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线岔调整作业指导书
交叉线岔检调
交叉线岔检调
一、交叉线岔工作示意图
线岔是一种线路转换设备,能确保电力机车受电弓由一支接触线平稳过渡到另一支接触线,从而实现转换线路运行的目的。
二、交叉线岔检调
(一)线岔参数测量
1.单开交叉投影示意图
(二)线岔调整零部件检查
1.材料准备
500/700型限制管各1套、可调式整体吊弦3根、电联结器1组、定位线夹2套、开口销若干、各型号垫片及螺母若干、砂纸1张、导电油膏1瓶、承力索防磨条2根。
2.工具准备
接触网多功能激光检测仪1台、水平尺1把、钢卷尺1把、电工工具1套、力矩扳手2把、16-22套筒子2套、钢丝刷1把、短接线1组。
3.。
接触网设备检修与维护—线岔状态调整
1)单开道岔 这种线岔处接触线的定位有两种形式,即标准定位和非标准定位。
标准定位是其交点处于最合理位置。对于单开道岔,标准定位时,两 接触线相交于道岔导曲线两内轨距为745 mm处。标准定位的合理位置是由 定位支柱决定的,而定位支柱应设在距接触线交点1 000~1 500 mm处,最 好是在道岔导曲线两内轨距为835 mm处,即两线路中心距离为600 mm处的 位置上。处于标准定位时,接触线在支柱处的拉出值为350~400 mm之间, 通常取其平均值为375 mm。
图12-6 交叉渡线线岔调整示意图
(5)复式交分道岔处的线岔可参照交叉渡线线岔调整。 (6)两线交叉点垂直投影调整完后,对定位点的拉出值和该定位相邻 两跨的拉出值进行复测,不得超出规定。 (7)检测发现两支导线相距500 mm处的水平和抬高超出安全运行状态
并且不在两内轨夹角的角平分线上。 可采取如下调整办法: a对照检测记录复测交叉点位置。 b 先拆除限制管或松动限制管两端固定线夹调至需要位置。 c 将线坠挂于正线接触线并位于两内轨相距630~1 085 mm范围内,然
后调整正线定位拉出值,直至符合630~1 085 mm的横向中心位置。
d 调整侧线或下锚支定位拉出值,直至该线交于线坠处,则该点就是 两接触线的交叉点。
3 适用范围
1. 新职、转岗接触网工中级资格性培训; 2. 接触网工安全等级三级培训。
4 课程描述
本课程是在接触网线岔测量的基础上对线岔状态 的调整,使其符合检规要求的质量标准。
5 课程内容
一、理论学习部分 在站场上,站线、侧线、渡线、到发线总是并入正线的。如果线路设一 个道岔,接触网就必须设一个线岔(也称架空转辙器)。道岔的形式多种 多样,因而线岔的形式也多种多样。线岔的作用是保证电力机车受电弓安 全平滑地由一条接触线过渡至另一条接触线,达到转换线路的目的。 (一)交叉线岔 交叉线岔在两接触线交叉处用限制管固定,并限制两相交接触线位置的 设备,称为接触网线岔。 当机车受电弓从一股道通过线岔时,由于受电弓有一固定宽度,因此在 未运行到两导线交叉点时,即已接触到另一股道接触线,该处被称为线岔 始触点。在接触瞬间,本股道接触线因受电弓抬升力的作用已有一升高值 ,而相邻股道接触线仍保持原有高度,此时会出现两导线不等高现象,为 保持两导线在始触点基本等高,使受电弓在始触点处不发生刮弓和钻弓事 故,两导线交叉点处应安装一个限制管。
岔道使用作业指导书.doc
GZH-12 标岔道使用作业指导书编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监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华B遂屋设股缶育B艮公司■ CHINA TUNNEL CONSTRUCTION CO., LTD. GUANGDONG莞惠城际GZH-12标项目经理部发布日期:年月曰实施日期:年月曰岔道使用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莞惠城际轨道交通工程GZH-12标盾构隧道岔道使用作业。
2.岔道使用作业(1)盾构隧道水平运输系统的安装和管理由隧道当班隧道值班工程师负责,运输系统的电瓶车司机、调度人员、维护保养人员由隧道值班工程师统一管理。
运输系统所有人员配备无线对讲机。
(2)道岔日常检查工作由隧道综合班组完成,隧道综合班组人员负责每天对道岔进行巡查,日常检查内容包括扳道器完好性、道岔轨道压板安装是否紧固等,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如无法解决及时上报隧道当班值班工程师。
(3)隧道水平运输系统道岔和电瓶车组设置分两阶段,第一阶段为掘进初期(掘进至800m前),只安装1副“Y”形双开道岔和2台电瓶车组使用(图1)。
此阶段道岔设置在进洞口处,2台电瓶车组按照原行使车道进出的原则,即在明挖段哪条道进洞出洞也回原道。
每班运输系统配备2个电瓶车司机、井口1个调度人员、“Y"形道岔处设置1个扳道岔和维护保养人员。
第二阶段为掘进800m 过后至隧道完工,安装1副“Y"形双开道岔、1副渡线道岔和3台电瓶车组进行使用,具体如(图2)所示。
