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善教”与“乐学”

合集下载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乐学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乐学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乐学”天祝藏族自治县第二中学梁成在我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觉得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最好境界那要算“乐学”了。

孔子有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记得外国曾经有位教育心理学家也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兴趣是“乐学”的起点,也是“乐学”的动力,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学习者对某一学科产生了兴趣,他总是积极主动而心情愉悦地去学习,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快乐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

学生学习是否有积极性,主动性,不完全取决于人的智力因素,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智力因素。

作为语文教师,要想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要在研究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同时,尤其要在课堂上对“乐学”方面下一定的功夫。

在课堂上是否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关键是“乐学”。

“乐学”是新奇需求不断满足的心理过程,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是“乐学”的重要因素。

真正要把这些目标付诸实施,还得有新奇巧妙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乐学的正常进行。

兴趣常常是从新奇开始的厌旧图新,追求新奇是人的本质或天性,学生在学习中非常喜欢教学思想的开放性,教学手段多样性,教学语言的生动性,教学内容的新颖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教学板书的别致性,教学设计的精巧性,学生“乐学”的过程正是新奇需求心理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

要让学生通过“乐学”,发挥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一、在新奇知识的挖掘中乐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既要考虑学生的主体价值的发挥,又考虑教师主导和主体价值的展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相促进激活思维,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

要发挥好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乐学”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

正如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

可以说,每一篇典型的课文都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学习中,有对字、词句、文的了解,有对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的深层探索,有对前后上下来龙去脉的梳理,有对左右彼此纵横关联的剖析,有对作者写作思路,文章主旨的揣摩,有对写作技巧,表达特色的领悟,有对正误是非的辨认,有对文章的鉴赏评论等。

善教与乐学——教学互动的关键

善教与乐学——教学互动的关键

《 项链 》 , 指导学 生品 味两种语 言各 自在 表达 、 情理上的 特色 。如此 , 我们 的课 堂将会 生成诗 情 画意 , 将 会 绽放 异彩 , 美不胜收 。
四、 不能牵着与技能 、 过程 与方法 、 情感 态度 与 价值观” 的三 维 目标 才能得 以达 成 。我们 努力 , 我们 期 待新课改真正做 到“ 以人为本 ” , 它将带 给学生春 暖花开 的全新感觉。
要作用 。
学相长 。教学创新实现的关键在 于教学 互动 , 教学 互动 的根本又在 于“ 善教” 与“ 乐学” 。


如何做到“ 善教”
首先 , 教师要摒弃 旧观念 , 树 立创新 意识 , 优 化教学 过程 。在教学 中应做好 以下 四个方面 。
1 . 梳 理 知 识 点
新课 程在继承传统 的基 础上 , 提 出课 堂教学 中要积
生双 主体双 向互 动转 变 。互 动 式教学 要求 教与 学 的双 方都 能积极 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 活动 中, 从 而达到相互 促进 、 教学相长 。实现教学互动 的关键是教 师的“ 善教 ” 和学生 的“ 乐学” 。“ 善教” 、 “ 乐学 ” 是一种 高层次 的理 想 教育境界 , 它体现人文精神和科学 精神 和谐 统一 的精 髓 内涵 , 对 于促使 学生正 视人生 价值 、 重 视生命 存在起 重
础。

组, 每组 的桌 上插一 块牌 子代 表一个 地点 , 桌 与桌 之间 的过道就是道路 。教师用英语叙 述教学 内容 , 让学 生从 某一点 出发 , 朝 指定 的终点前进 。顺 利到达终 点 的学 生 为 胜者 , 可 回到 自己的座位 , 走错路 线 的学生则 要站在
极创设 良好 的课堂 氛 围, 充 分调动 学生 的积极性 、 主动 性, 使其投入学 习 中。互 动式 教学 的特 点是 : ① 双 方互

语文教学中的“善教”与“乐学”

语文教学中的“善教”与“乐学”

语文教学中的“善教”与“乐学”作者:杨周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79期【摘要】语文教学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而“乐学”的关键在教师的“善教”。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语文教师“善教”的条件。

【关键词】善教乐学学生主体地位创设情境教书育人语文教学中,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课堂上,老师可谓兢兢业业,尽职尽责。

