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里的孩子》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小学三年级语文《山沟里的孩子》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山沟里的孩子》教案

【导语】《⼭沟⾥的孩⼦》(北师⼤版三年级下册)这篇⽂章⽤清新抒情的语⾔讲述了⼭沟⾥的孩⼦披星戴⽉上学、放学的情景。

⼭沟⾥的⾊彩也在孩⼦们的脚下犹如魔术般变幻,含蓄⽽深沉地突现了孩⼦们上学的艰⾟,更表现出他们刻苦、勤奋的学习精神。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语⽂《⼭沟⾥的孩⼦》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学三年级语⽂《⼭沟⾥的孩⼦》教案 教学⽬标: 1、认识13个⽣字,学会9个⽣字、词。

2、学习课⽂,了解⼭沟⾥的孩⼦起早贪还去上学的情景。

感受他们学习的艰难,学习他们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

3、了解课⽂内容,理清段落结构。

4、能抓住重点理解课⽂最后两段的意思,并体会“⾦钥匙”、“理想的灿烂的黎明“的含义。

5、有感情地朗读课⽂。

教学重点: 在杜重理解重点词语,体会⼭沟⾥的孩⼦起早贪⿊去上学的情景,感悟他们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

课时安排:⼆课时 第⼀课时 课时⽬标: 1、初读课⽂,认识本课⽣字,掌握“笼罩、启程”等词。

2、了解课⽂内容,理清课⽂结构。

3、学习课⽂,了解⼭沟⾥的孩⼦们起早贪⿊去上学的情景,感受他们学习的艰难,学习他们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

导学过程: ⼀、谈话,揭题 同学们,你们平时是怎么上学的?想了解⼭沟⾥的孩⼦,他们是怎么上学的吗?今天,我们就⼀起来学习《⼭沟⾥的孩⼦》⼀课,去看看⼭⾥的孩⼦他们是怎么上学的。

⼆、初读课⽂,认识⽂中⽣字。

1、⾃由读课⽂,画出不认识的⽣字,⽤喜欢的识字⽅法认识它 2、指名读课⽂,检测⽣字。

三、再读课⽂,理清⽂章结构。

1、仔细读课⽂,边读边想:课⽂写了那两个⽅⾯的内容? 2、学⽣分段,理清结构。

3、说说分段的理由,概括段意。

4、⽼师⼩结。

四、学习课⽂,感悟课⽂内容。

1、认真地将课⽂浏览⼀遍。

2、说说:⼭沟⾥的孩⼦是怎么上学的? 3、找出⽂中描写⼭沟⾥的孩⼦不怕困难的句⼦读⼀读。

⼩组讨论、交流:⼭沟⾥的孩⼦上学有什么困难?他们是怎样⾯对的? 4、指导朗读,学⽣怎么感悟就怎么读。

小学语文《山沟里的孩子》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山沟里的孩子》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山沟里的孩子》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山沟里的孩子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状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山沟里的孩子的生活环境。

(2)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创新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学习机会的意识。

(2)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山沟里的孩子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状况。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4. 小组合作探究的任务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山沟里的孩子的生活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这部分群体。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山沟里的孩子的了解和印象。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进行补充和指导。

(2)学生讨论课文中所描述的山沟里的孩子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状况。

5.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1)学生分享他们对山沟里的孩子的感受和体会。

(2)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关于山沟里的孩子的故事。

2. 拓展作业:(1)学生收集其他关于山沟里的孩子的资料,进行阅读分享。

《山沟里的孩子》教学设计与反思

《山沟里的孩子》教学设计与反思

《山沟里的孩子》教学设计与反思第一篇:《山沟里的孩子》教学设计与反思《山沟里的孩子》教学设计与反思《山沟里的孩子》教学设计与反思作者:安庆市华中路第一小学方芳【教材分析】《山沟里的孩子》是北师大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五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

文章讲述了山沟里的孩子披星戴月上学、放学的情景。

山沟里的色彩也在孩子们的脚下犹如魔术般变幻,含蓄而深沉地突现了孩子们上学的艰辛,更表现出他们刻苦、勤奋的学习精神。

清新抒情对应的语言是本文的表达特色,教学时应整体把握,整体感知,以读为本,关注语用,读中悟情,读中明理。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8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山沟里的孩子上学路上的艰苦以及他们不畏艰苦、乐观向上的精神。

