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布兰查德第六版-第20章-产出、利率与汇率ppt课件
合集下载
宏观经济学第20章91 20章课件

国际经济问题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汇率和对外贸易 国际收支的平衡 IS–LM–BP模型 资本完全流动下的IS–LM–BP模型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与货币模型 南–北关系的一种经济分析 包括国际部门在内的宏观经济理论 体系的数学小结
第一节 汇率和对外贸易
一、汇率及其标价 二、汇率制度 三、自由浮动制度下汇率的决定
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 M L1( y) L2(r) P
劳动市场的均衡条件: f (N) W P
h(N) W P
总量生产函数:
y y(N, K)
国际收支平衡的条件: x(e) m( y, e) F(r)
-184.0
-482.9
-480.9
428.1 3.7 94.9 98.6 -45.8
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
二、净资本流出函数 F=流向外国的本国资本量-流向本国的外
国资本量
净资本流出函数
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
三、国际收支的平衡
BP曲线的推导
第三节 IS-LM-BP模型
一、开放经济中的IS曲线 二、IS-LM-BP模型
Ⅱ资本帐户 方储备变动 美国官方储备减少 外国官方资产在美国的增加 官方储备总变动
统计误差
美国国际收支平衡表,2002年(10亿美元)
(b) 贷方 (+)
(c) 借方 (-)
(d) 净贷(+) 或净借(-)
681.8 65.0
612.1
-1164.7 -63.0
第一节 汇率和对外贸易
汇率的决定
第一节 汇率和对外贸易
德国进口需求提高的影响
第一节 汇率和对外贸易
德国出口需求减少的影响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汇率和对外贸易 国际收支的平衡 IS–LM–BP模型 资本完全流动下的IS–LM–BP模型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与货币模型 南–北关系的一种经济分析 包括国际部门在内的宏观经济理论 体系的数学小结
第一节 汇率和对外贸易
一、汇率及其标价 二、汇率制度 三、自由浮动制度下汇率的决定
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 M L1( y) L2(r) P
劳动市场的均衡条件: f (N) W P
h(N) W P
总量生产函数:
y y(N, K)
国际收支平衡的条件: x(e) m( y, e) F(r)
-184.0
-482.9
-480.9
428.1 3.7 94.9 98.6 -45.8
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
二、净资本流出函数 F=流向外国的本国资本量-流向本国的外
国资本量
净资本流出函数
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
三、国际收支的平衡
BP曲线的推导
第三节 IS-LM-BP模型
一、开放经济中的IS曲线 二、IS-LM-BP模型
Ⅱ资本帐户 方储备变动 美国官方储备减少 外国官方资产在美国的增加 官方储备总变动
统计误差
美国国际收支平衡表,2002年(10亿美元)
(b) 贷方 (+)
(c) 借方 (-)
(d) 净贷(+) 或净借(-)
681.8 65.0
612.1
-1164.7 -63.0
第一节 汇率和对外贸易
汇率的决定
第一节 汇率和对外贸易
德国进口需求提高的影响
第一节 汇率和对外贸易
德国出口需求减少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全套课件 PPT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开始从 自由竞争向垄断阶段过渡。在这一时期, 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加深,市场经 济体制的缺陷也日益明显,其中主要是 垄断现象的出现以及周期性经济危机的 加剧。垄断限制了竞争,市场无法自动 最优地配置社会资源,造成资源浪费, 市场效益低下,工厂倒闭,工人失业, “看不见的手”失灵了。此时,以马歇 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诞生了。
三 庸俗经济学 (十八世纪末~)
创始人 萨伊 (十九世纪初)
马歇尔 新古典经济学(十九世纪末)
1890《经济学原理》
凯因斯主义经济学(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1936《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新古典综合派 萨谬尔森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七十年代后) 货币学派、供给学派、新制度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
凯因斯强调,只有实行国家的调节, 才能使现行的经济形态免于全面毁灭, 才能使个人的动力得以有效地发挥作用。 而国家调节的重心在于“有效需求”的 管理。因此,凯因斯的理论又被称为需 求管理理论。 凯因斯的思想带来 30 年的繁荣第二次 世界大战以后,凯因斯的需求管理理论 和政策主张被西方许多国家所接受,从 而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凯因斯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之父 返回
