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备课的两种基本形式的关系——集体备课和独立备课

合集下载

走精细之路

走精细之路

走精细之路,享桃李芬芳——浅谈坪山中学教学精细化的管理精细化教学管理是提升学校品位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我们学校在教学管理精细化的道路上探索了几年,现就这方面谈点粗浅的看法:一、常规制度推进精细化管理。

经过不断地修订和补充,坪山中学教学管理制度日趋完善。

主要分为四大块:教学管理相关人员职责、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学激励制度和校本研修制度。

1、教学管理相关人员职责。

为加强教学管理相关人员的岗位意识,明确其岗位职责,我校全面制订了《教导处主任职责》《任课教师教学工作职责》《科组长岗位职责》《教务员职责》等一整套岗位职责。

2、教学常规制度。

目前我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完善,主要包括了招生、学籍、信息管理、社团、教学常规管理等各个方面。

并且重点突出了教学常规方面的管理,制订了《坪山中学教学工作常规》《坪山中学集体备课制度》《坪山中学教学质量分析有关规定》等,以及《坪山中学手写教案基本规范》《坪山中学作业布置批改规范》等一系列具体管理规定。

3、激励制度。

为更好地加强对教师地评价和激励,学校《坪山中学奖教方案》《体育竞赛奖励方案》《坪山中学教科研奖励办法》《坪山中学优秀科组评选办法》《坪山中学文明班评选办法》等一系列的激励制度。

④校本研修制度。

主要包括《坪山中学校本研修工作制度》、《坪山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暂行规定》、《坪山中学教师学习培训制度》、《坪山中学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实施方案》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精细化管理既要制度化,也要落实到位。

有制度不落实等于没制度,落实不坚决、不坚持,也不出效益。

二、全面监管落实精细化管理。

落实就是求真务实,真抓实干。

落实,体现了责任和境界,反映了能力与作风。

有不落实的事存在,原因在于有不落实的人;要消灭不落实的事,就要抓住不落实的人。

每个新学期面对全体教职工谈工作思路时,我总是要强调落实意识,并请大家记住:开会+不落实=0,布置工作+不检查=0。

要落实,就必须有监管。

集体备课_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集体备课_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2009年第1期备课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前提,教师怎样才能走进新课程,应在教学设计上寻找突破口。

传统的备课是一种封闭式备课,教师往往满足于一本教材、一本教参,备的是课内,讲的是自己知道的,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独立备课,缺乏交流,教案也流于形式,作用不大,长期以来成为教师的负担,制约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而集体备课改变了教师传统的备课观念,转变了教师被动的备课意识。

集体备课作为对教学工作全程优化的校本教研活动,自我钻研、集体研讨、分工主备、教后反思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一位名人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

”集体备课的实效性是提高教学质量,而如何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共同研究,有效地进行集体备课,是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以下是我校在实施过程中的几点具体做法:一、集体备课的前期准备1.成立备课组按照同年级、同学科安排教师的办公室,改变以往随意组合的方式,在以前相对陌生的同事之间提供一个交流平台。

为了在备课组迅速形成凝聚力,营造和谐、合作的教研氛围,我校开展了“备课室文化建设评比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各备课组老师相互沟通,齐心协力,体会集体相处时的融洽与和谐,体验集体思维火花碰撞带来的快乐,从而为集体备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2.确定形式及人员分工(1)确立备课组长。

集体备课中,备课组长要及时检查组内成员的书本预案,要保证讨论的时间,要善于组织大家讨论,要及时调整谈话话题,并对每次讨论的结果做出总集体备课———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王至辉1王龙2(1.2兰州师范附属小学甘肃兰州730050)中的方案设计,语文实践活动中的文字资料收集、调查报告,科学学科中科学文件夹的建立、适合本地教学的教材内容的增加,美术、音乐特色活动等等。

我们要有计划地将学科实践活动进行系统整理,不至于使这些教育资源浪费。

2.校园文化的建设。

校园的任何空间和时间都可以进行利用,在空间上我们可以利用文化墙、宣传栏、黑板报、花坛等来进行课程内容的开发。

集体备课心得体会简短5篇

集体备课心得体会简短5篇

集体备课心得体会简短5篇精心整理的集体备课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集体备课心得体会简短(精选篇1)校本研修强调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彼此支持,相互之间进行专业切磋,共同分享经验,实现共同成长,这就需要促进教师之间的同伴互助与合作。

集体备课是教师合作研究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是发挥教师团队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的备课形式。

集体备课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教学设计要展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过程与方法的指导,要体谅学生学业负担,习题要精选、作业要分层,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减轻学生的负担,使他们真正感到时有所学、日有所进,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教师之间要形成良好的氛围,要在竞争中合作、合作中竞争,这里的竞争是能力的竞争、知识竞争、师德的竞争。

