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捐赠如何进行会计处理-【2017至2018最新会计实务】
接受捐赠、对外捐赠资产业务会计实务处理
接受捐赠、对外捐赠资产业务会计实务处理引言对于一个组织或公司来说,接受捐赠和进行对外捐赠资产是一项重要的业务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正确的会计实务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接受捐赠以及对外捐赠资产的会计实务处理,包括相关的凭证和会计记录。
接受捐赠的会计实务处理捐赠收入确认当组织接受捐赠时,在会计上应当确认捐赠收入。
捐赠收入可以分为现金捐赠和非现金捐赠两种形式。
现金捐赠对于现金捐赠,组织应立即确认捐赠收入。
下面是现金捐赠的会计处理流程:1.首先,准备一张收据来记录捐款人的姓名、捐赠日期和金额。
收据-----------------捐款人:XXX日期:XXXX年XX月XX日金额:XX.XX元2.在会计系统中,录入一笔收入凭证,将捐赠收入金额填入收入科目。
会计凭证收入科目借贷--------------------------------捐赠收入 XX.XX银行存款或现金 XX.XX非现金捐赠对于非现金捐赠,例如物品和设备,组织应按照公允价值确认相应的收入。
下面是非现金捐赠的会计处理流程:1.首先,评估捐赠物品或设备的公允价值。
可以参考市场价格或专业评估机构的估值报告。
2.在会计系统中,录入一笔收入凭证,并将公允价值填入收入科目。
会计凭证收入科目借贷--------------------------------捐赠收入公允价值增加其他收入公允价值捐赠资产的确认和披露当组织接受捐赠时,不仅需要确认捐赠收入,还需要确认捐赠资产。
下面是确认和披露捐赠资产的会计处理流程:1.首先,评估捐赠资产的公允价值。
与非现金捐赠类似,可以参考市场价格或专业评估机构的估值报告。
2.在会计系统中,录入一笔资产凭证,并将公允价值填入资产科目。
会计凭证资产科目借贷--------------------------------捐赠资产公允价值增加固定资产公允价值3.注意在财务报表中披露捐赠资产。
通常将捐赠资产列为固定资产,并在披露中注明是通过捐赠获得的。
会计准则接受捐赠资产
会计准则接受捐赠资产
会计准则对于接受捐赠资产的处理有明确规定。
一般来说,企业接受捐赠的资产应该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即捐赠方所提供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入账价值。
如果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证,或者提供的凭证上金额与公允价值相差较大,那么受赠资产就应当以其公允价值作为入账价值。
具体来说,对于接受捐赠的资产,企业应该做以下处理:
1.接受时:企业应按新会计准则(或有企业直接按税法规定)确定
的价值,借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原材料”等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捐赠利得”科目。
2.企业计缴所得税:如果捐赠收入金额不大,所得税费用负担不重,
直接借记“所得税费用”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科目。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企业对接受的捐赠资产按照新会计准则与税法确定的价值存在差异,则必须按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整。
此外,企业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须按税法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
在接受捐赠时,应按照财务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确定入账价值,同时贷记“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科目;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后,应将“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科目的金额转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并可按规定用于转增资本(或股本)。
最后,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捐赠资产的内控制度,将捐赠资产的收支、购置、使用、使用期限、管理人员等情况列入内控程序,定期复核;对捐赠资产的使用情况实时跟踪,定期对其使用情况及效果进行审查。