古典经济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是 18 世 纪末 19 世纪初的法国经济学家萨伊。萨 伊的市场均衡理论,即“供给能够自动 创造其本身的需求”观点,也被称为 “萨伊定律”,是对斯密关于资本主义 “自动调节”观点的继承和发展。与斯 密一样,萨伊确信供给和需求终将均衡, 并把它上升为市场规律。
供给者一方面总是通过劳动创造效用 及产品价值,另一方面他同时要作为需 求者从市场上得到与供给价值相等的效 用。因此他得出结论:生产给产品创造 需求。 从而萨伊主张,政府不应干涉市场的自 发运动,不要限制价格和限制资本的流 向;要发展对外贸易,不要对外封锁。 萨伊的三位一体理论 返回
宏观经济学课件完整版

他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动了经济学
的革命。他提出了一种分析经济的新方法,将这种 新方法作为对古典理论的替代。凯恩斯提出,总需 求低迷引起了作为经济衰退特征的低收入和高失业。 他批评古典理论假设只有总供给—资本、劳动和技
术—决定国民收入,指出在短期,物价是粘性的,
总需求的变动也会影响收入。
我将要进行争辩,说明古典学派的假设条件只适用
AE=C+I+G =(a+cTR 0 -cT0 +I 0 +G 0 )+c(1-t)Y
边际税率0<t<1
AE
Y=AE AE0=A+cY AE1=A+c(1-t)Y
O 图 6-12 比例所得税与总需求
Y
此时均衡的收入水平Y0
A Y0 1 c(1 t )
比例所得税的存在降低了均衡的国民收入水 平,降低了乘数
2 0
8 6 4
图1 改革以来中国的经济周期波动
19 1978 7 19 9 1980 1981 1982 8 19 3 1984 1985 1986 8 19 7 1988 1989 1990 9 19 1 1992 1993 9 19 4 1995 1996 1997 9 19 8 2099 2000 2001 0 20 2 2003 2004 2005 0 20 6 2007 08
储蓄函数和储蓄曲线
S S=-a+sY
O Y 图 6- 7 储蓄函数
注:
MPC+MPS= 1 APC+APS= 1
Y CS
均衡产出的决定
I=S
AE C I Y CS 均衡时有 AE Y,于是有 CI CS IS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

04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均衡
货币市场均衡原理及政策工具
货币市场均衡原理
货币市场的均衡是由货币供给和 货币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的 。当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 货币市场达到均衡状态。
货币政策工具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 、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等货 币政策工具来影响货币市场的均 衡。
资本市场均衡原理及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效果评估: 货币供应量、利率水 平等。
06
当前热点经济问题探讨
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影响及应Fra bibliotek措施全球经济停滞
新冠疫情导致全球范围内的生产、消费、投资和贸易活动受到严重冲击,引发全球经济 急剧下滑。
产业链中断
疫情对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造成严重影响,导致企业生产和经营困难,加剧经济衰退。
应对措施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和数字货 币市场的不断成熟,数字货币的
普及和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支付体系变革
数字货币的发展将改变现有支付 体系,提高支付效率和安全性, 降低交易成本,对金融业和宏观
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应对策略
政府和监管机构需要加强对数字 货币的监管和规范,建立健全相 关法规和标准体系,确保数字货 币的健康发展,同时防范潜在风
汇率制度选择因素
经济规模、经济开放度、贸易伙伴等 。
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国际收支平衡表构成
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
经常账户分析
贸易收支、服务收支等。
资本与金融账户分析
直接投资、证券投资等。
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果评估
财政政策效果评估: 财政支出、税收政策 等。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协调配合:政策目标 、政策工具等。
《宏观经济分析》课件

我们将定义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并讨论它们对经济的影响,如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利率变化等。
失业率的衡量和分析
我们将介绍失业率的衡量方法,如劳动力参与率、就业率等,并分析失业率对经济的影响和政策应对。
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和驱动力
我们将探讨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包括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劳动力素质等, 并分析驱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范畴
