阳病是什么呢?既然是太阳经的病变,它就可以感受各种邪气。
在《伤寒论》里,张仲景已经是讲得很详细了。
后面讲《伤寒论》的时候再展开讲。
当我们知道是在太阳经的部位有病,表现为发热,无汗,恶寒,在加上痉,这就是刚痉。
原文的意思,大致就是这样。
【要点延伸】1、“痉"病共同特征:发热。
与脑部感染性疾病、高热惊厥相关。
2、“刚痉"病因:风寒性生物性病邪,如脑膜炎双球菌等。
3、“刚痉”特征:恶寒、无汗。
首先,痉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一定有发热,没有发热,就不能叫痉病。
张氏《金匮要略》译文部分
《金匮要略》之痉湿暍病脉证并治力丰中医学者一、相同点:三病皆由外因引起,初期有太阳表证。
故而合为一篇。
二、主要表现:1、痉病,以项背强几,口噤不开,甚至角弓反,脉弦为主。
类似于破伤风。
2、湿病,以关节疼痛,或者发热、身疼为主。
类似于风湿热。
3、暍病,以自汗口渴、心烦溺赤、身热脉虚为主。
类似于中暑。
三、原文:1、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2、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
痉病分刚柔,汗出发热不怕冷为表虚,无汗发热怕冷为表实。
3、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为难治。
痉病脉弦,现在气血不足,脉沉细,正气不足。
4、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5、夫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
6、疮家虽身痛疼,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太阳病发汗太过、风病下法发汗、疮家等发汗均伤津,可以发病。
7、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禁,背反者,痉病也。
若发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发其汗已,其脉如蛇。
此条破伤风的典型特点。
恶寒,时头热,是太阳表证;颈项强急,卒口禁,背反,是太阳阳明被热邪伤津化燥;面赤,目赤,独头动摇,是风热上受。
后六句不做解释,似与此段无关。
8、暴腹胀大者,为欲解。
脉如故,反伏弦者,痉。
破伤风本来角弓反,腹直肌紧,现在缓解,故而欲解;但是脉象沉陷说明更加深重。
9、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
痉主脉。
10、痉病有炙疮,难治。
怕伤津。
11、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
太阳症状+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弦紧有力,应该汗出。
栝蒌养津,桂枝汤解肌。
12、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能语,欲作刚痉,根汤主之。
风寒外袭,邪气影响气机,邪气不能外解则无汗,不能下行则无小便,只能上冲,口噤不语说明即将发作,根汤主之。
13、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介齿,可与大承气汤。
阳明里热,热邪壅塞气机则胸满;口噤,必介齿,为阳明经循行症状;卧不着席,脚挛急,为欲发病。
金匮要略全文及译文注释
金匮要略全文及译文注释《金匮要略》是中医经典古籍之一,作者是汉代的张仲景。
全文及译文注释如下:原文:金匮要略第一篇: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
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
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
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炙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之,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
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
色黄者胸上有寒也。
色白者亡血也。
设微赤非时者死,其目正圆者痉不治。
又色青为痛;色黑为劳;色赤为风;色黄者便难;色鲜明者有留饮。
息引胸中上气者咳。
第二篇:痓湿暍病脉证治第二痓之为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若手足搦者,痓病也。
若发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
发其汗已,其脉如蛇。
湿之为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
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
纳药鼻中则愈。
中暍之为病也,恶寒头痛,口渴身热而喘。
其脉弦细芤迟。
若发其汗则身重而下泄。
复恶寒,则阳气微。
当数熨其背,而勿冷也。
夫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
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也。
里虚宜温之也。
第三篇: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
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然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欲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有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舍此复何求耶?百合知母汤主之。
狐惑之为病也,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小便赤大便不利或数日不大便或时时小便浓如血蚀于上部则声嗄音哑咽喉干燥热痛饮以苦参汤洗之以苦参地黄皂荚丸主之。
第四篇:疟病脉证并治第四疟脉自弦也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紧者下之差;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浮大者可吐之;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三三)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之中湿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三三)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之中湿【原文】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中湿,亦名湿痹。
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中湿就是中到了湿,不是说是中焦里湿,是湿中在身体里去了,脉只要出现沉脉,只要是沉病就是在里,脉细,细就是寒。
也叫做湿痹。
湿痹的症候有哪些呢?怎么知道有湿痹?病人的主症,第一个是小便不利,大便反快。
因为寒湿在身体里面,就会造成小便排不出来。
当我们要去治症的时候,一般来说都是利小便。
所以,治任何中湿的病都是在利尿。
为什么会有湿在身体里面呢?中湿之人从哪里来的?这有两种情形。
一种是天气太热造成的,热就会流汗。
为了避免流汗,于是就跑到冷气间里面。
在外面天气很热,流汗流很多,突然进入冷气间,表一下子被冷气束到了,于是汗水停在体内没有出去,长年累月以后体内就生湿了,然后再慢慢的渗到关节里面,这是第一种。
第二种,发生于劳力之人,夏天时工作造成身体很热,到了晚上,天气很凉快,工人吃完饭洗个冷水澡后,就躺在外边乘凉,晚上半夜的时候又当风,因此体内的湿就无法散出体外,这也会生湿。
还有就是妈妈们容易得到中湿,妈妈在全家人都睡了以后,还在那边洗衣服弄得一身汗,汗出以后再去洗澡,之后休息一下,这时就当风而坐,风吹到身体感觉得很凉快,此时她的汗还是继续在出来,于是造成寒气束到表,这也是会造成湿气停在体内。
这两种状况其实是一样,只是来源不一样,结果都造成湿渗在身体里面。
当湿渗在关节里面,这湿又没有办法渗出去时,湿气就会慢慢的囤积起来,如果过多的湿停在关节中间,关节就会痛,累积在肌肉里面,肌肉就会酸。
这种渗在关节里面的湿,会跟外面的气候相呼应,气候一变冷的时候,湿就会反应,这就是所谓同气相求。
此时病人就会感觉到酸痛了,去湿要靠温化才能去除。
因此病人一接近热,就感觉酸痛减轻了。
所以风湿关节炎发生酸痛的时候只要一接近热,一烤火就会很舒服,气候一变,要开始下雨了或者外面环境一改变病人马上就感觉开始酸痛了,这是因为湿跟环境相通所造成的。
中医专业金匮要略教案第3讲 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
(3)暍病的脉、因、证、治。
3、小结
外湿:微汗,不可过汗;内湿:利小便;上部寒湿应因势利导。治疗湿应注意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表里、寒热、虚实。
复习思考题
1、试述痉病的成因和主脉主证?
