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欧姆定律观课报告
初中物理教学课例《欧姆定律》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物理
教学课例名
《欧姆定律》
称
本节在第一节学生“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
系”的成果基础上给出欧姆定律内容,使学生明确欧姆
定律适用于同一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理
教材分析 解定律的内容以及其表达式、变换式的意义是本节课重
点。运用数学推理、图像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建立和
理解欧姆定律对学生要求较高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
简单的实际问题是本课的难点。
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实验探究得到的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的出欧姆定律。
2.理解欧姆定律,并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
算。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欧姆定律的运用,加深对电流与电压、电阻
关系的认识。
2.通过计算,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
律,也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是本
章的重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探究得出欧 教学策略选
姆定律,在探究活动开始时,教师应给学生创设一些生 择与设计
活情境、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使学生产生探
究的动机,从而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解决问题。实验
的探究过程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由于实验的难度比较
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修改完善自己实验方案的能力。
(一)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
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欧姆的生平及欧姆定律的来
历的内容。
如果用 U 表示电压,R 表示电阻,I 表示电流,那
么,欧姆定律能否用一个式子表示呢?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教案及反思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初中物理欧姆定律教案及反思教案目标:1. 理解欧姆定律的概念和公式;2. 掌握欧姆定律的应用方法;3.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4. 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资源:1. 教材:初中物理教科书;2. 实验器材:电源、导线、电阻、电流表、电压表;3. 实验记录表格。
教学步骤:引入:1. 利用问题导入,例如:“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电灯泡会发光?”2. 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知识讲解:1. 介绍欧姆定律的概念:“欧姆定律是描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关系的定律。
”2. 解释欧姆定律的公式:I = V/R,其中I表示电流,V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3. 通过实例解释公式的含义和应用。
实验操作:1. 分组进行实验,每组学生需要准备电源、导线、电阻、电流表和电压表。
2. 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连接电路,测量电流和电压的数值。
3. 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电阻的数值。
数据分析:1.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观察电流和电压的变化规律。
2. 让学生绘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表,并解释图表所反映的规律。
拓展应用:1.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如果电阻值增大,电流会发生什么变化?如果电压增大,电流会发生什么变化?2. 引导学生应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或电阻值。
反思:1. 与学生一起回顾实验过程和结果,讨论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2. 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并让他们提出改进实验的建议。
教案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达到预期效果?2. 教学步骤是否清晰,是否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3. 实验设计是否合理,能否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4. 学生的反馈和讨论是否积极,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以上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学生将能够理解欧姆定律的概念和公式,掌握欧姆定律的应用方法,并培养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同时,通过实验操作和反思环节,学生将提高物理实验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课例《欧姆定律》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物理Biblioteka 教学课例名《欧姆定律》
称
本节课的课型属于习题课,以计算为主,习题训练
的是以延续和具体化。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欧姆定律。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实验探究得到的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得出 欧姆定律。
2.理解欧姆定律,记住欧姆定律的公式,并能利用欧姆 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科学家发明和发现的过程,学习科学家探求真 理的伟大精神和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 和勇于为科学献身的热情。
在本节课中,教材是通过演示实验,来研究电流与 电压电阻关系,从而得出欧姆定律。虽然,这样安排教 师的主导作用能发挥得比较好,但演示实验可见度不 大,学生动手参与率不高,学生主体作用也没有得到最 学生学习能 大限度的发挥。另一方面,学生已初步学会了电压表、 力分析 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使用,具备做此实验的基本技能。 因此,本节课我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 在实验中进一步体验“控制变量法”,同时也使学生通 过实验,对欧姆定律有了感性认识。然后由各小组根据
