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蒽酮法与硫酸苯酚法测定灵芝多糖含量比较
两种测定杂色云芝胞外多糖方法的比较
![两种测定杂色云芝胞外多糖方法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af3b0ce119e8b8f67c1cb9cd.png)
云芝 ( oo ̄ vri l )l Cn l es oo S 称彩绒 革 盖菌 、 色云芝 、 绒菌 、 c r  ̄ 杂 彩 瓦菌 , 属担 子菌 亚 门, 纲 , 菌 隶 层菌 非褶
目( 多孔菌 目) , 多孔菌科 、 栓菌属. 该菌主要为药用, 去湿化痰效果, 有 可治疗肺病和慢性支气管炎 、 迁延 性或慢性肝炎, 还可作为肝癌患者的免疫治疗药物[1 1. - 云芝 的主要活性成分是云芝多糖。 云芝菌丝体 3 从 和发酵液中提取 的多糖均具有极强烈的抑制癌细胞活性. 云芝多糖功效显著。 药用价值高. 可做为各类 药品、 保健品、 功能性食品的原料闻 . 将云芝多糖开发为天然药物免疫促进剂和调节剂, 于其他疾病 应用 的防制方 面具有 更广 阔 的应用 前景 .
w r a r d o t a d w lo i v sia e e a v n a e a d d s d a t g f h s w t o s T e r s l h w d e e c r e u , n e a s n e t t d t d a t g n ia v na e o e e t o me h d . i g h t h eut s o e s
收 稿 日期 :09 1— 1 2 0 — 2 2 基 金 项 目 : 南 科技 学 院高 层 次 人 才 科 研启 动项 目(0 7 0 ) 河 20 20
3 9
21 0 0丘
河南科 技 学 院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
测量多糖含量 的方法主要有碱性酒石酸铜滴定法、 比色法, 即蒽酮硫酸法和苯酚硫酸法【】 5. -一般来 7 说, 比色法的灵敏度较高, 且样品用量少. 苯酚硫酸法和蒽酮硫酸 比色法是常用的两种测定多糖含量的方 法. 为此, 本文运用两种方法来测定液体发酵杂色云芝菌的胞外多糖含量, 通过一系列实验考察两种测定 方法的优缺点 以便为云芝多糖乃至各种食用菌多糖等的测定提供参考和借鉴意义.
多糖的定性实验报告
![多糖的定性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77b6799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f7.png)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多糖的定性分析方法。
2. 了解多糖的化学性质及其与特定试剂的反应。
3. 学会使用苯酚-硫酸法、蒽酮-硫酸法和DNS法对多糖进行定性检测。
二、实验原理多糖是一类由多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大分子碳水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多糖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储存能量、提供结构支持和调节免疫反应等。
本实验通过苯酚-硫酸法、蒽酮-硫酸法和DNS法对多糖进行定性检测,分别利用多糖与特定试剂反应产生的颜色变化来判断多糖的存在。
1. 苯酚-硫酸法:多糖在浓硫酸水合产生的高温下迅速水解,产生单糖,单糖在强酸条件下与苯酚反应生成橙色衍生物。
在波长490nm左右处,该衍生物的吸收值与单糖浓度呈线性关系,从而可用比色法测定其含量。
2. 蒽酮-硫酸法:多糖在浓硫酸水合产生的高温下迅速水解,产生单糖,单糖在强酸条件下与蒽酮反应生成紫色衍生物。
在波长590nm左右处,该衍生物的吸收值与单糖浓度呈线性关系,从而可用比色法测定其含量。
3. DNS法:在碱性条件下,DNS试剂与还原糖发生显色反应,生成橙红色复合物。
在540nm波长处,该复合物的吸收值与还原糖浓度呈线性关系,从而可用比色法测定还原糖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及试剂1. 实验材料:小麦面粉、玉米淀粉、海藻糖、葡萄糖、果糖等。
2. 实验试剂:苯酚、浓硫酸、蒽酮、硫酸、DNS试剂、氢氧化钠、无水乙醇等。
3. 仪器:分光光度计、移液器、容量瓶、试管等。
四、实验步骤1. 苯酚-硫酸法(1)取一定量的多糖样品,用蒸馏水溶解,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2)取1mL样品溶液,加入5mL苯酚和7mL浓硫酸,混匀,放置5min。
(3)在490nm波长处,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
2. 蒽酮-硫酸法(1)取一定量的多糖样品,用蒸馏水溶解,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2)取1mL样品溶液,加入5mL蒽酮和7mL浓硫酸,混匀,放置5min。
(3)在590nm波长处,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
苯酚硫酸法与蒽酮硫酸法测定香菇多糖含量比较
![苯酚硫酸法与蒽酮硫酸法测定香菇多糖含量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84c1dce2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4c.png)
