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智力与创造力的培养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 第5章 智力与创造力的培养考研笔记-精品

教育心理学 第5章 智力与创造力的培养考研笔记-精品

教心第5章智力与创造力的培养第5章智力,创造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第一节智力的发展与培养学者们都认为:一,对智力的Q)智力是一种〃能力〃,它区别于兴趣,爱好等其他^认知领域的心理特性;认识(2)智力是认知活动中最一般、最基本的能力;(3)它与个体的抽象思维能力密切相关。

该理论由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提出。

他认为智力由两种因素组成:一个一般因素(g因素)和一组特殊因素(s因素)。

完成任何一项任务都必须依靠这两种因素。

G因素是智力的首要因素,基本上是一种推理因素,在相当程度上是遗传的。

一般因素虽然只有一个,它被应用于许多不同的任务中,会影响个体在所有智力活动中的表现。

二.智力理论Q)二因素论智力测验所要测量的就是这个一般的g因素。

因此,g因素是智力结构的关键和基础。

但特殊因素却可以有很多,比如在语文、数学、音乐等的学习中都各自相应有某一特殊因素si、s2、S3 ........... 这些s因素只会影响个体在某种特殊智力活动中的表现。

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认为,基本能力不是一个,而是一组。

(一)传统智力理论(2)组因素论他采用因素分析法,对实际智力测验分数进行因素分析,提出了基本能力学说。

他认为智力可以分为若干个基本能力因素,这些基本能力因素的不同组合,就构成了人的独特的智力面貌。

于是,在批评二因素论的基础上,他于1938年提出了智力的组因素理论。

(3)卡特尔关于智力的观点人类智力由七种主要因素组合而成,这七种因素包括:语词理解能力、一般推理能能力、语言流畅性、计算能力、记忆能力、空间关系、知觉速度。

美国心理测验学家卡特尔根据对智力检测结果的分析,将智力分为两类:其一为流体智力,是指受先天遗传因素影响较大的智力,流体智力多半经由对空间关系的认知、机械式记忆、对事物判断反应的速度等方面表现出来。

其二为晶体智力,是指受后天学习因素影响较大的智力。

晶体智力表现为对语文词汇及数理知识的记忆。

吉尔福特对智力结构的分析应该从智力活动的内容、操作和产品三个维度来考虑。

.智力与创造力的培养.24页文档

.智力与创造力的培养.24页文档

END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Hale Waihona Puke 力与创造力的培养.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智力与创造力培养》课件

《智力与创造力培养》课件
《智力与创造力培养》ppt 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智力与创造力的定义 • 智力培养的方法与策略 • 创造力培养的途径与技巧 • 智力与创造力在各领域的应用 • 智力与创造力培养的未来展望
01
智力与创造力的定义
智力的定义与构成
定义
智力是指个体在认知、思维、学 习等方面的能力,是衡量一个人 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
科技领域
在科技领域中,智力与创造力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关键 因素。科学家和工程师需要具备高水平的智力和创造力,才 能够解决复杂的技术问题,发明新的科技产品,推动科技创 新和产业发展。
在科技领域中,智力与创造力的应用体现在科研项目、产品 开发、技术革新等方面。科学家和工程师需要具备创新思维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探索新的科技领域,推动科技创新 和产业发展。
社会文化对智力创造力的影响
要点一
社会文化环境的塑造
要点二
社会文化环境的变革
社会文化环境对个体智力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 响,包括教育观念、家庭氛围、社会价值观等。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加速,社会文化环境也在不断变化 ,这为智力创造力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个人与集体智力创造力的平衡发展
个人创造力的重要性
记忆力提升
总结词
通过科学的记忆方法和训练,提高记忆力,增强学习和工作 的效率。
详细描述
记忆力提升的方法包括记忆宫殿、联想记忆、重复强化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记忆能力,提升学习和工作的 效率。
问题解决能力提高
总结词
通过分析和解决各种问题,提高问题 解决能力,增强应对复杂情境的能力 。
详细描述
教育领域
智力与创造力在教育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智力,帮助他们 掌握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同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 新精神。

智力和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智力和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冉敏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013214202 智力和创造力之间的关系:智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先天因素,而创造力与生活中的种种环境关系很大。

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关系,二者之间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在一定条件又有相关的非线性关系。

高智力虽非高创造力的充分条件,但可以说是高创造力的必要条件.他们有以下几种关系:(1)低智力的人不可能有很高的创造力;(2)高智力的人即可能有很高的创造力,也可能有很低的创造力;(3)低创造力的人其智力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4)高创造力的人必须具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力。

高智力虽非高。

高创造力受到其他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说责任心,勤奋度等等。

如何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1、培养好奇心:当学生对未知事物有好奇心的时候,正是创造力萌芽的时候,我们绝不能把这股萌芽的风压制下去,我们要做得是鼓励学生进行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用自己的理解去解释一切的事物,这才是真正的一个启蒙者应该做得事2、鼓励发散思维:当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应该鼓励学生从多个方面去了解题,而不是仅仅从一个方面。

