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检验规范
标签检验规范
标签检验管理规范1.目的本规范是为了规范生产线标签在线及出货检验标准,提高标签质量杜绝错误发生。
2.适用范围本流程适用于主动生产时,各工位需要打印的过程码标签,机身标签,包装标签的检验工作,及其他相关不需打印的标签的检验工作。
3.操作流程3.1脚本:生产线需建立标签脚本制作、验证规范,确保标签脚本的正确性生产线需建立标签脚本的保存及使用指导书,并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标签脚本能够被正确使用;3.2首件检验:时机:产线换班、切换编码/机种、更换标签纸/碳带时,必须进行首件检验。
3.2.1验证人员:操作员,IPQC,OQC3.2.2暗码验证:在生产前使用扫码枪对说明书,彩盒,纸箱进行扫码,确定所发物料编码物料与扫出的码是一致的。
(新建一个文本文档,设置为自动换行,使用扫码枪扫物料上的条码或二维码,在文档中查看扫描出的数字与物料编码是否一致。
一致为合格,不一致为不合格,不合格反馈巡检确认,并向上级寻求帮助及确认)3.2.3需要打码的物料确认在生产中,对于需要进行打码的物料,需要核对以下信息:a碳带型号(树脂碳带):理光B110CR碳带b条码纸的尺寸规格:多种纸张规格c打印模板信息d与样品比对条码的长度及宽度(学术名称:条码精度),SN码采用6.7mil以上精度,EAN码采用10mil以上精度,二维码采用10mil以上精度e生产相关信息:包含物料编码(ITEM),数量(QTY),颜色(COLOR),重量(WEIGHT),箱号(CARTON ID)等,具体规格,参见后附,每种标签的信息f条码外观(清晰度,有无褶皱,打印位置是否居中)g使用条码精度测试仪,测试条码精度达到B级或以上3.3更换物料时的确认3.3.1验证人员:操作员,线长,IPQC,OQC3.3.2当产线更换碳带或标签纸时,需要确认以下内容:a碳带型号(树脂碳带):理光B110CR碳带b条码纸的尺寸规格:多种纸张规格c打印模板信息d与样品比对条码的长度及宽度(学术名称:条码精度),SN码采用6.7mil以上精度,EAN 码采用10mil以上精度,二维码采用10mil以上精度e生产相关信息:包含物料编码(ITEM),数量(QTY),颜色(COLOR),重量(WEIGHT),箱号(CARTON ID)等,具体规格,参见后附,每种标签的信息f条码外观(清晰度,有无褶皱,打印位置是否居中)g使用条码精度测试仪,测试条码精度达到B级或以上3.4打印机故障恢复时的确认3.4.1验证人员:操作员,线长,IPQC,OQC,工艺工程师3.4.2当产线打印机故障恢复时,需要确认以下内容:a碳带型号(树脂碳带):理光B110CR碳带b条码纸的尺寸规格:多种纸张规格c打印模板信息d与样品比对条码的长度及宽度(学术名称:条码精度),SN码采用6.7mil以上精度,EAN码采用10mil以上精度,二维码采用10mil以上精度e生产相关信息:包含物料编码(ITEM),数量(QTY),颜色(COLOR),重量(WEIGHT),箱号(CARTON ID)等,具体规格,参见后附,每种标签的信息f条码外观(清晰度,有无褶皱,打印位置是否居中)g使用条码精度测试仪,测试条码精度达到B级或以上4.注意事项4.1签样:OQC检验环节有正式发行的规格图纸及客户签样样品。
品检标签规范
品质检验标签规范
1.合格标签
针对检验员在检验合格情况下,对来料、半成品、成品采用合格标签标识,以便控制产品质量及后续追踪。
标签格式如下:
2.不合格标签
针对检验员在检验检验过程中,发现不良品的情况下,对来料、半成品、成品采用不合格标签标识,以便控制不良品。
3.特采标签
针对检验员在检验过程中,发现产品轻微缺陷的情况下,对来料、半成品、成品采用特采标签标识,
以便控制产品质量及后续追踪。
标签格式如下:
注:1.标签字体与原文档格式一致。
字体大小根据标签尺寸相应调整。
2.标签尺寸大小如上标识所示。
编制:审核:批准:
不良品。
产品标签使用规范
产品标签使用规范产品标签是指附着在产品上的标识,用于提供产品的相关信息,包括品牌、型号、规格、成分、用途、生产日期、保质期等。
正确使用产品标签不仅有助于消费者了解产品,还能提高产品的销售和市场竞争力。
为了确保产品标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以下是产品标签使用的一些规范。