集体备课,不仅仅是集中讨论,一般采取集中讨论与个人钻研相结合的形式。

如果仅仅依靠听中心发言人的说课,这种讨论是不可能成功的。

需要发动全组成员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讨论的时候才可能各抒己见,百家争鸣。

所以,个人钻研是开展集体备课的前提。

集中讨论时,组长要善于引导,把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

还要善于总结,归纳大家的长处,指导中心发言人整理教(学)初案。

作为教师我们在备课时要做到:(1)认真学习课标,通读教材,了解全册教材的内容、结构、知识点及重点,做到宏观上把握教材,微观上重点吃透所领受的任务的`部分。

(2)集体议课时,参备人要以积极的态度参与,认真听取主备人的发言,质询主备人的观点和设计思路,列出补充和修改意见,不当“局外人”。

各研修小组可能会出现一些共性或个性的问题,问题出现后研修小组要举行组内或跨学科跨年级的专题研讨活动。

研讨要积极邀请市内有名望的优秀教师、教育专家参与,发挥专家的引领作用。

(3)认真修改教案简案和学案,做好复案补改工作。

参备人领到教案简案和学案后,要结合班情,对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及教学活动等环节、内容等进行修改、补充,写出自己的教案详案。

集体备课的误区

集体备课的误区

一、“一言堂”与“群言堂”。

这是最具典型意义的集体备课,这是从集体备课这一形式产生以来延用较为普遍的一种。

集体备课不能等同于备课,只是每位教师个人备课的一个环节,从宏观上对教师的个人备课活动起着参考的作用。

一些教师没有进行独立备课,在集体备课时又不能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人云亦云,照搬别人的教案。

学习别人的教案不能代替个人对教材的探究钻研,不吃透教材,不广泛查阅资料,不细心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而机械地套用,当“听客”和“看客”。

听主讲人的“一言堂”,最终成了一人备课,集体模仿。

这样的集体备课无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只会养成教师偷懒的习惯。

可以说,没有教师独立备课基础上的集体备课,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

二、教案与教学设计。

教案与教学设计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以往教师备课的主要呈现形式是编写教案。

在新的《课程标准》引领下,教学备课的主要形式是完成课堂教学设计。

教案的目标往往是单维的,而教学设计的目标是三维的。

教案的教学程序是以知识点为主的,而教学设计是教学情境创设与知识形成的师生活动的安排……。

集体备课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完成教学设计的主体框架,具体的教学设计还得靠执教教师个人去完成。

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个性特征,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法。

即使是同一位教师,针对不同班级的学生都要有不同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只有根据教学内容与各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力,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集体备课的目标就在于教师之间通过交流与探讨,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更好地形成每位教师个人的教学特色。

绝不能以一份所谓的教案代替集体备课的终极目标。

三、整体划一与个性张扬。

强调集体备课整体划一是许多学校领导的一贯做法,并作出严格规定,课时统一、内容统一、教学方法统一、作业统一,乃至教案的规格也要求统一。

有些学校的集体备课只重视同学科之间的集体备课,忽视了同一年级不同学科之间的协作沟通。

由于大多数学校以学科为单位,同学科教师交流机会较多,而不同学科很少有机会在一起研究教学问题。

备教材要掌握六个环节

备教材要掌握六个环节

辅导教师文章直属体育班辅导教师吴国伟一、备教材要掌握六个环节一是掌握课程标准。

只有理解课程标准的实质,才能与时俱进、居高临下的钻研教材、确定目标、探索创新、指导教学。

二是掌握教材内容。

教师只有研究教材体系,明确教学任务,弄清教材的基本结构、指导思想、知识技能、编写意图、内涵外延和深度广度,才能最终明确教学目的与要求。

三是掌握重点难点。

教材内同类知识中分量较大,处于重要或主要地位的内容就是教学重点;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理解消化、不易掌握或操作困难的内容、技巧就被确定为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教学重点在知识结构中起纽带作用,是教学内容的知识核心。

教学重点因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全局性和规律性强而在教材知识总量中占较大比重。

教学重点很容易依据教学内容被确定。

教学难点除少数处于教学重点之外外,大多数则包含于教学重点之中,在教材总知识量中比重较小。

它的特点是有局限性、差异性和局部性。

在备课和教学中,教学难点则往往不易被发现。

教师不应把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相互混淆。

四是掌握教材特点。

教材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备课的结构、教学活动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不同教材的特点要选择不同形式的教法。