现代食品XIANDAISHIPIN 177/分析检测Analysis and Testing doi:10.16736/41-1434/ts.2020.21.054苯酚硫酸法与蒽酮硫酸法测定香菇多糖含量比较Comparison of Phenol Sulfuric and Anthrone Sulfuric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Lentinan◎ 温文娟,刘 珊,黄远丽(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国家加工食品质量检验中心(广东),广东 广州 511447)WEN Wenjuan, LIU Shan, HUANG YuanLi(Guangzhou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rtification Group Co., Ltd.(GTTC)/National Quality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 for Processed Food(Guangdong), Guangzhou 511447, China)摘 要:目的:比较苯酚硫酸法与蒽酮硫酸法测定香菇多糖含量的差异。
方法:分别采用苯酚硫酸法与蒽酮硫酸法,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香菇多糖的含量。
结果:通过比较两种方法的线性拟合度、稳定性、加标回收率及精密度差异发现,苯酚硫酸法优于蒽酮硫酸法。
结论:香菇多糖测定选用苯酚硫酸法更为合理准确。
关键词:苯酚硫酸法;蒽酮硫酸法;香菇多糖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in determination of lentinan with phenol sulfuric and anthrone sulfuric method. Methods: The content of lentinan was determined by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er with phenol sulfuric and anthrone sulfuric method respectively. Results: By comparing the linear fitting degree, stability and standard recovery and precision of the two methods, it is found that phenol sulfuric method is superior to anthrone sulfuric method. Conclusion :Thedetermination of lentinan by phenol sulfuric method is more reasonable and accurate.Keywords :phenol sulfuric method; anthrone sulfuric method; lentinan中图分类号:R284.1香菇起源于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菇,其肉质肥厚细嫩,味道鲜美,香气独特,营养丰富,是一种食药同源的食物,具有很高的营养、药用和保健价值。
不同食用菌多糖含量的比较研究_宁慧青
![不同食用菌多糖含量的比较研究_宁慧青](https://img.taocdn.com/s3/m/e0a085295727a5e9846a6106.png)
处测吸光度 , 以试剂空白对照 , 分别测得灵芝多糖 、
香菇多糖 、虫草多糖 、灰树花多糖和羊肚菌多糖的吸
光度值 。 从标准曲线上查出样品测定液中葡萄糖的
含量 , 再计算多糖含量 。
1 .2 .4 样品多糖含量的计算
多糖含量(%)=c
×V1 ×0 .000 m ×V2
0 01
×100
%
式中 :c ———从标准曲线上查得样品测定管中 葡萄
中图分类号 :O 657.31 ;S56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7050(2007)03-0044-02
灵芝(ganoderma lucidum)、香菇(lentinus edodes)、虫 草(cordyceps sinensis)、灰 树 花(polyporus frondosus)和羊肚菌(morchella conica pers .)五种食 用菌的有效成分均为多糖 。多糖是多种醛糖和酮糖 通过糖苷缩合而成的天然多聚体 , 具有复杂而全面 的生理活性和功能 , 如免疫调节功能 、抗肿瘤作用 、 延缓 衰老 作用 及降 血脂 、抗 血栓 作用 等[ 1] 。 近 年 来 , 对多糖的研究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 。
(上接第 35 页)
[ 36] 刘兢科 , 刘 孝 .低 成本水性带锈防腐涂 料的研制[ J] .
[ 34] 王世泰 .D4-丙烯酸酯水性胶黏剂的研 制[ J] .中 国胶黏
涂料工业 , 2006 , 36(4):54-56 .
剂 , 2000, 9(6):10-12 .
[ 37] 水 星 .水 性 聚 酯 涂 料 简 介 [ EB/ O L] .2004-07-21.
