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心悸

合集下载

心悸讲课PPT课件

心悸讲课PPT课件
心悸讲课PPT课件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汇报人员 02 课件介绍 03 心悸基础知识 04 心悸的诊断与评估 05 心悸的治疗与预防
06 心悸的康复与护理
单击汇报人员:XX医院XX
第一章
课件介绍
第二章
课件主题与目的
主题:心悸讲课PPT课件
目的:介绍心悸的病因、症 状、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 面的知识,提高人们对心悸 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帮助患 者更好地管理病情,预防并 发症的发生。
生活方式的调整: 如保持健康的生活 方式,包括饮食健 康、适量运动、控 制体重等,有助于 预防心悸的发生。
心理治疗:对于心 悸伴有焦虑、抑郁 等症状的患者,心 理治疗也是重要的 辅助治疗方法。
心悸的药物治疗
β受体拮抗剂: 通过阻断心脏的 β受体降低心肌 收缩力和心率, 从而缓解心悸症 状。
钙通道拮抗剂: 通过抑制钙离子 进入心脏细胞, 降低心肌收缩力, 缓解心悸症状。
诊断与治疗:针对病例,讨论诊断与治疗的难点和要点,提出改进措施和 优化建议。
预防与保健:结合病例,介绍预防心悸的保健知识和方法,提高患者自我 保健意识和能力。
医患沟通:针对病例,探讨医患沟通的重要性,提出有效的沟通技巧和方 法,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体格检查:检查心脏、血压、 肺部等
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心脏超 声、血液检查等
其他检查:动态心电图、运动 负荷试验等
心悸的诊断流程
收集病史:了解 心悸的发作频率、 持续时间、症状 等
体格检查:检查 心脏、血压、肺 部等
实验室检查:心 电图、动态心电 图、心脏超声等
诊断评估:综合病 史、体格检查和实 验室检查结果,进 行心悸的诊断与评 估

中医内科学__第2章第一节心悸

中医内科学__第2章第一节心悸

九、病案分析
女,49岁,因惊吓而心悸半月。 半月前因突受惊吓而发心悸,惊惕不安,
自服舒乐安定心悸未见明显改善,遂来就 诊。现症见:心悸,坐卧不安,善惊易恐, 少寐多梦易惊醒,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弦。T 36.5℃ , P 80次/分, R 18 次/分, BP 130/80mmHg。神志清楚,精神不振,HR 80次/分,偶可闻及早搏,各瓣膜未闻及病 理性杂音。ECG示:室性早搏。
(一)、诊断要点
1.临床特征:自觉心慌不安,心跳剧烈,不能自主, 心搏异常,或快速,或缓慢,或心跳过重,或忽跳忽 止,呈阵发性或持续不解,伴有胸闷不舒,易激动, 心烦、少寐、多汗、颤动、头晕乏力。中老年发作频 繁者,可伴心胸疼痛、甚则喘促、肢冷汗出、或见晕 厥。
2.病史:中老年常见,发作常由情志刺激、惊恐、紧 张、劳倦过度、饮酒饱食等因素而诱发。
7.痰火扰心
主症:心悸时发时止 兼症:受惊易发作,烦躁不安,失眠多梦,口干
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舌脉象: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病机:痰火扰心,心神不安 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 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 (清心降火,化痰和 中)
六、中医适宜技术
(一)单方验方
1.心悸而脉数或促者:苦参煎剂 2.心气、心血亏虚之心悸:定心汤 3.各种心悸而脉数者:朱砂0.3g,琥 珀0.6g,每日2次,吞服
(二)中成药
1.心悸气血亏虚者:珍合灵片、养心定悸口 服液 2.肾阴亏虚者:定心丸、六味地黄丸 3.心阳不振者:心荣口服液 4.气阴两虚:西洋参含片、参脉饮 5.气滞血瘀者:心可舒片、心宁片
(疗法 3.穴位注射疗法
九、病案分析
女,49岁,因惊吓而心悸半月。 半月前因突受惊吓而发心悸,惊惕不安,

心悸PPT教学课件

心悸PPT教学课件
2、心悸伴晕厥抽搐 3、心悸伴发热 4、心悸伴食欲亢进、消瘦、出汗
心悸 (palpitation)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


心悸:是指自觉心跳或心慌,可伴心前区不
适感。
发生机制: 一般认为心悸与心动过速、 每次心搏出量大及心律失常有 关。 心悸的发生也因个体感受 不同而有差异。
病因与临床表现: 1、心脏搏动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强和心搏量增加 时可引起心悸。 功能性:(1)健康人剧烈体力活动、精神过 度紧张或情绪激动;(2)大量饮酒、浓茶、咖啡 及应用某些药物。 病理性:(1)各种器质性心脏病;(2)其他 引起心脏搏出量增加的疾病。 2、心律失常: (1)心动过速; (2)心动过缓; (3)心律不齐。 3、心脏神经官能症: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ß -肾上 腺素受体反应亢进综合症。

