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电子元器件教案 新 优质文档

合集下载

电子元器件课程设计

电子元器件课程设计

电子元器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子元器件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功能,如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等。

2. 使学生了解电子元器件在电路中的作用,以及不同元器件的相互替换原则。

3. 帮助学生理解电子元器件的参数及其在电路设计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够正确识别、选用和检测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能力。

2. 让学生学会使用相关仪器和工具进行电子元器件的测量和实验操作。

3.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电子电路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爱好,激发他们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使他们学会在集体中交流、分享和合作。

3.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电子元器件的相关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电子元器件的基本概念和技能,培养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他们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元器件基本概念:介绍电子元器件的定义、分类、功能等,结合教材第1章内容。

- 电阻、电容、电感的原理与应用- 晶体管、集成电路的分类及功能2. 电子元器件的选用与检测:根据教材第2章内容,教授如何正确选用和检测电子元器件。

- 电子元器件参数的理解与应用- 选用原则、检测方法及注意事项3. 电子元器件在电路中的应用:结合教材第3章,讲解电子元器件在电路中的作用及相互替换原则。

- 基本电路分析及元器件作用- 替换原则及实际操作4. 实验教学:组织学生进行以下实验,巩固所学知识。

- 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测量- 搭建简单电路,观察元器件作用- 故障排查与元器件替换5. 教学进度安排:- 第1周:电子元器件基本概念、分类及功能- 第2周:电子元器件的选用与检测- 第3周:电子元器件在电路中的应用及替换原则- 第4周:实验教学及总结教学内容遵循课程目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电子元器件教学课程设计

电子元器件教学课程设计

电子元器件教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子元器件的基本概念,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等常见元器件的特性及作用;2. 使学生了解电子元器件的分类、符号表示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3. 引导学生理解电子元器件参数的含义,如阻值、容值、感值等;4. 帮助学生建立电子元器件的选用原则和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和使用常见电子元器件的能力;2. 使学生具备根据电路需求选择合适的电子元器件并进行简单电路搭建的能力;3. 提高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自主学习了解新型电子元器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元器件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增强探索精神;2. 引导学生树立安全意识,了解电子元器件使用中的注意事项,防止触电等意外事故;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在小组讨论中倾听他人意见,共同解决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初中阶段,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但对电子元器件的了解较少,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电子元器件的知识。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元器件知识,为后续深入学习电子技术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元器件基本概念- 电阻、电容、电感的定义及特性- 常见电子元器件的符号表示2. 电子元器件的分类及作用- 按功能分类:被动元器件、主动元器件- 各类元器件在电路中的作用3. 电子元器件参数及其含义- 电阻的阻值、精度、功率等参数- 电容的容值、耐压、介质等参数- 电感的感值、品质因数等参数4. 电子元器件选用原则及方法- 根据电路需求选择合适的元器件- 考虑元器件的参数、性能、成本等因素5. 常见电子元器件的应用- 简单电路搭建: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等-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收音机、照明电路等6. 电子元器件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防止触电、短路等意外事故- 安全操作规范及紧急处理方法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2课时:电子元器件基本概念、分类及作用第3-4课时:电子元器件参数及其含义、选用原则及方法第5-6课时:常见电子元器件的应用、安全使用注意事项教材章节:第1章 电子元器件概述第2章 电阻、电容、电感及其应用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 对于电子元器件的基本概念、分类、参数及其含义等理论知识点,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为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常用电子元器件电子教案

常用电子元器件电子教案

常用电子元器件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包括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

2. 使学生掌握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特性和使用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能够正确安装和检测电子元器件。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节:电阻教学内容:电阻的种类、命名规则、主要特性、阻值检测方法。

2. 第二节:电容教学内容:电容的种类、命名规则、主要特性、容值检测方法。

3. 第三节:电感教学内容:电感的种类、命名规则、主要特性、感值检测方法。

4. 第四节:二极管教学内容:二极管的种类、结构、主要特性、正向和反向电阻检测方法。

5. 第五节:三极管教学内容:三极管的种类、结构、主要特性、放大作用及检测方法。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巧。