此阶段隧道电瓶车轨道前进方向右手边为上行车道,电瓶车由此道上行进入隧道,前进方向左手边轨道为下行车道,电瓶车由道下行开出隧道。
每班运输系统配备3个电瓶车司机、井口1个调度人员、井口渡线道岔处设置1个扳道岔和维护保养人员、“Y”形道岔处设置1个扳道岔和维护保养人员。
交叉线岔安装调整
交叉线岔安装调整19.1.1适用范围适用于简单链型悬挂及弹性链型悬挂接触网工程线岔安装调整。
19.1.2作业内容复检精调腕臂及承力索、复检精调导高和拉出值、检查无线夹区、精调交叉吊弦、安装线夹固定筋条、测量 A、B 吊弦长度、安装 A、B 吊弦复测导高、模拟冷滑。
19.1.3施工技术标准1岔区腕臂顺线路偏移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偏差为±20mm,两支承力索垂直间隙不小于60mm;2道岔定位柱位置及拉出值应保证两接触线交叉点位于设计规定的范围内,拉出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非工作支抬升量应符合设计要求;3在始触区至接触线的交点处,正线和侧线接触线应位于受电弓的同一侧;4正线接触线距侧线线路中心线,侧线接触线距正线线路中心线,对于宽1950mm 的标准受电弓,在距受电弓中心600~1050mm 的平面和受电弓动态抬升200mm 高度构成的立体空间区域为始触区范围,在该区域内不得安装除吊弦线夹外的其它任何线夹或设备零件。
5线岔安装应按设计偏移量安装,在将螺栓循环拧紧,紧固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
侧线接触线与正线接触线及限制管之间应有间隙且应符合设计要求;6定位器抬升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用包络线检查尺进行检查,保证支持装置各部位均应在包络线以外。
7固定筋条与接触线连接的线夹间距严格按设计要求安装。
19.1.4施工准备1人员配置2材料要求(1)道岔开口侧前方的接触网悬挂已安装完毕并达标。
(2)道岔处定位装置及吊弦已安装,且基本到位。
(3)提前向线路临管单位运输部门提报封闭要点施工计划。
施工前应将作业车停放在需作业区间的邻近车站。
(4)根据施工计划从库房领取施工所需材料,并对其进行外观检查。
(5)将合格材料和工具装在安装作业车上。
(6)对安装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装培训,使其清楚安装技术标准和安全注意事项。
(7)施工当天,安装人员在封闭点前 20 分钟到达车站并上作业车做好准备。
(8)在安装线岔吊弦区域的同时,测量出道岔吊弦 A、B 处承力索与接触线的间距,事先预制好该处 A、B 型两根载流整体吊弦,为安装做好准备。
交叉线岔检修作业指导书
第十四章交叉线岔检修作业指导书一、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铁路接触网交叉线岔检修作业。
二、作业准备1.人员准备(1)梯车作业人员不少于6人(2)作业车作业组不少于4人2.仪表、仪器准备3.机具材料14 吊弦 套 2 含可调式整体吊弦4.劳保用品序号 工具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安全帽 - 顶 6 2安全带双钩根3三、质量标准 (一)12号单开道岔1.道岔柱设在曲线两外轨间距0-400mm 处;12号道岔柱在曲线外侧12号道岔柱在曲线内侧2.线岔交叉点两侧定位点拉出值:工作支拉出值不大于道岔柱正线外轨侧线外轨正线线路中心线 侧线线路中心线道岔柱侧线外轨 正线外轨正线线路中心线侧线线路中心线350mm,侧线工作支拉出值不大于450mm;3.两接触线均为工作支时,相距500mm处的高差:当两支均为正线工作支时,正线线岔的侧线接触线比正线接触线高10-20mm,两支均为侧线线岔时,两支接触线等高;4.一接触线工作支、一接触线为非工作支时,侧线接触线比正线工作支接触线高50-100mm,并按照设计要求延长一跨抬高350-500mm下锚;5.限制管:当线岔距离中锚(或硬锚)距离不大于700m 时,选用L=1800mm限制管。
限制管中心与岔心重合,误差±100mm,并使两接触线有1~5mm的活动间隙,并保证接触线自由伸缩和一支接触抬高15~20mm的技术要求。
安装温度高于平均温度时,应略偏向下锚方向,反之,偏向于中心锚结方向。
6.始触区:在始触区至接触线交叉点处,正线和侧线接触线应位于受电弓的同一侧。
在距受电弓中心600~1050mm 的平面和受电弓最大动态抬高高度(最大200mm)构成的立体空间区域为始触区范围,该区域内不得安装除吊弦线夹(必需时)外的其他线夹或零件。
侧线接触正线接触受电弓阴影部分为始触区7.由正线与侧线组成的交叉线岔,正线接触线位于侧线的下方,由侧线和侧线组成的线岔,距中心锚结较近的接触线位于下方。
接触网交叉线岔测量作业指导书
