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教学的理论基础共7页word资料

合集下载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靳玉乐艾兴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正处在推广阶段,但当前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等涉及到改革的根本性问题上有了不同意见的争论,这些争论将会对新课程改革的走向产生影响,必须正确对待和引导。

是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还是常提常新的杜威的实用主义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改革不能仅仅停留在“教科书的更换”等技术层面的革新,而是课程理念的创新与深化。

二十世纪,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三次课程改革。

第一次改革出现在二十世纪初,改革的理论是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第二次课程改革出现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改革的理论基础是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第三次课程改革出现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的理论基础是新兴的建构主义。

我国正在进行第八次课程改革,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的真理观、知识观为强调发展儿童自主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肖川:《知识观与教学》,《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第11期)建构主义是对传统的学习观、知识观、课程观的一种挑战和超越。

——钟启泉:《课程发展的回归现象和非线性模式》,《教育研究》,2004年第11期现代课程改革真正的挑战不是古典主义者依据理想的知识标准所开展的批评,而是后现代主义者试图使知识接近社会经验的课程革命,因为后现代主义者的理想更接近求知者的生活经验。

———周勇:《现代课程改革的知识重建思路与挑战》,《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第11期在一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我们又隐隐约约能见到杜威的影子。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到底是什么?是一些学者言必称的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吗?或者是常提常新的杜威的实用主义?或者是所谓“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的多元综合?没有谁做出一个明确的回答。

在理论基础上显得含混不清,会导致改革实践的不知所措课程的确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对话,是一个需要我们行动、对话和合作、回荡着多元声音的生机勃勃的领域。

课程改革需要吸收多方面的理论养分,综合各种教育经验,但这并不意味着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就可以是模糊的。

新课程问题教学法实践(3篇)

新课程问题教学法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新课程问题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从新课程问题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实践过程和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新课程问题教学法的理论基础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新课程问题教学法正是基于这一理论,强调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建构知识。

2.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能优势,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

新课程问题教学法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认为学习是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同化和顺应等认知过程,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新课程问题教学法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三、新课程问题教学法的实践过程1.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是实施新课程问题教学法的前提。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情境可以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教材,也可以来源于学生自身的困惑。

2.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在问题情境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明确问题的核心和关键点。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组织学生解决问题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等方式解决问题。

学生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问题解决过程。

4.总结评价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总结经验,评价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效果。

通过总结评价,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新课程问题教学法的效果评价1.学生参与度评价新课程问题教学法的有效程度,首先应关注学生的参与度。

有效教学理论基础

有效教学理论基础

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基本介绍所谓“有效教学”,这是一个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现代教学理念。

它是指教师遵循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指出: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

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有效教学强调的是三个要素,首先是有效果,就是学生把规定的教学内容学懂了,学会了。

也就是说我们在评价一节课的时候,应把着眼点重点放在学生身上,而不是放在教师身上,既不要单纯的看教师的讲解多么博大精深,也不要单纯的看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多么条分缕析,更不能单纯的看教学方法多么新颖别致,而要着重看学生到底有多大收获。

这是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学评价的观念和评价标准所发生的根本转变。

以前有的教师总在课堂上以“讲”为主、夸夸其谈地喧宾夺主,有些公开课或示范课总出现带有弄虚作假性质的花样翻新,这都是因为教学的评价观念和评价标准出现了偏颇。

我们说,任何不管学生实际收获的教学,不论是在课改的背景下,还是在常态的教学中,也无论样式上怎样“新颖”或“创新”,都是失败的。

成效才是衡量效果最准确的量化标尺。

其次是有效率,就是让绝大多数或者全体学生都学懂了、学会了。

“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核心理念。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教育体制的问题,由于中高考升学导向的问题,致使有些学校在教学上只关注尖子生,只关注高分段,这就导致了对教学效率的忽视。

准确一点说,就是对那些学习较差的学生的忽视。

这些人,成了“被遗忘的角落”,会就会,不会就不会,反正升不了重点。

新课程教学的理论基础

新课程教学的理论基础
践与思考U. 东医学院学报 ,04 2 ( )3" 1 1 广 2 0 ,2 1 :0 3 .