2、痉病由于津血损伤,治疗应以生津养血为主,本篇举出解表、泻热之方,对治法有无矛盾?
3、湿病的主证、病机如何?表实、表虚如何分证论治?
4、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桂枝附子汤三方如何具体运用?
5、风湿之病,以身体关节疼痛为证,但为什么常常在天气阴雨的时候发作加重?试述其理。
6、试述暍病的主证与治法。
7、太阳中暍,有恶寒存在,何以须用白虎加人参汤?试说其理。
参考书籍
或网址
21世纪课程配套教材《金匮要略教与学》
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金匮要略》(案例版)
4、湿病的证治。
5、暍病的辨证、证治。
教学难点
1、三附子汤证治比较微汗法的应用。
2、湿病的辨证特点。
3、麻黄加术汤证与麻杏苡甘汤证比较。
4、三附子汤的比较。
解决方法:着重讲授、深入剖析、对比分析、归纳总结。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新进展或补充教学内容
湿病研究进展
教具
多媒体
专业词汇
葛根汤(Gegen Tang);麻黄加术汤(Mahuang jia Zhu Tang);麻杏苡甘汤(Ma Xing Yi Gan Tang);防己黄芪汤(Fangji Huangqi Tang);桂枝附子汤(Guizhi Fuzi Tang)
授课章节
第三讲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
授课对象
授课时数
4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法第二第三条:感冒的病人由于发汗太多,会变成更加严重的痉病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法第二第三条:感冒的病人由于发汗太多,会变成更加严重的痉病之前我们也说过,感冒是比较常见的病,甚至可以认为很多病都是从感冒开始的。
有的说白血病也是因为感冒没有治好而产生的。
对于感冒,我们还要特别的重视。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法第二第三条: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病人得了太阳病(感冒),由于发汗太多,而使病人的病情加重,变成了痉病。
太阳病(感冒)一般都用发汗的方法来治疗的,现在说发汗太多会造成更加严重的病,那么好多人都不敢用中药来发汗了。
那如何才能做到治好病,又不是发汗太多呢?那我们还是先回顾一下桂枝汤,桂枝汤方组成: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二两、切)、大枣(十二枚、劈)煮法:右五味,㕮咀三味, 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用法: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 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
温覆令一时许,遍身絷絷微似有汗者益佳。
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在使用桂枝汤的时候,只要病人能够出微汗就可以了,这里也明确了“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在用药的时候,觉得病好了,还有药没有喝完,倒点有点浪费,还想继续喝,那就是会出现问题的。
虽然药食同源,但药毕竟还是药,我们用的是它的偏性。
有时候也由于病人自身体质或者是处方的原因,病人身体素来就很虚,无法满足其出汗的体能;还有就是药方的搭配不是很全,没有按照经方的配比,不能达到出法治疗的效果。
其实在《伤寒论》对于发汗太多的,还是有相关的补救措施的,在汗出无法控制的时候,可以使用桂枝加附子汤;更进一步的时候,可以使用真武汤等。
上述文章只是个人在生活实践以及学习中的领悟,不免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还请学习爱好者予以指正,如有好的意见与建议也一并予以给出,本人不甚感激。
用药还需要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金匮要略』《金匮要略》(一)痉湿喝病方→葛根汤
『金匮要略』《金匮要略》(一)痉湿喝病方→葛根汤
葛根汤中麻桂枝,芍药炙草姜枣施;
表实无汗作刚痉,身痛项强兼可治。
组成:葛根、麻黄、桂枝、生姜、炙甘草、芍药、大枣。
功效:解表发汗,生津舒筋。
主治:伤寒表实证之欲做刚痉。
症见发热无汗,恶风,身痛,项背强几几,口噤不得语,小便少,苔薄白,脉浮紧。
亦治痢疾、麻疹初期有上症者。
临床运用:本方可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脑炎、脑膜炎、慢性鼻炎、颈椎病、面瘫、流行性腮腺炎、痹症等病属上述证机者。
有报道认为,本方是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主要效方,对小儿流行性感冒疗效更为显著。
本方加黄芪、制川乌、苡仁,随症加减治疗痹症;加细辛、寻骨风、当归等治疗颈椎病;用本方加减治疗面瘫等病,都有较好疗效。
提示:药理研究表明本方有抑菌、解痉、抗变态反应、抗过敏、调节免疫功能、抗炎、解热等作用。
金匮要略浅注-痉湿