因此,教师在研读教材的过程中,特别要理出教材的特点,才有助于根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恰当科学的教学方法。

五是弄清教材疑点。

所谓教材疑点就是学生对教学内容中含混不清、似懂非懂、容易误解且产生疑惑的部分。

教师在备课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容易产生质疑的问题,以便释疑解惑。

六是掌握教改信息。

只有掌握最新教改信息,吸纳现代化教学理念,丰富整体教学活动,拓宽学生思维空间,转化最新教研成果,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体育教学计划和教案的格式是否需要统一?从生理学角度分析,耐力跑是典型的有氧代谢过程,而短跑属于无氧代谢的项目。

在实际教学和测验中,一声令下,往往有一部分学生争先恐后,以百米的速度奋勇争先,在三百亩左右便体力不支。

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教”字成功,必须“备”字先行。

苏霍姆林斯基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个有几十年教龄的老教师,上了一节非常出色的公开课,课后一位听课教师去请教这位老教师,备这节课花了多少时间,老教师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

我用一生的时间来准备的。

” 这位老师的备课属于传统的个人备课,从他的话中我们不难感到教师的备课并不轻松,教师的专业发展非常艰难。

局限于个人备课,一个青年教师要想快速成长、成熟,上出优质课,要经历一条多么漫长的路;其实局限于个人备课,在当今日新月异的时代,一个年长教师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也是何其难啊。

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思想的一个重要转向就是将关注的重心从“个人的努力”转化为“学习共同体”,教师通过参与合作性的实践来滋养自己的教学知识和实践智慧。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集体备课就是把“个人的努力”转化为“学习共同体”的有效方式,它“高质量,低耗时”,以较小的代价取得较大的效果,教师通过参与集体备课来滋养自己的教学知识,提升实践智慧,创造课堂效益最大化。

那么什么是集体备课?一、什么是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教师群体共同研究某堂课教学的一种校本研修活动。

它是教师们一起学习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制定教学计划,撰写、审议、修改备课提纲,形成备课方案,学科教师再结合班情、学情,整合成符合自己实际需要的教案的过程。

集体备课能有效凝聚群体智慧。

由于教师的教学年限、学科专长和教学经验各有不同,从而导致教学水平的差异,而开展集体备课就解决了这一问题。

通过教师们的积极讨论,可以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火花。

集体备课能显著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面对新课程,人们缺的不是先进的理念,而是缺少理念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能力与机智。

集体备课,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可以补充专业知识的不足,可以相互传授教学经验,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对于师资比较薄弱的学校而言,其效果更为显著。

中学物理学科教学常规基本要求

中学物理学科教学常规基本要求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提升都来源于实践。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为使学生的水平得到发展和提升,达到教学目的,物理学科教学要做好以下常规基本要求:一、备课备课是体现教师教学艺术的序幕。

备课过程实际上是教师对自己组织每一节课的教学活动的内容、时间、教学环节以及教学层次的周密安排和策划的过程。

一、物理备课形式备课的形式基本能够分为独立备课形式和集体备课形式两种。

独立备课能够充分展示教师个人对教材的独到见解,使课堂出现百花齐放的壮观景象。

是教师提升教学内涵、彰显教师个性魅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的根本所在。

在独立备课的基础上,通过集体讨论,各抒已见,相互学习,交流补充,集思广义,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集体备课,会使教学工作焕发更大的活力并迸发更耀眼的创造性火花。

二、物理备课基本要求1、要认真执行《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明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以及本节教材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备课要熟悉教材内容,要从学生的角度来审视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注意选择教学方法,注意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尤其要考虑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实行探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具体措施。

3、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凡是教材上要求的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必须无条件地做好。

课前要精心准备、进课堂前要熟练完整操作一遍,力求万无一失,力求达到实验的最佳效果。

除此之外,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一些补充实验,课外探究实验活动等,用以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协助学生理解和理解物理规律,提升学生的实验素养。

4、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引进一些教学软件、图片和视频,协助学生理解物理问题。

但不允许用教学软件、图片和视频替代物理实验,它仅仅一种教学辅助手段。

5、备课必须写出教案。

教案的主要项目应有:课题、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实验器材(教具)、教学过程、作业和板书设计等项。

集体备课计划(通用9篇)

集体备课计划(通用9篇)

集体备课计划(通用9篇)集体备课工作计划篇一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我们高二历史备课组在区教研室、学校教务处、教科室、年级组的指导下,贯彻执行江苏省教育厅减负、增效的要求,在“以学生为本,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在学校“谋内涵发展,求质量立校”思想的指导下,铭记“明志博学,唯真至善”的校训,在新课程精神的指导下,团结一致,努力提升本学科在全市的位置。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1、知识和能力: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重大历史问题;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学习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的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处、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学会与他人尤其是不同见解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