接触网交叉线岔测量作业指导书1主要内容检测项目主要包括:检测交叉点两侧定位点拉出值,交叉点位置,两工作支相距500~800mm处的抬高量,锚支800mm处的抬高量,线岔始触区位置等参数。
2适用范围适用于管内普速铁路接触网交叉线岔的检测作业。
3周期及作业条件检测周期:6个月作业条件:根据实际情况,一般采取远离作业方式,也可利用停电天窗开展静态检测。
4检测作业1.作业准备(1)人员:不少于5人。
(2)工、机具:接触网激光测量仪、安全用具、防护用具、照明用具、通讯工具等。
2.作业程序(1)单开道岔:图1单开道岔示意图①检测顺序为从始触区依次测量(始触区→两工作支高差→交叉点→定位点→锚支800处抬高)到下锚支800处抬高。
(如图1)②单开道岔检测:线岔始触区(A区):侧线工作支接触线距正线线路中心600-1050mm范围内,正线工作支接触线距侧线线路中心600-1050mm范围内,不得安装任何线夹。
两工作支高差的标准状态值(B区):当两支接触线均为工作支时,两线相距500mm、800mm处,正线线岔侧线接触线比正线接触线高15~25mm,侧线线岔两接触线高差不大于20mm。
交叉点位置的标准状态值(C区):交叉点应位于道岔导曲线两内轨距735-1050mm 范围的横向中心位置,允许偏差±50mm。
线岔承力索交叉处,两承力索垂直间距不小于60mm。
定位点测量的标准状态值(D区):使用激光测量仪对支柱定位点接触线高度及拉出值进行测量。
接触线高度要求:标准状态为设计值±30mm。
接触线拉出值要求:标准状态为标准值±30mm。
非支抬高的标准状态值(E区):非支接触线距正线线路中心800mm处,非支接触线比正线接触线抬高60-90mm,并向下锚方向均匀抬升。
(2)复式交分道岔:①检测顺序为从始触区依次测量(始触区→两工作支高差→定位点→交叉点→两工作支高差)到两工作支500mm-800mm处的高差。
线岔调整技术交底书
线岔调整技术交底书交底单位:中铁11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武汉枢纽项目部工程技术部编制:审核:接收人:交底时间:年月日编号:ZT1107HNJJ-02 一、道岔定位调整(单开道岔标准定位)1)、准备材料①、计算位于线岔交叉处下方的接触线由线岔至中心锚结的距离L。
②、根据L值选定线岔型号。
并测量出线岔管中心位置,作出标记。
2)、作业准备①、检查车梯外观状态,确保作业安全。
②、在道岔导曲线外侧两线间距600mm处,按设计拉出值在两内轨间测量出两支接触线的投影位置。
并作标记。
③、测出道岔两内轨间距为630mm处的中心点和760mm处的中心点。
两中心点连线上的任意一点即为两支接触线交点的投影位置,一般调整到道岔两内轨间距为745mm处的中心点。
3)、安装定位装置①、经车站允许后,将车梯抬上轨道,作业人员上车,校核车梯高度。
②车梯上作业人员在地面人员的配合下,用钢卷尺测量出腕臂上定位环的安装位置,将定位环移到此位置,紧固定位环螺母,至弹簧垫片平为止。
③、安装定位管及定位管斜“V”拉线。
④、在定位管上安装定位器。
并将两支接触线分别固定到所在定位器的定位线夹内。
⑤、按“作业准备②”中测出的接触线投影位置分别把两支定位器在定位管上固定好。
4)、测量调整①、车梯移至接触线交叉点处,在交叉点上挂上线坠;地面人员测量交叉点是否在“作业准备③”测量的中心点连线上。
如有误差,测量出交叉点与中心点连线的偏离值。
②、若交叉点偏离值超标,则车梯移动至道岔定位柱和两支接触线另一个悬挂点处。
调整两支接触线两端的拉出值。
并使各悬挂点拉出值符合要求。
③、车梯移至线岔两侧各吊弦处。
调节吊弦长度,使接触线高度达到标准。
④、车梯移至线岔两支接触线均为工作支的一侧,在两线水平间距为500mm处。
用水平尺检查两支接触线高度是否水平,有高差则通过调整吊弦长度使其达到标准。
⑤、车梯移至线岔另一端,接触线一支为工作支,另一支为非工作支。
在两线间距为500mm处,用水平尺、钢卷尺检查非工作支接触线比工作支抬高量。
道岔安装调试作业指导书(新编版)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道岔安装调试作业指导书(新编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道岔安装调试作业指导书(新编版)适用范围本施工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四线制、五线制道岔、液压道岔安装调试单项试验。
作业准备1、施工调查2.1.1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设计文件审核。
熟悉道岔转换、表示工作原理及改配线方案。
2.1.2联系工区检查确认组合到分线盘、分线盘至转辙机电缆通道正确。
需要修改配线的,根据修改设计文件,确认改配线位置及拆除、添加配线方案及措施,并做好醒目标志。
2.1.3调查确认现场原道岔号、道岔位置、开向、电转机安装位置、电缆配线与图纸是否相符。
道岔电缆终端盒是否影响新铺道岔电转机下落。