金匮要略浅注-痉湿痉湿病脉证第二(痉之为言.强也.其证颈项强急.头热足寒.目赤头摇.口噤背反.详于下文.初起不外太阳.)太阳病(病在标阳.则)发热(邪在肤表.则肤表实而)无汗.(既在标阳.不宜恶寒.而)反恶寒者.(本亦病也.以其表实.)名曰刚痉.太阳病(病在标阳.则)发热(邪在肌腠.则肌腠实.而肤表反虚.故)汗出(标病而本不病.故但发热)而不恶寒.(以其表虚.)名曰柔痉.此言太阳病有刚柔二痉.推原痉之所自始.为辨痉之法.非痉家之本证也.刚痉脉宜紧弦.柔痉脉宜浮弦.仲景未言.可以悟出.、充至切.诸去声.恶也.痉、其颈切.音敬.风强病也.旧本以痉为.传写之误也.今改正之.其病皆由血枯津少.不能养筋所致.燥之为病也.然内经谓诸痉强直.皆属于湿.何其相反若是乎.而不知湿为六淫之一.若中于太阴.则从阴化为寒湿.其病流于关节而为痹.若中于阳明.则从阳化为湿热.热甚而阳明燥化之气愈烈.其病烁筋强直而为痉.是言湿者.言其未成痉之前.言燥者.言其将成痉之际也.经又云、赫曦之纪上羽.其病痉.言热为寒抑.无汗之痉也.又云、肺移热于肾.传为柔痉.言湿蒸为热.有汗之痉也.千金谓温病热入肾中则为痉.小儿痫热盛亦为痉.圣经贤训可据.其为亡阴筋燥无疑.(然而太阳底面.即是少阴.入脏即死.入腑即愈.首篇言之详矣.兹)太阳病发(于标阳.无有不)热.(发热则脉不宜沉细矣.今反)脉沉而细者.(是证见太阳.脉见少阴.而背项强直等证并见.)名(之)曰痉.为难治.此一节言太阳之里为少阴.痉病在少阴.最重之证也.故于辨其刚柔之后.特笔以提撕.欲人之知所重也.(病在太阳.未必遽成痉也.而太阳之接壤.即是阳明.太阳之里面.即是少阴.阳明少阴.两关津液.津液伤则筋失所养而成痉.此痉病之由也.今)太阳病发汗太多.(津液外脱.则少阴伤.阳明亦燥.筋失所养.)因致痉.夫风病(不知用桂枝汤解之.而以下药)下之.(下多则亡阴.阴亡阳无所制.)则(灼筋而成)痉.(若下后)复发(其)汗.(汗多则亡阳.经云.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今下而复汗.身)必拘急.疮家(脓血出多.津液将涸.)虽身疼痛.(表证未净.亦)不可发汗.汗出则(津液愈竭.筋失所养而成)痉.此推致痉之由.从太阳而推到阳明少阴.言汗下疮家.三者致痉.皆由脱液伤津.皆兼此二经而言也.妇人产后亡血过多.因而成痉.亦可以此说括之.(痉有本证.可以备言其形状.亦有误治之变证变脉.可以略陈其大概.今请先言其本证.经云.因于风者.上先受之.故)病(痉)者(上而)身热.(未及于下.故下而)足寒.(风伤太阳之经.故)颈项强急.(风伤太阳之气.故通身)恶寒.(阳气上行于头面.故)时头热面赤.(太阳之脉.起于目内.风热伤于经脉.故)目赤.(头项皆强急而不能动.)独头(呈风象而)动摇.(强急则筋不舒.而牙关紧闭.且风客会厌.而语言不出.所以).卒(然)口噤.背反张者.(风邪入于经输也.此)痉病(本证之形状)也.若(不知其为痉.而误)发其汗者.(汗之沾濡衣被则为湿.湿之陆续不干而生寒.)寒湿相得.其表(因汗而)益虚.(虚甚)即恶寒甚.(盖痉之未成.太阳原有恶寒之证.而痉之既成.阳邪用事.热甚灼筋.何至恶寒之甚.此为误治而一变也.)发其汗已.(不独证之一变.而)其(强直之)脉(亦变屈曲)如蛇.此论痉家之本证.而并及于误治之变证变脉也.(脉如蛇.阴之象也.君子正有履霜坚冰至之忧.乃)暴(然见其)腹胀大者.(遂转忧而为喜.冀其)为欲解.(即首篇入腑即愈之义.况胀为有形之实证.大承气汤即对病之良方矣.乃诊其)脉如故.(仍是如蛇之象.而)反(加)伏弦者(此为变而又变之)痉.此一节承上节汗后变证变脉外.又变一脉证也.师不出方.余于伤寒论发汗后腹胀条.悟出浓朴生姜甘草人参半夏汤.俟其胀稍愈.再以法治之.(痉家之本证.既已备言.即变证变脉.亦复明示矣.痉家之本脉何如.)夫痉(为劲急强直之病.其)脉(亦劲急强直.)按之紧如弦.(谓其自寸至尺.)直上下行.(与督病之脉相似.但督浮而此沉耳.)此一节补出痉病之本脉也.自病者身热足寒至此三节.合作一大节读.痉(为太阳中风之)病(风为阳邪.误用烧针.则为逆.若见)有灸疮.(则风火交煽.真阴立亡.)难治.此一即言痉病误灸之难治也.师不出方.伤寒论火逆诸方.亦恐其过温.余用风引汤减去桂枝干姜一半.研末煮服.往往获效.太阳病(头项强痛.发热恶风.自汗.论所谓桂枝证也.)其证备.(但)身体强KTKT 然.(为风邪入于经输.内经云.邪入于输.腰脊乃强是也.然经输之病.脉应浮数.今按其)脉反沉迟.(盖沉为痉之本脉.迟为津液不足.营卫之行不利.虽痉证尚未全备.而痉脉先已见端.)此(不为伤寒而)为痉(以)栝蒌桂枝汤主之.此一节为痉病之将成未成者.出其方也.然细按方法.必是中风自汗之变证.柔痉用此.刚痉用葛根汤.栝蒌桂枝汤方栝蒌根(三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微汗.汗不出.食顷啜热粥发之.太阳病.(头项强痛.发热恶寒等证悉备.表实既已)无汗.而(邪气不得外达.)小便反少.(邪气又不得下行.正不胜邪.其)气(遂逆)上(而)冲胸.口噤不得语.(面赤头摇项背强直.势所必至.此)欲作刚痉.(以)葛根汤主之.此一节为刚痉之将成未成者.出其方也.究为太阳之治法.非痉证之正治法.葛根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痉(之)为病.(至于入里.而)胸满(气闭而)口噤.卧不着席.(反张甚也.筋为热灼.下为)脚挛急.(上)必(牙关紧而)齿.(此或为少阴火亢.或为阳明燥化.救焚在此顷刻.起死即在此须臾.)可与大承气汤.(以急下之.为下其热以救阴.非下其便以宽胀.)此一节为痉之既成.出一救治之正方.大旨在泻阳明之燥气.而救其津液.清少阴之热气.而复其元阴.大有起死回生之神妙.或问凡曰可与.则犹有相酌之意.岂因大承气之过峻而云然乎.而不知此证.舍大承气并无他法.犹恐服大承气之后.重证犹未尽除.还当审其缓急.而商其再服与否.此际全凭医家之定识定力也.或一下之后.病势已减.审系阳明.以白虎加人参汤滋阳明之燥.审系少阴.以黄连阿胶汤救少阴之阴.二汤可以频服.服后又以竹叶石膏汤收功.抑或以三汤用于大承气之前.全要心灵手敏.此仲师可与二字言外之意也.男(元犀)禀按、竹叶石膏汤去粳米之逗留热气.并以竹沥半杯易竹叶.可从古法而变通之.大承气汤方大黄(四两酒冼)浓朴(半斤去皮)枳实(五枚炙)芒硝(三合)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枳朴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湿者六淫之一也.亦如中风伤寒自太阳始.但风寒之太阳病.病在肌表.湿之)太阳病.(病在关节.关者机关之室.真气之所过也.节者骨节之交.神气之所游行出入者也.今病湿.则神真之气.为湿邪所伤.故)关节疼痛而烦.(湿为阴邪.故)脉沉而细者.(湿不在外而在内.)此名中湿.亦名湿痹.(痹之为言闭也.)湿痹之候.(闭气不化.则)小便不利.(闭湿于内.则)大便反快.