统教学的影响,过分的强调其封闭性,在教学设计上, 没有开发和利用新的教学资源,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机 械,沉闷和缺乏生气,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 充分发挥,无法让教学“活”起来和改变学生在教学中 的地位,不能使学生从被动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 共同的建构者。远未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 性,没有彻底的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从中更好的 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总之,只有学生来自内在的、发自 内心的、贴近生活的、是学生自己的精神需要,才是一 种可持续性的学习行为。因此,适应于教育的本质的教 学活动,适应于现化教学理念的教学设计,才能促进学 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勇于探索,并创造性地进行学习。
欧姆定律实验报告11最终
欧姆定律实验报告11最终一、实验目的1、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以及导体电阻之间的关系,验证欧姆定律。
2、学习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等电学仪器进行实验操作。
3、培养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欧姆定律指出,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用公式表示为:I = U /R,其中 I 表示电流(单位:安培,A),U 表示电压(单位:伏特,V),R 表示电阻(单位:欧姆,Ω)。
三、实验器材电源、定值电阻(5Ω、10Ω、15Ω 各一个)、滑动变阻器(20Ω,1A)、电流表(0 06A,0 3A)、电压表(0 3V,0 15V)、开关、导线若干。
四、实验步骤1、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注意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选择,以及滑动变阻器的接法(一上一下),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2、首先,选用5Ω 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
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1V、2V、3V,记录每次对应的电流值。
3、更换10Ω 的定值电阻,重复步骤 2,测量并记录不同电压下的电流值。
4、再次更换15Ω 的定值电阻,再次重复步骤 2,测量并记录相应数据。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电阻(Ω)|电压(V)|电流(A)||::|::|::|| 5 | 1 | 02 || 5 | 2 | 04 || 5 | 3 | 06 || 10 | 1 | 01 || 10 | 2 | 02 || 10 | 3 | 03 || 15 | 1 | 007 || 15 | 2 | 013 || 15 | 3 | 02 |以电压为横坐标,电流为纵坐标,绘制出不同电阻的 U I 图像。
通过分析数据和图像,可以发现:对于给定的电阻,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当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六、实验误差分析1、读数误差:在读取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时,可能存在人为的读数偏差。
2、电表精度误差:电流表和电压表本身存在一定的精度限制,可能导致测量值与真实值存在误差。
《欧姆定律》观课报告
欧姆定律观课报告前言欧姆定律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是理解电路的基础。
在此次观课中,我了解到了更详细的欧姆定律知识,并理解了欧姆定律的应用场景,接下来,我将分享我的观课体验。
本章节的内容在此次观课中,我学到了以下内容:1.什么是欧姆定律?2.欧姆定律的公式及应用3.欧姆定律的实验流程什么是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描述电学元件电阻的基本定律,用于描述在恒定温度下,两端电势差为U的电阻R中的电流I与电势差U之间的关系,即I = U / R其中,I表示电流,U表示电势差,R表示电阻。
欧姆定律的公式在实际应用中,欧姆定律的公式常表示为:U = I x R其中,U表示电势差,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欧姆定律的应用欧姆定律是理解电路的基础,应用广泛。
在设计、调试和维护电路时,掌握欧姆定律可以有效地解决线路故障及提高电路的性能。
例如,可以使用欧姆定律来计算电线的电阻,或者确定需要使用的恰当电阻。
欧姆定律的实验流程在观课中,老师带领我们进行了实验来演示欧姆定律的应用。
实验流程如下:1.准备实验器材:电阻、电压表、电流表、电源等。
2.将实验器材正确地接好,注意极性。
3.打开电源开关,读取电压表的数值,记录下来作为电势差U。
4.读取电流表的数值,记录下来作为电流I。
5.计算电阻R:R = U / I。
6.更换不同电阻,重复步骤3至5。
7.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
结语在本次观课中,我通过实验和课堂讲解,进一步巩固了欧姆定律的知识,明白了欧姆定律在电路设计中应用的重要性。
希望这篇报告对读者理解欧姆定律也有一定的帮助。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教案(精选5篇)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教案〔精选5篇〕初中物理欧姆定律教案〔精选5篇〕初中物理欧姆定律教案篇1一、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掌握解欧姆定律,并能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欧姆定律的探究学习,学会“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并加强了电路实验的操作才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和实验操作,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到物理与生活亲密联络。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欧姆定律的概念和表达式。
难度:实验探究欧姆定律的过程和欧姆定律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老师用多媒体展示城市夜晚灯光璀璨,霓虹灯闪烁的情景,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场景中灯光的变化,学生根据知识经历能得出变化的灯光是由电流的变化引起的。
老师引导:进一步引导学生考虑电路中的电流是如何轻易改变的?以及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到底存在这怎样的关系?进而引出课题——《欧姆定律》。
环节二:新课讲授探究实验:电流跟电阻电压的关系提出问题:电压能使电路产生电流,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那么,电压、电阻是怎样影响电流的大小呢?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猜测与假设:学员根据之前所学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和特点,可能会猜测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制定方案与设计实验:首先设计实验电路,老师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请学生考虑讨论,完成实验方案的制定。