一、标签设计规范1. 清晰易读:产品标签的文字和图案应该清晰、易读,以便消费者能够方便地获取所需信息。
文字大小适中,不得过小或过大,避免模糊不清或者遮挡其他信息。
2. 信息完整:标签上应包含产品的必要信息,如品牌、型号、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等。
对于食品、药品等特殊产品,还需要标注成分、用途、剂量等相关信息。
3. 简洁明了:标签上的文字要简洁明了,避免使用难懂的专业术语或过多的广告宣传词句。
关键信息应突出显示,方便消费者快速获取所需信息。
4. 图案合理:标签上的图案应与产品相符合,能够准确传达产品的特点和用途。
图案的颜色和形状应与产品的风格和定位相协调,不得误导消费者或引起混淆。
二、标签内容规范1. 品牌信息:标签上应明确标注产品的品牌信息,包括品牌名称、品牌标识等。
品牌是产品的重要属性之一,能够增加产品的认知度和信任度。
2. 产品信息:标签上应包含产品的型号、规格、产地等基本信息。
型号和规格的准确标注有助于消费者选择合适的产品,产地信息能够提供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保障。
3. 成分说明:对于食品、药品等特殊产品,标签上应明确标注产品的成分信息。
成分说明能够帮助消费者了解产品的营养价值和潜在风险,做出明智的购买决策。
4. 使用说明:标签上应提供产品的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消费者正确使用产品并避免潜在风险。
使用说明应简明扼要,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或复杂的操作步骤。
5. 日期标注:对于易腐烂或有一定保质期的产品,标签上应标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准确标注有助于消费者判断产品的新鲜度和可持续使用时间。
三、标签质量规范1. 耐久性:产品标签应具有一定的耐久性,能够在产品使用寿命内保持清晰可读。
标贴类检验规范(OK)
4
组装
5
测试
酒精测试:使用沾有酒精的棉布在标签表面来回擦拭30次(约15秒左右),字体无脱落或模糊,不卷起;
酒精
棉布
◆
粘性测试:将标签贴在纸箱表面,然后撕下标签,将外箱表纸粘掉为粘性合格。标签粘性要良好,贴在各种纸箱或产品表面不脱落或起翘;
纸箱
产品
◆
检验工具
缺陷类别
CR
MA
MI
1
外观
字体、图案印刷无错漏
工程资料
◆
条形码清晰,易读易扫
条形码扫描仪
◆
各符号、文字的排版与样板、图纸是一致的
样版
图纸
◆
颜色符合图纸要求或与样板一致
色卡
样板
◆
2பைடு நூலகம்
尺寸
按图纸要求和采购订单对产品进行检验(含字体的大小和高低)
卷尺卡尺
◆
3
包装
标识与实物不相符
目测
◆
混有其他的标签
目测
一、目的
为了确保各种标签来料的质量满足公司使用的要求,以及提高产品检验的准确性和检验规范化。
二、范围
适用于工厂各类标签产品的来料检验;
三、抽样水准
依ANSI/ASQCZ1.4抽样计划:AQLⅡ级抽样水准 CR=0.1 MA=2.5 MI=4.0 特殊抽样水准为S-1;
四、检验项目
序号
检验
项目
缺陷内容
计量合格标签与合格证使用规范
计量合格标签与合格证使用规范
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目的:制定合格证(标签)检验操作规程,规范标签的质量检验。
范围:适用于合格证(标签)的质量检查。
责任:质量部、生产部对本规程的执行负责。
内容:
1.检验用具:尺子、剪刀、分析天平、游标卡尺
2、取样方法:依照包装材料通用取样规程取样。
3、操作规程
3.1性状:其肉眼看表面,无污迹,字迹清晰,分色均匀,色泽与标准样一致,无花斑、花点。
3.2材质:为不干胶白底玻璃卡纸,用剪刀剪取一定面积天平称重计算,纸密度不低于80K,撕下保护层,手摸粘贴层有较强的粘性。
3.3规格:用尺子、游标卡尺尺量:70mm×50mm
4、检查
4.1逐条核对印刷内容:品名、产品批号、产品标准、生产日期、产地、装量、规格、等级、生产企业、贮藏等内容与标准内容一致,应符合规定要
求。
5、分析结果判定
5.1全部项目检验合格为合格品。