3、感悟课文语言表达的特点,认识”对应句”.学习做课堂笔记。

【教学重点】感悟课文语言表达的特点,认识”对应句”.学习做课堂笔记。

【教学难点】了解山沟里的孩子上学路上的艰苦以及他们不畏艰苦、乐观向上的精神。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资源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预习要求】完成《预习单》。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二、检查预习,初读感悟。

1、生字词反馈,随机指导。

2、指导写字。

3、质疑。

三、读悟结合,理解”黑”.1、出示”学习提示”,自学一至五自然段。

课文中哪个表示颜色的词用得最多?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汇报交流(1)重点句:野葡萄由黑变绿了,牵牛花由黑变紫了,女孩儿身上的新褂子也由黑变红了。

山楂果由红变黑了,路边的草垛由黄变黑了,男孩子身上的褂子也由蓝变黑了。

指导朗读,体会排比句特点,感悟”黑”,了解”对应句”.(2)小组合作,找文中其他的对应句,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激发想象,创作小诗,进一步感悟”对应句”的语言特色。

四、朗读体会,拥抱”黎明”1、展示一组山沟里的孩子灿烂笑容的图片,指名读第六自然段2、汇报交流:你读懂了什么?3、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给山沟里的孩子,齐读第七自然段。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山沟里的孩子9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山沟里的孩子9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山沟里的孩子9篇山沟里的孩子 1备课思路:1、这是一篇抒情散文,书中描绘的山沟孩子上学放学的画面,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学生要走进文本有困难。

2、课文的插图以“黑”为背景,前五个自然段以黑为主要色彩,展现山沟里孩子上学放学的路途遥远,一路艰辛。

在这样的学习背景下的孩子却是积极向上、热爱家乡、热爱学习,拥有远大理想。

如何把握好课文昂扬向上的基调,不过分渲染困难,给学生以积极向上的精神的感染和熏陶。

这是我们备课的思考之一。

3、如何上出语文味的课堂,真正让学生在品读语言中,习得语言,学会表达,学会运用。

这是两年多的课题实验以来,我们的追求。

基于以上的三点思考,我们首先从教材的处理入手,确定“一至五自然段”为师生学习的重点段落,而六七自然段则通过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内化语言,升华情感。

其次,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流程:1、播放照片,拉近距离出示一张破旧的鞋,引发学生想像。

(用破鞋引发学生想开去,想像山沟的穷面貌,想像路途的遥远,想像同龄人的生活穷苦,帮助孩子走近文本,走近山沟里孩子的生活学习中去。

)2、初步感知,整体把握学生自读一至五自然段,说说在脑海中留下了什么样的画面。

3、品读词句,感悟品质以“黑”为线索,品读重点句子,想像带“黑”的句子所描绘的画面。

(朗读是最好的表达。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个人读,教师范读,配乐朗读,男女读等让学生在读中想像画面,在读中学习语言,如黑洞洞、翻山越岭、起早贪黑、脚步匆匆等,在读中感受孩子们的品质。

)4、读写结合,练笔拓展(利用文本空白,学生借助一张背景图,蜿蜒起伏的山岭,配上黑色调,继续想像孩子们在上学放学路上可能遇到的困难。

配上轻快的音乐,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思维和表达合二为一,语言和情感相互交融,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

)5、表达祝福,升华情感(借助图片,了解孩子们的学习现状,由衷表达祝福。

在反复朗读中,表达内心真诚的祝福,升华情感,与作者,与主人公(山沟的孩子们)情感共鸣。

《山沟里的孩子》教案(通用6篇)

《山沟里的孩子》教案(通用6篇)

《山沟里的孩子》教案《山沟里的孩子》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山沟里的孩子》教案(通用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山沟里的孩子》教案篇1一、说教材《山沟里的孩子》是北师大版教材第六册第五单元中的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介绍了大山里的孩子为了寻求改变山沟贫困面貌的“金钥匙”,而起早贪黑,不怕吃苦,不怕山高路远刻苦学习的动人事迹。

这篇散文,语言优美,情感动人,是培养学生学习品质的一篇好范文。

通过本文的学习,教育学生向大山里的孩子学习,为了家乡幸福美好的明天不怕困难,刻苦学习。

二、说教学目标依据本单元的导读重点“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的要求,确定的目标如下:(1)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学习边读边画边想读进去,再把自己的感受、文章的感情读出来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了解大山里的孩子为了寻求改变山沟贫困面貌的“金钥匙”,而起早贪黑,不怕吃苦,不怕山高路远刻苦学习的动人事迹。