2. 采用演示法,展示电子元器件的实际操作和检测过程。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电子元器件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电子元器件实物,如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

2. 准备检测仪器,如万用表、示波器等。

3. 准备实验器材,如电路板、导线、焊锡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让学生绘制电子元器件的符号和简单电路图。

2.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电子元器件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正确使用电子元器件的能力。

六、教学内容6. 第六节:场效应晶体管(MOSFET)教学内容:场效应晶体管的种类(N沟道、P沟道)、结构、主要特性、导通和截止条件及检测方法。

7. 第七节:晶闸管教学内容:晶闸管的种类(单向晶闸管、双向晶闸管)、结构、主要特性、触发和关闭条件及检测方法。

8. 第八节:光电器件教学内容:光电器件的种类(光敏电阻、光敏三极管)、结构、主要特性及应用。

9. 第九节:Integrated Circuits(集成电路)教学内容:集成电路的种类、结构、主要特性和应用,以及如何阅读集成电路的封装和引脚识别。

电路元件介绍教案

电路元件介绍教案

教案一:电路元件的介绍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和掌握电路元件的分类和用途。

2.能够区分常见的电路元件,并能使用工具进行测试。

3.能够掌握元件的阻抗和电学参数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重点1.电子元件分类和用途。

2.元件测试方法。

3.阻抗和电学参数计算方法。

三、教学方法1.讲解课程内容,重点强调知识点。

2.手把手让学生实验并测试电子元件。

3.提供计算公式,并进行实例演练。

四、教学流程1.电子元件分类和用途。

将常见的电子元件分为以下几类:(1)电阻器:用于阻断电流或改变电路电流的大小。

(2)电容器:用于存储电荷或改变电路的频率响应。

(3)电感器:用于储存能量或调整电路中的电流。

(4)二极管:用于将电流流向一个方向。

(5)三极管:用于放大和控制电流。

(6)集成电路:将多个电子元件封装在一个芯片中并播放特定的功能。

2.元件测试方法。

(1)测试电阻器:将万用表的表笔连接到电阻器的两端,观察表上的读数即为电阻器的电阻值。

(2)测试电容器:将万用表的表笔连接到电容器的两端,并调整万用表的测试模式,观察表上的读数即为电容器的电容值。

(3)测试电感器:将万用表的表笔连接到电感器的两端,并调整万用表的测试模式,观察表上的读数即为电感器的感应值。

(4)测试二极管:将万用表的表笔连接到二极管的两个引脚上,并观察表上的读数,如果导通,则表上的读数为0,否则为无穷大。

(5)测试三极管:将万用表的表笔分别连接到三极管的三个引脚上,并观察表上的读数,如果单向导通,则为NPN三极管,反之则为PNP三极管。

(6)测试集成电路:将集成电路连接到测试仪器上,并观察其输出结果是否符合预期。

3.阻抗和电学参数计算方法。

电容的阻抗:Zc=1/(2πfc)其中,Zc为电容的阻抗,f为电路中的频率,c为电容的电容值。

电感的阻抗:ZL=2πfL其中,ZL为电感的阻抗,f为电路中的频率,L为电感的电感值。

电阻的阻抗:Zr=R其中,Zr为电阻的阻抗,R为电阻的电阻值。

电子元器件电子教案

电子元器件电子教案

电子元器件电子教案教案标题:电子元器件电子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电子元器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掌握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和功能;3. 学会使用电子元器件进行电路设计和实验;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内容:1. 电子元器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a. 电子元器件的定义和作用;b. 电子元器件的分类:主动元器件和被动元器件。

2. 常见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和功能:a. 二极管:正向导通和反向截止;b. 三极管:放大和开关;c. 集成电路:数字集成电路和模拟集成电路;d. 电容器:存储和滤波;e. 电感器:储能和滤波;f. 电阻器:限流和分压。

3. 电子元器件的电路设计和实验:a.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设计和实验;b. 电子元器件的参数测量和计算;c. 电子元器件的组合应用。

1. 导入:通过提问和实例引起学生对电子元器件的兴趣,介绍电子元器件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 知识讲解:结合多媒体资料和实物展示,详细介绍电子元器件的基本概念、分类、特性和功能。

