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年论文中国古代哲学中若干基本概念的起源与演变
张岱年的“中国哲学概念范畴”研究
张岱年的“中国哲学概念范畴”研究
《中国哲学概念范畴》是中国现代哲学家张岱年于20世纪40年代初期所著的一本书籍。
该书以中国传统哲学的概念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各个概念范畴的梳理和解读,展示了中国哲学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丰富的思想资源。
该书主要分为导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
在导言中,张岱年首先介绍了本书的写作动机和研究方法,并阐述了研究中国哲学概念范畴的重要性。
他指出,中国传统哲学作为宝贵的人类智慧遗产,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研究中国哲学概念范畴,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和思维方式,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在张岱年系统地介绍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多个重要概念范畴,包括天理、道德、理学、心性、人伦、德治等。
他以朴素的语言解读了这些概念,并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展示了它们在中国哲学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意义。
他还对这些概念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进行了思考和探讨,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观点和见解。
在结语中,张岱年对本书的主要论点和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他认为,中国哲学概念范畴的研究是一项复杂而长远的任务,需要我们持续地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学术探索。
他也呼吁更多的学者和研究者加入到这个领域,共同推动中国哲学研究的发展。
张岱年的“中国哲学概念范畴”研究
张岱年的“中国哲学概念范畴”研究
张岱年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在他的学术生涯中,他涉及了不同的领域,包括中国哲学、逻辑学、哲学史等等。
其中,他的“中国哲学概念范畴”研究,对中国哲学的研究和
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研究中国哲学中,概念范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概念范畴是指哲学中用来思考
和分析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范畴,它们是整个哲学体系的核心和基础。
张岱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概念范畴的理论探索,二是对于具体概
念的分析和阐释。
在概念范畴的理论探索方面,张岱年提出了“二元主义”、“一元主义”、“相对主义”和“主体主义”四种不同的理论观点。
其中,“二元主义”认为存在两个根本概念,
分别是“气”和“形”,“一元主义”则主张存在一个根本概念,即“气”,“相对主义”则认为概念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主体主义”则强调概念的主体性和个体性。
在具体概念的分析和阐释方面,张岱年分别对“道”、“理”、“气”、“形”、“心”、“意”等概念进行了深入的阐释。
他指出,“道”是一种原理和法则,是宇宙的
本原;“理”则是指宇宙中所有事物的原理和规律,包括物质和精神的方面;“气”是指
物质的本原和根源,包括自然界中所有的气息和精神的本源;“形”则是气的表现形式,
是物质世界中各种形态的统称;“心”则是主体体验中的主要成分,是对于外界事物的感
受和体验的总合;“意”则是人的主观意愿和选择,是决定行为和创造力的根本。
张岱年的研究对于中国哲学的发展和传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的“中国哲学概念范畴”研究,不仅丰富了我们对于中国哲学的认识,还为后人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
导。
中国哲学中的心物问题(张岱年)
中国哲学中的心物问题(张岱年)心物问题,亦即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
在西方近代哲学中,关于精神与物质的问题讨论较多。
在中国先秦哲学中,对于心物问题已有所讨论。
到中国近古时代(宋元明清时代),许多哲学家更对于心物问题进行了针锋相对的争论。
所以,应该承认,心物问题是中国古典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
心亦即主体,物亦即客体。
但是主体客体的名称是古代所未用的。
在古代哲学中,与主体相当的名词是“己”,与客体相当的名词是“物”。
《中庸》云:“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
己与物即主体与客体,亦称为内外,《中庸》又说:“合外内之道也”。
外即客体,内即主体。
近几年来,有些论者认为,中国哲学专讲“天人合一”,而忽视“主客”之别,其实并不符合事实。
中国哲学确实强调“内外”的统一,但也承认内外的区别。
在西方哲学中,哲学史家常将精神与物质的问题与思维与存在的问题联系在一起来讲,或将精神与物质的问题归并到思维与存在的问题。
这是因为,西方哲学中所谓“理念”或“观念”往往是与思维有密切联系的,所以哲学史家将关于“理念”的问题归结为思维与存在的问题。
而中国古代哲学的情况有所不同。
在中国哲学史上,大多数哲学家(佛学与陆王学派除外)认为所谓“道”、所谓“理”是客观性的,因而“道器”问题、“理气”问题与“心物”问题是并列的问题,不能相互归结。
因此,本文仅述中国古代哲人关于心物问题的见解,而不涉及理气问题。
在先秦哲学中,首先谈到心物关系的是孟子。
孟子说:“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孟子?告子上》)这是说,耳目等感官经常为“物”所引而受蔽于“物”,而“心”具有思的作用,是不受“物”之蔽的。
