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PPT课件下载1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共16页ppt)PPT下共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共16页ppt)PPT下共
Thank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中国
古代的法治与礼教(共16页 ppt)PPT下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共30张PPT)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共30张PPT)
宗族和姻戚的情谊经过了世代愈多,便愈疏淡,君臣上下的 名分,最初靠权力造成,名分背后的权力一消失,名分便成了纸 老虎,必被戳穿,它的窟窿愈多,则威严愈减。光靠亲族的情谊 和君臣的名分去维持的组织必不能长久。何况姬周帝国之外本来 就有不受这两种链索拘束的势力。
—— 张 荫 麟 《 中 国 史 纲 》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8 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共30张PPT)
——《韩非子·有度》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 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 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 。是以君子恭敬搏节退让以明礼。
——《礼记·曲礼 》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1、德治思想的渊源
➢夏商:统治者可以随意殄灭人命,实行“人殉”制。
礼义者,治之始也;法者,治之端也。——《荀子•君道》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8 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共30张PPT)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3、德治与法治之争 (2)德治与法治之争——早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
(鲁昭公六年)三月(公元前536年),郑人铸刑书。叔向使 诒子产书,曰:始吾有虞于子,今则已矣。昔先王议事以制,不 为刑辟,惧民之有争心也。......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 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民知争端矣,将弃礼 而征于 ( 刑 ) 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乱狱滋丰,贿赂并行, 终子之世,郑其败乎!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3、德治与法治之争
(3)儒家的德治思想
代 表
孔子
孟子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8 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共30张PPT)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高中历史ppt优质课件统编1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高中历史ppt优质课件统编1

知识点 2 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秦汉时期法律的发展 (1)秦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 (2)汉朝沿袭秦律,制成《___九_章__律___》。 (3)秦汉朝廷还会发布法律文告,称“令”。律和令都具有法 律效力。
【知识延伸】 “律”字及其含义 “律”字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据考证,“律”乃“聿”之 繁文,本具有行列、标准、规矩之义。甲骨文“师惟律用”之 “律”有纪律、军法、战时号令之义,是从“律”字的本义引申 而来的。后来的法律意义上的“律”也是由此发展而来的。“律” 字的出现是战国晚期全国走向统一,统治事务日益繁杂,因而需 要更多具体规章制度的结果。
要点探究
探究 1 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 史料:自战国、秦汉以来,随着官僚体制的不断完备以及皇 权的加强,“以言代法,以言入法”的趋势也进一步加强。中国 古代的法制一直是以家法为基础去构建国法,古代的法制名义上 是公器,目的是彰显王者为政之信,布大信于天下,以期政通人 和。学术界经常以“以礼入法”“以法入礼”来描述中国古代礼 制与法律制度长期的杂糅并用、互为表里、互相促进的发展趋势, 简称“礼法合流”。
【知识延伸】 明律的特点 (1)加强了对危害封建专制统治行为的刑事镇压。 (2)设立“奸党罪”专条,严禁臣下结党和内外官交结。 (3)以重典整饬吏治,严惩贪官污吏。 (4)以刑罚加强思想文化的专制统治。 (5)严惩流民。
2.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教化 (1)南宋后期,程朱理学逐步建立统治地位,控制教育与科举, 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甚至深入族规、家训之中。朱熹的《家礼》 和《小学》也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 (2)宋朝以后,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_乡_约___教化乡里。 原本由儒学士人发起教化百姓的乡约,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 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ppt课件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ppt课件


②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
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 —“六谕”
(2敦)孝积弟极以作重用人:伦,有笃利宗于族维以护昭社雍会睦,秩和序乡,党加以强息基争讼层,社重会农治桑理以;足衣食,尚节俭以 惜财用,隆学校以促端进士了习儒,家黜异文端化以和崇传正统学道,讲德法的律传以播做。愚顽,明礼让以厚风俗,
春秋战国
夏商周时期颁行的刑书上只有刑名、刑种的规定,
子产“铸刑书”
而无确切的罪名,人民对罪与非罪的区别只能依据
传统的观念及社会道德、风俗习惯去加以甄别。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
早期国家已—经—有武了树法臣律:(《习中惯国法成)文法的起源》
特点 夏商重刑轻德,西周明德慎刑;由贵族掌控,有明显的阶级性。
孟子与梁惠王
材料: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 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篇》 材料: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 税敛。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材料: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
——《韩非子·有度》
法家思想既能带来富国 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 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 法家思想更适合战国时期 各国富国强兵、政令统一 的需要。商鞅与秦孝公
——《教师教学用书》选必1第113页
④秦朝严刑酷法二世
而亡的教训。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探究:结合所学和材料,思考“礼法结合,儒法并用”这一特点有何影响?
材料:由于礼的侵入,法律思想的德化,法律制度的儒化,使道德高于一切, 法律始终处于从属地位。在人们的意识中道德的标准高于一切,道德意识较 强,法律意识是服从于道德意识的。另外,由于德礼为先,属主导,将法的作 用限制到一个极小的范围即罚以内,人们对于法的认识仅在于是镇压、惩罚, 这样一来,人们避犹不及,更谈不上运用和掌握。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ppt精品课件 (共14页)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ppt精品课件 (共14页)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4分)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统编版高中 历史选 择性必 修1ppt 精品课 件 (共14页)
【课堂探究】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ppt精品课件 (共14页)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1)变化: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 内容;(3分)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 立。(3分)
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
——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9分)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统编版高中 历史选 择性必 修1ppt 精品课 件 (共14页)
【课堂探究】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ppt精品课件 (共14页)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2018年课表卷Ⅰ)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
②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在司法实践中却广泛援引唐律。 ③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例”, 曾数次重修《问例。 ④清朝法典沿袭《大明律》,同样非常重视例,制定了《大清律例》。
2、教化: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统编版高中 历史选 择性必 修1ppt 精品课 件 (共14页)