5.2单项检验不合格,须要复验,复检不合格示为不合格。
不干胶标签检验规范
不干胶标签检验规范(ISO9001:2015)1 目的规范不干胶标签验收操作,为不干胶标签验收提供依据,确保不干胶标签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2 适用范围各项生产使用的所有不干胶标签的验收。
3 职责3.1 采购部负责按照本标准要求进行不干胶标签的采购;3.2 原料库负责储存及请检;3.3 原材料化验员负责取样、检验,并根据标准对批次作出判定。
4 术语(无)5 检验项目和技术要求5.1 检验项目外观质量、尺寸、性能要求、包装质量。
5.2检验标准项目标准要求样品数判定组数Ac Re注:标*项目为必检项。
5.3抽样规则同一个供应商、同一种规格的标签、同一天到货为一批。
每批依据5.2检验标准要求进行随机抽样。
*外观 质量表面质量 1.表面平整、无开胶、无磨损、无污物、无变形、无严重褶皱及其它外观缺陷;5箱 3 4图文质量1.印刷、图文正确、清晰、规范、完整、不掉色、无重影,2.整体图文位置偏差≤1mm ,与设计图文一致 5箱0 1印刷颜色 1.整体颜色统一,不得有异常色2.与样版、前批及同批无明显色差* 尺寸规格形态 1.应与标准样一致10 1 2偏差 1.宽度允许偏差≤1mm ,高度允许偏差≤1mm符合性试验1.人工张贴至相应包装物观察验证尺寸,是否符合实际使用需求(首次供货或版本更新时检测)项目标准要求样品数判定组数Ac Re性能 要 求表面质量 1.粘贴后表面平整,不得有明显鼓包、褶皱、开胶现象2.上机符合率应≥99%// /贴标 流畅度1.机器贴标顺畅,不得有因标签封装原因、标签密度过大等原因导致的不易撕标、不易贴标现象,2.上机符合率应≥99%包装质量*1.外包装不得破损、变形,标签须防护良好,纸芯无变形。
2.清洁无异物,不得受到污染。
全检/5.4 外观检查在抽样现场对所取样品进行目视检查。
5.5尺寸检测常温下用精度为0.02mm的量具测量。
6 结果判定外观质量、尺寸、包装质量等项均合格,则该检验批为合格,只要出现一项不合格,则该检验批判为不合格。
标签检验操作规程
1.目的:
规范标签的检验操作,保证标签质量。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标签的检验。
3.责任:
质量管理科、中心化验室、检验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检验依据:
《本厂内控质量标准》
5.取样依据:
《标签取样标准操作规程。
》
6.内容:
6.1 规格尺寸
190×135mm(长×宽)
◆工具
直尺(1mm)
◆操作方法
用直尺测量标签的长度和宽度。
◆结果判定
●若测得长度为189~191mm之间,则判定为符合规定;否则,判定为不符合规定。
●若测得宽度为134~136mm之间,则判定为符合规定;否则,判定为不符合规定。
6.2 材质
80g铜板纸
6.3 技术要求
◆外观清洁,无明显污迹,无破损。
露白部分不允许有色点,色块。
◆文字内容应正确、齐全,无错字,图案端正,色泽协调,图字清晰、深浅相宜,斜度不得偏离水平线1mm以上,不得有漏印,重印,错印等现象。
◆结果判定:标签的文字内容必须符合规定,不允许有误差,如有误差,判该批为不合格品。
其它应符合6.3技术要求的各项规定,否则,不符合规定。
7.文件变更历史:。
标签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规范标签检验的操作。
适用范围:标签检验。
责任:检验室主任及检验人员。
程序:
1.抽样方法
1.1从不同方位随机从10个包装,抽取500张以上检查外观及印刷质量。
1.2再随机抽取50张进行规格尺寸测量。
2.检测工具:
五倍读数放大镜、直尺(精度0.5mm)
3.检验方法
3.1外观及印刷质量:在充足的光线下目测或结合放大镜对照样版进行检验,应符合以下要求。
3.1.1标签应干净、整洁、无污迹、无破损。
3.1.2标签的文字、商标、图案印刷清晰无误。
(文字、商标、图案、的具体要求以样版为标准)
3.1.3标签与小盒等包装物的文字说明应一致。
3.1.4同一批标签颜色应几乎无区别,且与样版色差无较大差别。
3.2规格尺寸的检查
用直尺分别测量说明书的长,宽,偏差应为标准规定的±0.5mm。
3.3纸材应符合各品种标准项下的要求。
4.总合格率不得低于98.5%。