新准则下接受捐赠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新准则下接受捐赠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会计制度和旧会计准则对企业接受资产捐赠如何进行会计处理有明确规定,即分别通过“待转资产价值”科目和“资本公积”科目进行核算。
但是,新会计准则没有设置“待转资产价值”科目,也没有要求最终计入“资本公积”科目,那么,新会计准则下究竟如何处理该问题呢?本文谈一谈笔者的看法。
一、《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为了便于比较新会计准则与原会计制度及旧会计准则在上述问题上的差异,笔者先简单介绍会计制度对该问题的规定。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三)》的通知的规定,企业接受捐赠资产按税法规定确定的入帐价值,应通过“待转资产价值”科目核算。
企业应在“待转资产价值”科目下设置“接受捐赠货币性资产价值”和“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两个明细科目。
具体分两种情形处理:企业取得的货币性资产捐赠,应按实际取得的金额,借计“现金”或“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货币性资产价值”科目;企业取得的非货币性资产捐赠,应按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确定入帐价值,借记“库存商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科目,一般纳税人如涉及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按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接受捐赠资产根据税法规定确定的入帐价值,贷记“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科目,按企业因接受捐赠资产支付或应付的金额,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
企业应在当期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上因接受捐赠资产产生的应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的接受捐赠资产按税法规定确定的入帐价值或是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当期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待转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部分,计算出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企业应按“待转资产价值”科目的账面余额,借记“待转资产价值”科目,按应交的所得税(或弥补亏损后的差额计算的应交所得税),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接受捐赠的会计处理
接受捐赠的会计处理1. 引言在现代经济中, 捐赠是非常普遍的。
许多组织和个人都会接受来自他人的捐赠。
对于接受捐赠的组织来说, 需要对这些捐赠进行准确的会计处理, 以确保捐赠的透明度和合规性。
本文将介绍接受捐赠的会计处理过程, 包括会计准则、会计科目以及捐赠凭证的记录方法。
2. 会计准则和规定在处理接受捐赠的会计过程中, 组织需要遵守一定的会计准则和规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会计准则和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一号——基本准则:该准则规定了公司财务报表的编制、披露和会计估计的基本要求。
•企业会计准则第八号——资产减值准备:该准则规定了组织在接受捐赠时需要考虑的资产减值问题。
•企业会计准则第十六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该准则规定了组织在接受非货币性捐赠时的会计处理方法。
遵守这些会计准则和规定将有助于确保接受捐赠的会计处理的合规性和透明度。
3. 会计科目接受捐赠的会计处理涉及到多个会计科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会计科目:•现金账户:用于记录接受捐赠时收到的现金金额。
•捐赠收入账户:用于记录接受捐赠的收入金额。
•非货币性捐赠账户:用于记录接受的非货币性捐赠的公允价值。
•捐赠支出账户:用于记录组织使用捐赠资金或非货币性捐赠的支出。