这将心与物对立起来,而耳目居于心与物的中间。
孟子所谓心是何所指呢?孟子引述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
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同上)可见所谓心不是指心脏而言,而是指内在的思维作用。
张岱年的“中国哲学概念范畴”研究
张岱年的“中国哲学概念范畴”研究中国哲学概念范畴是中国古代哲学系统的基本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许多与人类生存、发展和理性活动息息相关的学说、思想和理论。
在当代哲学研究中,对于中国哲学概念范畴的深入剖析和探究,对于促进中国哲学的研究和传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张岱年教授是中国哲学概念范畴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之一,其著作《中国哲学概念范畴》堪称中国哲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张岱年教授主张,在解释中国哲学概念范畴时,必须从中国文化和思想传统中的观念、体制、价值和实践等方面全面地认识,以充分理解中国哲学的特点和内涵。
同样,张岱年教授也强调了不同的哲学概念范畴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以及古代哲学通过对于实践生活的深入思考,形成的较为完整的哲学体系和方法论。
在中国哲学概念范畴的研究中,张岱年教授提出了“生命”、“道德”、“自我”、“人性”、“斗争”、“唯物”、“古代哲学非唯物主义”等重要概念,并对于它们的内涵和演变历程进行了深入剖析和研究。
通过这一研究,张岱年教授不仅对于中国哲学史的发展和演变,有着重要的贡献,同时也为当代的哲学理论和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值得一提的是,张岱年教授在中国哲学概念范畴研究上的核心思想,也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赞誉和学术尊重。
他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也为中国哲学界的发展和革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综上所述,张岱年教授的研究成果在中国哲学概念范畴的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推动中国哲学的研究和传承,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希望在未来的研究中,能够进一步深入拓展和发掘中国哲学概念范畴内涵,为中国哲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张岱年的“中国哲学概念范畴”研究
张岱年的“中国哲学概念范畴”研究
《中国哲学概念范畴》是中国哲学家张岱年的一部重要著作,该书于1985年首次出版。
本书是张岱年对中国哲学的概念范畴进行全面研究的一部综合性著作。
下面,我将以1000字左右的篇幅对《中国哲学概念范畴》进行简要阐述。
《中国哲学概念范畴》这本书,可以说是张岱年对中国哲学中的一些重要概念进行了
系统的整理和总结。
在这本书中,他首先回顾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和其特有的思维方式,然后对中国哲学中的一些核心概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张岱年在书中指出,中国哲学的核心特点之一就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典型表现。
他
认为,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注重思考事物的总体性和内在联系,而
不是将事物进行分割和抽象。
他认为,这种思维方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特点,也是中
国哲学的一大贡献。
接着,书中对于中国哲学的概念范畴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张岱年认为,中国哲学的概
念体系可以归纳为四大范畴,即道、天、人和德。
这四个概念体现了中国哲学中的主要思
想内容和基本价值观念。
道是中国哲学的核心概念,代表了中国哲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和
最高价值。
天则代表了宇宙整体和自然界的原则和规律,人则是指人类作为思考和行动主
体的存在,而德则是指一种正确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书中还对中国哲学的其他重要概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以及
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自然等等。
他通过对这些概念的分析和比较,探讨了它们的内涵和相
互关系,进一步揭示了中国哲学中的思想内核和核心价值观。
张岱年:哲学范畴的循旧与立新
张岱年:哲学范畴的循旧与立新中国的学术思想到了近代有空前的变化,从西方通过日本引进了许多新的名词概念,其中也有许多可谓新的哲学范畴。
时代前进了,哲学范畴中随之有新的变化。
荀子说:“若有王者起,必将有循于旧名,有作于新名。
”(《荀子·正名》)荀子强调“王者”与“制名”的关系,带有封建专制主义的色彩,不大合乎历史的实际。
哲学思想体系中的“名”都是“学者”在总结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过程中制定的,大都与“王者”无关。
但是荀子所谓“有循于旧名,有作于新名”的原则却是正确的。
对于传统哲学中的范畴,要考察分析,有些是应该继承的,有些是应该改变的。
此外,还应制定一些新的概念范畴。
有些传统范畴是必须继承沿用的,最显著的例子是:宇宙、自然、动静、变化、法则、同异、类、物、善、美、德(道德)、公、是非、真伪、知行、学思、心、精神等等。
有些范畴需要加以新的解释和评价。
试举数例:(1)天人古代哲学中所谓天是有歧义的,或以指主宰之天,或以指自然之天,或以指义理之天。
在近古哲学的发展过程中,自然之天逐渐成为天的主要涵义。