我们将详细介绍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范畴,包括经济增长、就业、通货 膨胀、国际贸易等,帮助您全面了解宏观经济学所涉及的领域。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展历程,介绍主要学派的观点和贡献,如凯恩斯 经济学、古典经济学等,以帮助您理解不同宏观经济学派的思想和分析方法。
GDP的计算及其含义
我们将解释GDP的计算方法,并探讨它代表的经济活动和国家经济状况。了解 GDP对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性和应用。
国民收入的构成和衡量
我们将分析国民收入的构成要素,如工资、利润、利息和租金,并介绍国民 收入的衡量方法,如国民收入总额、国民收入分配等。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定义和影响
《宏观经济分析》PPT课 件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整体经济运行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通过本课件,我 们将深入探讨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相关政策,帮助您更好 地理解和分析宏观经济现象。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我们将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定义,包括经济总体、宏观经济变量、 宏观经济指标等,并探讨它们在经济分析中的作用。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第6版 第二十章

r M 2
货币需求增加1%。因此,明年的货币供给应增加
5%。
【例20.2】简述“相对收入消费理论”关于 短期消费函数和长期消费函数的主张,是如何区 别于“绝对收入消费理论”的。[东北财经大学 2011研]
答:(1)绝对收入消费理论是由凯恩斯提出 的。凯恩斯认为,消费取决于当期的收入水平。 收入和消费关系之间存在一条基本心理规律:随 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 不及收入增加多。二战后的经验数据表明,凯恩 斯的绝对收入假说与现实经济运行情况不吻合, 绝对收入消费理论受到了动摇和抨击。
《西方经济学》 (宏观部分)(第6版)
第二十章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20.1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消费 第二节 投资 第三节 货币需求
20.2 本章内容要点解析
第一节 消费 1.跨期消费决策 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 了关于理性消费者如何进行跨期选择的理论模型, 说明消费者所面临的约束和具有的偏好怎样共同 决定了他们的消费和储蓄方面的选择。
1.资产组合理论 货币需求的资产组合理论强调货币作为价值 储藏作用的货币需求理论。该理论认为,货币需 求取决于货币和家庭持有的各种非货币资产提供 的风险与收益,还取决于总财富。 货币需求函数为:
M dP L r s,r b ,e ,W
2.货币需求的交易理论 货币需求交易理论是强调货币作为交换媒介 作用的货币需求理论。 鲍莫尔-托宾模型分析持有货币的成本与收 益。持有货币的收益是方便进行交易,成本是放 弃把货币存在银行里所得到的利息。
3.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杜森贝利认为消费者会受自己过去的消费习 惯(棘轮效应)以及周围消费水准(示范效应) 的影响来决定消费,从而消费是相对地决定的。
图20-6 相对收入消费理论对短期消费函数的解释
货币需求增加1%。因此,明年的货币供给应增加
5%。
【例20.2】简述“相对收入消费理论”关于 短期消费函数和长期消费函数的主张,是如何区 别于“绝对收入消费理论”的。[东北财经大学 2011研]
答:(1)绝对收入消费理论是由凯恩斯提出 的。凯恩斯认为,消费取决于当期的收入水平。 收入和消费关系之间存在一条基本心理规律:随 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 不及收入增加多。二战后的经验数据表明,凯恩 斯的绝对收入假说与现实经济运行情况不吻合, 绝对收入消费理论受到了动摇和抨击。
《西方经济学》 (宏观部分)(第6版)
第二十章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20.1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消费 第二节 投资 第三节 货币需求
20.2 本章内容要点解析
第一节 消费 1.跨期消费决策 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 了关于理性消费者如何进行跨期选择的理论模型, 说明消费者所面临的约束和具有的偏好怎样共同 决定了他们的消费和储蓄方面的选择。
1.资产组合理论 货币需求的资产组合理论强调货币作为价值 储藏作用的货币需求理论。该理论认为,货币需 求取决于货币和家庭持有的各种非货币资产提供 的风险与收益,还取决于总财富。 货币需求函数为:
M dP L r s,r b ,e ,W
2.货币需求的交易理论 货币需求交易理论是强调货币作为交换媒介 作用的货币需求理论。 鲍莫尔-托宾模型分析持有货币的成本与收 益。持有货币的收益是方便进行交易,成本是放 弃把货币存在银行里所得到的利息。
3.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杜森贝利认为消费者会受自己过去的消费习 惯(棘轮效应)以及周围消费水准(示范效应) 的影响来决定消费,从而消费是相对地决定的。
图20-6 相对收入消费理论对短期消费函数的解释
MacroBEBernanke Ch 6 PPT宏观经济学

