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16章3节动物行为的研究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名师整理)最新北师大版生物8年级上册第16章第3节《动物行为的研究》精品课件

蜜蜂能分辨蓝色吗?
实验证明--
糖浆
蜜蜂能辨色
蜜蜂的色觉
3.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
银鸥幼雏啄亲鸟求 食的行为是由亲鸟 喙上的红斑引起的
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
实验证明--
银鸥幼雏求食 的行为是由亲鸟喙 上的红斑引起的。
不同颜色 斑点
啄食次数
4.劳伦兹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
欧洲的多瑙河边和阿姆湖畔,是雁鹅生活的天地 。在这里劳伦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观察雁鹅的生 活史,并将它们一代又一代的生活史,用以妙趣横生 的科学日志形式记录下来,撰成《雁语者》一书。
劳伦兹写道:「只见这可怜的孩子伸长了脖子, 一路哀哀悲泣着走到大白鹅和我之间。这时我稍微动 了一下,没想到这孩子便立刻停止了哭泣,且拉长了 脖子向我这边冲过来,热烈地跟我打招呼:『veevee-vee-vee』。那场面实在令人感动,不过我还是 无意扮演鹅妈妈的角色。因此我一把抓过这孩子,把 它塞回大白鹅腹下,撒腿便跑。我跑了不到十步远, 就已经听到身后又是一阵:『普嘘普─普嘘普─普嘘 普』。那可怜的小家伙竟然不顾一切地奔了过来。… 这一连串动作的意思很明显:它把我,而不是那只大 白鹅,当成妈妈了!」
大白鹅此时也刚好孵出了三只小雁鹅, 劳伦兹便把他孵出来的那只小雁鹅放在大白 鹅柔软温热的腹下,想说他已尽到了责任, 便在一旁静坐了起来,不多久,便从大白鹅 腹下响起了一阵轻微的叫声,虽然大白鹅有 安抚它,但是小雁鹅不但没有安静下来,反 而急急地钻了出来,用一只眼睛直直地仰视 着大白鹅,接着便放声大哭地跑开了。
他深信雁鹅行为特别适合科学研究,因为它和人 类行为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些行为远比一般人想象的 复杂、多变;他发现雁鹅的社会性强得惊人,看到它 们如何求偶、打斗、养育子女及表达它们的喜怒哀乐 ,号称万物之灵的人类也不能不感动。
实验证明--
糖浆
蜜蜂能辨色
蜜蜂的色觉
3.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
银鸥幼雏啄亲鸟求 食的行为是由亲鸟 喙上的红斑引起的
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
实验证明--
银鸥幼雏求食 的行为是由亲鸟喙 上的红斑引起的。
不同颜色 斑点
啄食次数
4.劳伦兹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
欧洲的多瑙河边和阿姆湖畔,是雁鹅生活的天地 。在这里劳伦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观察雁鹅的生 活史,并将它们一代又一代的生活史,用以妙趣横生 的科学日志形式记录下来,撰成《雁语者》一书。
劳伦兹写道:「只见这可怜的孩子伸长了脖子, 一路哀哀悲泣着走到大白鹅和我之间。这时我稍微动 了一下,没想到这孩子便立刻停止了哭泣,且拉长了 脖子向我这边冲过来,热烈地跟我打招呼:『veevee-vee-vee』。那场面实在令人感动,不过我还是 无意扮演鹅妈妈的角色。因此我一把抓过这孩子,把 它塞回大白鹅腹下,撒腿便跑。我跑了不到十步远, 就已经听到身后又是一阵:『普嘘普─普嘘普─普嘘 普』。那可怜的小家伙竟然不顾一切地奔了过来。… 这一连串动作的意思很明显:它把我,而不是那只大 白鹅,当成妈妈了!」
大白鹅此时也刚好孵出了三只小雁鹅, 劳伦兹便把他孵出来的那只小雁鹅放在大白 鹅柔软温热的腹下,想说他已尽到了责任, 便在一旁静坐了起来,不多久,便从大白鹅 腹下响起了一阵轻微的叫声,虽然大白鹅有 安抚它,但是小雁鹅不但没有安静下来,反 而急急地钻了出来,用一只眼睛直直地仰视 着大白鹅,接着便放声大哭地跑开了。
他深信雁鹅行为特别适合科学研究,因为它和人 类行为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些行为远比一般人想象的 复杂、多变;他发现雁鹅的社会性强得惊人,看到它 们如何求偶、打斗、养育子女及表达它们的喜怒哀乐 ,号称万物之灵的人类也不能不感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16章 动物的行为(第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PPT教学课件

法布尔
弗里施 廷伯根
银鸥幼雏 求食行为
小野雁学 习行为
观察法、实验法
观察法、实验法
劳伦斯
讲授新课
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在野外的自然状态下,实地观察动物的 各种行为。 特点:不对其施加任何外界影响或影响降低到最小, 精确,仔细,真实地记录。 2.实验法:对研究对象施加不同程度的外界影响, 然后再观察研究动物的行为。 特点:强调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而改变动物的生活
随堂训练
1.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 实验法 和 观察法 。
动物学家在森林中用摄象机偷拍下鹿群的生活状况, 这种研究方法属于观察法 ;将两只幼兔同另外一窝 幼兔放在一起,并在其中一只幼兔的身上预先涂上 “新妈妈”的尿,看这只母兔如何识别自己的孩子,