中国哲学可以称为“天人之学”,以天人关系为主要问题。
戴震著《原善》,自称“天人之道,经之大训萃焉”。
以“天人”为主要问题,这是传统哲学的基本特点。
天人问题亦即自然与人的关系问题,如此理解,天人仍可以作为哲学的基本范畴。
(2)有无老子提出有与无的范畴,老子所谓“无”有两层涵义:一为相对的无,如“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一为绝对的无,如“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王弼讲“以无为本”,也指绝对的无。
绝对的无是思维的虚构,不反映客观实际。
相对的无,还是一个必需的逻辑范畴。
(3)体用中国古代哲学中所谓体用,涵义纷繁。
各派唯心主义者所谓体都是思维的虚构,不可沿用。
惟唐代易学家崔憬对于体用的解释仍属可取。
崔氏说:“凡天地万物皆有形质,就形质之中有体有用。
体者即形质也,用者即形质上之妙用也。
……假令天地圆盖方轸为体,以万物资始资生为用;动物以形躯为体,以灵识为用;植物以枝干为体,以生性为用。
张岱年的“中国哲学概念范畴”研究
张岱年的“中国哲学概念范畴”研究作者:李洪杨来源:《知与行》2019年第04期[摘要]对中国哲学概念范畴的研究贯穿张岱年先生的整个学术生涯,是张岱年先生中国哲学史研究的重要学术旨趣之一。
张岱年先生不仅对哲学概念范畴进行了界定,而且对哲学概念范畴的古代表达方式也进行了考辨,既说明了中国哲学概念范畴的历史渊源,又间接回应了对中国是否有哲学的质疑。
基于对哲学概念范畴内涵的界定,张岱年先生细致地考察了中国哲学中的每一个重要概念范畴,并对每一个重要概念范畴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历程进行了厘定,彰显出了四个方面的理论特质:一是特别注重对中国哲学概念范畴的问题研究,将其纳入到中国哲学问题的研究背景之中,把对哲学问题的阐述建立在对概念范畴的阐释上,为概念范畴的研究找到了体系化的切入视角。
二是特别注重对中国哲学概念范畴的分类研究:一方面,在概念范畴所指称的哲学意谓上,把中国哲学概念范畴分为自然哲学的概念范畴、人生哲学的概念范畴和知识论的概念范畴三大类;另一方面,在概念范畴所提出的形式上,将中国哲学概念范畴分为单一范畴和对偶范畴。
三是特别注重对中国哲学概念范畴的历史研究,突出表现在对中国哲学概念范畴的历史渊源、变迁历程等进行了梳理和考察。
四是注重对中国哲学概念范畴的对比研究,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中国哲学概念范畴的古今新旧对比研究和中国哲学概念范畴的中西对比研究。
[关键词]张岱年;中国哲学;概念范畴[中图分类号]B2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19)04-0143-05今年是张岱年先生诞辰110周年。
张岱年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一生致力于中国哲学史、哲学问题和文化问题的研议与思考。
在对中国哲学史进行研思的过程中,张岱年先生十分注重对中国哲学概念范畴的分析和考察,全面厘定了中国哲学概念范畴的类别,深刻揭示了中国哲学概念范畴的发展、变迁历史,为中国哲学概念范畴研究做出了极为突出的贡献。
张岱年的“中国哲学概念范畴”研究
张岱年的“中国哲学概念范畴”研究张岱年是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以其对中国哲学概念范畴的研究而闻名于世。
他深入探讨了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概念,为我们理解中国哲学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本文将从张岱年的学术背景、研究方法和主要贡献三个方面来介绍他的“中国哲学概念范畴”研究。
张岱年先生,1910年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是中国现代知名哲学家、著名诗人与文学家,号“建存”。
他于1928年考入广东省立中山大学文学系,在学校期间深受新文化运动影响,开始接触西方哲学。
1932年,他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后前往北京大学攻读研究生。
1934年,张岱年前往法国留学,就读于巴黎大学哲学系,师从法国哲学家热拉尔·德拉吕克,获得硕士学位。
在法国留学期间,他接触了西方哲学思想,并开始对中国传统哲学进行反思和研究。
1946年,张岱年回国后,历任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湖南大学等多所大学教授哲学课程。
1956年,他著有《中国哲学史纲》一书,对中国哲学史作了系统性的概括。
此后,张岱年一直致力于中国哲学概念范畴的研究,直至他于2005年逝世。
张岱年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是比较分析法,他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概念与西方哲学进行对比,探索其内涵和特点,理清中国哲学的思想体系。
他在研究中充分借鉴了西方哲学方法,运用逻辑学、语言学和分析哲学等工具,对中国哲学概念进行深入剖析,力求从哲学的角度揭示中国传统哲学的精髓和特点。
在研究过程中,张岱年对中国古代经典文献(如《诗经》、《易经》、《论语》、《道德经》等)进行了深入解读,结合当代西方哲学的研究成果,探究中国哲学思想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轨迹。
张岱年在“中国哲学概念范畴”研究中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三点:一是对中国传统哲学概念的批判性反思。
张岱年不仅对中国传统哲学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整合,更重要的是他对传统哲学概念进行了批判性的反思和重新阐释。
他认为,中国传统哲学中存在着许多模糊和隐晦之处,需要通过逻辑分析和概念梳理来加以澄清和理解。
中国古典哲学中若干基本概念的起源与演变
作者: 张岱年
出版物刊名: 哲学研究
页码: 57-72页
主题词: 中国古典哲学;起源与演变;唯物主义者;客观唯心主义;唯心主义者;清代中期;哲学家;
庄子;宇宙观;太虚
摘要: <正> 中国从周代到清代中期大约二千六百年间的哲学,可以叫作中国古典哲学。
中国古典哲学在基本方向上是与世界别的国家的哲学一致的,都是以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交互斗争交互影响为主耍内容;然而,在具体表现上,却不能不有其特殊的形式。