比如说我们看到一个像船的东西,不能一刚开始就告诉学生是什么什么,而是让他自己去看是什么,并且鼓励他多想几种样子。

就是这种逐步引导的过程才会使学生真正的有发散思维,就是不要拘泥与前面的人的想法,学会有自己的一套.3、开发头脑风爆法:(1)不能对学生太过严厉,让学生不敢自己去想,反而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多想。

当学生有问题要问时,即使是很简单的问题,老师都应该去耐心的解答。

或者甚至是在课堂上讲过的问题,学生不懂的话,他在问,就说明他在思考,这样就还是好的。

(2)而且要追求数量,不管好的还是坏的,都认可学生的方案,让他们有种意识,这样多想是对的。

(3)在所有的方案中选择一个比较好的方案,但是前提是这样的方案是足够多了以后的,而且被选择出的这个方案应该有很大的创造力,即使其他方案不对,也应该对想出这些方案的同学给以嘉奖,鼓励其积极性.4、教会学生创新方法:什么事都讲究技巧,创造力的培养也不例外。

第五章智力与创造力培养.ppt

第五章智力与创造力培养.ppt

的同龄人中的相对位置来衡量他的智力水平,计算
公式为:

IQ= 100+15Z 其中Z=(X一X)/SD
离差智商反映的是一个人的智力在同年龄组中
的相对位置,因而不受个体年龄增长的影响。目前, 国际上已普遍采用这种智商概念。
(一)智力测验的基本理论

2.智力测验的信度
信度(reliability)即测验的可靠性,是指
5.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任何一项智力活动 都是对一定内容进行操作产生一定产品的过程,智力 结构的分析应该从智力活动的内容、操作和产品三个 维度去考察。

智力活动的“内容”是指智力活动的对象或材料,
包括图形、符号、语义、行为和听觉5个项目;
智力活动的“操作”是指智力活动的过程,包括 短时记忆、长时记忆、认知、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和 评价6个项目;
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信度的大小通常用
两个测量结果的相关系数来表示,称为信度
系数。信度太低的测验不能使用。智力测验
的信度系数一般要达到0.90以上。
(一)智力测验的基本理论

3.智力测验的效度
效度(Validity)即测验的有效性,是指一
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的心理特
质的程度。效度通常用效度系数来表示。智
吉尔福特纳入智力三维结构中,并被视为创造力的核心成 分。 3.一般创造力与应用创造力 究竟有没有一种超越领域的一般创造力存在?如果有, 那么一般创造力高的人应该在各个具体领域(如科技、艺 术、言语等)也表现出高创造力。但事实并非如此。一般 创造力并不对各个领域的创造力具有决定作用。 应用创造力是和一般创造力相对而言的,指创造力在各 个方面的实际应用,如科学技术、言语理解、音乐感受、 书法绘画等。

智力和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智力和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冉敏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013214202智力和创造力之间的关系:智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先天因素,而创造力与生活中的种种环境关系很大。

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关系,二者之间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在一定条件又有相关的非线性关系。

高智力虽非高创造力的充分条件,但可以说是高创造力的必要条件。

他们有以下几种关系:(1)低智力的人不可能有很高的创造力;(2)高智力的人即可能有很高的创造力,也可能有很低的创造力;(3)低创造力的人其智力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4)高创造力的人必须具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力。

高智力虽非高。

高创造力受到其他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说责任心,勤奋度等等。

如何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1、培养好奇心:当学生对未知事物有好奇心的时候,正是创造力萌芽的时候,我们绝不能把这股萌芽的风压制下去,我们要做得是鼓励学生进行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用自己的理解去解释一切的事物,这才是真正的一个启蒙者应该做得事2、鼓励发散思维:当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应该鼓励学生从多个方面去了解题,而不是仅仅从一个方面。

比如说我们看到一个像船的东西,不能一刚开始就告诉学生是什么什么,而是让他自己去看是什么,并且鼓励他多想几种样子。

就是这种逐步引导的过程才会使学生真正的有发散思维,就是不要拘泥与前面的人的想法,学会有自己的一套。

3、开发头脑风爆法:(1)不能对学生太过严厉,让学生不敢自己去想,反而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多想。

当学生有问题要问时,即使是很简单的问题,老师都应该去耐心的解答。

或者甚至是在课堂上讲过的问题,学生不懂的话,他在问,就说明他在思考,这样就还是好的。

(2)而且要追求数量,不管好的还是坏的,都认可学生的方案,让他们有种意识,这样多想是对的。

(3)在所有的方案中选择一个比较好的方案,但是前提是这样的方案是足够多了以后的,而且被选择出的这个方案应该有很大的创造力,即使其他方案不对,也应该对想出这些方案的同学给以嘉奖,鼓励其积极性.4、教会学生创新方法:什么事都讲究技巧,创造力的培养也不例外。