统编版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教学课件1

统编版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教学课件1
—— 范 文 澜 《 中 国 通 史 》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尚书•泰誓》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2、法治思想的渊源
➢夏商周时期:《左传》记载,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周 朝有《九刑》。
➢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铸刑书”,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
子产:春秋时期郑国 著名政治家、思想家
1、秦汉至隋唐时期法律的演变 (2)魏晋——律令儒家化
➢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律令逐渐儒家化。
汉武帝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8 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共30张PPT)统 编版课 件优秀 课件ppt 课件部 编版课 件
董仲舒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 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 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 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 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 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 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父不父则子不子,君不君则臣不臣。——董仲舒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8 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共30张PPT)统 编版课 件优秀 课件ppt 课件部 编版课 件
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秦汉至隋唐时期法律的演变 (2)魏晋——律令儒家化
➢魏明帝在朝廷设置律博士,命令专用儒家思想来解释律令。
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秦汉至隋唐时期法律的演变
(3)唐朝
➢律在唐初经过删繁就简。
➢唐高宗永徽年间,在《贞观律》的基础上 修订颁布《永徽律》。
➢唐高宗又命人对律文逐条解释,撰成《永 徽律疏》,即《唐律疏议》。
《唐律疏议》书影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8 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共30张PPT)统 编版课 件优秀 课件ppt 课件部 编版课 件

统编版历史《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优秀课件1

统编版历史《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优秀课件1

援引 唐律
以唐律为蓝本的 《大明律》,开 创律例合编体例
圣谕

孝顺父母,尊敬长上, 地
和睦乡里,教训子孙, 神
各安生理,毋作非为。 明




政府基层组织代表
各州县做竖牌十面:凡不养父母时 常忤逆者,牌书“不孝某人”。尊长 无礼,牌书“不义某人”。偷鸡摸狗, 牌书“做贼某人”。生事殴人,牌书 “凶徒某人”。诡隐地粮,教唆词讼, 牌书“奸民某人”。妄传诬告,牌书 “诈伪某人”。诓骗财物,牌书“无 耻某人”。各用大字钉于本犯门左, 每会跪约听讲,街民不与往来。约长 等劝令同约完成纳粮的任务,劝戒同 约维护地方安定。 ——山西巡抚、刑部侍郎吕坤《乡甲 约》
——叔向《左传·昭公六年》
前536年,子产铸刑书,自称“吾以救世也”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1.西周以“德”为核心的礼制结合《九刑》 2.春秋战国:
子产VS叔向:第一次公布成文法VS反对公开刑书
儒家VS法家
孔子,曾任鲁国大司寇, 掌管刑狱、纠察
韩非子,战国儒家集大 成者荀子的弟子
儒法两家在治国方略上观点有何不同?为什么?
在法律和伦理道德 并存的当代社会, 何以法律受到伦理 道德如此大影响? 两者在中国历史上 有着怎样的发展规 律?
4·14聊城于欢案
无论是立法还是司法,需要更多地正视这些人心经验,正视转型时代 保护伦理价值的重要性,从而把握好逻辑与经验的关系、条文与人情的 关系、法律与伦理的关系。
——《辱母杀人案:法律如何回应伦理困局》摘自《人民日报》
开创律例合编
体例
教化 理学建立统治地位, 授徒、讲学、家训、 读物等;开创乡约
乡约宣讲“六 乡约延续明朝模式,宣