样品液中葡萄 糖质量/μg
1 9 .5
蒽酮-硫酸法测定灵芝多糖的含量及其不确定度的评定
![蒽酮-硫酸法测定灵芝多糖的含量及其不确定度的评定](https://img.taocdn.com/s3/m/787bdfcdda38376baf1fae19.png)
7
蒽酮 -硫酸法测定灵芝多糖的含量及其不确定 度的评定
钟 岩 初丽伟
(吉林农业大学测试中心 ,农业部参茸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长春 130118 )
摘要 采用蒽酮 - 硫酸法测定了灵芝多 糖的含 量 , 并对灵芝 多糖含 量的不 确定进 行了评 定 。分析了 测量不 确 定度分量的主要来源 ,对 各不 确定度分量进行了评 定和计算 。结果表 明 ,灵 芝多糖含 量在 10 ~60 m g/mL 范围内 与 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线 性方 程为 A = 8. 772 1c + 0. 018 7,相 关系 数为 0. 998 1。 当 灵芝 多糖含量为 1. 13%时 , 其 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 U = 0. 05% ( k = 2) 。 关键词 灵芝多糖 蒽酮 - 硫酸法 不确定度 评定
- 4 Δ V容 50 = 50 × 2. 1 × 10 × 3 = 0. 032 (mL )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① 样品称量引入的不确定度 ; ② 样品定容体积引入的不确定度 ; ③ 标准溶液稀释 引入的不确定度 ; ④ 重复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 ; ⑤ 标 准曲线的非线性引入的不确定度 。 5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5. 1 样品称量引入的不确定度 u (m ) 样品称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包括天平校准引入的 不确定度和称量变动性引入的不确定度 。 5. 1. 1 天平校准引入的不确定度 天平检定给出分析天平的误差为 0. 1 mg, 按矩 形分布 ( k = 3 ) , 则由天平校准引入的不确定度为 :
[6 - 8] [4]
。
笔者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灵芝多糖含量 , 并 对其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 。该评定为实 验室在该检测过程中进一步提高检测数据的可靠性 和一致性提供参考 。 1 实验部分 1. 1 主要仪器与试剂 紫外分光光度计 : DU - 7500 型 , 美国 Backm an 公司 ; 电子分析天平 : 1712 mp8 型 , 德 国赛多利斯公 司; 灵芝粉 :灵芝购于市场 ,实验室自制粉末 ; 葡萄糖 :分析纯 ,北京化工厂 ; 苯酚 :分析纯 , 北京市笃信精细制剂厂 ; 蒽酮 :分析纯 ,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
灵芝孢子多糖含量不同方法测定的比较
![灵芝孢子多糖含量不同方法测定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83d03003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89.png)
灵芝孢子多糖含量不同方法测定的比较
罗爱勤;陈亮;李菁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年(卷),期】2016(014)019
【摘要】目的比较3种不同方法测定灵芝孢子中多糖的含量.方法采用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灵芝药材项下收载的多糖含量测定方法, 《保健食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 (白鸿主编)中粗多糖的苯酚-硫酸分光光度测定法和葡聚糖的分光光度测定法测定灵芝孢子中多糖含量.结果 10批灵芝孢子中,药典蒽酮硫酸法测得的多糖百分含量均值为2.05%;苯酚-硫酸法测得的多糖百分含量均值为2.72%;葡聚糖分光光度法测得的多糖百分含量均值为1.09%.结论 3种不同测定方法测定灵芝孢子的多糖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
【总页数】3页(P132-134)
【作者】罗爱勤;陈亮;李菁
【作者单位】广州白云山汉方现代药业有限公司/中药提取分离过程现代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广州510240;广州白云山汉方现代药业有限公司/中药提取分离过程现代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广州510240;广州白云山汉方现代药业有限公司/中药提取分离过程现代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广州51024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灵芝孢子粉胶囊中灵芝多糖含量 [J], 刘敏;高岚
2.不同方法制备灵芝浸膏多糖含量比较 [J], 邓玲
3.灵芝孢子粉多糖含量测定探讨 [J], 朱建国;朱晓红
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破壁灵芝孢子粉中总三萜及多糖含量 [J], 朱莉;徐晓萍;黄婷
5.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灵芝孢子粉软胶囊中多糖含量的研究 [J], 陈亮;彭雅娟;钱一帆;张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硫酸苯酚法与硫酸蒽酮法测多糖