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实验法 。
劳伦兹:奥地利,动物行 为学界的怪杰,经常与蛙、鸭 、鹅猴、狗为伍,会几种动物 的“语言”。获诺贝尔奖。
讲授新课
实验证明-- 如果小野雁在行为发展的重要时期失去了母亲,
就会跟随一种替代物。印随行为
讲授新课
归纳总结
名字 国籍 研究对象 法国 奥地利 英国 奥地利 昆虫 蜜蜂色觉 研究方法 观察法 观察法、实验法
经典 专业 用心 精品教学课件
只本 供课 免件 费来 交源 流于 使网 用络
第十六章
动物的行为
3.动物行为的研究
导入新课
1.三刺鱼在繁殖季节
有什么样的行为表现?
2.科学家是如何研究
三刺鱼生殖行为的?
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用观察法研究一种常见小动物的行为。 2.学习并领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并将1.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
法布尔是用观察法研究昆虫 生活的第一位科学家,他观察每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动物行为的研究 课件

D 达标训练
3.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是( C ) A.观察法和文献法 B.统计法和推理法 C.观察法和实验法 D.所有方法综合使用 4.用观察法研究动物的行为,必须让动物处于( D ) A.实验条件下 B.人的控制状态下 C.养殖情况下 D.自然状态下
D 达标训练
5.下列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中,属于实验法的是( D ) A.用摄影机拍摄猎豹的动作,研究猎豹追击猎物的方 法 B.用望远镜观察大猩猩的活动 C.大熊猫繁殖基地用闭路电视研究大熊猫的生产过程 D.用声波干扰水中活动的海豚,观察到海豚对声波反 应敏感
D 达标训练
10.小明观察了黄蜂的生殖过程:当黄蜂交尾后,雌黄 蜂便在沙土中挖一个穴道,穴道末端扩展成小室。然后, 雌黄蜂飞出去捕捉毛虫或蜘蛛,用其尾部的刺将猎获物 麻醉后带回穴道内的小室。随后在小室内产下一个卵, 并将穴口用沙土封闭后飞走,由卵孵化成的幼虫即以亲 代贮存的猎获物为食,直至发育成成虫后,才掘一下洞 口,从穴道中爬出来。子代黄蜂虽然从未见过其亲代是 如何完成这些程序的,但它发育到一定时候却能重复亲 代所完成的同样程序。 (2)黄蜂的生殖行为是由____遗__传__物__质______决定的。
主要研究方法
观察法 实验法 实验法
实验法
Z 自主学习
2.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
类别 观察法 实验法
主要目标
描述行为 表现
说明行为 原因
方法程序
借助工具或 直接观察
实验处理后 再观察
材料处理
_不___施__加__影响
__施___加___影响
联系
__实__验__法___
以
__观__察__法__
为基础
Z 知识梳理
第5单元
第16章 动物的行为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第16章 动物的行为 第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 课件(共30)

第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
课后练案
二、非选择题 10.(1)网上有关小龙虾的传闻较多。 小龙虾是否如网上传言爱吃腐烂性食 物呢?针对这个问题,某中学七年级“未来生物学 家”活动小组的同学作了探究: ①提出问题:_____小__龙__虾__爱__吃__腐__烂__性__食__物__吗________? ②作出假设:______小__龙__虾__爱__吃__腐__烂__性__食__物________。 ③制定计划(略)
课后练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行为的实验的叙述
中,错误的是( A )
A.将小鼠喂饱后进行实验 B.尽量避免在白天进行实验 C.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多,小鼠出错次数越来越少 D.小鼠的学习能力比蚯蚓强
第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
课后练案
2.下列对动物行为研究的案例中,纯洁属于视察法
的是( D )
A.训练蚯蚓走迷宫 B.探究蚂蚁通讯及喜食何种食物 C.探究环境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D.珍妮长期视察研究黑猩猩行为
第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
课后练案
3.在研究动物行为时下列哪位科学家采用视察
法( A )
A.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 B.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 C.廷伯根对银欧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 D.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
物,其原因是在“侦察蚁”走过的路上撒有( B )
A.标志
B.气味
C.声音
D.食物
第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
课后练案