可台下学生有的看课外书,有的开小会,有的睡大觉,甚至有的逃课。

当老师发现这一情况时,为了整顿课堂纪律,往往会采取“强制”的措施,使学生在“强制”下学习,导致了他们“厌学”、“弃学”,这无疑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大失败。

那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把“强制”变为“吸引”,使学生“乐学”呢?实践证明,这与教师是否“善教”有着密切的联系。

那么如何才能使语文教学做到“善教”呢?一、精心备课,善于挖掘教材中学生的“乐学”点“不打无准备之仗”,备课是上课的基础和前提。

课“备”到什么程度,就决定课“教”到什么程度。

在备课中,笔者认为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一)科学性原则。

语文教学内容极其丰富。

就其内部结构而言,它包括字词句篇、语法修辞和听说读写多种能力;就其外部联系而言,它涉及文史哲、数理化等领域,可谓包罗万象,博大精深。

这样丰富的内容,要准确而系统地掌握并非易事。

即使学富五车,也难免千虑一失,所以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二)目的性原则。

教学目的是整个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拟定教学目的要求做到目的集中,内容概括,文字简明。

比如课本的单元教学要求、课文学习重点以及自读提示、思考、练习,都是编者根据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双基教学要求精心设计的,较好的体现了单元教学重点和训练要点。

对于教师来说,据此确定教学目的要求,不失为一条终南捷径。

(三)针对性原则。

备课要针对学生实际,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讲学生之所缺,练学生之所需。

同样的教学内容对于不同的教育对象应作不同的处理。

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生实际千差万别,就是同一所学校的同一个年级的不同班级,学生情况也不尽相同。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视窗:乐学善学:以“学习力”迎接终身学习的时代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视窗:乐学善学:以“学习力”迎接终身学习的时代

栏目:核心素养视窗乐学善学:以“学习力”迎接终身学习的时代【核心素养】乐学善学“乐学善学”,附属于六大核心素养的“学会学习”板块。

重点是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自主学习,注重合作;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等。

该素养落实到作文命题中,旨在引导学生思考学习对于个人、知识和社会等方面的意义, 一般考查学生对学习价值、终身学习的理解,对学习内容、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认知与把握。

【主题词解读】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

在18世纪时,知识更新周期为80〜90 年,而进入新世纪,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已缩短至2〜3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做过一项研究,得出结论:信息通信技术带来了人类知识更新速度的加速。

这直接带来了人的生存方式和行业业态的变化。

人越来越难以一辈子从事一个工作,甚至有人说十年就要跳槽一次;新产业不断孕育新职业,旧的产业和职业随之逐渐式微甚至消失。

时代催生了“终身学习”的概念,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开展和个体成长的需要,应在一生中持续地学习;时代也提出了“学习力”的要求,即拥有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 这是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的能力。

乐学善学的前提是认同学习对个体、群体和社会的巨大意义,具体表现为热爱学习,面对陌生领域和迭代知识敢于挑战、坚持不懈,面对不同的知识能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地学习。

【文题例如】(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杭州市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学者根据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原理,提出“知识半衰期”的说法。

如果一个专业入士的知识不更新,那么在“半衰期”之后,基础知识仍然可以用,但是其他一半新知识已经落伍。

实际上,知识包含了两层意思:知是获取信息,知道、了解;识是具备见解,是比知更高的层级。

由知而识,方为智慧。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善教为前提 乐学为核心

善教为前提 乐学为核心

一、倾爱心,唤兴趣一个对教育事业充满博爱的好老师,她每天怎能不去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她上的每一节课呢?这种爱绝不是简单的说教与唯心,也不是课堂上装出来的一个简简单单的微笑与抚摸,它是在爱心驱使下的一种真实感情的流露,更是一种全身心为孩子负责的真诚投入与付出。

所以,学生在课堂上听老师的每一句绘声的讲解,看老师每一个点播的动作和一个鼓励的眼神都那样的亲切与舒服。

孩子们怎么能不对老师以及所教的知识产生兴趣哪!所谓“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就是这个道理。

二、情饱满,激兴趣“文章不是无情物”,小学语文课本中,大多数课文蕴含的情感因素很多。

如,教学《再见了,亲人》,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话别的场面已经让学生感动万分,接着我意犹未尽,又趁热打铁,巧创"情"境,将教学推向新的高度。