①电流与电阻和电压均有关系,如何确定电流的变化是由电压还是电阻引起的?〔控制变量法〕②如何保持电阻不变,而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电阻不变,更换电池数量或改变滑动变阻器阻值〕③如何保持电压不变,而改变导体电阻?〔更换不同阻值的电阻,并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使电阻两端电压保持不变〕④为了更好的找到规律,应该如何测量实验数据?〔测量多组实验数据〕学生根据之前学习有关电压和电阻的知识,交流议论问题答案,确定实验方案。
老师总结得出要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可以分成两个课题分别探究。
初中物理教学课例《欧姆定律》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探究,记录实验数据。 4.总结规律:根据实验数据,总结出:I=UR(导体
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 比)
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自主性、 探究性地学习。作为教师,高效课堂是课堂改革中最直 接的部分,教师应从角色、观念上转变,要做好课前、 课中等方面工作的改变,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 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这样才能真正构 课例研究综 建高效课堂。 述
一是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二是要抓好教学常规落实; 三是要抓好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四是要抓好课堂结构的重建; 五是要抓好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欧姆定律得到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
二、过程和方法
(一)通过根据实验探究得到欧姆定律,培养学生
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二)通过利用欧姆定律的计算,学会解电学计算
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三)通过欧姆定律的应用,使学生学会由旧知识
向新问题的转化,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科学家发明和发现的过程,学习科学家探
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它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
析电路的基础,所以是本章的重点知识。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欧姆定律。
一、知识与技能
(一)能根据实验探究得到的电流、电压、电阻的
关系得出欧姆定律。
(二)理解欧姆定律,记住欧姆定律的公式,并能
教学目标 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能根据串联电路中电压及电流的规律,利用
教学策略选 问题进行试验探究,总结出规律;通过对试验进行回顾 择与设计 总结,并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事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坚持将生活——物理——生活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过 程中。 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 教学过程 么关系? 1.猜想与假设: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影响导体中电流
初中物理教学课例《欧姆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强化学生用图象研究物理 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回忆串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特点。学生 小组讨论。回忆串联电路电流电压特点
根据欧姆定律,推导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分 电阻之和的结论。讨论明确:1.在推导串联电路的电阻 时常出现一个“总”字,它表示“总代替”,即“等效 性”;2.欧姆定律的应用范围不只仅局限于两个电阻的 情况,可从一个导体扩展到几个导体,再到 N 个导体; 3.串联电路中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与外加电压、通 过导体的电流无关,只与导体本身的性质有关。
律;④初步掌握了用图象处理数据的方法。 力分析
2.学习能力:①学生的观察水平不断的提高,能
够初步地、独立发现事物的本质及各个主要细节,发现
事物的因果关系。②具有初步的归纳重点,抓住问题本 质的能力。③已经初步具备了基本地实验操作和学策略选 实验方法,根据实验原理制订方案、设计电路、选择器
的电压。回忆电压表的作用 那么,怎样测出它两端的电压呢?引导学生回答:
把电流表和电阻串联,测出通过它的电流回忆电流表的 作用
根据学生提出的实验原理,请大家设计实验电路图 巩固学生对电路图的设计能力
根据学生设计的电路图,提问:电路中可否不用滑 动变阻器?为什么要用滑动变阻器?学生思考回答:可 以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 的电流,多测几组数据,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 可减小。加深对滑动变阻器作用的理解
初中物理教学课例《欧姆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物理
教学课例名
《欧姆定律的应用》
称
教学重点 1.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以及实验的整
个过程。
2.会推导串联电路的总电阻。进一步深刻理解欧
姆定律及其表达式,能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问题。 教材分析
初中物理教学课例《欧姆定律》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一般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科学家发明和发现的过程,学习科学家坚
韧不拔,探求真理的伟大精神和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努
力学习的积极性和勇于为科学献身的热情。
需求分析:欧姆定律是一个重要的物理规律,反映
了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重要的电学量之间的关系,
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定律,学生要分析解决电路问题就必
学生讨论,得到完整的结论,教师复述这就是著名
的欧姆定律。
一、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
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这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 19 世纪来自经过大量的实验而归纳得出的。为了纪念他,把这个定律叫做欧姆定
律。 2、公式:I= 课件展示:欧姆的生平事迹。我们应该学习欧姆的
规范)。
2、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有 R=UI,U=IR。
提问:
能否说电压与电流成正比呢?