中医内科学讲稿心系第一节 心悸

中医内科学讲稿心系第一节 心悸

中医内科学讲稿心系第一节心悸心悸【概说】一、概念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

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

病情较轻者为惊悸。

病情较重者为怔忡。

二、沿革(一)《内经》虽无心悸或惊悸、怔忡之病名,但已认识到心悸的病因有宗气外泄,心脉不通,突受惊恐,复感外邪等。

最早记载脉律不齐是本病的表现。

最早认识到心悸时严重脉律失常与疾病预后的关系。

《素问·举痛论》云:“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

《素问·痹论》亦云:“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

”《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脉绝不至曰死,乍疏乍数曰死。

”(二)《金匮要略》和《伤寒论》提出心悸的病名.病因有惊扰、水饮,虚劳及汗后受邪等。

脉象表现为结、代、促脉等。

提出了基本治则及炙甘草汤等为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

(三)《伤寒明理论·悸》提出心悸病因不外“气虚”、“痰饮”两端。

(四)《医学正传·惊悸怔忡健忘证》对惊悸、怔忡的区别与联系有详尽的描述(五)《丹溪心法·惊悸怔忡》提出责之虚与痰的理论。

(六)《医学正传·惊悸怔忡健忘证》对惊悸、怔忡的区别与联系有详尽的描述。

(七)《医林改错》重视瘀血内阻导致心悸怔忡。

三、讨论范围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心房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以及心功能不全,一部分神经官能症等,如具有心悸临床表现的,均可参照本病证辨证论治,同时结合辨病处理。

【病因病机】一、病因(一)体质素虚禀赋不足,素质虚弱,或久病失养——耗伤心之气阴,气血阴阳亏乏,脏腑功能失调,致心神失养。

(二)饮食劳倦。

嗜食膏梁厚味、煎炸炙煿——蕴热化火生痰,痰火上扰心神。

劳倦太过伤脾,脾虚生化之源不足——致心血虚少,心失所养,神不潜藏。

中医医学内科学PPT课件心悸课件

中医医学内科学PPT课件心悸课件

02
中医对心悸的认识
中医病因病机
病因
心悸的病因主要包括情志刺激、饮食不节、年老体弱、病后 失养等。
病机
心悸的病机主要与心、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其 中以心为主要病位。
中医诊断标准
症状
心悸的主要症状为心跳加快、心前区不适感、乏 力等。
舌象
舌质淡红或紫暗,苔薄白或黄腻。
脉象
脉象细数或弦滑。
对于已经出现心悸症状的患者,应尽快就医并接受正规的治 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保 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以促进康复。
04
心悸的中医特色疗法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心悸的原理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人体气血,平衡阴阳,从而达到治疗 心悸的目的。
常用的针灸方法
包括毫针、艾灸、耳针等,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法。
控制慢性疾病
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容易引起心悸,应积极控制 这些疾病,定期进行检查和治疗。
早期发现和治疗
如果出现心悸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和治疗,避免病情加 重。
日常保健
保持心情舒畅
适量运动
情绪波动是心悸的常见诱因之一,因此要 尽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 免疫力,减少心悸的发生。但要避免过度 运动,以免引起心悸。
医嘱
患者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 度劳累;定期监测心电图;不 适随诊。
06
心悸的预防与保健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证充足 的睡眠。同时,要合理饮食,保持营养均衡,避免过度摄 入咖啡因、酒精等刺激性物质。
避免诱发因素
一些常见的诱发因素包括吸烟、饮酒、过度运动等,应尽 量避免或减少接触这些因素。

心悸.ppt

心悸.ppt

心悸.ppt第一节概述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现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呜等症。

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可呈持续性。

一、沿革1 《伤寒杂病沦》正式提出悸与惊悸的病名。

2 《济生方·怔忡论治》首次提出怔忡病名,认为其原因是“心血不足”及”五饮停蓄,湮塞中脘导致。

3 《丹溪心法》提出“责之虚与痰”的理论。

二、病因1 体虚劳倦:禀赋不足,或久病、劳倦致气血阴阳亏虚。

气血不足,心脾两虚,心神失养,则心悸;阳气衰弱,不能温养心脉,则心悸不安;心阴亏虚,心神失养,或伤及肾阴,阴虚火旺,虚火扰动,上扰心神而致本病;脾肾阳虚,水饮内停,饮邪上犯,引起心悸不安;心阳不振,血液运行不畅,亦可引起心悸怔忡。