由于身入“情”境,感情已与文中人物产生共鸣,又是从读到学写,多数学生写得极为动情、成功,不仅从迁移中积累、内化了课文中的语言,而且加深了对课文中心的理解。

三、思路新,促兴趣小学阶段孩子们好奇心很强,新的东西会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立即点燃他们探究的热情。

作为教师就应该顺应学生的心理特征,打破僵化了的教学模式,别开生面地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给学生以新奇感,促使学生带着求知欲认真读书,积极思考、交流,从而实现教学升华。

四、巧设疑,燃兴趣学起于思,思源与疑。

我特别善于在教学中投石激浪,或在浅处深问、或无疑处生疑,或直接质疑,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

如,《白杨》教学,一开始,我就问学生:“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一个学生问:“白杨有什么特点?”我当即肯定问题提得好,又一个学生问:“作者为什么写白杨?他不会是单纯写白杨的吧?”……对这些问题,我不马上回答,而是引而不发,紧扣“高大挺秀”这个关键词和爸爸两次“沉思”这一细节启发学生读书思考,同学们各抒己见,由感悟白杨“外美”、“内秀”的高贵品质,到赞美像白杨一样献身祖国边疆建设的人,师生讨论此起彼伏,课堂气氛也一阵比一阵热烈。

打造乐学与善教的小学语文课堂

打造乐学与善教的小学语文课堂

打造“乐学与善教”的小学语文课堂【摘要】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和“学”是基本环节,也是新课改改革的重点环节。

在农村小学地区,由于地区限制和教育资源限制,教学环节取得的突破有限,笔者将从自身教育经验出发,以语文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利用农村现有教育资源,发掘语文学科“教”与“学”的改革潜力,打造“乐学+善教”的课堂新模式。

【关键词】乐学善教小学语文引言教与学是教学的主要环节,要打造更高效、更具活性的课堂,就需要关注这两个基本抓手,将教与学环节统一起来。

而如何统一,关键在于老师和学生这两个主体、重点在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新”的教学模式的开拓。

1、筑楼先筑基,基础知识要抓牢基础知识教学是课堂的主要环节,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打基础的黄金阶段,也是学生基础知识巩固、基础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期。

我们强调新的教学活力的注入,是在坚持基础知识传输基础之上的,在传输基础知识智商运用更多新的教学模式,以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基础传输,不能因此失彼、本末倒置。

例如,写作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充满乐趣和探索空间的学习环节,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老师要做的,主要是帮助同学入门,传达一些基本的语言组织原则和写作范式,同时也要善于通过基础知识倒入,进一步增加学生们的写作兴趣。

以日记写作为例,日记往往是小学低年级阶段的主要写作形式,学生将自己的日常感受总结连缀成章,既简单可行又富有生活趣味。

以小学二年级下册课文《中国美食》教学为例,教师在课堂的文本教学上重点讲课文中“中国美食”的具体内容,接着可以布置课后作业,即写日记,记录自己日常生活中吃到的美食,教师可以提出几个问题帮助学生们思考:同学们,怎么样才叫美食呢?是不是一定要色香味俱全呢?你觉得你们品尝过美食吗?零食算美食吗?然后让同学们以日记体的形式写出来,给同学们讲解日记体写作的基本要求,日记和作文的区别。

学生们有了基础的课文学习,可以模仿、借鉴上面的写作语句,使得自己写的日记不至于和流水账一样枯燥,同时让同学们思索自己的生活,能够自主地进行思索和拓展。

善教乐学 逸而功倍

善教乐学      逸而功倍

善教乐学逸而功倍教师善于教,学生才乐于学。

善教的老师必定是善思的老师。

于漪老师曾向人介绍,因入迷于教学过程的设计,在下班的路上,她常常沉浸于思考而走错了路。

善思善教,对语文学科来说尤为重要。

在教学内容方面,语文不像数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几乎每堂课都有明确、具体、独立的知识和能力定位,而语文学科的学习材料综合性很强,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看,往往很难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不利于有效教学的开展。

虽然语文教材里的阅读提示、文后练习也有一定的解读和教学线索,但是,这些解读提示普遍显得笼统、粗疏、零碎,从满足教学设计的基本需要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常常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对一篇篇课文进行二次加工,以确定在这篇课文中什么是有价值的,通过这堂课的设计和教学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的,从这个角度来讲,语文难教,语文老师更难当。