(治者)但当利其小便.(则湿从小便而去矣.)此言湿流关节之病也.然湿者六气之一也.但一气中犹有分别.雾露之气.为湿中之清.伤人皆中于上.雨水之湿.为湿中之浊.伤人皆中于下.亦称太阳者.病由营卫而入.营卫皆属太阳也.此条论地气之湿.乃湿之浊者.故曰但当利其小便.若雾露之邪.当以微似汗解之.湿家之为病.(湿盛于外者.阳必郁于内.湿盛于外.则)一身尽疼.(阳郁于内.则)发热.(湿热郁于肌肉之间.则)身色如(烟之)熏黄(而带黑)也.上节言湿邪痹于内.而不能化热.此节言湿邪郁于内而发于外.化热而为黄也.湿家.(病在太阳.太阳之脉.上额交巅.夹脊背而行于两旁.雾露之湿.清邪中上.着太阳.阳气聚而不行.故)其人(他处无汗.)但头汗出.(湿邪滞碍.而其经输不利.故)背强.(湿为阴邪.阴气盛于表.故)欲得被覆(而喜)向火.(病尚在表.)若下之(太)早.则(寒湿之邪陷于胃.而为)哕.(胃病则上下二焦亦病.上焦之气不降.则气道壅塞.而)或胸满.(下焦之气不升.则气化不行.而)小便不利.舌上如苔者.(乃湿滑而白.似苔而非苔也.总由寒湿之邪.陷于胸膈.命门之阳.郁在下焦.)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八个字为不易勘语.丹田有热.故)渴欲得饮.(胸上有寒.故欲饮)而不能饮.则(其)口燥(似喜水而又恶水.其懊不可明言之意.则为)烦也.此言清邪中上.病在上而误下之.其变证有如此之多也.(湿家误下.变证既如此之多.若不明言其死证.恐医者犹执迷不悟也.)湿家(误)下之.(头汗已后而)额上汗出.(以阳明之脉交额中.此阳明之气脱绝.而真液上泄也.且见)微喘.(以太阳之气.与肺相合.而主皮毛.此太阳之气绝.而真气上脱也.且见)小便利者.(以少阳三焦.司决渎而出水道.此少阳之气绝.而阴津下注也.三阳气绝.上下离脱.故)死.若下利不止者.(中土败而地气陷.不必三阳气绝.而)亦(主)死.此承上若下之三字.而备言误下之死证.而为医者大加警觉也.(湿又别其为风湿者.不可不知.风为阳.湿为阴.内有湿而外感于风.则为)风湿(不和而两)相搏.(以致)一身尽疼痛.(若阴阳和.则雨露降.)法当(微似)汗(自)出而解.(然阳之汗.以天之雨名之.)值天阴雨不止.医(者不知所以然之理.竟)云此可发(其)汗.汗之病(犹)不愈者.何也.盖(汗者.所以利阴阳也.若)发其汗.汗大出者.(风为阳邪.)但风气(从大汗而)去.(大汗而阳衰.阳衰则阴转盛.而阴)湿(之邪)气(仍)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则阴阳两不相负.而)风湿俱去也.此于湿证中别出风湿之病.明其治法.而不遽出其方者.即引而不发之妙也.盖宇是答辞.周秦多用此笔法.(湿又别其为寒湿者.亦不可不知.雾露之湿为清邪.自上受之.)湿家病.身(虽)疼(而无一身皆疼.不过疼在身之上半.而)发热.(止见)面黄(而身色不似熏黄.肺司气而主皮毛.湿袭于皮毛.故气不顺)而喘.(阴证无头痛.湿未入阴.故)头痛(湿袭皮毛.内壅肺气.故)鼻塞(湿气弥沦.摄乱心主)而(发)烦.(湿邪止在上焦.未尝犯里.故)其脉大.(不犯胃气.)自能饮食.(能饮食则)腹中(尚)和(而)无病.(其)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病浅不必深求.止)内(辛香之)药(于)鼻中.(宣泄头中之寒湿.)则愈.此于湿证中.又别出寒湿之病.寒湿不止雾露之清邪.而举一邪伤高表者.以为隅.则邪伤通身者.包在言外.举一外法通其空窍者以为隅.则内服调其经络脏腑者.包在言外.下节诸方.按脉证而求其丝丝入扣.则得矣.(前言中湿.但当利其小便者.以湿之在内言之也.若)湿家(之表证.其)身烦疼.(而不发黄.可知未郁于内而为热也.且无小便不利.可知未入于里而为痹也.表则宜汗.而不宜大汗.斟酌其适)可(者.当)与麻黄加术汤.发其(微似)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致火气逼汗过多而变证也.况又有湿与热合致衄增黄之虑乎.)此为湿之属表无汗者.出一至当不易之方也.喻氏谓麻黄得术.虽发汗而不至多汗.术得麻黄.行里湿而并可行表湿.止此一味加入.所谓方外之神方.法中之良法也.麻黄加术汤方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甘草(一两炙)白术(四两)杏仁(七十个去皮尖)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汗.(风湿之证.前既详言.犹未言其致此风湿之因也.)病者(风湿相搏.)一身尽疼.(其)发热.(每在于申酉戌之)日晡所剧者.(以阳明旺于申酉戌.当其旺时.邪正相搏.则增也.)此名风湿.(然所以致)此(风湿之)病(乃)伤于汗出当风.(汗随风复入皮腠.而为风湿也.)或久伤取冷(亦)所(以)致(此风湿)也.(致风湿者以此.而所以致寒湿.亦可类推矣.)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此又为风湿无汗者而出其方也.寒湿亦可用之.上节麻黄加术汤为大剂.此方为小剂.亦随其证之微甚而择用之.亦随其证之上下.而取亲上亲下之理也.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麻黄(半两)杏仁(十个去皮尖)薏苡(半两)甘草(一两炙)上锉麻豆大.每服四钱匕.水一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风湿(之病).脉浮.(为风.)身重.(为湿.若见此脉此证.汗不出而恶风者.为实邪.大剂有麻黄加术汤.小剂有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可用.若)汗出恶风者.(为虚邪.以)防己黄汤主之.此为风湿证汗自出者出其方也.合上二方.即伤寒论麻黄汤大青龙汤桂枝汤之意乎.钱天来云、病因汗出当风.夫汗出则腠理开.当风则风乘腠理矣.风邪既入.汗不得出.以离经之汗液.既不得外出皮毛.又不能内返经络.留于肌腠而为湿.此即人身汗液之湿也.其或暑汗当出之时.伤于纳凉太过.使欲出之汗不得外泄.留着肌腠而致病.与汗出当风无异也.按金匮以痉湿三证合篇.痉证兼湿.证亦兼湿.湿证最重.必须如此活看方得.防己黄汤方防己(一两)甘草(半两炙)白术(七钱半)黄(一两一分)上锉麻豆大.