能否说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呢?
例题 1:一辆汽车的车灯接在 12V 电源两端,灯丝
电阻为 30Ω,求:通过灯丝的电流?
解:
I===0。4A
答:通过灯丝的电流为 0。4A。
例题 2: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为
什么精神? 学生讨论: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勇于探索真理的
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欧姆很坚强,遇到困难 他也不放弃,别人不理解他也不害怕,我们也应该像科 学家那样,努力学习。
3、欧姆定律公式单位 I——电流——安培(A) U——电压——伏特(V) R——电阻——欧姆(Ω) 4、注意:欧姆定律反映同一时刻、同一段电路中 I、U、R 之间的关系。 [来源:Z*xx*] 二、欧姆定律的应用 1、用公式进行计算的一般步骤: (1)读题、审题(注意已知量的内容); (2)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3)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 符号; (4)选用物理公式进行计算(书写格式要完整,
2.3欧姆定律观课报告
2.3 欧姆定律观课报告一、前言欧姆定律是电学领域中最基础的定律之一,也是电路分析中最重要的基础理论。
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我对欧姆定律的理解一直停留在知道公式和单位的层面上,没有深入理解它的物理意义和应用。
因此,我的目的是通过这次课程,加深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使它不再是一个毫无意义的公式,而是真正可以用于解决问题的工具。
二、什么是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描述电阻、电流和电势差之间关系的基本定律,它的表达式为:U=IR公式中,U代表电势差(也称为电压),I代表通过电阻的电流,R代表电阻的电阻值。
该定理告诉我们,当给定一个电阻时,通过它的电流与该电阻的电阻值成正比例,通过它的电流与电势差成正比例。
三、欧姆定律的示例在实践中,为了证明和应用欧姆定律,我们需要一些实验。
实验方案装置材料:•1个电源•1个电流表•1个电阻•10个导线实验步骤:1.连接电源与电流表:调整电源的电压,使其恰好能够推动电流表的指针。
连接电源与电流表的导线。
(多数电路中的电源都包含有几个连线柱2.连接电流表与电阻:阻值适中的电阻旁路连接。
电流表的正极连接到电阻的加极,电流表的负极连接到电阻的减极。
电流表处于电路的串联部分内。
3.测量电路中电阻的电阻值:使用电阻计或万用表直接测量电阻的电阻值。
4.测量电路中通过电阻流过的电流:注意正确地连接电路中的导线,调整电压,进而使电路中的电流流过电流表,并注意读数时的计量单位。
实验结果根据欧姆定律,我们可以预测这个电路中通过电阻流过的电流将会是多少。
我们可以利用测得的电阻值和电源的电压来计算这个值。
假设我们电路中的电源电压为V=8V,电阻阻值为R=4Ω,那么通过电阻流过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可得:$I=\\frac{V}{R}=\\frac{8V}{4Ω}=2A$我们通过实验测得的电流值也是2A,测量结果与欧姆定律预测的结果非常接近。
四、欧姆定律的应用欧姆定律可以广泛地应用于电学领域中各种各样的电路,例如:•计算电阻值和电流•确定电阻是否存在•步进电机、显示器和其他设备的控制•熔断器和其他保护电路元件的选择五、总结欧姆定律是电学领域中最基础的定律之一,对于理解和应用电路分析非常重要。
2.3欧姆定律观课报告
2.3欧姆定律观课报告实验介绍本次实验是为了学习欧姆定律,掌握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以及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使用多米诺教具、电源、电阻、万用表等器材,并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实验步骤实验器材准备在开始实验之前,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多米诺教具•电源•电阻•万用表•电线实验步骤1.将多米诺教具组装成电路图中的样子,如下图所示:_____| |---| |---| || R || |---| |---|_____||___| || || ||___|||||2.将电源连接电路,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压并记录下来。
3.移动万用表位置,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值,并记录下来。
4.移动万用表位置,使用万用表测量电流值,并记录下来。
5.分别改变电阻大小和电压大小,使用万用表测量电流值,并记录下来。
结果分析经过实验的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测量到的电压和电阻对应的电流值符合欧姆定律。
2.在不同电压和电阻下,电流值的变化符合欧姆定律的公式:I=U/R,即电流值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3.当电压大小增加时,电流值也随之增加。
当电阻大小增加时,电流值则减小。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欧姆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公式,学习了如何正确地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掌握了使用多米诺教具、电源、电阻、万用表等实验器材进行实验的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遇到了一些问题,如测量误差等,需要不断进行修正和改进。
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课例《欧姆电律》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力分析 教材、同学、教具相互作用,进行信息交流,自我调节,
形成了一种和谐亲密、积极参与的教学气氛和一个思维
活跃、鼓励创新的环境。
学生思维在开放、发散中涨落,在求异、探索中又
区于有序,这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发展了学生