心理学中的智力与创造力

心理学中的智力与创造力

心理学中的智力与创造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智力和创造力这两个概念常常被提及,但你是否真正思考过它们在心理学领域中的内涵和关系呢?首先,让我们来谈谈智力。

智力通常被认为是个体在认知、学习、问题解决和适应环境等方面的能力。

从传统的观点来看,智力可以通过一些标准化的测试来衡量,比如智商测试。

这些测试涵盖了数学、语言、逻辑推理等多个方面。

然而,仅仅依靠这些测试来定义智力是远远不够的。

实际上,智力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

它不仅包括我们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还涉及到我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例如,人际交往中的理解和沟通能力、应对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等,这些都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智力并非一成不变的。

它会随着我们的学习、经历和成长而不断发展和变化。

一个人在童年时期可能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智力水平,但在成年后,由于环境和自身努力的不同,其智力的发展方向和程度也会有所差异。

那么创造力又是什么呢?创造力可以理解为产生新颖、独特且有价值的想法、产品或解决方案的能力。

与智力相比,创造力更强调突破常规、打破思维定式。

具有创造力的人往往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联系,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和方法。

他们不满足于现有的答案,勇于探索未知的领域。

比如,发明家创造出改变人们生活的新设备,艺术家创作出引人深思的作品,科学家提出全新的理论,这些都是创造力的体现。

创造力并非是少数天才的专属,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创造潜力。

只是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这种潜力被激发和展现的程度有所不同。

接下来,让我们探讨一下智力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智力是创造力的基础。

一个具备较高智力水平的人,通常拥有更丰富的知识储备、更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更好的学习能力,这些都为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然而,高智力并不一定意味着高创造力。

有些人虽然在智力测试中表现出色,但在面对需要创新的任务时,可能会受到固有思维模式的束缚,难以跳出常规,提出新颖的想法。

相反,一些智力水平看似一般的人,却可能因为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强烈的好奇心和敢于冒险的精神,展现出较高的创造力。

教育心理学 选择填空

教育心理学 选择填空

第一章绪论1.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联系(P7-10):1)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之一2)普通心理学史教育心理学的基础,教育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原理原则在教育这一特定领域的体现。

3)教育心理学与儿童发展心理学史互相交叉、互相补充的,它们分别利用对方的有关理论探讨本领域的课题,发展自己的理论,同时从自己方面丰富对方的内容,促进对方的发展。

2.教育心理学的性质(P10):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的学科。

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作为指导教育实践活动的学科又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与应用性。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描述性研究: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问卷法、访谈法、教育经验总结法);(2)实证研究:相关研究(测验法)、因果研究(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4.教育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教育心理学的确立:1)教育心理学正式成为一门学科是以1913—1914年桑代克三卷本《教育心理学》的出版为标志。

教育心理学诞生之前(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末期)2)夸美纽斯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思想。

3)裴斯泰洛齐第一次提出“教学心理学化”思想。

4)赫尔巴特是近代第一个提出把教育理论的研究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人,他认为这个科学基础就是心理学;他吧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这便是以后五段教学法的基础5)在教育工作中最早系统尝试应用心理学知识的是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教育心理学的创立6)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诞生。

7)作为机能心理学的奠基人詹姆斯,强调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结合,试图把心理学的实验研究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

8)杜威极力将心理学的研究应用于教育问题,倡导儿童中心运动。

9)真正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人是桑代克,他是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10)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使教育心理学开始注重潜意识和意识问题的研究,重视情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士学位考试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科目三《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士学位考试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科目三《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

福建师范大学申请成人高考教育学士学位考试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专业《教育心理学》课程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教育心理学》是成人高等教育应用心理学专业学士学位考试的科目之一。

本科目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对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的掌握水平,以及运用相关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分析教育现象,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能力,以检验考生是否具有相关理论知识和进行教育教学实践的技能。

二、考试要求本科目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的把握、理解、应用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核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具体要求如下:1.识记:要求记住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

2.理解:要求准确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能用自己的语言陈述学习与教学的基本规律,或举例加以说明。

3.应用:要求应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并综合应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的方案。

三、试卷结构【考试方式】开卷【考试用时】12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试卷题型】1.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例如:形式训练说2.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例如:简述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标准和条件。

3.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例如:论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及其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4.案例分析题(1小题,15分)例如:《文汇报》(1984年3月9日)曾报道了美籍华裔物理学家钱致榕谈到的一段经历。