每抄五钱匕.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喘者.加麻黄半两.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令微汗瘥.伤寒(至于)八九日.(九日值少阳主气之期.宜从少阳之枢而外出矣.乃不解.而复感)风湿(合而)相搏.(寒邪拘束.故)身体疼(风邪煽火.故心)烦.(湿邪沉着.故)不能自转侧.(邪未入里.故)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浮虚则为风.涩则为湿也.此风多于湿之证.以)桂枝附子汤主之.若(脾受湿伤.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则)大便坚.(大便愈坚.则)小便(愈觉其)自利者.(脾受伤.而津液不能还入胃中故也.即于前方)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之.(湿若去.则风无所恋而自解矣.)此又于伤寒不愈.合风湿为病而出二方也.上方治风多于湿.下方治湿多于风.桂枝附子汤方桂枝(四两)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白术附子汤方白术(四两)附子(三枚炮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凡方中有如虫行状.如醉状.如冒状者.皆药势将行使然也.)(伤寒合风湿而病.上既详言之矣.若其病较剧者.用药亦须较缓.今)风湿相搏.(业已深入.其)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此风寒湿三气之邪.阻遏正气.不令宣通之象也.)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荣气卫气三焦之气俱病.总由于坎中元阳之气失职也.务使阳回气暖.而经脉柔和.阴气得煦.而水泉流动矣.以)甘草附子汤主之.此承上节.言风湿相搏.在外者利在速去.深入者妙在缓攻.师恐前方附子三枚过多.其性猛急.筋节未必骤开.风湿未必遽去.徒使大汗出而邪不尽耳.故减去一枚.并去姜枣.而以甘草为君者.欲其缓也.甘草附子汤方甘草(二两炙)附子(二枚炮去皮)白术(二两)桂枝(四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出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妙.(者暑也.暑亦六淫之一.故先伤太阳.)太阳中.(病标本之气.故)发热恶寒.(病所过之经.故)身重而疼痛.(热伤气.故)其脉弦细芤迟.(膀胱者.毫毛其应.故)小便已洒洒然毛耸.(阳气虚.不能荣于四肢.故)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气虚不能自支也.)口前开.板齿燥.(以劳而动阳热.阴液不能上滋也.此表里经脉俱虚.不可汗下温针.倘)若(误认为伤寒.而)发其汗.则其(表虚而)恶寒甚.(若因其寒甚.而)加温针.则(经脉虚而)发热甚.(若因其发热甚.而)数下之.(里虚而津液伤.)则淋甚.此言中暑之证.从经脉表里俱病处.绘出虚证模样.意者.寒则伤形.责其实.热则伤气.责其虚也.汗下火皆为所戒.而治法从可知矣.太阳中热者.是也.(暑干肌表.而气虚微.所以)汗出.(太阳以寒为本.所以)恶寒.(暑热之邪.内合太阳之标热.所以)身热而渴.(以)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此言中暑而不兼湿之证治也.白虎加人参汤方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绵裹)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人参(三两)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太阳中.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月(因暑热而复)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主之.(推之夏月阳虚阴伏.凡畏热贪凉.皆可以伤冷水例之.病在阴经.即为阴证.岂可一以清凉治暑哉.)此言暑合湿邪为患.而出其方治也.后人用五苓散.大顺散.小半夏加伏苓汤.十味香薷饮.白虎加苍术汤.皆推展其法而兼治湿也.瓜蒂汤方瓜蒂(二七个)上锉.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滓.顿服.暑者.夏令炎热之气也.有伏病.有正病.有变病.何谓伏病.经云、凡病伤寒而成热者.先夏至为病温.后夏至为病暑.是病伏于冬时.愈郁而愈热.与温病同例也.何谓正病.经云、热气大来.火之胜也.又云、火热受邪.心病生焉.言夏时酷暑炎热.人感之而为暑病.病在心也.白虎加人参汤.是其正治欤.何谓变病.元人谓静而得之为中暑.处于高厦凉室.畏热贪凉而成病.其恶寒与伤寒同.而发热较重以别之.心烦以别之.脉虚以别之.此病在人事.不在天时.故谓之变也.然而更有深义焉.暑必挟湿.是暑阳而湿阴也.夏月伏阴在内.是暑热而阴寒也.读者当得其言外之旨.。
何任:略论《金匮要略》痉湿暍病方
何任:略论《金匮要略》痉湿暍病方生活于公元二世纪中叶到三世纪的“医圣”张仲景,广泛地研究了《内经》等古典医籍,同时博采了流传民间治疗疾病的经验,结合他本人的临床实践,写成《伤寒杂病论》。
创造出伤寒六经辨证和杂病脏腑辨证原则,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
对中医学发展有极深远影响。
其诊治原则和具体方法,至今仍广为中医学界引用。
余研习仲景书数十载,得其启示实多。
兹举《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篇为例,探索之以就正于同道。
《金匿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为《金匮要略》的第二篇。