中国古典哲学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的范畴,白己的一套独特的基本概念。
而且这些基本概念的意义,又是随时代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的。
假如想正确地了解中国古典哲学的内容,就必须先了解中国古典哲学中基本概念或主要范畴的意义。
在中国古典哲学中,许多基本概念都是唯物主义者与唯心主义者共同使用的;但是唯物主义者与唯心主义者却对之有不同的理解,对之采取了不同的看法。
这也是应该注意的。
本文试图对于中国古典哲学的宇宙观中一些比较重要的基本概念的起源与演变,作一些简单概括的说明。
张岱年:中国古代哲学范畴的总体系
张岱年:中国古代哲学范畴的总体系中国古代哲学的概念范畴有其历史演变的过程。
在历史上有比较广泛影响的范畴是:(1)先秦儒家范畴,(2)先秦道家范畴,(3)魏晋玄学范畴,(4)宋明理学范畴。
此外还有佛学的范畴,但佛学范畴多数是翻译名词,始终没有取得主导地位,所以不能和儒道两家相比。
宋明理学的范畴可以说是集中国古代概念范畴之大成,反理学的思想家也未能提出另外的新范畴。
但是,我们现在来研讨中国古代哲学的范畴,应寻源察流,不能以理学的范畴为限。
中国古代哲学,从周秦到宋元明清,是否可以说有一个通贯、综合的范畴总体系呢?应该肯定是有的。
这个范畴总体系应该包括儒家、道家、玄学、理学的长期流传和广泛引用的范畴。
这个范畴总体系的内部应有一定的逻辑层次。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确定这个逻辑层次?黑格尔的《逻辑学》包含西方哲学范畴的总体系。
黑格尔提出历史的与逻辑的二者一致的原则,他认为范畴在历史上出现的次序与范畴在逻辑体系中的顺序是一致的。
他是按照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次序安排的。
事实上,他所讲的历史顺序不尽符合历史事实,他所安排的逻辑顺序也往往出于主观臆断,并无严格的逻辑理由。
黑格尔自以为达到了终极真理,实则不符合客观实际。
但是黑格尔所提出的历史和逻辑二者统一的原则却含有深邃的智慧。
思想史上确实有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情况,概念之间也有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关系。
但据此而排列出一个历史与逻辑一致的顺序,就难免牵强附会了,因为实际情况是比正反合的公式更复杂的。
简单说来,范畴的逻辑层次可能有两种:一是从普遍到特殊,用中国传统名词来说,即由“共”至“别”、由“全”至“偏”;二是从浅近到高深,用中国传统名词来说,即由浅入深、由“简”至“赜”。
亚里士多德论范畴,以“体”为始,即由全至偏。
黑格尔的《逻辑学》则是由简至赜。
朱熹编《近思录》,以“道体”为首卷。
朱熹虽然没排列出范畴体系,但他的理论体系实际上是采用了从全至偏的程序。
陈淳《字义详讲》和明代的《性理大全》所列名目次序都不免杂乱无章,表现出朱门后学理论水平的肤浅。
张岱年论文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的理论形态及其演变+唯物主义基本形态有
张岱年论文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的理论形态及其演变唯物主义基本形态有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的理论形态及其演变关于哲学唯物主义的意义,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曾提出明确的解说。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即“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亦即:“什么是本原的,是精神,还是自然界?”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1。
恩格斯继而论述费尔巴哈的哲学,指出:费尔巴哈认为“我们自己所属的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最唯一现实的;……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却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
这自然是纯粹的唯物主义。
”2同时,恩格斯强调:唯物主义是“建立在对物质和精神关系的特定理解上的一般世界观”3。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论述18世纪上半叶的思想说:“当时哲学的最高荣誉就是:它没有被同时代的自然知识的狭隘状况引入迷途,它——从斯宾诺莎一直到伟大的法国唯物主义者——坚持从世界本身说明世界 (4)依据上述恩格斯的论断,我们可以说,关于唯物主义的本质与特点,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表述,即:1认为自然界是本原;2认为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是唯一现实的;3认为精神是物质的产物;4坚持从世界本身说明世界。
这几种不同的表述也即是对于唯物主义哲学的几种规定。
这些表述或规定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我认为,不论西方哲学或中国哲学,凡符合这些规定的,都是唯物主义。
我们可以根据恩格斯的这些关于唯物主义的论断来考察中国哲学中的唯物主义传统。
中国哲学有自己的一套概念范畴,与西方哲学有所不同。
所以,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的表现形式也与西方哲学有所不同。
首先应该指出的是,“物质”一词,虽然是现代汉语中流行的名词,却不是古代汉语中固有的。
在古代汉语中,与所谓物质意义相近的,有“物”、“形质”、“气”三个名词。
从哲学上来讲,中国哲学中与西方哲学中所谓“物质”意义相当的,乃是“气”,虽然二者之间也有重要的区别。
张岱年先生论中国哲学的基本特点_1
张岱年先生论中国哲学的基本特点张岱年先生论中国哲学的基本特点张岱年先生从其青年时代起,便很注意对中国哲学总体的倾向、特点做出总结。
他对中国哲学基本特点的总结,大致可分为前期和后期。
前期即《中国哲学大纲》著作的时代,但《大纲》的各部分提法有所区别;后期即1956年以后,而张先生在后期不同阶段的提法也很有不同,值得研究。
