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笔法”集释(整理精校版)
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孔子用春秋笔法来写史书主要目的在于: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孔夫子写书的目的,本是要把那些他看不惯的人的行为,记入青史的;但是人总是有缺点的,连孔夫子所尊敬的人和他的亲人、贤者也不例外,竟也有使人看不惯的行为出现,如果孔夫子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这些看不惯的行为,一古脑儿写进去了,那么人家一看到,对“所尊敬的人”、对“亲人”和“贤者”的敬意,也就大打了折扣。
【也称】春秋笔削。
“春秋书法”、“微言大义。
【释义】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不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
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这段话的意思是:孔子在司寇职位上审理诉讼案件时,判词若有可以和别人相同处,就不独自决断。
至于撰作《春秋》,他认为该写的就写,该删的就删,即使是子夏之流的高足弟子也不能改动一字一句。
弟子们听受《春秋》时,孔子说:“后代了解我的凭这部《春秋》,而怪罪我的也凭这部《春秋》。
”子夏,孔子弟子。
以才思敏捷,文学著称。
所以,孔子经常跟子夏探讨文学创作。
孔子身后,大多儒家经典是由子夏传下的。
但就写《春秋》而言,孔子是不肯让子夏发表意见的。
【背景】所以,孔夫子呀,宁愿隐晦行文,比如通过对材料选择,对贤者不利的材料不用,或者隐晦的叙述,或者在文字上讲究来委婉表达事实和作者的想法等等,这种做法相对于有什么说什么,在历史上有一个相对专名词,叫做“曲笔”。
“曲笔”就是该直着说的话,要把它委婉曲折了来说。
相反的,有什么,就说什么;该怎么说,就怎么说的做法,也有一个专名词,叫做“直笔”,就是直抒的笔。
值得一提的是,春秋笔法只是委婉行为,并不是说谎,最多只是影射和隐瞒,而影射是靠词语的选择来表达的. 不是靠了解一套成文方法或者经过非常仔细的对比琢磨的话是根本无法辨认出的。
春秋笔法名词解释
春秋笔法名词解释
春秋笔法是古代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文体风格,起源于先秦时期的春秋时代,流行于战国时期。
它是以春秋年号来冠名的一种史书,以君主立其年号而春秋笔法是以君主的罪恶和不道德行为为核心,以严谨的修辞和简练的叙述方式,将历史上的事件和人物表达出来。
春秋笔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简练明了:春秋笔法注重表达的简洁性,不啰嗦,避免主观臆断,力求将事实以最简练的方式呈现。
采用简洁而明了的句子结构,使叙述通俗易懂。
2. 正视罪恶:春秋笔法通过对君主罪恶和道德败坏的描述,暗示当时政治的黑暗和腐败,表达对君主不道德行为的谴责和讽刺。
3. 用典:春秋笔法善于运用典故和成语,通过引用经典故事和典型人物来衬托和比照当时的政治事件和人物,以增加作品的内涵和表达的深度。
4. 对景抒情:春秋笔法中常常有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抒情。
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和情感,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
5. 正史记述:春秋笔法注重历史真实性和记述的客观性,力求准确记录当时的事件和人物,避开主观评价和夸大。
6. 用字规范:春秋笔法注重用字的规范和精细,追求用字的准确性和精炼性,力求使用最恰当的词语来表达。
春秋笔法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它不仅在史书和编年史方面有所运用,也在后来的文学作品中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它的简练明了的风格和对道德问题的关注,为后来的诗歌、散文以及小说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发。
写作技巧“春秋笔法”集释
写作技巧“春秋笔法”集释
“春秋笔法”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种特殊的写作技巧,源自春秋时期的历史记载。
这种写作方式以短小精悍、简洁明快为特点,常被用来描述人物事迹、政治斗争、战争纷争等。
下面就来详细解释“春秋笔法”的特点和运用技巧。
首先,春秋笔法追求言简意赅,精准表达。
在叙事时,不做过多的描写和铺垫,而是直接点明主题,简明扼要地交代故事情节。
例如《春秋》中的“鲁庄公元年”一句,直接将时间和地点定位,为后续的故事展开奠定基础。
其次,春秋笔法善于以寥寥几个字揭示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通过简短的言语和行为,勾勒出人物的形象。
比如《左传》中的“武公为至公”、“召庆父忠党”。
这些简洁的描写,将人物形象一针见血地展现出来。
再次,春秋笔法善于使用对称和反复,营造出一种韵律和美感。
这种手法能够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和记忆力。
例如《春秋》中的“宣公二年夏,曹伯克弑其君献公”、“衡阳君居天下三年”等,通过对句子结构和内容的对称排列,给人一种平衡和谐的美感。
最后,春秋笔法强调“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有所取舍,抓住主要矛盾和核心问题,避免篇幅冗长和内容散乱。
通过深入思考和提炼,将文章的主线条理清晰地呈现出来。
总的来说,春秋笔法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种独特的写作技巧,具有短小精悍、简洁明快、言简意赅、善于揭示人物形象、重视对称和反复、注重事实真相以及去糟粕取精华等特点。
运用这种写作技巧,可以使文章更具吸引力和说服力,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春秋笔法”集释
“春秋笔法”集释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不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