2 七情所伤:心虚胆怯,突遇惊恐,忤犯心神,心神动摇;忧思不解,阴血暗耗,心神失养;或化火生痰,痰火扰心而心悸。

3 感受外邪: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日久由经脉病及脏腑,内舍于心,痹阻心脉发为心悸。

温病、疫毒可灼伤营阴,或内扰心神,形成心悸。

4药食不当:嗜食醇洒厚味,致痰火内扰;或因药物耗伤心气心阴,引起心悸、怔忡。

三、病机1 基本病机: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心神不宁。

2 病位:在心;与肝、脾、肾、肺四脏密切相关。

3 病理性质:有虚实两方面虚者为气、血、阴、阳亏损,使心失滋养,而致心悸;实者多由痰火扰心,水饮上凌或心血瘀阻,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虚实之间可以相互夹杂或转化。

4 病理演变:4.1由气虚、血虚或气阴两虚转化为阳虚、水饮凌心或阴阳两虚。

4.2惊悸与怔忡之间的相互转化。

4.3病情恶化,心阳暴脱,出现厥脱危候。

四、治疗原则1 虚证:养血安神为主。

采用补气、养血、滋阴、温阳等法。

2 实证:清热化痰、活血化瘀、温阳化气行水等法。

3 酌情配合安神镇心之法。

五、证治分类1 心虚胆怯证2 心血不足证3 阴虚火旺证4 心阳不振证5 水饮凌心证6 瘀阻心脉证7 痰火扰心证1 心虚胆怯证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中医内科学》心悸 ppt课件

《中医内科学》心悸  ppt课件
稳者可以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②出血性心悸慎用 活血化瘀药物,以活血止血药物为好。③对抗心律失常的 药物可能会引起心律失常也要注意向患者交代清楚
ppt课件
21
【辨证论治 】
三、 证治分类
(一)、心虚胆怯证 (二)、心血不足证 (三)、阴虚火旺证 (四)、心阳不振证 (五)、水饮凌心证 (六)、瘀阻心脉证 (七)、痰火扰心证
相同点——奔豚发作时,也有心胸躁动不 安
奔豚——上下冲逆,发自少腹 不同点 心悸——心中剧烈跳动,发自于心
ppt课件
17
【诊查要点 】
三、 相关检查
1.心电图:是检测心律失常有效、可靠、方 便的手 段,它可以区分是快速性心律失常或是 缓慢性心律失常;识别过早搏动的性质,如房 性早搏、结性早搏、室性早搏、阵发性室上性 心动过速及室性心动过速,判断房室传导阻滞, 房扑与房颤,心扑与心颤动及病态窦房结综合 征等。
2.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也是心律失常 诊断的重要方法。
3.食道心房调搏,阿托品试验:对评价窦房 结功能,诊断病窦也有重要意义。
4.其它检查:测血压、X线胸部摄片、心脏 超声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ppt课件
18
【辨证论治 】
一、辨证要点
1.辨虚实 虚——气血阴阳亏虚; 实——痰饮、瘀血、火邪上扰
二、文献摘要
1、病名:
《内经》无心悸或惊悸、怔忡之病名。 心悸之病名首见于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和《伤 寒论》,称之“心动悸”、“心下悸”、“心中 悸”及“惊悸”。
ppt课件
5
2.病因:
《内经》虽无病名,但已认识到心悸的病因。如 《素问•平人气象论》:“……左乳下,其动应 衣,宗气泄也”。《 素问•举痛论》:“惊则心 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 《素问•痹论》:“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 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

中医内科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三)

中医内科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三)