教育学生向大山里的孩子学习,为了家乡幸福美好的明天不怕困难,刻苦学习。

三、说教学重难点:依据课文的内容距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较远的实际,结合单元导读提示,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以“黑”为主线体会山沟里的孩子上学的艰苦,并进行比较,了解现在城市中孩子优越的学习环境,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本设计以学生的朗读为基础,以读为主线,以读代讲,以读促讲,通过朗读,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情感。

小学语文《山沟里的孩子》教案

小学语文《山沟里的孩子》教案

小学语文《山沟里的孩子》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山沟里的孩子们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情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山沟里的孩子们的生活状况。

(2)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会通过比较,认识到自己优越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学习资源的意识,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为自己和他人创造更美好未来的愿望。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讨论、分析,了解山沟里的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状况。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中分析山沟里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状况。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山沟里的孩子们的生活环境。

(2)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状况,激发学生同情心和学习热情。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停顿、重音等。

(3)学生讨论,回答问题:课文讲述了哪些山沟里的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分析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山沟里的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状况。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总结。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学会生字词。

2. 拓展作业:学生收集有关山沟里的孩子们的资料,进行交流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课堂纪律等。

《山沟里的孩子》教学设计

《山沟里的孩子》教学设计

《山沟里的孩子》教学设计课程目标:1.了解和理解《山沟里的孩子》这部小说的主要内容和故事背景。

2.帮助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思考生活的意义和挑战。

3.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4.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课程内容:1.介绍作者和小说背景:介绍作者艾敬,及其作品《山沟里的孩子》的写作背景和主题。

2.阅读小说片段:选择几段小说的重要片段让学生阅读,并进行小组讨论。

3.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情节和主题,并进行展示。

4.创意表达:让学生通过写作、绘画或其他方式,表达他们对小说中人物和情节的理解和想法。

5.课堂表演:分组让学生进行小说中主要情节的表演或短剧,展示给全班同学。

6.讨论和总结:课程结束时进行讨论和总结,回顾学生的表现和理解,以及对小说的看法和感受。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5分钟)第二步:阅读和讨论(30分钟)教师选择几段小说中的重要片段,让学生阅读并讨论其中的人物、情节和主题,引导他们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第三步:分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小说中的主要内容,并对比他们的理解和看法,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第四步:创意表达(20分钟)让学生通过写作、绘画或其他方式表达他们对小说的理解和想法,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五步:课堂表演(20分钟)分组让学生进行小说中重要情节的表演或短剧,展示给全班同学,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体会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

第六步:讨论和总结(15分钟)教师组织全班同学讨论学生的表现和理解,总结课程内容和收获,鼓励学生表达对小说的看法和感受。

评估方式:1.学生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在讨论和表演中的表现和发言是否积极、深入。

2.作品创意和质量:评价学生通过写作、绘画等方式表达的作品创意和质量。

3.团队合作和互动: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表演中的团队合作和互动情况。

4.思维和表达能力:评价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是否符合预期目标。

《山沟里的孩子》教学设计及点评

《山沟里的孩子》教学设计及点评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山沟地区贫困生活的实际情况;2.增强同学们的爱国、家国意识;3.提高同学们的阅读能力;4.促进同学们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课文阅读:《山沟里的孩子》2.讲解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和固定搭配。

3.分析并讨论课文中出现的重点和难点。

4.引导同学们思考贫困山区孩子的生活、教育状况和困难。

5.鼓励同学们从自己身边找寻生活中的乐趣,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简单介绍贫困山区的情况,并激发学生的爱国、家国意识。

2.阅读课文进行课文阅读,并讲解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和固定搭配。

3.课文分析点评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

其中,可以结合现实生活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

4.课外阅读推荐同学们去读更多类似的书籍,以扩充阅读量。

5.分组讨论将同学们分成三到四个小组,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想象和感受,促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6.总结教师根据小组讨论的情况进行总结,并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学评价通过本次教学,同学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贫困山区的生活和教育状况,并且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在思考和创造方面也得到了提高。

此外,同学们的阅读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点评《山沟里的孩子》是一本感人至深的书,讲述了一个贫困山区的孩子们的生活。

在教学设计上,除了阅读课文外,还可以让同学们听一些该地区的现实故事,以此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贫困山区的困境和需要帮助的地方。

在小组讨论环节,可以加强同学们之间的沟通交流,让同学们更好地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此外,在总结环节中,可以引导同学们思考贫困山区孩子的生活与自己的生活比较,并感受生命的意义。

