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244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三)含答案解析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三)(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2. 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16 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A.普遍性和特殊性B.同一性和斗争性C.对抗性和非对抗性D.可知性和不可知性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所以,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
因此,选项B 正确。
知识模块: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2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B .物质和运动的辩证统一C.形而上学和诡辩论的统一D.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体现的就是这一道理。
所以A 选项正确。
知识模块: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3 .党中央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规划了2016—2020 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
国家制定“十三五”规划根据的是A .现实的可能性B .好的可能性C .抽象的可能性D .现实性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现实性与可能性。
这是反映事物过去、现在和将来关系的一对范畴。
把握这一对范畴的方法论意义,就要求人们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应对不利情况的准备,争取实现好的可能。
因此选项D 正确。
制定规划等必须从现有实际出发,立足于现实性。
规划中追求的目标以及最后要实现的理想,根据其是否有充分的根据和实现的条件,分为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
在现实的可能中,有两种相反的可能性,要求人们两手准备,从最坏处着眼向最好处努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考试题 模拟题
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 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
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D.有其因必有其果
二、多项选择题
18.实践活动的特点有:( )
A.感觉、知觉和表象 B.概念、判断和推理
C.假象和真相 D.幻觉和感知
13、从实践到认识与从认识到实践相比较,从某种意义上说( )
A.前者更重要,因为没有实践就没有认识
B.前者更重要,因为只有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A.生产力 B.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 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D.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13.社会形态是(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D.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
D.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
单选题1c 2b 3c 4a 13d 24d
多选题1bcd 4bd 5cd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 )
A.生产方式 B.地理条件 C.社会意识 D.人口因素
11.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
A.客观性 B.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 D.主观性
20. 下列观点中,属于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有( )
A.普遍联系的观点 B.永恒发展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 D.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21.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是由于 ( )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26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26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5. 分析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他用这句话来感叹时间的流逝。
这句话说的是( )A.时间的客观性B.时间的绝对性C.时间的一维性D.时间的无限性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时间的一维性的特点。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当物体的速度没有超过光速的时候,时间是不可逆转的。
时间具有一维性即不可逆性,是指时间总是沿着由过去到现在和将来一个方向发展,单向前进,不可逆转。
所以C正确。
知识模块: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2.“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包含的哲理是( )A.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B.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C.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受客观条件的制约D.人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但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需要一定的条件。
认识和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实践是发挥意识能动性的基本途径;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是发挥意识能动性的条件。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意思,就是哪怕自身的水平很高,没有米这个客观条件,也做不成饭。
与C的意思一致。
ABD都是正确的表达,但是不符合题干的设问。
知识模块: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3.列宁指出:“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
价值的抽象以及其他等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
”这一论断说明( )A.感性认识来自于理性认识B.理性认识对事物的认识更深刻更完整C.抽象是现代科学的思维方法D.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原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发展的两个阶段。
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具体;它能够把握事物的局部和表象,是认识的低级阶段。
最新历年考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
历年考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选自历年考研真题) 1199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 23(马克思关于资本有机构成学说论证了[ABCD] 一、下列各题,各有一个正确答案。
选出正确答案,将字母标A(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B(技术进步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号填入题后括号内,错选的不给分。
6(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是[C] C(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D(利润率的下降趋势 A(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E(商业利润的来源B(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 24(马克思分析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有[AC]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A.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由 c+v+m构成D(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领袖的学说 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 7(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厦。
这一事实说明[B] C(社会生产分为生产资料和生活消费资料两大部类 A(意识产生物质 B(意识转化为物质D(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E(商品按价值出售,价格不变 C(意识决定物质 D(意识创造物质 25(社会总产品是指:[BCD]8(“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D] A(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当年新创造的价值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B(当年历生产的物质资料的总和 C(当年所生产的生产 C(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D(生产过程中消耗并转移到新产品中的生产资料价值和新创造9(“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价值的总和条河流。