不干胶标签粘贴检验规范
不干胶标签粘贴检验规范公司制定了不干胶标贴检验规范,旨在规范产品验收标准,确保采购的包材符合公司需求,防止批次不合格品流入公司或下一道工序。
该检验规范适用于公司产品用所有不干胶贴纸的样品、进货、库存及使用现场的检验。
同时,引用了多个规范性文件作为参考。
在术语和定义方面,初粘性指物体和压敏胶粘带粘性面之间以微小压力发生短暂接触时,胶粘带对物体的粘附作用;剥离强度指在规定的剥离条件下,使胶接试样分离时单位宽度所能承受的负荷。
抽样计划方面,尺寸检验按MIL-STD-105E一般检验水准第Ⅰ套方案进行抽样,外观按第Ⅱ套方案进行抽样,性能检验按每批次抽检3~5件进行,允收品质水准AQL为CR=0.65,Re=1、MA=1.5、MI=4.0.不符合项均按主要缺陷(MA)进行,尺寸检验不符合项按次要缺陷MI进行。
相关抽样标准或判定标准,也可视具体产品的品质状况或客户要求等做修正。
外观方面,要求表面光滑、端正、平整,无毛刺、褶皱、破损,无麻点及污渍杂质。
印刷文字和图案应清晰、准确,无错印、漏印,无油墨污染。
产品表面一般允许有未损伤材质,需特定的视觉才能发现的划痕、压伤。
印刷颜色应基本符合要求。
图文烫印完整,清晰牢固,无虚烫、糊版、脏版和砂眼。
上光涂层涂布基本均匀,光亮度一致,光泽好,无条纹、起皱现象。
压光表面光亮度一致,光泽度高。
外观检验标准中,属于严重缺陷CR的不符合项有图文脱落、错印、漏印、印刷不全、重印、色泽不均、色差明显超过上下限管制范围。
属于主要缺陷MA的不符合项有图文模糊,文字字体、大小、颜色深浅度与标准不一致,贴纸表面明显的脏污、拖墨(不可擦拭干净),图文套印误差:主要位置大于0.2mm,次要位置大于0.25mm。
7.6.1 测试所用的载体应按照实际使用时所使用的载体进行标贴。
7.6.2 将贴有标签的载体放入温度为-20℃的冰箱中,并冷冻4小时后取出。
7.6.3 在室温下静置5分钟后,将载体放入温度为55℃的高温箱中,烘烤4小时。
新标识标贴铭牌检验规范
产品名称
标志、标识、标贴、铭牌
受控章
产品型号
通用
编号
版本
A
一、检验项目及抽样方案:
项目
抽样方案
外观抽样方案
尺寸、结构抽样方案
性能抽样方案
包装检验抽样方案
数量检验抽样方案
备注:如果物料有多个生产日期或摆放有多层或多列,抽取样品时应分别在不同日期、不同层或不同列之间抽取。
式符合协议要求、打印清晰、无破损;外包装上应有生产厂名称、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产品数量、安全认证、EMC等标识,印字清晰易识别;生产日期不超过1年,摆放方式以海信确认为准。
2、检验手段:目测
3、检验方法:自然光或人工亮度800-1500LUX的日光荧光灯下,目视距离25-35cm,检验时间10s。目视瓦楞纸箱及塑料袋外观,包装无破损;查看标签是否与实物一致,标签格式是否符合协议要求,是否清晰;摆放方式符合海信要求。
酒精手动的棉纱布,手动擦拭15s后,标记内容仍清楚可辨。
2、涂层附着力实验(GB/T9286-1998划格法)(此实验只针对PET镜面高亮银材质):
采用刀刃为20º~30º的单刃切割刀具,试验前,检查刀具的切割刀刃,并通过磨刀或更换刀片使用其保持良好的状态;将被测部品放置在坚硬、平直的物面上,以防在试验过程中部品的任何变形;握住切割刀具,使用刀垂直于部品表面,对切割刀具均匀施力,用均匀的切割速率在涂层上切割6条,每条之间间距2mm,所有切割均应划透至底材表面。重复上述操作,再作相同数量的平行切割线,与原先切割线成90º角相交,以形成网格图形。用软毛刷沿网格图形每一条对角线,轻轻地向后扫几次,再向前扫几次。仔细检查试验涂层的切割区,在观察过程中,转动部品,以使试验面的观察和照明不局限在一个方向。
udi标签打印检验标准
UDI标签打印检验标准一、标签形式1.标签应符合UDI编码规范,包括一维码和二维码。
2.标签的尺寸和形状应根据产品特点和使用场景进行选择,确保标签的可读性和可扫描性。
3.标签的材料应符合防水、防污、耐高温等要求,确保标签的持久性和可靠性。
二、标签内容1.标签应包含产品的基本信息,如生产日期、失效日期、生产批次号、生产厂家等。
2.标签应包含产品的唯一标识符(UDI码),确保产品的唯一性和可追溯性。
3.标签应包含必要的质量控制信息,如质量检验记录、质量合格证明等。