总的来说,《山沟里的孩子》教学设计合理,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教学效果显著。

《山沟里的孩子》教学方案

《山沟里的孩子》教学方案

《山沟里的孩子》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和掌握小说《山沟里的孩子》的主要情节,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把握小说的主旨思想,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2.训练学生的语文表达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二、教材分析1.课文概述本文是郭沫若的一篇荒野小说,情节简单却紧凑,通过本文可以看到贫穷山沟中一个孩子的命运,鲜明的表现出了各类人物在贫困的环境中的精神世界和道德底线,探讨了贫困的问题,表现了对生命和未来的珍视,以及对生命的人文关怀。

2.课文特点本文叙述方式简单,语言干净利落,节奏明快有力,描写细腻入微,是一篇优秀的荒野小说。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小说《山沟里的孩子》的主要情节。

(2)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把握小说的主旨思想。

2.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2)训练学生的语文表达和写作能力。

四、教学活动设计第一课时1.导入环节(5分钟)通过课外阅读或前置课堂视频铺垫本文叙事背景,让学生对荒野小说有所了解,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精读课文(30分钟)(1)老师精读课文,学生跟读。

(2)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画出对情节的理解。

(3)讨论小说中人物形象及主题思想,交流学生对小说的感受和理解。

3.小组讨论(2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根据老师提供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展开小组间交流。

4.结语环节(5分钟)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

第二课时1.导入环节(5分钟)对上次课的教学进行回顾,让学生把握上节课的重点。

2.撰写读后感(30分钟)(1)指导学生撰写读后感,引导学生谈谈对小说的思考,明确文学作品中的主旨思想和价值取向。

(2)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思考和阐述。

(3)学生交流、分享读后感。

3.语文写作(25分钟)让学生结合小说中人物形象,自由发挥,撰写有关人生价值、人性思考、社会关怀等方面的作文,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4.结语环节(5分钟)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

第三课时1.导入环节(5分钟)对上次课的教学进行回顾。

《山沟里的孩子》教学设计7篇

《山沟里的孩子》教学设计7篇

《山沟里的孩子》教学设计《山沟里的孩子》教学设计7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山沟里的孩子》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山沟里的孩子》教学设计1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师:老师这里有一张照片,请同学们看看。

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再说说你想到了什么?好不好?师:大家看的很仔细也很认真。

这是河南山区一所小学的一位同学所穿的鞋子,他的鞋子到底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今天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走进山沟,去了解那里的孩子们。

二、学习课文第一大部分21、大家先自己小声的读读课文,然后把自然段的序号标好。

2、谁想给大家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在他读的时候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3、师:说的好,那哪些自然段写了孩子们为了上学克服重重困难的呢?4、师:请同学们在书上读一读课文,划一划相关的句子,最后再说一说孩子们在路上遇到了哪些困难?● 时间长:山沟里的孩子们从黑暗走进黎明,又从黄昏走进黑暗,可以说是起早贪黑。

(板书)● 路不好走:要翻好几座山那,看(课件),同学们是怎么翻山越岭去上学的?谁能看着图给大家讲讲?如果要是遇到恶劣的天气呢?看来他们上学的路真是太难走了!(板书)● 不安全:我们大家都生活在城市里,不到动物园或是在书本、电视上我们是不可能看到狼的,那就让我们听听狼的叫声,来感受一下,孩子们放学回家听到狼叫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课件)怎么样,很可怕吧!再加上天黑,路滑,真为孩子们捏把汗啊!(读)● 乐观:可是他们自己好象并不在意,书上是怎么描写的?(课件)因为能去上学已经是孩子们是快乐的事了,所以克服困难也就变成了一种习惯,艰难跋涉也就变成了一种乐趣。

(读)● 对应的句子:读读这两个句子,你发现什么了?生答。

师:他们句式上的结构是一样的,而在内容上也是相对应的。

你找找,课文中还有哪几个句子,也是前后对应的?这些相对应的句子,在向我们每一个人诉说着山里的孩子上学有多难!清晨,孩子们迎着晨曦上学;夜晚,孩子们披着夜雾回家,多不容易啊!(读,挑出某一句读也可以,要做到读中见物)小结:看,(课件)这就是山区孩子们平时常走的一条山路,这条路每天早晚承载着孩子们求学的梦想。

《山沟里的孩子》教学设计与反思

《山沟里的孩子》教学设计与反思

《山沟里的孩子》教学设计与反思《山沟里的孩子》教学设计与反思作者:安庆市华中路第一小学方芳【教材分析】《山沟里的孩子》是北师大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五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