•捐赠准备账户:用于记录组织对接受捐赠后的资产减值准备。
确保正确使用这些会计科目将有助于准确记录和分类接受捐赠的会计凭证。
4. 接受现金捐赠的会计处理接受现金捐赠是最常见的捐赠方式之一。
下面是接受现金捐赠的会计处理过程:1.收到现金捐赠后,记录捐赠收入账户的借方和现金账户的贷方。
2.为了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 组织可能需要披露捐赠收入的具体用途。
3.如果有需要, 可以设置一个捐赠准备账户用于记录对接受捐赠资产减值的准备。
确保按照这个过程记录接受现金捐赠的会计凭证,将有助于维护账目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5. 接受非货币性捐赠的会计处理除了现金捐赠外, 组织还可能会接受非货币性捐赠,例如房地产、设备或股票。
捐赠的会计处理 (2)
捐赠的会计处理概述捐赠是指个人或组织向其他个人或组织提供现金、物品或服务的行为,通常是出于慈善、公益等目的。
捐赠的会计处理是指将捐赠收入或捐赠物记录在会计记录中,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在会计准则中,捐赠通常被视为非经常性收入,需要单独进行核算和处理。
本文将介绍捐赠的会计处理方法、会计凭证和相关注意事项。
捐赠收入的会计处理捐赠收入是指个人或组织收到的来自捐赠者的现金、物品或服务。
在记录捐赠收入时,需要将其作为收入项目记录。
一般来说,捐赠收入应根据捐赠者的意愿进行分类,如常规捐赠、专项捐赠等。
以下是捐赠收入的会计凭证示例:捐赠收入科目借方(元)贷方(元)------------------- ---------- ----------捐赠收入 xx -银行存款 - xx捐赠收入科目应根据企业的会计科目设置进行确定,一般为“捐赠收入”科目。
借方金额应为捐赠收入的具体金额,贷方为银行存款账户。
捐赠物的会计处理捐赠物是指个人或组织从捐赠者处收到的物品或服务。
在记录捐赠物时,需要将其作为资产或费用项目进行核算。
对于现金捐赠物,会计处理与捐赠收入相似,将其作为收入记录,同时将现金存款增加。
对于非现金捐赠物,如物品或服务,应按照其公允价值进行核算。
一般情况下,将其作为资产类项目进行核算,并在核算时确认其公允价值。
以下是捐赠物的会计凭证示例:捐赠物科目借方(元)贷方(元)------------------- ---------- ----------捐赠物 xx -固定资产 - xx捐赠物科目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为“捐赠物”科目。
借方金额应为捐赠物的具体金额或公允价值,贷方为相应的资产类科目,如固定资产。
相关注意事项在进行捐赠的会计处理时,有几个注意事项需要注意:1.透明度和准确性:捐赠的会计处理应遵循准确、透明的原则,确保会计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权责发生制:捐赠收入应当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即在收到捐赠时确认相应的收入,而不是在捐赠支出时确认。
捐赠收入会计处理与会计科目设置
捐赠收入会计处理与会计科目设置捐赠收入对于许多非营利组织来说至关重要。
不仅能够支持组织的运作和发展,还体现了社会的爱心和互助精神。
因此,正确处理捐赠收入并设置合适的会计科目是非常重要的。
一、捐赠收入的会计处理捐赠收入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的会计处理:1.确认捐赠收入首先,需要确认捐赠收入的发生。
这可以通过收到的捐赠凭证、捐赠确认信或者捐赠款项的入账通知来进行确认。
在确认捐赠收入时,需要核对捐赠的金额和其他条件是否与组织的资金计划相符。
2.登记捐赠收入确认捐赠收入后,需要将其登记到会计记录中。
一般来说,捐赠收入应该按照其性质和来源进行分类。
例如,可以将捐赠收入分为个人捐赠、企业捐赠、政府拨款等不同类型。
这样做有助于后续对捐赠收入的分析和决策。
3.确定捐赠收入的会计科目为了方便会计处理和财务报表的编制,需要为捐赠收入设置相应的会计科目。
常见的捐赠收入会计科目包括捐赠收入、应收捐赠款等。
此外,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其他相关的科目,如捐赠收入中的受限捐赠款、无偿服务等。
4.记录捐赠收入的凭证在会计记录中,每一笔捐赠收入都需要有相应的凭证进行记录。
凭证应该包括收款凭证、发票、捐赠确认书等相关文件,以便进行核查和审计。
5.分析和报告捐赠收入捐赠收入的分析和报告对于组织的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通过制定专门的捐赠收入分析表或者其他财务报表来对捐赠收入进行分类、分析和汇总。
这些报表可以帮助组织了解捐赠收入的来源和用途,为日后的筹款活动和预算编制提供依据。
二、会计科目设置在进行捐赠收入的会计处理之前,需要合理设置会计科目。