三、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1、注重提高学生的学史兴趣,使历史知识趣味化。

2、突出学生学习历史方法的培养,使历史知识问题化。

3、加强历史课堂及课外交流,使历史课堂互动化。

4、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分解知识,使历史知识渐显化。

四、教科研设想1、结合历史教研组市区课题设计新型历史课堂。

2、开发历史课的情感因素,注重学生个人修养和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

3、着重思考“昌乐二中271”新课改形式下教育理念的转变以及与高考之间的衔接关系。

4、开发校本课程和组建历史学科社团。

一、指导思想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以学校工作的要求为核心,围绕教研组年级组工作为具体指导开展备课组工作。

本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核心,深入教学,研究课堂教学的措施和方法,使学生对物理有浓厚的兴趣,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

小学集体备课制度(五篇)

小学集体备课制度(五篇)

小学集体备课制度“集体备课”就是利用集体的智慧与知识,集思广益,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通过教学信息的交流与互补,在课前对教材、对学生、对教法、对学法、对课程资源等进行充分的准备与整合,以及课后对上课情况的充分反思和提出改进策略,从而达到共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集体备课是教师掌握教学规律,积累教学经验,提高业务水平和文化水平的重要环节。

因此,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必须强化集体备课,发挥群体效应。

为了发挥集体智慧,提高每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使每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尽快得到提高,要求每个备课组必须认真进行集体备课。

一、实施原则:1、组织原则:每年级每学科(语文、数学)成立备课组,每备课组设立一名组长,具体负责备课组的课务分工、教案审查、整理等工作,并督促本组教师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规定任务。

2、管理原则:学校将对备课组的管理纳入行政管理之中,并将此作为教师教学常规考核的重点。

管理模式为:校长室—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

3、合作原则:新课程改革在倡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也要求教师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发挥“集团效应”的优势。

“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交换,可以形成两种思想。

”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初期,教学中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集体备课可以有效地避免教师个体研究势单力薄的情况,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学中的不足和失误。

集体教案的形成必须经过集体讨论、交流产生,全体教师要积极参与,杜绝出现分头备课现象。

备课组长要严格把关,杜绝采用“承包式”的做法,避免出现各任课教师分头撰写教案,完工后交给集体备课组长,由备课组长将其装订成册,谓之“集体备课”,将参差不齐的个人教案权当集体备课,使集体备课等同于各任课教师备课“教案之和”。

中学教师备课及集体备课制度

中学教师备课及集体备课制度

中学教师备课及集体备课制度中学教师备课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制定教学计划,准备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等过程。

备课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学习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学教师备课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分析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师要仔细分析所教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了解所教内容的目标和重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2. 制定教学计划: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师要制定一份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等内容。

3. 查找教学资源:教师需要查找和整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课件、教辅资料、多媒体资源等,以便在教学过程中使用。

4. 设计教学活动: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资源,教师需要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游戏、小组合作活动、实验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准备教学材料:根据教学计划和活动设计,教师需要准备好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材料,包括教材、练习册、试卷等,以便在教学过程中使用。

集体备课制度是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通过组织教研活动,与同事们进行共同备课,相互交流和合作,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制度。

集体备课是一种教师间的合作学习方式,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集体备课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组织教研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定期的教研活动,安排教师进行集体备课。

教研活动可以包括教学观摩、教学讨论、教学案例分享等,旨在促进教师相互学习和提高教学水平。

2. 分工合作: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教学经验,进行分工合作。

通过合作,教师可以相互借鉴和启发,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备课质量。

3. 互相评价和改进: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教师可以相互评价和改进自己的备课内容和教学设计。

通过互相评价和反思,教师可以不断改进自己的备课方法和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4. 共享资源和经验: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共享自己的备课资源和教学经验,让其他教师受益。

大单元集体备课心得体会(汇总13篇)

大单元集体备课心得体会(汇总13篇)

大单元集体备课心得体会(汇总13篇)首先,在备课之前,我会查阅大量的教学资料和教材,对单元的主题和内涵进行全面了解。

只有明确了教学的目标和内容,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的步骤和策略。

例如,在备课中,我通过查阅专业书籍和网络资料,对某一单元的知识点做了详细的梳理和整理,并确定了教学重难点,这样在备课过程中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

其次,备课过程中,我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每个班级和学生的素质和学习能力都不同,只有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在一次备课中,我注意到班级中有些学生对某个知识点掌握较差,我便多次为他们提供相关的辅导材料,并制定了针对性的练习题,让他们在自主学习的同时,巩固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

