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 巩武天 交响乐赏析论文

合集下载

交响乐赏析结课论文

交响乐赏析结课论文

北京林业大学交响乐赏析课程结课论文一、古希腊人的音乐思想·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布兰诗歌》第一节课,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古希腊人的音乐思想”几个大字,这节课老师给我们讲了欧洲音乐的起源和后续的一些发展。

欧洲音乐源于古希腊,古希腊音乐的实际音响已完全失传,古希腊的音乐对今天的意义主要在于音乐思想、音乐理论和乐器等方面。

古代希腊的音乐理论以其调式著称。

调式的名称随地区的名称而命名,如佛里几亚、利地亚、混合利地亚调式。

中古教会调式是古希调调式的进一步演进。

老师在课上专门谈到了巴洛克时期的音乐。

巴洛克音乐的节奏强烈、跳跃,采用多旋律、复音音乐的复调法,比较强调曲子的起伏,所以很看重力度、速度的变化。

巴洛克音乐是后期发展的一个基础。

在声乐方面,巴洛克音乐带有很浓的宗教色彩,当时的宗教音乐在西方音乐的发展占很大的分量。

那个时期的器乐曲发展也很迅速,尤其是弦乐方面的发展,所以我想如果听听这一时期的音乐,最直接的感受应该是很华丽。

除此之外,老师提到了《布兰诗歌》,不过第一节可没能听到,有些微遗憾。

通过查找一些资料,我也了解到一些相关的内容。

二十世纪德国作曲家卡尔.奥尔夫谱成《布兰诗歌》,分“春天”、“酒”、“爱”三个主题。

《布兰诗歌》是一曲对生命的赞歌,似乎有神的目光在暗中注视。

它在三个主题引导下微妙地涉及了“信仰”、“死亡”等动机,调性既有着世俗的欢乐成分,又有着史诗般的恢弘气势。

其中所隐含的真正的动机,则是对短暂人生的垂怜、惋惜和哀叹。

第一节课让我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老师的讲课方式很有感染力,这绝对不是恭维。

我一直以来听的都是一些流行歌曲,对于真正的音乐缺少接触和感悟,所以这节课以后每次老师给我们放音乐听时,我都尽量让自己置身其中,感受音乐所要表达的感情。

原来,音乐所能表达的感情比文字、语言要深沉、细腻得多。

二、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第二节课,老师再次提到了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并且温习了上节课讲的有关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的相关内容。

巩武天选修课交响乐赏析论文(原创)

巩武天选修课交响乐赏析论文(原创)

“交响乐赏析课”的学习总结与心得一、各个时期的音乐(17世纪至今)1.巴赫赋格(1685年-1750年)赋格是复调音乐的一种固定创作形式,。

它运用模仿技法:首先在一个声部上出现一个主题片断, 然后在其他的声部上模仿这个片断, 这时演奏主题的声部演奏与新的声部相对应的乐句, 形成各个声部相互问答追逐的效果。

所以又称“遁走曲”,意为追逐、遁走。

就巴赫的赋格曲而言,我们既能看到典型的赋格曲结构、调性布局、写作技法的范例;又能看到不墨守成规,不拘泥于条条框框,而用特殊的、“非常规”的写作形式所结构的作品。

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第一册No.1 的这首赋格,正是这类作品中最典型的范例之一。

赋格曲作为一种严格的、有一定法则和写作程序的乐曲结构形式,其表现出来的严格模式在人们看来是必须要遵守的、不可被打破的。

但是,在巴赫的这部赋格曲创作中,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充满变化的赋格结构形式与写作形式。

[1]赋格曲在巴赫的创作中得到高度发展, 精密完善的思维、深邃的哲理巧妙的构思, 是赋格曲大师或赋格曲的终结者。

赋格曲是复调音乐在一个主题上构成多声部对位效果的一种体裁, 声部的重叠是其魅力所在。

巴赫把和声与复调有机结合, 主题在后来出现时, 可以扩大节奏、缩小节奏, 或采用反向和逆进的进行。

赋格也是一种模仿复调音乐, 形式比较复杂。

赋格开始时, 一个声部先单独演奏出一个富于特征的短小旋律;接着, 另一声部把主题移高五度或移低四度来模仿, 好像是主题的答句。

原来演奏主题的声部, 这时演奏和答题相结合的对比旋律。

[2]2.欧洲古典主义时期风格(1750年—1820年)(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古典主义时期是西方音乐史的第五个分期。

18世纪的欧洲,在法国大革命之前经历了一场广泛的思想革命——启蒙运动,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卢梭等法国百科全书派正是身体力行地要以先进的哲学文化知识的光辉照亮黑暗愚昧的社会。

启蒙主义者认为“理性”是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基础。

科研课题论文:感受民族音乐之美

科研课题论文:感受民族音乐之美

67142 音乐论文感受民族音乐之美一、创作背景合唱《靖西?田野对歌》是作曲家曹光平在广西采风之后,有感于当地的美丽风景和风俗人情,于2004年5月创作完成的无伴奏童声合唱作品。

靖西县地处广西西南边陲,那里的壮族民歌特别发达,无论男女,从四五岁就开始学唱山歌,无论下地种田、上山砍柴、婚丧嫁娶、逢年过节或青年男女间的社交恋爱,都用山歌来表达情意。

壮族人爱唱歌,不仅平时唱,而且还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

歌圩上,青年男女通过公开聚唱来选择婚配的对象。

对唱是其主要的形式,是分对进行的。

当一对男女青年对唱的时候,双方的朋友都围在身旁相助,甚至还有歌师在旁出谋划策。

二、曲式结构该曲为并列的四段体结构,全区分为AB C D四部分。

借鉴了一些中国大曲结构的设计,即散―慢―中―快―(散)。

■《靖西?田野对歌》曲式结构三、具体分析:(一)A段:(带引子功能)这是一段悠长的三声部“山歌调”。

十六小节一气呵成,细看每个声部似乎都有分句,然而结合在一起却又使音乐无法分割。

我们暂且按照Ⅰ声部旋律的运动特征将其分为上下两句。

纵观整个A段展现在听者眼前的是一幅西南边陲的美丽景象。

1.节拍与速度:■ =56正是Adajio的速度,作者选择这样偏舒缓的柔板很适合发挥山歌调悠扬自由的特点。

节拍选用不规则节拍,也是为了避开人们传统听觉的强弱拍规律,从而给音乐留下相对宽松的创作空间。

个人认为作曲家在构思这一段的时候也许更想设计成“ad libitum”的音乐。

2.调性和调式:这段音乐调性和调式频繁转换,采用多调性和多调式来创作。

三个声部标注不同的调号,演唱不同的调式,这也是本曲最大的特征与亮点。

乍眼看,三个声部相互独立,各自具备其旋律特征,但其实也是相互依存的。

就好比在田野放歌的三个人,各自唱着各自的山歌,却也暗中和另外两人“较劲”,别人的旋律变化自然也会影响到自己旋律的走动。

Ⅰ声部,a句8小节,有4个音组成:bA bB bD bE;而到了b句就更只剩下三个音:bBbD bE。

浅析音乐学视域中的大型声乐交响曲《绿色的呼唤》的创作风格

浅析音乐学视域中的大型声乐交响曲《绿色的呼唤》的创作风格

浅析音乐学视域中的大型声乐交响曲《绿色的呼唤》的创作风格【摘要】大型声乐交响曲《绿色的呼唤》在音乐学视域中展现出独特的创作风格。

本文从音乐元素的运用、情感表达与主题发展、结构安排与曲式设计、声乐与交响的结合、演绎和表现技巧等方面进行剖析。

音乐元素的精细运用使得作品旋律优美丰富,和声层次分明。

情感表达与主题发展巧妙融合,通过旋律和和声来传递作曲家对绿色环境的热爱与呼唤。

结构安排和曲式设计紧凑有序,使得整个作品具有统一的主题思想。

声乐与交响乐器的巧妙结合为作品增添了动人的表现力。

演绎和表现技巧的运用则使得《绿色的呼唤》富有戏剧性和感染力。

本文分析了作品的独特之处及对音乐学的启示,展现了其在音乐创作领域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型声乐交响曲《绿色的呼唤》、音乐学、创作风格、音乐元素、情感表达、主题发展、结构安排、曲式设计、声乐与交响的结合、演绎、表现技巧、独特之处、启示。