钱先生上中学时正处战乱时期,社会风气不好,学生也不学习。

当时,学校从三百名学生中挑选了六十名,组成了一个“荣誉班”,钱先生即为其中的一人,教师告诉这些学生之所以挑选他们是因为他们有前途。

后来,这个班的学生大多数成了才。

但是,直到八十年代,钱先生才从当年的教师口中了解到,这六十名学生当时是学校通过抽签决定的。

请运用所学的教育心理学原理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并阐述其对教育的启示意义。

心理学第五章 智能理论xin

心理学第五章 智能理论xin
第 五 章 智 能 理 论
本章旨在分析青少年智力发展在水平、类型、 性别和表现早晚上的差异,并探讨智力的早期发展 及创造性的培养与训练。
能力
智力理论
能力的培养
第一节
一、能力的概述
能力
(一)概念

能力是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孟昭兰)

它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是影响活动效果的 基本因素,是符合活动要求的个性心理特征的 综合。
二、能力与知识的关系
(一)区别 第一 属于不同的范畴。能力是人的个性心理特 征,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第二 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不是同步的,能 力的发展比知识的获得要慢的多,而且不是永 远随知识的增长而成正比发展的。
(二)联系
1. 首先,能力是在掌握知识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 2. 其次,掌握知识又是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的, 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内在条件和可能性。
2、多元智力理论
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于1983年在《心智的 结构》一书中首次提出。 他认为,支撑多元智力理论的是个体身上相 对独立存在着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或知识 范畴相联系的七种智力。

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由7种相对独立的
智力成分所构成。
空间智力(毕加索)
音乐智力(斯特拉夫斯基)
言语智力(李敖)
第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能力的发展离不开个体的 主观努力。
第二节 智力
一、智力理论
(一)因素理论
1、单因素论 推孟等人认为:所谓智力是指一种总的 能力,是单因素的。
2、二因素论
由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 (C.Spearman,
于1904年提出。
他认为,智力是由一般因素G和特殊因素S
两部分构成的,完成任何一种作业,都需要有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智力与创造力的培养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智力与创造力的培养
▪ (7)自知智力(自我内省智力):指能深入自己内心世界的 能力。善于了解自己的内心感受,进行自我内省。
▪ (8)关于自然的智力,即识别自然界中的模式的能力。
▪ 2、斯腾伯格的智力理论
▪ R.J.斯腾伯格,美国耶鲁大学心理系教授,世界 著名的心理学家,他是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的荣 誉会员,美国心理学会的主席,因提出了卓越的 智力理论,而被评为美国前100名科学家之一。
▪ (1)语言智力:指处理词和语言的能力,包括口头语言和书 面语言。能说会道、妙笔生花是语言智力高的表现。作家、 演说家是语言智力高的人。
▪ (2)逻辑-数学智力:指数学和逻辑推理的能力以及科学分 析的能力。数学家的逻辑-数学智力很高。
▪ (3)视觉-空间智力:指在脑中形成一个外部空间的模式并 能够运用和操作该模式的能力。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大多 视觉-空间智力发达。
第一节 智力的发展与培养
▪ 一、对智力的认识 ▪ 在20世纪初期,心理学家大都认为,智力是由判
断、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构成,这些内容大体上 就是传统智力测验所反映的东西。 ▪ 我国心理学家大都认为,智力是个体认识方面的 各种能力的综合,其中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 的核心。 ▪ 现在更多的人认为我们应当重新认识智力的内涵, 它包含着一些意义更为广泛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 (4)音乐智力:指感知并创造音调和旋律的能力。加德纳认 为这种能力多系天赋。
▪ (5)身体-动觉智力:指运用整个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解决 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出色的舞蹈家、运动员、外科医生 的身体-动觉能力特别强。
▪ (6)人际智力:就是理解他人的能力。人际智力高者善于处 理人际关系,善于与人交往。推销员、教师、心理咨询医生、 政治家的人际智力很高。
▪ 三元智力理论:

智力残疾学生教育教学教案

智力残疾学生教育教学教案

智力残疾学生教育教学教案第一章:认知能力培养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观察能力和注意力。

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 提升学生的记忆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观察训练:通过观察图片、物体等,培养学生观察细节和整体的能力。

2. 注意力训练: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

3. 思维训练:通过逻辑推理、谜题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记忆力训练:通过记忆游戏、故事等,提升学生的记忆力。

5. 想象力训练:通过绘画、故事创作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活动:1. 观察游戏:展示图片或物体,学生描述其特点和细节。

2. 注意力游戏:进行注意力集中训练,如数字记忆游戏、拼图等。

3. 思维训练:解谜题、逻辑推理游戏等,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4. 记忆力游戏:通过记忆卡片、故事复述等,锻炼学生的记忆力。

5. 想象力活动:学生绘画或创作故事,展示自己的想象力。

第二章:沟通与社交技能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和与他人互动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语言表达训练:通过口语练习、故事讲述等,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语言理解训练:通过听力练习、角色扮演等,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

3. 社交技能训练:通过小组活动、互动游戏等,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和合作能力。