此外,我在备课过程中注重创新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单调乏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我积极探索和尝试各种新颖的教学方法,例如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等。

在一次备课中,我尝试了使用PPT进行教学,并加入了一些生动有趣的图片和视频,结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们对课堂更加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也大大提高。

另外,备课过程中的反思和总结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备课结束之后,我会根据教学的实际效果对备课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从而不断提高备课的质量和效果。

例如,在一次备课中,我发现某一教学环节效果并不理想,我便主动与同事进行交流,借鉴他们的经验和方法,并对自己的备课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结果,下一次备课的效果明显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总而言之,单元备课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查阅资料、制定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方法以及反思总结,我们能够更好地规划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他们全面发展。

(注:本文共计288个词)。

集体备课心得体会该方案规定,开学初,由各备课组组织一次全科性集体备课,重点讨论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时间的调配等宏观性问题,再根据教学进度,制定年级备课计划,确定集体备课地点,每周集体备课时间,安排好备课内容和执笔教师,让每个教师都心中有数。

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教研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集体备课日益受到学校、教师、研究者的关注。

在应用这一教研模式过程中,很多问题凸现出来。

关于集体备课的讨论也日益激烈起来。

为了使集体备课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我们对国内现有的有关集体备课的文献进行了阅读、筛选、分析、归纳,试图从集体备课的概念、集体备课的操作模式、集体备课的争议,集体备课的研究动向等方面将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梳理,综述如下:一、集体备课的概念:备课就是教师为课堂教学做准备的过程,广义上说,教师的学习、生活都应是这个过程的一部分,因为教师是以自己的所有生活感受和知识储备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索的。

狭义上的备课是指为课堂设置预案,设定程序,以完成教学任务,其书面表现形式就是写教案,传统意义上的备课仅包含狭义的一部分,把备课等同于写教案,这是不科学的,也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备课是上课前所做的各项准备工作,它的实质是教师以教材为中介对正式课程的领悟和把握。

要求明确具体的课程目标,并以大纲和学情为依据使之转化为课时教学目标。

通过钻研教材来实现精通教材、驾御教材和处理教材的能力转化,落实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吴秉裕备课是教师依据教学标准,对有关教学文本,教学的直接或间接教学经验,学生的实际进行梳理使之形成教学活动设计方案的过程。

备课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所作的准备工作。

包括钻研教材、收集资料、准备仪器、了解学生的实际等。

(新华词典39页)备课的本质,其实就是对教材文本的内化与外化。

所谓内化,就是教师对教材文本理解个性化意义建构的过程。

内化的广度和深度与驾驭教材的能力成正比例关系。

内化不是教师对教材文本,或者教参文本的复制和粘贴,而是对教材文本知识与教师已有的知识经历和生活经验,加之与学生认知基础和生活经历的整合。

几个要素:备课的实施者是教师,备课的目的是为课堂、为教学、为学生服务,备课的内容是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教材、教法、学情。

备课是一种针对课堂教学的学习、研究行为,备课是一个为教学做准备的过程。

南阳师范学院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南阳师范学院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南阳师范学院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南阳师范学院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姓名班级学号一、填空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正在兴起和建设中的一门学科教育学科,它是以中学语文教学为研究对象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1、语文教学论的学科特点是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

4.编写语文教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时数3.建国以来有以下这些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钱梦龙的“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魏书生老师的“课堂六步教法,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法”等等。

2、我国教育史上语文学科的第一个正式名称是国文(1904年)3、语文与语文学科的关系就像大语文(整个语文现象)与小语文(学校语文教育)的关系。

4.语文学科的性质包括了基础性,人文应,工具性,技能性。

5,语文课程标准的特点是指令性与权威性和稳定性和发展性。

6.叶圣陶对“语文”的解释是口头为语、书面为文7,确立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是:现代语文教育的重要特征., 8,语文教学论的学科特点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

9.从阅读过程来看,构成阅读成力的要素是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评价能力。

10,从现代教学论的角度讲学生是具有主动性与能动性的学习者,实践者,是语文学习的主体。

11,学生能够成为学习主体的条件,一是要有成为学习主体的意识,二是要有成为学习主体的能力。

12,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基本特征,一是具有社会实践性,二是自觉能动性。

13,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对老师的要求,一是语文老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二是语文老师要注意思想观念的转变。

14,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原则包括,综合原则,自主原则,操作原则,适应原则。

15,自学十步学习法,审课题,读课文,识生字,解新词,标段落,理层次,写段意,明中心,编提纲,品写法。

16,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总目标是教会学生学习语文,三个子目标分别是,激发学生自学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养成自学习惯。