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
教学实施策略: 教学策略选
发现问题-----进行猜想------探索研究------得 择与设计
他们充分认识到物理既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是解决生活
问活实际来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还增强了
他们对物理的兴趣。
3.关注科学前沿于物理教学结合
4.言传身教,实事求是地分析处理各种现象、数据
5.物理与科学性整合,尽管物质科学是科学的主要
部分,但科学涵盖范围很广,包括科学、技能,不同的
初中物理教学课例《欧姆电律》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物理
教学课例名
《欧姆电律》
称
1、学习内容:欧姆定律是在学生前面认识电压、
电流、电阻的基础上,来研究这三者关系的课题,是电
学中的基本定律,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
基础。 教材分析
2、教学重点:欧姆定律所揭示的物理意义及其数
学表达式;
3、教学难点:欧姆定律的实验设计及学生对实验
5、师生共同讨论:要完成以上实验,还必须测量相 关数据,需要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搜集的课堂教学信息: 1、电路中的电流、导体两端的电压或导体的电阻 的关系。判断当导体两端的电压或通过导体中的电流改 变时,导体电阻是否变化。 2、应用欧姆定律,结合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 课例研究综 压、电阻的特点,解决-.些综合性问题。如:(1)计算电 述 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的大小 (2)利用欧姆定律推导出的串联分压,并联分流来 求电路中的比值大小问题; (3)分析当电路组成发生变化时,电流表、电压表 示数的变化,或计算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变化范围;计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观课报告
《欧姆定律》观课报告在今年的远程研修中,我非常认真地观看了王老师的《变阻器》这一节课的教学视频。
通过视频观课,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物理课改的基本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面向全体学生。
本节课“探究学习”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课堂设计完整、结构紧凑、逻辑严密、前后呼应。
一、行课思路清晰,课堂层次明显。
本节课是电学的重点,也是中考的热点,王老师本节课的引入是让学生通过回忆上节课的两个结论: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跟导体中的电流成正比;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电阻成反比,然后告诉学生欧姆定律的内容实质就是两个结论的综合。
这样引入既让学生回忆了上节课的内容,同时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了大致了解王老师的整堂物理课,基本上都是围绕了一些本节课的重难点来展开,内容多而不乱,包括: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小组展示实验成果——共同分析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几乎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都有其内在的逻辑递进关系,配以王老师清楚明了的点拨,学生能够很快理解教学重难点,这体现了她扎实的教学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也是对于“知识目标”这一教学任务的超额完成。
作为一名物理老师,我们都要在进行自己的教学前像个学生一样谦虚地去钻研课本,只有教师将书读薄了,理出一些实际的条目,学生才能真正理解你想告诉他什么。
二、活动设计合理,互动反馈及时。
王老师在讲解例题时,对做题步骤、公式及数据代入、单位问题,科学记数等方面,做了详细说明,给学生建立了一套规范的做题思路和答题过程。
有助于培养学生理性思维。
物理课堂是动态的课堂,王老师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不仅能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补充,而且能够加大课堂容量,直接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即直观,又条例清晰,本节课也因此而生动。
学生能体验自身实验探究成功的快乐的同时确实理解了欧姆定律。
在探究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时,在确认安全的前提下放手学生自主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寻找正确的规律,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学习中去,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初中物理教学课例《探究欧姆定律》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数尖子生外,多数学生还的教师科学指导。
1.【课前准备】 教学策略选
复习电流电压和电阻,进一步熟悉它们的定义、单位和 择与设计
测量工具。
2、多谋体教学,上网查找有关欧姆的资料。3.实验教
学【教学器材】
1、2-4 人一组,每组配:额定电压为 1.5V 的干电池 3
节、导线若干、开关(1 个),电流表和电压表(各 1
1、根据欧姆定律 I=U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中通
过的电流成反比。
B、电流和电阻成反比关系。
C、当电压一定时,电阻和电流成反比关系。
D、当电阻一定时,电流和电压成正比关系。
四、课堂小结,评估交流
请你谈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你在实验
过程中有什么成功之处或者不满意的地方?