4. 情绪表达与管理:教导学生表达和理解自己的情绪,以及如何与他人良好互动。

教学活动:1. 口语练习: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练习,如讲述故事、描述物体等。

2. 听力练习:学生通过听故事、对话等,提高语言理解能力。

3. 角色扮演: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活动,模拟真实社交场景,培养社交技能。

4.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游戏,培养团队合作和互动能力。

5. 情绪表达活动:学生通过绘画、故事等表达自己的情绪,并学习与他人良好互动。

第三章:生活技能培养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照顾能力。

心理学课件:第5章_创造力及其培养

心理学课件:第5章_创造力及其培养
٥ ٥ ٥
A、办事情、观察事物或听人说话时能专心致志; 办事情、观察事物或听人说话时能专心致志; B、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后,总有一种兴奋感; 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后,总有一种兴奋感; C、习惯于寻找事物的各种原因。 习惯于寻找事物的各种原因。
28
四、以创造性成果为指标的产品评定
产品评价反映了目前方案评价和学生选拔中的 一种趋势。 一种趋势。 产品评价一般需要一个以特定的创造力指标为 依据的客观化的评定量表。 依据的客观化的评定量表。 产品评价技术的信效度与评价标准以及评价者 是否有能力作出准确的评价有很大的关系。 是否有能力作出准确的评价有很大的关系。 在进行产品评价时, 在进行产品评价时,一般需要邀请多个熟悉该 领域的专家对这些产品进行独立的评价, 领域的专家对这些产品进行独立的评价,最后 达成一致的意见。 达成一致的意见。 Besemer和 Quin(1987) Besemer和0 Quin(1987)发展了一套可以评 价许多领域内的复杂的创造性产品的程序。 价许多领域内的复杂的创造性产品的程序。他 们的评价方法使用了三个明确界定的标准:新 们的评价方法使用了三个明确界定的标准: 奇性、问题的解决、综合评价。 奇性、问题的解决、综合评价。
作图 略图 火柴问题 装饰
23
二、以发散性思维为指标的创造力测验
芝加哥大学创造力测验
包括5 包括5个分测验
٥ ٥ ٥ ٥ ٥
词汇联想测验 物体用途测验 隐蔽图形测验 寓言解释测验 组成问题测验
24
二、以发散性思维为指标的创造力测验
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
言语测验由七个分测验构成。前三个测验是根据一张图 画推演而来,他们分别是A、提问题B、猜原因C 画推演而来,他们分别是A、提问题B、猜原因C、猜 后果。后四个测验是:A、产品改造B 后果。后四个测验是:A、产品改造B、非常用途测验 C、非常问题D、假想。 、非常问题D 图画测验有三个,都是呈现未完成的或抽象的图案,要 求被试完成它们,使其具有一定的意义。这三个分测验 分别是A、图画构造B、未完成图画C 分别是A、图画构造B、未完成图画C、圆圈(或平行 线)测验。 声音和词测验的指导语和刺激都用录音磁带形式呈现。 它包括两个分测验:A、音响想象B 它包括两个分测验:A、音响想象B、象声词想象。

第五章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与学习

第五章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与学习

第五章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与学习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智力、创造性,非智力因素、学习动机、情绪情感、心境、激情、应激等基本概念;2.理解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不同作用;3.了解智力结构的一般理论,智力发展的个体差异,智力的培养;4.了解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关系,情绪情感与学习的关系,情感教育的基本内容,个性差异与因材施教。

二、教学重点、难点1.本章的重点内容主要有第一节的智力与智力发展的差异及培养,第二节中的动机、情绪与情感及个性差异与学习的关系。

2.本章的难点问题主要有智力结构理论,创造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教育的内容。

三、教学时数本章教学需6课时。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建议本章教学内容除特殊要求外,均以讲授为主。

第一节智力因素与学习一、智力与智力结构二、青少年智力发展的差异三、青少年智力的培养(“观察力的培养”部分建议自学)第二节非智力因素与学习一、学习动机与学习二、情绪、情感与学习(本目建议学生自学、讨论)三、个性差异与活动第一节智力因素与学习一、智力与智力结构长期以来,智力是一个受争议的概念,至今心理学家对智力尚无公认的确切定义。

我们认为,智力是一种综合的认识能力,它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5个基本因素,抽象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创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现。

智力的这种观点应理解为:第一,智力与认识过程有关,但并非认识过程本身;第二,构成智力的各种认识特点必须比较稳定,那些变化无常的认识特点不能称为智力;第三,智力不是五种因素的机械相加,而是五种因素的有机结合;第四,智力是一种能力,而情绪、情感、性格、气质、动机、兴趣、意志等非能力的特征则属于非智力因素。