17,语文备课的形式有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两种形式,18,语文课程标准是形成科学的,切合实际的备课思想的关键。

学校公开课制度

学校公开课制度

学校公开课制度学校公开课制度是指学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师生交流和共享教育资源而设立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

公开课是指教师在特定时间、特定场所,邀请其他教师、学生家长和教育专家等观摩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

公开课制度的实施有助于促进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提高教学水平,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内容。

一、公开课的形式和时间安排公开课可以分为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两种形式。

集体备课是指学校组织教师针对某一课程或某一教学内容进行集体备课,通过讨论和交流来提高教学质量。

个人备课是指教师个人独立备课,然后邀请其他教师、学生家长和教育专家等观摩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

公开课的时间安排一般在课程安排中预留出特定的时间段,可以是每学期或每学年的固定时间,也可以是根据需要灵活安排。

学校可以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师的需求来确定公开课的时间。

二、公开课的目的和意义1.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通过公开课,教师可以向其他教师学习优秀的教学方法和经验,吸取他人的教学亮点,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公开课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3. 加强师生互动:公开课可以让学生家长更好地了解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同时也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提高教学效果。

4. 共享教育资源:公开课可以让教师共享自己的教学资源和经验,帮助其他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提升整个学校的教育质量。

三、公开课的实施步骤1. 确定公开课的内容和形式:学校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师的需求,确定公开课的内容和形式,可以是集体备课或个人备课。

2. 安排公开课的时间和地点:学校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师的需求,安排公开课的时间和地点,确保教师和观摩人员的参与。

3. 邀请观摩人员:学校可以邀请其他教师、学生家长和教育专家等作为观摩人员参加公开课,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4. 教师备课和教学准备:教师根据公开课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备课和教学准备,确保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南阳师范学院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南阳师范学院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南阳师范学院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姓名班级学号一、填空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正在兴起和建设中的一门学科教育学科,它是以中学语文教学为研究对象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1、语文教学论的学科特点是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 .4.编写语文教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时数3。

建国以来有以下这些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钱梦龙的“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魏书生老师的“课堂六步教法,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法"等等。

2、我国教育史上语文学科的第一个正式名称是国文(1904年)3、语文与语文学科的关系就像大语文(整个语文现象)与小语文(学校语文教育)的关系.4.语文学科的性质包括了基础性,人文应,工具性,技能性。

5,语文课程标准的特点是指令性与权威性和稳定性和发展性。

6.叶圣陶对“语文”的解释是口头为语、书面为文7,确立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是:现代语文教育的重要特征.,8,语文教学论的学科特点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

9.从阅读过程来看,构成阅读成力的要素是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评价能力 .10,从现代教学论的角度讲学生是具有主动性与能动性的学习者,实践者,是语文学习的主体.11,学生能够成为学习主体的条件,一是要有成为学习主体的意识,二是要有成为学习主体的能力。

12,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基本特征,一是具有社会实践性,二是自觉能动性.13,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对老师的要求,一是语文老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二是语文老师要注意思想观念的转变.14,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原则包括,综合原则,自主原则,操作原则,适应原则.15,自学十步学习法,审课题,读课文,识生字,解新词,标段落,理层次,写段意,明中心,编提纲,品写法。

16,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总目标是教会学生学习语文,三个子目标分别是,激发学生自学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养成自学习惯。

17,语文备课的形式有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两种形式,18,语文课程标准是形成科学的,切合实际的备课思想的关键。

略谈集团化背景下几种教研活动方式的实施

略谈集团化背景下几种教研活动方式的实施

略谈集团化背景下几种教研活动方式的实施在集团化办学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作为学校落实办学理念、实施教学管理、推动教学改革、控制教学质量、生成教学绩效、培育教师成长的基层单位——教研组,机遇与挑战并存。

机遇在于与原来的一所学校比,集团化办学呈现了“三多”现象。

一是教师多,人气足,有利于教研活动氛围创设与活动开展;二是名师多,有利于教研活动方向把握与质量提升;三是学生多,且分属不同地域,差异性资源丰富,有利于教研活动由特性推向共性。

挑战则表现在由“三多”引发的教学理念的统整,新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快速提升,校区间教学质量的均衡发展上。

如何充分发挥集团化办学的优势进而不断提升教研活动的效率是一个急迫并值得研究的课题。

要发挥好教研活动的作用,学校应当充分依托名校集团化办学中教师多的优势,发挥好团队的力量,在共融、共享、共赢中盘活资源,使教研活动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一、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大纲(课标)和教材、分析学情、制订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

集体备课可集思广益,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是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形式。