代发展 的要求 和肩 负的历史重任之 间还 存在着 巨大的 反差 。正是如此 ,从 而提 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 为基 础, 以邓小平 同志关 于“ 教育要面 向现代 化 , 向世 界 , 面
面 向未来 ” 和江泽 民同志“ 三个 代表 ” 为指导 思想 的新 课 程改革 ,这将推进我 国的教育 事业得到更进一 步 的 发展 , 而促进我 国的社会经济 向更好 的方 向发展 。 进
总之 , 验教学 的发展与科研活动紧密相连。科研 实 和实验教学相辅相成 , 互相促进 。优秀的科研成果可 以 融入实验教学 , 推动 教学 向前发展 , 同时优 良的教学 又 可 以培养高素 质的创新性人 才 ,促 进科研成果 的创 新 发展 。因此我们在 实验课教学 中要 继续发挥科研活 动 的推动作用 ,不 断提升细胞生 物学 实验教学 的水平 和
能力 ,从而 为培养高素质 的创新 型人才培养提供有 利 保 障。
参考文献 :
【 王金发 , 国雄 , 1 】 王 刘兵等.细胞生物 学》 《 课程 与立体化教材 建设 卟 高等理科教育 ,0 5 ( )9 — 6 2 0 ,3 :3 9 .
[1 2刘静 , 刘艳平 , 何莉芳等 . 浅议《 细胞 生物学》 论教学 的技 理
以实验的成败作为评 价学生成绩标准 ,而是 强调对实 验研 究的创新能力和钻研精 神 。以严密周 到的实验设
— —
[ 杨 汉 民.细胞 生物 学》 4 】 《 实验 【 . 京 : M】 北 高等 教 育 出版社 ,
1 7. 99
【张晓 云, 汝滨 , 5 】 周 李永泉.医学细胞生物 学》 学改革 的 实 《 教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究竟是什么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究竟是什么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究竟是什么高天明马福迎蒋建华欧美发达国家进行的波及世界的教育改革尚且还多次出现反复和挫折,我们咋能没有困难和问题,咋能一帆风顺?但不管是怎么样的反复和挫折,甚至拉锯,教育就是在这样的反复和挫折中前进了。

应从哲学层面探讨高天明我从网上看到了靳玉乐与艾兴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上的《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读后心中充满了疑问。

作者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作为课程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我看是不很完善的。

我这里不是讲马克思的认识论基础不好,只是觉得这不是课程理论所要讲的直接的理论基础。

课程理论涉及课程与知识,课程与文化,课程与社会等方面的关联。

从这个角度来说,课程理论首先必须在知识、文化和社会三个维度去解决课程建构的理论大厦。

传统的社会中心课程观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有过很长的历史。

在西方,柏拉图的《理想国》最早论述了教育与人的社会目的观,柏拉图强调知识的系统讲授,注意课程内容对人的教化,强调课程内容中的知识必须与建立等级社会的人才需要相结合。

在中国历史上也曾有过这样的课程理论基础,《学记》里说的“化民成俗”,其实讲的就是课程知识的社会目的,儒家教育思想中的伦理教育就是一种社会为本的课程理论。

在这种课程理论传统中,知识中心论的课程设计与社会中心的课程设计在历史的不同阶段时有混淆或模糊,不同的只是表现的程度。

在英国,18世纪和19世纪,文法学校强调科目课程中心,所以英国人经常说小学教师是教孩子,进入初中就是教科目了,不教人又不教科目的教学是看不到的。

在英国的现代中学,则过于强调社会中心的知识课程建构。

19世纪的综合学校,究竟是社会中心还是科目知识中心,教师似乎变得很模糊了。

不过在初中,儿童中心的课程知识观却很少受到指责。

儿童中心的课程知识建构,是针对19世纪教育中的非人道和专制教育而出现的,这种知识课程强调的是“兴趣”。

社会知识中心的课程观则强调知识的社会变化和适应性。

到了20世纪,西方社会注意到了课程知识里的“市场”因素影响,这种课程知识观照顾了儿童的个体习性与教育的社会权利。

新课程理论基础知识

新课程理论基础知识

新课程理论基础知识1、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

2、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1)倡导全人教育。

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研究的愿望与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

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承与技能训练的倾向。

(2)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

(3)体现新时代的价值观。

新课程的基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3、新课程的内容选择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研究与发展改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

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均衡性、选择性三个原则。

4、新课程的教学策略(1)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

(2)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

(3)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

(4)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应用。

5、新课程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

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互动性与互惠性。

6、新课程发起的研究体式格局自主研究、合作研究、探究研究。

改变交往的基本属性是曩昔的那种单纯接受式的研究体式格局。

7、新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求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评价要以促进发展为核心发挥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反馈、激励等功能。