3. 案例分析:给出一些实际问题和电子电路设计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小组讨论。

4.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电子元器件的实验操作,包括电路搭建、参数测量和实验结果分析。

5. 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所学的电子元器件知识,并与实际应用进行联系,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6.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探索电子元器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通信、计算机、医疗等,并鼓励学生提出创新的应用方案。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回答问题、提出观点和参与讨论等。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数据记录和结果分析等。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能力、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的提出等。

4. 个人作业:布置相关的个人作业,如电路设计题目、计算题目等,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1. 多媒体课件:包括电子元器件的图片、动画和实例等,用于辅助教学。

常用电子元器件电子教案

常用电子元器件电子教案

常用电子元器件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分类及功能。

2. 掌握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基本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使用方法。

3. 能够分析简单电子电路,并运用常用电子元器件进行电子制作。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元器件的分类及作用被动元件:电阻、电容、电感主动元件:二极管、三极管、晶体管2. 电阻认识电阻的符号、单位(欧姆、千欧、兆欧)了解电阻的种类(固定电阻、可变电阻、热敏电阻等)学习电阻的测量方法3. 电容认识电容的符号、单位(法拉、微法拉、皮法拉)了解电容的种类(固定电容、可变电容、电解电容等)学习电容的测量方法4. 电感认识电感的符号、单位(亨利、毫亨利、微亨利)了解电感的种类(固定电感、可变电感、线圈等)学习电感的测量方法5. 二极管认识二极管的符号、结构及特性了解二极管的分类(整流二极管、检波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等)学习二极管的测量方法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电子元器件的分类、作用、特性及测量方法。

2. 采用演示法,展示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实物,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元器件。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测量实际电子元器件,加深对元器件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电子元器件实物样品: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

2. 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3. 测量工具:万用表、示波器等。

五、教学步骤1. 讲解电子元器件的分类及作用,展示实物样品。

2. 讲解电阻的识别方法及测量方法,学生动手操作。

3. 讲解电容的识别方法及测量方法,学生动手操作。

4. 讲解电感的识别方法及测量方法,学生动手操作。

5. 讲解二极管的识别方法及测量方法,学生动手操作。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增强对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测量能力的培养。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电子元器件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教学内容6. 三极管认识三极管的符号、结构及特性了解三极管的分类(NPN型、PNP型等)学习三极管的测量方法7. 常用传感器认识常见传感器的种类(温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领域学习传感器的连接和简单编程8. 集成电路认识集成电路的符号、分类及特点了解常用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比较器、定时器等)学习集成电路的识别和应用9. 电源电路了解电源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分类学习直流稳压电源、开关电源的设计及应用掌握电源电路的检测和故障排查方法10. 电子制作实例学习简单电子制作项目(如收音机、充电器等)的原理图设计了解电子制作的步骤、工艺及注意事项动手实践,完成一个简单的电子制作项目七、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三极管、传感器、集成电路、电源电路及电子制作实例的相关知识。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认识与焊接教案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认识与焊接教案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认识与焊接教案第一章:电子元器件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电子元器件的分类及基本功能。

2. 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简单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1. 电子元器件的分类:被动元件、主动元件、半导体元件等。