能存在什么关系?本节课我们来共同探究这些问题。
教师板书:14.2 探究欧姆定律
教学过程
二、进行新课 ㈠学生活动,发现问题
活动一请你运用桌上器材连接电路,让小灯泡发
光,并想办法改变小灯泡的亮度
分组汇报:你是通过什么样的办法改变了灯泡的亮
度?
学生回答:改变电池节数或给小灯泡串联定值电
阻、滑动变阻器。
问:这说明了什么?
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1.保持电阻不变,探究电流大小跟电压的关系 (1)尝试设计探究实验的电路图。 (2)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老师启发: 怎样才能保持电阻不变?怎样探究电流跟电压的 关系?实验中需要测出哪些物理量?需要哪些器材? ——用一个定值电阻作为研究对象,设法改变定值 电阻两端的电压,观察通过它的电流随电压变化而变化 的情况。 ——设计电路 ①教师首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电阻 R,启发学生思 考:要组成简单电路,需哪些电路器件? ②要知道 R 两端的电压和通过 R 的电流,需用什么 仪表测量,怎样连接? ③如何改变加在 R 两端的电压或者通过它的电 流?接入什么元件,怎样连接? ④通过引导学生逐步完善电路,画出完整的电路 图。(如附图 1)(投影逐步显示电路图) 老师点拨:实验中只测一组数据,能否研究电流随 “电压变化”的数量关系?为了使“发现”的规律具有 普遍性,应该怎么办?
初中物理教学课例《欧姆定律》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例题实验测得一个未知电阻两端的电压是 4.8V,
流过的电流是 320mA,这个电阻的阻值是多少?
学生练习:完成 21 页的 4 个计算题(认真检查)
4、综合练习
1.学生对学习的认识不足,教学效果一般。
课例研究综
2.课堂气氛不活跃,小组讨论基本无法开展。
述
3.课堂作业质量一般,效果不明显。
4.需进一步加强学习意识教育。
教学目标
2.使学生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
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3.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学生学习能
1、学生基础差,几乎不会自主学习。
力分析
2、没有学习的意识,作业质量太差。
教学策略选 择与设计
1.严格督促学生预习。 2.画一画电路图。 3.课堂督促学生思考,引导讨小组进行讨论。
额定电压:
额定电流:
短路:R=0,I 很大
断路:R 很大,I=0
3、例题现有一支试电笔,其中的电阻为 880kΩ,
氖管
的电阻和人体的电阻都比这个数值小得多,可
以不计,使用时流过人体的电流是多少?
解:R=880kΩ=8.8×105ΩU=220V
I=UR=220V8.8×105Ω=2.5×104A
答:流过人体的电流 2.5×104A
初中物理教学课例《欧姆定律》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物理
教学课例名
《欧姆定律》
称
1、欧姆定律属电学重点内容,公式虽然简单,但
真正的理解和应用却有一定的难度。 教材分析
2.多进行简单计算训练,再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外
延及比例关系方面引深。
1.通过实验探究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关系。理解欧
初中物理教学课例《欧姆定律及其实验》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物理教学课例《欧姆定律及其实验》教学设计及总结反 思
学科
初中物理
教学课例名
《欧姆定律及其实验》
称
重、难点:利用实验探究出欧姆定律。能利用欧姆 教材分析
定律进行计算和解释有关现象。
1、知识和技能:通过实验探究电压、电流和电阻
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使学生同
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
演示二:两节干电池和 2.5V 小灯泡串联发光。
演示三:两节干电池和 3.8V 的小灯泡串联发光。
同学们仔细观察三次演示小灯泡的发光情况。
师:通过观察实验,根据上节课的学习,你能告诉
大家什么?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1)、一个灯泡,两节电池比一节电池时亮,
说明灯(电阻)不变,电压大时,电流也大。 (2)、同样的两节电池,2.5V 的灯比 3.8V 的灯亮。
师:这位同学观察得非常仔细。对于这样的问题同 学们可以先大胆猜测,在下节内容的探究实验中验证你 的猜测。
师: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有没有同学注意过自己 的测量方法和其他组同学的完全一样吗?