三、数据格式1.标签上的数据应符合UDI编码规范的数据格式要求,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2.数据应包括产品的基本信息和质量控制信息,并能够满足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3.数据应避免出现错误和遗漏,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四、数据库连接1.生产企业应建立UDI数据库,确保标签数据的存储和管理。
2.数据库应能够实现与相关系统的数据共享和交互,如ERP、WMS等。
3.数据库应具备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五、标识标准1.标签上的标识应清晰、易读、易懂,避免出现歧义和误解。
2.标识的颜色和字体应统一规范,避免出现混乱和不一致。
3.标识的标准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确保标识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六、实施时间1.UDI标签的实施应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进行,确保及时性和准确性。
2.实施时间应明确,并能够满足生产和使用的要求,避免对生产和销售造成影响。
3.实施过程中应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技术支持,确保员工具备相应的技能和能力。
七、制造商责任1.制造商应对UDI标签的正确性和合法性负责,确保标签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2.制造商应建立完善的UDI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标签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制造商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能符合要求。
八、质量检测1.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2.质量检测应包括原材料验收、过程质量控制、成品检验等环节,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各类印刷标贴检验规范
每批抽检3张
印刷牢度
MA
功率贴纸和各类面贴用酒精擦15S,其字迹仍应清晰易读(表面覆膜的不测试此项目)。
酒精
每批抽检3张
6,抽样检验标准——依据GB/T2828.1-2003一般I【级水平抽检
其AQL值为严重缺陷(CR):0/1
一般缺陷(MA):0.65
轻微缺陷(MI):2.5
批准Biblioteka 审核制订4.职责:品保部检验和试验人员负责按标准执行检验和试验。
5.检验项目
验目检项
缺陷类别
检验要求和方法
使用仪表
备注
外观
MI
印刷清晰、无污点,无破损;覆膜的印刷品表面应无气泡,不起绐。
目视
尺寸
MA
符合规定尺寸或封样或试装。
游标卡尺卷尺
印刷内容
MA
内容与封样一致。
目视
粘性
MA
贴于高温五金件上的标贴,在恒温箱内承受Il(Tc±IO0C,Ih不能翘起或脱落;其它标贴,在恒温箱内承受室温70C±10°C,Ih不能翘起或脱落。
作业文件
XX-QA-001-15
外协外购件进料检验规范
各类印刷标贴检验规范
版本号
4e⅛—∣b≤第一版
第1页共1页
修订人
修订日期
1.目的:规范本公司外购外协零部件的检验,使其满足要求。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印刷标贴的检验。
3.检验依据:GB/T2828.1-2003GB4706.1-2005GB5296.1-96
日期
日期
日期
标识标贴铭牌检验规范
1、耐磨擦实验(此项目仅针对覆光油或覆膜类):
A.主要针对铭牌、标识、标志等。
加载500g砝码,分别用浸水和浸溶剂油(酒精或正庚烷)的棉纱布,手动擦拭15S(20个来回),擦拭后,标记内容仍清楚可辨,无脱落,不得出现卷边、鼓泡、起皱等缺陷。
B.主要针对标贴等。