2. 常用电子元器件: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晶闸管等。

3. 电子元器件的参数及表示方法。

教学活动:1. 讲解电子元器件的分类及基本功能。

2. 展示并讲解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实物及电路符号。

3. 介绍电子元器件的参数及其表示方法。

第二章:电阻的认识与焊接教学目标:1. 掌握电阻的识别及主要参数。

2. 学会电阻的焊接方法。

教学内容:1. 电阻的种类:固定电阻、可调电阻、热敏电阻等。

2. 电阻的主要参数:阻值、误差、温度系数等。

3. 电阻的焊接方法:手工焊接、烙铁焊接等。

教学活动:1. 讲解电阻的种类及主要参数。

2. 展示并讲解电阻的焊接方法。

3. 学生分组实践,进行电阻的焊接操作。

第三章:电容的认识与焊接教学目标:1. 掌握电容的识别及主要参数。

2. 学会电容的焊接方法。

教学内容:1. 电容的种类:固定电容、可调电容、电解电容等。

2. 电容的主要参数:容量、误差、温度系数等。

3. 电容的焊接方法:手工焊接、烙铁焊接等。

教学活动:1. 讲解电容的种类及主要参数。

2. 展示并讲解电容的焊接方法。

3. 学生分组实践,进行电容的焊接操作。

第四章:电感的认识与焊接教学目标:1. 掌握电感的识别及主要参数。

2. 学会电感的焊接方法。

教学内容:1. 电感的种类:固定电感、可调电感、线圈等。

2. 电感的主要参数:感抗、误差、温度系数等。

3. 电感的焊接方法:手工焊接、烙铁焊接等。

教学活动:1. 讲解电感的种类及主要参数。

2. 展示并讲解电感的焊接方法。

3. 学生分组实践,进行电感的焊接操作。

第五章:二极管的认识与焊接教学目标:1. 掌握二极管的识别及主要参数。

2. 学会二极管的焊接方法。

教学内容:1. 二极管的种类:整流二极管、稳压二极管、检波二极管等。

电子元器件教学课程设计

电子元器件教学课程设计

电子元器件教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子元器件的基本概念,如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等;2. 使学生了解电子元器件的主要性能参数,如阻值、容值、感值、放大倍数等;3. 让学生了解电子元器件在电路中的应用,并能分析其在电路中的作用;4. 让学生掌握电子元器件的检测方法,能正确使用测试仪器进行检测。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正确选用电子元器件,并具备一定的电路搭建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在小组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在电子元器件的使用过程中注意资源的节约和环保。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联系实际。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生,具有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对电子技术有一定的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实践操作,以激发兴趣和培养技能为主,同时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元器件的基本概念:- 电阻、电容、电感的定义及特性;- 晶体管、集成电路的分类及原理。

2. 电子元器件的主要性能参数:- 阻值、容值、感值的测量与计算;- 晶体管的放大倍数、开关特性等参数。

3. 电子元器件的应用:- 分析电阻、电容、电感在电路中的作用;- 晶体管、集成电路在放大和开关电路中的应用。

4. 电子元器件的检测方法:- 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测试仪器进行检测;- 识别元器件的符号和封装。

5. 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 第一章节:电子元器件的基本概念(2课时);- 第二节点:电子元器件的主要性能参数(2课时);- 第三章节:电子元器件的应用(2课时);- 第四章节:电子元器件的检测方法(2课时)。

常用电子元器件教案

常用电子元器件教案

常用电子元器件教案课程名称:常用电子元器件教研室:授课教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第三讲:晶体管242526272829303132Transistor) J型场效应管Junction gate FET(Field Effect Transistor)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 FET (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英文全称V型槽场效应管VMOS (Vertical Metal Semiconductor ) 注:这三者看上去都是场效应管,其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V型槽沟道场效应管是单极(Unipolar)结构的,是和双极(Bipolar)是对应的,所以也可以统称为单极晶体管Junction Transistor) 其中J型场效应管是非绝缘型场效应管,MOS FET 和VMOS都是绝缘型的场效应管VMOS是在MOS的基础上改进的一种大电流,高放大倍数(跨道)新型功率晶体管,区别就是使用了V型槽,使MOS管的放大系数和工作电流大幅提升,但是同时也大幅增加了MOS是MOS管的一种大功率改进型产品,但是结构上已经与传统的MOS发生了巨大的差异。

VMOS只有增强型的而没有MOS所特有的耗尽型的MOS管三极管的发明1947年12月23日,美国新泽西州墨累山的贝尔实验室里,3位科学家--巴丁博士、布菜顿博士和肖克莱博士在紧张而又有条不紊地做着实验。

他们在导体电路中正在进行用半导体晶体把声音信号放大的实验。

3位科学家惊奇地发现,在他们发明的器件中通过的一部分微量电流,竟然可以控制另一部分流过的大得多的电流,因而产生了放大效应。

这个器件,就是在科技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果--晶体管。

因它是在圣诞节前夕发明的,而且对人们未来的生活发生如此巨大的影响,所以被称为"献给世界的圣诞节礼物"。

电子元器件教学课程设计

电子元器件教学课程设计

电子元器件教学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电子元器件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和应用。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识别常见的电子元器件,了解其工作原理,并能够进行简单的电路设计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子元器件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和应用。