2.1.4调查确认原道岔岔前、岔后、及道岔切割绝缘{直股或弯股切割}位置及型号、数量。
2.1.5调查确认原道岔跳线、轨道连接线、轨道引接线安装位置及规格、数量。
2.1.6调查确认工务预铺道岔位置、道岔预铺是否平顺,轨距、枕距是否符合道岔安装技术要求,电转机安装位置空间是否侵限。
2、工作前准备2.2.1安全预想2.2.2召开班前会,作业负责人布置当日工作内容和人员分工,明确作业地点、时间、任务、方法、标准。
2.2.3做好安全预想,由作业负责人(或安全员)根据当日工作内容有针对性地交待劳动安全和行车安全措施。
2.2.4清点、检查作业工具、材料、仪表齐全良好。
2.2.5试验通讯联络工具、照明工具(根据作业时间)状态良好2.2.6作业防护用品携带齐全。
18、高速铁路交分线岔检修作业指导书
编号:版本号:高速铁路交分线岔检修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发布××××-××-××实施××供电段(章)修订记录高速铁路接触网交分线岔检修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1.1适用于高速铁路交分线岔的检测、全面检查保养作业。
1.2检测周期:6个月;检查保养周期:12个月。
2 编制依据2.1《高速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则》(铁总运[2014]221号)2.2《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铁总运[2015]362号)2.3《上海铁路局供电处关于公布供电系统班组专业台账样张的通知》(供安设函〔2016〕47号)2.4设计文件、安装图和产品说明书3 检测、检查保养项目3.1外观检查3.2测量3.3检调与更换4 关键安全风险卡控根据作业现场实际情况落实好触电伤害、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车辆伤害、作业车运行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等风险项点的防控措施,对该设备检修过程中存在的关键安全风险提示如下:4.1作业人员不宜位于线索受力方向的反侧,并采取防止线索滑脱的措施;在曲线区段进行接触网悬挂的调整工作时,要有防止线索滑脱的后备保护措施。
4.2使用手板葫芦作业时,要有防止滑脱的安全措施。
4.3作业结束后,认真清点工具、材料,做到工完料清,防止工具、材料遗留在线路上。
5 作业流程图1 交叉线岔检修作业流程图6 工具、材料和人员要求表1 人员要求注:其他作业人员根据现场实际需要配置。
表2 携带工具表3 材料准备7 作业内容及标准7.1 外观检查7.1.1支撑定位装置外观检查检查支持装置各零部件外观状态,应无缺失、裂纹及腐蚀等现象,螺母、零部件标画有印记时,应检查印记位置不得发生变化,具体检查标准参照支撑定位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执行。
(完整版)道岔精调作业指导书
道岔精调作业指导书因为道岔构造比区间轨道要复杂,因此道岔丈量和调整的程序应要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调整前,全面检查各项密贴状况(钢轨外口轨底与垫板挡肩,顶铁与尖轨、新轨轨腰,尖轨、心轨轨底与滑床板,尖轨与基本轨,心轨与翼轨,扣件弹条中部前端下额与轨底顶面);调整前,检查全部钢轨接头平顺性,必然达到规范要求;调整后,道岔各项几何尺寸、平顺性指标必然知足要求;坚持以直股为主的原则;道岔内部轨距、水平应采纳道尺全面检查,与轨检小车数据进行比较解析。
1作业准备1.1 人员及机具(1)人员配置道岔精调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依据要求精选专业技术水平高的技术员和技术工人进场。
全部技术和管理人员都必然经过培训,施工前全部作业工人都必然经过技术培训,经核查合格后方可上岗。
主要进场人员及分工见下表:序号名称人数职责1作业队队长1负责现场平时道岔施工管理2作业队副队长1辅助队进步行施工管理3 主管工程师 1 负责道岔施工技术及调整方案拟定4 质检工程师 1 负责精调质检工作管理5 安全环保 1 道岔铺设安全及文明施工管理6 数据采集及解析 4 负责采集数据及解析7 精调作业人员10 负责道岔精调工作8 物质设施 3 负责道岔施工物质及设施供给共计22(2)机具配置1)主要丈量设施序号机具名称数目备注1 全站仪 1 台CPⅢ点复测、坐标放样等2 CPⅢ目标棱镜8~ 12 个全站仪自由设站边角交会的目标3 轨道几何状态丈量仪 1 台道岔几何参数丈量4 轨距尺( 0 级) 1 把检测轨距及水平铺助工具5 支距尺 1 把检查道岔内部尺寸6 方尺 1 把检查道岔方正7 塞尺 2 把道岔内部密贴检查8 卡规 2 把道岔尺寸丈量9 1m平直度尺 2 把检查钢轨焊缝表面平顺度10 30m弦线 2 套短波轨向、高度检查11 钢板尺 2 把与弦线配合进行丈量12 测力扳手 1 把检查扣件螺栓扭矩值2)主要现场作业设施序号名称型号单位数目1 发电机5KW 台 22 电动扳手-台 23 压机台 44 撬棍根 45 轨距拉杆根 26 照明设施套 11.2 技术准备三掌握一核查:技术人员已仔细学习道岔设计图纸等设计文件,充足理解掌握板式道岔设计特色和要点技术,掌握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掌握正确的调整方法;全部施工人员已进行技术交底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接触网车站岔区调整作业指导书