– Share of working-age population willing to work
6-15
The Supply of Labor
Labor Supply Real Wage
The labor supply curve slopes up because at a higher real wage, more people are willing to work
• Diminishing returns to labor
– Assumes non-labor inputs are held constant – Adding one worker increases output but by less than the previous worker added
– The price of the company’s output
• An increase in market demand
– The productivity of the workers
• Greater quantity of non-labor inputs • Organizational change • Training and education
6-3
Trend 2: Slower Wage Growth Since 1973
• The annual rate of real wage growth is uneven • Data on real wage growth:
– – – – 1960 – 1973 1973 – 1996 1996 – 2009 1973 – 2009 2.5% per year -1.1% per year 2% per year 0% per year
宏观经济学第20章课件

2024/7/19
20
丹尼森的经济增长因素分
析
劳动
资本存量规模
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
资源配置改进
规模经济 知识进展
全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其它因素
2024/7/19
21
对美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1929-1982年)
增长因素
总要素投入
其中:劳动:1.34 资本:0.65
要素生产率
知识进展:0.66 资源配置:0.23 规模经济:0.26 其他:-0.03
3
78 80 82 84 86 88 90 92 94 96 98 0 2 4 6
第二十一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第二节 对经济增长的一般认识
2024/7/19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1971年接受诺贝尔经济 奖时曾给经济增长下了这样一个定义: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 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 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 思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
AY L K
• 由此可见,当我们获得了有关劳动和资本占产出中的份额, 并且有产量出、劳动和资本增长的数据,经济增长中的技 术进步可以作为一个余量被计算出来。
2024/7/19
17
二、增长的经验估算
产出增 年份 长
y / y
1950-1960 3.5 1960-1970 4.1 1970-1980 3.1 1980-1990 2.9 1990-1996 2.2 1950-1996 3.2
• GDP的上升趋势表明经济中可以利用的资源增多了, 譬如人口、资本、技术进步等。
• 图中的红线表示不同时期实际GDP的路径,从图中可 以看出,经济中的实际产量总是处于不同的波动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的均衡表述
Y C ( Y T ) I ( Y ,i ) G N ( Y ,Y X * ,E )2 ( . 2 ) 0
+
+,-
-,+,-
商品市场均衡意味着产出同时依赖于名义利率和名义汇率。
e #5
20-2 金融市场的均衡(.LM)
封闭经济金融市场的选择是货币和债券;开放经济中,金融市 场的选择是国内债券和国外债券。
含义:当期汇率取决于国内利率和国外利率以及预期未来汇率。
国内利率的上升将导致汇率的上升;
国外利率的上升降导致汇率的下降; i*
预期未来汇率的上升将导致当期汇率上升。
(431,例子)
e #8
20-3 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结合 .
产品市场的均衡部分依赖于i & E
产出: Y = C(Y-T) + I(Y,i) + G + NX(Y,Y*,E)
•欧洲货币体系 ( EMS):双边汇率维持在一个很小的范围之 内,即围绕一个中间平价( central parity )的带状范围。
利率平价条件必须成立:
(1it
)(1it*)
Et Ee
t1
Et
(1it ) (1i*)
Ete1
以国内货 币表示的
=
持有国内
债券获得
的收益
以国内货币表示的 持有外国债券得到
的预期收益
Et
(1it ) (1i*)
Ete1
e #7
.
假设: Ee给 定 用 Ee表 示丢掉时间下标
那么: E ((11ii*)) Ee (20.5)
#15
20.4.2开放经济中的货币政策效应
.
货币紧缩政策
货币紧缩会带来利率 的提高,使得本国货 币更具有吸引力,从 而引起升值;更高的 利率和升值都会使需 求和产出减少;同时 ,产出减少又会使得 货币需求减少,导致 利率有所下降,部分 抵消了最初利率提高 和最初升值的幅度。
437,货币紧缩和财政扩张:世纪80年代早期的美国。
20.2.1货币和债券
货币供给 = 货币需求
M
=
YL(i) 20.3
P
我们认为货币的实际供给(左边)是给定的,假定货币的实际需 求(右边)依赖于经济中的交易水平Y以及持有货币而不是债券 的机会成本(即债券的名义利率i)。——开放经济中的修订,
430
e #6
.