【背景】孔子用春秋笔法来写史书主要目的在于: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孔夫子写书的目的,本是要把那些他看不惯的人的行为,记入青史的;但是人总是有缺点的,连孔夫子所尊敬的人和他的亲人、贤者也不例外,竟也有使人看不惯的行为出现,如果孔夫子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这些看不惯的行为,一古脑儿写进去了,那么人家一看到,对“所尊敬的人”、对“亲人”和“贤者”的敬意,也就大打了折扣。
所以,孔夫子呀,宁愿说谎。
这种在历史上说谎,有一个专名词,叫做“曲笔”。
“曲笔”就是该直着说的话,要把它歪曲了来说。
相反的,有什么,就说什么;该怎么说,就怎么说的做法,也有一个专名词,叫做“直笔”,就是正直的笔。
孔夫子写《春秋》,本来是要用“直笔”来使“乱臣贼子”害怕的,但是写来写去,他竟写出那么多的“曲笔”,可见写“直笔”是多么不容易!春秋笔法其实是一种妥协,是一种无奈!这种办法写出的史书开创了写史服务于政治的先河,为后世考证增加了难度。
《春秋》本是鲁国的史书,全书文字简略,叙事注重结果,一般不铺叙过程,写法很象今天的标题新闻。
使这本书卓立千古,具有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首先是因为它具有高超的表现技巧,即“春秋笔法”。
历史上,左丘明发微探幽,最先对这种笔法作了精当的概括:“《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汙,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译文:《春秋》的记述,用词细密而意思显明,记载史实而含蓄深远,婉转而顺理成章,穷尽而无所歪曲,警诫邪恶而褒奖善良。
如果不是圣人谁能够编写?见《左传•成十四》。
)遗憾的是,限于体例,左丘明没有充分的展开,我们只能看到他思考问题的结果,而看不到他思考问题的过程,因而“春秋笔法”这个时期还显得有些朦胧。
到了西汉,一代大儒董仲舒在他的代表作《春秋繁露》中,第一个结合《春秋》实例解说了这种笔法。
这是一大进步。
通过这样演绎,这种表现技巧具有了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加上汉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政治措施的推行,这种表现技巧具有了在更大范围内传播的条件。
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解释一)孔子作《春秋》时,对于一些政治上的问题采用了曲笔的写法,即:不直接写,而是用某些象征、暗示等手法记录历史、表达自己的感情。
比如写晋灵公不君,赵盾等春秋笔法:古人以为孔丘修订史书<<春秋>>,注意笔削褒贬,含有"微言大义".后因称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历史上,左丘明发微探幽,最先对这种笔法作了精当的概括:“《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最终完成“春秋笔法”普及工作的是晋代的杜预。
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十三世祖,武功卓著,学识渊博,很受杜甫的景仰。
他彪炳后世的著作是《春秋左传集解》,此书的学术价值极高,直到今天也属于有关学者的主要参考文献。
杜预是这样解说“春秋笔法”的。
“一曰微而显。
文见于此而起义在彼。
称族尊君命,舍族尊夫人。
梁亡。
城缘陵是也。
”“二曰志而晦。
约言示志,推以知例。
参会不地,与谋日及之类是也。
”“三曰婉而成章。
曲从义训,以示大顺。
诸所讳避,璧借许田之类是也。
”“四曰尽而不污,直书其事,具文见意。
丹楹刻桷,天王求车,齐侯献捷之类是也。
”“五曰惩恶而劝善。
求名而仁,欲盖而彰,书齐豹盗,三叛人名之类是也。
”(解释二)《春秋》本是鲁国的史书,全书文字简略,叙事注重结果,一般不铺叙过程,写法很象今天的标题新闻。
例如我们熟悉的“曹刿论战”的故事,在书中仅一句话:“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
”由于这本书保存了大量的珍贵史料,是后人了解古代社会不可缺少的工具书,再加上相传是经过孔子删削的,所以儒家奉为经典,把它作为自己学派的教科书之一。
两千多年来,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我国思想发展史上起到了无与伦比的作用,是我们的民族文化的精髓。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书不再具有象孟子所说的那种轰动效应了:“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对一般人而言,这本书的内容已渐渐显得不够重要,甚至感到隔膜。
春秋笔法
患——忧虑。
将谏——将要进谏。 入——纳,指被采纳。
莫之继——没有谁继你之后(进谏)了。莫: 否定性无定代词,没有谁。之:代词,指赵 盾。因为在否定句中,所以置于动词“继” 的前面。宾语前置。 先——用如动词,在……之前先做……,这里 指先去进谏。 之——代词,这里指士季自己。 三进——三次向前走。及——到。 溜——即“霤”,房上流泻雨水的地方,即指 屋檐下。 所过——犯的过错,错误。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运用衬托手法表彰、显扬赵盾 的忠诚和正直。 2、联系所学的文字、语法知识,正确分析 本文中出现的双宾句、省略句、古今字、 古今异义和通假字。
教学重点、难点
会正确分析双宾句、承前省略句的各种情 况,掌握古今字、古今异义和通假字。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内容和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1、春秋笔法 2、谥号 3、学习第一段
固——巩固。 惟——同“唯”,仅仅。 赖——依赖。 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周宣王有了 过失,只有仲山甫来弥补。衮:天子之服, 这里指宣王。职:职责。阙:“缺”,过 失。 衮不废——衮服可以不被废弃,喻可以保 全君位。暗含君位难保之意。
翻 译
晋灵公不行国君之道。加重赋税用来装饰 墙壁。他还从台上用弹弓射人,观看人们躲避 弹丸来取乐。有一次厨子炖熊掌没有炖熟,灵 公就杀死他,把尸体装在畚箕里,命妇女用车 载着经过朝廷。赵盾和士季发现了厨子的手, 追问厨子被杀的原因,并为这件事忧虑。赵盾 准备进谏,士季说:“您进谏,如果国君不采 纳,那就没有谁能接着进谏了。请让我先去吧, 没有采纳,您再继续进谏。”士季往前走了三 次,伏地行礼三次,到了屋檐下,晋灵公才看 了看他,说道:“我知道所犯的错误了,将要 改正它。”