文章讲述了山沟里的孩子披星戴月上学、放学的情景。

山沟里的色彩也在孩子们的脚下犹如魔术般变幻,含蓄而深沉地突现了孩子们上学的艰辛,更表现出他们刻苦、勤奋的学习精神。

清新抒情对应的语言是本文的表达特色,教学时应整体把握,整体感知,以读为本,关注语用,读中悟情,读中明理。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8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山沟里的孩子上学路上的艰苦以及他们不畏艰苦、乐观向上的精神。

3、感悟课文语言表达的特点,认识"对应句".学习做课堂笔记。

【教学重点】感悟课文语言表达的特点,认识"对应句".学习做课堂笔记。

【教学难点】了解山沟里的孩子上学路上的艰苦以及他们不畏艰苦、乐观向上的精神。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资源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预习要求】完成《预习单》。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二、检查预习,初读感悟。

1、生字词反馈,随机指导。

2、指导写字。

3、质疑。

三、读悟结合,理解"黑".1、出示"学习提示",自学一至五自然段。

课文中哪个表示颜色的词用得最多?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汇报交流(1)重点句:野葡萄由黑变绿了,牵牛花由黑变紫了,女孩儿身上的新褂子也由黑变红了。

山楂果由红变黑了,路边的草垛由黄变黑了,男孩子身上的褂子也由蓝变黑了。

指导朗读,体会排比句特点,感悟"黑",了解"对应句".(2)小组合作,找文中其他的对应句,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激发想象,创作小诗,进一步感悟"对应句"的语言特色。

四、朗读体会,拥抱"黎明"1、展示一组山沟里的孩子灿烂笑容的图片,指名读第六自然段2、汇报交流:你读懂了什么?3、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给山沟里的孩子,齐读第七自然段。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山沟里的孩子》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山沟里的孩子》教案、教学设计
2.课后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与《山沟里的孩子》主题相关的其他文章或书籍,了解不同作者如何描绘类似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要求学生在阅读后进行摘抄和心得体会,以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课后分组,讨论以下问题:“山沟里的孩子”与我们的生活有哪些不同?我们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每组整理出讨论成果,并在下节课上进行分享。这个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重难点: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山沟里的孩子》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提高他们的文本解读能力。
-指导学生掌握并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
-针对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差异,制定个性化教学策略,促进全体学生的均衡发展。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带领学生共同学习课文,分析文章结构、修辞手法以及人物形象。首先,让学生关注课文中所描绘的山沟风光,理解作者通过自然环境的描绘来表现山沟孩子的坚韧与乐观。接着,分析课文中对山沟孩子的具体描述,让学生认识到他们面对困难时的勇敢与坚持。
在此过程中,我会重点讲解以下知识点:
-新课学习: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掌握课文内容。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强调山沟孩子的精神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教学评价设想:
-采用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结合终结性评价,以书面作业、小测验等形式,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1.你觉得山沟里的孩子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他们是如何克服困难的?

《山沟里的孩子》教学设计

《山沟里的孩子》教学设计

《山沟里的孩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理解并分析《山沟里的孩子》这一非虚构类作品的主题和核心价值观。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理解文章的主旨、细节和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农村教育的问题及可能的改进措施。

教学准备:1.《山沟里的孩子》一书的复印件,每名学生一份。

2.关于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的相关文献和报道。

教学过程:引入:(10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他们在中国农村教育问题方面的观察和了解,询问他们是否有什么想法或观点。

2.提问:你们觉得中国农村教育存在哪些问题?阅读与分析:(30分钟)1.学生独立阅读《山沟里的孩子》,并记下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分组讨论: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小说的主题和核心价值观,并展示他们的分析结果。

讨论和思考:(30分钟)1.引导学生分享他们的分析结果,并进行整合。

讨论小说中揭示的中国农村教育问题。

2.提问:你认为小说中的孩子是如何应对这些问题的?3.要求学生提出他们自己对中国农村教育改进的想法和建议。

扩展与拓展:(20分钟)1.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或图书馆,查找关于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的相关文献和报道。

2.学生以小组形式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并进行讨论。

总结与评价:(10分钟)1.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你在本课学习中获得了哪些新的知识或观点?你对中国农村教育问题有了怎样的理解?2.评价: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并提出对本节课的评价,并向全班汇报结果。

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包括对《山沟里的孩子》的观点和对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的批判性思考。

