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民本与民主的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述民本与民主的区别
民本语出《尚书·五子之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意思是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根本巩固,国家才能安宁。《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表达了一种君轻民贵、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民主一词源于古希腊问,最早见于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历史》一书,它由“人民”和“权利”两个词组合而成,即“人民的权利”、“人民主权”和“多数人的统治。民本思想是封建时代、君主专制时代的产物,是为专制政体服务的;民主思想是后君主专制时代的产物,是为现代共和政体、人民政权服务的。两者之间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
一、民本主张“君权天授”,民主主张“主权在民”
民本思想是从统治者的立场出发的,而不是从人民的立场出发的,为政以民为本,是为了统治者能得天下并保天下。民本既强调“民以君为主”,又强调“君以民为本”,是与“君权天授”思想联系在一起的。《孟子·万章上》:“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曰:天与之。”说明了君主的权力是天授的,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任何人都不得分享。而民主思想是以人人平等为根本原则的,强调“主权在民”,人民是一切权力的来源,政府是由于人民的委托才获得了权力,这种权力必然要受到人民的监督。如《美国独立宣言》:“为了保障这些权力,所以才在人民中间成立政府。”、“政府的正当权力,则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和杰斐逊:“政府是经过受其治理的人民的同意才获得权力的。”
二、民本提倡“为民作主”,民主主张“当家作主”
民本思想从君主民从的关系出发,确定了民在国家、社稷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倡的是为民作主,而非人民作主。民本思想认为君主的责任是治理好国家,管理好百姓,君主和官员就是民众的父母,他们的贤能和勤奋程度决定了国家的治理状况。如《孟子·梁惠王上》:“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孟子认为,如果君主不为民谋生,则是罪人,寄希望于君主通过实施仁政、德政,使老百姓安居乐业,却从不想到如何让百姓自己去争取、去实现自己的权利。而民主思想主张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具有天赋权利,政府的统治权由人民授予,只能按照人民的意志及全体人民制定的宪法进行管理国家,不能代替人民作主。正如林肯所说的“that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即是“民有、民治、民享之政府”。
三、民本的思想渊源是性本善,民主的思想渊源是性恶论
民本的思想渊源在于孟子人性本善良的思想,强调君王要道德贤良和聪慧。如《孟子·公孙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表示人皆有不忍之心,君王也有不忍之心,君王会采取一些顺应民心的“仁政”“德政”措施来治国爱民。而民主思想的渊源在于人性本恶论,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性中包含社会性、趋善性、理性,以及欲望与兽性,同时指出:“必须用法律来订立有效的教育,人欲没有止境,除了教育,别无节制的方法。”著名的麦迪逊原理认为,如果不受到外部制约的限制,任何既定的个人或个人群体都将对他人施行暴政,而任何权力的集中都将导致外部制约的解除。所以,民主的思想特别强调权力的制约和法律基础。
四、民本寄希望于君王的自我约束,民主则更注重制度建设
民本思想用“天意”、用“仁道”来限制和约束君王行为,加强对君主和官吏的品德培养和人格塑造,希望他们重民、爱民、利民。如《孟子·离娄上》:“人不足与逋也,政不足间也。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意思是说,人事不值得过于指责,政事不值得过于非议。只有君子才能够纠正国君内心的错误。国君仁,就没有人不仁;国君义,就没有人不义;国君正,就没有人不正。因此,只要国君品行端正,国家就安定了。如“敬德不谄”的典故,说的是唐俭与唐太宗下棋时得罪太宗,被太宗贬官后,太宗还觉得不解气,要尉迟敬德指证唐俭有怨言,但唐太宗在尉迟敬德的多次拖延时间下,怒气渐消,心绪平静,能够冷静思考事情的前因后果,认识到自己太过小气,差点枉杀唐俭。而民主从“主权在民”思想出发,注重国家制度的建设,如建立自由普选、新闻自由、三权分立、多党制和军队国家化等等基
本制度。在官员的任命和对各种社会问题的处理等方面,都必须以法律为准则,目的是限制和约束政府的权力。
参考资料:
《孟子·离娄上》:“人不足与逋也,政不足间也。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
译文:“人事不值得过于指责,政事不值得过于非议。只有君子才能够纠正国君内心的错误。国君仁,就没有人不仁;国君义,就没有人不义;国君正,就没有人不正。因此,只要国君品行端正,国家就安定了。”
《朝野金载》:吏部尚书唐俭与太宗,争道。上大怒,出为潭州。蓄怒未泄,谓尉迟敬德曰:“唐俭轻我,我欲杀之,卿为我证验有怨言指斥。”敬德唯唯。明日对云,敬德顿首曰:“臣实不闻。”频问,确定不移。上怒,碎玉珽于地,奋衣入。良久索食,引三品以上皆入宴,上曰:“敬德今日利益者⑩各有三,唐俭免枉死,朕免枉杀,敬德免曲从,三利也;朕有怒过⑾之美,俭有再生之幸,敬德有忠直之誉,三益也。”赏敬德一千段,群臣皆称万岁。
译文:吏部尚书唐俭与唐太宗下棋,唐俭争着把棋子布于有利位置。唐太宗大怒,把他贬为潭州刺史。皇上蓄积的怒气并未发泄完,对尉迟敬德说:“唐俭轻慢于我,我想杀他,你为我证实唐俭有(对皇上的)怨言和指责。”敬德恭敬地答应了。第二天在当堂对证时,敬德叩头说:“臣实在没有听说。”多次问他,依旧确定不变。唐太宗发怒,把玉珽砸碎在地上,拂袖进入内室。过了很久,唐太宗吃饭,招来三品以上的官员都赴宴,皇上说:“敬德现今这样做的利处和益处各有三样,唐俭避免冤枉而死,我避免错杀大臣,敬德避免委曲顺从,这是三大利处;我有了改过的美德,唐俭有了再生的侥幸,敬德有了忠直的名誉,这是三大益处。”赏给尉迟恭绸缎一千匹。群臣一齐高呼“万岁”。
有关民本与民主问题的比较与说明
正如人治与法治一样,民本与民主就像两根柱子,分别支撑着中西政治思想两座大厦。人治与民本相关联,法治与民主相统一。民本与民主既有本质区别,又有一定的相同、相通之处。但从根本上说,民本论已不符合现代政治潮流的发展趋势,民本走向民主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先秦政治家、思想家对于民的地位、性质及其作用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由最初的重神轻民到重民轻神(或重民远神),再到孟子的民贵君轻论与荀子的君民舟水喻。
民本论主要内容包括民为邦本、立君为民以及一些民主性思想成分。民本站在君主立场,表达的主要是一种道德诉求,旨在限制和约束君主行为,重在对君主和官吏的品德培养和人格塑造,它的核心是爱民利民;民主思想主要内容包括主权在民、法律至上与权力制约思想。民主站在民众立场,表达的是一种权力诉求,旨在限制和约束政府权力,重在国家制度的建设,它的核心是主权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