中医内科学考试题库及答案第二章心脑病证第一节心悸一、选择题:【A1型题】1.心悸的病名首见于A.《素间》B.《金柜要略》C.《医学正传》D.《丹溪心法》E.《伤寒论》2.《金柜要略·惊悸吐衄下胸满瘀血病脉证治》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为A.小青龙汤B.炙甘草汤C.桂枝汤D.归脾汤E.天王补心丹13.以下哪个药物使用不当可引起心悸、A.人参B.佳枝C.熟地D.附子E.炙甘草4.下列哪项不是心悸的病因A.药物中毒B:饮食、外邪C.七情所伤D.心阳衰弱E.体虚劳倦5.下列哪项为心阳不振型心悸的主症之一A.心烦失眠B.食少纳呆C.浮肿尿少D.胸脘痞闷E.形寒肢冷6.桂枝甘草龙骨牡砺汤治疗心悸的主要功效是A.温补心阳B.振奋心阳C.补益心气D.滋阴养心E.养心安神卜7.心悸病位在心,其发病与哪些脏腑功能失调有关A.脾肾肺肝B.肺脾肾胆C.肝肾脾胃D.心脾肝肾E.脾肾肝胆8.阴虚火旺心悸的特点是A.心悸遇劳而发B.心悸心烦少寐C.心悸咽干口燥D.心悸头晕目眩E心悸胸闷气短9.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心血不足型心悸的主证A.心悸头晕B.心悸易惊C.面色无华D.倦怠乏力E.健忘少寐10.振奋心阳,化气行水适用于下列哪个证型之心悸A.水饮凌心B.心阳不振C.心血瘀阻D.心血不足E.痰火扰心11.下列哪项不是心悸的临床特点A.心中悸动B.心悸不能自主C.与气候变化有关D.与情绪波动E.阵发性或持续不止12.心悸痰火扰心证的代表方是A.苓桂术甘汤B.桃仁红花煎C.黄连温胆汤D.归脾汤E.安神定志丸【A2型题】13.怔忡时作,气短无力,面色无华,、头晕倦怠,不思饮食,大便溏,舌淡,脉细弱。

其最佳治疗方是A.炙甘草汤B.右归丸C.归脾汤D.天王补心丹E.当归补血汤14.关某,女,40岁,平素性格内向,善惊易恐,来诊时症见心悸不宁,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苔薄白,脉弦细。

本病治法为A.补血养心,益气安神B.温补心阳,安神定惊C.滋明清火,养心安神D.清热化痰,宁心安神E.镇惊定志,养心安神15.李某,女性,47岁。

中医内科学 心悸、胸痹、不寐

中医内科学  心悸、胸痹、不寐

胸痹与胃脘痛
胸 痹
胸 心 病变 疼痛部位 脏腑 发作特点 诱因 兼证
诊 查 要 点

胃 脘 痛 胃
左胸部, 闷痛;突发、历 受寒、饱 心系病 向左肩臂 时短暂;休息或 餐、激动、 症-心 内侧放射 用药后可缓解 劳累 悸气短 胀痛为主,局部 与饮食相 胃部病 有压痛;持续时 关 症-泛 间较长 酸嘈杂
劳累、 饱餐、 受寒、 激动
胸 痹
病 机
★病位及涉及脏腑: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 ★病性: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本虚:气虚、阳虚、气阴两虚;
病 因 病 机
标实:血瘀、寒凝、痰浊、气滞,且可 相兼为病。 ★病势:轻重缓急、病机转化
胸 痹

主 要 症 状
位: 膻中及心前区,并向左肩臂放射 质: 闷痛、隐痛、刺痛、窒息感
2018/7/18
兼证:受惊易作,失眠多梦, 舌脉: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病机概要: 痰浊停聚,郁久化火,痰火扰心,
心神不安

法: 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代 表 方:黄连温胆汤加减
【预防调护 】
预防与调护
1.调情志 2.节饮食 3.慎起居 4.长期治疗
中医内科学——心系病证
第二节
胸 痹
胸 痹


便短少,下肢浮肿,形寒肢冷
兼证:恶心呕吐,流涎, 舌脉:舌淡胖,苔白滑,脉象弦滑或沉细而滑 病机概要: 脾肾阳虚,水饮内停,上凌于心,
扰乱心神

法: 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 代 表 方:苓桂术甘汤加减 常用药及加减:
【辨证论治 】
6、瘀阻心脉证
主证: 心悸不安,心痛时作,痛如针刺, 唇甲
胃脘部
胸痹与真心痛