稽(qǐ)首——古礼九拜中最恭敬的礼节。 稽:稽留。 人谁无过——人谁没有过错呢? 善莫大焉——没有比这更大的善事了(指能 改过)。焉:兼词,相当于“于是”。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没有谁没个开始的, 但很少有人能够有始有终。靡:没有谁。初: 开始。鲜:少。克:能。 夫——发语词。 如是——照这样改过。
春秋笔法
免之——使赵盾免于难。上古汉语“免” 单用,都指“免难、免祸、免罪、免刑、免死” 等。 对曰——有省略。意为报恩。 名——名字。 居——住处。 退——离开。 自亡——自己逃亡。此句主语省略,一说, 指灵辄逃亡;一说,指赵盾逃亡。案后说较长, 与下文他“未出山”相呼应。
本段写赵盾依靠灵辄得以死里逃生。表明 赵盾不但识人,而且随时爱人,终于得好报。
本段写晋灵公行为不符合君道被杀,赵盾 听说后返国。表现了赵盾对祖国的一片赤诚之 心。
第六段
良史——好史官。 书法——书写历史的法则。 不隐——不为任何人隐讳。 受恶——指蒙受弑君的恶名。 免——指免于受恶。杜预注:“越竟则君 臣之义绝,可以不讨贼”,当然也就可以不受 弑君的恶名了。 竟——通“境”,国境。
诸——“之于”的合音。 畚——蒲、草之类编成的器物。 “杀之,寘诸畚”的主语不是“宰夫”。 载——等于说“持”。 朝(音chao阳平)——等于说“持”。
赵盾——人名,晋正卿,赵衰之字。下文 “宣子”是他的谥号。 士季——人名,即随会、晋大夫。 患——忧虑。 将谏——将要进谏。 入——纳,这里指接受谏言。
不食三日——好几天没吃东西了。 食(音 si去声)之 ——给他东西吃。食: 使动用法。 舍——同“捨”,这里指留下来。 宦——学习做事、谋生。“宦”和“学” 的区别:宦者学仕宦,学者寻经义。
近焉——指离母亲近了。焉:代词,相当 于“于是”。 请——请允许我。 以——介词,宾语“之”(指留下来的东 西)省略。 遗(音wei去声)——给。 尽——全都,这里用如动词,指全部吃掉。
饮(音 yin 去声) —— 让赵盾喝酒。饮: 使动用法,让 …… 饮,这是一个双宾语句。 “赵盾”是饮的近宾语,“酒”是远宾语。 伏甲——埋伏甲士。甲:铠甲,这里指武 士。 攻——杀。
“春秋笔法”集释
“春秋笔法”集释教学参考1118 0822“春秋笔法”集释《春秋》本是鲁国的史书,全书文字简略,叙事注重结果,一般不铺叙过程,写法很象今天的标题新闻。
使这本书卓立千古,具有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首先是因为它具有高超的表现技巧,即“春秋笔法”。
历史上,左丘明发微探幽,最先对这种笔法作了精当的概括:“《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汙,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译文:《春秋》的记述,用词细密而意思显明,记载史实而含蓄深远,婉转而顺理成章,穷尽而无所歪曲,警诫邪恶而褒奖善良。
如果不是圣人谁能够编写?见《左传•成十四》。
)遗憾的是,限于体例,左丘明没有充分的展开,我们只能看到他思考问题的结果,而看不到他思考问题的过程,因而“春秋笔法”这个时期还显得有些朦胧。
到了西汉,一代大儒董仲舒在他的代表作《春秋繁露》中,第一个结合《春秋》实例解说了这种笔法。
这是一大进步。
通过这样演绎,这种表现技巧具有了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加上汉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政治措施的推行,这种表现技巧具有了在更大范围内传播的条件。
只是董仲舒囿于汉初学术研究的陋习,行文多附会阴阳五行之说,因而后代不少学者把《春秋繁露》界定为哲学著作,因而也使得“春秋笔法”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最终完成“春秋笔法”普及工作的是晋代的杜预。
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十三世祖,武功卓著,学识渊博,很受杜甫的景仰。
他彪炳后世的著作是《春秋左传集解》,此书的学术价值极高,直到今天也属于有关学者的主要参考文献。
他在序言中,根据《左传》的论述,结合《春秋》的实例,逐条加以解说,把这种表现技巧从经院哲学中解放出来,让他成为民众表达思想,沟通感情的利器,从此我们汉语的表现手法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据说,有些外国学者感叹,区别了送气音和不送气音,汉语的读音并不难;但不懂“春秋笔法”,理解汉语就难于上青天了。
的确,我们汉语那些弦外之音,那种王顾左右而言他,那种沉郁委婉,真苦了那些母语不是汉语的外国人。
春秋笔法知识点总结
春秋笔法知识点总结一、春秋笔法的概念春秋笔法是中国书法中的一种重要的书写风格,它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春秋笔法的特点是线条圆润、骨法丰满、章法得当、字形端庄,具有笔画劲健、结构严谨的特点。
在中国书法史上,春秋笔法一直被视为标准书法的代表之一,对后世书法的影响也非常深远。
二、春秋笔法的特点1. 线条圆润:春秋笔法的线条丰满圆润,具有韵味和气势。
2. 骨法丰满:春秋笔法注重笔画的粗细、轻重、长短和弯直,使字形具有鲜明的立体感。
3. 章法得当:春秋笔法的章法指的是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间距和排列,要求端正得当,不偏不倚。
4. 字形端庄:春秋笔法注重字形的稳健和端庄,展现出一种大气和端庄的美感。
5. 笔画劲健:春秋笔法的笔画有力,具有劲健有力的特点,富有生气和活力。
6. 结构严谨:春秋笔法讲究字形的结构和布局,要求严谨有序。
三、春秋笔法的发展历程春秋笔法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随着时代的变迁,春秋笔法逐渐得到了完善和发展。
在隶书的基础上,春秋笔法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并且在历代书家的不断创新和发扬光大下,春秋笔法达到了一个全盛时期,被广泛应用于书法创作和教学之中。
四、春秋笔法的技法要领1. 用笔要得法:春秋笔法强调轻重缓急,用笔要得法,要根据字形的特点和结构来运用笔墨,使每一笔都具有韵味和感染力。
2. 线条要圆润:春秋笔法的线条要求圆润饱满,要注重笔尖的力度和筋骨的运用,使每一笔都有生气和动态。
3. 章法要得当:春秋笔法的章法要求得当,要注意字与字之间的间距和行与行之间的平衡,要使整篇字体看起来整洁端庄。