我认为,别人的方法可以借鉴,但并不一定什么方法都能拿来为我所用,再好的设计,还需考虑它是否适合自己的学生,因为只有适合才是最好的。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常常学习“教学常规”,时刻对照自己的教学行为,同时还应虚怀若谷,向书本学,向名家学,向身边的同行学,并学思结合,身体力行。

善教、善思、乐学,师生逸而功倍,这在大力倡导“减负增效”的今天,应该成为我们语文教师追求的理想境界。

观摩“作文教学”课堂后的反思本节课,上课伊始,设计老师迟到——课在高潮中开始。

高潮的设计在于陷阱的设计,这样创设老师迟到的情景,学生身临其境,写出的感受是鲜活的,学生的情绪一下被调动起来了,从而使课堂互动自然、热烈。

接着,从学生互相交流的感受出发,探讨写出自己独特感受的“抓手”。

这个“抓手”是:细观察、抓特征、深思考、求真实。

这个抓手对学生很有启发,从学生当堂练习的作文片段来看,效果显著。

当然,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写作教学尤为如此。

本节课,学生互动虽然较热烈,但有部分同学还没有真正的参与进来,显得比较被动。

特别是,学生课堂习作片段完成以后,当每组代表读完自己的作品后,应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评说。

教师“乐教善教”促学生“乐学善学”

教师“乐教善教”促学生“乐学善学”

教师“乐教善教”促学生“乐学善学”作者:王建卢钦龙来源:《教育·校长参考》2019年第06期《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乐学善学”的内涵定义是:“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能自主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

”基本阐述顾名思义,所谓“乐教”和“乐学”,就是快乐的教学和愉快的学习。

“乐”是一种情感和情绪,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快乐”的教学能引起学生愉悦的情感和情绪,从而学生能主动把学习当做一件愉快的事情去做。

其实古代一些教育家就认识到了“乐教善教”和“乐学善学”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例如,在明代,王守仁就比较提倡“寓教于乐”,他很反对限制和束缚学生的个性发展,倡导教育应该顺应少年儿童的个性和情感,启发学习兴趣。

后来,王夫之认为教师应该“善教乐教”,使学生善学和乐学是达到教学目的重要因素。

王夫之不仅提出了教师要在教学中“愉悦”学生,同时也蕴含着教师必须乐于教学。

综上所述,教师“乐教善教”促学生“乐学善学”的本质就是:教师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供独特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快乐的感情和情绪,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和情感的满足感,使学生把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和成绩,真正达到学有所得的目的。

大家可以发现,情感体验是“乐教”和“乐学”思想的精髓,也是其心理机制。

孔子在《论语》中写道“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句话可能是“乐教”“乐学”的最高境界啦。

教学策略以“乐教”创设“乐学”环境,促使“乐学” ; 一是营造和创设愉快、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心情愉悦时,情绪高涨,脑神经处于兴奋的状态,此时,大脑对信息的加工和处理就快且高效,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掌握就快。

小学生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处在一个快速成长发育的阶段,营造和创设宽松愉悦和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让其保持良好的情绪,调动积极因素,对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十分有利。

“善教”与“乐学”

“善教”与“乐学”

“善教”与“乐学”李淑君(广宗县大平台中心小学,河北邢台 054600)摘要:现代教学过程是“善教”与“乐学”的和楷共振。

“善教”是前题、方法和手段,“乐学”是目的。

如何“善教”,可从以下两发面入手:一、教师要做“学而不厌”的楷模,讲学习,与时俱进。

二、教师要讲究教法艺术,并能灵活运用。

在教法的选择运用中应注意多样化、统一化、形象化和情感化。

“乐学”是教学成功的最重要标志,是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善教;乐学;教法艺术“乐学”一词最早见于我国第一部教育专著《学记》中:“大学始教也,……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这段话论述了在教学中只有注重课内和课外、劳和逸四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使学生体味到学习的乐趣。

《论语》开篇第一句就载有孔子对乐学的认识:“学而实习之,不亦乐乎。

”这就揭示了学习过程本身应该充满乐趣而让学生从中获得情感的满足。

乐学的本质是通过合理满足学生的各种需求,来调动学生学习活动再老师的指导下,始终处于自觉、能动,活跃的状态。

苏联著名教育家何芙纳什维利认为现代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的“亚研究”过程,它既不同于改造客观世界的成人(尤其是科学家)的认识活动,也不同于传统教学论所规定的教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技能技巧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进行创造性劳动的过程。