![硫酸苯酚法与硫酸蒽酮法测多糖](https://img.taocdn.com/s3/m/bafc6f5277232f60ddcca19c.png)
硫酸苯酚法与硫酸蒽酮法测多糖植物体内的碳素营养状况以及农产品的品质性状,常以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作为重要指标,本实验学习几种定量测定可溶性糖和淀粉的方法。
(一)苯酚法测定可溶性糖【实验原理】植物体内的可溶性糖主要是指能溶于水及乙醇的单糖和寡聚糖。
苯酚法测定可溶性糖的原理是:糖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生成的糠醛或羟甲基糠醛能与苯酚缩合成一种橙红色化合物,在10-100mg范围内其颜色深浅与糖的含量成正比,且在485nm波长下有最大吸收峰,故可用比色法在此波长下测定。
苯酚法可用于甲基化的糖、戊糖和多聚糖的测定,方法简单,灵敏度高,实验时基本不受蛋白质存在的影响,并且产生的颜色稳定160min以上。
【实验仪器及试剂】1.仪器:分光光度计、电炉、铝锅、20mL刻度试管、刻度吸管、记号笔、吸水纸适量。
2.试剂:(1)90%苯酚溶液:称取90g苯酚(AR),加蒸馏水10mL溶解,在室温下可保存数月。
(2)9%苯酚溶液:取3mL 90%苯酚溶液,加蒸馏水至30mL,现配现用。
(3)浓硫酸(比重1.84)。
(4)1%蔗糖标准液:将分析纯蔗糖在80℃下烘至恒重,精确称取1.000g。
加少量水溶解,移入100mL容量瓶中,加入0.5mL浓硫酸,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
(5)100ug/L蔗糖标准液:精确吸取1%蔗糖标准液1mL加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
【实验步骤】1.标准曲线的制作:取20mL刻度试管11支,从0-10分别编号,按表27-1加入溶液和水,然后按顺序向试管内加入1mL 9%苯酚溶液,摇匀,再从管液正面以5-20s。
加入5 mL浓硫酸,摇匀。
比色液总体积为8 mL,在恒温下放置30min。
显色。
然后以空白为参比,在485nm波长下比色测定,以糖含量为横坐标,光密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求出标准直线方程。
2.可溶性糖的提取取新鲜植物叶片,擦净表面污物,剪碎混匀,称取0.10-0.30g,共3份,分别放入3支刻度试管中,加入5-10mL 蒸馏水,塑料薄膜封口,于沸水中提取30min (提取2次),提取液过滤入25mL容量瓶中,反复冲洗试管及残渣,定容至刻度。
苯酚硫酸法与蒽酮硫酸法测定香菇多糖含量比较
![苯酚硫酸法与蒽酮硫酸法测定香菇多糖含量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8083525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17.png)
苯酚硫酸法与蒽酮硫酸法测定香菇多糖含量比较一、本文概述香菇多糖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近年来在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准确测定香菇多糖的含量对于其质量控制和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苯酚硫酸法和蒽酮硫酸法是常用的两种测定香菇多糖含量的方法。
本文旨在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为香菇多糖的测定提供更为准确、可靠的方法依据。
本文将简要介绍苯酚硫酸法和蒽酮硫酸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随后,通过实验对比两种方法在测定香菇多糖含量时的准确性、稳定性和重复性,评估它们的优劣。
还将探讨影响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因素,如样品处理、反应条件等,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本文的研究结果将为香菇多糖的含量测定提供更为全面、深入的理论依据,有助于推动香菇多糖在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发展。
也为其他多糖类物质的含量测定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苯酚硫酸法测定香菇多糖含量苯酚硫酸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多糖含量的方法,因其操作简便、灵敏度高而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
该方法基于多糖在浓硫酸的作用下,能脱水生成糠醛或其衍生物,这些衍生物与苯酚能发生显色反应,生成的有色化合物在特定波长下具有最大吸收,从而可通过比色法测定多糖的含量。
在测定香菇多糖含量的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制备香菇多糖的提取液。
将香菇干燥、粉碎后,用适宜的溶剂(如热水、稀碱等)进行提取,得到多糖的粗提物。
然后,将粗提物进行纯化,去除其中的杂质,得到较为纯净的多糖。
接下来,按照苯酚硫酸法的操作步骤,将多糖溶液与苯酚-硫酸试剂混合,并在沸水浴中加热一定时间,使多糖完全脱水生成糠醛衍生物。
然后,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用分光光度计在特定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度值。
为了得到准确的测定结果,我们需要绘制标准曲线。