(二)智力结构的理论1.单因素论主张智力单因素论的人认为,人与人之间智力上有高低,但智力只是一种总的能力。

2.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C. E. Spearman,1904)提出二因素说,他将人类智力分为两个因素:一是普遍因素,又称G因素,是在不同智力活动中所共有的因素;另一是特殊因素,又称S因素,是在某种特殊的智力活动中所必备的因素。

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汇总培训讲学

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汇总培训讲学
答:
13.社会学习理论对于学校德育工作有何启示?
答:
14.试述移情及移情训练在学校德育中的运用。
答:
15.结合实际说明道德认识向道德信念转化的条件。
答:
16.分析学生在道德上言行脱节的原因。
答:
第九章影响学习的动机因素
1.什么是学习动机?它对学习结果有何影响?
答:
2.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的区别与联系是怎样的?
答:
10.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哪些?
答:
11.教师“促进”的性格品质包括哪些方面?
答:
12.为什么说教学是技术,更是艺术?
答:
13.教师期待是怎样影响学生发展的?
答:
14.专家型教师有何共同特点?
答:
15.熟手型教师有何特点?
答:
16.关注理论认为教师的成长可分为哪些阶段?
答:
17.分析促进教师成长的例外途径的作用。
答:
7.列举维持优良纪律和应对问题行为的策略。
答:
8.学生不喜欢哪位任课教师,就往往难以在这门课上取得比较优良的成绩。为什么?
答:
9.有些教师告诉同事说:“在情感上不要太接近学生,否则你可能会受到损害,你在课堂上的权威会受到削弱。”“如果学生把你看成是朋友或同伙,你就不会得到他们的尊崇。”这种观点的不当之处在哪里?
答:
9.什么是问题?问题解决的基本阶段有哪些?举例说明问题解决的常用策略。
答:
10.专家、新手在问题解决上有怎样的详尽差异?
答:
11.简述陈述性知识掌握的几个阶段。
答:
12.举例说明陈述性知识的三种掌握方式。
答:
13.论述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答:
14.简述程序性知识的大凡掌握过程。

教育心理学---智力与创造力的培养

教育心理学---智力与创造力的培养
第五章
智力与创造力的培养
(教育心理学)
内容摘要
智力和创造力是个体差异和 个性化的重要表现,也是影 响学习的主要因素。对智力 和创造力的认识是人类认识 自身潜力,并在此基础上形 成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 力的基础。本章主要介绍了 智力和创造力的概念、传统 和现代智力理论的发展、智 力和创造力的测量以及智力 和创造力的培养。
工具性强化班训练法六个分目标
❖ (1)矫正从认知行为中观察到的认知结构、动态和动机等 功能的缺陷;
❖ (2)训练完成各种不同要求所需要的认知操作,如再认、 辨别、分类、排序或逻辑运算等;
❖ (3)通过习惯的形成培养内在动机; ❖ (4)使学生了解自己不同认知过程的本质和效用; ❖ (5)激发学生对人物的兴趣; ❖ (6)使学生从被动接受信息变为主动产生信息
你准备好了吗?
❖ (1)有多重? ❖ 马洛比她的妹妹萨拉重120磅,她俩的总体重为140磅,问:马洛的
体重是多少磅? ❖ (2)单耳失聪
❖ 有一个人被另外一个人称为是单耳聋子,周围的人都不相信,有没有 一个简单的办法来试出真假呢?
❖ (3)酒瓶 ❖ 一只酒瓶装了半瓶酒,瓶口用软木塞塞住。 ❖ 问:在不敲碎酒瓶、不拔去塞子或者不准在塞子上钻孔的情况下,怎
(一)横向思维的含义
❖ 波诺认为其含义包括: ❖ (1)横向思维是与创造紧密联系的,但是创造常常只
是对结果的描述,而横向思维却是对过程的描述。 (2)横向思维与新观念的生成相联系。 (3)横向思维也是与打破旧观念的思想束缚相联系的。
横向思维的主要用途:

(1)使人更有意识地生成新思想的方法。 (2)使人能够解决问题。解决哪些问题呢?波诺认 为问题有以下3类:第一类问题需要有更多的信息或 更好的处理信息的技术才能解决;第二类问题不需要 新的信息,但需要对已有信息重新安排,需要一种顿 悟改组;第三类问题是不成问题的问题,即人们需要 认识到事物是可以改进的,并把这种认识作为一种问 题来加以规定。对于第一类问题用纵向思维就可解决; 但对于第二、第三类问题,只能用横向思维来解决。 (3)对感性选择进行处理。 (4)不断再评价。即指重新看待那些被看成是理所当 然的事,那些似乎存在疑问的事,也就是向一切挑战。 (5)防止尖锐的计划和极化。即一方面要承认头脑所 创造的模式很有用,另一方面使用横向思维反对趾高 气扬与固步自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工厂的办公楼原是一片2层楼建筑,占地面积很大。为了有效利用地皮,工 厂新建乐一幢12层的办公大楼,并准备拆掉旧办公楼。员工搬进了新办公大楼不 久,便开始抱怨大楼的电梯不够快、不够多。尤其是在上下班高峰期,他们得花 很长时间等电梯。 顾问们想出了几个解决方案: 1、在上下班高峰期,让一部分电梯只在奇数层停,另一部分只在偶数层停, 从而减少那些为了上下一层楼而搭电梯的人。
3.卡特尔关于智力的观点
卡特尔(R.B.Cartell.1905- ),美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的弟子 1963年根据对智力测验结果的分析,将智力分为两类: 一为流体智力(液态智力),受先天遗传因素影响较大的因素。 二为晶体智力(晶态智力),受后天学习因素影响较大的因素。
4.智力的三维结构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P.Guilford.1956)提倡的。 吉尔福特认为,任何一项智力活动都不过是对一定内容(对象)进行操 作产生产品(结果)的过程。对智力结构的分析应该从智力活动的内容、 操作和产品三个维度来考虑。
IQ=100+15(X-M)/S (X为个人原始分数,M为同年龄团体平均数,S为标准差。)
比奈智力测验,韦氏智力测验都属于个别智力测验,需要由训练有 素的专家给个人单独施测。
有些智力测验是团体测验,例如瑞文标准推理测验,该测验结果 以百分等级解释,直观易懂。
三、智力理论
(一)传统智力理论 1.智力二因素论 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C.E.Spearman,1863-1945)于1904年提出。 人类智力包括两种因素:一般因素(general factor)简称g因素; 特殊因素(specific factor)简称s因素。 一般因素只有一个,特殊因素有很多。
一般都同意智力包括三种能力(共识):
1、主要是处理抽象事物的能力而不是处理具体事物的能力; 2、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处理新颖情境的能力,而不是对熟悉情境作单纯的熟 悉性反应的能力; 3、学习能力,尤其是学习和运用涉及词或其他符号的抽象观念的能力。
智力是一种“能力”,是认知活动中最一般、最基本的能力,与个体的 抽象思维能力密切相关。
2、安装几部外部电梯。
3、把公司各部门上下班的时间错开,从而避免高峰期拥挤的情况。 4、在所有电梯旁边的墙面上安装镜子。 5、搬回旧办公楼。 你会选哪个方案?
波诺设计了一套智力开发方案,该方案包括6个部分,每部分均有10 课组成。
1、思维广度——该部分主要是帮助个体发展一些能用来广泛考察思 维情境的工具和习惯。
(二)工具性强化训练法
由以色列心理学家福尔斯坦(R.Rruerstain)1980年提出,后来由他和美国心理 学家兰德、霍夫曼、米勒和詹森(Rand,Houffman,Miller&Jensen)等加以 推广。
此项目主要用于矫正青少年认知功能的缺陷和提高青少年的认知能力。
工具性强化训练有6个分目标:矫正从认知行为中观察到的认知结构、态度和动 机等功能的缺陷;训练完成各种不同要求所需要的认知操作,如再认、辨别、 分类、拍戏或逻辑运算等;通过习惯的形成培养内在动机;是学生了解自己不 同认知过程的本质和效用;激发学生对人物的兴趣;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信息 变为主动地产生信息。工具性强化训练的工具有三种:非语言个别实施工具, 包括点子组织、知觉分析和图解等;由教师读题,师生之间进行语言交流的工 具。包括空间定向、比较、家庭关系、数列和演绎推理;由学生自己读题并理 解的工具,包括归类、指导、时间关系分析、时间转换和表征图案设计。
■科尔文:智力是个人为了适应环境而进行学习的能力。 ■比奈:智力是一种判断力、创造力、适应环境的能力。 ■韦克斯勒:智力是有目的的行为、合理的思维以及有效适应环境的总能力。 ■加德纳:智力是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产生或创造出具有社会价值的有效 产品的能力。 ■斯腾伯格:智力是从经验中学习和获益的能力,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适应不 断变化、模糊多样的世界的能力,以及激励自己有效地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的能 力。 ■林传鼎:智力就是能力或者智能,即人们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
(三)智力的测量
第一个智力测验
▲比奈(A.Binet,1857-1911)——智力测验创始人
1904年,法国教育部为了设计一种鉴别学童学习 能力的工具,用来在一般儿童中区别智力较低者, 编入特别班因材施教,以免在普通班学习困难无 法受益。 比奈和西蒙,通过对儿童的大量研究,于1905年 编成了一个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 1908年,经过首次修改和增订,终于形成了著名 的《比奈-西蒙智力量表》。 奠定了现代智力测验编制的科学基础,并创用了心理年 龄(mental age,MA)的观念。
80-90 迟钝偶为低能
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160左右 70-80 介乎迟钝与低能之间(每可归入低能) 70以下 确定为低能 微软创始人比尔· 盖茨:160以上 英国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 霍金:140