要求评价内容标准要体现多样化、多维化。

8、教师要成为课程的执行者、设计者、创造者。

9、新课程突出研究方式的变革养。

10、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11、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1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知识与技能与价值观。

13、新课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14、新型的师生关系——平等、理解、双向。

建立的途径——师生间的双向交流。

15、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研究体式格局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研究体式格局,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研究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完整word版)课程与教学论

(完整word版)课程与教学论

1.结合你所学或熟知的学科专业,尝试用课程研究的方法分析一门课程的课程属性(25分)。

2。

什么是深度教学?结合你所学或所熟知的学科(语/数..。

),谈谈这门课程要发展学生哪些能力/素养?如何进行这门学科的深度教学? (25分)3。

学术界对“什么是知识”的看法有多种,知识观的冲突归结于知识观立场的分歧,在批判哲学和心理学视域下的知识观后,谈谈教育学立场下的知识理解。

(25分)4。

论证“人在教学中”,并理解“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内话。

(25分)5.运用结构主义思维方式, 分析教学过程的运作特性。

(25分)1。

属性,是事物最基本的特性。

每门学科都有其特定的课程属性。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界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国家颁布的生物课程标准针对不同学段,对生物学科的课程性质作如下描述“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是国家统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物科学素养为主的学种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城之一。

”高中教育阶段的主物学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为宗旨的学科课程是树拉社会主义核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重要载体.有关学者也对生物学科的学科特征进行了探讨,尚未系统地归纳出全面完整的生物课程属性。

生物学科能作为课程而被学生学习,首先是凭借其深刻而富有意义的理论性内容。

其次教学内容可用于指导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具有实到性的意义。

其三,生物课程也具有传播生物方化的功能。

因此我将从理论性属性,实践性属性,文化性属性三个方面来分析生物课程的属性.(一)理论性属性综合为生命性、科学性和思想性三个方面1.生命性:生物学是以生命现象、生命活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生命性是生物课程最本质的属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物知识:在知识内容上,生物课程涵盖了植物学、动物学、生态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相关生物知识.在知识层次上,由大分子物质、细胞谈起,在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生态系统乃至整个生物圈,对生命从微观到宏观作了整体描述。

新课程标准Word文档

新课程标准Word文档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1-12'GYM'1)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人类的许多疾病得到了根治,健康状况大为改善。

但是,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

人们逐渐认识到,健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

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由于国民的健康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幸福都至关重要,而体育课程又是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因此,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体育课程的改革。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制订的。

《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一、课程性质(1-12'GYM'1.1)(一)课程性质(1-12'GYM'1.1.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课程价值(1-12'GYM'1.1.2)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新课改中各家所追求的“直接理论基础”,应该是课程与教学论层面的理论基础,它是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指导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基础上,综合多学科理论而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课程与教学理论。

这个直接的理论基础只能是一元的,而不是多元的,这是由其指导思想和哲学层面的理论基础决定的。

这种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指导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基础上,吸收了古今中外优秀教育教学经验和理论的,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课程与教学理论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它就是教学认识论。

至于后现代主义、建构主义、实用主义、多元智能理论等“现代西方新理论”在新课改中的地位,以及它们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个人全面发展理论之间的关系问题,我们认为,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这些“新理论”进行解读、批判、改造、借鉴,既不能采取简单拒斥,也绝不能简单搬用、套用,更不能说它们是我国新课改的理论基础。

目前国内外理论界尤其哲学界,都已经认识到这些西方哲学思潮在反对科学主义的本质主义、客观主义、理性独断的同时,自身又有相对主义、虚无主义和多元主义等巨大局限性。

部分提倡我国课程创新“概念重建”的专家,对待这些“新理论”却采取了简单化态度,并存在严重误读和随意发挥的现象。

只看到这些“新理论”合理的一面,却无视其局限性。

否定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和有用性,混淆知识的社会生产过程与个人知识的形成过程,把社会建构主义强调的“社会共建”理解成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个体间沟通,把个体知识与社会知识之间的辨证作用理解成是师生个体之间的协商对话。

并认为“建构”就要通过实践或直接经验,“对话”就要进行问答,“沟通”就要“互动”,“互动”就要真的实践行动而不是课堂教学的讲解和理解活动,以此来为否定课堂讲授、强调活动课程进行辩护。