选取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多糖溶液,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处理,测定其吸光度值,并绘制出标准曲线。
通过比较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值与标准曲线,即可计算出香菇多糖的含量。
松茸多糖两种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精)
![松茸多糖两种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精)](https://img.taocdn.com/s3/m/01f3667b9b6648d7c1c74647.png)
松茸多糖两种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作者:刘倩,何法林,江春花,白淑芬,王慧芳,喇万英【摘要】目的选择一种准确、稳定、简便的松茸多糖含量测定的方法。
方法对硫酸-蒽酮法和苯酚-硫酸法测定松茸子实体多糖的含量进行比较。
结果硫酸-蒽酮法和苯酚-硫酸法分别在1.2~12 mg·L-1(r=0.999 3)和1.5~15 m作者:刘倩,何法林,江春花,白淑芬,王慧芳,喇万英【摘要】目的选择一种准确、稳定、简便的松茸多糖含量测定的方法。
方法对硫酸-蒽酮法和苯酚-硫酸法测定松茸子实体多糖的含量进行比较。
结果硫酸-蒽酮法和苯酚-硫酸法分别在1.2~12 mg·L-1(r=0.999 3)和1.5~15 mg·L-1(r=0.999 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精密度实验RSD分别为0.13%和0.31%;硫酸-蒽酮法在3h内稳定,苯酚-硫酸法在6h内稳定;含量测定结果分别为4.28%和4.95%。
结论苯酚-硫酸法测定松茸多糖含量显色灵敏,颜色稳定,操作简便,可作为测定松茸多糖含量测定的方法。
【关键词】松茸;多糖含量;蒽酮-硫酸法;苯酚-硫酸法Abstract:ObjectiveTo select a more accurate, stable and convenient method for detemination of Polysaccharide content in Tricholoma matsutake Sing. MethodsPolysaccharide content in Tricholoma matsutake Sing was determined by two methods: athranone-sulfuric acid method and phenol-suifuric acid method. ResultsThe standard curve of athranone-sulfuric acid method and phenol-suifuric acid method was respectively linear in the ranges of 1.2~12mg·L-1(r=0.999 3) and 1.5~15mg·L-1(r=0.999 1) , athranone-sulfuric acid method was stable within 3 h, phenol-suifuric acid method. was stable within 6 h; the content was 4.28% and 4.95% respectively. ConclusionPhenol-suifuric acid method is sensitive,stable and convenient and can be used for determination of polysaccharide content in Tricholoma matsutake Sing.Key words:Tricholoma matsutake Sing; Polysaccharide content; Anthranone-sulfuric acid method; Phenol-suifuric acid method松茸Tricholoma matsutake Sing.是赤松、台湾松等树木的活体共生菌,又称松茸、松蕈、松蘑、鸡丝菌,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口蘑科、口蘑属[1]。
多糖含量测定的几种不同方法比较
![多糖含量测定的几种不同方法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93a3a540be23482fb4da4c90.png)
多糖含量测定的几种不同方法比较系别:信息学院专业:生物工程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职称: 讲师多糖含量测定的几种不同方法比较摘要:本文综述了多糖含量测定的几种常用方法,主要有苯酚-硫酸法、3, 5-二硝基水杨酸法(简称DNS法)、蒽酮-硫酸法、色谱法、红外光谱定量分析多糖法等。
并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这些方法可为多糖含量测定提供一定的参考,并为多糖含量测定的更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多糖;含量;测定;方法A review of different methodsto the determination of polysaccharidesAbstract: Paper reviewed some different methods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polysaccharides, in it phenol-vitriol method, 3, 5-two nitro salicylic acid (DNS) method, anthrone-vitriol method, chromatography, infrared spectrum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etc had been dealed with.