在《伤寒论》里,也同样有“辨痉湿暍篇”。
文字与《金匮要略》相同,只是简略一些,《金匮要略》有方,而《伤寒论》无方,文字亦不完全相同。
《伤寒论》提及伤寒所致太阳痉湿暍3种,宜应别论,以为与伤寒相似,故此《金匮要略》亦见之。
但《千金方》说:“伤寒与痉病、暍病相似,故述而论之”。
可见,张仲景认为痉湿暍是三种病,而且与伤寒是相似而实际上有所区分的。
按照前时医家的见解,认为痉病在筋骨,湿病在肌肉,暍病在皮肤,都不出三阳躯壳。
而证情往往由伤寒转变为杂病,故而都仍带有伤寒(热病)性质;认为这种病界于伤寒杂病之间,列在《金匾要略》篇前,作为承上启下来理解的。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共11方,除引用《伤寒论》6方外,杂病治方为6方。
略议论之:治痉病方,首用瓜萎桂枝汤(桂枝汤加瓜萎根),实是从桂枝汤着手,于辛温扶阳之桂枝汤中加入苦寒泄热之瓜萎根。
可以说明仲景制方要义是:辨证应从营卫虚实着服。
而温、泄、攻、补,当用即用,总以见证所需加减为宜。
从桂枝汤之加一味,指出加减的灵活性。
或加一味,或加二三味,视需要而定。
治湿病方,以麻黄加术汤为首,治表实湿病。
麻黄汤是苦温攻阳之品,加甘温培土之白术,亦阐示《伤寒论》未尽之义。
杂病篇首,以桂枝加瓜蒌根、麻黄加术,从而可以看出仲景制方之规矩榜样,此其一。
桂枝、麻黄之加减既如上述,而制方中尚有若干桂枝、麻黄之变方,亦可得制方之启示:如麻杏薏甘汤(麻黄、杏仁、薏苡仁、甘草)之治风寒夹湿之实证,此方为从麻黄汤变化而来之小剂,即麻黄汤去桂枝加薏苡仁也。
痉湿05.10
辨证治疗
♦ 麻黄加术汤 ♦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 防已黄芪汤 ♦ 三附子汤
讨论
♦ 风湿宜微汗 ♦ 表证与汗法 ♦ 阳虚证治 ♦ 方药临床应用、药理研究 方药临床应用、
结束
痉
病
《金匮》所论 金匮》
成因 太陽病,發汗太多,因致痙。 ) 太陽病,發汗太多,因致痙。(4) 夫風病,下之則痙,復發汗,必拘急。 夫風病,下之則痙,復發汗,必拘急。(5) ) 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汗出則痙。 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汗出則痙。 (6) )
辨证
太陽病,發熱無汗,反惡寒者,名曰剛痙。 太陽病 , 發熱無汗 , 反惡寒者 , 名曰剛痙 。 太陽病, 發熱汗出, 而不惡寒, 太陽病 , 發熱汗出 , 而不惡寒 , 名曰柔 痙。 病者身熱足寒,頸項強急,惡寒, 病者身熱足寒,頸項強急,惡寒,時 頭熱,面赤,目赤,獨頭動搖,卒口噤, 頭熱,面赤,目赤,獨頭動搖,卒口噤, 背反張者,痙病也。 背反張者,痙病也。
药理作用
♦ 降低毛细管的通透性 ♦ 通过泻下可减少肠原性类毒素和其它毒
素的吸收 ♦ 改善微循环障碍,从而恢复内脏(包括 脑)的血液供应 ♦ 通过泻下可减轻脑组织的渗出、水肿、 预防脑疝的发生
湿病
《金匮》所论 金匮》
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沈而細者, 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沈而細者, 此名濕痹。 濕痹之候,小便不利, 此名濕痹。 濕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 反快,但當利其小便。 反快,但當利其小便。(14) ) 濕家之爲病,一身盡疼一云疼 發熱, 一云疼煩 濕家之爲病,一身盡疼一云疼煩 發熱, 身色如熏黃也。 身色如熏黃也。(15) ) 若治风湿者,发其汗, 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 汗者,风湿俱去也。( 。(18) 汗者,风湿俱去也。( )
金匮要略 汉·张仲景
《金匮要略》讲稿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概述本篇论述了人在大自然中,“因风气而生长”,与自然气候息息相关。
虽然“客气邪风,中人多死”,但“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提出了“内养真气,外慎邪风”,“不遗形体有衰”的“未病先防”和“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既病防变得治未病思想;提示了人体疾病有外感,有内伤,而外邪中人,总是“阳邪亲上,阴邪亲下,热邪归阳,寒邪归阴”,遵循“物从其类”的规律;简明扼要地指出各种疾病都可以用望色、闻声、切脉和询问疾苦等“四诊”进行审察和认识,其疾病都是变动不居,其病从内走外者易治,从外入内者难治,并根据人体疾病的新久、表里、虚实和五脏常性以及五脏所合,确立了“分缓急施治”、“分先后施治”、“随五脏常性施治”和“随病脏所合施治”等等治疗原则。
本篇具有全书纲领性的意义。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
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
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则肝自愈。
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
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
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
余脏准此。
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
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
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纹理也。
李今庸讲痉湿暍,痉病、湿病、暍病...