中医内科学心悸

中医内科学心悸

心悸源流:
《内经》已认识到宗气外泄、心脉不通、突受惊恐、复感外邪可致心中悸动等, 这是对严重脉律失常与疾病预后关系的最早记载。
心悸病名首见于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和《伤寒论》,称之为“心下悸”、 “心中悸”、“惊悸”及“心动悸”,认为其病因主要包括惊扰、水饮、虚劳及 汗后受邪等,发作时常见结、代、促脉,以炙甘草汤等为常用治疗方剂。
(二)病机
心悸病位在心,但与肝、脾、肾、肺四脏密切相关 。若肝失疏泄,气滞血瘀,或气郁化火,心脉不畅, 心神被扰,而发心悸;或肾阴不足,不能上制心火, 或肾阳亏虚,心阳失于温煦,均可发为心悸;若脾胃 虚弱,心之气血化生乏源,或脾失健运,痰湿内扰心 神,亦可发为心悸;或热毒犯肺,内舍于心,或肺气 亏虚,不能助心治节,心脉运行不畅,亦可悸动不安 。基本病机为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痰、饮、 瘀、火扰心,心神不宁。
方剂: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
常用桂枝、附子温振心阳;人参、黄芪益气助阳;麦冬、枸 杞滋阴;炙甘草益气养心;龙骨、牡蛎重镇安神定悸。形寒肢 冷,重用人参、黄芪、附子、肉桂温阳散寒;大汗出,重用人 参、黄芪、煅龙骨、煅牡蛎、山茱萸益气敛汗,或用独参汤煎 服;兼见水饮内停,加葶苈子、五加皮、车前子、泽泻等;若 夹瘀血,可加丹参、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兼见阴伤,加 麦冬、枸杞、玉竹、五味子;心阳不振,心动过缓,酌加炙麻 黄、补骨脂、附子,重用桂枝以温通心阳。
常用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熟地黄、当归 、龙眼肉补养心血;茯神、远志、酸枣仁宁心安神;木香理 气醒脾。
若心动悸而脉结、代者,乃气虚血少,血不养心,宜用炙 甘草汤。气虚甚加黄芪;血虚甚加当归、熟地黄;阳虚甚而 汗出肢冷,加附子、黄芪、煅龙骨、煅牡蛎;阴虚甚,重用 麦冬、地黄,加沙参、玉竹、石斛;白汗盗汗,加麻黄根、 煅龙骨、煅牡蛎、糯稻根收敛止汗;纳呆腹胀,加陈皮、麦 芽、神曲、山楂、鸡内金、枳壳健脾助运;失眠多梦,加合 欢皮、夜交藤、柏子仁养心安神;热病后期心阴受损而心悸 ,以生脉散加减。

心悸的鉴别诊断PPT48页

心悸的鉴别诊断PPT48页
室上性急诊处理
1
2
3
血流动力学不 稳 定 同步直流 电除颤
血流动力学稳 定 刺激迷走 神 经 纠正低钾 低镁血症
心房颤动 房颤≤72h 先控制心室率,再药物或电转复
第十一章 心悸--邓跃林
室上性急诊处理
4
5
6
心房扑动
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 心率>110次/分,可应用维拉帕米
心 房 扑 动 药物治疗无效选择电复律,仅需较低能量20~100J
第十一章 心悸--邓跃林
室性心律失常急诊处理
1
发生心室颤动患者即出现心脏骤停,须立即行心肺复苏,尽早实施电除颤,无脉性或多形性室速(VT)视同心室颤动(VF)行1次非同步除颤
2
VF或VT除颤后无效,可应用胺碘酮300mg,快速静脉注射后再重复1次电除颤
3
VF转复成功后,应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维持K+>4.0mmol/L,Mg2+>2.0mg/dl),以防再发VF,调整酸碱平衡紊乱
第一节 概 述
第十一章 心 悸
概 述
心悸(palpitation) 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 不适感或心慌感
心率加快— 心跳不适
心率缓慢— 搏动有力
第十一章 心悸--邓跃林
主要教学内容
病理生理机制
1
临床特点及诊断
2
治疗原则
3
诊断步骤及流程
4
第十一章 心悸--邓跃林
病理生理机制
室性心动过速 频率在140~200次/分,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通常>0.12秒钟
鉴别要点
5
6
7
第十一章 心悸--邓跃林
窦性心动过速
第十一章 心悸--邓跃林

中医内科学 第五章 第一节心悸

中医内科学 第五章 第一节心悸

分证论治
心虚胆怯
症状: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 梦而易惊醒,食少纳呆,恶闻声响,苔薄白, 脉细略数或细弦。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方药:安神定志丸。
安神定志茯苓神,远志菖蒲与人参。 再加龙齿和丸服,心虚胆怯悸得宁。
分证论治
心血不足(心脾两虚)
症状:心悸气短,头晕目眩,面色无华,神疲乏 力,纳呆食少,腹胀便溏,少寐多梦,健忘, 舌淡红,脉细弱。
治疗原则
1、心悸由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心神失养所致者: 治当补益气血,调理阴阳。配合养心安神,促 进脏腑功能的恢复。
2、心悸因于痰饮、瘀血等邪实所致者,治当化 痰,涤饮,活血化瘀,配合重镇安神之品。
3、心悸表现为虚实夹杂时:根据虚实轻重之多 少,灵活应用益气养血,滋阴温阳,化痰涤饮, 行气化瘀,养心安神,重镇安神之法。
辨证要点
1、分清虚实:心悸证候特点多为虚实相兼,
虚者---指脏腑气血阴阳亏虚 实者---指痰饮、瘀血,火邪上扰
2、明辨惊悸与怔忡 3、详辨脉象变化 4、结合辨病辨证
审脉辨证 过速型脉象与心律失常
数脉1息6至 疾脉1息7至 极脉1息8至 脱脉1息9至 浮合脉1息10至 以上
阳盛实热 阴盛火旺 气阴两虚 气竭阳脱
窦性心动过速 室上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 房扑呈2:1房室传导
过缓型脉象与心律失常
迟脉1息3至 损脉1息2至 败脉1息1至 夺精脉2息1至
气虚阳衰 痰瘀阻脉 邪阻气机
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停搏 窦房传导阻滞 交界区心律 房室传导阻滞
常见不规律性脉象特点




