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德育论文: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法语文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学科之一,是学生学习、思维、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工具。
而德育教育则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呢?本文将探讨一些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法。
一、注重文本选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文本的选择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选择既富有审美价值又富有教育意义的文本来进行教学。
可以选取一些蕴含着美好情感和正确价值观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本。
通过这些文本的阅读和讨论,可以让学生在感受美的也能够接受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二、注重课堂讨论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与文本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通过学生的讨论,可以让他们了解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教师可以针对文中的某一道德问题,提出问题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他们分析问题,明辨是非,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
三、注重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也需要注重情感教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并感受文本中的情感,如善良、正直、勇敢等。
通过这种情感教育,可以让学生在感受美的也能够接受并内化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四、注重作文教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一些与德育教育相关的题材来进行作文,如“我的榜样”、“我要做一个诚实的人”等。
通过这些作文的写作,可以让学生自觉地传承正统文化,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五、注重阅读指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阅读指导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理解和欣赏等环节,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中的情感和道德内涵。
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本所传达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德育论文(6篇)
教师德育论文(6篇)小学德育论文篇一1.课前找准德育渗透点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某种思想感情的宣泄,这就是语文科目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有利条件,因此,要在授课前找准每一篇课文的德育渗透点,才能使渗透教育顺利进行。
教师要充分运用语文学科的有利条件,对教材中的德育素材进行充分挖掘,将切入点找准,从而加强德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与思想品德学科的教育是不相同的,我们要做到有的放矢,寓教于情,寓教于理。
只有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找准德育渗透点,设计出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案,才能在课堂中有目的的进行德育渗透。
以《爱如茉莉》为例,这篇文章讲述的爸爸去医院照顾生病的妈妈的故事,是对父母之间虽平淡无奇,但洁白纯洁,犹如茉莉一般的爱情的赞美。
教师在教授这篇课文时,应重点捉住一句叮咛、一个抚摸等这些细微的词语。
以此作为渗透点,让学生明白细微动作之间的爱的表现,使其联想到身边父母、朋友对自己的关爱,感受被爱,从而懂的去爱。
这样的爱与电视剧中那些低俗、泛滥的爱是不同的,让学生在课文中获得感悟,可使其情感得到升华。
2.在审题、时代背景介绍中渗透每一篇文章都会有一个题目,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课题就是文章内容的概括,在教授课文前,先引导学生审题,从题目入手,初步了解课文,对课文形成大概的轮廓。
在对课文背景进行介绍时,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思想感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教授《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时候,教师可先向学生讲解《史记》在我国历史学上的重要地位,因为《史记》本身就是一部具有史学性和文学性的文章。
然后,让学生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司马迁的写作背景,教师也可以进行适当的补充。
对司马迁忍辱负重的行为进行分析,即使受到了酷刑,他也不顾个人荣辱,毅然献身于事业,这正是民族精神中,个人讲究内修的最高境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地引导学生向祖国历史中的伟大人物学习,热爱祖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帮助其形成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同时激起其爱国主义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
如何在小学语文中渗透德育教学[论文]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中渗透德育教学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只是仅仅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
语文教师可在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及各种语文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
做到寓德育于知识教学中,使二者融为一体,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德育渗透语文阅读作文教学无论对一个生命个体还是对一个民族整体而言,德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战略全局的需要出发,近几年来我们努力推行的素质教育,积极进行新课程改革,对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家也不断发布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和通知。
网络游戏使学生迷失自我,跳楼殒命;或是为了金钱,或是不堪外界压力,青少年对父母亲人屠刀相向;羡慕物质浮华,崇拜丑陋低俗,是非观念、美丑意识混乱颠倒。
这一系列现象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敲响警钟,从反面提醒我们:学校德育工作的强化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
那么在这项重要的工作中,小学语文教学应担当什么样的角色呢?这是小学语文的学科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
一、语文的人文性文以载道,任何语言文字都蕴含着一定的思想,并与语言文字紧密结合,不可分割。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以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标准为依据,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指导思想。
小学语文教材具有极强的人文性,并且形式生动、具体、形象。
语言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通过语言的学习,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受到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和思想道德的教育,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教育,受到现代社会环保精神、开放意识、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的教育,为培养和谐社会的一代新人打下基础,为孩子的幸福人生打下基础。
二、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注意与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相结合公民意识、爱国意识等思想政治教育是德育的非常重要的内容,但决不是它的全部内容,德育教育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是对一个人行为习惯影响最大的一个时期。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论文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如果说德育是学校教育的一朵奇葩,那么,课堂教学这一阵地是孕育它的其中的一块沃土。
而语文课程在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中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因为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园,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材中每篇精选的课文内容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蓝本,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