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可以设置以下几个常见的会计科目来管理捐赠收入:1.捐赠收入科目:- 捐赠收入:包括个人捐赠、企业捐赠、政府拨款等各种捐赠收入。
- 应收捐赠款:指承诺但尚未收到的捐赠款项。
2.受限捐赠款科目:- 受限捐赠收入:指用于特定项目或用途的捐赠款项。
- 受限捐赠准备:用于核算受限捐赠款项的科目。
捐赠收入的会计处理方法是什么
捐赠收⼊的会计处理⽅法是什么民间⾮营利组织为核算其接受其他单位等所取得的收⼊,需设置“捐赠收⼊”科⽬;并按照捐赠收⼊是否存在,在“捐赠收⼊”科⽬下设置“限定性收⼊”和“⾮限定性收⼊”。
下⾯店铺⼩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民间⾮营利组织存在多个捐赠项⽬,还可以结合具体情况,在“限定性收⼊”和“⾮限定性收⼊”明细科⽬下按照捐赠项⽬的不同设置相应的明细科⽬。
“捐赠收⼊”科⽬的贷⽅反映当期捐赠收⼊的实际发⽣额。
在会计期末,应当将该科⽬中“⾮限定性收⼊”明细科⽬当期贷⽅发⽣额转⼊“⾮限定性净资产”科⽬,将该科⽬中“限定性收⼊”明细科⽬当期贷⽅发⽣额转⼊“限定性净资产”科⽬。
期末结转后该科⽬应⽆余额。
注意:对民间⾮营利组织的捐赠承诺、劳务捐赠都不予确认。
例1:20×9年4⽉2⽇,某社会团体收到⼄企业捐赠款项。
协议规定,⼄企业向该社会团体捐赠54000元,应当在协议签订当⽇转⼊该社会团体银⾏账户;该社会团体应当将这笔款项⽤于某项学术课题。
账务处理如下:借:银⾏存款54000贷:捐赠收⼊——限定性收⼊54000例2:20×9年6⽉16⽇,X基⾦会与⼄企业签订了⼀份捐赠协议。
协议规定,⾃20×9年7⽉1⽇⾄20×9年12⽉31⽇,⼄企业在此6个⽉的期间内每售出⼀件产品,即向X基⾦会捐赠1元钱,以资助贫困⼈员医疗救治,款项将在每⽉底按照销售量计算后汇⾄X基⾦会银⾏账户。
同时,⼄企业承诺,此次捐赠的款项不会少于600000元并争取达到1000000元。
根据此协议,X基⾦会在20×9年7⽉底收到⼄企业的捐赠款项90000元。
X基⾦会的账务处理如下:20×9年6⽉16⽇不满⾜捐赠收⼊的确认条件,不需要进⾏账务处理。
20×9年7⽉31⽇按照收到的捐赠⾦额,确认捐赠收⼊。
借:银⾏存款90000贷:捐赠收⼊——限定性收⼊9000020×9年8⽉⾄12⽉的每个⽉底,分别按照收到捐款⾦额,确认捐赠收⼊。
接受捐赠、对外捐赠资产业务会计实务处理
接受捐赠、对外捐赠资产业务会计实务处理接受捐赠和对外捐赠资产是一个普遍存在于各个组织和机构中的业务活动。
在会计实务中,对这些捐赠资产的处理有一些具体的规定和方法。
首先,接受捐赠资产时,捐赠方通常会提供一份捐赠通知或者捐赠合同。
这份文件需要被会计人员仔细审查,并确认其中包含了捐赠资产的种类、数量、价值以及使用限制等信息。
接受捐赠通知后,会计人员需要将相关信息记录在捐赠资产登记簿中,以便后续的管理和核算。
其次,对于接受的捐赠资产,会计人员需要对其进行评估和计量。
常见的评估方法有现值法和历史成本法。
现值法是通过将未来现金流的现值与捐赠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相加来确定资产的价值。
历史成本法则是根据捐赠资产在获得时的成本来计量资产的价值。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会计人员都需要遵循公允价值原则,确保资产的评估和计量结果准确可靠。
第三,捐赠资产在会计报表中的处理也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
常见的处理方式是将捐赠资产列为非流动资产或者公益支出。
对于非流动资产,会计人员需要将其登记在资产负债表中,并按照其预计使用寿命进行折旧。
对于公益支出,会计人员需要将其列入损益表中,并在财务报表中注明该项支出是由捐赠资产产生的。
最后,对外捐赠资产也需要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对外捐赠资产是指机构通过出售、转让或者赠送自身拥有的资产,以支持其他组织或个人的公益事业。
在会计实务中,对外捐赠资产通常会涉及到固定资产的出售或者利息的赠送。
对于固定资产的出售,会计人员需要按照已确定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并将出售所得的现金流量记录在现金流量表中。
对于利息的赠送,会计人员需要将其列入损益表中,并在财务报表中注明该项支出是由对外捐赠资产产生的。
综上所述,接受捐赠和对外捐赠资产的会计实务处理需要会计人员仔细审查捐赠通知、评估和计量资产的价值、将资产记录在相应的会计记录中,以及在财务报表中正确展示捐赠资产所产生的收入或支出。
这些处理都需要符合会计准则和相关规定,确保捐赠资产的处理与管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接受捐赠的会计处理
接受捐赠的会计处理引言在非营利组织和慈善机构等组织中,捐赠是非常常见而重要的资金来源。