6.在做《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的实验时,对新 采集来用于实验的菜青虫卵孵出的幼虫要进行隔离饲
养的原因是( B )
A.提高菜青虫卵的孵化率 B.视察菜青虫的取食行为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后天学 习行为 C.改良菜青虫的生存环境 D.保证实验用的菜青虫的数量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16.3《动物行为的研究》优质课件

如果相信蜜蜂色盲之说,就无疑是承认花卉的鲜艳色 彩对蜂传授花粉并无吸引作用。于是他用颜色卡片进行了 一系列简单的实验,证明了蜜蜂的确能分辨不同的颜色。
讲授新课
3.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
银鸥幼雏啄亲鸟求 食的行为是由亲鸟 啄上的红斑引起的
实验法
讲授新课
4.劳伦兹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
劳伦兹:奥地利,动物行 为学界的怪杰,经常与蛙、鸭、 鹅猴、狗为伍,会几种动物的 “语言”。获诺贝尔奖。
讲授新课
3.观察法与实验法的联系与区别
观察法
主要目标 描述动物的 行为表现 借助器具 直接观察 对动物不 施加影响
实验法
说明动物行为 发生的变化
方法程序
实验处理
后再观察
材料处理 联系
对动物施
加影响
实验法以观察为基础
课堂小结
1.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 ——观察法
2.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实验法 3.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 ——实验法 4.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 ——实验法
随堂训练
1.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 实验法 和 观察法 。
动物学家在森林中用摄象机偷拍下鹿群的生活状况, 这种研究方法属于观察法 ;将两只幼兔同另外一窝 幼兔放在一起,并在其中一只幼兔的身上预先涂上 “新妈妈”的尿,看这只母兔如何识别自己的孩子,
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实验法 。
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在野外的自然状态下,实地观察动物的 各种行为。 特点:不对其施加任何外界影响或影响降低到最小, 精确,仔细,真实地记录。 2.实验法:对研究对象施加不同程度的外界影响, 然后再观察研究动物的行为。 特点:强调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而改变动物的生活
讲授新课
3.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
银鸥幼雏啄亲鸟求 食的行为是由亲鸟 啄上的红斑引起的
实验法
讲授新课
4.劳伦兹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
劳伦兹:奥地利,动物行 为学界的怪杰,经常与蛙、鸭、 鹅猴、狗为伍,会几种动物的 “语言”。获诺贝尔奖。
讲授新课
3.观察法与实验法的联系与区别
观察法
主要目标 描述动物的 行为表现 借助器具 直接观察 对动物不 施加影响
实验法
说明动物行为 发生的变化
方法程序
实验处理
后再观察
材料处理 联系
对动物施
加影响
实验法以观察为基础
课堂小结
1.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 ——观察法
2.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实验法 3.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 ——实验法 4.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 ——实验法
随堂训练
1.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 实验法 和 观察法 。
动物学家在森林中用摄象机偷拍下鹿群的生活状况, 这种研究方法属于观察法 ;将两只幼兔同另外一窝 幼兔放在一起,并在其中一只幼兔的身上预先涂上 “新妈妈”的尿,看这只母兔如何识别自己的孩子,
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实验法 。
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在野外的自然状态下,实地观察动物的 各种行为。 特点:不对其施加任何外界影响或影响降低到最小, 精确,仔细,真实地记录。 2.实验法:对研究对象施加不同程度的外界影响, 然后再观察研究动物的行为。 特点:强调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而改变动物的生活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6章《动物的行为》共3课时PPT教学课件(共116页)

总结:
前一种行为是动物一生下来就有的, 也就是说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我们把这种行为叫先天性行为(也叫本能 行为)。 后两种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 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从生活经验和后天 学习而获得的行为,我们把它称为后天学 习行为。