1. 引言1.1 介绍大型声乐交响曲《绿色的呼唤》《绿色的呼唤》是一部由著名作曲家创作的大型声乐交响曲,该曲以其独特的创意和丰富的音乐元素而著称。

这部作品展现了作曲家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一种独特的情感和主题。

《绿色的呼唤》以其独特的音乐元素而脱颖而出,包括丰富多彩的和声,复杂而精致的旋律以及精湛的编曲技巧。

作曲家运用了各种乐器和声部的组合,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音乐语言,使整个作品充满了活力和魅力。

在情感表达与主题发展方面,《绿色的呼唤》展现了作曲家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通过音乐的方式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曲家巧妙地运用了不同的音乐动机和主题,将这种情感融入到整个作品中,使听众能够深刻地感受到这种美好与神秘。

1.2 探讨音乐学视域中的创作风格《绿色的呼唤》是一部大型声乐交响曲,融合了声乐和交响乐的元素,展现出独特的音乐魅力。

在音乐学视域中,这部作品的创作风格引人注目,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在音乐学视域中探讨创作风格时,我们不仅要关注作曲家的个人风格和特色,还要分析作品中音乐元素的运用、情感表达与主题发展、结构安排与曲式设计、声乐与交响的结合以及演绎和表现技巧等方面。

长笛曲《阳光灿烂照天山》作品分析

长笛曲《阳光灿烂照天山》作品分析

长笛曲《阳光灿烂照天山》作品分析张娜【摘要】长笛曲《阳光灿烂照天山》出自于我国著名作曲家黄虎威先生,这首乐曲在我国长笛作品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以乐曲的创作背景、创作手法以及演奏技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期刊名称】黄河之声【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1【关键词】《阳光灿烂照天山》;创作背景;创作手法;演奏技法一、《阳光灿烂照天山》作品介绍1963年,我国著名作曲家黄虎威先生前去新疆采风,并与1972年,在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任教时创作出此首乐曲。

作者在这首乐曲中描绘出了新疆天山的自然风光与壮丽的景色,赞美了天山南北勤劳勇敢的劳动人民更抒发了作者对祖国边疆的申请热爱。

二、《阳光灿烂照天山》创作手法(一)曲式分析此首乐曲由复二部曲式结构组成,呈现出先快后慢的特点。

首先引子部分由一连串的钢琴八度齐奏与琶音在D大调上进行,显现出了天山宏伟的气魄,随后进入到32分音乐的属持续音的演奏,为长笛的演奏做了很好的铺垫。

随后长笛在D大调上开始陈述,同样展示了天山宏伟的气魄,接下来转入a小调,这一小部分是长笛的华彩乐段,分别由11连音、6连音组成,最后以上行半音阶作为引子的结尾,结束在a小调的属和弦,引入主题。

第一部分,进入了乐曲的主题部分,从长笛与钢琴配合的美妙音乐中明显可以听出这一部分的乐曲开始呈现出主题部分。

这一部分音乐明朗歌唱般的进行,展现出了天山宏伟高大的形象与气魄,并且由单三部曲式结构组成(4-36小节),速度在每分钟69。

A乐段(4-14小节),其中a乐句3小节在A大调上开始陈述后结束在属和弦上,很好的展示出调性。

b乐句4小节主要由二分附点音符的上行二度进行为主,主要是烘托a乐句的四分附点音符,给人一种更宽阔的视野的感觉,更能显示出天山的宏伟气魄。

c乐句钢琴伴奏与长笛主旋律的八度齐奏起到烘托主题的作用。

接下来进入到B乐段(4+5),其中,d乐句(2+2)后两小节是前两小节的装饰性变奏。

北京林业大学公选课 交响乐赏析 巩武天教材

北京林业大学公选课 交响乐赏析 巩武天教材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交响乐赏析指导老师:巩武天交响乐带给我的情感变化(一)交响乐是一种形态,它源自于西方,即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有交响性质的音乐作品。

交响乐队是音乐王国里的器乐大家族,一般来说它分为五个器乐组:铜管组、木管组、弦乐组、打击乐组和色彩乐器组。

交响乐对人的健康情绪有一定的影响。

不同的乐曲有不同的功效,给人以不同的精神感受。

第一节交响课老师播放了奥地利歌唱家奥尔夫的交响合唱《布兰诗歌》,再配以摄影师的引导,使我们立马感受到了崇高、神威。

那种迸发的激情,跳跃的旋律,以及杰克逊魁梧的身材,一股阳刚之气涌上我的心头。

在火光的爆炸之下,歌迷们激动、疯狂、急迫的心情使我感同身受。

我浑身充满力量,完全从疲软中摆脱出来,仿佛要和杰克逊一起站在舞台上挥洒汗水,释放激情。

接下来老师又放了杰克逊的另一首反战歌曲,歌曲以细腻的嗓音缓缓呈现,平静柔和中隐藏着火花,像对灵魂的呼唤,又似对人性的呼吁。

杰克逊在微风中飘逸着,清爽的感觉从我心底升起,立马遍布全身。

台下的观众都已入迷。

婉转过后,充满韧性的声音爆发出狂野来,粗犷有力。

杰克逊呼喊着、召唤着,在他的带动下,观众们如同着了魔般起伏着、响应着。

“艺术讲究双重品格--感性和理性。

”杰克逊很好的表达了这句话。

在他的歌声中,我的情感得以释放。

音乐可以使人快乐,可以陶冶情操。

音乐是我生活的伴侣,我的生活离不开音乐的陪伴。

交响乐带给我的情感变化(二)交响乐发展于古希腊城市文明技术之上,主张音乐是把复杂转向统一,把不和谐转向和谐。

到了中世纪,音乐艺术不论是宗教的还是世俗的,都以声乐为主,乐器只是用来作为歌舞的伴奏或者用来替代缺少的声部,乐器本身并不具有独立的作用。

发展到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交响乐队中的乐器大多已形成,现代的交响乐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文艺复兴的目的就是重新找回人的形象。

巴洛克是欧洲专业音乐成熟期,而不是一种风格,这个时期出产的音乐作品就被称为巴洛克音乐,1600到1750年这150年间就叫做巴洛克时期,虽然与14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在时间方面的区别不是很大,但在艺术方面有很大的区别。

北京林业大学 交响乐赏析 巩武天

北京林业大学 交响乐赏析 巩武天

交响乐赏析课程学习的总结与启示抱着对音乐的兴趣和对艺术欣赏的向往,我满怀期待的选修了巩武天老师的《交响乐赏析》。

身为理科生的我从小没有太多机会接触艺术,却对音乐以及乐器有着浓厚的兴趣。

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我也了解到了关于音乐的很多艺术知识,可以说获益匪浅。

了解“艺术讲究双重品格--感性和理性。

”交响乐作为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也不例外。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也。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感于物也。

”在这门课的开头,老师先为我们介绍了交响乐,带着我们初步了解了交响乐的内涵及起源。

初次接触交响乐,对这门艺术学科不甚了解,便只能跟着老师的节奏慢慢深入。

那么什么是交响乐呢?交响乐是由管弦乐队创作的大型管弦乐曲,由五个器乐组组成:铜管、木管、弦乐、打击乐器和色彩性乐器。

交响乐来源于浪漫的意大利,由意大利歌剧序曲演变而来。

交响乐的名称来源于古希腊,意为和音、和谐。

正如其名字一样,交响乐的演奏要求乐队高度统一、乐章和谐。

这节课老师还带我们欣赏了奥尔夫的《布兰诗歌》,共分三个部分:春,酒和爱情。

初次欣赏交响乐,就被它的魅力震慑到了。

巴洛克音乐不同时期的交响乐有不同的发展,这次我们主要了解了主调音乐和巴洛克时期的音乐。

主调音乐让人一下子就能明白作曲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欣赏者可以迅速进入音乐世界,而和声是主调音乐的创作基础。