现结合自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体会,谈淡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利用小学语文课文中的插图及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语文教材思想内容丰富,插图及电教配套设施直观新颖,符合儿童观察特点,对儿童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插图及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感受,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
如:第三册语文教材中《识字学词学句(一)》第一课,书中有八幅关于祖国的首都——北京建筑物的插图,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观察插图,认识这些建筑物,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天安门、故宫、天坛、颐和园等建筑物的资料,并进行适当的讲解,引起学生对首都北京的向往,激发学生热爱首都的思想感情。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涉及到爱国题材的内容,如《我爱祖国》、《北京》、《看雪》、《北京亮起来了》等,这些篇章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素材。
因此,我在讲授这些课文时,除了让学生掌握本课的基础知识外,还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思想教育。
我在教学《北京亮起来了》一文时,结合文章内容,播放介绍北京夜景的资料,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北京的亮丽、辉煌,课后许多学生产生向往北京、热爱祖国的理念。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教育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保已经成为与人类休戚相关的热门话题。
实践表明,搞好环境保护既要靠管理,靠科学技术,更要靠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
而学校教育首当其中要承担起培养下一代人环保意识的任务,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必要结合教材渗透环保教育。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一直是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话题。
语文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师角色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浅谈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性与方法。
一、教学内容语文教学的内容是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基础。
语文教学的内容应当涵盖语言知识、文学欣赏和道德修养三个方面。
语言知识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学生通过学习语言知识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编写道德故事、名言警句等等方式来传授道德知识,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语文教学的内容中应当注重文学欣赏,通过学习优秀的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到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所表达的人文情怀和道德情操,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敬畏之心。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们应当注重多元化,不仅仅局限于语言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道德情操的培养和文学情感的陶冶。
通过语文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仅仅获得知识,更要具备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学方法尤为重要。
教师们应当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
1. 结合生活实际。
语文教学的内容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道德知识和人文情怀的真实性。
教师们可以通过讲解生活中的故事、分析名人事迹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到身边所发生的道德事件和美好事迹,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正能量,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
通过让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引导学生总结道德观念和人文情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在讨论课、作文课等环节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有道德内涵的问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论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在义务教育当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德育培养目标告诉我们,要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型人才。
这说明德育教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举足轻重的。
语文教学的根本,就是要吸引学生去发现、去体验、去感悟祖国的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文章之美,同时受到思想道德、政治情操等德育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语文教学和德育教育的关系犹如鱼和水的关系,两者紧密联系。
所以,我们教师就要注重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
一、课前德育渗透平时,在每天的语文课开始之前,我会让学生把提前准备好的小材料进行说话训练,如《我的爸爸》《难忘的一件事》……而且每次我都要点评,不仅给予一些方法指导,更侧重于对学生的德育渗透。
再如学生讲成语小故事,我们知道成语不但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而且蕴含了丰富的哲理。
这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极好的教材。
因此,学生在讲完成语故事后,我并不是走走过场了事,而是让班里的其他学生说说该成语所讲述的道理或者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这样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得到了思想品德的教育。
像“水滴石穿”“闻鸡起舞”等成语故事就告诉学生做事要持之以恒,就会有所成就的道理。
有时候我还会让学生对一些简单的社会现象进行讨论,如“一些小贩卖菜缺斤少两”等等,然后趁此机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启发学生运用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来看待问题。
二、教学中德育渗透小学语文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沟通和交流的媒介,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语文教材中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都不是直接表达出来,而是深藏在每一篇文章的字里行间。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向学生渗透,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又不知不觉地受到德育教育。
三、渗透在剖析词句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剖析和琢磨课文里的重点词句,以找出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语文学科是小学教育中的基础学科之一,具有人文性和思想性的特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不仅能够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还能够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一、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深入挖掘,将这些元素与德育相结合,渗透到教学中。
例如,在讲解《雷锋的故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雷锋的奉献精神、助人为乐的精神,培养小学生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在讲解《我的祖国》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祖国的美好,培养小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德育课堂教学是渗透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渗透德育。