”这两种说法[C] E(社会总产值中扣除生产中消费掉的生产资料价值后的剩余部分 A(都是辩证法的观点 B(都是诡辩论的观点 26(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中,民主党(前者是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诡辩论的观点CAC] 派是:[D(前者是诡辩论的观点,后者是辩证法的观点 A(参政党 B(执政党 C(友党D(反对党 E(在野党 10(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C] 27(马克思恩格斯总结1848年欧洲革命的经验、对科学社会主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义理论的重要发展有:[ABCD] (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D(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发展水平 CA(农民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天然同盟军 11(资本主义社会最简单、最普通和最基本的关系是[B] D(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是真正的人民革命的先决条件 A(阶级关系 B(商品交换关系 C(无产阶级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C(金钱关系 D(竞争关系D(“不断革命”是无产阶级的战斗口号 12(资本家竞相改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B] E(党的建设是无产阶级斗争胜利的首要条件 A(降低劳动力价值 B(追逐超额剩余价值四、辨析题,辨别和简要分析下列各题,仅作判断,不说明理C(获取绝对剩余价值 D(获取相对剩余价值由,该题不给分。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249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249(总分:5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B>(总题数:9,分数:18.00)1.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 )(分数:2.00)A.谋求对整个国家的统治B.获取高额垄断利润√C.引发生产关系的革命D.扩大殖民地,谋求对整个世界的统治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即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资本对内通过“参与制”和“个人联合”谋求从经济到政治对整个国家的统治;对外运用经济的、政治的甚至战争的手段进行扩张,谋求对整个世界经济和政治的控制。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中不包括( )(分数:2.00)A.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B.贸易的全球化C.金融全球化D.殖民地的全球化√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包括:一是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二是贸易全球化;三是金融全球化;四是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
3.生产资料所有制发展至今,经历了几次变化,其先后顺序是( )(分数:2.00)A.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个体资本所有制、国家资本所有制、法人资本所有制B.个体资本所有制、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法人资本所有制、国家资本所有制C.个体资本所有制、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国家资本所有制、法人资本所有制√D.国家资本所有制、法人资本所有制、个体资本所有制、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个体资本所有制是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股份公司的发展,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取代个体资本所有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所有制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是国家资本所有制形式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含答案)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含答案)1单选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组成部分不包括()A.民主社会主义B.科学社会主义理论C.马克思主义哲学1).政治经济学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内的统一整体。
【考核知识点】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2.马克思主义是()A.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B.人类全部优秀文化成果的总汇C.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和D.关于未来社会具体设想的学说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或者简要地说,它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考核知识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C.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D.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主要指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即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
【考核知识点】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4.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会导致()A.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C.二元论D.不可知论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运动观,都是把物质和运动相割裂,前者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后者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
因此,否认物质的运动和运动的绝对性,必然导致形而上学。
【考核知识点】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5.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正确答案:Λ【答案解析】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考核知识点】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6.否定之否定规律认为,事物的发展是()A.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B.一帆风顺的前进运动C.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运动D.时进时退的曲折运动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020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题库及答案(二)
2020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题库及答案(二)1.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2.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认为世界是不可能认识的,属于不可知论。
3.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4.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其中,对第二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5.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中一个方面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
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是最重要的方面。
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6.一元论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二元论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物质和精神这两个相互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
7.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这种哲学就是一元论。
8.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主要是回答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以及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它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但不是哲学要研究的全部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9.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这种哲学就是一元论;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和精神这两个相互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这种哲学就是二元论。
10.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客观和精神说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都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
如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把绝对精神说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绝对精神的体现1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质或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12.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心”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认为人的主观精神是第一性的,整个世界都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194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194(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分数:2.00)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解析: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所有的历史观都是唯心史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把唯物论和辩证法贯穿到自然领域,而且深入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唯物史观,所以只有马克思哲学创立后才形成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因此,正确答案为D项。