所以说,现代教学过程是“善教”与“乐学”的和楷共振。

学生是否乐于学习,与教师的“教”密切相关,既有教师的“善教”,亦有学生的“乐学”。

反之,学生就会视学习为苦事,甚至产生消极对立,厌学情绪。

在善教与乐学之间,“善教”是前题,“乐学”是目的。

没有教师的“善教”,就不会使学生“乐学”。

所以说,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研究如何“善教”,可从以下两发面入手。

一、教师要做“学而不厌”的楷模,讲学习,与时俱进。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把自己知识的百分之一用于课堂就够了的教师,才是真正热爱自己学科的人。

”这就是说,要做一个称职的教师必须学识渊博,厚积而薄发,教学才会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常教常新。

乐学善思教师的心得体会

乐学善思教师的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教育事业的伟大与神圣。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乐学善思”的原则,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为目标。

以下是我对“乐学善思”教师角色的心得体会。

一、乐学1. 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作为一名乐学教师,我深知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因此,在课堂上,我注重创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学习。

我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教学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作为乐学教师,我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在课堂上,我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发挥他们的特长,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同时,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我给予个性化的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乐学的基础上,不断进步。

3.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乐学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更是学生的自我需求。

作为乐学教师,我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此外,我还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拓宽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善思1. 深入研究教材作为一名善思教师,我要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

同时,我要关注教育改革动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2. 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同时,我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他们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善思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更要关注他们的思维发展。

在课堂上,我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等。

同时,我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学习压力,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总之,作为一名乐学善思教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使命。

以“善教”促“乐学”

以“善教”促“乐学”

以“善教”促“乐学”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为追求高分数,教师满堂灌,搞提海战术,学生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苦学”“厌学”,如何使他们学得愉快而又有收获,这是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当前推行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学新理念的新形势下,教师必须以优化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为切入口。

笔者认为,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氛围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

”这个“亲”就意味着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所以,教师努力去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让学生在毫无压抑的气氛中快乐地学习,轻装上阵,彻底地表现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发挥其主体作用,使学习成为他们内在的心理需求。

如:学习《元宵节》一课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谁愿意告诉大家“元宵节”是指什么时候的节日?那天人们都在做些什么?谁来告诉老师和同学你是怎样过的?通过以商量、随和的语气面对每位学生,改变以往跟老师读,听老师讲的生硬态度,让学生感到教师和他们之间是平等相处的,使他们在自愿、乐意、毫无心理压力的情况下去思考。

在这样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学生们定会勇跃参与,跃跃欲试,纷纷说出他们的体会及感受。

再加上教师的一个个点头,一次次微笑,一句句表扬。

不说课本知识掌握了,就连创造思维的火花也会迸发。

二、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实践表明,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行,让学生在喜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自主学习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

”以“疑”激趣是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问题设计得好坏,不仅体现教师对教材的驾驭和了解程度,而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因此,每教以课我都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有趣的疑问。

设疑的方法有多种,可抓课题设疑,可从重点设疑,可从矛盾之处设疑。

如:学习《朋友》中的“池塘边的叫声”一课时,我就是抓住课题进行设疑:池塘边的叫声是谁发出的?它为什么要发出叫声?这样从课题入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心想知道是谁发出的叫声?它发出叫声做什么?从而使学生把学习兴趣都入到阅读课文中去。

语文课堂之乐学善教

语文课堂之乐学善教
要倡 导 学 生 自主 学 习 的快乐 , 一旦升 华, 便是一种境 界。关于 美好境界 , 首先 , 要再 现课本 内容 重视学生主体意识 的培养 ,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 倡导学生 自主学 习, 的个性特征 。教 师只有认真钻研教 材 , 深刻 发掘文章 的思想 内涵 , 准确把