例如,在讲解《狼牙山五壮士》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五壮士的勇敢精神、爱国精神,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小学生亲身体验课文中的情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从而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三、通过课外活动渗透德育课外活动是渗透德育的另一个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让小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德育内容,从而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小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体验助人为乐、奉献社会的价值,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诗歌朗诵比赛、故事会等活动,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同时渗透德育内容。
四、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是小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小学生的品德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成为小学生的楷模和榜样。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自己的语言表达、情感表达、行为示范等方面的表现,让小学生从教师的言行中感受到德育的力量。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一、要善于挖掘课文中的德育素材。
钻研教材,深入备课,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点,加强德育渗透。
我们要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点,加强德育渗透。
在教学中做到寓教于情,寓教于理,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效果。
二、灵活驾驭,在课堂教学中大力实施德育。
1、借助扎实有效的语文教学活动,在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中进行德育渗透。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文质兼美,有明确的主题思想,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精品。
教师要抓住课文中重点词、句、段落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读中悟,悟中读。
2、语文课堂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深化德育教育。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点,坚持正面启发,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领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倾吐自己内心的感受,相互启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课文思想感情的熏陶和感染。
3、在作文教学中,抓住契机,与德育教育结合起来。
在作文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与思想实际,引导学生全面地观察社会、更深刻地认识社会,赞美生活中的真善美,抨击现实中的假恶丑,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念,有机渗透道德教育。
4、课外延伸,德育延续。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的途径之一。
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言传身教,通过教师自身榜样作用“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有广博坚实的业务知识,而且要不断充实和更新,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德育教育既要言传,又要身教,处处为人师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先做到,用自己的爱心和人格魅力感染影响学生。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激发学生兴趣,树立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精神。
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而不是一种外在的附加任务。
”因此,德育应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有意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促进各方面和谐发展。
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现简单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一、深钻教材,找准教材中的德育“触”发点。
语文是表情达意、思维交际的工具,它可以传承文化,传达社会价值观,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深钻教材,找准教材中的情感“触”发点,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从而受到思想政治、道德情操、人文素养等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德智全面发展。
1、识字、写字讲授中结合汉字本身的结构特点渗透。
在传统的语文讲授中,很大一局部老师往往把识字讲授看着是老师在前面一遍一遍地教字,学生在上面一次又一次地读字、记字,把写字讲授看着是学生对着讲义一次又一次的抄字,老师只把学生看着是识字写字的“机器”,全然不顾学生自身的需求,不顾学生进修乐趣及能力的造就,只是一味地把这些字“灌”进学生的脑海中,违背了一般的教育讲授规律,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和审美情趣的造就。
我们知道,中国的汉字本身就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不仅形体优美,而且结构讲究对称又富于变化,同时寻求严整又不失灵活,体现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
因此,在识字、写字讲授中,我们可以结合汉字本身的笔画、结构和形体等特点渗透德育,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所学汉字的特点,再让其在讨论交换中分析这些汉字与做人处事之间的关系,将识字、写字讲授同育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字形分析中掌握字的笔画、结构等,明白做人的道理,受到连合友爱、谦让互助、集体主义等方面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法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选取与德育主题相关的文学作品。
在教学中选取一些具有德育价值的文学作品,例如《小石潭记》、《孟子》等,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欣赏这些作品,感受到其中的人文关怀、道德情怀,为他们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2.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德育情节。
在解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作品中的德育情节,例如主人公的品格、行为等,让学生通过阅读体会到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品德修养的重要性。
3. 开展德育主题的讨论和写作活动。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德育主题的讨论和写作活动,例如让学生分组讨论某个道德问题的解决方法,或者写一篇关于自己品德修养的作文等,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思考、表达和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
4. 利用语文课堂上的经典名句进行德育教育。
语文课堂上包含了许多经典的名句,教师可以通过解读这些名句,引导学生体悟其中蕴含的道德规范和人生智慧,例如《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让学生通过名句引导来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5. 制定德育目标,融入语文教学设计。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德育需求和现状,制定相应的德育目标,并将这些目标融入到课堂设计中,例如在讲解文言文的时候,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情操;在写作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感态度等。
6. 合理设置语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
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与德育相关的活动,例如学生分享和演讲自己的感恩故事,参观纪念馆或者文化名人故居等,通过这些活动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自觉追求和践行道德理念。