接触网车站岔区调整作业指导书1.工序流程工作支、下锚非支归位横承及固定绳调整导线拉出值归位布置普通临时吊弦布置交叉吊弦特殊吊弦位置调整(无线夹区及线岔处)弹吊及吊弦调整特殊定位器煨制分断绝缘器安装测量临时吊弦长度正式吊弦布置线岔安装2.岔区调整操作要点2.1工作支、下锚支归位,要使工、非支承力索方向及高度符合设计要求并不得相互磨碰(原则:非支在上工支在下,特殊情况需倒锚调整,非支过渡下锚悬挂点为抬高500偏800mm),非支不得使道岔处定位器受力过大或处于不受力状态,若道岔定位器受力过大可以在督导指导下调整非支角度,缓解定位器张力,下锚支遇新设正式信号机,要提前断电通过,若与信号机相磨蹭,需适当调整下锚支方向。
2.2承力索、接触线工、非支归位后,需再次调整横承及固定绳,使其各部处于良好状态。
2.3岔区跨布临时吊弦要按技术提供布置数据进行,布置交叉吊弦要按安装图要求位置布置,两交叉吊玄顺线路安装间距不得小于500mm,道岔非支下锚侧,仅在工支与非支间装一根交叉吊弦即可,道岔交叉吊弦不能受太大力。
2.4临时吊弦调整本着"先调正线,后调侧线,先调工支,后调非支'的原则,反复调整弹吊张力及各临时吊弦,使接触线高度达到标准要求(即粗调程度),各吊弦点不得出现明显折角。
2.5承力索、接触线线岔交叉点上、下应基本位于一垂面,交叉点距悬挂点不得小于2.5M,若悬挂点处吊弦侵占线岔安装位置,吊弦应向悬挂点方向移。
交叉点侵入弹吊范围,弹吊吊弦移位避让,确保线岔安装位置。
2.6无线夹区(道岔直股或侧股受电弓范围600~1050MM)不得出现吊弦,若有吊弦需移出无线夹区外。
2.7线岔处工、非支接触线处于自然交叉且互不压线状态,吊弦调整要使上、下导线间隙控制在2CM左右,交叉吊弦处两接触导线要等高,线岔处、道岔定位器处、过渡下锚悬挂点、三点非支导线要按固定坡度比趋势抬升(即呈直线抬高)。
2.8侧线向岔区正线过渡,每两相邻悬挂点高差宜控制在3CM,特殊情况接触线坡度比不应大于1:1000,正线向岔区过渡,每两相邻悬挂点高差宜控制在2CM,特殊情况接触线坡度比不应大于1:1000。
交叉线岔调整作业指导书
1.劳力组织2.主要工、机具名称作业车接触网多功能检测仪水平仪钢卷尺安全带温度计单滑轮大绳小绳梅花搬手力矩搬手作业凳安全帽电工工具备注曲线处备用施工人员人均1 顶施工人员人均1 套规格型号DJJ500mm2m/10m0.5t0.9m 高数量1111/121111211序号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单位台台个把条个个根根套套个顶套项目施工负责人作业人员(技术工人)作业车司机备注全面负责正、副司机各1 人单位人人人序号1 2 3 数量1 4 2操作程序操作步骤及要领技术标准注意事项检查调整腕臂调整承力索高度调整拉出值和导线高度一、检查1.道岔开口侧前方的接触网悬挂已调整完毕并达标。
2.根据环境温度检查已安装定位柱及转换柱腕臂顺路线的偏移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道岔处组合定位器及吊弦已安装且基本到位。
4 .高支承力索与低支承力索距离。
5.两承力索交叉处是否有磨擦现象。
二、调整腕臂利用作业车上的作业凳,松开组合承力索线夹螺栓,调整个别偏移过大或者过小的腕臂,使其偏移值符合设计要求。
三、调整承力索高度利用作业车进行个别承力索高度调整,使其高度达到设计要求。
四、调整拉出值和导线高度1.先用接触网多功能检测仪,检测两定位柱和两转换柱拉出值和导线高度。
2.利用作业车调整个别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拉出值和导线,使其达标。
3.对个别不合适吊弦拆除,用φ2.0根据环境温度,查腕臂偏移表,施工允许偏差不得超过±20mm。
1.调整后的零件紧固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
2.间距不得小于50mm。
3.两承力索交叉点间距不应小于20mm。
用水平尺,钢卷尺测量侧线抬高值,拉出值(详见左图)。
也可用接触网多功能检测仪测量导高及拉出值(拉出值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允许偏差为±20mm)。
严禁踩踏接触线。