提倡“概念重建”的新课改专家还误读、误译情境学习理论的知识观,把情境学习理论批评脱离实际、不重视应用的知识教学理解成否定客观科学知识的教学。

新课程的三大理论基础

新课程的三大理论基础

新课程的三大理论基础新课程指的是教育结构发生变化,依据新理论和实践改革有所不同的课程设置。

它不仅改变了课程中使用的教材和内容,而且也改变了课程的实施方式,使学习模式更加灵活和有趣,更加符合个人的需要。

新课程的实现,需要一个充分理解的理论基础来支持,本文将从三个方面介绍新课程的三大理论基础:构想性学习理论、社会建构理论和解释器模型理论。

首先,构想性学习理论指的是学习者在探索新内容时,将个人想象力和知识结合在一起,从而展开新思路。

这种理论以心理学家罗伯特斯皮尔伯格的心理发展理论为基础,注重学习者的理解和反思。

另外,社会建构理论指的是学习者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不仅会通过与教师交流来获得新知识,还能通过与同学和他人分享经验来改变原有的观念。

最后,解释器模型理论强调的是,教师需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让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贴近学生的实际状况,自下而上的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有更深的理解。

总的来说,运用新课程理论和实践,课程的设计可以借鉴构想性学习理论、社会建构理论和解释器模型理论。

构想性学习理论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更好地综合运用知识;社会建构理论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更加合理地对学生进行教学;解释器模型理论能够更好地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在课程中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实现学习主动性。

课程改革应基于各种理论结构,但有效的新课程必须具备良好的理论基础。

因此,在实施新课程前,应从构想性学习理论、社会建构理论和解释器模型理论三个方面,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等有充分的了解,以实现新课程的有效实施和解决学习问题。

新课程的实施,不仅受到教师的影响,并且也受到学校的影响,学校要提出合理灵活的学校政策,保证学生的学习有质量的保证,并且加强学校的管理,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建立适宜的激励机制,促进新课程的有效实施,实现全人类的有效发展。

综上所述,新课程的三大理论基础是构想性学习理论、社会建构理论和解释器模型理论,只有充分理解这三种理论,才能够更好地设计新课程,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新课程理论

新课程理论

新课程理论教师招聘考试试题新课程基本理论教师招聘考试试题新课程基本理论1.如何理解并落实新课标中的三维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者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融合于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2.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落实课程的三维目标?①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新教材特点,在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三维目标”的落实。

②“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个有机整体,不是三项并列目标,不能将其硬性割裂分开。

③三维目标的落实是一个灵活创新求真的过程,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有序地落实。

④受传统的习惯影响,教师尤其要强化“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层面上的目标意识。

3.新课程结构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特征是什么?《纲要》明确要求课程设置必须“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既是本次课程结构调整的三条基本原则,又是新课程结构区别于现行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

4.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指向主要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情感体验、意识态度、意志品质的培养,是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系统的基础知识传授不再作为追求的唯一或主要目标。

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①获得亲身参与科学探索的积极体验;②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学会合作与分享;④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⑤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⑥激活知识储存,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5.新课程强调的教学观是什么?新课程强调的教学理念主要有:①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交流,是沟通,是对话;是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是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是师生与教材的对话。

②教学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与方法。

③教学应是认知与情意的统一,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是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有机贯串于教学全过程。

④教学中。

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标准小学英语教学的文化意识的理解及培养-7页word资料

新课程标准小学英语教学的文化意识的理解及培养-7页word资料

新课程标准小学英语教学的文化意识的理解及培养在《英语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文化意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

文化意识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英语学习有许多跨文化交际的因素。

在英语教学中,应适当渗透英语国家的文化,来增进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同时加深其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那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意识呢?这正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

一、如何理解二级文化意识目标?《标准》在文化意识的培养上提出的三个分级目标,即二级、五级和八级。

其中二级是小学毕业应达到的目标。

表格一列举了二级文化意识目标具体描述以及作者的举例。

从以上表格一看出,语言与文化紧密相连,语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定的语言表达一定的生活背景,了解文化背景是理解语言的前提。

但是,长期以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许多教师认为,只要教好听、说、读、写和词汇、语音和语法,学生就可以进行交际。

实际上,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就容易产生误解甚至是“文化休克”现象,从而直接导致语言使用上的失误。