4. 丹青要有神:春秋笔法的丹青要求有神,画面要有生气和灵动,要使书法作品富有韵味和艺术感染力。
五、春秋笔法的应用和发展春秋笔法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书法创作和教学的重要基础,也是书法发展的重要源泉。
在当代,春秋笔法依然对书法创作和教学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之中。
春秋笔法
出处
• 《史记· 孔子世家》: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 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 不能赞一词。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 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 译文:孔子在司寇职位上审理诉讼案件时,判词若有可以 和别人共同商量的地方,就不独自决定判词。至于撰作《 春秋》,他认为该写的就写,该删的就删,即使是子夏之 流的高足弟子也不能建议一字一句。弟子们听孔子授讲《 春秋》时,孔子说:“后代了解我凭的是这部《春秋》, 而怪罪我也凭的是这部《春秋》。”(史家讲求秉笔直书, 但孔子却利用不太明显的字眼等隐讳的写法,暗暗将自己 的主观看法加入其中,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后世对此有 褒有贬。)
•
•
背景
• 孔夫子呀,宁愿隐晦行文,比如通过对材料选择,对贤者不利的材料不用, 或者隐晦的叙述,或者在文字上讲究来委婉表达事实和作者的想法等等,这 种做法相对于有什么说什么,在历史上有一个相对专名词,叫做“曲笔”。 “曲笔”就是该直着说的话,要把它委婉曲折了来说。相反的,有什么,就 说什么;该怎么说,就怎么说的做法,也有一个专名词,叫做“直笔”,就 是直抒的笔。 值得一提的是,春秋笔法只是委婉行为,并不是说谎,最多只是影射和隐 瞒,而影射是靠词语的选择来表达的,不是靠了解一套成文方法,或者经过 非常仔细的对比琢磨,根本无法辨认出的。隐瞒,仅是对比较小的事情所作 的隐瞒,大事从简或者曲笔,不是故意为之的话是无法隐瞒的,这个和正话 反说和歪笔来比,两者境界是差很远的. 春秋笔法一般都是遵从事实下的隐 晦,婉转的陈述和评论以及有目的的选择,曲笔是曲折抒笔,这里的曲是曲 折,并不是歪曲,直笔是直抒行为,并不是仅指正直 [1] 孔夫子写《春秋》,本来是要用“直笔”来使“乱臣贼子”害怕的,但 是写来写去,他竟写出那么多的“曲笔”,可见写“直笔”是多么不容易! 春秋笔法其实是一种妥协,是一种无奈!这种办法写出的史书开创了写史服 务于政治的先河,为后世考证增加了难度。
《春秋笔法》
一字定褒贬(春秋笔法)
征、伐、侵、锡、讨、攻的不同:
1、征:征是褒义词,常用于上攻下、有道伐无道。
《尚书.胤征》:“奉辞伐罪曰征。
”孔颖达疏:“奉责让之辞,伐不恭之罪,名之曰征。
”《孟子.尽心下》:“征者,上伐下也。
”
2、“伐”是中性词,多用于诸侯或平级之间的公开宣战,一般师出有名,进军坏死要有钟鼓。
《孟子.告天下》:“是故天子讨而不伐。
”焦循正义:“讨者,上伐下也,伐者,敌国相征伐也。
”
《诗经.商颂.荫武》:“奋发荆楚。
”郑玄笺:“有钟鼓曰伐。
”《左传.庄公十年》中有“齐师伐我”之句,并有“公将鼓之”“一鼓作气”“齐人三鼓”的叙述。
后来,因“征”“伐”二字经常连用,“伐”也逐渐有了褒义,如《左公二年》:“征伐以讨其不然。
”
3、“侵”含有贬义,是不宣而战,不需要任何理由,且不用钟鼓,是直接侵犯别国。
4、“袭”是乘人不备而突然发起进攻。
《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
”孔颖达疏:“袭者,重衣之名。
倍道轻行,掩其不备,忽然而至,若披衣然。
”
5、“讨”是宣布罪行后加以攻击,着重于舆论方面,故从“言”。
《史记.秦始皇本纪〉:“皇帝哀众,遂发讨师。
”
6、“攻”是军事进攻的泛称。
《说文》:“攻,击也。
”《广韵》:“攻,攻击。
”。
《春秋》中的春秋笔法
《春秋》中的春秋笔法《春秋》中的春秋笔法《春秋》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史书,记载了从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的时期。
作为一部史书,它以春秋笔法撰写,这种笔法在中国古代历史文献中独具特色,为我们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本文将详细介绍《春秋》中的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是一种简明扼要的写作风格,以精炼和概括的叙述方式著称。
它以年代为纲,按时间先后顺序叙述重要的政治事件,突出了时代的特点和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
春秋笔法强调用简洁的文字表达最重要的事实,不涉及个人的感情色彩。
作者以客观的态度叙述历史,力求以事实为依据,精确传递信息。
《春秋》中的春秋笔法注重记录和概括,让读者能够快速理解并参透历史的发展。
通过对事件的简洁描述,人们可以窥见当时的政治局势和权力交替的变化。
例如,当代的君主和诸侯国家的争斗,都在《春秋》中得到了详细的记录。
这样的叙述方式使读者能够迅速把握历史脉络,并理解各个事件之间的联系。
春秋笔法的写作特点还包括注重年号、地名和人物的记录。
每一个事件都被准确的年份所定位,以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发生的顺序。
地名和人物也被细致地记录下来,使读者能够形象地感受到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和当事人的姓名。
这样的记录不仅让读者更加容易理解历史,而且使《春秋》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参考资料。
在春秋笔法中,还有一种常见的表达技巧是“春秋公羊传”。
《春秋公羊传》是《春秋》的注疏之一,通过对《春秋》的解读和注释,使原文更加通俗易懂。
《春秋公羊传》的作者公羊高非常重视逻辑关系的表达,他通过详细解释事件的前因后果,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变迁和演变。
然而,春秋笔法也存在一些缺点。
由于其追求简洁明了的叙述方式,对于某些事件的细节描述比较少,导致一些事件变得晦涩难懂。
此外,春秋笔法偏向客观冷静的写作风格,缺乏感情色彩。