本能和学习是动物适应环境的 两种最基本方式。
两只羚羊格斗
在攻击行为中,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的争斗有 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双方的身体很少受到致命 的伤害。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战斗的双方或一 方也会打的头破血流。
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攻击行为的是( A )
A.两只雄性海豹为争夺一直雌性海豹
B.一条蛇追击一只青蛙
C.一只鹰捕食一直飞行的小鸟
D.螃蟹举着鳌钳反击天敌的进攻
多种甲虫当遭到攻击时,突然以假 死来逃避,卷缩其足,掉到地上,蜘蛛 也类似。
下列动物行为中,不属于防御行为的是 ( C ) A.蝗虫的体色与周围的环境颜色十分相似, 有利于隐藏自己 B.乌贼遇到天敌难以脱身时会释放墨汁, 趁机逃脱 C.两只蟋蟀争斗中,一只退却逃走 D.野兔发现天空中的鹰在盘旋时,立即飞 跑逃回洞穴
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叫做动物的繁殖行为。主要包括雌雄两性动物的识 别、占有繁殖的空间、求偶、交配、孵卵及对后代的抚育等。
• 领域行为使动物群疏散,不至因密度太大而造 成食物不足,从而保证生殖力。 • 动物各自的领域大小不是固定不变的。例如, 当食物缺乏时,动物占有的领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域、巢区等发生相互 攻击或争斗,这种行为称为攻击行为。
动物的攻击行为有些是非肉体的(装腔作势、恐吓、驱逐等动作), 如狗和狼。有些是肉体的,如蟋蟀,羚羊。
鮟鱇鱼
有些动物利用工具猎取食物 黑
猩 猩 棍能 上将 爬草 满棍 白伸 蚁入 再白 取蚁 出窝 美中 餐, 待 草
前一种行为是动物一生下来就有的, 也就是说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我们把这种行为叫先天性行为(也叫本能 行为)。 后两种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 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从生活经验和后天 学习而获得的行为,我们把它称为后天学 习行为。
本能和学习是动物适应环境的 两种最基本方式。
两只羚羊格斗
在攻击行为中,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的争斗有 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双方的身体很少受到致命 的伤害。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战斗的双方或一 方也会打的头破血流。
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攻击行为的是( A )
A.两只雄性海豹为争夺一直雌性海豹
B.一条蛇追击一只青蛙
C.一只鹰捕食一直飞行的小鸟
D.螃蟹举着鳌钳反击天敌的进攻
多种甲虫当遭到攻击时,突然以假 死来逃避,卷缩其足,掉到地上,蜘蛛 也类似。
下列动物行为中,不属于防御行为的是 ( C ) A.蝗虫的体色与周围的环境颜色十分相似, 有利于隐藏自己 B.乌贼遇到天敌难以脱身时会释放墨汁, 趁机逃脱 C.两只蟋蟀争斗中,一只退却逃走 D.野兔发现天空中的鹰在盘旋时,立即飞 跑逃回洞穴
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叫做动物的繁殖行为。主要包括雌雄两性动物的识 别、占有繁殖的空间、求偶、交配、孵卵及对后代的抚育等。
• 领域行为使动物群疏散,不至因密度太大而造 成食物不足,从而保证生殖力。 • 动物各自的领域大小不是固定不变的。例如, 当食物缺乏时,动物占有的领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域、巢区等发生相互 攻击或争斗,这种行为称为攻击行为。
动物的攻击行为有些是非肉体的(装腔作势、恐吓、驱逐等动作), 如狗和狼。有些是肉体的,如蟋蟀,羚羊。
鮟鱇鱼
有些动物利用工具猎取食物 黑
猩 猩 棍能 上将 爬草 满棍 白伸 蚁入 再白 取蚁 出窝 美中 餐, 待 草
八年级生物上册16.3动物行为的研究课件新版北师大版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4.奥地利学者劳伦斯被称为“ 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 ”。 他通过研究发现:如果小野雁在行为发展的重要时期失去母亲,就 会跟随一种替代物。
一二
快乐预习感知
二、观察和实验是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
类 别
主要目标 方法程序 材料处理
联系
观 察 法
实 验 法
描述行为 表现
借助工具 直接观察
不施加 影响 或将影响降低到最 小
关闭
“知道某种动物的一种行为”不需影响动物的活动,属于观察 法;“分析刺激这种行为发生的主要因素”需要主动影响动物的活
关闭
D动,属于实验法。
解解析析 答案
1
2
3
4
5
6
轻松尝试应用