操作程序操作步骤及要领技术标准注意事项铁线调整到设计位置,并测量实际吊弦长度值,预制后及时更换。
检查调整交叉吊弦五、检查调整交叉吊弦1.利用作业车,检测已安装的交叉吊弦位置。
交叉作业协调书
交叉作业协调书由于施工中存在交叉作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有关规定,就项目的交叉作业安全防护等相关事宜,按照安全第一、平等互利的原则,订立本协议:一、交叉作业的管理原则:1、施工各方在同一区域内施工,应互相理解,互相配合,建立联系机制,及时解决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并尽可能为对方创造安全施工条件、作业环境。
干扰方应向被干扰方提供施工计划,被干扰方据此提前安排施工,以减少干扰所带来的损失;如双方无法协调一致,或被干扰方必须停工时,则应报请分公司帮助协商解决。
2、在同一作业区域内施工应尽量避免交叉作业,在无法避免交叉作业时,应尽量避免立体交叉作业。
双方在交叉作业或发生相互干扰时,应根据该作业面的具体情况共同商讨制定安全措施,明确各自的职责。
3、因施工需要进入他人作业场所,必须以书面形式(交叉作业通知单)向对方申请;说明作业性质、时间、人数、动用设备、作业区域范围、需要配合事项。
其中必须进行告知的作业有:等。
4、双方应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作业的技能,自我保护意识,预防事故发生的应急措施和综合应变能力,做到“三不伤害”。
5、双方在交叉作业施工前,应当互相通知或告知对方单位施工作业的内容、安全注意事项。
当施工过程中发生冲突和影响施工作业时,各方要先停止作业,保护相关方财产、周边建筑物及水、电、气、管道等设施的安全;由各自的负责人或安全管理负责人进行协商处理。
施工作业中各方应加强安全检查,对发现的隐患和可预见的问题要及时协调解决,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二、具体落实事项:1、双方单位在同一区域内进行时;应在施工作业前对施工区域采取全封闭、隔离措施,应设置安全警示标识,警戒线或派专人警戒指挥,防止高空落物、施工用具、用电危及下方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在同一区域内进行时;必须按设计规定,做好施工现场的防护,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做好现场排水措施,并及时清理作业通道,确保畅通,弃放应安全可靠。
交叉线岔
第十五节交叉线岔一、适用范围适用于高铁接触网交叉线岔检修作业。
二、作业准备㈠作业车作业8人,车梯作业12人。
㈡工具:激光接触网检测仪、手扳葫芦、软套子、角度仪、水平尺、钢卷尺、正面器、力矩扳手、吊弦压接工具、螺丝刀、钢丝钳、安全用具、防护用具、照明用具、通讯工具等(根据具体项目需要携带相应工、机具)。
㈢限制管、定位线夹、平头螺栓、开口销、平垫片、防松垫片、吊弦线夹、开口销、电连接线夹、绑扎线、Ф4.0铁线等(根据具体项目需要携带相应材料)。
㈣接触网平面图、交叉线岔安装图。
三、检修标准㈠道岔定位支柱的位置道岔定位支柱应按设计的定位支柱布置,定位支柱间跨距误差±1m。
㈡线岔交叉点两侧定位点拉出值满足设计要求,误差±30mm。
㈢两接触线相距500mm处的高差标准值:当两支均为工作支时,正线线岔的侧线接触线比正线接触线高20mm,侧线线岔两接触线等高。
当一支为非工作支时,非工作支接触线比工作支接触线高80~100mm,并按设计要求延长一跨抬高350~500mm后下锚。
安全值:当两支均为工作支时,正线线岔侧线接触线比正线接触线高10~30mm;侧线线岔两接触线高差不大于30mm。
当一支为非工作支时,非工作支接触线比工作支接触线抬高50~100mm,并延长一跨抬高350~500mm后下锚。
限界值:同安全值。
㈣限制管长度符合设计要求,并使两接触线有一定的活动间隙,保证接触线自由伸缩。
㈤始触区在始触区至接触线交叉点处,正线和侧线接触线应位于受电弓的同一侧。
对于宽1950mm的受电弓,在距受电弓中心600~1050mm的平面和受电弓最大动态抬升高度(最大200mm)构成的立体空间区域为始触区范围,该区域内不得安装除吊弦线夹(必需时)外的其他线夹或零件。
㈥由正线与侧线组成的交叉线岔,正线接触线位于侧线接触线的下方;由侧线和侧线组成的线岔,距中心锚结较近的接触线位于下方。
㈦两组交叉吊弦的间距一般为2m。
17、高速铁路交叉线索检修作业指导书
编号:版本号:高速铁路交叉线索检修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发布××××-××-××实施××供电段(章)高速铁路交叉线索检查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1.1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高速铁路接触网交叉线索检测、全面检查保养。