基础 脉律 (率)

有基础脉律, 脉率过速
概述----定义

中医内科学心系病证复习总结

中医内科学心系病证复习总结

第二章心系病证第一节心悸【概念】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激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

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可呈持续性。

【病因】①体虚劳倦②七情所伤③感受外邪④药食不当【病机】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心神不宁。

其病位在心,而与肝、脾、肾、肺四脏密切相关病理性质分虚实:虚为气血阴阳亏损,使心失滋养,而致心悸;实为痰火扰心,水饮上凌或心血瘀阻,气血运行不畅所致【诊断依据】1)主症:自觉心中激动不安,心搏异常,或快速,或缓慢,或跳动果真,或忽跳忽止,呈阵发性的持续不解,神情紧张,心慌不安,不能自主;可见数、促、结、代、涩、缓、沉、迟等脉。

2)兼证:伴有胸闷不舒,易激动,心烦寐差,颤抖乏力,头晕等症。

中老年患者,可伴有心胸疼痛,甚则喘促,汗出肢冷,或见晕厥。

3)诱因:常由情志刺激如惊恐、紧张,及劳倦、饮酒、饱食等因素而诱发。

【病证鉴别】2)心悸与奔豚【治疗原则】虚:补气、养血、滋阴、温阳实:祛痰、化饮、清火、行瘀【证治分类】【概念】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病因】①寒邪内侵②饮食失调③情志失节④劳倦内伤⑤年迈体虚【病机】心脉痹阻病位在心,涉及肝、肺、脾、肾等脏。

病性总属本虚标实,发作期以标实为主(瘀血、寒凝、痰浊、气滞交互为患),缓解期以本虚为主(阴阳气血的亏虚)【诊断依据】1)胸痹以胸部闷痛为主症,患者多见膻中或心前区憋闷疼痛,甚则痛彻左肩背、咽喉、胃脘部、左上臂内侧等部位,呈反复发作性,一般持续几秒到几十分钟,休息或用药后可缓解。

2)常伴有心悸、气短、自汗,甚则喘息不得卧,严重者可见胸痛剧烈,持续不解,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唇甲青紫,脉散乱或微细欲绝等危侯,可发生猝死。