5.处在繁殖时期的雄性三刺鱼,只会对涂上红色的三刺鱼模型发起 猛烈攻击。这是因为( ) A.模型的形状与真鱼不像 B.红颜色是刺激行为发生的主要因素 C.模型的大小与真鱼不像 D.模型的大小、形状都与真鱼不像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4.奥地利学者劳伦斯被称为“ 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 ”。 他通过研究发现:如果小野雁在行为发展的重要时期失去母亲,就 会跟随一种替代物。
一二
快乐预习感知
二、观察和实验是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
类 别
主要目标 方法程序 材料处理
联系
观 察 法
实 验 法
描述行为 表现
借助工具 直接观察
不施加 影响 或将影响降低到最 小
关闭
“知道某种动物的一种行为”不需影响动物的活动,属于观察 法;“分析刺激这种行为发生的主要因素”需要主动影响动物的活
关闭
D动,属于实验法。
解解析析 答案
1
2
3
4
5
6
轻松尝试应用
5.处在繁殖时期的雄性三刺鱼,只会对涂上红色的三刺鱼模型发起 猛烈攻击。这是因为( ) A.模型的形状与真鱼不像 B.红颜色是刺激行为发生的主要因素 C.模型的大小与真鱼不像 D.模型的大小、形状都与真鱼不像
北师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6章《动物的行为》课件

第十六章 动物的行为
1.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在动物园里我们经常能看到各种小动物的精彩表演, 这些小动物是生来就会表演节目的吗?
学习目标
1.阐述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的意义。 2.区分什么是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并举例说明。 3.初步学会探究一种常见小动物的行为。
动物的行为
雄蛙鼓起鸣囊发出声音
2.向试管中注满晒过的自来水或河
A
水,加水时防止产生气泡用胶皮
塞塞好试管口
3.用记号笔在试管中部做一标记,
靠近试管塞的一端记为试管A端,
另一端记为试管 B端。
B
4.将试管水平放置,直至涡虫运动到试管中央。 观察涡虫10min,记录它在试管 A 端和 B 端分别 停留的时间。
B
A
实验结果
涡虫在试管 A 端停留的时间与在试管 B 端停留的 时间差不多,时间几乎相等。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动物的多种行为。 2.举例说明动物行为对其生存和生殖的意义。
(1)取食行为
动
(2)攻击行为
物
行
(3)领域行为
为
的 主
(4)防御行为
要 类
(5)繁殖行为
型
(6)节律行为
(7)社群行为
取食行为
1.很多动物有诱捕猎物 的手段:如鮟鱇鱼以头 顶上的鳍刺作为诱饵
2.有些动物能利用工具 猎取食物:黑猩猩用草 根掏白蚁吃
蚯蚓走迷宫实验
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 ,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 喝牛奶。
大山雀喝牛奶
黑猩猩想办法够挂在天花板上的香蕉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
类型
先天性行为
1.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在动物园里我们经常能看到各种小动物的精彩表演, 这些小动物是生来就会表演节目的吗?
学习目标
1.阐述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的意义。 2.区分什么是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并举例说明。 3.初步学会探究一种常见小动物的行为。
动物的行为
雄蛙鼓起鸣囊发出声音
2.向试管中注满晒过的自来水或河
A
水,加水时防止产生气泡用胶皮
塞塞好试管口
3.用记号笔在试管中部做一标记,
靠近试管塞的一端记为试管A端,
另一端记为试管 B端。
B
4.将试管水平放置,直至涡虫运动到试管中央。 观察涡虫10min,记录它在试管 A 端和 B 端分别 停留的时间。
B
A
实验结果
涡虫在试管 A 端停留的时间与在试管 B 端停留的 时间差不多,时间几乎相等。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动物的多种行为。 2.举例说明动物行为对其生存和生殖的意义。
(1)取食行为
动
(2)攻击行为
物
行
(3)领域行为
为
的 主
(4)防御行为
要 类
(5)繁殖行为
型
(6)节律行为
(7)社群行为
取食行为
1.很多动物有诱捕猎物 的手段:如鮟鱇鱼以头 顶上的鳍刺作为诱饵
2.有些动物能利用工具 猎取食物:黑猩猩用草 根掏白蚁吃
蚯蚓走迷宫实验
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 ,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 喝牛奶。
大山雀喝牛奶
黑猩猩想办法够挂在天花板上的香蕉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
类型
先天性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改变的环境中观察动物的行为。
观察法和实验法的区别和联系
观察法
主要 目标
方法 程序 材料 处理 联系
描述动物的行为表现
借助器具直接观察 对动物不施加影响
实验法
说明动物行为发生的 变化
试验处理后再观察
对动物施加影响
观察法可以没有实验,实验法离不开观察。 实验法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之上的。
雄性三刺鱼生殖行为的研究 什么信号刺激导致雄鱼之间相互攻击?