首先,介绍电子元器件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电子元器件的定义和作用。

然后,讲解电子元器件的分类,包括被动元件和主动元件两大类,并介绍常见的电子元器件如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等。

接着,分析电子元器件的特点,包括工作原理、工作电压、工作频率等。

最后,结合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电子元器件在电子产品中的具体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采用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电子元器件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体系。

其次,采用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还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最后,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电路设计和分析,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将选用权威、实用的电子元器件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体系。

参考书方面,将推荐一些经典的电子元器件参考书籍,供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

多媒体资料方面,将制作精美的教学PPT和动画,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电子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实验设备方面,将准备充足的实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种方式,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平时表现方面,将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讨论的情况等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常用电子元器件电子教案

常用电子元器件电子教案

常用电子元器件电子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简介1.2 学习目标1.3 教学方法1.4 电子元器件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第二章:电阻2.1 电阻的定义与分类2.2 电阻的符号与参数2.3 电阻的测量2.4 常见电阻故障及排除方法第三章:电容3.1 电容的定义与分类3.2 电容的符号与参数3.3 电容的测量3.4 常见电容故障及排除方法第四章:电感4.1 电感的定义与分类4.2 电感的符号与参数4.3 电感的测量4.4 常见电感故障及排除方法第五章:二极管5.1 二极管的定义与结构5.2 二极管的符号与参数5.3 二极管的测量5.4 常见二极管故障及排除方法第六章:晶体管6.1 晶体管的定义与结构6.2 晶体管的符号与参数6.3 晶体管的测量6.4 常见晶体管故障及排除方法第七章:集成电路7.1 集成电路的定义与分类7.2 集成电路的符号与参数7.3 集成电路的测量7.4 常见集成电路故障及排除方法第八章:开关元件8.1 开关元件的定义与分类8.2 开关元件的符号与参数8.3 开关元件的测量8.4 常见开关元件故障及排除方法第九章:传感器9.1 传感器的定义与分类9.2 传感器的符号与参数9.3 传感器的测量9.4 常见传感器故障及排除方法第十章:电源元件10.1 电源元件的定义与分类10.2 电源元件的符号与参数10.3 电源元件的测量10.4 常见电源元件故障及排除方法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绪论补充说明:本章节通过介绍电子元器件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使学生能够理解电子元器件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电阻补充说明:电阻是电子电路中常见的元件,了解电阻的定义、分类、符号与参数以及电阻的测量方法对于理解电子电路至关重要。

三、电容补充说明:电容在电子电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掌握电容的定义、分类、符号与参数以及电容的测量方法对于分析电子电路具有重要作用。

四、电感补充说明:电感是电子电路中的重要元件,了解电感的定义、分类、符号与参数以及电感的测量方法对于分析电子电路至关重要。

《电子元器件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

《电子元器件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

《电子元器件》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 掌握电子元器件的概念和分类。

2. 了解常见电子元器件的特点、结构和应用。

3. 能够辨别不同电子元器件,并理解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1. 电子元器件的分类及特点。

2. 常见电子元器件的结构和应用。

3. 电子元器件在电路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1. 对电子元器件的分类进行准确理解。

2. 掌握常见电子元器件的结构和应用。

3. 理解电子元器件在电路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四、教学内容1. 电子元器件的概念和分类。

2. 常见电子元器件的特点、结构和应用。

3. 电子元器件在电路中的作用和应用实例。

五、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电子元器件的特点和应用。

2. 演示法:展示不同电子元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加深学生对其的理解。

3. 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参与讨论和实验,提高学习兴趣和能动性。

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电子元器件,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电子元器件的学习热情。

2. 概念解释:简要介绍电子元器件的定义和分类,让学生对电子元器件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 分类讲解:详细讲解不同电子元器件的分类、特点和应用,如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