巴洛克是艺术的一种形式,而巴洛克音乐则是这种艺术风格的一个分支。

17世纪这种艺术风格在欧洲广为盛行,因此这段时期的音乐作品就称为巴洛克音乐,兴起于16世纪晚期,而在18世纪达到兴盛。

著名的巴赫、维瓦尔第和亨德尔都在巴洛克时期大放异彩。

这种艺术形式的主要风格和特点有:节奏强烈,曲风激昂,曲调起伏,并且采用多旋律、复音音乐的复调法。

巴洛克音乐是音乐形式的一次革命性的创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巴赫的《四季》。

000浅析演奏乐曲《兰花花》的体会 2讲解

000浅析演奏乐曲《兰花花》的体会 2讲解

二Ο一四届本科毕业论文题目:浅析演奏乐曲《兰花花》的体会专业名称:竹笛所在系别:艺术学院民族器乐教育系毕业时间:2014年7月学号:姓名:樊乘显指导教师及职称:孔繁方沈阳音乐学院教务处印制摘要在中国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中,音乐文化是历史文化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音乐从古代到现在,从民间到登台演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民族音乐的发展促进了民族器乐的多样化,竹笛作为民族器乐家族的重要成员,是全国各族人民最喜欢的乐器之一,在这几千年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神韵,引领着全国音乐的步伐。

在当代,竹笛艺术逐步完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几乎渗透到了各个音乐领域中,包括京剧、昆曲以及各类戏曲音乐,一些民间音乐和曲艺声乐都离不开竹笛的伴奏。

上世纪五十年代,竹笛才以其独特的姿态展现在音乐的大舞台上。

《兰花花》是一种以叙述故事情节为主的叙事性协奏曲。

这首乐曲是结合了陕北民歌《兰花花》和关铭先生创作的二胡叙事曲《兰花花》而改编的,是一首单乐章有标题的长笛协奏曲。

故事描述了不幸遭遇封建礼教迫害的年轻女孩兰花花,在爱情上的坎坷之路,以及她以其坚强的性格与封建势力作斗争的事情。

作品很好的捕捉了兰花花,遭到逼婚,进而逃婚等情节,分别作为音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的内容,以表达年轻女孩兰花花非常忠实于爱情的忠贞和对封建宗法礼教的厌恶与痛斥,最后再现部用浪漫的风格进行讴歌,体现人们对坚定执着的爱情的赞美和歌颂。

在演奏上,演奏家首次使用了掌揉音,压揉音等特技来模拟哭泣声和凄切之声。

准确把握了陕北风格的演奏技巧,主题鲜明,富有表现力。

整个曲目都特别讲究笛子“吹情”的技艺,表现出了完美的音乐形象和中国音乐的魅力和神韵。

关键词:民族器乐竹笛演奏《兰花花》目录引言 (1)一、《兰花花》的创作背景 (2)(一)兰花花的真实故事 (2)(二)兰花花的主要音乐元素极其音乐特征 (2)二、浅谈竹笛协奏曲《兰花花》的创作 (3)三、竹笛协奏曲《兰花花》的音乐分析 (3)(一)曲式结构 (3)(二)内容 (3)四、演奏中的技巧运用 (6)(一)滑音 (6)(二)吐音 (6)(三)揉音 (6)结论 (7)参考文献 (8)引言在中国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中,音乐文化是历史文化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交响音乐赏析结课论文

交响音乐赏析结课论文

北京林业大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大学音乐交响乐赏析课程结课作业论文左侧装订1、序号_______(交论文时看名单填写)2、姓名_________________3、学号_________________4、班级__________________5、周几上课(按原选课名单填)________6、手机_____________________《交响音乐赏析》结课论文第一课:什么是交响音乐交响乐(SYMPHONY)又称交响曲。

是采用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鸣奏曲(奏鸣—交响套曲)。

交响音乐主要是指交响曲、协奏曲、乐队组曲、序曲和交响诗五种体裁。

但其范畴也时常扩展到一些各具特色的管弦乐曲,如交响乐队演奏的幻想曲、随想曲、狂想曲、叙事曲、进行曲、变奏曲和舞曲等。

此外,交响音乐还包括标题管弦乐曲。

交响音乐不是一种特定的体裁名称,而是一类器乐体裁的总称。

这类体裁的共同特征是:1、由大型的管弦乐队演奏;2、音乐内涵深刻,具有戏剧性、史诗性、悲剧性、英雄性,或者音乐格调庄重,具有叙事性、描写性、抒情性、风俗性等;3、有较严谨的结构和丰富的表现手段。

4、表现手法是顿挫分明的,能将听众带入音乐意境和想像空间。

【课堂音乐赏析】迈克尔·杰克孙的演唱充满了热情。

他身为一个歌手,重视的不仅是歌唱,与音乐主题相符的舞台设计也是他的演唱的一部分。

天真的小女孩、坦克、举着枪的士兵、还有发自内心的歌声……一部电影般的场景展现在观众面前,更有说服力的表达了战争的残酷。

他没有把艺术当成了人们的休闲娱乐,而是把音乐具有的,明星具有的感染力和号召力用在了贡献人类幸福的事业上。

这一点是我最受感动的一点。

迈克尔·杰克孙不同于一般的流行音乐歌手,他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是音乐的教皇。

第二课:巴洛克乐风及巴赫的音乐一、巴洛克音乐巴洛克是一个时期,而不是一种风格,这个时期出产的音乐作品就称为巴洛克音乐,1600到1750年这150年间就叫做巴洛克时期,14至16世纪就是“文艺复兴时期”,这两个时期虽然在时间方面的区别不是很大,但在艺术方面的东西有很大的区别,所以把它们分为两个时期!巴洛克音乐的节奏强烈、跳跃,采用多旋律、复音音乐的复调法,比较强调曲子的起伏,所以很看重力度、速度的变化。

北京交大何腾交响乐赏析

北京交大何腾交响乐赏析

北京交大何腾交响乐赏析柴可夫斯基《悲怆交响曲》赏析【关键词】柴可夫斯基、交响曲、悲剧性、现实性柴可夫斯基是举世闻名的俄国作曲家、评论家、音乐教育家和俄罗斯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

曾多次出国访问,先后到意大利、德国、美国等国家巡回演出,在此期间结识了许多世界知名的作曲家,这对他的音乐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柴可夫斯基一生创作异常丰富,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还当属他的第六交响曲即《悲怆交响曲》。

《悲怆交响曲》是柴可夫斯基带有总结性质的代表作,具有深刻的哲理,音乐形象鲜明,情感表达真挚,是柴可夫斯基最富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不仅旋律优美,配器富于表现力,深刻地表达、刻画了人的内心世界的情感冲突,极富戏剧性,更深刻地体现了他对苦难的抗争,对生活、欢乐和爱情的热烈追求。

作品本身虽富有强烈的悲剧性,但决不是一首消极死亡的颂歌,而是充满了对生活、理想的热爱,对死亡的抗议和对黑暗现实的控诉。

正因如此,作品以极大而又深沉的悲怆之美震撼着我们。

透过他的艺术珍品,我们发现他不仅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而且是一位擅长以音乐描绘心理活动的大师,探索着人生的奥秘。

他的音乐超越了时空与国界,表达了人类最为高贵和圣洁的情感,它隐喻了人类难以抵达的伟大的人格和精神力量。

心灵里飞出的美妙的音符正在和世界人们的心脏一起跳动。

《悲怆交响曲》表现了作曲家对生活真切的感受,乐曲把作曲家内心的痛楚、绝望和郁郁寡欢的断肠愁绪,表现的那样淋漓尽致。

一个人不知要经历多少苦难才能写出这样的杰作,柴可夫斯基曾说他把“整个心灵都放进这部交响曲”这一点都不夸张。

本部作品形象地描绘了他所经历的人生历程,以及最终走向死亡的悲剧命运,是他全部创作活动的终结。

这部悲剧色彩十足的交响曲不仅反映了柴可夫斯基个人的生命体验,而且传达了在沙皇专制制度下人们的绝望与挣扎。

【参考文献】[1]《交响音乐赏析》王文澜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一版[2]《世界名曲欣赏——俄罗斯部分2》电子版贝多芬《命运交响曲》《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此曲声望之高,演出次数之多,可谓交响曲之冠。