有时候,这使得读者很难对历史人物的内心活动和动机有深入的理解。
总的来说,春秋笔法在中国古代历史文献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
顾名思义,一种笔法而已,或者说一种使用语言的艺术,是孔子首创的一种文章写法,即在文章的记叙之中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不是通过议论性文辞表达出来。
春秋笔法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既包括不隐晦事实真相、据事直书的一面,也包括“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曲笔的一面。
春秋笔法作为中国历史叙述的一个传统,来源于据传为孔子所撰的《春秋》。
《春秋》,鲁国史书。
相传为孔子所修。
经学家认为它每用一字,必寓褒贬,后因以称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
历史上,左丘明发微探幽,最先对这种笔法作了精当的概括:“《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译文:《春秋》的记述,用词细密而意思显明,记载史实而含蓄深远,婉转而顺理成章,穷尽而无所歪曲,警诫邪恶而褒奖善良。
如果不是圣人谁能够编写?)由于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例如词汇的选取)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主观看法。
后世作者为了阐述孔子的思想,撰写了专门的著作以解释《春秋》的内在涵义,特别是其中涉及礼的一些细节。
这种作法被称为微言大义,或者春秋笔法,被中国古代的传统所褒扬。
: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
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这段话的意思是:孔子在司寇职位上审理诉讼案件时,判词若有可以和别人相同处,就不独自决断。
至于撰作《春秋》,他认为该写的就写,该删的就删,即使是子夏之流的高足弟子也不能改动一字一句。
弟子们听受《春秋》时,孔子说:“后代了解我的凭这部《春秋》,而怪罪我的也凭这部《春秋》。
”子夏,孔子弟子。
以才思敏捷,文学著称。
所以,孔子经常跟子夏探讨文学创作。
春秋左氏传的春秋笔法
春秋左氏传的春秋笔法《春秋》这本书,老实说,它可真不是你平时那种讲大道理、说死理的书。
你要问我它的风格,那可真是又有点“酸”,又带点“辣”。
它不像其他史书,按部就班地告诉你什么发生了,谁做了什么,怎么样怎么样,都是一板一眼的记录,而《春秋》呢,它更像是个带有情绪的旁观者,虽然是讲历史,但它有个自己的“小心思”,总是透过字里行间给你来点暗示,有时候挺锋利,有时候又特别含蓄。
你看,它不喜欢告诉你一件事的真相,而是以一种微妙的方式让你去自己品味。
就是那种似有似无、含蓄却又不失尖锐的感觉。
咱们要讲的就是“春秋笔法”了,什么是“春秋笔法”?其实你细想想,它就是一种记录历史的方式,是不直接说出来的,但你一看就知道。
这种方式,啊,可以说是极其讲究的,简直可以当作“写作艺术”来看。
你想啊,《春秋》是怎么写的?很多事看似平平无奇,却在其中藏着大大的玄机。
它可不是什么流水账,它像个拿着放大镜的侦探,透过细小的细节,来给你展示一个“大人物”的形象。
它会偷偷地在某些人身上加点“黑”料,在某些人身上给加点“光彩”,仿佛你读这些话的时候,你心里会有一股冲动:这个人咋这么坏!或者:哇,这人咋这么牛!有时候它也不说谁对谁错,只是给你写一个“做事”的结果,结果怎么样,自己体会。
你看,《春秋》这本书,它就是这么一个“含蓄有力”的史书,它用一些词句的轻重缓急,来给我们呈现不同人物的命运。
其实它的“笔法”就是在微妙中彰显“天地之间的大义”。
比如说,有些人做了坏事,《春秋》就是那么轻轻地提一句:某年某月,某国发生了什么事,然后就用一个很简洁的词语来形容:“灭”或者“伐”,结果怎么样不言而喻,像是看似平淡,却给人留下一种深刻的印象,哎,坏事做多了,不得好死的。
你再看看,它写那些君主的行为,特别有意思。
有的君主如果做得好,《春秋》会用“德”字来修饰,甚至不动声色地夸一句:“某年某月,某君光荣地去世了”,你看似平淡的描述,其实背后透出一种尊敬,仿佛说:他做了对的事,死得其所。
?《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春秋笔法》是然规律,及可道法自然。
名相释义媾和,溯向见佛知性;太极螺旋,自然伏藏的善美系统。
命运演奏版图,摹式因缘溯求;众生融汇的全隙磁场,心神如常。
光阴荏苒虚怀,善及身形达兼天地;见诸灵犀,因势利导且随波逐流。
盘结时空共相达观,智慧萌发共振。
真理藏蓄,时空超度复相涌动。
光色融汇,感知潜移默化。
秉承心领神会,驱使效能规范;经略彪炳,奇门遁甲的蝶极斑斓。
悬浮噬旋实在,沧海桑田释境;吸纳时空的炼境僰发,万象载运。
大道负担盈余,运转摹动寰宇恒久;洞若观火,盘绕向背的秉性熔炉。
循复衍化遁境渊源,如影随形向度;星旗电戟,籍贯胴体自然善心。
可然规则,取法通灵摹动;摹同异化派系,星移斗转衡常;通灵征途,业障迭境的数控风暴。
生活哺养救赎,复活秉承关联;格物致知的极限演绎,韬光养晦。
道达形神飙张,睿知浮屠浮想联翩;时过境迁,灵魂羁旅的本能衍化。
无相逻辑有相构成,及得圈套法度;豁达繁衍,约定俗成窥知奥秘。
虚在腾跃,通达释境圣殿。
超越联动融通,神迹神奇摹术;承继和谐,藏蓄端倪的融汇贯注。
宗教图腾时光,厚此勃彼通关;聪慧智能的精深造化,日臻完美。
实相繁荣迷途,心德禀性博弈春秋;奥妙自通,般若如厮的破立溯求。
不可揆度逻辑裂隙,伏藏欲念超度;石火霆电,化繁就简数理核心。
必然规范,典法意志彪炳。
格物致知熔汇,天经地义向度;增益意志,权威磁场的轮会媾和。
理念实践时代,众所周知魔化;通灵迭极的璀璨王朝,驹骥光影。
信仰睿智通灵,衡常取道触类皆通;逾越春秋, 命运繁衍的易理衡常。
奥妙繁华融通融汇,诸灵因循继续;厚德载物,过境性灵完美让渡。
禀性翱游,任重道远羁旅。
蒸腾璀灿性能,潋滟重迭彰表;沧桑正道,噬相循复的审时度势。
太初雷霆道尺,魔焰能耐豁达;易变载运的玄武通灵,体裁雄浑。
维系厚继勃发,化繁就简媾和联动;盘恒黑白,循环融汇的皮影峥嵘。
向往经略演绎摹式,吐哺辍洗程度;飙举电至,通达熔汇规律轴心。
或然规约,用法理念权衡。
春秋笔法最正确的解释
春秋笔法最正确的解释
嘿,你知道春秋笔法不?这可不是一般的玩意儿啊!就好比你看到
一个人表面上在笑,但你能感觉到他心底可能藏着事儿,春秋笔法就
有点这种感觉。
比如说,历史上记载某个国王做了一件事,文字上可能就那么简单
几句,但里面蕴含的深意可多了去了。
这就像是一部悬疑电影,表面
的情节之下藏着各种暗线和深意。
“哎呀,这里面到底有啥门道啊?”