《标准》明确规定了二级文化意识的目标,不仅提供了具体的文化意识方面的教学内容,使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结合具有可操作性,而且把文化意识作为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一部分,使社会文化能力也纳入了交际能力的一部分,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根据教学目标的具体描述,老师们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甚至可以结合教材内容,适当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汇或句子。

如关于二级文化目标中的问候语,小学阶段接触到的就有“Hi! Hello! 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 How are you? etc” 又比如,节日是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西方国家中的重要节日除了“Thanks Giving Day,Christmas Day”外,还有万圣节( Halloween),复活节(Easter Day),Mother’s Day,Father’s Day,April Fool’s Day等。

新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理念(精简版)

新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理念(精简版)

新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理念(精简版)一、新课改的理论基础:(部分理论简介)1、多元智能理论: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视觉?空间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存在智力。

为新课改提供了新支点、新依据、新视角。

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本来是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

其核心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个人的学习是一个心理过程;学习是一种自发的、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过程;强调学习方法的学习和掌握,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经验;强调做中学;最好的学习是学会如何进行学习;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学习者认为是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或经验;学生具有学习潜能并具备“自我实现”的学习动机,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二、新课程体系改革内容:1、改革课程功能,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学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改革课程结构,适应时代要求及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要求,体现课程的科学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革课程内容,加强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革课程实施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革课程评价标准,要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素质提高、改进教学实践、推进素质教育上的功能。

6、改革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的适应性。

总之,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一代新人。

新课程教学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共7页word资料

新课程教学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共7页word资料

新课程教学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之一,其基本内涵是:“人类社会的任何活动都要以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为目的,它强调人是自然、社会、自身的主体”。

现代教育对“以人为本”赋予了新的内容,就是面对学生这一特定的群体,教师如何把社会发展过程所需要的知识、能力以最简捷、最有效的方法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有能力继承传统的科学,并在此基础上发展现代科学和未来科学,在不断延续人类科学发展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自身健康成长,这也是教育的根本所在。

要实现这一历史使命,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要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一、对“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认识“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其根本所在就是以人为尊,以人为重,以人为先。

它以充分开发个体潜能为己任,以丰富的知识、完整健全人格的培养为目的。

在教学中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研究差异,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引导学生学习。

既关注那些可能成为“家”的少数学生,更要关心那些成为“匠”的多数学生。

实现教育面前无差生,让每一个受教育者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发展。

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是育人之本教育的真谛绝不是捧上一张张令人满意的成绩单,而应是捧出一个个鲜明而富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

教育的使命就是让每个生命成为他自己。

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对学生采取同一评价标准和整体划一的评价方式,以尊重学生个性特点,促进学生发展的新观点,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教师的“学生观”,就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对象的基本看法。

面对社会的飞速发展,如果我们仍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教鞭下,教师是教书的机器,学生是学习的机器,教师看重的是学生的分数,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那就是应该视为教育上的失误。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于20世纪八十年代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向传统的评价学生能力的观念提出了挑战,对西方乃至世界各国的教育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新课程理论基础知识

新课程理论基础知识

新课程理论基础知识1.实施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

2.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包括倡导全人教育、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空间、体现新时代的价值观。

3.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均衡性、选择性三个原则,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是基础,而淡化“双基”精选则更注重对学生终身研究与发展的培养。

4.新课程的教学策略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应用。

5.新课程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互动性与互惠性。

6.新课程提倡的研究方式为自主研究、合作研究、探究研究,改变过去单纯接受式的研究方式。

7.新课程的评价体系既关注结果又重视过程的评价,以促进发展为核心,发挥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反馈、激励等功能,要求评价内容标准多样化、多维化。

8.教师要成为课程的执行者、设计者、创造者。

9.新课程突出研究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自主研究、合作研究、探究研究的能力。

10.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11.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1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3.新课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注重每个学生的发展。

14.建立平等、理解、双向的师生关系的途径是师生间的双向交流。

15.核心任务是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研究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研究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研究。

16.教学活动设计要求教学目标的多重性,不仅是知识与技能,还包括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为了切实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资源的构建应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和建议重新组织,教学过程应具有生成性和开放性,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创新。

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包括基础性原则、全面性原则、科学性原则、选择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时代性原则。

新课程理论

新课程理论

新课程改革及新课程理念(精简版)一、新课改的理论基础:(部分理论简介)1、多元智能理论: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视觉?空间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存在智力。

为新课改提供了新支点、新依据、新视角。

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本来是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