与单所学校比较,集团化办学下的集体备课走的是少而精优的路线。

集体备课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集中型,主要针对新课程的起始年级。

相对于其他年级而言,新课程的起始年级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可供借鉴的经验及积累的素材比较少,而遇到的新问题会比较多,于是每学期集团会抽三个单位时间进行集体备课。

一是期始备课,研讨的主题是教材研读。

每位教师承担一个典型教学内容的分析任务,包括前后继相关知识罗列、学情预设、教学重难点解析、教学目标定位、教材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剖析、教学设想、相关资料链接等。

在教师分析时,其他教师可以打断,可以提出质疑或是发表自己的想法。

二是期中诊断型分析。

还是期初这一拨人,围绕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困难、困境,结合自己实践的案例进行交流,归结问题成因,研究解决对策,提供操作经验。

初级中学教师备课制度

初级中学教师备课制度

中学教师备课制度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基础环节。

每个教师必须认真钻研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认真、深入、充分地备好每一堂课。

为促进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升,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备课要求。

一、备课的形式备课分集体课备课和个人备课两种。

备课的基本程序是:个人初备一一集体备课一一个人再备,个人备课是集体备课的基础和前提,集体备课是个人备课的补充和完善。

二、备课内容课程纲要编写、单元教学设计和课时教学设计。

三、个人备课要求(一)明确、具体、适切的教学目标教师要明确“基于课程标准的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教学理念,在深入解读课程标准、熟悉教材、掌握学情的基础上科学准确地对教学目标进行叙写。

目标体现教学过程的引导。

基于课程标准分解教学目标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

目标的基本表达结构为:“内容+程度+条件”。

(二)设计学生课堂学习的评价任务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用新情景和新材料设计考核与评价题目设计评价任务。

通过评价任务了解学生究竟是否达成目标,达成的程度又如何;通过衡量学生达成目标的情况,从而确定课堂效率高低。

(三)以任务驱动设计教学活动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创设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或操作任务(激发兴趣),将教学内容转化为有针对性、引导性、层次性的问题(任务驱动),加强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知识与生活的关联(结构化)。

教师备课中的首要工作是将学习内容统整在任务中,用大任务囊括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把一个环节、一个单元及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能力点统整在一件事情或一个任务中。

(四)增强课型意识,特别是复习课,通过回顾梳理、归纳整合知识点,给学生建立起清晰的要点体系,让学生得到提升,切忌教师一讲到底,上成新授课。

四、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为了集思广益、资源共享、提高效益,也是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集体备课必须以教师个人的独立备课为基础,不能一人备课大家用。

集体备课要做到“三定”、“四有”、“五议”、“六统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教师备课的两种基本形式的关系——集体备课和独立备课
发表时间:2010-06-11T17:57:36.750Z 来源:《科学教育家》2009年第4期供稿作者:于枫
[导读] 集备应该备什么?怎么进行?进行到什么程度?如何处理好集备和独立备课的关系?如何提高教师集备的可操作性?
论教师备课的两种基本形式的关系——集体备课和独立备课
于枫(辽宁省大连市经贸高中116029)
【摘要】备课的形式基本可以分为独立备课形式和集体备课形式两种。

独立备课可以彰显教师个人对教材的独到见解,但独立备课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使教师之间的集体智慧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更不能充分发挥一个学科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集备应该备什么?怎么进行?进行到什么程度?如何处理好集备和独立备课的关系?如何提高教师集备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集备和独立备课;正确处理二者关系;对立统一
【中图分类号】G63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4-0059-01
备课是展现教师教学艺术的序幕。

备课过程实际上是教师对自己组织每一节课的教学活动的内容、时间、教学环节以及教学层次的周密安排和策划的过程,这是一个循环往复、逐步发展提高的过程。

备课的形式基本可以分为独立备课形式和集体备课形式两种。

独立备课可以彰显教师个人对教材的独到见解,因此,课堂上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壮观景象。

但个人独立备课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使教师之间的集体智慧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更不能充分发挥一个学科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因此集备应该是独立备课的必要辅佐,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那么,集备应该备什么?怎么进行?进行到什么程度?如何处理好集备和独立备课的关系?如何提高教师集备的可操作性?下面,将论述我对集备和独立备课的基本理解,希望和同行共同交流。

1 如何开展集备
集备,顾名思义,集体备课。

我个人认为集备可以有不同规模的集备。

比如,某学科全体教师针对本学科的某个课题或某个问题进行集中讨论和研究。

也可以是同一年级同一学科的教师对将进行的课程进行共同的规划和讨论,从而确定一个更为科学的教学思路。

这两种形式的备课规模不同,前者可以是一个月或一个学期开展一次,这种形式的集备应该提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包括题目的拟定,教师个人备课见解等。