式符合协议要求、打印清晰、无破损;外包装上应有生产厂名称、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产品数量、安全认证、EMC等标识,印字清晰易识别;生产日期不超过1年,摆放方式以海信确认为准。
2、检验手段:目测
3、检验方法:自然光或人工亮度800-1500LUX的日光荧光灯下,目视距离25-35cm,检验时间10s。目视瓦楞纸箱及塑料袋外观,包装无破损;查看标签是否与实物一致,标签格式是否符合协议要求,是否清晰;摆放方式符合海信要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序号
工装、工具、仪表(型号)
数量
序号
工装、工具、仪表(型号)
数量
更改标记
审批栏
第1页
共1页
1
游标卡尺精度
1
5
百格刀
1
拟制
2
初粘性测试仪
1
6
摩擦试验仪
1
审核
3
持粘性测试仪
1
标准化
4
500g砝码
1
批准
试验结果:允许切口交叉处有少许涂层脱落,但交叉切割面积受影响不能明显大于5%。在被测部品上至少进行三个不同位置试验,如果三次结果不一致,差值超过一个单位等级,在三个以上不同位置重复实验。
六、其他检验:
1、数量:每批次以抽样方案进行抽样检验;报检单数量与实际报检数量一致。
标识标贴铭牌检验规范
1、耐磨擦实验(此项目仅针对覆光油或覆膜类):
A.主要针对铭牌、标识、标志等。
加载500g砝码,分别用浸水和浸溶剂油(酒精或正庚烷)的棉纱布,手动擦拭15S(20个来回),擦拭后,标记内容仍清楚可辨,无脱落,不得出现卷边、鼓泡、起皱等缺陷。
B.主要针对标贴等。
式符合协议要求、打印清晰、无破损;外包装上应有生产厂名称、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产品数量、安全认证、EMC等标识,印字清晰易识别;生产日期不超过1年,摆放方式以海信确认为准。
2、检验手段:目测
3、检验方法:自然光或人工亮度800-1500LUX的日光荧光灯下,目视距离25-35cm,检验时间10s。目视瓦楞纸箱及塑料袋外观,包装无破损;查看标签是否与实物一致,标签格式是否符合协议要求,是否清晰;摆放方式符合海信要求。
成卷产品的侧切面必须平齐,不允许有可见的参差不齐现象,用手抚摸侧切面,不允许有纸屑掉落现象。
2、检验方法:目检
3、检验方法:检验人员上方用自然或人工亮度500-1000LUX的光源,与检验表面呈90度垂直、上下、左右各45度范围,检验距离20-40cm,每件10秒,以目视扫描方式,上下左右移动产品,直到完成待测物的检验。
试验结果:允许切口交叉处有少许涂层脱落,但交叉切割面积受影响不能明显大于5%。在被测部品上至少进行三个不同位置试验,如果三次结果不一致,差值超过一个单位等级,在三个以上不同位置重复实验。
六、其他检验:
1、数量:每批次以抽样方案进行抽样检验;报检单数量与实际报检数量一致。
2、合格报告:产品来料需附供方出厂检验合格报告及信赖性测试合格报告。
三、尺寸检验:
1、检验依据:重点检查图纸标注尺寸。
标签检验操作规程
标签检验操作规程1. 引言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标签检验工作的操作流程,确保产品标签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请全体相关人员严格按照本操作规程执行。
2. 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涉及标签检验的部门和人员。
3. 定义•标签:附着于产品上用于标识产品信息的符号或文字。
•标签检验:对产品上的标签进行检查、验证和确认的过程。
4. 检验准备4.1 检查工具准备在进行标签检验前,需要准备以下检查工具: - 使用正常的视力或佩戴调整视力的眼镜。
- 可靠的光源,确保标签上的文字和图案清晰可见。
- 放大镜(如需)。
- 标签模板(如需)。
4.2 检查环境准备为了保证标签检验的准确性和效果,请确保检查环境满足以下要求: - 光线充足,确保标签上的细节清晰可见。
- 清洁整洁,避免灰尘和杂物对标签检验结果的影响。
- 安静无干扰,确保检验人员可以专心进行标签检验。
5. 检验流程5.1 预检查在正式进行标签检验前,进行以下预检查: - 标签位置:检查标签是否粘贴在正确的位置,与产品相关信息相符。