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se methods a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It provided some related information and based theories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polysaccharides content.Key words:polysaccharides; content; determination; methods目录中文摘要 (I)英文摘要 (II)1前言 (1)2化学法测定多糖含量 (1)2.1苯酚-硫酸法 (1)2.2 3, 5-二硝基水杨酸法(简称DNS法) (2)2.3蒽酮-硫酸法 (2)3色谱法测定多糖含量的研究 (3)3.1气相色谱法(GC) (3)3.2 液相色谱法(HPLC) (3)3.3薄层色谱法(TLC) (4)4其他方法 (4)4.1红外光谱定量分析多糖法 (4)4.2生物传感器法 (5)5结论 (5)6展望 (6)参考文献 (6)致谢 (9)1前言多糖(polysaccharides,PS)是由10个以上的单糖聚合而成的生物高分子[1]。
两种灵芝的粗多糖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比较
![两种灵芝的粗多糖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dd177cfd51e79b89680226c3.png)
灵芝属于担子菌纲多孔均科灵芝属真菌,又称之为仙草以及灵草,具有滋补强壮的功效,其主要成分包括多糖、多肽以及三萜类成分,多糖是由多种单糖聚合而成的碳水化合物[1],在对灵芝多糖成分以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认为采用超声波结合纤维素酶的方式,可以确定多糖含量,且可以研究灵芝的抗氧化活性[2]。
但是对于不同种类灵芝的多样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较少。
本文采用超声波提取法以及水提醇沉法两种方法来提取紫灵芝、赤灵芝子实体中的粗多糖,并且探究其抗氧化活性。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采用紫灵芝和赤灵芝,均为仿野生人工栽培。
1.2方法1.2.1绘制标准曲线本次研究以葡萄糖作为标准,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3],绘制标准曲线。
1.2.2多糖测定采用超声波提取工艺[4],料液比:1:20/1:15,提取温度:65℃,超声次数:2次,超声时间:55min/30min,超声波提取功率为750W。
然后,选用苯酚——硫酸法检测两种灵芝粗多糖得率。
其算法面公式1所示:多糖含量(%)=质量浓度质量浓度**体积体积**稀释倍数稀释倍数//原材料质量料质量**100(1)1.2.3总糖、蛋白质测定总糖采用苯酚硫酸法进行测定,根据公式2计算总糖含量:总糖含量(%)=多糖质量浓度多糖质量浓度**体积体积**稀释倍数稀释倍数//粗多糖质量粗多糖质量**100(2)蛋白质的测定:采取子实体多糖0.25g,锡箔纸包好,制作成为药片,采用杜马斯定氮仪,一级和二级燃烧管分别设置温度960℃和800℃。
还原温度设置为815℃,运用TC检测器确定总氮含量,之后确定蛋白质含量,如公式3所示:两种灵芝的粗多糖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比较郑秋桦曾松荣柯野陈桢(广东省韶关市韶关学院英东生命科学学院512005)【摘要】本文主要探究两种灵芝粗多糖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的比较。
采用超声波提取,然后,选用苯酚——硫酸法检测两种灵芝粗多糖得率。
其中紫芝为2.2%,赤芝为2.8%。
蒽酮-硫酸法测定芝芪菌质中的多糖含量
![蒽酮-硫酸法测定芝芪菌质中的多糖含量](https://img.taocdn.com/s3/m/2d268428bcd126fff7050bb6.png)
物, 不仅可显著促进鸡体生长 , 更有预防禽流感 的显著作
用… 。多糖是芝 芪 菌质 的有 效 成分 之 一 , 此 , 测 多 糖含 因 检 量是控制 芝芪菌质 质量 的 方法 之一 。笔者 采用 蒽 酮 一硫 酸 法测定芝 芪菌质 中的多糖 含量 。
1 材料与 方法
0 10 0 20 0 3 0 0 40、.0 .0 、.0 、 .0 、.0 0 5 0的硫 酸 一蒽酮 , 匀 , 水 混 置
安徽 农 业科 学 ,ora o A h i gi c.0 8,6 2 :12 Junl f n u A r .Si 0 3 (6) 144—14 5 2 12
责 任 编辑
李菲 菲
责 任 校对
傅 真 治
蒽 酮 一硫 酸法 测定 芝 芪 菌质 中的 多糖含 量
阮 鸣 南 晓 学 生 科 系 用 物 究 ,苏 京21) (京 庄 院 命 学 药 菌 研 所江 南 17 11
De e mi a i n o l s c h i e Co t nti i iFun a b t nc t r ne-I f r c Ac d M e ho t r n to f Po y a e ar d n e n Zh q g lSu s a e by An h o s l u i i t d l
液 , 水 1 5 ml分 别 加 入 6 0 m 加 . , . l浓 度 为 0 0 5 0 00、 .2 、.5
由药性基质 ( 黄芪药 渣) 和营养 基质 ( 廉价 的农 副产 品 ) 组成
的 “ 性 基 质 ” , 一 定 条 件 下 进 行 固体 双 向 发 酵 得 到 的 产 全 中 在
芝芪 菌质 是应用 药 用真 菌新 型 固体 发酵 工程 技术— — 中药生物技术研 制而成 的新 型饲料 添加剂 , 是将 灵芝接 种 于