你可能会这么问。
孔子写的时候,那就是用了春秋笔法啊!他不会直接说这个国王坏
透了,而是通过一些细节的描述,让你自己去体会。
这就像你朋友给
你讲个故事,不说主角好坏,让你自己去判断。
咱再举个例子,说有个大臣,书上就写他某天去了某地,见了某人。
但没写他为啥去,去了之后干了啥。
这时候你就得开动脑筋去想了,“他到底去干啥了呢?”这里面是不是有啥猫腻啊?这就是春秋笔法的
妙处。
你看那些历史书,很多时候都有这种春秋笔法的影子。
有时候一个
小小的用词,都能让你琢磨半天。
“这里为啥用这个词,不用那个词呢?”
其实春秋笔法就是一种很含蓄、很微妙的表达方式。
它不直接说破,但又让你能感觉到背后的意思。
就好像一个武林高手,不出手则已,
一出手就直击要害。
在我看来啊,春秋笔法就是历史的一种独特魅力。
它让我们在阅读
历史的时候,不能只是表面看看,而要深入去思考,去挖掘那些隐藏
的信息。
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历史,从历史中汲取教训。
所以啊,
可别小看了这春秋笔法哟!。
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指文笔曲折,意含褒贬的文字。
227、绰约多姿:形容女子身材长得很美。
228、从善如流:指乐意接受别人的正确意思。
229、摧枯拉朽:形容极容易摧毁。
厝火积薪:比喻隐藏着极大的威胁。
231、错彩镂金:形容文学作品词藻绚烂。
大处落墨:比喻做事从大处着眼,首先解决关键问题。
233、大吹大擂:比喻大肆宣扬,过分的夸张或显示。
234、大惑不解:多用来表达不满或质问。
哀而不伤:悲哀而不至于伤害身心。
后用形容某些诗歌,音乐优美典雅。
感情适度,也比喻做事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
安土重迁:留恋乡土,不愿轻易迁居他处。
土、乡土。
重,不轻率。
暗送秋波:原指暗中用眉目传情。
后引申为暗中示意,献媚巴结。
秋波:秋天的水波。
形容美女的眼睛。
238、跋前踬后:跋,踩踏。
踬,绊倒。
本指狼向前就踩住了自己的下巴,向后又会被尾巴绊倒。
形容进退两难。
239、大是大非:属于政治原则性的是非问题。
240、大相径庭:形容彼此矛盾,相去很远。
241、箪食瓢饮:一箪的食物,一瓢的饮料。
古代指贫困的生活。
242、当仁不让:表示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积极主动的去做,不应推诿。
243、党同伐异:和自己同派的就偏袒,不同派的就攻击。
244、得陇望蜀:比喻人贪得无厌。
245、得意忘形:形容高兴得失去常态。
246、得意忘言:原来是说,语言是达意的,已得其意,就不再需要语言了,后来用表达互相默契心照不宣。
247、巧言令色:形容花言巧语,假装和善的样子。
248、仁至义尽:指对人的善意帮助做到最大的限度。
249、忍俊不禁:忍不住的笑。
250、瓦釜雷鸣:声音低沉的沙锅发出的雷鸣般的响声,比喻庸人居于高位。
251、外圆内方:比喻人外表平易近人,能灵活应付,实际却很认真严肃。
252、微言大义:指精微的语言中包含着深远的意思。
253、相敬如宾;指夫妻互相尊敬,如同对待客人一样。
254、言近旨远:话很浅近,含义却很深远。
255、以儆效尤:以:目的是;儆:使人警醒,不犯错误,告诫;效:模仿,效法;尤:过失,过错。
春秋笔法通俗解释
春秋笔法通俗解释
春秋笔法,又称“古籍行尝笔”,是盛行于周代的一种专用文字,大多应用于传唱古典文学作品中原文的表达方式。
它是由古代的楷书与行书所组成的字体,有着特殊的文字形态,即楷书笔势稍平,偏向横笔;而行书则通常尖利横笔,结构直线平齐,气势苍劲,加上楷书中间插入行书中的特殊文字,使笔法变得更加灵动,丰富了之前书写的层次。
春秋笔法可以说是文字技艺的精粹,对字体表达的要求也是极高的,学习这种书法,需要长时间的磨练。
首先,要了解古楷书笔势的变化过程,不断模仿,使每种字的笔势打得更为准确,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书法错误的出现。
其次,要熟悉行书的一般笔顺,掌握其極低的笔画交叉点,梅花纹、磨痕等等,使每个文字都能在书写时变得更加精细。
此外,春秋笔法也要求笔迹是一整幅平均的线条,使字看起来有秩序、有美感,而不是错综复杂的网状的乱线。
用春秋笔法书写,能够让文字变得更有活力,更具艺术价值,令人流连忘返。
当然,春秋笔法的学习也需要付出极大的耐心,因为古书的文字图案千变万化,需要学习者反复练习,进而勤能补拙,把书法变得更漂亮,也能培养到作者的审美情趣,成为一种最高级的艺术形式,令人回味无穷。
《春秋》笔法名词解释
《春秋》笔法名词解释嘿,朋友!咱今儿来聊聊“春秋笔法”这一有意思的名词。
您想想,历史就像一条长长的河流,里面的故事和人物多得像河里的水滴。
而记录历史的人呢,就像是在河边捡石头的人,他们得挑选那些有价值、有意义的石头来告诉后人河里都有啥。
“春秋笔法”就是他们挑选石头的特别方法。
所谓“春秋笔法”,简单说就是一种在写史书的时候用的巧妙手法。
它不直接说好坏对错,而是通过用词的细微差别、对事件的选择和叙述的方式,来表达作者的看法和态度。
这就好像您去评价一个人,不直接说“这人真坏”,而是说“他做的那些事儿,让人没法儿夸”。
比如说,同样是战争,有的被称为“伐”,有的被称为“侵”,还有的被称为“袭”。
这里面可大有讲究!“伐”呢,通常是指正义的、有理由的战争;“侵”就有点不那么正义,带着点儿侵略的味道;“袭”那更是偷偷摸摸、不正大光明的啦。
您瞧瞧,就这么几个字,背后的意思可深着呢!再比如说,对于君主或者大人物的行为,如果是值得赞扬的,就写得详细;要是不太好的,可能就简单带过,甚至不提。
这是不是有点像咱们生活中,对自己喜欢的人就多夸夸,对不喜欢的人就少提几句?“春秋笔法”还特别注重维护礼法和道德规范。
如果有人违背了这些,那在史书里可能就没那么好看啦。
这就好比在一个大家庭里,有个规矩,谁要是违反了,大家嘴上不说,心里可都有数。
您可能会问,那为啥要用这种拐弯抹角的方式呢?这就好比画画,直接用大色块涂出来的画可能冲击力强,但用细腻的线条和微妙的色彩变化画出来的,更有韵味,更能让人细细品味,琢磨其中的深意。
而且啊,这种笔法能让后人在阅读的时候,自己去思考、去判断,而不是被作者强行灌输观点。
这多有意思!就像给您一把钥匙,让您自己去打开历史的宝箱,发现里面的宝贝。