- 标签粘贴:检查标签是否牢固粘贴,无起皱、脱落等情况。
5.2 检查标签内容根据产品标签的内容和要求,逐项进行检查: - 产品型号:核对产品型号与标签上的型号是否一致。
- 质量标准:确认标签上的质量标准符合相关要求。
- 日期与批次:确认标签上的生产日期和批次信息正确填写、易于辨识。
- 安全警示:核对标签上的安全警示信息是否完整、准确。
- 条形码:扫描或输入标签上的条形码信息,确保无误。
- 其他标识:根据产品标准或要求,检查其他标识并核对其准确性。
5.3 标签质量检查 - 标签文字清晰:检查标签上的文字是否清晰可辨,无模糊、偏移等问题。
- 标签表面光滑:观察标签表面是否平整,无凹凸、气泡等问题。
-标签材料质量:检查标签材料是否牢固、防水、耐磨损等。
6. 检查记录与处理6.1 记录在进行标签检验时,应按照规定的记录表格记录以下信息: - 产品信息:型号、批次、生产日期等。
标签检验规范
Recodeal Interconnection System Co.LTD
标签检验规范
瑞可达电子有限公司 版本A.1 文件编号
QC-WS-F-01
适用人员:
供应商 SQE IQC IPQC 生产部 资财部 OQC
工程部 1. 目的
为了规范标签的来料验证及成品标签的验证。
2. 范围
适用于标签的来料检查及成品标签的检查。
3. 职责
3.1IQC 负责来料标签的入库检查。
3.2IPQC 负责标签打印时的确认。
3.3OQC 负责出货时标签的确认。
3.4SQE 负责对新供应商和新规格标签的确认。
4.检查内容
4.1 SQE 新物料验证时物料需符合表一中(1-6)项所有项目。
4.2 IQC 进料时须验证表一中(1-5)项所由项目。
并将结果记录于《进料检验报告》。
4.3 IPQC 在标签打印时须确认标一中第6项,并将结果记录于《巡检报表》。
标签检验标准规范及设计要求
标签检验验收标准及设计要求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标签制品的采购、检验、生产使用与仓储等环节的质量控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不注版本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
GB/T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3 分类根据材料的不同,标签可分为普通纸质标签、塑料标签。
4 贮运条件4.1 运输条件标签运输应使用清洁卫生的运输工具,避免受到雨淋、曝晒、受潮和污染。
4.2 贮存条件须室内贮存,不得露天堆放,避免受外物污染,应放置于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日光照射,堆放时距地面高度大于150mm,须避免受潮、过热。
5 检验项目及技术要求表1:标签检验项目及技术要求1/62/6标签设计的技术要求:1、颜色必须具有明确的色标号要求。
过渡色注明起始色标。
2、文字及图案用布沾汽油擦拭15秒(15次),不得褪色。
3、标签贴在被贴基面上,用烤灯在60度的温度下照射4小时,不得出现明显鼓包、褶皱或开胶现象。
也不能出现翘边及卷曲现象。
3/66 检验方法6.1 包装材料与包装质量检查每一箱,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外包装单位分类摆放,根据抽样方案分别随机抽取样本,在光线充足的地方目测查看标签包装形态与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6.2 材质要求6.2.1 材料、制作工艺验证根据抽样方案随机抽取样本,在光线充足的地方目测观察样本与标准品,看材质与工艺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6.2.2 密度使用精度为0.001g的天平测量标签质量m,根据公式ρ=m/(L*h)计算纸张密度。
式中,ρ—密度(g/m2);m—质量(g);L—宽度(mm);h—高度(mm),计算样品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整数位。