《大学音乐鉴赏》生命与爱,永恒的主题律动

《大学音乐鉴赏》生命与爱,永恒的主题律动
答辩人:千图网精饰 指导老师:千图老师
听赏 《妇女的爱情与生活》
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的野牛旧石器时代
答辩人:千图网精饰 指导老师:千图老师
链接1:舒曼
舒曼(Robert Schumann, 1810年—1856年),德国浪漫主义 时期著名作曲家、音乐评论家。他发展了舒伯特之后的艺术歌曲创 作传统,并进一步丰富了钢琴伴奏的表现手法,巧妙地发挥了前奏 、间奏和尾声的表现力,使伴奏部分有着更为深刻的艺术含义。 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的野牛旧石器时代
答辩人:千图网精饰 指导老师:千图老师
听赏 《我爱你》
《我爱你》是贝多芬创作的艺术歌曲,是德国早期艺术歌曲发展轨迹中 的重要标志性作品。
歌词和旋律都朴实西而班深牙情阿尔、塔简米洁拉而洞窟隽的永野地牛旧表石达器了时对代 恋人的爱慕和思念之 情,深刻而宽广地表达了人类丰富的精神世界。在该作品中,其和声进 行体现了比较规范的古典主义和声原则,贝多芬以调性中的主、下属、 属和弦为主,按照古典乐派严谨而典型的和声进行方式写作。
《你如今终于给我带来无限悲痛》最后部分的钢琴伴奏意味深长,它运 用了套曲第一首《自从和他相见》中的音乐元素。在失去爱侣的痛苦中 ,女人仿佛又回到西了班少牙女阿尔时塔代米,拉音洞窟乐的再野现牛旧了石与器爱时人代 初次相见的那种甜蜜。
这种音乐的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使原本十分可爱而充满憧憬的音乐变得 万分苦涩,幸福成了永远不可企及的梦。在这里,体现了作曲家舒曼高 超的刻画人物心理的技巧与细腻的艺术表现手法。
相传,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为庆祝秦王李世民率军大破刘武周 ,当地百姓用民间锣鼓奏出了《破阵乐》,贞观元年将此曲重新排练并 改名《秦王破阵乐》,后成为大唐国礼的一部分,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 。
答辩人:千图网精饰 指导老师:千图老师

交响乐赏析

交响乐赏析

交响乐赏析(总1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论文题目《交响乐赏析》作业论文序号(邮箱里查看)指导老师巩武天学院工学院班级自动化13学号 000000000姓名神一样的男人联系电话封面从邮箱里下载交响乐赏析课程学习的总结与心得摘要:正像课堂上老师常提的一句话,“科学是理性的演绎,一般只反映事物的具体属性,艺术则是感性的发挥,常能解释事物的本质精神”。

交响乐作为艺术大家族的一员,所反映的不仅是作者或喜悦或彷徨或悲愤的个人情感,更为一个时代做了宏大的注脚,一定程度上折射了整个时代的兴衰变幻。

关键词: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民族乐派、现代主义、音乐价值引言:本学期非常幸运选修了交响乐赏析这门课,使我从第一节课对交响乐的一无所知到结课之时的较为系统的理解。

短短十几周的学习感悟不仅提高了我的音乐欣赏素养,还使我学会如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上去品味交响乐这门历久弥新的高雅艺术。

本文将以老师讲课顺序为主线,简介交响乐的组成形式,然后从交响乐的起源——古希腊时期,依次叙述了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及现代主义时期音乐的主要特色和个人感受。

(一)回顾整个交响乐的发展历程,首先从知识性、感受性和观念性三个方面结合《布兰诗歌》,以及古希腊对其影响谈谈自己对交响乐的全新认识。

从知识性层面讲,交响乐是一类器乐演出体裁的总称,包括交响曲、协奏曲等五种体裁及一些拓展,是由多件乐器所演奏的具有交响性的音乐。

交响乐历史悠久,起源于古希腊,历经多个世纪,终于18世纪初期成为一门独立艺术,近几个世纪飞速发展并得到很大完善。

组织形式上,分为五个器乐组: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打击乐组和色彩乐器组。

即了解交响乐产生发展及曲目背景是必要的,以《布兰诗歌》为例,它是奥尔夫最着名的代表作,其歌词选自一本13世纪的诗集,共分25个乐章,大致分“春天”“酒”“爱”三个主题。

从感受性上看,交响乐具有音乐形象的塑造与发展最富于矛盾、对比和冲突的交响特性。

北京林业大学公选课 交响乐赏析 巩武天教材

北京林业大学公选课 交响乐赏析 巩武天教材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交响乐赏析指导老师:巩武天交响乐带给我的情感变化(一)交响乐是一种形态,它源自于西方,即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有交响性质的音乐作品。

交响乐队是音乐王国里的器乐大家族,一般来说它分为五个器乐组:铜管组、木管组、弦乐组、打击乐组和色彩乐器组。

交响乐对人的健康情绪有一定的影响。

不同的乐曲有不同的功效,给人以不同的精神感受。

第一节交响课老师播放了奥地利歌唱家奥尔夫的交响合唱《布兰诗歌》,再配以摄影师的引导,使我们立马感受到了崇高、神威。

那种迸发的激情,跳跃的旋律,以及杰克逊魁梧的身材,一股阳刚之气涌上我的心头。

在火光的爆炸之下,歌迷们激动、疯狂、急迫的心情使我感同身受。

我浑身充满力量,完全从疲软中摆脱出来,仿佛要和杰克逊一起站在舞台上挥洒汗水,释放激情。

接下来老师又放了杰克逊的另一首反战歌曲,歌曲以细腻的嗓音缓缓呈现,平静柔和中隐藏着火花,像对灵魂的呼唤,又似对人性的呼吁。

杰克逊在微风中飘逸着,清爽的感觉从我心底升起,立马遍布全身。

台下的观众都已入迷。

婉转过后,充满韧性的声音爆发出狂野来,粗犷有力。

杰克逊呼喊着、召唤着,在他的带动下,观众们如同着了魔般起伏着、响应着。

“艺术讲究双重品格--感性和理性。

”杰克逊很好的表达了这句话。

在他的歌声中,我的情感得以释放。

音乐可以使人快乐,可以陶冶情操。

音乐是我生活的伴侣,我的生活离不开音乐的陪伴。

交响乐带给我的情感变化(二)交响乐发展于古希腊城市文明技术之上,主张音乐是把复杂转向统一,把不和谐转向和谐。

到了中世纪,音乐艺术不论是宗教的还是世俗的,都以声乐为主,乐器只是用来作为歌舞的伴奏或者用来替代缺少的声部,乐器本身并不具有独立的作用。

发展到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交响乐队中的乐器大多已形成,现代的交响乐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文艺复兴的目的就是重新找回人的形象。

巴洛克是欧洲专业音乐成熟期,而不是一种风格,这个时期出产的音乐作品就被称为巴洛克音乐,1600到1750年这150年间就叫做巴洛克时期,虽然与14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在时间方面的区别不是很大,但在艺术方面有很大的区别。

交响乐赏析结课论文

交响乐赏析结课论文

交响乐赏析结课论文暖07-2班张堃2104080712151 我最喜欢的一部交响乐作品——《梁祝》乐曲一开始在轻柔的弦乐颤音背景上,由长笛吹出了优美动人的鸟鸣般华彩旋律,呈现出一派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象,接着双簧管以柔和的音色奏出抒情的主题。