3 1
1.形态像三刺鱼 的模型,不能引 起雄鱼的战斗。
3 3
3 2
2~5.腹面是红色的模型, 都能引起雄鱼的战斗。
3 4
3 5
信号刺激是红颜色。
实验法
请思考分析研究动物的方法
实验法
将蟑螂放在暗室研究其生物钟
左:白天变成黑夜 右:黑夜变成白天
观察法
动物学家藏起来用望远镜观察动物行为
1、将两只幼兔同另外一窝幼兔放在一起, 并在其中一只幼兔的身上预先涂上“新妈妈” 的尿,看这只母兔如何识别自己的孩子,这 种研究方法属于_____实验法 _。 2、动物学家在森林中用摄象机偷拍下狮 群的生活状况,这种研究方法属于_ ___。 观察法
(1)根据上述材料,总结探究的基本步骤: 提出问题是______; C ; 设计实验是______ 得出结论是______ E ; (填序号)
A
B 作出假设________ ; D ; 完成实验是______ F 。 表达、交流是______
糖 (2)小明设计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 。
第16章 动物的行为
第三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
预习
仔细阅读教材P35—P38,用笔画出重难点。
1、四位科学家对什么动物进行了研究?有了什 么研究成果?(P35) 2、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有哪两种?(P36)
研究动物行为的案例
一、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
法布尔(1823—1915)是用观察法 研究昆虫生活的第一位科学家 他观察每一种昆虫都花去大量 的时间,如观察土蜂20年、地胆过 渡变态25年、隧蜂30年、蜣螂(屎 克螂)40年,最后才写成一篇材料。
3、制作一只仿真黑鬃雄狮立于狮群出没处, 通过望远镜观察到它很快就吸引了几只雌性狮 到身旁来。
实验法
4、用声波干扰水中的海豚,观察海豚行为。
实验法
5、动物园用闭路电视观察东北虎产子过程。
观察法
6、蚯蚓怎样在迷宫里走。
实验法
7、强光照射鼠妇,观察行为
实验法
观察细腰蜂运送食物哺育幼虫的行为研究
雌性细腰蜂是根据什么确定每次运送多少食物呢? 根据察看洞穴所收集的信息决定。 实验法
奥地利,动物行为学界的怪杰。被称为“现代 动物行为学之父”。获诺贝尔奖。
实验证明--
如果小野雁在行为发 展的重要时期失去了母 亲,就会跟随一种替代 物。 这就是鸟类和哺乳 动物的印随行为
思考:
材料中弗里施、廷伯根、劳伦斯,这三位 科学家是通过什么方法研究动物的行为的?
主要通过实验法研究动物的行为0克碎猪肉加2克糖,B组10克碎猪肉。 2、每隔1小时,观察AB两组的蚂蚁的只数。
3、最后还要称重AB两组剩下的食物的重量, 由此计算AB两组被吃的重量。
怎样根据结果判断蚂蚁喜不喜欢吃甜的食物?