接受捐赠后,及时且正确地进行会计处理对于组织的运作和财务状况监管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接受捐赠的会计处理过程,并提供一些指导原则和实践建议。
1. 捐赠确认和分类首先,捐赠必须被确认和记录在组织的财务报表中。
确认捐赠的基本原则是:捐赠必须是无条件的、可量化的、可靠的和与组织使命相关的。
通常情况下,捐赠可以是现金、有形资产或无形资产。
捐赠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分类:•现金捐款:这是最常见的捐赠形式,捐赠者直接将现金捐赠给组织。
•有形资产捐赠:捐赠者可以将物品、设备、车辆等有形资产捐赠给组织。
•无形资产捐赠:捐赠者可以将专利、版权、商标等无形资产捐赠给组织。
•服务或劳动力捐赠:有些捐赠者会提供服务或劳动力,作为对组织的捐赠。
2. 记录捐赠收入根据会计原则,捐赠应该被记录为收入,以反映组织收入的增加。
在记录捐赠收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按照会计准则和组织规定的原则进行分类和归档。
•捐赠款项应该在接受捐赠时尽早记录并计入相应的账户。
•如果是现金捐款,应该记录捐赠金额、捐赠日期以及捐赠人的信息。
•如果是有形或无形资产捐赠,需要对其进行评估,并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记录。
3. 处理未实现收入当捐赠是条件性的或承诺性的时,组织可能需要将其记录为未实现收入。
未实现收入是指由于尚未满足条件或履行约定,组织暂时不能将其纳入财务报表中的收入。
在处理未实现收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必须根据会计准则和组织规定的原则进行分类和归档。
•需要明确约定条件或履行条件,以便根据条件的满足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
•在财务报表中要明确披露未实现收入的相关信息。
4. 报告并披露捐赠收入除了正确记录捐赠收入以外,组织还需要按照会计准则和财务报告要求进行相应的报告和披露。
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指导原则:•捐赠收入应该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出,并与其他收入项进行区分。
•对于大额捐赠,或特定条件下的捐赠,应该进行披露,包括捐赠人的身份、捐赠金额、用途等信息。
捐赠的会计处理
捐赠的会计处理简介捐赠是指个人或组织将货币、物资或其他资产无偿转让给慈善机构或其他指定的接收方。
在会计方面,捐赠需要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以准确反映捐赠的收入和支出,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捐赠收入的会计处理捐赠收入是指个人或组织从外部获得的无条件收入。
根据会计准则要求,捐赠收入应当在收到时记录,并确认为收入。
下面是一种常见的捐赠收入的会计处理方法:1.创建捐赠收入账户:在会计科目中创建一个专门的捐赠收入账户,用于记录捐赠收入。
2.记录捐赠收入:根据捐赠的来源,记录相应的捐赠收入。
如果捐赠是以货币形式获得的,应该将相应金额记入捐赠收入账户。
如果捐赠是以物资或其他资产获得的,应按照其公允价值记录。
3.确认捐赠收入:捐赠收入应当经过确认。
确认主要包括核实捐赠的来源和条件,确保捐赠属于无条件收入,并且已经满足会计准则要求。
4.捐赠收入的分类:根据捐赠的性质和用途,将捐赠收入分类记录。
常见的分类包括一般捐赠收入、特定项目捐赠收入等。
捐赠支出的会计处理捐赠支出是指个人或组织将捐赠资金用于慈善用途的支出。
在会计处理上,捐赠支出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记录和核实,以确保支出的合理性和透明度。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捐赠支出的会计处理方法:1.创建捐赠支出账户:在会计科目中创建一个专门的捐赠支出账户,用于记录捐赠支出。
2.记录捐赠支出:根据捐赠的用途和支出对象,记录相应的捐赠支出。
支出应当按照实际发生的金额进行记录。
3.确认和核实捐赠支出:捐赠支出应当经过确认和核实。
确认主要包括核实支出的用途和对象,确保支出符合捐赠条件和慈善目的。
4.捐赠支出的分类:根据捐赠的性质和目的,将捐赠支出分类记录。
常见的分类包括物资捐赠支出、项目资金支出等。
捐赠的税务处理根据国家税收法规,捐赠可能涉及税务处理。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个人或组织的捐赠行为可能享受税收优惠,如减免捐赠税、抵扣捐赠成本等。
对于慈善机构来说,捐赠收入可能会影响其纳税义务和税收抵扣。
接受捐赠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会计实务优质文档]
财会类价值文档精品发布!