2.学生继续研究中国农村教育问题,并写下他们对可能的改进措施的建议。

教学辅助工具:1.电子白板2.多媒体设备。

小学语文《山沟里的孩子》教案

小学语文《山沟里的孩子》教案

小学语文《山沟里的孩子》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山沟里的孩子们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状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山沟里的孩子们的生活状况。

(2)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的能力。

(3)学会通过课文中的细节描述,理解人物的情感和心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山沟里孩子的同情心,懂得珍惜自己现有的生活和学习条件。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了解山沟里的孩子们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状况。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山沟里的孩子们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状况。

2. 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的能力。

3. 学会通过课文中的细节描述,理解人物的情感和心理。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山沟里的孩子们的生活状况。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激发学生的思维。

3. 情感教学法:培养学生对山沟里孩子的同情心,懂得珍惜自己现有的生活和学习条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山沟里的孩子们的生活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山沟里孩子的了解和认识。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理解山沟里的孩子们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状况。

3. 讨论与交流:(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邀请学生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4.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概括山沟里的孩子们的生活状况。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表达对山沟里孩子的同情和关爱。

小学语文《山沟里的孩子》教案

小学语文《山沟里的孩子》教案

小学语文《山沟里的孩子》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山沟里的孩子》的大意。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生能够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子。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通过模仿和表演,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并体会到山沟里的孩子们的坚强和勇敢。

学生能够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培养感恩之心。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课文《山沟里的孩子》讲述了一群山沟里的孩子们克服困难,坚持上学的故事。

2.2 课文结构:课文分为十个自然段,每段都有各自的主题和内容。

2.3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孩子们的坚强和勇敢。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阅读理解: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大意,回答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3.2 口语表达:学生模仿课文中孩子们的对话,进行角色扮演。

学生通过表演,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4.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讨论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4.3 口语表达:学生模仿课文中孩子们的对话,进行角色扮演。

学生通过表演,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

5.2 口语表达能力:评价学生在角色扮演和表演中的口语表达能力。

5.3 阅读理解能力:评价学生在阅读课文和回答问题中的理解能力。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山沟里的孩子们面临的困难和他们的解决办法。

学生通过讨论,培养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6.2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山沟里的孩子们的故事。

学生通过写作,提高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第七章:家庭作业7.1 阅读理解:学生回家后,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山沟里的孩子》课文教学设计及反思

《山沟里的孩子》课文教学设计及反思

《山沟里的孩子》课文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背景《山沟里的孩子》是一篇描写中国农村的散文,通过一个山沟里的孩子的生活故事,反映了中国农村教育的现状与困境。

本教学设计适用于初中语文课,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农村教育问题,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

2.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农村教育的现状与问题;•熟悉《山沟里的孩子》的故事情节和主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思考能力和同情心。

3. 教学内容•《山沟里的孩子》全文;•农村教育问题;•文学表达和批判思考。

4.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导入课文教学,可以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们了解农村教育吗?•农村和城市的教育有什么差异?•你们是否听说过《山沟里的孩子》这篇文章?Step 2:整体阅读让学生先阅读《山沟里的孩子》全文,并集体讨论以下问题:•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他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他为什么无法上学?农村教育存在怎样的问题?•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有哪些启示?Step 3: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讨论以下问题,并准备发言:•你们对农村教育问题有什么认识?•你们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Step 4:小组发言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介绍他们的讨论结果和解决方案。

Step 5:个人思考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并写下自己的观点:•你是否愿意为农村教育问题做出一些努力?•你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关心农村教育吗?Step 6:反思与总结通过以上讨论和思考,引导学生总结教学内容,并反思自己的学习和观点变化。

二、教学反思本课以《山沟里的孩子》为切入点,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农村教育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以下问题和改进点:首先,导入阶段可以添加多媒体资源,例如图片、视频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这样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讨论中。

其次,分组讨论的环节可以加入一些启发性问题,以促进学生的批判思考能力。

例如,引导学生思考农村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路径和途径。

《山沟里的孩子》教学设计及点评

《山沟里的孩子》教学设计及点评

《山沟里的孩子》教学设计及点评教学设计:目标:通过阅读《山沟里的孩子》,使学生了解农村孩子的生活,培养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

教材准备:1. 《山沟里的孩子》一书;2. 学生绘本、纸和彩色笔。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通过向学生展示一张农村山沟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农村孩子生活的思考和猜想。