整个引子展示出一幅风和日丽下,草桥畔桃红柳绿、百花盛开的画面。

接下来,在竖琴的伴奏下,小提琴演绎出纯朴而美丽的“爱情主题”。

这段旋律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多少人听了这段旋律都为之陶醉。

作者在选取这段主题时可谓煞费苦心。

抓住了这段唱腔作为《梁祝》中“爱情主题”的基本音调。

这段主题是全曲的核心的音调。

大提琴以潇洒的音调与独奏小提琴形成对答。

后乐队全奏爱情主题,充分揭示了梁祝真挚、纯洁的友谊及相互爱慕之情。

在独奏小提琴的自由华彩的连接乐段后,乐曲进入副部。

这个由越剧过门变化来的主题,由独奏小提琴奏出。

这个副部主题与柔美、抒情的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

音乐转入活泼、欢快的回旋曲,旋律轻松活泼。

独奏小提琴模仿古筝、竖琴与弦乐模仿琵琶的演奏,作者巧妙地吸取了中国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来丰富交响乐的表现力。

独奏与乐队交替出现,描写梁祝同窗共读时的生活情景。

传说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去读书,在途中与梁山伯相识后两人情投意合,结拜为兄弟。

这段音乐主题就是表现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时的情景。

在这段快板过后,音乐转入慢板,副部主题中的结束部。

抒情而徐缓现在已经是断断续续的音调,表现了祝英台有口难言,欲言又止的感情。

而在弦乐颤音背景上出现的“梁”、“祝”对答,清淡的和声与配器在弦乐颤音的衬托下,梁祝二人同窗三载就要分别,音乐表现十八相送、长亭惜别的依恋之情。

突然,阴森可怕的大锣与定音鼓以及惊惶不安的小提琴,把我们带到这场悲剧的斗争中。

音乐进入展开部,这段旋律由三部分构成,抗婚、楼台会、哭灵投坟。

原剧中祝英台的父亲逼祝英台嫁与官僚马府少爷马文才,祝英台抗婚不嫁。

音乐中铜管乐以严峻的节奏、阴沉的音调,奏出了封建势力凶暴残酷的主题。

北京林业大学交响音乐赏析论文巩武天

北京林业大学交响音乐赏析论文巩武天

2013-2014第二学期封皮页“交响乐赏析课”的学习总结与心得1、序号____70_(在邮箱“名单”中查)2、学号_____120134126__________3、班级_______地信12_________4、姓名_______唐晨_________5、周几上课______周二_______(以选课名单为准)6、手机______________156********___7、调班上课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没调不填)8、实习请假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不填)第一次课:在选修这节课之前,自己对交响乐的知识一无所知。

抱着好奇与期待的心情上了第一次交响音乐赏析课。

老师主要讲解了什么是交响乐,以及简单的学习了交响乐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逐步地打开了通往交响乐这个领域的大门。

老师主要从交响乐的起源,特征,演奏形式等方面对我们进行了讲解,使我对交响乐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交响乐又称交响曲,是采用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鸣奏曲。

其核心是和谐,通过音乐这种艺术形式表达人的情感。

主要有5种乐器参与演奏:铜管、木管、弦乐、打击乐和色彩性乐器。

世界音乐被划分出5个派别,其中欧洲音乐在世界音乐发展史中影响力最大,它建立有系统、完善的技术体系和理论体系,是专业音乐的典范。

在欧洲音乐的发展中所孕育出的最高级音乐形式便是交响音乐。

在之后老师讲到了交响乐的起源,交响乐起源于古希腊时期。

众所周知,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在公元前5—4世纪,古希腊的音乐文化就已具备很高的艺术性。

随着之后的战乱动荡,原先古希腊的音乐文化就逐步融入了古罗马,亚非欧等元素。

这节课还听了布兰诗歌。

在“表现主义”的影响下运用了新原始主义元素,在节奏上加重了打击乐的成分,充分体现了中世纪的游吟与现代歌咏结合的美感。

课后自己也查了相关资料,对布兰诗歌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总体来说,通过第一节课自己慢慢了解了一些交响乐的知识及形态,不过还是很模糊,需要通过接下类的课程进一步了解。

材料作文“声入人心”阅卷实录

材料作文“声入人心”阅卷实录

材料作文“声入人心”阅卷实录作者:邬双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19年第18期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巩金瓯(巩固国土),承天帱,民物欣凫藻”。

由严复作词,溥侗编曲的《巩金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首国歌。

虽然声词壮美,节奏和调,却仅存6天,声音消失于辛亥革命之中。

“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

一首《南泥湾》让人穿越到抗战时期根据地军民为了冲破封锁,解决经济困难,拿起锄头,喊着号子,垦荒种地的如火如荼的情景,乐音至今在人们耳边回荡。

“走过这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

《丹顶鹤的故事》唱出一名23岁的平凡护养员娟子为保护野生丹顶鹤献出年轻生命的催人泪下之曲。

贝多芬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

”近来综艺节目中,音乐节目层出不穷,如“中国新歌声”“歌手”“经典咏流传”“声入人心”“跨界歌王”等等。

结合上述材科,结合你自己的所听、所感,写一篇文章,呈现你对深入人心的声音的思考。

四则材料可见音乐流行的时代变迁,从中折射出不同时代的价值取向、审美观念、精神内涵,乃至背后的社会文化、风俗传统、社会环境等。

综上,可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1.比较几首歌曲的异同,结合青年人对流行音乐的喜爱,思考“深入人心的声音”的时代特质,审视歌曲所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进而表达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

2.比较三首歌曲的流行与否,并联系近年来中国音乐类综艺节目层出不穷的现象进行思辨,探讨人们的精神追求和审美观念。

3.比较歌曲的创作意图和内容,反映人们内心追求与时代发展的关系。

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第一,没有紧扣“深入人心的声音”进行论述,而是空泛阐述音乐的作用与价值,而非深入人心的音乐的特质与影响。

第二,不是以“音乐”这种声音为核心进行阐述,而是将声音泛化为所有声音:包括自然的、文学的、历史的、哲学的、艺术的声音等,亦为偏题。

第三,抛开材料,大谈音乐或深入人心的声音的价值与意义,缺乏材料意识,有套作之嫌。

北京林业大学交响乐论文

北京林业大学交响乐论文

目录一、音乐性质 (2)二、迈克尔•杰克逊---巫师般的音乐 (3)三、巴洛克音乐的综述 (3)四、巴洛克音乐---主调音乐的过度 (4)五、18世纪的古典主义 (5)六、浪漫主义音乐 (6)七、光晕 (7)八、歌剧综合的艺术 (7)九、印象主义音乐---德彪西 (8)十、现代主义音乐---《花房姑娘》 (9)十一、中国传统音乐---中和之美 (10)十二、小结 (10)一、音乐性质交响音乐性质,便是一种公众文化精神,专业音乐对我们产生积极有益的影响,展示生命超越自我之自由境界。

“科学与艺术是硬币的两面”李政道这样说过。

从古至今,科学的伟人和艺术的伟人们的光辉是从不会褪色的,科学从理性的角度支持着我们的生活,而艺术则从感性的角度温暖着我们的世界。

从古希腊开始,声音神奇的交响就影响着人们,声音的交响从那时的简单到现在的复杂,我们现在甚至靠着艺术,多半是声音,来支持着科学的发展。

毕达哥拉斯用和弦探索宇宙,是因为宇宙由和谐的比例构建,而动听的音乐往往有着和谐的旋律,从这个方面来说,毕达哥拉斯的做法未尝不是一种探索宇宙的捷径。

音乐自古就是人类陶冶自己,了解精神层次的途径,自古以来,音乐不断地发展着,早在古希腊时期。

音乐就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系统的发展。

现在,音乐的思想更是被扩大化。

艺术有着双重品格。

其一为感性,其二为理性。

例如现在的流行音乐之王迈克尔杰克逊。

它的音乐富有着夸张的情感和张力。

他是流行音乐之皇,他作品的高情感,高想象,可被称作“悦舞之作”。

音乐文化的发展是:巫师,乐师,舞师,医师。

早期的音乐以宗教为主,音乐即神鸣,有着神圣的宗教情怀。

而后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有着表达本我的本能。

音乐之美在于品味,它的美是深入灵魂的美。

学会赏析它可以升华我们的灵魂与肉体。

在这节课中,老师就介绍了交响乐的交响性,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眼光,介绍了交响乐的复杂,要从历史文化的角度、人文艺术的角度看音乐,引出了不同而合、合而不同的看法。