苯酚-硫酸法与蒽酮-硫酸法测定麦冬中麦冬多糖含量的比较研究
![苯酚-硫酸法与蒽酮-硫酸法测定麦冬中麦冬多糖含量的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ef4a5f26c175f0e7dd13759.png)
苯酚-硫酸法与蒽酮-硫酸法测定麦冬中麦冬多糖含量的比较研究作者:张妍,刘太林来源:《现代食品》 2018年第18期摘要:比较苯酚- 硫酸法和蒽酮- 硫酸法测定麦冬多糖含量的差异,并对两种方法的测定条件进行优化。
结果表明:苯酚- 硫酸法最佳测定条件为苯酚质量分数6%、硫酸用量5 mL、反应温度50 ℃、反应时间20 min,测得麦冬中多糖含量为42.96%。
蒽酮- 硫酸法最佳测定条件为蒽酮- 硫酸用量4 mL、反应温度100 ℃、反应时间15 min,测得麦冬中多糖含量为38.56%。
在10 ~100 μg/mL范围内,苯酚- 硫酸法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1),明显优于蒽酮- 硫酸法线性关系(R2=0.996 4);苯酚- 硫酸法测定麦冬多糖精密度、重复性和加样回收率均优于蒽酮- 硫酸法,在0 ~ 120 min 内稳定性较蒽酮- 硫酸法差别不大。
综合考虑,苯酚- 硫酸法与蒽酮- 硫酸法均适用于麦冬多糖成分的测定,但苯酚- 硫酸法准确性与稳定性更好,故在麦冬中麦冬多糖含量测定时可优先考虑苯酚- 硫酸法。
关键词:麦冬多糖;苯酚- 硫酸法;蒽酮- 硫酸法麦冬[Ophiopogon japonicas (Thunb.) Ker-Gawl]为百合科沿阶草属多年生植物麦冬的干燥肉质块茎,主要分布于四川、浙江及江苏一带[1-3]。
《本草汇言》中记载:麦门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胃经,可为清心润肺之药,常与其他中药配伍,用于治疗肺燥干咳、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以及肠燥便秘等[4]。
麦冬的有效成分包括甾体皂苷、多糖、异黄酮和氨基酸等,其中麦冬多糖含量较高,其药理作用主要表现为抗肿瘤、抗心肌缺血、抗氧化、抗过敏、降低血糖、增强机体免疫、润肺平喘并保护外分泌腺等[5-8]。
植物多糖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苯酚 - 硫酸法[9-11]、蒽酮 - 硫酸法[12-14]、还原糖测定法[15-16]、高效液相色谱法[17-18]、酶法[19-20] 等,当前文献报道植物多糖测定方法以苯酚- 硫酸法和蒽酮- 硫酸法较为多见。
蒽酮- 硫酸法与苯酚- 硫酸法测定苦瓜多糖的比较
![蒽酮- 硫酸法与苯酚- 硫酸法测定苦瓜多糖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c1a5eeff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78.png)
图1 苯酚硫酸法的标准曲线图
(2)蒽酮-硫酸法测定苦瓜多糖的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0.0、0.2、0.4、0.6、0.8 mL及1 mL的标准葡萄糖溶液,加蒸馏水至2 mL,再加入5.0 mL的蒽酮试剂,沸水浴15 min后冰水浴15 min,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620 nm的波长下进行测定,得到图2结果。
图2 蒽酮硫酸法的标准曲线图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根据图1和图2所得数据,通过计算得出多糖含量,然后计算得出每种方法的RSD值。
苯酚-硫酸法测定苦瓜多糖的稳定性、精密度和回收率都比蒽酮-硫酸法高,但是重复性没有蒽酮-硫酸法好。
所以,苯酚-硫酸法更适合用于苦瓜多糖的测定[3]。
白灵菇菌丝体多糖两种测定方法的比较
![白灵菇菌丝体多糖两种测定方法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43ff7f47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fc.png)
白灵菇菌丝体多糖两种测定方法的比较王守现;刘宇;赵爽;许峰;耿小丽;王兰青;孟莉莉【摘要】为选出一种比较准确、方便的测定食用菌菌丝体多糖方法,以白灵菇菌丝体提取的粗多糖为原料,对苯酚—硫酸法、蒽酮—比色法2种方法进行比较.苯酚—硫酸法和蒽酮—硫酸法的稳定性实验RSD分别为0.71%和1.40%,精密度实验RSD分别为2.10%和9.53%,回收率平均值分别125.41%和154.88%;苯酚—硫酸法具有稳定性好、精密度高,而且回收率实验也较为理想,是测定食用菌菌丝体多糖含量较为理想的方法.【期刊名称】《食品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1(032)009【总页数】3页(P162-164)【关键词】白灵菇;多糖含量;苯酚—硫酸法;蒽酮—硫酸法【作者】王守现;刘宇;赵爽;许峰;耿小丽;王兰青;孟莉莉【作者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研究所,北京100097;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研究所,北京100097;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研究所,北京100097;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研究所,北京100097;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研究所,北京100097;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研究所,北京100097;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研究所,北京100097【正文语种】中文白灵菇(Pleurotus eryngii var.nebrodensis)又名阿魏蘑、阿魏菇、阿魏侧耳,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1]。