接受捐赠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会计实务优质文档]
企业接受的现金资产捐赠,该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呢?
企业接受的现金资产捐赠与的会计与税务处理是一致的,即不交所得税.其会计分录为借记“银行存款”或者“现金”科目,贷记“资本公积--接受现金捐赠”科目.然而给捐赠方提供了税务发票了该如何处理?其会计分是不是借记“银行存款”或者“现金”科目,贷记“资本公积--接受现金捐赠”“应交税金--营业税”
接受捐赠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以下仅为参考:
一、《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三)》的通知的规定,企业接受捐赠资产按税法规定确定的入帐价值,应通过”待转资产价值”科目核算。
企业应在”待转资产价值”科目下设置”接受捐赠货币性资产价值”和”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两个明细科目。
具体分两种情形处理:
企业取得的货币性资产捐赠,应按实际取得的金额,借计”现金”或”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货币性资产价值”科目;企业取得的非货币性资产捐赠,应按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确定入帐价值,借记”库存商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科目,一般纳税人如涉及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按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接受捐赠资产根据税法规定确定的入帐价值,贷记”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科目,按企业因接受捐赠资产支付或应付的金。
接受捐赠的会计怎么处理
接受捐赠的会计怎么处理接受捐赠的会计怎么处理接受捐赠是指企业接受国内外地方政府、社会团体或个人赠予的各类固定资产。
怎么做会计处理?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接受捐赠的会计处理,希望对你有帮助。
接受捐赠的会计处理方法接受捐赠时取得的增值税是属于收入的一部分。
接受捐赠的会计分录:借:原材料 20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贷:营业外收入 23.4接受捐赠的核算(一)接受非现金捐赠的资产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是指捐赠者将非现金资产无偿赠送给企业,既不要求取得回报,也不要求对该项非现金资产具有要求权。
企业接受捐赠的非现金资产,应按规定的价值计价,借记相关的资产科目,并按应交纳的所得税,贷记“递延税款”科目,按规定的价值扣除递延税款后的差额,贷记“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科目。
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属于企业尚未实现的价值,在资产处置之前,不得用于转增资本。
只有在接受捐赠的非现金资产处置以后,即资产的价值实现以后,才能用于转增资本。
在接受捐赠的非现金资产处置以后,应将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转为其他资本公积,借记“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同时,还应将递延税款转为应交税金,借记“递延税款”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
例1.某企业接受捐赠1台不需安装的机器设备,捐赠方提供的发票标明机器设备的价款为100000元,该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为33%。
使用期满后,机器设备报废。
根据以上资料,编制会计分录如下:1)接受捐赠时。
借:固定资产 100000贷: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 67000递延税款 330002)使用期满报废时。
借: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 67000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67000借:递延税款33000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3000(二)接受现金的`捐赠企业接受现金捐赠,按我国《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可以全部计入资本公积,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资本公积——接受现金捐赠”科目。
会计实务:新准则下企业接受捐赠的会计处理
新准则下企业接受捐赠的会计处理
由于新会计准则将接受捐赠资产的价值计入“营业外收入——捐赠利得”与税法对企业接受捐赠的处理保持了一致,所以,一般情形下,企业无需再对接受捐赠资产进行纳税调整。
但必须注意的是,如果企业对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按照新会计准则与税法确定的价值存在差异,则必须按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整。