本文前三节述其前期提法,第四节述其后期观点。
一、《自序》论“基本倾向”在《中国哲学大纲》的《自序》中论本书的“方法”时张先生提出,本书主张的方法的第一项,是“审其基本倾向”,他说:“中国哲学研究应先辨识中国哲学之基本倾向”,[1] 关于什么是中国哲学的基本倾向,张先生特别举出两点:一是认为“中国宇宙论的基本倾向是不作非实在的现象与在现象背后的实在之别”,比照张先生关于“同真善”、“合知行”的提法,这一点我们可称为“统体用”,亦可称为“体用一致”。
二是认为“中国哲学人生论的基本倾向是以天人合一为基本观点”,此点即《序论》所说的“一天人”。
由于自序的这里是条列其方法,所以在“审其基本倾向”一节中只列举两点,体用一致、天人合一(亦即统体用、一天人),而未全部展开。
“基本倾向“的提法亦见于《大纲》书中。
《中国哲学大纲》第一篇第一章为“中国本根论之基本倾向”,其中说:要之,中国哲学最注重本根与事物之统一不离的关系,事物由本根生出,而本根即在事物之中。
以上为中国哲学中本根观念之大略的辨析,而中国本根论之基本趋向,即由以显出。
中国本根论之最大特点,可以说即在于:一,不以唯一实在言本根,不以实幻说本根与事物之区别。
二,本根是超乎形的必非有形之物,而寻求本根不可向形色中求。
三,本根与事物之关系非背后实在与表面假象之关系,而乃是源流根枝之关系。
[2] 这就是自序中所说的“中国宇宙论的基本倾向”。
“本根论”的“综论”说:“中国本根论的根本趋向或根本假定之一,是认为本根必是超乎形质的,求本根必须求之于无形无质者中,无形无质而又非即是无的。
中国哲学大纲 张岱年 最早版本
我国哲学大纲我国哲学大纲是我国哲学的经典之一,它由我国现代哲学家张岱年编写。
我国哲学大纲首次出版于1916年,是我国哲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
在我国哲学大纲中,张岱年以批判的、深刻的思想对我国传统哲学进行了全面的评述和分析。
此书内容涵盖了我国哲学的发展历程、思想体系及其内在通联,对于理解我国哲学的发展脉络以及哲学思想的演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次文章将围绕我国哲学大纲这一主题展开内容,并深入探讨其意义、价值以及对当代哲学的影响。
一、我国哲学大纲的编纂与意义我国哲学大纲是由张岱年编写的我国哲学史著作,其首次出版于1916年。
它是一部系统阐述我国传统哲学概貌的著作,涵盖了从先秦诸子到明清之际的我国哲学体系发展和思想演变。
张岱年在《我国哲学大纲》一书中运用了批判性的思想,对各家哲学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理解。
他不仅对我国哲学的历史进行了梳理,还对不同的学派进行了深入的评述和批判。
这使得我国哲学大纲成为了我国哲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对于我国哲学的发展和研究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我国哲学大纲的深度和广度我国哲学大纲以其深度和广度著称,它对我国哲学史上的重要学派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分析,使得读者可以通过这本书全面地了解我国传统哲学的发展历程。
该书内容涉及儒学、道家、墨家、法家等各大学派,以及佛教、道教的哲学思想,对我国哲学史上的经典思想进行了全面梳理。
在我国哲学大纲中,张岱年通过对各家哲学思想的评述与批判,展现了其对我国哲学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
我国哲学大纲还对我国传统哲学的内在通联与演变规律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使得读者可以在阅读中全面地领会我国传统哲学的精髓。
三、个人观点及总结我国哲学大纲作为我国哲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其对我国哲学的发展、思想体系及内在通联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阅读我国哲学大纲,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我国传统哲学的发展历程和思想演变,对我国哲学史有了全面的把握。
通过对这一主题的深入探讨,我发现我国哲学大纲对于我国哲学史的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对于理解我国哲学的发展脉络以及哲学思想的演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张岱年论文现代中国哲学发展的道路
哲学的发展必须兼重综合与创新。综合即是将古代和近代哲学中符合客观真理的正确见解综合起来。古往今来,哲学家往往各有所见,各有所蔽。如荀子所说:“慎子有见于后,无见于先;老了有见于屈,无见于伸;墨子有见于齐,无见于畸;宋子有见于少,无见于多。”(4)综合就是将各家之所见会综起来。但是综合不同于“杂”。古代有所 谓“杂家”。《汉书·艺文志》论杂家云:“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此其所长也。及荡者为之,则漫羡而无所归心 ”。杂家杂取各家学说,而没有自己的一贯原则。这是不足取的。综合还需要有一个一贯的原则把原会综的众多观点贯通起来。这就需要有所创新。创新即是在已知的真理的基础之上深入思考,依据新的观察而提出新的见解。
熊十力声称不能赞同唯物论,但是思想也有重要的改变。熊十力于1958年发表了《体用论》,提出了自己的晚年定论,其自序说:“此书既成,新唯识论两本俱毁弃,无保存之必要。”1961年又撰写《乾坤衍》,据《易传》的乾坤以立说。他舍佛归儒,“归宗孔子”,“以体用不二立宗”(1)更进一步“摄体归用”,肯定“现象真实”(2)。他认为实体含有翕辟两方面,“辟为精神”,“翕为物质”。以为《易传》的“乾”即指精神,“坤”即指物质。精神是主动的,“心毕竟是物之主”(3)。熊十力表示不能接受 唯物论,但也拒绝唯心论的名称。
虽云百家争鸣,但是也应有一个主导思想。新中国是唯物论的指导之下建立起来的,今后的建设也应该以唯物论为指导。邓小平同志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今后建设的最高指导原理,以实事求是为主旨的唯物论应是当代中国哲学的主导思想。
中国哲学的发展可以有许多途径,其途径之一是将唯物论与中国哲学的优秀传统结合起来。有人对于中国传统哲学不感兴趣。因而不谈现代哲学与传统的结合,那也是允许的。但是我认为,对于中国传统哲学的批判继承是中பைடு நூலகம்哲学今后发展的应有之义。