7.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德育教育效果。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影视片段、图片、音频等,向学生展示一些与德育教育相关的案例和故事,让学生通过视听的方式感受到其中的道德价值和情感温度,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浅析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浅析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他们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观察力、思维力等各方面素养。
这些素养的培养,也为德育扎实、深入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提供了保障。
例如,在课文的选择方面,教师可以注重选择一些有教育价值的文学作品,教导学生从中获取和感悟社会和人生的真谛与内在的意蕴。
同时,也可以注重对学生的语文修养进行训练。
例如,纠正学生的书写、发音和语法错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语文习惯,从而达到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效果。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小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的重要时期,需要面对和处理一系列的情感和道德问题。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应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感恩、勤劳、诚实、守规矩等优秀品质,让学生在校内和校外都能够反映出高尚的道德形象。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注重挖掘文本背后的道德信息,通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和分析,让学生在阅读文本中逐渐接受和传承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个人道德情操。
同时,在课外实践中,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道德,从而形成习惯性的道德行为和态度。
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思维方式和引领的塑造。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思维的创造力,从而唤醒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法,如讲授、讨论、互动、演讲、作文、阅读等,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积极性,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自主、自发地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形成独立思考、开放创新的良好习惯,从而成为有创造力的人才。
综上所述,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不仅是一种教育價值的体现,也体现了教育行政与教育教学层面管理的缺失。
在应对当前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其道德品质和创新思维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是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的任务。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5篇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5篇第1篇示例: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德育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呢?可以通过选取具有高尚道德情感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讲解。
可以选取《小兵张嘎》、《孝子精忠》等篇目,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的讲解,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质,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可以通过语文教学引导学生进行道德情感的表达。
教师可以针对一些热点话题,让学生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班级中出现的一些矛盾问题、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小事等。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引导学生从自身出发,表达自己的道德情感,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念。
语文教学也可以通过阅读名人传记等文学作品,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和道德观念。
可以让学生了解岳飞的民族气节、庄子的忠厚品格等,让学生通过这些名人的事迹来认知道德的重要性,从而得到进一步启发和教育。
语文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渗透德育。
在阅读完孝子精忠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亲身感受孝子精忠的情感,从而提升他们的道德品质。
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语文课文的内容来进行道德观念的引导。
在学习《草房子》的时候,可以通过对阿Q的人生观的讨论来引导学生了解自尊、自立、自强等正面的品质。
通过这种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还可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有很多种,而这些方法无不离不开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
希望广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自身的教学经验,有的放矢地进行德育的渗透,使学生不仅仅在知识上有所收获,更能够在品格上得到提升。
第2篇示例: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语文教学不仅是学生学习文字、语言知识的过程,更是一种德育教育的载体。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将德育渗透进去呢?以下是一些渗透方法供大家参考。
小学德育论文10篇
小学德育论文10篇【篇一】“德”是一个相当古老的话题。
小学语文的学科性质决定其在德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教师应在教学中结合语文所特有的思想性、语言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等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教育,助力学生养成优秀的思想品德。
那么,如何将德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呢?一、深入钻研,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字,“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不包含意义的语言是不存在的,字有字意,词有词意,句有句意。
一篇好的文章有具体充实的内容、深刻明确的道理、流利顺畅的行文和充沛饱满的情感。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材内容都是教育学家在仔细的审核评价之后确定下来的,每一篇课文都有其独特的教育价值。
要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就必须努力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教育性。
字、词中的德育因素。
有些字词本身就具有品德教育的意义,如“孝”,孝字可组词为孝顺。
“孝”本身就有孝顺的意思。
孝顺现指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
晋代袁宏在《后汉纪・安帝纪上》写到:“观人之道,幼则观其孝顺而好学,长则观其慈爱而能教。
”由此可见孝顺对一个人,尤其是对年纪尚小的人的品质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还有“谦”字,谦字意为:虚心,不自满。
人们常用“谦谦君子”来形容那些严于律己、品德高尚的人。
方孝孺也说过:“虚已者进德之基。
”由此可见“谦”是对人性的一种赞美。
本身具有教育意义的字词还有:“学习”、“友爱”、“信”、“诺”、“恕”、“仁”、“忠”等。
虽然表现美德的字有很多,但更多的字的本意并不具有德育的意义。
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另辟蹊径地去找寻字词中的德育因素。
比如在课文中最常见到的“的”字,“的”只是一个助词,并没有实际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从字的书写和字形上来发掘其中的德育因素。
“的”是由“白”和“勺”组成的,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白”和“勺”在组成“的”字之后都变“瘦”了。
他们只有变瘦了才能组合在一起,成为“的”字。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6篇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6篇第1篇示例: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语文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道德素养和品格修养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
下面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