总之,“春秋笔法”是咱们中国古代史官们的智慧结晶,它让历史变得更加丰富、有趣,也让我们能从中学到好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您说,这是不是特别厉害?咱们读历史的时候,要是能多留意这种笔法,那可真是收获满满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秋笔法”集释教学相长0515 17:00::“春秋笔法”集释《春秋》本是鲁国的史书,全书文字简略,叙事注重结果,一般不铺叙过程,写法很象今天的标题新闻。
使这本书卓立千古,具有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首先是因为它具有高超的表现技巧,即“春秋笔法”。
历史上,左丘明发微探幽,最先对这种笔法作了精当的概括:“《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汙,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译文:《春秋》的记述,用词细密而意思显明,记载史实而含蓄深远,婉转而顺理成章,穷尽而无所歪曲,警诫邪恶而褒奖善良。
如果不是圣人谁能够编写?见《左传•成十四》。
)遗憾的是,限于体例,左丘明没有充分的展开,我们只能看到他思考问题的结果,而看不到他思考问题的过程,因而“春秋笔法”这个时期还显得有些朦胧。
到了西汉,一代大儒董仲舒在他的代表作《春秋繁露》中,第一个结合《春秋》实例解说了这种笔法。
这是一大进步。
通过这样演绎,这种表现技巧具有了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加上汉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政治措施的推行,这种表现技巧具有了在更大范围内传播的条件。
只是董仲舒囿于汉初学术研究的陋习,行文多附会阴阳五行之说,因而后代不少学者把《春秋繁露》界定为哲学著作,因而也使得“春秋笔法”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最终完成“春秋笔法”普及工作的是晋代的杜预。
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十三世祖,武功卓著,学识渊博,很受杜甫的景仰。
他彪炳后世的著作是《春秋左传集解》,此书的学术价值极高,直到今天也属于有关学者的主要参考文献。
他在序言中,根据《左传》的论述,结合《春秋》的实例,逐条加以解说,把这种表现技巧从经院哲学中解放出来,让他成为民众表达思想,沟通感情的利器,从此我们汉语的表现手法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据说,有些外国学者感叹,区别了送气音和不送气音,汉语的读音并不难;但不懂“春秋笔法”,理解汉语就难于上青天了。
的确,我们汉语那些弦外之音,那种王顾左右而言他,那种沉郁委婉,真苦了那些母语不是汉语的外国人。
杜预是这样解说“春秋笔法”的。
“一曰微而显。
文见于此而起义在彼。
称族尊君命,舍族尊夫人。
梁亡。
城缘陵是也。
”(为了减少阅读障碍,我把杜预列举的《春秋》实例,全部调换成文字通俗的事例。
下同。
)第一种不直说含意,但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意思自明。
在中学教材《廉蔺列传》的“完璧归赵”一节中,全部是以“相如”相呼,但独只一句“引赵使者蔺相如”出现了姓氏。
别小瞧了这一“蔺”字,这就是“春秋笔法”。
在中国,如何称呼人,加不加姓氏,每个人都心知肚明。
太史公在叙事时不忘刻画人物,这一“蔺”字写尽了秦王前倨后恭,急切想获得玉璧的心态,胜过了千言万语。
又如中学教材《改造我们的学习》的第一部分,毛泽东写到:“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其优秀人物奋斗牺牲,前仆后继,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是可歌可泣的。
”从文章脉络看,这里通过这一百多年来优秀人物的失败和中国共产党取得的伟大胜利进行对比,用来说明马列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评价历史人物时,他巧妙地使用了“微而显”的笔法,明明想指出他们的“过”,却着力在他们的“功”上做文章,“可歌可泣”一语,高度赞扬了他们的精神可嘉,未竟之语,读者自可补充完整:至于他们革命的结果,实在令人不敢恭维。
这样一方面客观地评价了历史人物,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自己对这些历史人物的由衷的尊敬。
试比较,把“可歌可泣”换成“卓有成效”“收效甚微”就可看出这种笔法的妙处。
调换前者是溢美之辞,调换后者,伤人感情。
再如中学教材《为了忘却的记念》中写烈士冯铿的那句有名的话:“她的体质是弱的,也并不美丽”。
表面看来这是对冯铿的否定。
可是稍一琢磨,你就会产生疑问:鲁迅先生不会对死难烈士如此刻薄吧。
这时你再细玩文意,才发现原来鲁迅使用了“春秋笔法”,不着一字,尽其褒贬。
他否定的是烈士外在的东西,高度肯定的是烈士内在的精神。
“体质是弱的”,目的是来反衬意志是强的;容貌“并不美丽”,目的是来反衬思想品格的美丽。
这样,鲁迅同时讴歌“左联五烈士”,在写法上却避免了重复单调。
这个例子可以作为“文见于此而起义在彼”最好的注脚。
“二曰志而晦。
约言示志,推以知例。
参会不地,与谋日及之类是也。
”文字并不复杂,但表达的意思却很隐晦,人们通过用词的不同,努力去获取更多的附加信息。
例如“张三视察了某地”,我们从中可以推知,张三是位有一定级别的领导,某地是他的辖区,从某地的性质可以推知他主管的范围,他来到某地是工作的需要,也许预示某种敏感的事件将要发生等等。
又如“双方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了坦率的交谈”。
“坦率”意味着双方存在明显的分歧,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并且可以推知,双方有妥协的可能性,但离预定的目标有很长的距离,不排斥事态会进一步恶化等等。