4. 结构分析:以电阻为例,讲解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并通过示意图展示电阻的内部结构。

5. 应用案例: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展示电子元器件在电路中的应用,如电容在滤波电路中的作用。

6. 总结提升:对电子元器件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电子元器件在现代电子产品中的重要性。

七、评价方法1. 能够准确区分不同电子元器件,并了解其特点和应用。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电子元器件在电路中的作用和互相关系。

3. 能够通过实际案例,解决电子元器件在电路设计中的问题。

八、拓展延伸1. 学习相关电子元器件的参数和规格,加深对电子元器件的理解。

2. 设计简单电子电路,并运用常见电子元器件进行实验验证。

常用电子元器件教案

常用电子元器件教案

课程名称:常用电子元器件教研室:授课教师:特征是变电能为热能,也可说它是一个耗能元件,电流经过它就产生内能。

电阻在电路中通常起分压、分流的作用。

对信号来说,交流与直流信号都可以通过电阻。

组成用电阻材料制成的、有一定结构形式、电阻器能在电路中起限制电流通过作用的二端电子元件。

阻值不能改变的称为固定电阻器。

阻值可变的称为电位器或可变电阻器。

理想的电阻器是线性的,即通过电阻器的瞬时电流与外加瞬时电压成正比。

一些特殊电阻器,如热敏电阻器、压敏电阻器和敏感元件,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是非线性的。

电阻器是电子电路中应用数量最多的元件,通常按功率和阻值形成不同系列,供电路设计者选用。

电阻器在电路中主要用来调节和稳定电流与电压,可作为分流器和分压器,也可作电路匹配负载。

根据电路要求,还可用于放大电路的负反馈或正反馈、电压-电流转换、输入过载时的电压或电流保护元件,又可组成RC电路作为振荡、滤波、旁路、微分、积分和时间常数元件等。

小功率电阻器通常为封装在塑料外壳中的碳膜构成,而大功率的电阻器通常为绕线电阻器,通过将大电阻率的金属丝绕在瓷心上而制成。

如果一个电阻器的电阻值接近零欧姆(例如,两个点之间的大截面导线),则该电阻器对电流没有阻碍作用,并联这种电阻器的回路被短路,电流无限大。

如果一个电阻器具有无限大的或很大的电阻,则串接该电阻器的回路可看作开路,电流为零。

工业中常用的电阻器介于两种极端情况之间,它具有一定的电阻,可通过一定的电流,但电流不像短路时那样大。

电阻器的限流作用类似于接在两根大直径管子之间的小直径管子限制水流量的作用。

电阻,英文名resistance,通常缩写为R,它是导体的一种基本性质,与导体的尺寸、材料、温度有关。

欧姆定律说,I=U/R,那么R=U/I,电阻的基本单位是欧姆,用希腊字母“Ω”表示,有这样的定义:导体上加上一伏特电压时,产生一安培电流所对应的阻值。

电阻的主要职能就是阻碍电流流过。

事实上,“电阻”说的是一种性质,而通常在电子产品中所指的电阻,是指电阻器这样一种元件。

常用电子元器件教案

常用电子元器件教案
当温度下降时,双金属片逐渐恢复,当温度低于保温温度时,动片的位置低于支点的位置,在贮能弹片的作用下触点闭合,电路接通。这样尽管限温器已断开,但保温器的不断动作可以实现保温目的。
(20分钟)
温度保险丝规格介绍(5分钟)
整体电饭锅电路图介绍(20分钟)
电饭锅电路图走一遍
提出问题
温度保险丝的规格大小可以随便代替吗?
磁钢的作用能用其他热敏原件代替吗?
磁钢和温度保险丝在电路中的如果缺失会导致发生什么情况?
常见故障排查方法介绍(15分钟)
磁钢
发热盘测量
保险管好坏查看
电路板检测
三、巩固练习
通过认识不同元器件,掌握元器件的基本原理,总结规律
(10分钟)
四、归纳小结
在课程讲述最后进行总结
目的:通过总结以上分析问题及探究问题的过程掌握基本电饭锅维修的原理
作业处理:
安排的拓展训练的形式是课内外的典型习题
就是一个温控元件也叫感温磁钢,它一般出厂就是固定的温度值,到达一定温度后,磁钢会消磁,米饭熟了,它就会依靠弹簧的反作用力断开电源
煮饭时用手按动启动开关,通过传动杆使永久磁铁和软磁铁吸合,其吸力大于弹簧的弹力和永久磁铁的自身重力,所以永久磁铁不会落下,触点闭合,电路接通,发热板开始发热。当饭煮熟后,温度继续上升,当达到103℃时,软磁铁突然失去磁性,永久磁铁在自身重力及簧的弹力作用下落下,通过传动杆使触点分开,电路断开,发热板停止发热。这样就起到限温作用。
2.掌握常用维修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以及运用电饭锅控制电路中常用的电子元器件、测量仪表的使用和常用维修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具