李今庸讲痉湿暍,痉病、湿病、暍病...金匮要略讲解 / 概述概述本篇论述了痉病、湿病、暍病三种疾病。
痉病以“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等为主要证候,脉象沉紧弦直。
如表实无汗者为刚痉,治以葛根汤;表虚有汗者为柔痉,治以栝蒌桂枝汤。
如表证已罢,风燥盛极,则以大承气汤急下存阴为治。
湿病的主要证候为“骨节疼烦”或“一身尽痛,发热”,“小便不利”等,治疗原则取”微微似欲汗”,表实无汗者,以麻黄加术汤、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等方为治;表虚汗出者,以防己黄耆汤、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等方为治。
暍病乃伤暑邪而成,其主要证候为发热恶寒,汗出而渴,小便已洒洒然毛耸,身重,小有劳即热而喘喝,治以清热益气生津,用白虎加人参汤;其挟水湿为病而致一身见肿者,以一物瓜蒂汤行湿为治。
条目一、太阳病(1),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2)。
〔讲解〕本条是讨论刚痉的证候,当结合本篇第七条上半条读。
(1)太阳病:人身之表为太阳所主,太阳是人体外表的屏障,以抵御外邪,固护人体。
如果邪气侵袭人体,则太阳首当其冲。
(2)发热无汗,……刚痉:邪气外束,阳气奋而抗邪,邪正相争,故发热;邪气束表,毛窍闭塞不通,故无汗;恶寒,说明外寒阻滞,阳气不通于表。
“反”字是衍文,当删去。
上述证候是为刚痉之病,无汗是其特征。
〔临证意义〕刚痉之病,除了所述的发热无汗,恶寒以外,临床上还包括头身疼痛证;既名“痉”,则当有项背强急,口噤不开,甚则角弓反张等证候,是为邪气干忤经络,筋脉不利所致。
二、太阳病(1),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2)。
〔讲解〕本条讨论了柔痉的证候,也当结合本篇第七条上半条读。
(1)太阳病:是为外在之邪气犯于太阳之经所致。
(2)发热汗出,……柔痉:经气与邪气相争,则发热;风邪外感,卫伤表虚,腠理疏松,则汗出、恶寒。
“不”字为衍文,当删。
上述之证候是为柔痉之病,汗出是其特征。
〔临证意义〕同第一条一样,除了条文所述的证候以外,临床上还有头项强痛,身疼腰疼,口噤,角弓反张等证。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三二)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之湿家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三二)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之湿家二、湿家[原文]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熏黄也。
[原文]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
若下之早则哕,或胸满,小便不利。
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
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
[原文]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则愈。
在《金匮要略》里专门提到了“湿家”,我们前面说过,凡是能称之为“家”的,都是时间很长的,既然能称之为“湿家”,那就说明这个“湿”在病人的身体里面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不是说一个月两个月,都是按年来计算的。
所以,这个“湿家”就是感受湿邪太久太重,导致了常年不愈的疾病,这一类病人就叫湿家。
全身都痛,而且还有发热,身体都好象是被烟熏黄的那种黄,具体的,大家看看那个经常抽烟的人,夹烟的那两根手指头就明白了,黄得发亮。
还有的湿很重的人,头上出汗,背上还强硬,总是感觉有点冷,想靠近火源或者盖上被子,如果用泻下的方法治疗太早,则会出现恶心呕吐或者有胸满和小便不利的现象。
舌上有厚苔的人,小腹有热,胸上有寒,也就是上寒下热的意思,由于有下热烧灼津液,所以口渴,由于有上寒,所以不想喝水,所以,就出现了有口渴但是又不想喝水的这种情况,由于有口渴,但是又不想喝水,所以就会出现口燥烦的现象。
贾海忠老师解释为有胃炎。
还有的湿很重的人,也是全身不舒服,也有发热和身黄,还会出现头痛鼻塞,贾海忠老师解释为鼻子感染。
这里出现了脉大,前面讲了湿痹是脉小,所以,这应该不是单纯的湿痹,里面可能合病有热邪,也有可能有风邪。
总之,就是有阳邪的存在,所以才会出现脉大。
“自能饮食”也就是说吃饭还行,前面贾海忠老师解释为有胃炎,有胃炎的病人饮食都不好,所以,贾海忠老师在这里解释是胃炎不是很严重,(自我感觉贾老师在这里的解释有点小问题)。
“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肚子没有不舒服的现象,这人就没有病,而病是在头部,因为受了寒湿,出现了鼻塞,只要把药喷在鼻子里面就会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朮附子汤方:
❖ 白朮二两 附子一枚半(炮去皮) 甘草一两 (炙) 生姜一两半(切)大枣六枚(擘)
2、湿邪淤阻表浅,肌肤、头部气机阻滞, 症状: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 3、大脉(浮),主邪实。 ★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湿邪并未传里。属
阴性症状,依据此阴性症状目的,在于明确内湿 与外湿的鉴别要点 。
寒湿在表表实证: 论述寒湿在表的证治和治疗禁忌。
❖ 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 可以火攻之。(20) ❖ 麻黄加朮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
欲作刚痉:
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1) 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 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12)
❖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灸) 生姜三两(切) 大枣
葛根,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 将息及禁忌。
风湿在表表阳虚证:原文23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 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 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朮汤主之。 (23) ❖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 生姜三两(切) 附子三枚 (炮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 枚(擘)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寒湿在表表实证:治法及方剂意义
4、治法:健脾除湿,散寒止痛。散寒用麻黄汤,
健脾用白术。麻黄加白术并除表里之湿。
5、麻黄三两白术四两,麻黄少,白术多的配伍方 法,是微微似欲发汗的方法,即健脾除湿的方法
。
风湿在表表实证:原文
❖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 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 杏仁薏苡甘草汤。(21)
病因病机及治则:
病因: 外邪:外感湿邪,兼挟风寒。 体质:脾虚失健运,湿自内停。
病位: 肌肉、关节。 病机:湿邪痹阻阳气——阳郁,症状见发热、红
肿 湿邪痹阻经脉——经脉不通则痛; 湿为阴邪,损伤阳气。日久阳虚寒盛。
主证:恶寒、发热、身重、骨节疼痛而烦。 治则:健脾除湿
治则依据:
1、病因病机:由脾虚阳气不足,感受外湿,或兼 夹风寒,侵袭肌表,流注关节,阻痹经脉气机而 成。
证型区别:原文
❖ 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1)
❖ 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 (2)
原文分析
1.提示痉病的原因与外感风寒、正气不足,津液虚 少有关,因为风热邪气外感阴虚有热之人,外热 伤津,热入里炽盛,津液更伤,津液虚少,不能 濡养经脉,经脉痉挛;或因为风寒邪气外感阴虚 有热之人,郁闭体表,里热炽盛,津液更伤,津 液虚少,不能濡养经脉,经脉痉挛。
原文治法:微微发汗