20.2.2国内债券与国外债券
均衡状态下,国内债券和国外债券必须有相同的预期回报率。
20-5 固定汇率
#16
.
20.5.1 相关概念
各国汇率政策并不相同。美国和日本实行完全的浮动汇率制度 ;阿根廷让本国货币钉住美元…… • 钉住(Pegs): 与美元或其他某种货币的汇率固定
•通过人为升值(evaluation )和人为贬值(devaluation )来调 整币值。
• 爬行钉住(Crawling Peg):设定一个汇率目标
#12
.
20-4 开放经济中的政策效果(模型应用)
20.4.1开放经济中的财政政策效应
政府支出增加,导致产出和利率上升及货币升值。436
#13
.
文字:
G 需求 Y 货币需求 i , 使本国债券更 有吸引力 国内货币升值; 更高的 i and升值减少了 对本国产品的需求,抵销了一些由于 G 而导致的需 求和产出的提高(Y)。 需求不同组成部分的变化?
M
LM:
YL(i) P
1.IS关系:利率提高对产出的影响
•(1)直接影响:更高的利率导致 I 对国内产品的需求 减少 Y
• (2)间接影响:国内利率提高使得本国货币升值, 本 国产品相对于外国产品来说更加昂贵,国内货币升值 NX 对国内产品的需求减少 Y
两种影响作用的方向是相同的.
2.LM关系:向上倾斜
第 20 章产出、利率与汇率
产出、利率和汇率
e #2
.
• 开放条件下,商品市场的均衡 • 开放条件下,金融市场的均衡(包括外汇市场) • 开放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作用 • 固定汇率下的政策影响
e #3
20-1 商品市场的均衡(. IS)
商品市场处于均衡时,产出必须等于对国内产品的需求。
Y C ( Y T ) I ( Y ,r ) G I( M Y ,)/ X ( Y * ,( )1) 9
#14
.
G上升后,需求的各个组成部分(C, I, G, NX)如何 变化?
• G: G(假设) • C: 上升: Y C • I: 不一定: 投资依赖于产出和利率, Y I & i I • NX: 下降: 净出口依赖于国内产出、国外产出和汇率。货币 升值 减少了出口、增加了进口;产出的提高又进一步增加了进口 NX 贸易余额恶化。 •(复杂的过程:预算赤字—产出—汇率—贸易赤字)
+
+,-
+,+
+,-
净出口 N ( Y ,X Y * ,) X ( Y * ,) IM ( Y ,)/
Y C ( Y T ) I ( Y ,r ) G N ( Y ,Y X * ,)2 ( . 1 ) 0
+
+,-
-,+,-
含义:均衡产出(需求)既取决于实际利率 ,也取决于实际汇率。
货币市场决定 i
利率:
M YL(i) P
利率平价条件意味着i & E 正相关
汇率:
E ((11ii*)) Ee
这三个关系共同决定了产出、利率和汇率。——解关系式, 模型简化
e #9Biblioteka 简化后开放经济的 IS-LM 模型 . E (1i)Ee
I:S Y C (Y T ) I(Y ,i) G N Y X ,Y * 1 1 ,ii*E e (1i*)
r I 国内产品需求 乘数 Y
需求向国外产品转移 NX 对国内产品需求
乘数 Y
e #4
.
一些假设
• 国内价格水平P给定(短期,延续价格水平不变的假设)
• 国外价格水平P*给定,则实际汇率于名义汇率同步变动
•选择P*/P = 1,那么, E
因为假设国内价格水平不变,那么实际的和预期的通货膨胀不存 在,因此,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是一样的。
#10
.
LM关系和封闭经济中一样,LM曲线向上倾斜。 给定实际货币存量的值(M/P),产出的提高使得 对货币的需求提高,从而,均衡利率提高。
e #11
.
利率平价关系
开放经济中的IS和LM关系: IS曲线向下倾斜:利率的提高直接或间接地导致需求和产出减少了; LM曲线向上倾斜:给定实际货币存量,收入的提高使得对货币需求增加,从 而导致均衡利率的提高。 给定国外利率和预期未来汇率,则均衡利率决定了均衡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