▲韦克斯勒(D.Wechsler,1896-1981)
韦克斯勒发展了一整套新的智力测验,包括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 表(6-16)、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16-74),韦克斯勒学前和 学龄初期儿童智力量表(4-6.5)。 韦克斯勒量表是当今国际上最为流行的智力量表。 离差智商
(三)对智力的综合训练——项目学习 项目学习指教师指导学生对真实世界的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活动, 具体表现为构想、验证、完善、制作产品。
第二节
创造力的发展与培养
“毫无疑问,创造力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没有创造力,就没有进步,我们就会 永远重复同样的模式。”——爱德华· 波诺
一、对创造、创造力的认识 (一)创造、创造力的定义 目前心理学界没有共识。 一般认为创造是产生具有独特性和价值性成功的行为。对创造力的理解 大多从创造力的结果入手,把创造力定义为人们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 已知的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物的能力。
(二)环境和教育影响着智力的发展 早期环境的丰富与贫乏,对个体的智力有明显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人的智力的发展也有明显的影响。(1)可以通过家庭的气
氛、家长的文化素质、职业情况、家庭教养方式等方面对孩子的智力产 生影响;(2)父母对教育的态度是否一致也影响了儿童的智力。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人的智力的发展也不例外。
2、三元智力理论
由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
他认为智力有三个相互关联的方面——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成分亚理论
情境亚理论
经验亚理论
3、智力的PASS理论
由加拿大心理学家戴斯等人提出。 理论基础是鲁利亚(Luria)的脑科学理论和信息加工心理学理论。
PASS模型包括“Planning (计划)-Attention ( 注意) -Simultaneous Processing ( 同时性加工) -Successive Processing (继时性加工) ”4个 认知过程 。
五、智力培养与开发
(一)横向思维智力开发方案 英国心理学家波诺(E.de Bono)提出。 波诺认为,智力只是一种潜在能力,它必须加上头脑的思考能力,即思 考技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思考技巧就是横向思维。
横向思维与人的创造力有关,与新观念的生成相联系,既是一种态度也
是一种使用信息的方法。
案例:
2、思维组织——主要是教个体如何有组织有系统地处理思维情境。
3、相互关系——关于有争议和引起讨论的情境的。 4、创造力——关于创造性思维的。
5、信息和感觉——关于思维中信息和感觉的安置。
6、行动——执行行动的计划或构想,是把前面所讲的训练内容进行 概括和综合,融合成一套有效的思维步骤,并进行综合运用。
第五章
智力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造力的培养
1、理解智力的含义,记住有关智力的主要理论(多元智力理论, 三元智力理论),了解影响智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如何开发智力;
2、掌握创造力的内涵,理解创造力的特点,了解如何培养学生的 创造力。
第一节
一、对智力的认识
智力的发展与培养
《心理学大词典》:“对于智力,心理学家有各种不同的解释,至今没有 统一的定义。”
二、智力研究的历史
(一)智力研究的起源 (1)传说和神话
什么东西早上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 (2)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面相学:这种方法试图通过观察人的面部特征或者诸如表情、字迹等表达 形式,来对人的智力水平作出判断。并在17世纪得到了广泛的流传。
亚里士多德关于面相学的研究 通过人的体型,尤其是人的面部特征解释人的资质。他将人和动物的面部表情进行 比 较并发现,“笨”人的面孔与驴脸相像,而“奸”人的面部则恰似猫脸。 “富有智慧”的人的特征:肌肉柔软,脖子细长,肩膀瘦削,皮肤细腻、微红,脸型 柔和、清瘦、眼睛炯炯有神,头发颜色或深或浅,但决不粗糙;而尖下巴、肉呼呼的额 头、面无表情则是“笨”人的特征。
13世纪西班牙学者中流传的“人类学”,其中就包含了父母如何判断 自己孩子是否具有某一方面天赋的指南。
(3)骨相学
19世纪下半叶,迦尔创立 。一个人的所有天赋和性格特征都可以从头骨形状和 脸型识别出来。
(二)科学研究的兴起
从功能测量的意义上讲,智力测量始于出生在英格兰的弗朗西斯· 高尔顿爵士。 1869年出版《天才与遗传》(族谱研究) 1884年,对于人的基本素质进行了测量,包括脑容量、听觉、视觉、反应速度 等。 主要观点:个体之间的生理特征和生理差别是心理特征和心理差别的根源。 首次提出了智力研究中的众多基本问题。比如:智力测量;遗传对智力的作用; 教育对智力的影响等。 推动了对于心理学实验资料的统计学评估,引起了人们对于心理学领域内各因素 相互作用的重视。 优生学。
四、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和生理成熟奠定了智力发展的基础 根据P155数据,父母的IQ和亲生子女的IQ相关约为0.50,而养父母和养子女IQ
的相关仅为0.25左右;同卵双生子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基因,其IQ相关可以高达 0.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