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角色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角色论
作者:社会学研究所 丁水木等
在社会学中运用“角色”概念,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50年代以后,在西方,特别在美国,涌现了一批研究社会角色的专著。我国恢复社会学研究以后,介绍社会角色概念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的文章时有所见,但在本书成稿以前,我国还没有一本有关社会角色理论的专著。本书的出版,引起社会学界对研究社会角色理论的进一步重视。
社会角色概念是从戏剧表演中的舞台角色概念借用过来的。在分析了这两个概念的异同后,对社会角色与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的产生与发展,社会角色的特性,社会角色的义务、权利和规范开展了论述。关于角色类型、性别角色、角色学习、角色扮演、角色冲突、角色建设等问题都有专门章节展开详细的论述。其中关于两种非正式角色、性别角色差异的发展趋势、社会主义社会的角色建设等论述,具有一定的开创性。
关于角色类型,除了社会学研究中常见的关于家庭角色、学校角色、职业角色、功利性角色与表演性角色等等分类以外,提出了正式角色和非正式角色的分类。认为非正式角色有两种类型。非正式角色之一,是病态角色。病态角色与常态角色的分界线,是社会确定的行为规范准则。非正式角色之二,是新角色。新角色是相对于社会原有的角色而言的。有两种新角色。一种是对社会历史发展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的新角色。这种新角色由开始不被统治者所承认,受迫害,受打击,渐渐地扩大影响,转化为正式角色或常态角色,如1921年后的中国共产党人。另一种是对社会生活起着不良影响的新角色,社会要采取措施加以控制,使他们的行为有所约束或纳人到社会规范中来,不使他们演变成为对社会生活产生长期危害作用的病态角色。
关于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有两类先赋角色:由遗传和血缘决定的先赋角色,和由社会规定的先赋角色。有两类自致角色:自我成就角色和社会分配角色。先赋角色中有自致因素,自致角色中有先赋因素。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此消彼长。在社会主义社会里,自致角色应当空前规模地增加,即使那些看来是纯粹由先天或血缘决定的先赋角色,也应当尽量增加其中的自致因素。这是社会主义公正原则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解放的需要。
在性别角色一章里,首先分析了两性的生理差异、心理差异和社会行为方面的差异,分析了性别角色的历史和现状,性别角色的期望,最后展望未来的性别角色。认为社会主义为实现两性平等创造了条件,现在正处于由男性本位向两性真正平等的社会过
渡的阶段。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男女性别角色的角色分配与行为规范将逐步趋同。当然,性别角色的趋同是相对的,差异可能无限地缩小,但却不可能完全消除。
角色学习,是指社会成员掌握社会理想角色的行为准则、技能,提高角色认知水平,缩短与理想角色的差距的过程。角色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角色义务、角色权利、角色规范,以及角色的情感和态度。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具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先赋角色是角色获得在先,角色学习在后;自致角色是角色学习在先,角色获得在后。从提高角色扮演的质量考虑,社会应当发展先学习、后扮演的自致角色,大力做好上岗前的培训工作。
角色扮演,是个人在社会互动中按照一定的行为模式活动。角色扮演是社会互动的基本机制。角色扮演的主观条件,是角色扮演者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角色认知能力,角色扮演能力,角色行为能力,角色扮演心理。角色扮演的客观条件,是适合角色扮演的舞台,保证角色扮演的后台准备,以及道具和服装等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可不可以研究角色扮演技巧?作者认为可以而且应该。角色扮演技巧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协调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在介绍了西方社会学家提出的八种角色扮演技巧以后,作者提出了在我们国家中运用角色扮演技巧应有的基本态度,这就是真诚、认真、宽厚、谅解、坚定、负责。
个体在扮演社会角色时,并不总是那么遂心顺意,而是经常会遇到种种矛盾和挫折,产生角色与角色之间以及一个角色内部的冲突。角色冲突有角色外冲突、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内冲突。角色冲突的产生,有社会方面的原因、他人期望方面的原因和个体方面的原因。针对产生角色冲突的原因,提出了若干调适角色冲突的原则和方法。
角色建设主要是指角色规范建设,指由社会确立符合社会期望的角色行为规范,并使之内化为社会成员认同的个体行为准则。角色规范是社会规范的综合体。角色建设包括制定角色规范,强化角色意识,组织角色学习,建立角色行为的监控机制。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在实行改革开放的今天,角色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从行为特征来分析,改革是对社会公认的某种准则、规范或价值观念的违反。改革是要改变不适应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的旧的体制、制度、规章、办法、政策、措施,即改变旧的行为规范,并创造出一套适合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的新的规范来加以代替。用社会学的术语来说,改革是一种越轨行为,是一种无私的创造性的有利于社会进步的越轨。在改革过程中,一定会出现
某种社会失范现象。与此同时,社会发展会产生一批批的社会新角色。对新角色的行为需要及时加强规范。快速的社会流动引起大规模的角色变化。这些,都需要加强角色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进行角色建设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是,处理好制度建设与道德习俗建设的关系,成文规范建设与不成文规范建设的关系,规范建设与监督执法部门建设的关系,角色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本书获得院科研成果(1991-1992年)著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