京剧智取威虎山

京剧智取威虎山
《革命交响音乐〈智取威虎山〉》 创作分析
Analysis of the Revolutionary Symphonic Music Taking Tiger Montain by 明
本人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撰写并完成的,学位论文没有剽 窃、抄袭、造假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和侵权行为,否则,本人愿意 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和法律后果,特此郑重声明。
文章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作品的简介,简要介绍作品的创作根据,创作的 目的性和创作的一元化;第二部分研究作品的旋律,分别从旋律的特性音调,它贯穿全 曲,从分析它的结构,到结构的扩展与应用、目的,京腔音调在作品中的应用,由于作 品来源于京剧音乐,所以京腔音调也是它的特色,唱腔影响着作品风格,在清唱剧中是 如何运用的,合唱在清唱剧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在本部作品中,合唱有其独特性, 是根据民族音乐的特点写成的,运用了京戏唱腔,织体丰富;在和声方面,从和弦结构 的原位和弦、转位和弦、加入和弦外音的调内和弦、和弦的叠加和非三度附加音和弦等 方面进行分析;在和声进行中,对和声的各种进行方式作一研究,包括模进、模仿进行、 功能关联、调性关联等方面进行探讨;在复调方面,从隐伏的旋律对位,模仿的复调结 构,支声复调等方面分析研究;第四部分的配器,从乐队的强调手法,分别从节奏强调、 色彩的强调与力度性强调等方面分析,然后从乐队的组织方法,从连接、平行于全奏三 个方面进行分析。
The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work,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creation of the work, according to the creation of the combination of purpose and creation; The second part of the research work of melody, respectively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lody tone, it runs through the whole piece, from the analysis of its structure, the structure of the extension and application, the purpose, the tones of Beijing dialect in the works, the application of because of the work from the Beijing Opera music, so the tones of Beijing dialect and its features, singing the style works, is how to use in the cantata, chorus is indispensable in the cantata, and in the book, the chorus has its uniqueness, is writte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thnic music, use the Peking Opera singing, rich texture; In harmony, from the in situ chords of chord structure, inversion chord, to join the chords of the superposition of chords and chord and three additional chord, etc, are analyzed; In harmony with all kinds of way to make a study of harmony, including mould into, to imitate, function, tonal relationship we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polyphony,

[word格式] 倾听草原——艺术歌曲《牧野的早晨》的分析与演唱

[word格式] 倾听草原——艺术歌曲《牧野的早晨》的分析与演唱

倾听草原——艺术歌曲《牧野的早晨》的分析与演唱2009年第六期《音乐创作》佩目窳艺术歌曲《牧野的早晨》的分析与演唱张洪波摘要:文章从多个方面细致入微地分析了具有新时代气息的蒙古族风格的艺术歌曲牧野的早晨.这首声乐作品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原因在于作品在风格,节奏,和声及钢琴方面都新的尝试和突破,并且也为声乐演唱者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对这一首艺术歌曲的剖析,意在能够为音乐工作者和爱好者提供一些参考资料.关键词:艺术歌曲;蒙古风格;尝试与突破;声乐表现千百年来,蒙古大草原上孕育了其具有独特气质的文化,创造了自己辉煌的文明,尤以游牧文化最为灿烂.而蒙古长调口丁称为游牧文化的一朵永不凋谢的花朵.哪里有草原,哪里就有长调,哪里有牧人,哪里就有长调.长调是草原上的歌,是背上的歌.那悠长,辽阔,婉曲,感人的长调已被贩台敦利文纽录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说,蒙古长调演唱艺术是代表蒙古歌唱艺术最高成就的艺术形式.近年来,有很多的文艺工作者以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研究和开发蒙古音乐这片沃土中去,尤其是一些作曲家们,从蒙古族长调音乐当中汲取营养,从中得到启发,写出了许多具有浓郁的蒙古族音乐风格的声乐作品,比如由阿拉腾奥勒作曲,火华作词,德德玛演唱的着名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由台湾着名作家席慕容(蒙古族)作词,乌兰托嘎作曲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由玛拉沁夫作词,通福作曲的《敖包相会》.以上几首着名的声乐作品主要是由蒙古族等少数民族词曲作家创作的,不仅如此,还有很多的汉族的词曲作家也创作了不少蒙古族风格的声乐作品.比如由张世荣作词,樊祖荫作曲的《牧野的早晨》和由宋斌廷作词,尚德义作曲的《七月的草原》等.相比之下,后两首作品更接近艺术歌曲的范畴,尤其是《牧野的早晨》一曲,无论是从歌词和旋律的创作上,还是从钢琴伴奏的精雕细琢上,都是更加高出一筹.因此我们谈论的正是这一首艺术歌曲.相对而言,在中国的艺术歌曲的发展历程中,这一首艺术歌曲属于新时代的声乐作品,所以在这首作品中就存在着多方面的尝试,比如在风格把握方面,节奏方面,和声方面以及钢琴织体方面都有着精心的设计和大胆的尝试.除作品本身之外,对于演唱者和钢琴演奏者这两位”二度创作”者也有着极高的要求.这在下文我们将一一展开论述,在此不再赘述.为了能够表达更为清楚细致,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一,风格的把握上.一首好的声乐作品首先应该有着鲜明的风格特征,其中包括横向上的国别与地域风情,还包括纵向上的时代性.如此,一首作品才会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同时对于理解和表现该作品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牧野的早晨》中,首先从旋法上讲它明显属于蒙古族音乐的风格.该旋律在调式的运用上选择了蒙古族音乐中仪次于羽调式的宫调式,整个主旋律起伏较大,节奏宽广,舒展自如,高亢辽阔,集中体现了蒙古族音乐的风格特征.如谱例1所示:III.’::===:/一●杼轻,胜露蒙荣_一一赍¨牵求r红Il,一0ii一一一-o-一革牡,Ⅱ止J}洋J¨,嫩荦JL出r汁l』米.鱼1化奇譬mJ谱例l所示的是整个旋律的一部分,主歌始于属音徵,结束于第三行的第二小节,结束音为宫音.谱例中所标示的A处和B处则说明了旋律中的大跳导致了旋律有了很大的起伏.尤其是在A处的长音之后进行了一个大九度的跳进进行,随后旋律并没有反向进行,而是继续同向进行了一个小三度.这在旋律创作中是要忌讳的,但在这里有其特殊的意义,因为在蒙古长调的进行当中像这样的进行比比皆是,屡见不鲜.作曲者正是受了其中的启发,才设计了这样一处如此极富舒展韵律的进行,这也正是体现一种民族特色.但在钢琴部分中却并没有显示出多少蒙古族音乐的痕迹,反而主要运用了三度叠置的和声,并且在进行当中显示出明确的功能意义,这和曲作者的恩师黎英海先生的钢琴伴奏是有区别的.黎英海先生倡导用以四,五度和声为主的音乐织体为中国五声性旋律配置和声,从表面上看似乎曲作者与其恩师背道而驰,但据深而究,则会发现,作曲者之所以这样做有两个目l26张洪波《倾听草原》的:其一,中西合璧的一种尝试.黎先生在其论着中也提到了用三度叠置的和声为五声性旋律配置伴奏的论述,但黎先生多用小和弦,大和弦用的相对较少.但曲作者在运用和声方面则更加大胆豁达.其二,如此配置则更能体现草原之辽阔宽旷,天高地阔之感,因为在明亮的大和弦的映衬下加之曲作者将之五声化之后显示出一种四,五度和声所不能达到的声响效果,这也正是曲作者所要追求的.如此,主旋律与钢琴加以融合,就会呈现出一种全新的音乐.所以这两者也是不矛盾的,所表现出来的风格自然也就鲜明起来了.二,节奏上创新与尝试.节奏在音乐织体当中起着”骨架”的作用.没有好的节奏设计,音乐已经失败了一半.蒙古音乐中的节奏是很有特色,首先其中的节奏型和蒙古人的生活习性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较快速的前八后十六,这种节奏型极像飞奔中的马蹄声.再如宽广l甲稳的舒展性节奏,这和蒙古人生活的环境又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在这里,曲作者除了在主旋律当中运用了较为宽广的节奏之外,在钢琴织体中大量使用了三连音,这并不是蒙古音乐中节奏的主要特征,甚至在平时的运似乎也是违背了常,但我们在听觉上却依然感受到了浓浓的草原气息,原因何在?笔者经过仔细分析,发现连续的三连音也可以使音乐在平稳中进行,同时又像连绵不断,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的气息,所以不仅没有破坏草原的风格,同时也能让人领略到草原的另一番风情,真是一举两得.三,钢琴部分的精心设计.一首上乘的艺术歌曲,除了有着极富意境的歌词和流畅精妙的旋律设计之外,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钢琴部分.很多时候,在这样的艺术歌曲里面我们常常不把钢琴部分称为钢琴伴奏,而是视钢琴部分和声乐部分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因此有很多作曲家在创作一首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歌曲的时候,决不会将钢琴部分敷衍了事,而是精雕细琢,竭力从各个角度揭示音乐的内涵.比如像我们现在正在谈论的这首《牧野的早晨》,主旋律其实还是汲纳了蒙古旋律的精华,属于较为传统的创作.但在钢琴方面的创作确下了相当的功夫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1,钢琴织体交响化.首先在钢琴的织体方面,曲作者绝大部分清晰地设置了旋律层,和声层和低音层,可以说曲作者是一种交响化的创作.如谱例3所示:层l272009年第六期《音乐创作》谱例3中的织体在纵向上十分宽广,高至小字三组的f,低至大字一组的F,总跨度为五个八度,从这样的跨度上也足可看出其中的恢宏之气.2,和声层形象化,音型化.曲作者还存和声层模仿了类似布谷鸟的叫声,使之音型化,形象化.如谱例4所示:—,l一.■王—\l’一—~,●■l.../L广l=旱二]3—一毒嚣一-J王I.{__土谱例4中带方框的就是和声层的音型化.不仅丰富了其和声的形式,而且也增加了趣味性.3,正常划分和特殊划分的交替.特殊划分指的是连音奏法,它与正常划分向交替有以下几个特征:(1),特殊划分可与前面的节奏风格统一起来.(2),正常划分的出现可以增加新的材料,使之避免了节奏上的单调,同时也避免了在此处过多地形成节奏纵向上的三对二结构.如谱例5所示:——.一.II_姥,多么消新,多么晶莹,多么,.乡.殊划分.常划分特姝:划分正常划分…曼}lj曼}ll{莩拿葺毒毒霉t.#...t羹,岛同善一焉亏一ll苎三lEEEIEEEElEE芒l皇IE_量一,II一l3Il■;_.l—l1.车#l一十-,I,一.二_’L~一l善垂4,宏伟的离调.在二十六小节处有一个让人耳目一新,同时也豁然开朗的离调,使人马上能够联想到草原的辽阔与宏伟,因此笔者在此称之为宏伟的离调.如谱例6所示:.,#i一一一直~;..t二.,#毒ib』)鲁_二===二_车手胃.J兰;.{目]’]]]3一rl—lr目#厂3—1土一胃胃L一p=z..~.——L_一b一~一;,≥l:所述,认真分析作品,理解作品,是表现好作品的必然提.通过i:文从各个方咖对作品的细敛分忻,棚信无论讨j乐论研究者,还足声乐表演青来讲,都会有一些参考的意义的.参考文献:l,张珂20世纪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J],来自《黄河之声》2,孟斌成《浅析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流行》【J】音乐探索2001.13,崔学京《依情而变,与时俱进一一对艺术歌曲的重新认识》【J】人民音乐,2003.10,总第450期张红波:女赤峰学院音乐系副教授12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林业大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大学音乐交响乐赏析课程结课作业论文1、序号_______2、姓名_________________3、学号_________________4、班级__________________5、周几上课______________6、手机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布兰诗歌》---以单纯强烈的旋律令人铭记园林13-4 于佳宁我从以前就非常喜爱古典乐,交响乐赏析的课堂,让我有机会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交响乐的知识。