生:(同学们经过相互交流)有的组先固定电压测电 流,比较电流和电阻关系;有的组先固定电阻,测电压 和电流,比较电流和电压关系…
师:经同学讨论和相互交流后,每个小组都懂得探 究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现在开始进行实验探究, 并完成探究报告中的余下的问题。(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教师巡视指导)约 10 分钟各小组已完成。
本节课的教学体现了新课程问题教学法的课程特 课例研究综
点,课堂结构比较完整,整个课堂围绕“指导预习—问 述
题教学(实验探究)—简结转新”实施课堂教学,充分体
阻的关系。 力分析
2.初中物理的基本研究方法就是实验。本节特别强
欧姆定律实验报告
欧姆定律实验报告引言:欧姆定律是描述电阻与电流、电压之间关系的基本定律。
它是电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定律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电路设计、电子设备维修等。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不同电阻下的电流和电压,验证欧姆定律。
实验目的:1.了解欧姆定律的基本原理和描述电阻与电流、电压之间关系的公式;2.掌握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基本操作方法;3.通过实验数据验证欧姆定律。
实验原理:欧姆定律表示为:I = U/R,其中I表示电流,U表示电压,R 表示电阻。
根据这个公式,电流和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当电阻不变时,电流和电压成正比;当电流不变时,电流和电阻成反比;当电压不变时,电压和电阻成正比。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和仪器,包括电流表、电压表、不同电阻器、导线等;2.按照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将电流表和电压表依次连接在电源、电阻器和接地线上;3.使用电压表测量电源的电压,记录下数值;4.将不同电阻器依次连接在电路中,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并记录电流值;5.重复步骤4,根据不同电阻下的电流和电压数据计算电阻值,记录下各个电阻的数值;6.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出电压和电流关系的图表;7.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各个电阻下的电流与电压的比值,验证欧姆定律。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中,我们测得了不同电阻下的电流和电压数据,并通过数据计算得到各个电阻的阻值。
利用所得数据绘制电流和电压关系的图表后,我们可以观察到电流和电压成正比的趋势。
根据欧姆定律公式I = U/R,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固定电压下,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在固定电流下,电压与电阻成正比。
这与欧姆定律的描述是一致的。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验证了欧姆定律。
无论是在变动电阻的情况下,还是在固定电流或电压的情况下,我们观察到电流和电阻之间呈现出一定的关系,即符合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的应用范围广泛,掌握欧姆定律对于电路设计和电子设备维修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中应注意安全操作,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2.连接电路时,确保电源关闭,不要同时接触两个导线;3.使用仪器时,注意避免误操作,确保操作正确。
欧姆定律讲座报告
欧姆定律讲座报告欧姆定律是电学的基石之一,是描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
它由德国物理学家乔治·西蒙·欧姆于19世纪初提出,并以他的名字命名。
在欧姆定律中,电流(I)与电压(V)和电阻(R)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I=V/R。
根据这个公式,电流的大小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定义。
电流是流经导体的电荷的量,单位是安培(A)。
电压是电势差,也称为电压,是电场对电荷所做的功的单位,单位是伏特(V)。
电阻是电流通过的物体对流动电荷产生的阻力,单位是欧姆(Ω)。
欧姆定律的实际应用非常广泛。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电灯、电视、手机充电器等各种电器都是基于欧姆定律的原理设计和工作的。
它也是电路分析和设计的基础。
在一个简单的电路中,我们可以通过欧姆定律来计算整个电路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例如,如果我们知道电压和电阻,我们可以使用欧姆定律来计算电流。
反之亦然,如果我们知道电流和电阻,我们可以使用欧姆定律来计算电压。
这个简单的公式为我们提供了解决电路问题的工具。
欧姆定律还可以用来解释电能转化的原理。
根据欧姆定律,当电流通过一个电阻时,电阻会消耗一定的电能。
这是因为电阻的存在使电子在电路中产生了碰撞,转化为热能。
因此,电阻的大小直接影响电能转化的效率。
除了基本的欧姆定律公式外,还有一些衍生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分析电路。
例如,当电路中有多个电阻连接在一起时,可以使用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的公式来简化电路分析。
这些公式是在欧姆定律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复杂的电路问题。
总之,欧姆定律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它不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还是电路分析和设计的基础。
通过深入理解和应用欧姆定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学知识,为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姆定律》观课报告
在今年的远程研修中,我非常认真地观看了王老师的《变阻器》这一节课的教学视频。