对因企业接受的非货币性资产捐赠弥补亏损后的数额较大,经主管税务部门审核可在不超过5年内的期限内分期平均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额计交所得税。
如果企业接受捐赠的收入金额不大,则直接借记“所得税费用”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
如果企业接受捐赠的收入金额较大,所得税费用负担较重,应按照捐赠资产计算的所得税费用,借记“所得税费用”科目,按照形成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计算确定的递延所得税负债,贷记“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按当期应交所得税,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
此外,在税务处理上,企业对接受捐赠的库存商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货币性资产,可按税法规定结转销售成本、计提折旧及无形资产摊销额等。
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
因为它是一门技术很强的课程,主要阐
述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方法。
诚然,困难不能否认,但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后加上勤奋,那样必然会赢来成功的曙光。
天道酬勤嘛!。
接受捐赠无形资产的会计账务处理流程
接受捐赠无形资产的会计账务处理流程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
主要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等。
企业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可做以下账务处理:
借:无形资产—某某无形资产
贷: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收入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收入。
营业外收入并不是由企业经营资金耗费所产生的,不需要企业付出代价,实际上是一种纯收入,不需要与有关费用进行配比。
捐赠支出的会计分录
捐赠支出,应做以下会计分录:
借:营业外支出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期末
借:本年利润
贷:营业外支出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损失(指因自然灾害等发生毁损、已丧失使用功能而报废非流动资产所产生的清理损失)、捐赠支出、盘亏损失(经批准计入营业外支出的)、非常损失(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的)、罚款支出(行政罚款、税务罚款,其他违法或违背合同而支付的罚款、违约金、赔偿金等)、债务重组损失等。
接受捐赠的会计处理
接受捐赠的会计处理摘要接受捐赠是一个常见的活动,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正确处理捐赠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接受捐赠的会计处理,包括捐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
引言接受捐赠是指一个组织从外部获得无偿的财务资源,如现金、物品或服务。
对于非营利组织或慈善机构来说,接受捐赠是其日常运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的会计处理可以确保捐赠被正确记录和利用,同时也能为捐赠者提供透明的信息。
捐赠的确认在接受捐赠之前,组织需要明确捐赠的条件。
仅在符合以下条件时,才能确认捐赠的发生: - 有无偿转移所有权的意图- 无偿性 - 可靠的计量当确定捐赠的发生时,组织应该将其记录在会计系统中。
一般情况下,捐赠会被分类为“捐赠收入”,并根据捐赠的性质进行进一步分类。
同时,组织还需要记录捐赠的相关信息,如捐赠人的姓名、联系方式和捐赠的具体描述。
捐赠的计量捐赠的计量是指确定捐赠的价值。
根据国际会计准则,捐赠应该以公允价值计量。
公允价值是指在市场上接受交易的价格,即捐赠者愿意支付或收到的金额。
对于现金捐赠来说,计量比较简单,直接记录捐赠的金额即可。
对于非货币性捐赠,如物品或服务,组织需要确定其公允价值。
这可能需要进行专业评估、市场比较或其他合理的方法来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捐赠有限制性条件,即只能用于特定用途,组织应该根据条件的履行程度,按照条件的变动来计量捐赠。
捐赠的报告捐赠的报告是指将捐赠的信息呈现给内部和外部用户。
内部用户包括组织的管理层和工作人员,他们需要了解捐赠的情况以便进行决策和规划。
外部用户包括捐赠者、监管机构和其他利益相关方,他们需要了解组织的捐赠活动以评估其道德、透明度和财务状况。
对于内部用户,组织可以通过会计报表和内部报告来展示捐赠的情况。
会计报表应当明确列示捐赠收入,并细分到不同的捐赠项目。
内部报告可以进一步提供详细的捐赠信息,如捐赠的具体金额、来源和使用情况。
对于外部用户,组织需要根据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和准则,编制适当的报告来披露捐赠的情况。
接受无偿赠送货物会计处理方法
接受无偿赠送货物会计处理方法嘿,咱今儿就来唠唠接受无偿赠送货物的会计处理方法这档子事儿!你说这无偿赠送,就好像天上突然掉下个大馅饼,让人有点惊喜又有点犯嘀咕,该咋整呢?咱先搞清楚,这无偿赠送可不是平白无故来的,背后也是有门道的。
就跟咱生活中突然有人送你个好东西,你不得想想为啥呀?在会计这里呢,也得好好琢磨琢磨。
一般来说呀,接受无偿赠送的货物,咱得先看看这货物的价值大小。