后者,应一个教学周进行一次,根据教学进度确定集备的课题,旨在统一教学进度、内容和基本的教学思路。

另外,集备也可以灵活的,可以随时随地与同学科教师共同讨论交流,比如,在独立备课过程中遇到个人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可以随时随地向同行请教,交流;甚至有的时候,会遇到涉及到跨学科的难题,那么就需要不同学科的教师之间共同协作。

因此,只有集备才能发挥集体智慧的优势,也能充分体现教学的协同共进的和谐音符。

2 集体备课备什么
2 1各学科教师在开学之初共同研究教材和学生,制定教学进度和教学计划,对新学期的教学工作做总体的规划和安排,确保教学工作在严格的教学计划之下,有条不紊的开展,这项工作也是保证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保证。

2 2每一个教学周都应该有固定的时间,同一年级,同一学科教师对上一个教学周的教学工作共同进行反思和总结,其中包括总结教学的进度、教学质量、学生学情、作业情况等,以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并在此基础之上做好下一个工作周的工作计划,对教学内容做整体的安排。

2 3在周集备工作中,教师应共同研究教材的难点、重点,以及解决难点和重点的突破性教学方法和手段。

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探讨可以增进交流,使教学智慧得到共享。

2 4备作业设计:作业设计作为教师了解、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一把尺子,这把尺子在教师手中。

教师应怎样用好这把尺子,是我们集体备课应该探讨的。

我个人认为,我们应探讨两个问题:
(1)作业的量。

不论课堂作业,还是课后作业,都应严格控制学生作业的数量,保证学生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作业。

可以因人而异,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设立必做题和选做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2)作业的质。

这是教师备课讨论的重点。

作业的设计应既是对课堂学习的巩固,也是对课堂学习的反馈。

作业应既能体现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又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更能使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集备,还应备什么?我认为,教师完全可以依据学科特点、学生特点、教师个人工作特点等,更加灵活的安排集备的内容和集备的形式。

3 集备与独立备课关系
集备和独立备课,是教师备课的两种基本形式,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处理好集备和独立备课的关系:
3 1集备是独立备课的有效补充,是教师共同提高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是备课工作的必要组成部分,但只进行集备,教师是不具备走上讲台的前提条件的,因为集备不能形成完整而周密的教学方案,备课的核心工作仍是独立备课。

教师只有潜心研究教材,发挥个人的能动性,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特点,精心设计各教学环节,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过程,才可以自信地走上讲台。

3 2集备,目的是在集体智慧的基础上,能动地发挥教师集体教学的最大潜能,并在二次备课中彰显教师个人的教学魅力。

我们不能以集体备课代替教师个人备课,我们更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走进一个趋同的归一模式中。

为此,我认为,集备并不排斥差异性和个性,恰恰相反,教师的教学在集备的基础之上更应该具有自主的灵活性、丰富的多样性、别具一格的特色,使教师的教学出现百花齐放,各显独特方式的一种蓬勃的教学态势。

3 3在集备的基础之上,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体现个人的教学观点和教学方法,比如,教学的思路、讲解的角度、课堂教学的程序以及为学生安排的练习题目等,存在区别也是正常的。

教学工作,是创造性的工作,是需要教师经过专研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生的基础之上,依据个人对知识、教法的理解,对教材进行二次甚至是多次加工之后,形成了教学方案。

一个勤奋的教师,不会总是使用现成的教学材料,而是从众多的材料中进行有效筛选,精心组织后形成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资料,提供给学生使用。

3 4集备,不是某一个教师单方面的工作年轻教师更应该积极思考,专研教学,在集备中发表个人见解,提高个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自己的业务水平迅速得到提高。

集备工作是教学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教学的辅助内容和手段,是发挥集体智慧的一个有效渠
道,但集备不是万能的,教学工作更需要教师的个人努力和独特的创造性劳动。

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在不付出劳动的情况下,不劳而获,拿来主义,这种思想,非常不利于教师的个人专业进步和发展。

也不应指望他人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负有任何责任,走上讲台,担任课程,就要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负责,做不好,是自己的责任,一切推卸责任的思想,都是没有道理的。

结束语: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有人对教师集体备课和发展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存在关系上的片面认识,这些认识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集体备课的功能,也阻碍了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发展步伐。

本文仅是笔者对此进行的浅显思考和认识,希望激发广大教师更多思考,在教学中如何充分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如何引导学生去探究、思考和发现,如何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如何正确处理集备和独立备课的关系,如何使我们的教学工作焕发更大的活力并迸发更耀眼的创造性火花。

最后,让我们共同努力,推进教育工作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