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素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素周期表——核素

人教版《化学2》第9至10页

1 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生分析

1.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

对于《元素周期表——核素》的教学,《课程标准》要求知道元素、核素的涵义。活动与探究建议:查阅资料并讨论放射性元素、放射性同位素在能源、农业、医疗、考古等方面的应用。《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江苏)提出这样的学习要求,知道元素、核素、同位素、质量数的涵义。

人教版《化学2》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新课改精神,必修内容要求学生具备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具备必须的学科素养。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和应用的科学。要研究物质的宏观性质,必须从微观粒子入手,才能寻找到原因。核素这部分知识内容属于结构理论的基础知识,理解难度并不大,学生通过本节了解原子构成、核素、同位素概念,了解质子数、中子数和质量数间的关系,为后续元素周期律的学习打好基础。同时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对结构理论有初步的了解,为进一步学习选修内容做好铺垫。

2.学生分析

学生在九年级化学学习中,已经学习了原子的构成和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知道构成原子的粒子以及它们的电性和相对质量,知道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的。在学习核素之前,学习了元素周期表,碱金属元素和卤族元素的主要性质等知识,学生对元素周期表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对碱金属元素和卤族元素为代表的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课教学内容起点低,强调知识与应用的融合,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一方面进一步深化认识原子的构成,使学生知道核素、同位素等涵义,并知道同位素和同素异形体的区别。另一方面从同位素在生活、工农业生产、科研、考古等方面广泛应用出发,介绍同位素的放射性,再从同位素的放射性角度分析接触和使用它的风险性,让学生分析如何进行风险的预防控制和一旦发生事故的应急处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2 教学目标

2.1三维目标

认识核素、同位素、质量数等概念的涵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辨别概念的能力。明确质量数和核素的表示方法。通过对放射性元素广泛应用的研究,引导学生从风险角度全面认识放射性元素,理解“科学是双刃剑”这句话的涵义,激发学生创新创造能力。

2.2教学重难点

核素和同位素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理清元素、核素、同位素之间的关系。以介绍放射性同位素的广泛应用为切入点,分析放射性同位素的潜在风险,培养学生的风险意识,帮助学生形成风险防范习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为学生设计好学习新知识的阶梯,帮助他们顺利地解决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

3 教学过程

4教学设计反思

化学学科涉及分子、离子、原子、质子、中子、核外电子等多种微观粒子,但最重要的是原子。只有了解了原子的结构,才可以进一步了解分子、离子结构,进而深入认识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了解化学变化规律,以及对核变化有一个初步认知。在初中,学生已初步了解了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同素异形体,在此基础上学习质量数、核素、同位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本课教学设计紧紧围绕新课程倡导的化学教学理念,创设与核素相关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从放射性同位素的广泛应用角度出发,让学生探讨放射性的潜在风险,如何进行预防控制以及核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真正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打开应用化学的新视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