要是个小玩意儿,可能处理起来就简单些。
但要是个大物件,那可就得慎重啦!就好比你收到一个小玩具,和收到一辆汽车,那重视程度能一样吗?要是价值不高的,咱可能就直接计入相关的费用科目里啦。
比如说,办公室里突然多了几盆绿植,那可能就记到办公费用里呗。
这就好像你兜里多了几块零花钱,随手就花出去了一样自然。
可要是价值高的,那就得好好琢磨琢磨了。
这时候可能就得考虑计入资产啦。
比如说,人家送你一台大设备,那能不当回事儿吗?这就好比别人送你一套房子,你不得赶紧去办个房产证啥的呀!得把它当成自己的宝贝好好对待。
那怎么计入资产呢?这里面学问可大了去了。
得考虑好多因素呢,比如这货物的用途呀,以后能给咱带来多少收益呀之类的。
就像你得到一套房子,你得想想是自己住呢,还是出租出去赚租金呢?而且啊,这会计处理可不能马虎,每一笔账都得算得清清楚楚。
不然到时候出了问题,那可就麻烦啦!这就跟你记账一样,每一笔开销都得记明白,不然月底一算账,咋钱都没了呢?咱再说说税务方面。
这无偿赠送货物在税务上也有讲究呢!可不能稀里糊涂的。
得按照规定来,该交税交税,该免税免税。
这就好比你在路上开车,得遵守交通规则呀,不能乱闯红灯不是?总之呢,接受无偿赠送货物的会计处理方法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
得综合考虑好多因素,不能一拍脑袋就决定了。
这就跟咱过日子一样,每一个决定都得好好想想后果。
咱做会计的,就得把每一笔账都算好,让公司的财务状况明明白白的。
这可是咱的责任呀!可不能因为一个小小的无偿赠送货物就搞砸了。
接受捐赠的会计处理
接受捐赠的会计处理
接受捐赠的会计处理或多或少都会涉及到,那么,关于接受捐赠应该怎么做会计分录大家了解吗?今天将为大家要分享的就是关于企业接受捐赠应该怎么做账务处理。
企业接受捐赠应该怎么做账务处理:
一、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应按以下规定确定其入账价值:
1、捐赠方提供了有关凭证的,按凭证上标明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
2、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据的,按顺序确定其入账价值。
《新会计准则》规定将企业接受捐赠资产的价值作为"捐赠利得"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
3、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贷:营业外收入—捐赠利得
企业接受捐赠应该怎么做账务处理?
二、接受捐赠进行的会计处理:
1、接受股东捐赠时:
借:银行存款
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2、接受货币资金捐赠时:
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外收入——捐赠利得;
3、接受非货币资金捐赠时:
借:原材料
贷:递延税款
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
其中,递延税款需要按比例转为“应交税金”。
企业接受捐赠后,捐赠方提供了税务发票,则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
贷:资本公积——接受现金捐赠
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可以打赏购买全文!本WORD版下载后可直接修改接受捐赠如何进行会计处理?【2017至2018最新会计实务】
企业接受的现金资产捐赠,该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呢?
企业接受的现金资产捐赠与的会计与税务处理是一致的,即不交所得税.其会计分录为借记“银行存款”或者“现金”科目,贷记“资本公积--接受现金捐赠”科目.然而给捐赠方提供了税务发票了该如何处理?其会计分是不是借记“银行存款”或者“现金”科目,贷记“资本公积--接受现金捐赠”“应交税金--营业税”
接受捐赠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以下仅为参考:
一、《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三)》的通知的规定,企业接受捐赠资产按税法规定确定的入帐价值,应通过”待转资产价值”科目核算。
企业应在”待转资产价值”科目下设置”接受捐赠货币性资产价值”和”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两个明细科目。
具体分两种情形处理:
企业取得的货币性资产捐赠,应按实际取得的金额,借计”现金”或”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货币性资产价值”科目;企业取得的非货币性资产捐赠,应按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确定入帐价值,借记”库存商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科目,一般纳税人如涉及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按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接受捐赠资产根据税法规定确定的入帐价值,贷记”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科目,按企业因接受捐赠资产支付或应付的金额,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
企业应在当期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上因接受捐赠资产产生的应计入当期应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