2. 阅读与讨论(15分钟):老师朗读《山沟里的孩子》,引导学生跟读。

读完后,进行以下问题的讨论:- 你在故事中了解到了哪些关于农村孩子的信息?- 农村孩子的生活与城市孩子的生活有哪些不同?- 你认为农村孩子的生活比较艰苦吗?为什么?3. 小组绘本创作(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

每个小组根据故事内容创作一本绘本,描绘农村孩子的生活。

学生可以使用彩色笔进行绘画和写字。

鼓励学生加入个人观点和想法。

老师在小组之间巡视并提供指导。

4. 展示与点评(20分钟):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绘本,介绍他们创作时的思路和所传达的信息。

老师和其他学生对每个小组的作品进行点评,讨论是否真实反映了农村孩子的生活。

5. 总结(5分钟):回顾整个活动,总结农村孩子的生活和学生的感受。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帮助农村孩子,以及自己能为社会做些什么。

点评:这个教学设计通过阅读《山沟里的孩子》这本书,让学生了解和思考农村孩子的生活,培养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设计分为引入、阅读与讨论、小组创作、展示与点评和总结等步骤,层次清晰,活动设置有条理。

在阅读与讨论环节中,学生有机会思考农村孩子的生活,并与城市孩子的生活进行对比,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农村孩子的艰辛和不平等,培养同情心和共情能力。

小组绘本创作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他们能够通过绘本的形式更加直观地展现农村孩子的生活。

展示与点评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并通过点评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总结环节能够帮助学生思考如何帮助农村孩子,以及自己能为社会做些什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山沟里的孩子》教案

《山沟里的孩子》教案

《山沟里的孩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山区孩子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培养同情心与关爱心;2.学习描述人物的语言表达方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4.初步了解小说的分析和评价方法。

二、教学重点1.呈现山区孩子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2.运用语言表达描述小说人物;3.阅读与理解小说故事情节。

三、教学难点1.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情感变化;2.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教学过程设计(一) 前期导入1.以照片和视频等多媒体素材介绍农村山区及其孩子的生活环境,引出小说主题及其重要性;2.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 阅读课文1.首先,让学生自由阅读小说,把握故事情节,理解人物关系;2.分组讨论,交流感想并互相解答疑惑。

(三) 分析小说人物形象1.教师提供小说主要人物形象,并帮助学生理解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变化,如何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特征;2.让学生通过朗读,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四) 探究作者写作意图1.分析故事结构和情节,从中发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2.就故事中的冲突、转折点等写作手法进行探究和分析。

(五) 评价小说1.学生自行撰写小说读后感;2.分组交流自己的读后感和评价,分享感受。

五、教学方式1.短片、图片等多媒体素材展示;2.小组讨论和交流的互动教学方式。

六、教学评价1.通过读后感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评价;2.在理解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作者意图方面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进行评价。

七、教学互动1.教学过程中可适当进行互动问答;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他们思维。

八、教学扩展1.学生对小说的情节和人物进行延续创作;2.利用小说结构及相关材料进行小说分析和研究,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九、教师反思1.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紧跟教育新发展;2.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中愉悦成长。

《山沟里的孩子》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_7

《山沟里的孩子》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_7

《山沟里的孩子》教学设计本文是关于《山沟里的孩子》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一、《山沟里的孩子》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二、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本班学生独立识字能力较强,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初步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具有一定的自读能力。

朗读水平较好。

思维活跃,敢于质疑,敢于提问。

学习习惯较好,初步养成了课前预习、独立学习、自主学习的习惯。

大部分学生团队意识较强,有合作意识。

三、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叙事散文,作者用富有情感的语句,生动地描述了山沟孩子起早贪黑,克服重重困难去上学的情景。

赞颂了孩子们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

课文先介绍了清晨孩子们上学时的情景,接着介绍了孩子们傍晚放学回家的情景,最后介绍了他们如此刻苦学习的原因。

四、教学目标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认识6个汉字,会写9个汉字。

3.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段落结构。

了解山沟里的孩子起早贪黑去上学的情景。

感受他们学习的艰难,学习他们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

4.能抓住重点理解课文最后两段的意思,并体会“金钥匙”、“理想的灿烂的黎明”的含义。

五、教学难点分析理解课文后两段的内容,以及课文的重点词语。

六、教学课时一课时七、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激情导入1.谈话:你平时都是几点起床、怎样到校?下午又是几点放学、几点到家?2.课件出示关于山沟孩子生活学习的图片。

3.播放电影《一个都不能少》片段。

4.导入,板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开火车读文,检查学生生字认读情况,并随机解决课文中的生词。