其核心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个人的学习是一个心理过程;学习是一种自发的、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过程;强调学习方法的学习和掌握,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经验;强调做中学;最好的学习是学会如何进行学习;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学习者认为是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或经验;学生具有学习潜能并具备“自我实现”的学习动机,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二、新课程体系改革内容:1、改革课程功能,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学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改革课程结构,适应时代要求及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要求,体现课程的科学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革课程内容,加强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革课程实施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革课程评价标准,要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素质提高、改进教学实践、推进素质教育上的功能。

6、改革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的适应性。

总之,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一代新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教学的理论基础新课程的改革,不是纯粹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人们对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所作的主观反应。

因此,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不仅决定了一定社会中的教育是否要进行改革,而且也从根本上决定了改革的方向、目标乃至规模。

整个教育发展史的事实表明,社会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都将引发学校教育的重大变革。

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既往的七次课程改革,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于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承认,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同时代发展的要求和肩负的历史重任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反差。

正是如此,从而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的新课程改革,这将推进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的社会经济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对新课程的认识(一)新课程改革情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具体目标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改革方面主要有: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教师的培养和培训、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

(二)新旧课程的比校新旧课程的最大区别在于课程目标从单维向多维的转变。

主要表现为:旧分科课程的特点是: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相对独立,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强调学科知识的优先性;以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为线索,强调本学科自成一体;旧课程的缺点是:容易导致轻视学生的需要、经验和生活,忽略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学科间人为分割,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广度;旧课程的优点是:突出教学的逻辑性和连续性,学生可简捷有效地获取学科系统知识,体现教学的专业性、学术性和结构性,有利于学科尖端人才的培养和国家科技的发展,有助于组织教学与评价,便于提高教学效率。

新课程的特点是: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实现了分学科课程目标由“知识与技能”的单维目标向三维目标的转变;新课程的内容更具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教材内容多为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内容强调了“五性”特征,即科学性、社会性、生活性、实践性与整体性。

二、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

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三、新课程的理论基础在我国改革开放迅猛发展的重要时刻,我们党科学地总结了当代国内外有关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提出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也为我国教育发展与改革、教育研究与新课程教材编写及教学奠定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原因主要有:第一,从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来看。

邓小平的“三个面向”是邓小平理论关于文化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的基本理论,又反映了时代发展对我国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推进,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论的推进。

所以在课程改革中,必须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第二,从新课程内容来看。

由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到教学过程再到教学评价,无不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及科学发展观在其中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统一的认识论,也是不断发展的哲学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不是直接的教育理论,但它是我们所依赖的哲学基础。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

所以根本上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这是我国教育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四、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对马克思主理论的正确认识及运用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基础,以促进学生科学全面的发展作为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教育思想和江泽民同志所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发展;另一方面,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并不排斥对其他理论的吸收和借鉴,西方的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这些思潮从方法论和思维方式的角度,都可以给我们的课程改革提供很多的启发和帮助。

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不是所谓的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而是历史选择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

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才是有生命力的理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也是一样,必须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现实条件出发。

后现代主义和建构主义的教育理论产生的土壤均是在教育水平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国民的知识教育水平和整体素质都比较高。

植物的移植尚且需要考虑不同地区的气温、土壤条件,理论更要考虑到不同国家的现实条件才能进行“移植”。

处在转型期的中国,广大人民的整体文化水平、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都还急需提高,离开这些现实条件妄论所谓的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只不过是理论研究者的自娱自乐。

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们必然的选择。

脱离传统和现实的推倒式革命,会给教育带来严重的后果。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从我国的教育传统出发,吸收我国教育传统中的精华,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发展。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当中,我们要谨慎处理好继承与超越的关系,完全脱离传统的超越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态度。

因为改革不是革命,革命是推倒重来,推翻原来的基础和传统,我国当代教育史上有两次“教育革命”,即1958年的“教育大革命”和“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教育革命”,这两次革命就是脱离了传统和当时现实情况的推倒式的革命,历史已经证明,这两次革命给我们的教育事业带来了严重的甚至灾难性的后果。

因此,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应该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革新。

综合以上方面,马克思主义作为新课程的理论基础是由中国的具体实际情况决定的,也是由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及理论品质决定的,从而使我们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改革课程,改变教学方式方法,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健康地发展。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1、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

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2、“我欲”是贫穷的标志。

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3、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人生至愚恶闻己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