张岱年的“中国哲学概念范畴”研究
张岱年的“中国哲学概念范畴”研究张岱年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一生致力于中国哲学史、哲学问题和文化问题的研议与思考。
在对中国哲学史进行研思的过程中,张岱年先生十分注重对中国哲学概念范畴的分析和考察,全面厘定了中国哲学概念范畴的类别,深刻揭示了中国哲学概念范畴的发展、变迁历史,为中国哲学概念范畴研究做出了极为突出的贡献。
因此,探讨张岱年先生对中国哲学概念范畴的研究,既能体认张岱年先生对中国哲学史方法论的考察和诠释,又能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神韵、中国气派的哲学话语体系建构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启迪,从而推动中国哲学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一、对概念范畴的界定概念范畴是中国哲学思想体系建构和理论思维形成的基础,是确立中国哲学话语体系的前提。
对中国哲学概念范畴的探赜和研究不仅能够发掘和了解中国哲学的问题意识和演变规律,而且对中国哲学的创新发展和体系建构具有深刻的理论指导作用。
张岱年先生通过对中国哲学概念范畴的细致考辨和深入研究,夯实和筑牢了中国哲学得以建立的根基,确立了中国哲学的理论形态。
张岱年先生在对中国哲学概念范畴研究之前,首先明晰了概念范畴的基本内涵,认为二者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分性。
所谓概念就是“表示普遍存在或表示事物类型的名词”[1]5“事物的本质的反映”[2]49及“对于客观事物的类型和规律的反映”[2]49。
范畴则是“表示存在的统一性、普遍联系和普遍准则的”[1]5“关于世界事物的基本类型的概念”[2]49。
在张岱年先生看来,概念和范畴都是表示对事物的本质、类型的反映,都是理性思维的逻辑表达形式,具有一定的同一性,然而,二者也是有区别的,即范畴是基本的概念,是概念的更高级的抽象表达和反映。
但是概念和范畴的内涵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概念与范畴,不是凝固了的,而是有柔韧性的,常随经验之发展而改易其内容与意谓。
”[3]189在张岱年先生看来,概念和范畴的内涵并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有“韧性”的,即具有可以改变的特质的,是随着“经验”而改变的,也就是说随着历史时期的不同、思想家诠释和理解的不同等都会促使概念范畴的含括内容、意谓指向不断发生改变。
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儒学是怎样崛起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的
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儒学是怎样崛起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的最佳答案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
儒家思想、君主专政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两大主体内容。
1.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
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
(2)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3)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
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
(4)魏晋之际出现的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易经,这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
《周易》、《老子》、《庄子》称之为“三玄”。
玄学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主要活动在洛阳。
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
(5)唐朝中期的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
(6)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
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
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
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7)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
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
2.进步的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1)元朝的邓牧:自称“三教外人”,著书大胆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其非君思想,对明清进步思想家有一定影响。
张岱年的“中国哲学概念范畴”研究
张岱年的“中国哲学概念范畴”研究
《中国哲学概念范畴》是张岱年先生的一部著作,是对中国哲学概念进行深入研究的一本重要书籍。
此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哲学中的核心概念,并深入探讨了其内涵和特点。
以下是对此书的2000字简要介绍。
《中国哲学概念范畴》一书共分两部分,共收录了50余个中国哲学的核心概念。
第一部分是对各种概念的逐一介绍,包括天、道、德、理、言、信、智等等;第二部分则是对这些概念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
该书着重讨论了中国哲学中的“天”概念。
张岱年先生认为,天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涵盖了宇宙的运行、自然法则、道德规范等各个方面。