语文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的解读和欣赏来引导学生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情感,让学生在感受中体验美、感悟爱,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感激之情。
教师还可以通过生活化的故事、小品、笑话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的乐观、积极向上的情感,让学生在情感中感悟道德、感受人生。
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模仿和创作来实现。
文学作品是人类智慧和情感的结晶,而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更是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道德情操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经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写作,让学生在模仿中领悟作品中的情感和品德,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谈论文学作品中的道德教育内容来渗透德育。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文学作品为载体,深入探讨作品中涉及的伦理、道德、人生哲理等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感悟道德、提升道德修养。
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还可以通过学生的朗读和演讲来实现。
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有关美德、人生哲理的课文、文章让学生朗读,通过学生的朗读来感染师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主题演讲活动,让学生通过演讲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崇敬,增强学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操。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比如情感教育、文学作品的模仿创作、谈论作品中的道德教育内容以及学生的朗读演讲等方式。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德育渗透融入到教学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仅仅掌握语言文字知识,更重要的是感悟道德、陶冶情操。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工作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工作在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章,或真实生动地展现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或热情讴歌我们民族的精神,或精彩地描绘美丽多娇的祖国山河,或深刻阐述生命意义……因此,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优势,进行德育渗透,让德育与智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促使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一、利用课外辅导进行德育渗透课外辅导开展培优扶差,批改作业,指导练笔等,这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深化、巩固,也是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另一途径。
大家知道,课堂教学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一种教学活动,对知识分析、理解及德育渗透难免要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而课外辅导,相对限制少,使教师更容易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知识现状进行少数或个别的辅导,这样育教教学更有针对性、更具体、形象。
不仅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连效果也得到增强,例如培优抚差,因为对象是学生群体的两极,人数较少,这就方便了教师有针对性的辅导,自然德育渗透也能更具体、实在、形象、直接。
作业批改,如日记、作文,通过评语鼓励学生树立信心,确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不断增强自身的道德情操.并将它化作学习进步的动力。
二、在语文教学中,坚持文道结合的原则,让学生获得思想品德教育能更具体、形象各个学科的知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点,思想形成了学科知识的内在属性,它们互相融合,互相渗透,脱离了教材,谈品德,德育是空洞的说教;反之,没有德育的教学,智育也是苍白的。
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落实教学目标,德育结合,文道结合是要的,对于具有丰富而生动德育教材学科的语文学科而言,这一点更是关键,在教学中我通过介绍写作背景,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欣赏,归纳总结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定写作技巧的同时,更具体形象地获得思想教育教学效果。
学生在学习中,不单掌握一定的语文学习技能,而且在潜移默化中,逐渐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导言:小学阶段是学生德育教育的关键时期,而语文课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思维能力、审美情趣以及道德品质。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从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和意识、开展德育主题活动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一、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1.设置适应学生年龄特点的阅读任务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一定限制,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能力,设置合适的阅读任务。
可以选择一些内容生动有趣的文学、童话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快乐和启发。
2.进行精心选编的课文在编写教材或选择课文时,应注重选取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篇章。
例如,选取一些具有深刻寓意的寓言故事、启发性强的人物传记等,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人生的真谛和道德的重要性。
3.开展有针对性的阅读推广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图书馆、阅读篱笆报等,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同时还可以邀请家长到学校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让学生了解到阅读对于人生的重要性。
二、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和意识1.通过课文引导学生思考和反思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对课文的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文本中所传递的情感、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例如,通过读一些关于友谊、亲情、助人为乐等主题的文章,让学生自省自觉地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2.配合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道德行为教师应与家长密切合作,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中的道德行为,并及时反馈给家长。
通过家校合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道德素养的提高。
3.开展情景教育活动可以通过情景剧、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模仿一些道德行为,加深对道德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如参观孤儿院、福利院等,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上存在的不平等和需要互相关心帮助的现象。
三、开展德育主题活动1.组织语文演讲比赛通过组织语文演讲比赛,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和演讲一些具有道德价值的内容。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语文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更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素养和人文精神。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有效地渗透德育教育呢?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一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
一、注重文本的选择和引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文本的选择和引导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且富有教育意义的文本进行教学。