由于评价相对科学和 置教学障碍 , 或曲径通幽 , 或连环出击, 或将 错就错 , 学生会乐此不疲 , 取 正方和反方胜负的标准简化 为累计滞 留时间的多少, 获 学生都致力于积极 思考 和快速反应 , 其思 维品质在一定程 度上得到 新知所带来的欢 乐。同时 , 注意观察 学生真正感兴趣的东西。教 师要善 于 唯一 ,
直指培养学 生语 文素质教育方向 找到与之内应 的快乐因子 , 和学生共享 , 以此 为触点 , 促学生完成 当前 了良化 。语文课中的评价可 以不拘一格 , 并 督 学 习任务。笔者发现 , 教师结合教学 内容现 身说法, 或穿插名人名家轶事 , 的评价 , 都是成功的评价 。 或涉及一些 书本外的知识 和当前 的热点 问题 . 能极 大程度地激起学生的学 综上所述 , 优化教学过程 , 发挥主渠道作用 , 是提高学生语文 素质和语 习兴趣, 还能使学生难所 学的知识触 类旁通 , 举一反 三。至于学 生作文 中 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语 文教 学工 作者能基 于这 样认识 , 并采取 相应 的措
爱 因斯坦曾说过 : 教育应当使所有提供的东西 , “ 让孩子们作 为一 种宝 中获取知识 , 掌握技能。一句话 , 语文教学不要太“ 规范 ’应该潇洒一点 , , 贵的礼物来接受, 而不是作 为艰 苦的任务去 负担。 教学要达 到这种境 地, 多一些 自由, ” 多一些笑声, 要有前瞻性。 课堂就要有一种 学生乐学 、 师善教 的氛围。长期 以来, 教 我们一 直倡导苦 三、 追求课堂美好境界 学, 有所谓“ 学海无涯苦作舟 ” 的说法, 结果导致学生不堪重 负。 产生 了厌学 语文课的教 学境界 , 是教学过 程 中学 生对 审美信息 的感悟和体 味, 是 情绪 , 进而发展 为逃学。困于这样 的语文教学 , 去谈语 文教学改革 , 无异于 融知识性、 学性、 科 形象性和情 感性 为一体 的教学艺术 氛围。它对开 发学 缘本求鱼。那么 , 怎样使课 堂充满情趣 , 有乐学善教的氛围呢? 生智力、 培养能 力、 陶冶情操和提 升素质 . 有着极其重要 的作用。上面提 到

善教与乐学

善教与乐学

善教与乐学作者:李会来源:《语文天地·小学版》2017年第10期教学,于教师而言应是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引领学生读好书,学好文,并获得学习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理解、感悟、运用能力。

其中强调的是一种兴趣,学生对待学习是否有兴趣,愿意学,乐于学,这个尤其重要。

要让学生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成长,能力提升,也便是为师者的最大收获与乐趣。

一、入境悟情,教学灵动化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好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们乐学,在愉悦的氛围中体验学习的快乐,习得学习方法。

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方法因材施教,注重引领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能够在具体的语境中积累和感悟语言,在阅读中联系生活,情理文融,走进课文,入情入境,发展思维和智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教学苏教版三年级《赶海》一课时,课文生动有趣地描绘了作者儿时赶海的乐趣,学生读来活泼而富有画面感,在教学中我采用想象画面,联系生活,抓关键词句品读玩味,让学生沉浸文本,勾起儿时乐趣,可谓情景相融,妙趣横生。

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放手让学生围绕“趣”展开阅读,找找文中的语句,想象这些赶海活动中你认为哪些地方最有趣?组织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议一议自己的感受,读一读最有趣的语句,并互相评议。

在学生尽情自读,与文本接触,明白写了什么之后,再引领学生浸入文本,体会作者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师:同学们你们具体从哪些词句体会到有趣的场面呢?生:我觉得螃蟹逃生时最有趣,尤其是这几个词语“不甘束手就擒”“东逃西窜”可以读出螃蟹逃生时的慌张。

生:我最喜欢描写抓螃蟹的情形,从“努努嘴、不作声”可以看出小伙伴抓蟹的专注认真,从“哎哟”一词我仿佛看到他疼样子。

生:我觉得捏大虾最好玩,“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成了我的俘虏”体会到大虾的威武,实际没有力气只得被逮住了。

唯有善教,才有乐学——“354”乐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唯有善教,才有乐学——“354”乐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Li xing tan suo唯有善教,才有乐学——“354”乐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仁寿县实验学校吴钺梁俊英王玉丹雷娟仁寿县实验学校,是一所规模大、品位高、质量优的封闭式管理的寄宿制学校。

近年来,学校在美美与共的办学实践中,努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成功,进行了“354”乐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一、“354”乐学教学的基本结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乐于学习,善于学习。