3)多见于中年以上,常因操劳过度、抑郁恼怒、多饮暴食或气候变化而诱发,亦有无明显诱因或安静时发病者。

第一节心悸

第一节心悸

第一节心悸习题一、选择题(一)单选题1.心悸的病名首见于下列何医著()A.《素问》B《金匮要略》C.《医学正传》D.《丹溪心法》E.《伤寒论》2.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中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为()A.小青龙汤B.归脾汤C.桂枝汤D.炙甘草汤E.天王补心丹3.下列何项不是心悸的病因()A.体虚劳倦B.饮食、外邪C.七情所伤D.心阳衰弱E. 药物中毒4.下列何项不是心悸的临床特点()A.心中悸动B.心悸不能自主C.与气候变化有关D.与情绪波动有关E.阵发性或持续不止5.心悸病位在心,其发病与下列哪组脏腑功能失调有关()A.脾肾肝胆B.肺脾肾胆C.肝肾脾胃D.心脾肝肾E.脾肾肺肝6.下列何项为心阳不振型心悸的主症之一()A.心烦失眠B.形寒肢冷C.浮肿尿少D.胸脘痞闷E 食少纳呆7.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悸的主要功效是()A温补心阳B.振奋心阳C.补益心气D.滋阴养心E.养心安神8.阴虚火旺型心悸的特点是()A.心悸遇劳而发B.心悸易惊,心烦少寐C.心悸,咽干口燥D.心悸,头晕目眩E.心悸,胸闷气短9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心血不足型心悸的主症()A.心悸头晕B.面色无华C.倦怠乏力D.心悸易惊E.健忘少寐10.振奋心阳,化气行水法适用于下列何证型心悸()A心阳不振B.痰火扰心C.心血瘀阻D.心血不足E.水饮凌心11.心悸之心阳不振证的代表方是()A.苓桂术甘汤B.桃仁红花煎C.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D.归脾汤E.安神定志丸12.心悸之痰火扰心证的代表方是()A.黄连温胆汤B.桃仁红花煎C.苓桂术甘汤D.归脾汤E.安神定志丸13.阴虚火旺型心悸的代表方是()A.苓桂术甘汤B.桃仁红花煎C.黄连温胆汤D.归脾汤E.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14.归脾汤最适宜治疗何型心悸 ( )A.心虚胆怯B.心血不足C.心阳不振D.阴虚火旺E.水饮凌心15.心悸,胸闷不适,心痛时作,痛如针刺,唇甲青紫,首选下列何方治疗( )A.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B.血府逐瘀汤C.丹参饮D.瓜蒌薤白白酒汤E.归脾汤16.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而易惊醒,食少纳呆,恶闻声响,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应属何型心悸 ( )A.心血不足B.阴虚火旺C.心虚胆怯D.痰火扰心E.心阳不振(二)多选题17.心悸属本虚标实之证,其标是指( )A.气滞B.血瘀C.痰浊D.水饮E.湿热18.阴虚火旺型心悸的主症是 ( )A.心悸易惊B.心烦失眠C.五心烦热D.口干盗汗E.脉细数19.心悸的预后转归取决于下列哪些方面 ( )A.邪实的轻重B.脏损多少C.治疗当否D.脉象变化E.本虚的程度20.心悸的实证应予以()A.化痰B.涤饮C.行瘀D.祛湿E.清火(热)二、填空题1.心悸的病位主要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心悸
习题
一、选择题
(一)单选题
1.心悸的病名首见于下列何医著()
A.《素问》
B《金匮要略》
C.《医学正传》
D.《丹溪心法》
E.《伤寒论》
2.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中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为()
A.小青龙汤
B.归脾汤
C.桂枝汤
D.炙甘草汤
E.天王补心丹
3.下列何项不是心悸的病因()
A.体虚劳倦
B.饮食、外邪
C.七情所伤
D.心阳衰弱
E.药物中毒
4.下列何项不是心悸的临床特点()
A.心中悸动
B.心悸不能自主
C.与气候变化有关
D.与情绪波动有关
E.阵发性或持续不止
5.心悸病位在心,其发病与下列哪组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A.脾肾肝胆
B.肺脾肾胆
C.肝肾脾胃
D.心脾肝肾
E.脾肾肺肝
6.下列何项为心阳不振型心悸的主症之一()
A.心烦失眠
B.形寒肢冷
C.浮肿尿少
D.胸脘痞闷
E 食少纳呆
7.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悸的主要功效是()A温补心阳
B.振奋心阳
C.补益心气
D.滋阴养心
E.养心安神
8.阴虚火旺型心悸的特点是()
A.心悸遇劳而发
B.心悸易惊,心烦少寐
C.心悸,咽干口燥
D.心悸,头晕目眩
E.心悸,胸闷气短
9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心血不足型心悸的主症()
A.心悸头晕
B.面色无华
C.倦怠乏力
D.心悸易惊
E.健忘少寐
10.振奋心阳,化气行水法适用于下列何证型心悸()
A心阳不振
B.痰火扰心
C.心血瘀阻
D.心血不足
E.水饮凌心
11.心悸之心阳不振证的代表方是()
A.苓桂术甘汤
B.桃仁红花煎
C.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
D.归脾汤
E.安神定志丸
12.心悸之痰火扰心证的代表方是()
A.黄连温胆汤
B.桃仁红花煎
C.苓桂术甘汤
D.归脾汤
E.安神定志丸
13.阴虚火旺型心悸的代表方是()
A.苓桂术甘汤
B.桃仁红花煎
C.黄连温胆汤
D.归脾汤
E.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
14.归脾汤最适宜治疗何型心悸( )
A.心虚胆怯
B.心血不足
C.心阳不振
D.阴虚火旺
E.水饮凌心
15.心悸,胸闷不适,心痛时作,痛如针刺,唇甲青紫,首选下列何方治疗( )
A.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B.血府逐瘀汤
C.丹参饮
D.瓜蒌薤白白酒汤
E.归脾汤
16.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而易惊醒,食少纳呆,恶闻声响,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应属何型心悸( )
A.心血不足
B.阴虚火旺
C.心虚胆怯
D.痰火扰心
E.心阳不振
(二)多选题
17.心悸属本虚标实之证,其标是指( )
A.气滞
B.血瘀
C.痰浊
D.水饮
E.湿热
18.阴虚火旺型心悸的主症是( )
A.心悸易惊
B.心烦失眠
C.五心烦热
D.口干盗汗
E.脉细数
19.心悸的预后转归取决于下列哪些方面( )
A.邪实的轻重
B.脏损多少
C.治疗当否
D.脉象变化
E.本虚的程度
20.心悸的实证应予以()
A.化痰
B.涤饮
C.行瘀
D.祛湿
E.清火(热)
二、填空题
1.心悸的病位主要在。