1.2检测周期:12个月;检查保养周期:12个月。
2 编制依据2.1《高速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则》(铁总运〔2014〕221号)2.2《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铁总运〔2015〕362号)2.3《上海铁路局供电处关于公布供电系统班组专业台账样张的通知》(供安设函〔2016〕47号)2.4安装图和厂家产品说明书3 检测、检查保养项目3.1外观检查3.2参数测量3.3检调4 关键安全风险卡控根据作业现场实际情况落实好触电伤害、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车辆伤害、作业车运行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等风险项点的防控措施,对设备检修过程中存在的关键安全风险提示如下:4.1作业人员不宜位于线索受力方向的反侧,并采取防止线索滑脱的措施;在曲线区段进行接触网悬挂的调整工作时,要有防止线索滑脱的后备保护措施。
4.2使用手板葫芦作业时,要有防止滑脱的安全措施。
4.3作业结束后,认真清点工具、材料,做到工完料清,防止工具、材料遗留在线路上。
5 作业程序图1 交叉线索检修作业流程图6 作业要求表1 人员要求表2 携带工具表3 材料准备7 作业内容7.1 外观检查7.1.1转换柱定位管与导线检查锚段关节(含分相)转换柱处工支定位管与非支导线有无摩擦,线索有无磨损、烧蚀。
7.1.2转换柱吊弦与承导线检查锚段关节(含分相)转换柱处交叉侧吊弦与承导线索有无摩擦,线索有无磨损、烧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整拉出 值和导高
四、调整拉出值和导高 1.先用接触网多功能检测仪,检测 定位及两边支柱定位的拉出值和接 触线高度。 2.利用作业车调整个别不符合设计 要求的拉出值和导线,使其达标。 3. 对个别不合适吊弦拆除, 用φ2.0 铁线调整到设计位置,并测量实际 吊弦长度值,预制后及时更换。
拉出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允许偏差为±20mm。
0.5t
曲线处备用
0.9m 高
施工人员人均 1 顶 施工人员人均 1 套
5
二、操作程序、技术标准及注意事项 操作程序、
操作程序 检 查 操作步骤及要领 一、检查 1.道岔开口侧前方的接触网悬挂已 调整到位并达标。 2.根据环境温度检查已安装定位柱 及转换柱腕臂顺线路的偏移量是否 符合设计要求。 3.道岔处组合定位器及吊弦已安 装,且基本到位。 4.高支承力索与低支承力索距离。 5.两承力索交叉处是否有摩擦现 象。 二、调整腕臂 利用作业车上的作业凳,松开组合 承力索线夹螺栓,调整个别偏移过 大或过小的腕臂,使其偏移值符合 设计要求。 技术标准 注意事项
检查调整 交叉吊弦
五、检查调整交叉吊弦 1.利用作业车,检测已安装的交叉 吊弦位置。 2.用接触网多功能检测仪测量导 高。
6
操作程序
操作步骤及要领
技术标准 1.a 值=接触线移动 +150mm。 2.在道岔间距 800mm 处, 正、侧线导线必须在受电 弓的应按设计要求抬高。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名称 作业车 接触网多功能检测仪 水平仪 钢卷尺 安全带 温度计 单滑轮 大绳 小绳 梅花搬手 力矩搬手 作业凳 安全帽 电工工具 规格型号 DJJ 500mm 2m/10m 单 位 台 台 个 把 条 个 个 根 根 套 套 个 顶 套 数量 1 1 1 1/1 2 1 1 1 1 2 1 1 备注
QSJ-13 交叉线岔调整作业指导书 QSJ-13-1 60kg-38#交叉线岔调整作业指导书 交叉线岔调整作业指导书
一、施工准备 1.劳力组织
序号 1 2 3 项目 施工负责人 作业人员(技术工人) 作业车司机 单位 人 人 人 数量 1 4 2 备注 全面负责 正、副司机各 1 人
2.主要工、机具
3. 对个别不合适吊弦拆除, 用φ2.0
2
操作程序
操作步骤及要领 铁线调整到设计位置,并测量实际 吊弦长度值,预制后及时更换。 五、检查调整交叉吊弦 1.利用作业车,检测已安装的交叉 吊弦位置。 2.用接触网多功能检测仪测量导 高。
技术标准
注意事项
检查调整 交叉吊弦
1.a 值=接触线移动 +150mm。 2.在道岔间距 800mm 处, 正、侧线导线必须在受电 弓的同一侧。 3.岔尖侧两支悬挂也应在 线路的同一侧,非工作支 应按设计要求抬高。
调整腕臂
根据环境温度,查腕臂偏 移表,施工允许偏差不得 超过±20mm。
严禁踩踏接触线。
调整承力 索高度
三、调整承力索高度 利用作业车、作业凳进行个别承力 索高度调整,使其高度符合设计要 求。