2.默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内容?3.自由读文,思考,本文可分为几个部分?小组交流后选代表全班交流。

4.学生汇报交流,师引导补充。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a.学习上学部分。

1.默读课文第一部分,划出孩子们克服困难上学的语句,并批注你的想法。

2.举手交流,师引导全班讨论,并补充。

体会孩子们上学的辛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沟里的孩子》教学设计
导读:
一、教学目的
1、认读、识记生字新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习运用品读、感悟的方法,领会文中山沟里的孩子刻苦学习的精神以及美好的愿望;引导学生结合自身,谈谈感想。

3、初步感受作者写作的特点重复、对应。

在读中感受语言美,在读、背课文中积累语言文字。

二、教学重点
学习、运用品读、感悟的方法,领会文中山沟里的孩子刻苦学习的精神以及美好的愿望。

三、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的写作特点。

四、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自读课文,完成《阅读本》作业。

阅读本作业:1、自由读几遍课文,写“初读感想”;2、默读课文,在书中标出好词、好句,摘抄并写下摘抄理由;3、仔细品读课文,提出质疑。

第二课时:
师生共同学习课文,共同理解课文重难点,相机解决学习学生《阅读本》中的提问。

第三课时:
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师相机点拨;交流作业《读后感》;检查背诵。

第二课时
一、导入
预习了《山沟里的孩子》(板书课题。

)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二、初读
下面请同学们再回到课文中来感受《山沟里的孩子》是怎样去学习的?用心读一读。

三、品读
同学们,好文章需要“咬文嚼字”似地品。

下面,我们就静下心来品一品,把有感受的地方划下来。

四、交流
1、师问:读完文章,你最想用什么样的词来形容“山沟里的孩子”?从哪里感受到的?(相机板书。


2、师再问:①读了全文,文中的哪一个字在不断地重复?它想告诉我们什么?
②体会朗读(出示课文1-5节,品读,体会情景:A、第1、2节体会想象。

B、第2节理解时间在变,理解“拥抱”。

C、第4节体会想象辛苦,体会说笑的心情。


③同样的黑,重复的黑,同学们觉得单调乏味吗?(不,同样的“黑”,时间在变,景色在变,我们内心的感受在变,我们变得越来越心疼,佩服这些孩子们!)
④一天两天,无论刮风、下雨,无论是天寒地冻,无论是酷暑严热孩
子们每天如此,从黑夜启程,让我们再有感情地朗读。

(1-5节)3、刚才我们领略了重复使用“黑”字的妙处!现在让我们打开“语文天地”,你能找到对应的段落吗?这段话的句式也被重复使用了一次。

(男女分读二节和四节。

)重复的句式好吗?读出了什么?(读出了辛苦,读出景色的变化。

读出孩子们心情的对比。


4、(结合板书)面对黑夜,孩子们这样爱学习,有毅力,目的只有一个改变穷山沟。

A、我们来默读第6节,仔细理解这段话!(点拨:注意联系上下文“这样的理想”指什么?)
B、你读懂了吗?(理解“传说”;理解“现实”,理解“神奇”的钥匙。


C、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文字,你想把感情的重点落在哪句话上?(品读“日日夜夜”“夜夜日日”,体会辛勤、刻苦。


D、孩子们确实是日日夜夜,夜夜日日地上学、读书,多么辛勤、多么刻苦,他们想用知识改变穷山沟。

多么了不起的孩子,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齐读,第7节)
E、观看录像。

F、这就是山沟沟里的孩子,他们不怕吃苦,不怕从黑夜启程,让我们再读读第7节。

G、讨论:“理想的灿烂的黎明”属于谁?(属于孩子,属于山沟。

)让我们畅想一下山沟沟美好的明天,灿烂的明天,理想的明天!五、教师总结、点拨
山沟沟里的孩子们在努力学习,希望改变村庄。

当然,山沟面貌的改变不仅仅靠孩子,更要靠国家,靠富强的国家!所以,同学们,你们要向山沟里的孩子学习,努力刻苦读书,长大把我们城市、把我们祖国建设得更美好!
六、再读课文
现在你觉得作者是带着怎样的感情来写文章的,你想带着怎样的感情读文章?自由读。

七、作业
?学了课文,想想自己的学习生活,你一定有很多感慨,写一写。

?选择课文中感受深的一段背一背。

板书:
山沟里的孩子
爱学习
有毅力上学读书
勇敢
黑----------------------→
不怕吃苦
有理想改变穷山沟
热爱家乡
(依据学生发言
相机板书)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