3.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这里的“客观实在性”是指(分数:2.00)A.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B.不能为人们所认识C.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物质的具体形状和结构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客观实在性是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既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自然事物,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活动。
它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列宁将物质的根本属性定义为“客观实在性”,这就把物质的根本属性与物质的具体形态、具体结构、具体属性分开,把哲学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区分开来。
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4.建筑单位或者建筑师总是先设计图纸再施工,最终盖成大楼。
这说明(分数:2.00)A.意识决定物质B.意识创造物质C.意识离不开物质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020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2020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一)知识点概要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以及社会理想。
一、单项选择题1.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指A.马克思本人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B.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C.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D.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条件是A.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B.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C.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的加剧D.社会化大生产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的激化3.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是A.绝对理念思想B.唯物主义思想C.辩证法思想D.人本思想4.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C.十月革命的胜利D.剩余价值的发现5.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被列宁称之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的是A.剩余价值学说B.政治经济学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科学社会主义6.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A.科学性B.革命性C.实践性D.阶级性7.列宁说:“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
”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完备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学说C.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终极真理、永恒真理D.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根本上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8.在21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A.它完成了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识B.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C.它是检验人们各种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D.它对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有具体的指导作用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是A.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的体现B.一个以中国国情为基础的全新理论C.用现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直接解答中国的现实问题D.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马克思主义10.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24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24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 )A.资本论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
知识模块: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2.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 A.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和学说体系B.列宁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和学说体系C.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列宁等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也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D.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列宁等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也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A、B、D三项的说法均片面,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知识模块: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3.马克思的一生有两大独创发现,分别是( )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B.唯物史观和劳动价值论C.唯物论和科学社会主义D.辩证法和剩余价值学说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模拟试卷2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模拟试卷2(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B>(总题数:15,分数:30.00)1.发展的实质是(分数:2.00)A.事物不断地运动和变化B.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C.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D.一切质变解析:2.辩证法所要回答的问题是(分数:2.00)A.世界的本原问题B.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C.世界的状态问题√D.历史观的问题解析:3.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存在着和平共处甚至“双赢”的局面,是因为(分数:2.00)A.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着矛盾同一性的一面√B.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再存在着矛盾的斗争性C.已经从根本上实现了矛盾由对抗性向非对抗性的转变D.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已经完全均衡解析:4.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分数:2.00)A.是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B.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C.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D.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解析:5.“科学是偶然的敌人。
”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分数:2.00)A.强调了科学应当把握必然B.指出了把握偶然性不意味着同时把握了事物的规律性C.不懂得只有通过认识大量的偶然性,科学才能把握事物的必然性√D.强调了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对立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属于重点记忆型考点。
6.在下列事例中,把偶然性视为必然性的是(分数:2.00)A.我国某些皇帝求仙吃丹,期望长生不死B.守株待兔√C.刻舟求剑D.认为地震活动没有任何规律,无法预测解析:7.在由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过程中,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分数:2.00)A.是促使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必要条件√B.可使抽象的可能性变成现实的可能性C.可使不可能性变成可能性D.可使任何可能性全都变成现实性解析:8.近些年来,各地都在发行彩票,其头奖往往是几百万元或高级轿车。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247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247(总分:5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B>(总题数:15,分数:30.00)1.将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使得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的手中的过程叫作( )(分数:2.00)A.资本集中B.资本积聚C.资本原始积累√D.生产集中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资本原始积累。
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马克思说:“所谓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
这个过程所以表现为‘原始的’,因为它形成资本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的前史。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2.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是( )(分数:2.00)A.自然经济B.商品经济√C.集体经济D.产品经济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