作者通过对历代哲学家的论述进行系统的梳理,深入剖析了“天”的本质和意义,指出“天命”、“天道”等概念在中国哲学中的重要地位。
该书对中国哲学中的“道”概念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张岱年先生认为,道是中国哲学中最为核心的概念,涵盖了人类生存的原则、宇宙万物的规律,以及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的方法等多个层面。
他通过对《道德经》、《中庸》等经典著作的研究,揭示了中国哲学中关于“道”的多元解读和应用。
他对现代社会中如何理解和运用“道”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展示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当代价值。
《中国哲学概念范畴》是一部对中国哲学核心概念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著作。
张岱年先生通过系统地介绍了多个概念的内涵和特点,通过对历代哲学家的论述和经典著作的解读,展现了中国哲学的深邃和博大。
这本书对于了解中国哲学思想的精髓和特色,以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具有重要意义。
该书还为当代人认识和解读中国传统哲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虚是和气密切相关的一个观念。这个观念也产生于战国时代。《庄子·知北游》:“ 若是者外不观乎宇宙,内不知乎太初,是以不过乎昆仑,不游乎太虚。”所谓太虚指广大的空间而言。《内经素问》:“太虚寥廓。”所谓太虚也是广大的空间。《管子·心术上》:“虚者万物之始也。”以虚为万物的根源,但没有明确的解说。《淮南子·天文训》以“虚雨/郭”为气的原始(已见上节)。后汉天文学家张衡所著《灵宪》说:“ 太素之前,幽清玄静,寂寞冥默,不可为象,厥中惟虚,厥外惟无。”这是说在气尚未发生以前只是虚无,与《淮南子·天文训》的思想基本上是一致的。其所谓虚意指完全不可见的客观实在,所以这种学说在本质上还是唯物主义的。但这种学说认为虚与气有区别,虚比气更根本,虚在先而气次之,完全把虚与气看成二事。
中国古代哲学中若干基本概念的起源与演变
中国从周代到鸦片战争以前约二千六百年间的哲学,相对于近代而言,都可以称为古代哲学。所谓古代,当然可以说包括上古、中古、近古。中国古代哲学在基本方向上是与世界别的国家的哲学一致的,都以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交互斗争交互影响为主要内容。然而,在具体表现上,却不能不有其特殊的形式。中国古代哲学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的范畴、自己的一套独特的基本概念。而且这些基本概念的意义,又是随时代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的。假如想正确地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内容,就必须先了解中国古代哲学中基本概念或主要范畴的意义。在中国古代哲学中,许多基本概念都是唯物主义者与唯心主义者共同使用的;但是唯物主义者与唯心主义者却对之有不同的理解,对之采取了不同的看法。这也是应该注意的。本文试图对于中国古代哲学的宇宙观中一些重要概念的起源与演变,作简单概括的说明。
阴阳是气,而气不仅是阴阳,而且包括其它天象。《左传》昭公元年记载医和的话道: “天有六气。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阴阳风雨晦明都是气。从字源来讲,气字的本义是云气。许慎《说文》说:“气,云气也。”引而申之,凡与云气相类的都是气。这些叫作气的现象有两个特点:第一,都是客观存在的,是离开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现象;第二,又都是没有固定形体的,是经常变化的无定形的现象。总之,所谓气即指一切客观的无定形的现象而言。
汉代思想家也认为气是客观的实体。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天地之间,有阴阳之气,常渐人者,若水常渐鱼也。所以异于水者,可见与不可见耳,其澹澹也。然则人之居天地之间,其犹鱼之离水,一也。其无间若气而淖于水。水之比于气也,若泥之比于水也。是天地之间,若虚而实。”(1)人在气中,正如鱼在水中。气是比水更细微的 存在。董仲舒承认有意志的天,是一个唯心主义者。但他的气的观念是从先秦唯物主义哲学中继承下来的。王充认为人是气凝结而成的:“气之生人,犹水之为冰也。水凝为冰,气凝为人。”(2)这是《庄子》的“人生气聚”思想的发挥。
三、天
天是最早出现的基本观念之一。在最早的典籍《诗经》与《尚书》中,就有许多讲到天的文句。天本来有两个截然不同的意义。一个意主是在人们头上的高高的苍苍然的天空。上古时代的人认为在上的天与在下的地,是两个最巨大最根本的存在,合称为天地。有的时候,天地一词即表示整个的世界。这所谓天是一种物质的存在,可以叫作“意志的神灵。这是原始宗教思想中的所谓天,可以叫作“主宰之天”。天的这两个意义虽然不同,但也有一定的联系。在上古时代人们的心目中,上帝是居住在天空之中的。
气有两种状态,一是不可见的状态,一是可见的状态。在汉代,有一些著作将气字的意义专门限制于可见的现象之范围以内,至于客观实际的那不可见的内容或方面,则另用别的名词来表示。《淮南子·天文训》说:“虚雨/郭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 ”宇是空间,宙是时间。它认为空时比气更根本,而最根本的是虚雨/郭。虚雨/郭即指无限的不可见的原始实体而言,而气则专指有限的可见的存在。《易纬·乾凿度》说: “夫有形生于无形,乾坤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太易者 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这里分别气、形、质,而认为“未见气”的太易是最根本的。所谓气是无形而可见的现象。这可以说是狭义的气的观念。
在汉代著作中,常常可以见到“元气”这个名词。董仲舒《春秋繁露》:“王正则元气和顺。”(3)王充《论衡》:“俱禀元气,或独为人,或为禽兽。”(4)所谓元气即是总括阴阳在内的统一的气。这是比普通的气的观念更为概括的一个观念。但元气的观念有时也不包括那不可见的实在。《淮南子·天文训》的“宇宙生气,气有涯垠”二句,《太平御览》引作“宇宙生元气,元气有涯垠”。假如《淮南子》的原文是这样,那它就是认为“虚雨/郭”是元气之本了。