教师活动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认识与焊接 教案【可编辑】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认识与焊接 教案【可编辑】

课程名称 电子技术基础 授课日期 2014 年 2 月 19 日 课时数 4教学内容 常用电子器件的认识及焊接授课班级 电子电器 28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熟悉常用电子元器的结构原理.了解二极、三极管、集成电路的结构、电路符号。

技能目标:学会使用万用表测试常用电子器件的.掌握不同元器件的测量及焊接方法. 素质目标:通过多种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能识别出基本电子元器件的类型2.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简易测试方法3.正确焊接基本电子元器件评价项目评价标准权重%万用表测量正 向特性电压、电阻值测量准确20学 习万用表测量反 向特性电压、电阻值测量准确20评示波器测量波形正确20价操作规范能正确使用设备、仪器、元件,工作过程中保持 工位整洁,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20标工作热情 认真学习相关知识,勤于思考,勇于创新5准 解决问题方法 积极认真地和老师交流10交流合作能力 有团队协作能力5工作(实训)任务单工作(实训)任务 常用电子器件的认识及焊接 实训室 电子装配工艺知识准备二极管、三极管、稳压管、集成电路的结构、分类、命名学 资料收集生 二极管、三极管、稳压管、集成电路的结构、分类、命名实 设备、材料训 1. 直流稳压电源前 2. 万用表(500 型)3. 电流表 10mA×1 ±100μA×1准 4. MOS---620CH 示波器备实训器材1. 电阻若干2. 电位器3. 晶体二极管 4007任务 任务量任务标准要求所有时间标准任务操作步骤1.测试识别元器件种类、如电阻、电容、二极管 2.用万用表、示波器测试常用器件的好坏 3.特殊器件的鉴别,如发光二极管、稳压管、光敏管、集成电路 4.焊接练习,基本要求A.建立基本单元电路,会根据原理图正确安装焊接。

B.元件焊点平滑光亮、均匀、无毛刺、直径在 2MM(根据情况)以内。

C.焊接手法快速、无虚焊假焊脱焊堆焊等现象。

第一章 常用电子元器件教案

第一章 常用电子元器件教案

第一章常用电子元器件电子电路是由电子元器件组成的。

常用的是电阻器、电容器、电。

感器和各种半导体器件(如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集成电路等)为了正确地选择和使用这些电子元器件,就必须对它们的性能、结构与规格有一定的了解。

1.1 电阻器电阻器分为固定电阻器和可变电阻器电位器。

一. 固定电阻器:常简称为电阻1.电路符号: R2. 几种常用电阻器 A. 碳膜电阻:RT最常用,价格便宜,一般为绿、蓝色 B. 金属膜电阻:RJ性能好,价格高,一般为红色 C. 线绕电阻:RX 低频,大功率 D.片式电阻:用于表面贴装,发展很快 E. 电阻排:用于数字电路 3. 主要参数 A.标称阻值:电阻器上标记的阻值,一般按 E6 E12 E24 系列标记 n 标称系列电阻器标称阻值(可乘以 10 ) E6 1.0 1.5 2.2 3.3 4.7 6.8 E12 1.0 1.2 1.5 1.8 2.2 2.7 3.3 3.9 4.7 5.6 6.8 8.2 E6 E12 1.0 1.1 1.2 1.3 1.5 1.6 1.8 2.0 2.2 2.4 2.7 3.0 E24 3.3 3.6 3.9 4.3 4.7 5.1 5.6 6.2 6.8 7.5 8.2 9.1 B. 额定功率:有可稳定工作的最大功率。