统编版历史《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PPT名师课件【新教材】1

统编版历史《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PPT名师课件【新教材】1
宋朝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制定法律多以唐律为蓝本。编纂于963年的《宋 刑统》,其条目与《唐律疏议》基本相同,只是有些内容略有改变。天一阁 所藏宋朝《天圣令》,是以唐《开元二十五年令》为蓝本。
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但在司法实践中仍广泛援引唐律。
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例",曾数次 重修《问刑条例》,而最后一次重修采取"律为正文,例为附注"的形式,开 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
➢在法家思想的指引下,秦国不断富国强兵,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 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因为孔子要用礼乐仁义来求得统一,对战争取反对态度
(《孟子·尽心篇》所谓“春秋无义战”),不了解兼并战争客
观上正是破坏诸侯割据的旧秩序,走向一统的必经路程。“仍
旧贯(守礼制),何必改作”(《论语·先进篇》),就是孔子
①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 敛 ②重视民生与民意 ③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主张德治, 通过道德教化民 众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理论来 源
人性善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3、德治与法治之争 (4)法家的法治思想
代 表
韩非
商鞅
国 别
韩国
秦国
治国思想(实践)
社会教化
①君主要以法、术、势驾驭臣下。 ②君主要赏罚分明。
教育与科举,并通过授徒、书院讲学等方式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甚至
深入族规、家训之中。朱熹的《家礼》和《小学》也成为家庭和幼童
的行为规范。
凡诸卑幼,事无大小,毋得专行。必咨禀于家长。
......
凡子受父母之命,必籍记而佩之,时省而速行之。事毕,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PPT优秀课件1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PPT优秀课件1
有罪杀人,以状语甲,甲藏之。甲当何论?仲舒断曰:甲无子,
明悬振《挂大乐活明器律二》 套养,二子面排列,虽非所生,谁与易之。《诗》云:螟蛉有子,蜾蠃
悬挂乐器四套,四面排列
之。 负 》 《春秋 之义,父为子隐,甲宜匿乙。诏:不当坐。 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中国历史上最早 的成文法
第五页,共15页。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法家:“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 挠曲……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韩非子.有度》
儒家:“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
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第六页,共15页。
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悬挂乐器四套,四面排列
宋代对“礼”的重建和完善,有何作用? 他们是父子关系,所以甲不能判罪。
明《大明律》 清朝乡约:“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息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
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良善,戒匿逃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 、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忿以重身命。
《小学集注》(宋.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君权神授
——《童蒙须知》 (宋.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 《小学集注》(宋.
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读书有三到。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公羊传·桓公二年》
内乱
“德礼为政教之本, 刑罚为政教之用”
伦理道德和法律结合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课件PPT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课件PPT
——《唐律疏议》法律出版社,1992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 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课件(共23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 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课件(共23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 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课件(共23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 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课件(共23张PPT)


小案件难住汉武朝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材料2:秦末战乱,刘邦初入关中,约法三 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西汉建立 后·····于是相国萧何拾取秦法,作律九 章。当孝惠、高后时,“萧、曹为相,镇以无 为,刑罚以稀”。汉武帝重用张汤赵禹之流的 酷吏,连造新法,······此后酷吏玩法 舞弊,以律文案例辗转比附,法网峻密。

小案件难住汉武朝
材料1:董仲舒《决狱》曰:甲父乙 与丙争言相斗,丙以佩刀刺乙,甲即以 杖击丙,误伤乙。甲当合论?或曰,
“殴父也,当枭首”。
——(宋)李昉编纂:《太平御览》 第六卷,任明等校点,42页,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 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课件(共23张PPT)