又如中学教材《内蒙访古》中,谈到赵长城时,写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秦始皇面前就站着一个孟姜女,控诉这条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在这里,用了一句“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扩大了句子的容量,增加了许多附加信息,鲜明表明自己的观点。
作为历史学家,坦言自己不知孟姜女何许人也,可见此人纯属子虚乌有。
从逻辑上讲,她的控状自然不能成立。
作为攻击秦始皇的主要“炮弹”都不能成立,那么对秦始皇就有个重新评价、重新认识的问题。
这样后面讴歌赵武灵王就来得自然流畅了。
许多年轻教师讲到这儿只觉得好,但就是无法从理论上进行解说。
现在引入“春秋笔法”这个概念后,这个问题好象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三曰婉而成章。
曲从义训,以示大顺。
诸所讳避,璧借许田之类是也。
”这是指避讳。
从《春秋》始,避讳在中国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学问,个中玄妙,绝非三言两语能说得清楚明白。
举个有趣的小例子。
“原来”在唐宋前一直写成“元来”,明朝建国后,巩固政权是头等大事,统治者最担心的就是“元来(元兵卷土重来)”,普通民众对元朝歧视汉人的政策深恶痛绝,自然也不愿意“元来”。
这样上下一心,“元来”自然地成为“原来”。
恭维别人,其实也是避讳的一种曲折表现,避开你最不愿听的话,说些你最爱听的话,自然关系就显得融洽了。
再举个有趣的例子。
古代御医,官至五品,正好够“大夫”这一级别。
后代称呼医生为“大夫”,最初就含有恭维的意味:您的医术太高明,够格给皇上看病。
久而久之,就成为天下医生的通称。
至于这种现象为什么没有出现在其它行业,只能说明语言的演变还有许多奥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以上三点,是“春秋笔法”的部分内容。
这些当初的高超表现技巧,今天已为人们所熟知。
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中国人都是运用“春秋笔法”的大师,区别只是在于自觉与不自觉,好与不好的程度上。
这同时也可说明,一种高超的表现技巧,一旦为大多数人所掌握,它就只能算是一种基本技能了。
“四曰尽而不汙,直书其事,具文见意。
丹楹刻桷,天王求车,齐侯献捷之类是也。
”这是指照事实录,不加掩饰。
给读者提供足够多的客观事实,引导读者作出预期的结论。
由于没有鲜明地表明观点,又由于事实是客观的,再加上结论是读者自己作出的,因而攻击力极强,使受攻击者处境极为尴尬,想辩解都不知从何下手。
这里提供一个巧妙使用“春秋笔法”来狠狠打击敌人的实例。
现代史上的“三•一八惨案”发生后,刘和珍等人惨遭杀害,鲁迅非常悲愤,他迫切希望全国人民能迅速觉醒,认清刽子手的真面目,于是写下了《记念刘和珍君》一文。
他谈到烈士们遇害时,写到“其一是手枪”,又写到“从背部入,斜穿心肺”。
这里罗列的事实是客观的,反动派无法否认的。
读者根据这些事实边阅读,就边开始作出自己的判断:“其一是手枪”,那么其二、其三是什么?长枪。
官配手枪,兵带长枪,有官有兵,说明是有预谋的。
“从背部入”而不是从正面射击,属于偷袭,自然是场大屠杀。
于是读者对“三•一八惨案”就作出了自己的结论:这是一场有预谋的、属于偷袭性质的大屠杀。
一个政府到了连杀人都只敢偷偷摸摸的时候,就离灭亡不远了。
读者得出的这个结论正是鲁迅想说的话。
只是鲁迅当时身处那种险恶的环境,他还没有充分的证据能象读者那样去直接控告执政府。
为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打击敌人,他就巧妙地使用了这种技巧,在这场战斗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这里我们还原历史的真实:执政府的卫队是个手枪团,所有的卫士全部佩带手枪;卫队与游行队伍垂直相遇,发生了冲突,子弹射击的方向自然会有违常理。
可以比较一下,如果鲁迅按照一般的写法,详细完整记叙事件的全过程,文章的效果又将如何?“五曰惩恶而劝善。
求名而仁,欲盖而彰,书齐豹盗,三叛人名之类是也。
”好人就应该让他名垂青史,恶人就一定要把他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从《春秋》始,中国文人就有一种极强的责任感和是非观,即使因此受尽磨难,虽九死而犹未悔,留下了好多可歌可泣的事迹。
在中学教材《五人墓碑记》中,张溥就非常娴熟地运用了这种笔法。
魏忠贤生前修造生祠,显然希望名垂千古,于是偏偏不称他的名字,而只以“魏阉”“大阉”呼之;而被杀的五人,虽然“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由于他们能够“激昂大义,蹈死不顾”,认为他们应该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迹,所以不厌其烦地记录了五人的名字:“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
这样就非常轻松地达到了惩恶而劝善的目的。
又如中学教材《指南录•后序》。
文天祥写这些诗文的目的,他说的清楚明白:“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说白一点,就是准备流芳百世。
在这篇序言中他介绍了自己不得为而为之的惨烈遭遇,同时也把卖国贼拉上了历史的审判台,梳理全文,你发现只出现了两个人名:吕师孟、贾元庆。
文天祥认为正是由于这两个人,“国事遂不可收拾”,他们是乱臣贼子,千秋万代后也不能让他们逃脱惩罚。
所以他在自己的诗文里记下了他们的名字,让他们背上千古骂名。
文天祥的目的终于达到了。
今天在我们缅怀那些志士仁人的时候,我们脑海中不时也会浮现出一些代表着罪恶的名字。
这就是“春秋笔法”的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