1/20W 1/8W 1/4W 1/2W… C. 允许误差:见下页表 4.电阻器的色标法:体积较大的电阻器的主要参数一般用文字标印,体积较小的电阻器一般用色标法:用不同颜色的色环标注 5.其标称阻值和误差。

颜色银金黑棕红橙黄绿蓝紫灰白无有效 0 1 2 3 4 5 6 7 8 9数字乘 10 -2 10 -1 10 0 10 1 10 2 10 3 10 4 10 5 10 6 10 7 10 8 10 9 数允许 ± ± ±1 ±2 ± ± ± 50 ±误差 10 5 0.5 0.2 0.1 -20 20色环电阻有三环、四环、五环等;五环电阻的前 3 环是有效数字,然后是乘数,最后是允许误差,多为 1(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难点
掌握以及运用电饭锅控制电路中常用的电子元器件、测量仪表的使用和常用维修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生活中,家里的电饭锅,它们的工作原理是怎么样的?它们有哪些部分组成,如何检测这些部件?(5分钟)
二、讲授新课
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电器(电饭锅自动跳闸)生动的引出磁钢,并展示磁钢,介绍常用的磁钢限温器。引导学生观察磁钢,并阐述工作原理。由难入简——电饭锅的磁钢是指安装在电饭锅发热盘中心处的过热释放开关,此开关是使用永久磁铁过热后磁性变弱的特性来工作的,所以人人都叫它磁钢。基本原理是基本原理是双金属片温控。
作业处理:
安排的拓展训练的形式是课内外的典型习题
就是一个温控元件也叫感温磁钢,它一般出厂就是固定的温度值,到达一定温度后,磁钢会消磁,米饭熟了,它就会依靠弹簧的反作用力断开电源
煮饭时用手按动启动开关,通过传动杆使永久磁铁和所以永久磁铁不会落下,触点闭合,电路接通,发热板开始发热。当饭煮熟后,温度继续上升,当达到103℃时,软磁铁突然失去磁性,永久磁铁在自身重力及簧的弹力作用下落下,通过传动杆使触点分开,电路断开,发热板停止发热。这样就起到限温作用。
当温度下降时,双金属片逐渐恢复,当温度低于保温温度时,动片的位置低于支点的位置,在贮能弹片的作用下触点闭合,电路接通。这样尽管限温器已断开,但保温器的不断动作可以实现保温目的。
(20分钟)
温度保险丝规格介绍(5分钟)
整体电饭锅电路图介绍(20分钟)
电饭锅电路图走一遍
提出问题
温度保险丝的规格大小可以随便代替吗?
磁钢的作用能用其他热敏原件代替吗?
磁钢和温度保险丝在电路中的如果缺失会导致发生什么情况?
常见故障排查方法介绍(15分钟)
磁钢
发热盘测量
保险管好坏查看
电路板检测
三、巩固练习
通过认识不同元器件,掌握元器件的基本原理,总结规律
(10分钟)
四、归纳小结
在课程讲述最后进行总结
目的:通过总结以上分析问题及探究问题的过程掌握基本电饭锅维修的原理
第三章一小节
课题
电饭锅
教材页码
56
授课课时
2节
课型
新授课




1.知识目标:了解控制电路中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常用工具的使用
2.能力目标:具有一定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团结协作能力。培养自学好学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控制电路中常用的电子元器件电热板工作原理
2.掌握常用维修工具的使用方法
(5分钟)
举手发言
查阅资料
小组讨论
举手发言
自学
做好笔记
板书设计:
电阻器在电路的作用:降压、限流、分流、分压
电容器按结构分:有固定式和可变式
按材料分:有云母瓷介、涤纶、电解电容器
教学反思:
教学是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双边活动,是人与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有很浓重的情感因素。中职教师应当多深入接触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个性,这样才能理解学生,包容学生,鼓励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