其基本病机是亏虚,心失所养;或
阻滞心脉,邪扰心神,心神不宁。

2.心悸的病理性质为证。

3.心悸多虚实相兼,虚者是指,实者多指之类。

4.心悸心虚胆怯证的治法是,;方用加减。

三、判断是非题
1.惊悸日久亦可形成怔忡。

()
2.心悸的发生与感受外邪无关。

()
3.心悸的辨证应首选分清气血阴阳。

()
4.心悸的病理性质主要有虚实两个方面,初起以实证为主。

()
5.治疗心悸水饮凌心证的代表方是苓桂术甘汤。

()
四、名词解释
1.心悸
2.怔忡
五、简答题
1.简述心悸的基本证候特点。

2.简述心悸的病因病机。

3.惊悸与怔忡如何鉴别?简述之。

六、论述题
试述心阳不振型心悸的证候、主要病机、治法和方药。

七、病案分析
张某,男,65岁, 2009年6月15日就诊.
主诉:反复心悸,肢冷,关节酸痛半年。

病情加重,伴四肢浮肿1周。

现病史:半年来反复心悸,少气不足以息,易汗出。

近1周来因劳累过度以而致病情加重,整天心悸不止,动则气短息促,夜卧之际呼吸急迫,常须端坐方才得以缓解。

小便减少,四肢浮肿,困倦乏力,精神不振,四肢不温,关节酸痛,步履失健,已卧床不起。

2001年8 月21日,心电图示:①窦性心率;②心肌劳损。

现症见:心悸眩晕,胸闷痞满,渴不欲饮,小便短少,下肢浮肿,形寒肢冷,伴恶心、欲吐、流涎, 舌淡胖,苔白滑,脉象沉细而滑。

要求写出:诊断(中医病名、证型)、主要病机、治法、方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 D 3 D 4 C 5 E 6 B 7 A 8 B 9 D 10 E 11 C 12 A 13 E
14 B 15 A 16 C 17 ABCD 18 ABCDE 19 ABCDE 20ABCE
二、填空题
1. 心气血阴阳痰浊瘀血
2.本虚标实
3.气血阴阳亏虚痰饮、瘀血、火热
4. 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
三、判断是非题
1√2×3×4×5√
四、名词解释
1.心悸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疲血阻滞,致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导致心中悸动,惊惕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

2.怔忡是由内因引起,以自觉心中惕惕,动摇不定而无休止,稍劳即发为特征,病来虽渐但病情较重,以虚证为多或虚实夹杂。

五、简答题
1. 心悸的基本证候特点是自觉发作性心慌不安,心跳剧烈,不能自主,或一过性、阵发性,或持续时间较长,或一日数次发作。

常兼见胸闷气短,神疲乏力,头晕喘促,甚至不能平卧,以致出现晕厥。

其脉象表现或数或迟,或乍疏乍数,并以结脉、代脉、促脉、涩脉尤为常见。

2. 心悸的发病原因主要有感受外邪,七情所伤、饮食不节、体虚劳倦、药物中毒等。

其主要病机为气血阴阳亏损,心神失养或痰浊察血内停,痹阻心脉,邪扰心神,心神不宁。

3.惊悸为心悸的轻症,多为功能性,多与情绪因素有关,可由骤遇惊恐,忧思恼怒,悲哀过极或过度紧张而诱发,多为阵发性,病来虽速,病情较轻,实证居多,可自行缓,不发时如常人。

怔忡为心悸的重症,多为器质性,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无精神等因素亦可发生,常持续心悸,心中惕惕,不能自控,活动后加重,多属虚证,或虚中夹实。

病来虽渐,病情较重,可兼见脏腑虚损症状。

惊悸日久不愈,亦可形成怔忡。

六、论述题
心阳不振型心悸的证候: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虚弱或沉细无力。

主要病机:心阳虚衰,无以温养心神。

治法: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方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加减。

桂枝、炙甘草、生龙骨、生牡蛎、人参、附子。

七、病案分析
诊断:心悸(水饮凌心证)
主要病机:脾肾阳虚,水饮内停,上凌于心,扰乱心神。

治法:振奋心阳,化气行水。

方药:苓桂术甘汤加味。

泽泻白术车前子茯苓桂枝炙甘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