1.悬挂点间距不小于 50mm,交叉点间距不应小 于 20mm。 2.调整后的零件紧固力矩 应符合设计要求。
重点留意悬挂点拉 出值和始触点。
结
束
4
QSJ-13-2 60kg-18#交叉线岔调整作业指导书 交叉线岔调整作业指导书
一、施工准备 1.劳力组织
序号 1 2 3 项目 施工负责人 作业人员(技术工人) 作业车司机 单位 人 人 人 数量 1 4 2 备注 全面负责 正、副司机各 1 人
2.主要工、机具
安装线岔
始触区:即正线接触线水 平投影距侧线线路中心; 侧线接触线水平投影距正 线线路中心线 400-850mm (详见左图) 。 1.始触区内严禁安 装任何线夹。 2.始触区附近各类
3
检查 始触区
操作程序
操作步骤及要领
技术标准
注意事项 线夹螺母均朝向离 开支线条的方向,以 防刮弓。
模拟冷滑 检测
八、模拟冷滑检测 1.利用吉斯玛恒张力架线车作业车 (UM1 或 UM2) 升弓, 在线岔 250m 范围内进行冷滑检查,对检测的缺 陷立即进行克服达标。 2.完成后按上述程序进行下一道岔 调整工作。 九、结束 完成当天任务,放倒作业凳,降作 业平台,回收工具,作业车返回停 放地点,施工负责人填写施工记录。
重点留意悬挂点拉 出值和始触点。
结
束
8
模拟冷滑 检测
八、模拟冷滑检测 1.利用吉斯玛恒张力架线车作业车 (UM1 或 UM2) 升弓, 在线岔 250m 范围内进行冷滑检查,对检测的缺 陷立即进行克服达标。 2.完成后按上述程序进行下一道岔 调整工作。 九、结束 完成当天任务,放倒作业凳,降作 业平台,回收工具,作业车返回停 放地点,施工负责人填写施工记录。
3.对对个别吊弦长度不合适者拆除 吊弦,用φ2.0 铁线调整到位,并测 量其实际长度值,预制后再安装上。 六、安装线岔 1.根据中心锚结至线岔安装位置长 度和环境温度,依据线胀系数计算 出线岔安装偏移量。 2.按计算偏移量安装线岔,将连接 螺栓循环拧紧。 七、检查始触区 利用作业车,钢卷尺按设计要求检 查始触区内有无线夹,如有应移出 始触区。 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设计 或产品说明书的要求。
注意事项
3.对个别吊弦长度不合适者拆除吊 弦,用φ2.0 铁线调整到位,并测量 其实际长度值,预制后再安装上。 六、安装线岔 1.根据中心锚结至线岔安装位置长 度和环境温度,依据线胀系数计算 出线岔安装偏移量。 2.按计算偏移量安装线岔,将连接 螺栓循环拧紧。 七、检查始触区 利用作业车,钢卷尺按设计要求检 查始触区内有无线夹,如有应移出 始触区。
0.5t
曲线处备用
0.9m 高
施工人员人均 1 顶 施工人员人均 1 套
1
二、操作程序、技术标准及注意事项 操作程序、
操作程序 检 查 操作步骤及要领 一、检查 1.道岔开口侧前方的接触网悬挂已 调整完毕并达标。 2.根据环境温度检查已安装定位柱 及转换柱腕臂顺线路的偏移量是否 符合设计要求。 3.道岔处组合定位器及吊弦已安装 且基本到位。 4.高支承力索与低支承力索距离。 5.两承力索交叉处是否有摩擦现 象。 二、调整腕臂 利用作业车上的作业凳,松开组合 承力索线夹螺栓,调整个别偏移过 大或过小的腕臂,使其偏移值符合 设计要求。 三、调整承力索高度 利用作业车进行个别承力索高度调 整,使其高度达到设计要求。 四、调整拉出值和导线高度 1.先用接触网多功能检测仪,检测 两定位柱和两转换柱拉出值和导线 高度。 2.利用作业车调整个别不符合设计 要求的拉出值和导线,使其达标。 技术标准 注意事项
调整腕臂
根据环境温度,查腕臂偏 移表,施工允许偏差不得 超过±20mm。 1.调整后的零件紧固力矩 应符合设计要求。 2.间距不得小于 50mm。 3.两承力索交叉点间距不 应小于 20mm。
严禁踩踏接触线。
调整承力 索高度
调整拉出 值和导线 高度
用水平尺,钢卷尺测量侧 线抬高值,拉出值(详见 左图) 。也可用接触网多功 能检测仪测量导高及拉出 值(拉出值应符合设计要 求,施工允许偏差为± 20mm) 。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名称 作业车 接触网多功能检测仪 水平仪 钢卷尺 安全带 温度计 单滑轮 大绳 小绳 梅花搬手 力矩搬手 作业凳 安全帽 电工工具 规格型号 DJJ 500mm 2m/10m 单 位 台 台 个 把 条 个 个 根 根 套 套 个 顶 套 数量 1 1 1 1/1 2 1 1 1 1 2 1 1 备注
安装线岔
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设计 或产品说明书的要求。
检查 始触区
始触区:即正线接触线水 平投影距侧线线路中心; 侧线接触线水平投影距正 线线路中心线 400-850mm
1.始触区内严禁安 装任何线夹。 2.始触区附近各类
7
操作程序
操作步骤及要领
技术标准 (详见左图) 。
注意事项 线夹螺母均朝向离 开支线条的方向,以 防刮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