曾经一直偏好施特劳斯的华美和久石让的清新与温柔,而今天第一次的课程却令我感受到了单纯且强烈的音乐所带来的震撼,而带给我这种感受的,便是奥尔夫最著名的代表作《布兰诗歌》。

1935年,奥尔夫读到了创作时间大约在11至13世纪的诗集《Carmina Burana 布兰诗歌》, 其中蕴含的放荡不羁的精神和对放浪形骸的生活方式的赞美以及对封建社会的无情嘲讽令奥尔夫找到了灵感,并形成了一种对人类与自身命运的思考,因此冲动而成就了这一部"为独唱者、合唱队、器乐伴奏和魔幻布景而作的世俗歌曲",《布兰诗歌》。

在这部作品里,他使用女高音、男高音、男低音、童声合唱、合唱及乐队演唱或演奏,单是这一点,就已令听众强烈地感受到了这部作品中史诗般的恢弘气势。

在序歌《命运,世界的女神》中,开篇就使用了富有气势的雄壮旋律,并在之后的合唱中不断重复,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合唱的声音或大或小,使听众的心情也随着音乐不断起伏,序曲的结尾是用管弦乐器不断重复地演奏短促而生动的旋律,令人热血沸腾。

第一乐章Primo vere 《春天》不同于序章,是轻柔、明快的,描绘着春天优美且充满着希望与生机的画面, 合唱男女声部交替呈现, 又宛如时序中的昼夜变化,带给人无限的遐想。

如Dance中运用不断反复的轻快旋律描写着人们欢快起舞娱乐的场景。

第二乐章In Taberna 《在小酒馆中》则从《春天》的柔美转变为了消极的哀叹,如"Ego sum abbas"就似在描绘一个有幽灵掠过的阴冷般的酒会。

令听众仿佛置身于死亡的世界。

第三乐章Cour d'amours 《爱的庭园》则描写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宣泄。

在"Dulcissime" 中,女高音唱起华美却悲伤的旋律,虽没有序章的慷慨激昂,但其中对情欲质朴的歌唱也同样震撼人心。

到了"Ave formosissima",作品来到了最后的高潮,男女声的合唱宛若是对生命的礼赞,虽然是不断重复的,没有发展与变奏,但这简单而生动地旋律却洋溢着激情与神圣感,令听众不由得对这部作品产生由衷的敬畏之情。

结尾的"O Fortuna"与序曲相互呼应,再次来到了雄壮的旋律,也让这部史诗般的音乐作品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尾。

在对音乐创作的认识上,奥尔夫说过:"音乐表现越是本质、单纯,效果也就越直接、强烈。

"正如这句话所说,他作品中的节奏强烈、明快, 干脆,利落,不重视和声行进, 没有发展、变奏,只有相同又简单旋律的不断反复。

正因这种单纯的创作理念,《布兰诗歌》生动且富有感染力,又因为奥尔夫笔下强烈的旋律,他的作品才如此激荡人心。

二.巴洛克---华丽而神圣的音乐园林13-4 于佳宁文艺复兴过后,艺术界迎来了另外一次空前繁盛的时期,这一阶段的艺术风格被称之为巴洛克风格。

巴洛克风格不仅影响了美术而且它还影响其他的艺术领域。

音乐作为一个和美术一样庞大的领域也受其影响。

和巴洛克美术一样巴洛克音乐也起源于意大利,巴洛克音乐大致承袭了同时其他的艺术的风格。

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相比变得更加华丽、装饰、壮观。

同时,在巴洛克时期,有歌剧的诞生,还有宗教音乐的世俗化。

而在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则受宗教控制,大多只是些单声部合唱和没有伴奏的弥撒曲。