6.3 外观要求根据抽样方案随机抽取样品,在光线充足的地方目测观察,确定图文信息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结合精度为1mm的直尺对比观察其表面缺陷与图文质量,判断外观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标签-来料检验规范
对比目测
7
胶的粘性
将板底标签粘在测试工装上,各个位置都很好的与下板壳粘接,无翘起
目测
8
各部分尺寸
符合设计要求(外型尺寸,边框的位置及尺寸)
对比标准样
9
印刷文字
印刷文字正确,字体、大小、位置与设计样板或图纸一致
对比目测
10
印刷颜色
印刷部分颜色符合设计样板或规定色号
对比目测
4参照文件:
《进货检验控制程序》
5相关记录与表格
《来料检验报告》
《品质异常联络单》
测量器具:直尺、游标卡尺
3.2抽检方法:依《进货验收标准》
3.3检验项目、标准、缺陷分类一览表
缺陷分类
序号
检验项目
验收标准
验收方法及工具
A
B
C
1
标签材料
符合设计要求
对比目测
2
标签厚度
符合设计要求
对比目测
3
覆膜材料
符合设计要求
对比目测
4
覆膜厚度
符合设计要求
对比目测
5
标签胶材
料
符合设计要求对比目测6来自印刷油墨1目的
本检验规范的目的是保证本公司所购标签的质量符合要求。
2适用范围
本检验规范适用于本公司生产产品无特殊要求的标签。
3规范内容:
3.1检验环境:
视力:具有正常L0—1.2视力及色感。
照度:近似正常日光,室内无日光时用40W日光灯或60W普通灯泡的照度为标准。
目测距离:身体距产品30Cnb眼睛距产品40-50Cm正视。
标签检验规范
版本:1.0
文件编号:
生效日期:
流程
制定
审核
核准
发行印章
签名
温馨提示:
修订记录
制定/修订日期
修订内容摘要
页次
版本
总页数
新增
全部
1.0
5
一,目的:
提供本公司标签在进料检验时的判定标准和依据,以达到公司的品质要求,并能满足客户需求。
二,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产品所使用之标签(外购、自制、客供)
三、定义:
十二、UN38.3专用标签:
3.1引用标准:
3.1-1)来料以抽验方式,采用GB2828-2012一般检验水平II正常单次抽验计划,进行随机抽样.
3.1-2)允收水准(AQL)为:GB/T 2828-2012抽样、正常、加严、放宽检验抽样方案
3.2缺陷定义:
3.2.1CR(致命缺陷):产品凡具有危害使用者、携带者的生命或安全之缺失;
采购:负责物料的购买,不合格品的退换货以及《供应商品质改善通知单》的回复事项跟进。
五、参考文件:
承认书、图纸、样品、IQC来料检验报告。
六、检验设备、辅助工具:
卡尺、扫码抢、酒精等辅助工具
七、检验条件:
7.1光源:在30~40W荧光灯、物料距离光源70±10CM,目视距离30CM远,依45°角观看产品
3.2.2MA(严重缺陷):产品单位使用性能不能达到预期之目的或显著的减低其实用性质的缺点;
3.2.3MI(轻微缺陷):实际上不影响产品的使用目的之缺点;
3.2.4两个MI等于一个MA作判定标准。
四、职责和权限:
IQC:负责依据检验规范进行检验和判定;
品质主管或SQE: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判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ecodeal Interconnection System Co.LTD
标签检验规范
瑞可达电子有限公司 版本A.1 文件编号
QC-WS-F-01
适用人员:
供应商 SQE IQC IPQC 生产部 资财部 OQC
工程部 1. 目的
为了规范标签的来料验证及成品标签的验证。
2. 范围
适用于标签的来料检查及成品标签的检查。
3. 职责
3.1IQC 负责来料标签的入库检查。
3.2IPQC 负责标签打印时的确认。
3.3OQC 负责出货时标签的确认。
3.4SQE 负责对新供应商和新规格标签的确认。
4.检查内容
4.1 SQE 新物料验证时物料需符合表一中(1-6)项所有项目。
4.2 IQC 进料时须验证表一中(1-5)项所由项目。
并将结果记录于《进料检验报告》。
4.3 IPQC 在标签打印时须确认标一中第6项,并将结果记录于《巡检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