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中庸》导学案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国学经典---中庸》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自主学习,掌握文言翻译,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合作探究,理解孔子社会理想的哲学基础——中庸之道的精神实质。

3.激情投入,全力以赴,理解中国“和”文化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反复诵读课文,将课下注释的重点实、虚词标注到课文中,标记勾画重点字词、疑难问题,再研读本学案。

2.独立完成预习案和探究案中的翻译部分。要求书写规范,优质高效。

【教学过程】

激思导引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的著作(“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生孔鲤,字伯鱼,早卒;伯鱼生孔伋,字子思。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便是其中的一派。子思学于曾子,孟子学于子思,所以后世也把子思、孟子学派称作“思孟学派”,并尊称子思为“述圣”,孟子为“亚圣”。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

自主探究

1、什么是中庸?

“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从人性来讲,中庸就是人性的本质,人的智慧本性。

《中庸》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大致是指,人们通过自学修养,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人类与自然的理想境界。具体表现为:第一、天道与人道合一。“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天道就是诚,人道就是追求诚。圣人本能地达到天人合一,贤人通过学习可以达到天人合一。

第二、天性与人性合一。天性是至善至仁至诚至真的,人性要达到天性。

第三、理性与情感合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用理性来控制情感,就是“致中和”。

第四、鬼神与圣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包括鬼神,“人”包括圣人。

第五、内外合一。即品德意识与品德行为的合一,知与行的合一。

人的根本。不管你有没有文化知识,但忠、孝、礼、义、信必须要做到。

2、中庸的主要原则

(1)慎独自修: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在自我修养的过程中,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中庸》第一章就提出了这一原则。

(2)忠恕宽容: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

(3)至诚尽性:至诚尽性的原则是施行中庸之道的重要原则。只有坚持至诚原则,才能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能够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就能感化他人、发挥他人的善良天性;能够发挥一切人的善良天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良天性;能够充分发挥万物的善良天性,就可以参与天地化育万物。便达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达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就可以同天地并列为三了。这就坚持至诚尽性原则所达到

的理想境界,达到了这一理想境界也就找到了自己在宇宙间的真正位置。

《中庸》包含的重要观点。

(1)《中庸》的哲学观

①本性:“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世界万物的本性是大自然赋予的。人们认识事物要遵循其本性,不能违背事物的内在规律,这是中庸之道的基本原则。

②中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是事物的本性状态,和是对本性状态的认识和把握。中和的要求是,“执其两端,用其中”,就是适中、适度、不偏执,这符合事物的内在规律。

“道之不明也,知者过之,愚者不及”——做得不够,不符合中和原则;做得过头,也不是中和,过犹不及。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人们想问题、做事必须以所处条件为依据,不能超越自身条件。就是说不能越位,越位不符合中和原则。

③思与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思想支配行为,要做成事必须预先进行周密思考,否则很难顺利实施,收到圆满效果。

④隐与显:“曲能有诚,成则形,形则著”——事物的发展是个由隐到显的渐进过程。因而,事物的兴衰都会有预兆;捕捉到这种预兆,就可预见未来,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向。这就是见微知著的道理。

⑤内因与外因:“失之正鹄,反求诸身”——矛盾的转化、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内在和外在的原因,外因是重要条件,内因起决定作用。事情的成败应主要从自身寻找原因。

⑥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君子之道费而隐”——世界是无限的,它所包含的道理,既浅显又深奥。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每个具体的认识都具有相对真理性。认识每前进一步,就向绝对真理靠近一步。人们对真理的认识会不断深化和发展,但永远不会穷尽对真理的认识。

(2)《中庸》的美德观

①慎独:“君子慎其独”,“君子之所以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修养高深的人所以高于常人,是因为他以道为信念,严于律己,自觉守道,在无人知晓、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不违背道的要求。

②忠恕:“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尽己之心,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自己不愿承受的也不要施加于别人。

③孝道:“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大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敬重长辈,生时侍奉,死后祭祀,如同在世一样。最大的孝心是,虔诚地记述和宣扬先人业绩,忠实地继承先人遗志。

(3)《中庸》的治国观

①为政在人:“人道敏政,地道敏树”,“为政在人”——政务靠人治理,执政者的素质起决定作用。高素质的执政者要靠自身修养,特别是必须具备正确的执政理念,这个理念就是仁。“仁者爱人”,仁就是对人的爱心,用现在的话说就是

以人为本。

②九经治国:“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民也,怀诸侯也”——对执政者的要求是,具备较高的品德、学识、能力素养,这对贯彻什么样的执政理念、对如何决策和用人有重要影响。尊贤就是尊重人才,目的在于集思广益,集中更多人的智慧。亲亲的要求是,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以树立执政者的良好社会形象。敬重大臣、体恤群臣,是讲放手任用和给予优厚的报酬,以利调动各级官员的积极性。子庶民是讲爱民如子,强调削减赋税,慎用民力,使百姓安居乐业。来百工就是发展工商业,增殖财力,丰盈国库。柔远人就是对边远民族给予关怀,对周边国家采取睦邻政策。怀诸侯主要是讲维护和延续诸侯制度。

③百姓验证:“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治理政务的方略,出自执政者之手,其优劣成败最终要从百姓那里验证。百姓拥护和支持,就能贯彻实施,收到预期效果,就是好方略、成功的方略。百姓反对,就难以推行,就是失败的方略。

分层释疑1.注音

发而中.(zhòng)节民鲜.(xiǎn )能久矣敬大臣,则不眩.(xuàn)

笃.(dǔ)行之莫见.(xiàn)乎隐好学近乎知.(zhì)

2.中:折中,调和,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

庸:平常,普通,循常规常理而不变。

3.中庸九经:修身(修养自身)、尊贤(尊重贤人)、亲亲(爱护亲族)、敬重臣(敬重大臣)、体群臣(体恤群臣)、子庶民(爱护百姓)、来百工(劝勉工匠)、柔远人(优待远客)、怀诸候(安抚诸候)

译读全文

【原文①】天命之谓性.(本性),率.(遵循)性之谓道,修.(修明)道之谓教.(教化)。

道也者,不可须臾

..(片刻,一会儿)离也;可离,非道也。

【译文】凡大自然赋予人和世界万物的,称之为本性。遵循事物的本性,各自行走大自然给定的道路,就是道。学习和认识这个道,就是教。道既然是反映事物本性的,就片刻不能离开;能离开的就不是道。

【解析】此处提出性、道、教的概念,阐述了守道的重要性。作者认为,人和世界万物的本性是大自然赋予的,也就是说不是人的想象和意志的产物;人认识事物,要遵循其本性,不能违反事物内在的规律。毫无疑问,作者是把物质和大自然作为认识本源的。这是唯物论的观点。

【原文②】是故君子戒慎

..(警戒谨慎)乎.(在)其所不睹,恐惧乎.(在)其所不闻。

莫见乎

...(在)隐.(没有什么比隐秘的地方更易被发现),莫显乎.(在)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由于上述原因,品德高尚的人,非常谨慎地对待他未能看到的东西,非常敬畏地对待他未能听到的东西。天下的事没有比在幽暗的环境之中更明显,没有比在细微之处更容易显露。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独处的时候也会谨慎处事。

【解析】这里提出“慎独”的思想,要求人们在无人知晓的环境里,谨慎处事,恪守其道,不乱心志。作者认为,守道是一种高度自觉的行为,“须臾不可离也”,任何时候都不能犹豫和动摇。这是守道的根本要求和真谛所在。今天的社会充满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