乐学课堂让教师激情飞扬,让孩子童心飞扬,让课堂变得更加活跃、更加有趣、更加智慧,是我们课堂教学的最佳选择。

我们的“354”乐学课堂模式,是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扬长避短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是智慧课堂、情趣课堂、童心课堂的综合体。

这里的“3”指的是三大理念:自主、合作、实践;“5”指的是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激趣引新一导学检查一■作探究一匕战检测一总结提升;“4”指的是四个规范动作:提出问题一探究学习一展示交流一教师引导。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二、“354”乐学教学的实践路径在自主、合作、实践三大理念支撑下,学校的乐学课堂分为”乐学常规课堂”和“乐学校本课程”两大板块。

第一大板块:常规课程的乐学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有两项工作:钻研教材,撰写教案;编制导学案。

导学案包括知识链接、快乐预习、快乐质疑三部分。

知识链接,是学生复习旧知识,准备操作学具,通过查询网络相关信息,搜集整理记录相关数据。

快乐预习,是教师将新知识分解设计成几个问题,以习题的形式呈现出来,做到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检测,学生通过自学完成。

语文学科的快乐预习是读课文,学生字,给每个生字组一个词;数学科是弄懂例题,画出线段图,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善教”与“乐学”

“善教”与“乐学”

天系和 I  ̄ 2 5 1 1 作d l t 其 教学 方法 ,也就是 老 帅的 “ 善教 ”和 能 、过程 L j 方法 、 情 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个 维度来 制 定 ,
学牛的 “ 乐学 ”

时 又体现 促进 学 生全 面持续 和 睹发展 的课 程理 念 。③ 过 程 与方 法 目标 : 让 学 生经 历联 系实 际解 决 简 单的 问题 过程 ,
教 材是 琏本 的教 学 资源 ,教 师要立 足教 材 ,止确 分析 他们 就 比较 主动 和愉悦 。 而五 年级 的教材 内容 多 , 深 一 , 教 材 ,吃 透教 材 ,这 是用 好教 材 的前 提 。例 如 : 在教 “ 元 学生 的年 龄 比四年级 大一 些 ,他们 更应 该懂 得刻 苦学 ,
要彳 『 一条细 水 长流 的小 溪。 ”站 在教 育 的高 度 上 ,必 须认 的 密切联 系 ,激发 积极 愉悦 的教 学情感 ,并 结合 教学 内容
学 习仃火 敦 古 理论 ,更 新教 育观念 , 认清 教 育形势 ,树 适 当渗透珍 惜时 间的教 育 。 ● ‘ l J 蔓 确 的 人才 观 ,认 真 贯彻党 和 圉家 的教育 文件 ,全 面实 施 素 质教 育 ,, 努 力减 轻学 l - 的过度 负拍 ,树 立正 确 的质量 四、学 生 “ 乐学 ” 学生 学 习之乐 是快 乐教 育课 堂追 求 的乐学效 果 ,主要

善 于学 习
1 .教 育观 念 。有 什 么样 的 教 育思 想 ,就有 什 么 样 的 初 步培养 观 察 、交 流合 作 、探究 能力 ,促 进个性 思 维 的发 教 育 态度和教 白 方 法 。俗 话说 : “ 要 想给学 生 一滴水 ,老师 展 。情感 态 度和 价值 观 目标 : 让 学生 充分 感 受教 学 与生 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中的“善教”与“乐学”
【摘要】语文教学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而“乐学”的关键在教师的“善教”。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语文教师“善教”的条件。

【关键词】善教乐学学生主体地位创设情境教书育人
语文教学中,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课堂上,老师可谓兢兢业业,尽职尽责。

可台下学生有的看课外书,有的开小会,有的睡大觉,甚至有的逃课。

当老师发现这一情况时,为了整顿课堂纪律,往往会采取“强制”的措施,使学生在“强制”下学习,导致了他们“厌学”、“弃学”,这无疑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大失败。

那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把“强制”变为“吸引”,使学生“乐学”呢?实践证明,这与教师是否“善教”有着密切的联系。