如果A组蚂蚁多,就明蚂蚁喜欢吃甜的食物 如果A组的食物剩得很少,就说明蚂蚁喜欢吃甜的的食物
被称为: 无与伦比的观察家,“昆虫的荷马”。
法布尔著作: 《昆虫记》
思考:法布尔对昆虫的描写材料主要是通 过什么方法获得的? 主要是通过观察法获得的
二、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
奥地利动物学家,在动物 感觉器官的研究上和有成就。 首次发现蜜蜂用“圆圈舞”和 “摆尾舞”传递信息。获诺贝尔 奖。 著作: 《蜜蜂的生活》 《蜜蜂的舞蹈语言和方位确定》
他用颜色卡片进行了一系列简单 的实验,证明了 蜜蜂的确能分辨不同的颜色。
糖浆
三、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
英籍荷兰动物学家。 在海鸟行为研究方面的声 誉最高。
著作: 《动物的社会行为》 《银鸥世界》
实验证明-- 银鸥幼雏求食 的行为是由亲鸟喙上 的红斑引起的。
不同颜色 斑点
啄食次数
四、劳伦兹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
名字
法布尔 弗里施
国籍
研究成果
研究方法
法国
著作: 《昆虫记》
观察法
观察法 实验法 观察法 实验法
奥地利
廷伯根
蜜蜂的确能分辨不同 的颜色。
银鸥幼雏求食的行为是由 亲鸟喙上的红斑引起的。
英国
劳伦斯
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 ”, 被称为:“ 奥地利 观察法 研究发现:如果小野雁在行为 实验法 发展的重要时期失去了母亲, 就会 跟随一种替代物
探究问题: 蚂蚁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
实验设计: 1、在培养皿中放入干湿合适的土壤。 2、选取10克菜叶,10克面包,10克昆虫, 10 克苹果放在培养皿中。 3、培养皿中放上10只蚂蚁,盖上玻璃板 4、放置在暗处。 5、两天后,称重各种食物的重量。
A.一次,小明发现有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运食物。 观察思考后,小明提出了一个问题:蚂蚁爱吃什么 样的食物呢? B.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根据自己的生活知识经 验,小明提出了许多假设:蚂蚁可能爱吃甜的食物; 蚂蚁可能爱吃软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小昆虫。 C.小明针对“蚂蚁爱吃甜的食物”这一假设,设计 了一个实验: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 少许糖,把一只蚂蚁放进培养皿中,观察蚂蚁的行为。 D.小明按照实验设计完成了实验。 E.经过几次重复实验后,得出了结论──“蚂蚁爱吃 甜的食物”。 F.然后他把探究过程和结果与同学进行了交流。
(3)小明设计的实验不足之处是 一只蚂蚁具有偶然性。 ________________ 。 (4)小明在F步骤几次重复实验,目的是 ____________
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
★问题:蚂蚁是怎样进行信息交流的?
蚂蚁通过气味来进行信息交流 ★假设: ★制定计划 用鱼缸或其它较大的容器饲养一窝蚂蚁, →
研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
在野外的自然状态下,实地观察动物 的各种行为。
例如: 在野外观察鸟怎样求偶。 特点: 对动物施不加任何外界影响或影响降低
到最小,精确,仔细,真实地记录。
实验法: 对研究对象或环境施加不同程度的外界
影响,然后再观察研究动物的行为。
例如: 电击涡虫,观察其行为 特点: 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而改变动物的生活条件,
观察法和实验法的区别和联系
观察法
主要 目标
方法 程序 材料 处理 联系
描述动物的行为表现
借助器具直接观察 对动物不施加影响
实验法
说明动物行为发生的 变化
试验处理后再观察
对动物施加影响
观察法可以没有实验,实验法离不开观察。 实验法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之上的。
雄性三刺鱼生殖行为的研究 什么信号刺激导致雄鱼之间相互攻击?
3 1
1.形态像三刺鱼 的模型,不能引 起雄鱼的战斗。
3 3
3 2
2~5.腹面是红色的模型, 都能引起雄鱼的战斗。
3 4
3 5
信号刺激是红颜色。
实验法
请思考分析研究动物的方法
实验法
将蟑螂放在暗室研究其生物钟
左:白天变成黑夜 右:黑夜变成白天
观察法
动物学家藏起来用望远镜观察动物行为
1、将两只幼兔同另外一窝幼兔放在一起, 并在其中一只幼兔的身上预先涂上“新妈妈” 的尿,看这只母兔如何识别自己的孩子,这 种研究方法属于_____实验法 _。 2、动物学家在森林中用摄象机偷拍下狮 群的生活状况,这种研究方法属于_ ___。 观察法
(1)根据上述材料,总结探究的基本步骤: 提出问题是______; C ; 设计实验是______ 得出结论是______ E ; (填序号)
A
B 作出假设________ ; D ; 完成实验是______ F 。 表达、交流是______
糖 (2)小明设计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 。
第16章 动物的行为
第三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
预习
仔细阅读教材P35—P38,用笔画出重难点。
1、四位科学家对什么动物进行了研究?有了什 么研究成果?(P35) 2、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有哪两种?(P36)
研究动物行为的案例
一、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
法布尔(1823—1915)是用观察法 研究昆虫生活的第一位科学家 他观察每一种昆虫都花去大量 的时间,如观察土蜂20年、地胆过 渡变态25年、隧蜂30年、蜣螂(屎 克螂)40年,最后才写成一篇材料。
3、制作一只仿真黑鬃雄狮立于狮群出没处, 通过望远镜观察到它很快就吸引了几只雌性狮 到身旁来。
实验法
4、用声波干扰水中的海豚,观察海豚行为。
实验法
5、动物园用闭路电视观察东北虎产子过程。
观察法
6、蚯蚓怎样在迷宫里走。
实验法
7、强光照射鼠妇,观察行为
实验法
观察细腰蜂运送食物哺育幼虫的行为研究
雌性细腰蜂是根据什么确定每次运送多少食物呢? 根据察看洞穴所收集的信息决定。 实验法
奥地利,动物行为学界的怪杰。被称为“现代 动物行为学之父”。获诺贝尔奖。
实验证明--
如果小野雁在行为发 展的重要时期失去了母 亲,就会跟随一种替代 物。 这就是鸟类和哺乳 动物的印随行为
思考:
材料中弗里施、廷伯根、劳伦斯,这三位 科学家是通过什么方法研究动物的行为的?