在选择文本的教师还需要对文本进行精心挑选,力求选取那些富有情感、价值观和人文关怀的文本,这样可以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对文本进行引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中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感受善良、正直、勇敢等美德,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健康人格。
二、注重情感的表达和引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情感的表达和引导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是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情感引导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感受其中的情感,体验人生百态,培养学生的同情心、爱心和责任感。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讲故事、谈心情、诵读诗歌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情感,感受他人的情感,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教育,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体会,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温暖、感受美好,培养学生的情感鉴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三、注重学生的实践和体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实践和体验也是非常重要的。
语文教学不应该局限于课堂内部,更应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积极心态。
教师可以通过课外阅读、社会实践、情感体验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感受其中蕴含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全面素质提高。
通过实践和体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体会和应用语文知识,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一、引言语文教育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素养。
然而,仅仅追求学生在语文知识上的提高是远远不够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这对塑造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价值观和道德情操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从培养学生的读书爱好、提升综合素质、加强学习能力和规范行为举止等多方面,探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二、培养学生的读书爱好阅读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情感丰富性的重要途径,而且能够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塑造自我,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提供各类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阅读,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乐趣。
同时,老师可以通过讲授文学作品中的优秀人物形象、道德故事等,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和价值观。
通过与学生的讨论和互动,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另外,老师还可以组织课外读书活动,如读书分享会、图书驿站等,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兴趣。
三、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选取典型文学作品、名人传记等,教育学生更多地认识社会、了解大自然、感悟生活。
例如,通过选读《红楼梦》、《西游记》等经典作品,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升文化素养。
通过让学生了解、接触一些名人传记,如孔子、爱迪生等,激发学生向上的人生追求。
在教学中,可以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音频、视频等,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学作品的意蕴和深度。
同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感受与表达,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四、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保持专注、主动思考和勤于反思等。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例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促使学生相互合作、协作,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教师德育论文: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
德育渗透
内容摘要:教师的天职就是“传道授业解惑”,教育是琢磨的过程,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德育的教育必须渗透在传授知识之中,思想教育必须放在语文教学的首位,德育教育一定要把握儿童心理特征,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要把握好阶段性,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德育教育要体现在语文的教学活动中。
关键词:首位;;心理特征阶段性;活动中体现
教师的天职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传道就是启迪人类的智慧,传播人类文明。
”“解惑”就是传授知识。
“传道授业解惑”就是教书育人。
怎样教书育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
一直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探讨的重大课题,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其内容都不同,我们小学教师培养的对象就象一块未经琢磨的玉石,只能由教师这个共和进行加工,才能现出瑰丽的玉石,教育在此就是琢磨的过程,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德育的教育必须渗透在传授知识之中,这样就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有色有味、有趣有情、极赋实效。
现就小学语文教导进行德育教育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思想教育必须放在语文教学的首位。
知识无阶级性,而教育则是有阶级性的,教育从来都是从属于一个阶级的,我们的教育就是要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就是要培养讲文明、守纪律的一代新人。
而现行教材的编写正是体现了这一点。
刚入学就学习古诗《锄禾》,又继续学习了《英雄黄继光》、《刘胡兰》、《我不能忘掉祖国》、《白杨》、《长征》、《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等等各篇无不是思想教育极强的活的教材。
它无不在启迪学生的智慧。
陶冶着学生的情操,激励着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劳动。
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依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向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爱国教育、传统教育、使之从小就懂得做人的道理。
从我做起,从小做起,这样必能为他们的人生奠定下坚实的根基。
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一定要把握儿童心理特征。
;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传授知识中育好人关键要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掌握自己教育对象的心理性格等特征,根据其心理状况,年龄特征去进行教学,寓德育教育与教学中,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儿童,他们知识面窄、贪玩、好动,这是他们的弱点,但他们心灵纯洁好奇,好表现,喜问、喜听,争强好胜,则是其优点。
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时就要善于引导。
讲课要考虑到主动、形象、有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
使其在增长知识中,
培养良好的个性、懂道理、做新人。
如:我在教《群鸟学艺》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我让儿童有意注意使其进入角色,组织学生扮演学艺的群鸟,创造性地加上了学艺的小燕子给没学到艺的那几只鸟说几句安慰的话的这样一个表演内容,教育开导这些鸟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之外,就一定能学到真本领。
这样,就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明白了要做好一件事,必须不怕吃苦、不怕挫折,才会成功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