盐铁大会“礼法之争”
““力水好故旱利…恶邪主法害,…天害而张网天之关人””刑以严道所于性,,主法然密“为“立“德张可为和礼礼,,法宽好殆株刑饥不以本执说主不推量、非法利穰足连止法之张足崇刑独司,主简以恶暴严,重广争以有“要禁阴法约张厉施刑司禁邪阳天“”原、以教之、仁而之人原。则人亲化 ,罪刑运政出感心为属也法也、现应定相本可!隆灾,罪人隐以非”行异性止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吕氏乡约》
毋作非为。
——明太祖“六谕”
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
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
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
业以定民志,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良善,诚匿逃
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弭盗威,解仇忿以
——朱元璋《大诰・民不知报第三十一》 《大明律例》,一部礼经。礼法立教,出礼入刑。人 知守礼,自不非为。非为不作,刑法何拘?
——颜钧《箴言六章》 思考:材料反映了统治者什么样的治理思想?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的法 治与礼 教》PPT 课件下 载1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的法 治与礼 教》PPT 课件下 载1
重身命。
——康熙帝“圣谕十六条
思考:从宋朝到清朝,乡约所讲内容有何变化?为何会出
现这种变化呢?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的法 治与礼 教》PPT 课件下 载1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的法 治与礼 教》PPT 课件下 载1
史料研习•分析特征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 ——《汉书·元帝纪》
君之养民,五教五刑焉。去五教五刑而民生者,未之 有也。所以五教育民之安,日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 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教既兴,无有不安者 也。民有不循斯教者……五刑以加焉。五刑既示,奸顽 敛迹,鳏寡孤独、笃废残疾、力弱富豪安其安,有其有, 无有敢犯者。养民之道,斯矣。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的法 治与礼 教》PPT 课件下 载1
情境二:秦国——卫鞅复见孝公(出自《史记•商君列传》)
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驩甚也。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的法 治与礼 教》PPT 课件下 载1
“促膝长谈”
吾说君以帝王之道比三代, 而君曰:“久远,吾不能 待。……”故吾以彊国之术 说君,君大说之耳。然亦难 以比德於殷周矣。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的法 治与礼 教》PPT 课件下 载1
创设情境•突破重点
历史镜头二:小案件大道路 材料一 案情回放
甲父乙与丙争言相斗,丙以佩刀刺乙,甲即以杖 击丙,误伤乙,甲当何论? 或曰“殴父也,当枭首。”
——(宋)李昉编纂:《太平御览》第六卷
董仲舒《决狱》曰:“臣愚以父子至亲也,闻其斗,莫 不有怵怅之心,扶杖而救之,非所以欲诟父也。《春秋》 之义,许止父病,进药于其父而卒。君子原心,赦而不 诛。甲非律所谓殴父,不当坐。”
礼教 维护三纲五常
唐 《唐律疏议》 《大唐开元礼》
宋宋 元明 以清
《宋刑统》 《大明律》 《大清律例》
乡约教化
乡约带有强制力, 与法律合流。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的法 治与礼 教》PPT 课件下 载1
创设情境•突破重点
历史镜头一:相同的时代不同的道路
“促膝长谈”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的法 治与礼 教》PPT 课件下 载1
合作学习•探究作用
材料一 敞(何敞,西汉人)疾文俗吏以苛刻求当时
名誉,故在职以宽和为政。及举冤狱,以《春秋》义
断之。是以郡中无怨声,百姓化其恩礼。其出居者,
皆归养其父母,推财相让者二百许人。
——节选自《后汉书·卷四十三》
材料二 【疏】议曰:……礼云:“刑不上大夫。”
犯法则在八议,轻重不在刑书也。……八议人犯死罪
——《唐律疏议·名例篇》
思考:据上述三则材料,分析自汉至唐的法律制度 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的法 治与礼 教》PPT 课件下 载1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的法 治与礼 教》PPT 课件下 载1
创设情境•突破重点
历史镜头三:浅显乡约深层内涵
德业相劝;二、过失相规;三、礼俗相交;四、患难相恤。
山东邹城孟庙 《孟氏宗传祖图》碑
孟子与梁惠王
商鞅与秦孝公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的法 治与礼 教》PPT 课件下 载1
情境一:魏国——孟子见梁惠王(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 国乎?
王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孟子圣迹图·扩充仁心》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的法 治与礼 教》PPT 课件下 载1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的法 治与礼 教》PPT 课件下 载1
材料一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章句下》
材料二 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 利民,不循其礼。
——《史记·商君列传》
思考: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孟子和商鞅 境遇不同的原因。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的法 治与礼 教》PPT 课件下 载1
者,皆条录所犯应死之坐及录亲、故、贤、能、功、
勤、宾、贵等应议之状,先奏请议。依令,都堂集议,
议定奏裁。
——《唐律疏议·名例篇》
思考: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法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的法 治与礼 教》PPT 课件下 载1
治与礼教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谈谈你的认识。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的法 治与礼 教》PPT 课件下 载1
——(宋)李昉编纂:《太平御览》第六卷
思考:根据材料一,指出董仲舒判案的依据。这表明
当时法律制度有何特点。
讨论:结合时代背景,运用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的法 治与礼 教》PPT 课件下 载1
上层建筑)分析该特点出现的原因。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的法 治与礼 教》PPT 课件下 载1
材料二 诸犯死,若祖父母、父母七十以上,无成人 子孙,旁无期亲者,具状上请,流者鞭笞,留养其亲, 终则从流,不在原赦之例。
——《北魏律·名例》 材料三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 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五刑之中,十恶尤切,亏损名教,毁裂冠冕,特标 篇首,以为明诫。……“谋反”、“谋大逆”、“谋 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 “不睦”、“不义”、“内乱”。
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 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第7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
01
02
03
概况
特征
作用
自主学习•梳理概况
时间
概况
先秦 形式 时期 内容
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德治与法治
标志?
法律
自 秦 至
秦 汉
《秦律》 《九章律》
唐 魏 《魏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