在巴洛克早期开始出现以三和弦为基础的调性写作,以各种大,小调的和声特色,表现乐曲个性。

而调性系统的蓬勃发展,给音乐表现带来无限的变化可能,奠定往后三百年音乐的基础。

另一方面是配器的均衡完美,文艺复兴时期许多种乐器的发展还不完善。

因此乐团的音色不是很协调(除非是同一种家族的乐器),音乐的对比,以音色、音量为表现方式。

到了巴洛克时期,乐器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尤其是提琴家族的乐器,可以发出足以和管乐器抗衡的洪沛音色。

因此,这个时期音乐创作,强调的是数量和旋律上的对比。

这一时期的音乐乐句长度不一,气息较长,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旋律都空前地华丽复杂,有相当多的装饰音和模进音型。

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旋律一样,曲调的进行常常带有形象化、象征性特征。

引人注目的是旋律中有明确的和声属性。

巴洛克音乐的旋律富有表现力,追求的是宏大的规模,雄伟、庄重、辉煌的效果,主要表现形式为“通奏低音”。

像是代表人物巴赫的《圣母颂》、《G弦上的咏叹调》以及小提琴协奏曲,在华美的旋律中无不透露着庄重与神圣。

因此说,巴洛克的音乐在华美中又不失神圣与庄严。

这节课还另外讲了两个概念:1.赋格:盛行于巴洛克时期的一种复调音乐体裁,又称“遁走曲”,意为追逐、遁走。

2.复调音乐是:“主调音乐”的对称。

多声部音乐的一种,旧称对位。

它是以两个、三个或四个在艺术上有同等意义的各自独立的曲调,前后叠置起来,同时协调地进行为基础。

三.巴洛克音乐与维瓦尔第的《四季》这一节课因为感冒而没能来上课四.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与《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所兴盛的时间段是18世纪后25年到19世纪初25年,代表人物有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因为他们同在维也纳,所以又称“维也纳古典乐派”。

该音乐表现为“我们”——“人”的情感,即“立足于现实”,被称为“高尚、典雅的音乐”。

古典音乐是冷静、客观地观察生活,是秩序、数字的艺术,表现在体裁和曲式上,其音乐表现出立足于现实,理性自制,积极进取的感情,与现代音乐相比,是具有形势与内涵的。

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主要介绍了两位:海顿(奥地利“欧洲音乐之父”)——“我的音乐文字是全世界都懂得的。

”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最早期代表者,以交响乐和弦乐四重奏最为杰出,固定为四个乐章的形式,并在配器上形成一套完整的交响乐队编制,为现代交响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代表作有《第一零一交响乐》和《第九十四号交响曲》(《惊愕》)莫扎特的主要作品有《小步舞曲》,《土耳其进行曲》(A大调,钢琴奏鸣曲),《安魂曲》和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等.其学生苏斯迈尔曾评价莫扎特与他的音乐是,“只有那种天国的光芒照耀着他的感觉,没有痛苦与哀伤。

”,。

莫扎特的音乐符合人性的特点,没有古希腊音乐的痕迹,和谐,无矛盾,无争论,无对立,人们称他的音乐为“上帝借他的手献给人类的礼物”,“既信手拈来,又巧夺天工”,“看似简单,实则深刻”,“充满了童真般的快乐,但却有着淡淡的哀愁”,通过他的音乐“可以看到奥地利的森林、田野、牧场,感受到维也纳的气息”。

其中《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fortieth Symphony In G Minor )是莫扎特最后的三大交响曲之一,也是他的交响曲中最广为人知的作品。

完成于1788年,整部交响曲热情洋溢,有着充满感情化的乐思。

这首交响曲虽然仍能听出巴洛克音乐的痕迹,但还是促使当时的音乐向前迈进了一步,当它在十九世纪初于莱比锡演奏之际,曾受到“战栗”或“沉缓”等字眼的评语。

这部作品可以说是一步步接近浪漫派的作品。

莫扎特《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的第一乐章是极快的快板。

这是一个典型的奏鸣曲式的乐章。

在中提琴摇摆不安的伴奏音型上,从小提琴声部涌出了一个激动焦虑的主题。

她用愁苦压抑的音调,用不安的节奏轻轻的敲击着。

经过乐队合奏的终止式和弦后,这一忧郁而又迷人的第一主题再现。

当音乐逐渐转为舒展流畅的音调时,一支沉浸于小调忧郁色彩中的第二主题似乎倾吐出了作曲家更深的伤感。

在这之后音乐便完全处在了一种不可解脱的痛苦思绪之中。

她作为交响曲第一乐章的主部主题奠定了音乐的悲凉基调。

在向副部主题的过渡中,第一、第二主题交替出现,强弱音的巨大起伏表现出了一种冲出痛苦的气势,但很快就被一个小节的休止打断了。

进入展开部后,调性转为升f小调。

频繁不断的移调形成了强烈的对位效果,突出了音乐的戏剧性,呼应开头。

在小提琴轻微的叹息中,双簧管加入奏出了一段安静的旋律。

他那精细雕琢的音符闪现着莫扎特乐观开朗的天性。

副部主题建立在平稳的半音音调上。

但是副部主题这点明快的气息没有持续多久,木管乐器奏出了下降音,在一声不协和的音响中乐章色彩骤变。

进入再现部后按传统回到第一主题,但并没有平静下来,六次转换调性使音乐变的越来越紧张,痛苦急促的气氛到处撞击,不曾有一刻的稳定与安宁。

第一乐章在痛苦的气氛中结束。

第二乐章是奏鸣曲式的行板。

在这个乐章中由第一乐章的急促转向和缓,调性由g小调转向降E大调。

在感伤的第一乐章之后这里浮现出明朗的色调。

但这只不过是一个缓解的间歇。

这个乐章由两个对比较小的主题构成,她们平静、明朗、抒情,又互为补充,映照出一线温柔亲切的光亮。

就像是莫扎特那个既清苦又具有温暖的家庭。

但是在这个乐章中却有一个从头到尾的不安的搏动底色。

宛如在寻找答案却什么也得不到。

两个主题中的断续节奏和个别音调也为安详的音乐投下了一丝阴影。

第三乐章是小快板、小步舞曲。

小步舞曲本来是流行于上层社会的宫廷舞曲。

但在肩负生活重担的作曲家笔下却表现出了沉重的步伐。

用复三段体写成的小步舞曲情绪热烈激昂,却丝毫找不出小步舞曲那种温文尔雅的特征。

舞曲中可以感到第一乐章中副部主题所特有的半音音调及一些动机的交织。

乐章一开始,乐队诠奏出一支昂奋有力的音调。

它在压抑的g 小调中不断向上冲激,直到攀援到高音区的最高点时,音乐才迸发出痛切伤感的泪花。

在对比性的中段,g小调转换为G大调。

一串明亮的光线突然使人们心境开朗。

这个中间的三声中部是整个乐曲唯一能使人感到舒心和快乐的地方,这象征着莫扎特那快乐的天性。

但是由于她夹在了一个痛苦挣扎的小步舞曲中间,因此仅管小提琴和木管乐器唱出了柔挽的旋律,音乐却浸透着淡淡的哀愁。

闭上眼睛,我们仿佛可以看到莫扎特那双蓝色的大眼睛饱含着泪水,却又坚强纯真的微笑着。

直到激奋有力的小舞步主题再现时,我们仿佛才看到了作曲家在稍稍平稳了中段里获得了片刻的安慰。

重现的主题似乎增添了更大的动力,推动着音乐向终曲乐章走去。

第四乐章是极快板。

这个乐章也是奏鸣曲式的。

它继续发展第一乐章的戏剧性效果。

这个终曲乐章一开始,焦燥的第一主题就以酷似小舞步曲的音调在强弱悬殊的力度对比中直冲而来。

这个主题含有鲜明的对比因素。

前半部音调柔和,以弦乐器奏出;后半部则音调威严,合奏加入,并增强了力度。

这里和第一乐章一样有一个急速悲壮的高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