那么如何才能使语文教学做到“善教”呢?
一、精心备课,善于挖掘教材中学生的“乐学”点
“不打无准备之仗”,备课是上课的基础和前提。

课“备”到什么程度,就决定课“教”到什么程度。

在备课中,笔者认为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语文教学内容极其丰富。

就其内部结构而言,它包括字词句篇、语法修辞和听说读写多种能力;就其外部联系而言,它涉及文史哲、数理化等领域,可谓包罗万象,博大精深。

这样丰富的内容,要准确而系统地掌握并非易事。

即使学富五车,也难免千虑一失,所以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二)目的性原则。

教学目的是整个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拟定教学目的要求做到目的集中,内容概括,文字简明。

比如课本的单元教学要求、课文学习重点以及自读提示、思考、练习,都是编者根据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双基教学要求精心设计的,较好的体现了单元教学重点和训练要点。

对于教师来说,据此确定教学目的要求,不失为一条终南捷径。

(三)针对性原则。

备课要针对学生实际,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讲学生之所缺,练学生之所需。

同样的教学内容对于不同的教育对象应作不同的处理。

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生实际千差万别,就是同一所学校的同一个年级的不同班级,学生情况也不尽相同。

(四)计划性原则。

教学时,加强计划性,才能减少盲目性,教学计划周密,课堂结构才能紧凑。

备课及编写教案时,应当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精心做好课时分配和教学过程安排。

哪些字需要正音正字,用多少时间;哪些内容要讲解分析,又要多少时间;准备就哪些教学要点提问,如何提问;听说读写训练怎样分项安排,如何穿插进行……都要有一个统一的完整的安排,做到成竹在胸。

(五)预见性原则。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

教师一个脑袋,学生几十个脑袋,都在想问题,课堂情境变幻莫测,教学当中难免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

此外,备课时,还要善于挖掘教材中学生的“乐学”点,如文中穿插的有趣小故事,让学生感兴趣的小知识、某个动人的情节以
及一个值得让学生思考的小问题,以便在教学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乐学”。

二、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一)尊重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

教师的学识一般比学生高一些,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比学生聪明。

教师比学生知识丰富,主要在于教师先学、多学罢了。

在一个班中,有些教师往往偏爱那些优等生,而忽视了中等生和差生,从而使得那些优等生在其他同学面前有一种养尊处优的优越感,看不起比自己差一点的同学;而那些受教师冷落的中差生,就会产生自卑感和嫉妒心。

同时对教师产生逆反心理,处处都与教师对着干。

要克服这种不好现象,就要求教师要真正做到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学生,学生自然就会感到心理平衡,个个都感到教师是关心和爱护自己的。

这样,学生就会更加自觉地学习,以报答教师对自己的厚爱。

(二)精讲多练,把大量时间留给学生。

精讲多练要求既重视讲的作用,又保证练的需要,把讲和练的作用结合起来,发挥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

精讲多练可以变一言堂为群言堂。

如果教师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课堂上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学习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那么我们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三)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一个和谐的课堂气氛对学生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愉快的学习,其思维活动就很活跃。

要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其实语文在所有的
学科中,应该说趣味性是比较强的,有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科学趣闻、生活琐事等。

只要尊重学生选择,积极构建他们的主体地位。

给学生一些权利,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体验;给学生一个问题,一些困难,让他们自己解决;给学生一定条件,让他们自己锻炼;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前行。

使他们有“我要学”的观念,当然也就能乐在其中了。

三、运用灵活教法、设计巧妙提问
语文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教学中,我们应根据教学的需要,在科学性的基础上讲究灵活性,能够将不同的方法巧妙地排列组合,使之优化。

扬长避短,发挥个人教学的优势。

比如同一篇朱自清的散文——《春》,不同的教师可以有不同的教法:
可以“朗读领先,带动全篇”,擅长普通话朗读的教师,从朗读入手,通过朗读的指导和反复地朗读,使学生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色。

可以“一课一得,以读促写”,紧扣景物描写这个重点,让学生领会按照顺序写景和抓住景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并付诸作文实践。

此外,在课堂上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教学效率、加快教学进程,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和促进学生自学。

四、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初中阶段的学生感情胜于理智,兴奋点比较集中,思想方法片面,贪玩,不爱学习,不善思考;缺乏想象力、注意力、观察力、
记忆力理解力和思维能力。

优差生之间相差较大,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应帮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使他们紧张而有序地学习,娱乐;着手培养他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和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习方法,向他们介绍听课、预习、复习、记忆的方法。

这样一来他们的能力得到提高,信心就会得到增强,当然也就能“乐学”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