主要通过实验法研究动物的行为0克碎猪肉加2克糖,B组10克碎猪肉。 2、每隔1小时,观察AB两组的蚂蚁的只数。
3、最后还要称重AB两组剩下的食物的重量, 由此计算AB两组被吃的重量。
怎样根据结果判断蚂蚁喜不喜欢吃甜的食物?
如果A组蚂蚁多,就明蚂蚁喜欢吃甜的食物 如果A组的食物剩得很少,就说明蚂蚁喜欢吃甜的的食物
被称为: 无与伦比的观察家,“昆虫的荷马”。
法布尔著作: 《昆虫记》
思考:法布尔对昆虫的描写材料主要是通 过什么方法获得的? 主要是通过观察法获得的
二、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
奥地利动物学家,在动物 感觉器官的研究上和有成就。 首次发现蜜蜂用“圆圈舞”和 “摆尾舞”传递信息。获诺贝尔 奖。 著作: 《蜜蜂的生活》 《蜜蜂的舞蹈语言和方位确定》
他用颜色卡片进行了一系列简单 的实验,证明了 蜜蜂的确能分辨不同的颜色。
糖浆
三、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
英籍荷兰动物学家。 在海鸟行为研究方面的声 誉最高。
著作: 《动物的社会行为》 《银鸥世界》
实验证明-- 银鸥幼雏求食 的行为是由亲鸟喙上 的红斑引起的。
不同颜色 斑点
啄食次数
四、劳伦兹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
名字
法布尔 弗里施
国籍
研究成果
研究方法
法国
著作: 《昆虫记》
观察法
观察法 实验法 观察法 实验法
奥地利
廷伯根
蜜蜂的确能分辨不同 的颜色。
银鸥幼雏求食的行为是由 亲鸟喙上的红斑引起的。
英国
劳伦斯
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 ”, 被称为:“ 奥地利 观察法 研究发现:如果小野雁在行为 实验法 发展的重要时期失去了母亲, 就会 跟随一种替代物
探究问题: 蚂蚁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
实验设计: 1、在培养皿中放入干湿合适的土壤。 2、选取10克菜叶,10克面包,10克昆虫, 10 克苹果放在培养皿中。 3、培养皿中放上10只蚂蚁,盖上玻璃板 4、放置在暗处。 5、两天后,称重各种食物的重量。
A.一次,小明发现有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运食物。 观察思考后,小明提出了一个问题:蚂蚁爱吃什么 样的食物呢? B.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根据自己的生活知识经 验,小明提出了许多假设:蚂蚁可能爱吃甜的食物; 蚂蚁可能爱吃软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小昆虫。 C.小明针对“蚂蚁爱吃甜的食物”这一假设,设计 了一个实验: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 少许糖,把一只蚂蚁放进培养皿中,观察蚂蚁的行为。 D.小明按照实验设计完成了实验。 E.经过几次重复实验后,得出了结论──“蚂蚁爱吃 甜的食物”。 F.然后他把探究过程和结果与同学进行了交流。
(3)小明设计的实验不足之处是 一只蚂蚁具有偶然性。 ________________ 。 (4)小明在F步骤几次重复实验,目的是 ____________
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
★问题:蚂蚁是怎样进行信息交流的?
蚂蚁通过气味来进行信息交流 ★假设: ★制定计划 用鱼缸或其它较大的容器饲养一窝蚂蚁, →
研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
在野外的自然状态下,实地观察动物 的各种行为。
例如: 在野外观察鸟怎样求偶。 特点: 对动物施不加任何外界影响或影响降低
到最小,精确,仔细,真实地记录。
实验法: 对研究对象或环境施加不同程度的外界
影响,然后再观察研究动物的行为。
例如: 电击涡虫,观察其行为 特点: 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而改变动物的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