3.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是( )(分数:2.00)A.物品B.产品C.商品√D.办公用品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商品。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4.构成社会财富物质内容的是( )(分数:2.00)A.使用价值√B.价值C.资本D.货币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商品的二因素中的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
5.决定商品二因素的是( )(分数:2.00)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B.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即有用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229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229(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B>(总题数:15,分数:30.00)1.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货币的所有者在流通中购买到( )(分数:2.00)A.劳动工具B.劳动力√C.劳动场所D.劳动对象解析:解析: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价值更大。
货币所有者购买到这种特殊商品,能够获得剩余价值,货币也就转化为资本。
据此,本题选B项。
2.货币的本质是( )(分数:2.00)A.价值符号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货币的概念,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据此,本题选D项。
3.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最初的外在表现形式是( )(分数:2.00)A.商品与商品的对立√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立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对立D.商品与货币的对立解析:解析:B项“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立”和C项“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对立”都是商品内在矛盾;D项“商品与货币的对立”发生在货币形式阶段;A项“商品与商品的对立”是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最初外在表现形式,发生在简单或偶然价值形式阶段。
据此,本题选A项。
4.下列关于商品、价值、使用价值的表述中,完全正确的是( )(分数:2.00)A.一切商品都有价值B.一切商品都有使用价值√C.只要获得商品,就能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D.没有使用价值或者没有价值的东西都不是商品解析:解析:现代市场经济使得一些没有价值的东西也成为商品,如土地,因此排除AD两项。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是矛盾的,获得商品的价值必然以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为条件,反之亦然.因此排除C项。
考研政治试题及答案大全
考研政治试题及答案大全模拟试题: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属于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是()A. 唯心主义B. 辩证唯物主义C. 机械唯物主义D. 历史唯心主义答案:B2.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A. 哲学、政治学、经济学B.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C.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科学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答案:B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A. 劳动价值论B. 剩余价值论C. 资本积累论D. 阶级斗争论答案:B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 物质性B. 多样性C. 规律性D. 动态性答案:A5. 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A. 对立统一规律B. 质量互变规律C. 否定之否定规律D. 因果律答案:A6.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A.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C. 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D.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答案:D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改革、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 国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答案:D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A. 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B. 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C. 所有制结构D. 市场经济的调控方式答案:C10. 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A.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B. 资本主义制度的复辟C.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融合D. 社会主义制度的倒退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A. 科学性B. 革命性D. 阶级性答案:ABCD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包括()A.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相同D. 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答案:ABD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改革、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答案:ABC4.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A. 人民当家作主B. 依法治国C. 党的领导D. 人民民主专政答案:A5. 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是()A.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C. 维护社会稳定D.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2024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A、小资产阶级B、无产阶级C、资产阶级D、农民阶级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A、物质决定意识B、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D、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的标志是:A、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C、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4、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A、实践具有客观性B、实践具有普遍性C、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D、以上都是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标志着哲学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一阶段的哲学特点是:A. 哲学从具体科学中分离出来B. 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C. 哲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D. 哲学以形而上学为主要研究对象6、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 主观映象B. 客观实在C. 客观实在的反映D. 意识活动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这一变革的主要标志是()A. 实践观点的提出B.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C. 辩证唯物主义的创立D. 以上都是8、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观点属于()A. 唯物史观B. 辩证唯物主义C. 唯心史观D. 辩证法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A. 物质决定意识B. 历史唯物主义C. 辩证法D. 革命批判精神 10、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经济基础B. 社会意识C. 生产力D. 政治制度1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地位体现在:A. 它是所有哲学的最高形式B. 它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 它是哲学发展的最高阶段D. 它是唯一正确的世界观12、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论断的哲学依据是: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标志着哲学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哲学特点是:A. 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统一B. 哲学与科学完全分离C. 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D.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14、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可以概括为:A.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B. 意识决定物质,物质依赖于意识C. 物质与意识是平等的,相互影响D. 物质和意识是不可分割的1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坚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B.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C. 坚持阶级斗争D. 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16、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的观点是:A.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B.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C.