通过视频观课,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物理课改的基本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面向全体学生。
本节课“探究学习”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课堂设计完整、结构紧凑、逻辑严密、前后呼应。
一、行课思路清晰,课堂层次明显。
本节课是电学的重点,也是中考的热点,王老师本节课的引入是让学生通过回忆上节课的两个结论: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跟导体中的电流成正比;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电阻成反比,然后告诉学生欧姆定律的内容实质就是两个结论的综合。
这样引入既让学生回忆了上节课的内容,同时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了大致了解
王老师的整堂物理课,基本上都是围绕了一些本节课的重难点来展开,内容多而不乱,包括: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小组展示实验成果——共同分析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几乎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都有其内在的逻辑递进关系,配以王老师清楚明了的点拨,学生能够很快理解教学重难点,这体现了她扎实的教学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也是对于“知识目标”这一教学任务的超额完成。
作为一名物理老师,我们都要在进行自己的教学前像个学生一样谦虚地去钻研课本,只有教师将书读薄了,理出一些实际的条目,学生才能真正理解你想告诉他什么。
二、活动设计合理,互动反馈及时。
王老师在讲解例题时,对做题步骤、公式及数据代入、单位问题,科学记数等方面,做了详细说明,给学生建立了一套规范的做题思路和答题过程。
有助于培养学生理性思维。
物理课堂是动态的课堂,王老师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不仅能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补充,而且能够加大课堂容量,直接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即直观,又条例清晰,本节课也因此而生动。
学生能体验自身实验探究成功的快乐的同时确实理解了欧姆定律。
在探究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时,在确认安全的前提下放手学生自主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寻找正确的规律,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学习中去,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在课堂的实验探究中应该充分让学生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教师的包办代替,学生自己享受成功的快乐是教师所包办不出来的。
在45分钟的时间里,王老师不断地向学生抛出“问题绣球”,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动”起来,自主探究、小组展示、归纳总结,层层递进,贴合学生的学情实际。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和实际授课中营造了浓厚的探究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考和探究活动中,王老师通过提问与观察让学生理解整个结论得出的过程,将学生思维活动不断推向高潮,让学生明白如何去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让学生都明白了“探究的实验过程”和“探究的物理研究方法”不仅教给了学生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学生分析总结实验的能力,这是这堂课学生最大的收获。
小组同学通过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与一系列积极的思维活动,实现了认识上的飞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课堂形式多样,反馈及时有效。
在这堂课中,王老师分别采用了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学习和师生互动等多种学习方式,使得整个课堂显得热闹而丰富,学生的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得到了充分地锻炼,体现了“能力目标”的要求,而且也激活了整个的课堂氛围,一举多得。
其次,多于学生的每次回答,王老师不仅及时给予了回应,而且还简洁精练地适当作了评价,一方面让发言学生对于自己的问题有了清晰的了解,另一方面,也是针
对全班再次重申了重难点和易错易混点。
学生不但能从研究的问题、收获、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而且还能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
让学生明白学习物理不能死搬硬套,要大胆的想,大胆的做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在拓展延伸这一部分,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出有效的实验方案,再利用身边器材进行实验探究,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升华。
通过本节课上王老师经略得当的点拨、学生激情满怀的探究,相信学生能够较为充分地把握教材知识点,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同时,这种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而产生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有利于教师开展教育教学。
总之,在课堂中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用物理的思维方法解释、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会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