❖ 原文: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 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 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 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 发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风湿俱去也。 (18)
张志聪《医学全书》解释18条:
发汗方法及禁忌:
❖ 治湿的方法可以发汗,可以利小便,或温通经脉; ❖ 因为湿病脾虚,故发汗太过则伤津液,故发汗的
《金匮要略》选读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主讲 牟惠琴
一、概述:三病概念
1、痉病是以人体津液虚少,外感风寒而出现四肢 痉挛抽搐的一种疾病,类似于现代医学的感冒高
热惊厥的疾病。
2、湿病以脾虚之人,外感湿邪而出现四肢肌肉关 节疼痛的一种疾病,类似于西医风湿性关节炎的
一类疾病。
3、暍病是以人体阴阳气血不足,外感暑热而出现 全身恶寒发热、身体疼痛等似外感寒邪的一种疾 病。
腑痉挛改善;若脉象伏弦,则里阳未复,痉仍不 解
辨证论治:柔痉
❖ 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2) ❖ 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
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11) ❖ 栝萎桂枝汤方: 栝萎根二两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右六 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取微汗。 汗不出,食顷,啜热粥发之。
原文分析:
❖ 伤寒外感,表现为恶寒发热的症状全身一致;
❖ 而痉病则表现为身热足寒,时头热,面赤目赤; 并且有抽搐现象:颈项强急,独头动摇,卒口噤, 背反张者。
❖ 再者,痉病发汗后,易于感受寒湿,症状见恶寒 甚。发其汗已,其脉如蛇。说明属于虚证。发汗 表不解,徒伤津液。
❖ 脉象无变化(紧弦),但腹部胀大,说明内部脏
定时发热,因此该类型为风湿热证。 4、湿为阴邪,为有形之实邪,故仍然用麻黄散湿,
薏薏仁健脾。临床视热的程度而兼加清热 燥湿品。
麻杏薏甘汤与麻黄加朮汤方比较:
❖ 麻杏薏甘汤中麻黄量少的道理,在于风湿多热,
更偏表,故用辛温量不可大;麻黄量少则健脾药 不能选择白术滞补之品,而应该选择补而不滞的 药物薏薏仁,同样的配伍方法和意义,是微微似 发汗的方法,是健脾除湿的方法,同样可以达到 并行表里之湿的目的。
础。因此治疗原则:生津解表。
症状表现:原文7、8、9。
❖ 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 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 若发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 发其汗已,其脉如蛇。(7)
❖ 暴腹胀大者,为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痉。 (8)
❖ 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9)
阳明痉病:
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龂齿, 可与大承气汤。(13) ❖ 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半斤(炙去皮) 积实五枚 (炙) 芒硝三合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 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升,去滓,内芒 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止服。
原文分析
1、阳明痉病以里热盛实为特征。高热、胸腹满胀, 内热耗津,经脉失养。内热无向上趋势,治疗则 用急下邪热,而保存阴液的方法。
2.痉病津液虚少的原因,与发汗太多、风病下之、 疮家腐血、血虚有关。
病因病机及治则:
❖ 病因: 邪气原因:外感风寒; 体质(正气):津液亏虚,阴虚内热
❖ 病机:原本体质津液亏虚,阴虚内热之人 1、外感风邪,风性开泄,更伤津液,经 脉失养,拘急抽搐。 2、外感寒邪,寒邪束闭体表,内热不得
外泄,更伤津液,经脉失养,拘急抽搐。 ❖ 痉病以津液不足,筋脉失养,外感风寒为病理基
2、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龂齿,是阳 明热盛抽搐的特征。
3、治法:泻热攻下,保存津液 4、方剂:大承气汤方
痉病与血虚抽搐鉴别:
❖ 痉病由津液不足体质者,感受外邪引起。 ❖ 鸡爪风由血虚不能濡养经脉。 ❖ 婴儿四六风由毒邪损害引起。 ❖ 产后风由血虚不能濡养加之毒邪损害引起。
湿病:特征性诊断症状
三病合篇的依据及其意义:
❖ 三病病因相同,均由外感;最初症状均有 恶寒发热。治疗思想均为扶正驱邪。因此 同篇便于症状鉴别。
❖ 三病病位相近,三病均具有伤寒与杂病的 过度性质。
❖ 三病病因体质属性不相同,因此疾病的最 终结果不同,具体治疗方法不同。
痉病:特征性诊断症状:
❖ 痉病以体质津液不足,外感风寒引起, 症状: 恶寒发热,颈项强急,口噤不开,甚至角弓反张 为特征。
2、治疗原则:健脾除湿 3、转归:湿去脾充、经脉气机通利、疼痛消失为
痊愈。
主症分析:
“太阳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邪由外 感
湿痹:关节疼痛而烦:湿阻阳郁。 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脾虚不健运,湿趋大肠。 脉沉而细―沉脉主里虚,细为阳气经脉淤闭。
★湿邪外袭,本应脉浮,却见脉沉:病属内伤。 治法:发汗、利小便、温通经脉。 选注:叶天士《温热论》 ――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 麻黄加朮汤用于寒湿痹痛,寒伤经脉,部位偏深, 故麻黄用量大,寒伤阳,故用白术滞补之品,方 可达到微微似欲发汗的效果。
风湿在表表气虚证:22条
❖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 防己黄芪汤方:
❖ 防己一两 甘草半两(炒) 白朮七钱半 黄芪一两 一分(去芦)右剉麻豆大,每抄五钱匕,生姜四 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 良久再服。喘者加麻黄半两,胃中不和者加芍药 三分,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陈寒者加细辛 三分。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后坐被 上,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令微汗,差。
原文分析22条
1、风湿淤滞在表,正虚湿盛的症状:脉浮、身重, 汗出恶风。
2、风湿在表,症状有汗,则治疗不能用发汗方法 可利小便,在健脾除湿的原则下,利尿除湿。 3、防己黄芪汤健脾利小便的方法与道理,防己入 肺,肺能够通调水道,肺与皮毛相表里,所以能
够排除体表的湿邪,黄芪固表,白术健脾,同样 不离开健脾除湿的根本。
(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白朮四两 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
内诸药,煮取 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 微似汗。
张志聪《医学全书》:
寒湿在表表实证:辨证论治及禁忌
1、辨证要点——身烦疼,关节疼痛,或发热,或 不发热必恶寒无汗。
2、寒湿痹痛,属临床痛痹:寒凝经脉则疼痛,湿 阻经脉亦疼痛。两痛杂合故临床称此类型为痛痹 3、寒湿痹痛,禁忌火攻。火热急迫,易灼炼湿邪 成痰浊,不易祛除。
❖ 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熏黄 也。(15)
原文分析:
1、湿痹:湿为有形,产生实邪痹阻不通的病理。 2、湿病:素体脾虚不健运,有内湿停留;易招致
外湿,湿性易留关节,形成内外合邪之证。以脉 沉而细,关节疼痛而烦,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为 主。 3、解“烦”:谓关节疼痛而烦动的特征。 4、湿家病的特征: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熏黄 也,提示湿家病为脾病。小便不利,大便反快即 为脾病明证。
❖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 麻黄(去节)半两(汤泡) 甘草一两(炙) 薏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