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一观点D.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1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历史唯物主义C. 辩证唯物主义D.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对立18、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A. 认识的基础B. 人类社会的本质C. 人类历史的动力D.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共产主义社会将是这样一个社会,它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A. 个人私有制B. 资本主义私有制C. 集体所有制D. 混合所有制 20、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的哲学依据是:A.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B.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C.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 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2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B.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C. 历史唯物主义D.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开放性22、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题及答案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不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是(A、B、C、D、E)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其后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C、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D、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E、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分别是(A、B、C)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军事学E、马克思主义法学3、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直接理论来源分别是(A、B、D)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人权宣言D、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E、人生而自由平等4、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发现了两大学说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这两大学说分别是(A、c)A、唯物史观B、劳动价值学说C、剩余价值学说D、辩证法E、认识论5、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唯物主义认识论C、实践D、唯物史观E、人民群众6、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A、B、C、D、E)A、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理基础B、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C、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从根本上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E、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锐利的思想武器7、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A、B、C、D)A、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B、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阶级本性决定的C、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D、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E、这是领袖的选择8、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A、B、C、D、E)A、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B、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C、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D、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E、与时俱进品质应有的内涵和社会前进的必然要求9、科学社会主义(A、B、C、D、E)A、阐明了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B、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C、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D、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E、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目的与结论10、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是(C)A、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B、自然观与社会观的统一C、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D、物质与意识的统一E、空想与科学的统一二、辨析题:1、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体系。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240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240(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B>(总题数:18,分数:36.00)1.近年来,西方的金融危机和社会危机呈现出某种激化的趋势,资本主义国家一些有识之士重新到马克思主义中寻求答案,马克思的《资本论》等著作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热销的情况,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讨论也出现热潮。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它(分数:2.00)A.完成了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识B.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C.是检验人们各种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D.对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有具体的指导作用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视野来看,世界仍然处于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从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大时代。
马克思主义正确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A,C选项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D选项表述错误,不是具体指导,而是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因此,选项B正确。
2.马克思曾批评费尔巴哈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者”,而主张唯物主义应该成为新的彻底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之所以认为费尔巴哈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者”,是因为费尔巴哈等人的观点是( )(分数:2.00)A.历史唯心主义√B.不可知论C.客观唯心主义D.相对主义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是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分离,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分离。
所谓“半截子的唯物主义”,即批判费尔巴哈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者,但在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244(总分:6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B>(总题数:26,分数:52.00)1.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指导作用、解释作用和预见作用的是( )(分数:2.00)A.理性因素√B.非理性因素C.经验D.感觉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它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指导作用、解释作用和预见作用等。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
2.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
”这句话重在强调( )(分数:2.00)A.直接经验的作用B.间接经验的作用C.理性因素的作用D.非理性因素的作用√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人的感情”与理性相对,属于非理性范畴,排除C。
A、B两项与题干无关,是干扰项。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
3.认识发展的总过程是( )(分数:2.00)A.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B.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C.感觉—知觉—表象D.概念—判断—推理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这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B项是政治斗争中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与题意无关,不选。
C、D两项分别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表现形式,也不符合题意,不选。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