张载关于太虚的学说受到了程颢、程颐的批评。程颢说:“立清虚一大为万物之源,恐未安,……道体物不遗,不应有方所。”(8)又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 之器。’若如或者以清虚一大为天道,则乃以器言而非道也。”(9)清虚一大即是太虚 。他认为清虚一大是“有方所”的,即有空间特征的;是“以器言”的,即从物质来讲的。他反对这种看法。他认为“万物之源”应该是非物质性的。这是唯心主义者对于唯物主义的攻击,却也清楚地表明了太虚的物质性。程颐的《语录》中记载:“又语及太虚,曰:‘亦无太虚。’遂指虚曰:“皆是理,安得谓之虚?天下无实于理者。’”(10 )这是从以理为万物之源的唯心主义观点来否认太虚的实在性。从二程对于张载关于太 虚的学说的批评看来,北宋哲学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宇宙观之间的对立是很明显的。
关于气的学说,到北宋哲学家张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张载重新确定了气的观念的意义。他明确地指出,不但可见的客观现象是气,那不可见的客观实在也是气。于是他给气立了一个界说道:“所谓气也者,非待其蒸郁凝聚,接于目而后知之;苟健顺、动止、浩然、湛然之得言,皆可名之象尔。然则象若非气,指何为象?”(5)这就是说,不但蒸发郁闷凝结聚集起来人们眼睛看得见的是气,而且只要可以说有动有静广大渊深的都是气。他指出了气的两个主要特征,一个是“健顺动止”,一个是“浩然湛然”。健是主动性,顺是受动性;动是运动,止是静止。气是能运动而也有静止的。浩然是广大,湛然是渊深,气是有广度有深度的,也就是说,气表现长宽深等空间特征。应当承认,张载这个关于气的解释,包含着深邃的思想。
气的观念,在张载的哲学中,已经明确化了。宋代以后哲学关于气的学说都是以张载对于气的解释为根据的。
中国古代哲学中所谓气,就是客观实体,也就是今日所谓物质。气是客观实在,而不一定是眼睛所能看得见的。这是因为,人的眼睛的视觉能力有一定的限度,不能够觉察一切的客观对象。而气的存在与人们对于它的认识无关,气是完全不依靠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
孟子发展了孔子哲学中的唯心主义成分,以天为他的哲学中的最高概念。他所谓天是人事的最高主宰。帝王的权位,人事的成败,天下的治乱,都是由天决定的:“‘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 ’曰:‘天与之’。’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曰:‘否。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 已矣。’”(16)天子的位置是天所给与的。孟子又说:“若夫成功则天也。”(17)成功或失败都由于天。又说:“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18)治乱亦由于天。在孟子看来,天又是人的道德意识的根源。他说:“心之官 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19)总之,孟子所说的天是最高的精神实体。这是唯心主义的观念。
五代时期的《化书》(据说谭峭所作),也讲虚和气,也认为虚在气先:“道之委也,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但《化书》比较能看到虚和气的联系:“龙化虎变,可以蹈虚空,虚空非无也;可以贯金石,金石非有也。有无相通,物我相同。”《化书》肯定了“虚空非无”,这是比以前学说进了一步的地方,然而《化书》基本上依然是认为虚在气先的。
在哲学家中,孔子所谓天有时指有意志的上帝,有时指物质性的天空。据《论语》的记载,孔子平日讲学,很少谈到天;而在遭遇变故,发出感叹的时候,却常引天自慰。例如在受匡人围困之时,他说道:“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 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11)在颜渊死的时候,孔子叹道: “噫!天丧予,天丧予!”(12)这些话中所谓天是有意志的主宰,是人事的最高的决定者。但孔子又说过:“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13)这所谓天似乎是指覆盖一切的天空而言。应该承认,孔子没有提出关于天的明确理论。他虽然没有否认传统的宗教信仰,却也不宣传传统的宗教信仰。对于传统的宗教信仰,他表现了一定程度的摇摆。
张载的唯物主义的特点之一就在于论证了虚和气的统一。他认为,虚也是气,虚与气是同一实在的不同状况,于是提出了“太虚即气”、“虚空即气”的命题。张载指出,虚与气的不同只是散与聚的不同:“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6)“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凝释于水。”(7)他更进一步反驳了关于虚、气关系的两种错误见解,一种见解认为“虚能生气”,这也就是《淮南子》等的说法;另一种见解认为“万象为太虚中所见之物”,即认为太虚是广大空间,而万象是在空间中出现的东西。张载在《正蒙·太和》篇中写道:“若谓虚能生气,则虚无穷,气有限,体用殊绝,入老氏有生无自然之论,不知所谓有无混一之常。若谓万象为太虚中所见之物,则物与虚不相资,形自形,性自性,形性天人不相待而有,陷于浮屠以山河大地为见病之说。此道不明,正由懵者略知体虚空为性,不知本天道为用,反以人见之小,因缘天地,明有不尽,则诬世界乾坤为幻化。”意识是说,假如承认“虚能生气”,那就是把气看成有限的了,那是不正确的。假若讲“万象为太虚中所见之物”,那就是认为虚与气没有内在的联系,就容易走到以物质世界为假相的唯心主,那更是荒谬的。所谓虚空,在常识范围内是指空间,而唯心主义者有时借以指示他们所设想的超越物质的绝对真实。他们以为绝对真实是超越物质的,而物质现象本身反而成了假相。张载在对于“虚能生气”、“万象为太虚中所见之物”的反驳中,肯定了物质的客观性与真实性。
《庄子》书中曾明确地区别了“气”与“形”。《庄子·至乐》篇记载庄子论生死的自然过程道:“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艹/勿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 夏四时行也。”气是先于形的,可说是形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