4.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 )(分数:2.00)A.谬误B.理论C.真理√D.相对真理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5.“有用即真理”体现了( )(分数:2.00)A.主观真理论B.实用主义真理观√C.形而上学真理观D.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真理的客观性。
实用主义认为“有用即真理”,把真理的有用性与真理本身等同起来。
A、C、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都不选。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
6.真理的一元性是由( )(分数:2.00)A.真理的客观性决定的√B.真理的主观性决定的C.真理的相对性决定的D.真理的多样性决定的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虽然由于主体认识角度和立场、观点、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人们关于同一客体的认识结果往往会有所不同,有时甚至截然相反。
但是,这并不表明观点不同的每个人都有真理。
在任何情况下,对于特定实践活动中特定的认识对象来说,只能有一种认识是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状态、本质和规律相一致的,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B 项说法有误,C、D两项与题意无关。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
7.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这是在真理问题上坚持了( )(分数:2.00)A.唯物论B.辩证法√C.形而上学D.可知论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辩证统一。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
8.真理所反映的对象、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都是有条件的、有限的,这是属于( )(分数:2.00)A.真理B.谬误C.绝对真理D.相对真理√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二是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任何特定的真理不仅所反映的对象在范围上是有限的,而且其正确程度也是有限的。
任何真理都只能是主观对客观事物近似正确即相对正确的反映。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
9.人类的思维,按其本性、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是思维的( )(分数:2.00)A.相对性B.客观性C.至上性√D.非至上性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根源于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矛盾本性,是人的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或人的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矛盾。
人类的思维,按其本性、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就是思维的至上性,亦即思维的无限性和绝对性。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10.不同时代的人,由于受到主观条件、实践水平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种限制,他们的思维具有( ) (分数:2.00)A.至上性B.非至上性√C.狭隘性D.绝对性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每一个人乃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到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暴露程度、社会历史的实践水平、主观条件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又是非至上的,亦即有限的和相对的。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
11.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认为人们可以穷尽对真理的认识。
从真理观的角度看这属于( ) (分数:2.00)A.相对主义B.绝对主义√C.形式主义D.怀疑主义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思想僵化,认为可以穷尽对真理的认识是绝对主义的表现。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
12.“真理与谬误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
”这种观点属于( )(分数:2.00)A.辩证法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相对主义的观点D.怀疑主义的观点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真理与谬误。
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互相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
13.关于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分数:2.00)A.真理与谬误是根本对立的B.真理与谬误是绝对统一的C.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没有谬误也就无所谓真理√D.真理与谬误有严格的区分,不能相互转化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真理与谬误。
真理发展的过程,不仅是相对不断趋近绝对的过程,而且还是不断同谬误作斗争并战胜谬误的过程。
真理和谬误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它们是对立的。
但是,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没有真理也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所谓真理;真理中包含着某种以后会暴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或因素,谬误中也隐藏着以后会显露出来的真理的成分或萌芽;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
A、B、D三项表述有误。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14.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 )(分数:2.00)A.人的主观认识B.人的客观经验C.认识的中介D.实践√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真理的检验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A、B、C三项都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都不能入选。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
15.真理的检验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的作用。
逻辑证明( )(分数:2.00)A.是对实践标准的一个重要补充√B.与实践标准一起构成检验真理的标准C.可以代替实践标准D.是根据前提条件推断出结论的思维过程,因此是主观标准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真理的检验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的作用。
逻辑证明是根据前提条件推断出某种结论的思维过程,它是探索真理、论证真理和扩大真理范围的重要手段,是对实践标准的一个重要补充,但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这是因为逻辑证明只能证明前提条件与结论的一致性(或白洽性),而不是证明它的真理性,即不能证明它们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是否一致。
同时,逻辑证明中使用的逻辑法则,也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获得真理性。
B、C、D三项表述有误,不选。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
16.实践检验和证明真理是一个永远不会完结的过程,这体现的是实践标准的( )(分数:2.00)A.确定性B.不确定性√C.客观性D.绝对性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真理的检验标准。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它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
因此,我们必须把实践对真理的检验,看作是全部人类实践即无数个别的、历史发展着的、整个社会的实践对真理的检验。
实践检验和证明真理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永远不会完结。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
17.实践活动中的真理尺度是指( )(分数:2.00)A.合目的性B.物质性C.合规律性√D.社会历史性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
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
人们只有按照真理办事,才能在实践中取得成功。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18.既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的是( )(分数:2.00)A.真理B.价值√C.自由D.创新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
19.关于哲学上的“价值”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揭示了客观世界对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B.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C.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现成的自然关系D.具有主观性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价值及其特征。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哲学上的价值概念具有最大的普适性,是对各种特殊的价值现象的本质概括,即概括出其中所包含的外部客观世界的事物(客体)对于人(主体)的需要满足与否(意义)的关系。
B项是商品中的价值定义,不符合题意,不选。
C项说法有误,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不是现成的自然关系,而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创造性的关系,不选。
D项表述错误,价值具有客观性,该选项也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
20.价值评价的对象是( )(分数:2.00)A.客体B.主体C.主体与客体D.主体和客体的价值关系√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价值评价及其特点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