白灵菇子实体洁白,风味独特,被誉为“草原上的牛肝菌”[2]。
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3],此外还具有防癌抗癌等药用功效,是一种天然保健食品[4]。
白灵菇多糖含量的测定,有的采用苯酚-硫酸法[5],有的采用蒽酮-硫酸法[6]。
本文对白灵菇菌丝体多糖的2种测定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以选定一种方便快捷的适合白灵菇菌丝体多糖含量测定的方法。
1 材料和方法1.1 试剂与仪器1.1.1 试剂葡萄糖(分析纯):105℃恒温烘干至恒重;95%乙醇、浓硫酸(分析纯)、蒽酮(分析纯)、苯酚(重蒸馏)、丙酮(分析纯)、乙醚(分析纯):中国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蒽酮一硫酸:当天配制。
苯酚硫酸法与蒽酮硫酸法测定托盘根多糖含量的比较
![苯酚硫酸法与蒽酮硫酸法测定托盘根多糖含量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d998f744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bb.png)
苯酚硫酸法与蒽酮硫酸法测定托盘根多糖含量的比较郑旭伟;黄占波;楚冬海;王晓宇;宁雪;黄丽莉【摘要】Objective] The phenol-sulfuric acid method and anthrone-sulfuric acid method were compared on determination of the polysac-charide content in Rubus crataegiflolius Bunge..[Method] The conversion factor was measured with refined polysaccharide for glucose,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was carried out by linear relationship, precision, reproducibility, stability and recovery rate.[ Resul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glucose concentration and absorbance was good in the range of 5-40 μg/mL, and the average recov-ery rate was equal to or higher than 97% with good reproducibility (RSD=1.7%), the content of polysaccharide determined by phenol-sulfu-ric acid method and anthrone-sulfuric acid method were 3.78% and 4.02% .[ Conclusion] Phenol-sulfuric acid and anthrone-sulfuric acid methods are accurate and reliable, and suitable for determination of polysaccharide in R.crataegiflolius.%[目的]采用苯酚硫酸法和蒽酮硫酸法测定托盘根多糖含量。
实验教学中苯酚硫酸法检测灵芝多糖的探索
![实验教学中苯酚硫酸法检测灵芝多糖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29bc93b2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ce.png)
实验教学中苯酚硫酸法检测灵芝多糖的探索
郜玉欣;孙立权;田虹
【期刊名称】《广州化工》
【年(卷),期】2022(50)6
【摘要】多糖提取实验是生物工程实验教学中重要内容,其分析检测是该实验的主要部分。
利用苯酚-硫酸法对灵芝多糖进行检测是教科书中常用方法之一。
本研究用酶标仪替代传统的分光光度仪检测多糖,优化了苯酚-硫酸法检测多糖的相关参数(试剂比例、温度、时间等),评价了用酶标仪分析灵芝多糖的方法。
在实验教学实践中使用酶标仪能节约实验时间、节省危化品试剂、减少废弃物。
【总页数】4页(P160-162)
【作者】郜玉欣;孙立权;田虹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5-33
【相关文献】
1.苯酚硫酸法与蒽酮硫酸法测定铁皮石斛中多糖含量的比较
2.麦芽糊精在苯酚-硫酸法测定灵芝多糖中的影响分析
3.苯酚硫酸法和间接碘量法测定灵芝多糖含量比较
4.苯酚-硫酸法与蒽酮-硫酸法测定麦冬中麦冬多糖含量的比较研究
5.苯酚-硫酸法与蒽酮-硫酸法测定麦冬中麦冬多糖含量的比较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糖含量测定方法比较
![多糖含量测定方法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ea999f76f46527d3240ce07c.png)
菇多糖 、灵芝多糖 、猪苓多糖等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黄芪多糖和人 m l配成蒽酮试液 ,吸取蒸馏水 1 m l,对照品 1 m l(0. 4 mg /m l) ,加
参多糖等具有增强免疫的作用 ,因此 ,多糖的研究已引起国内外 蒽酮试液 4 m l,迅速放入冰水中 ,操作完成后 ,同时振摇混匀 ,置
医药界的重视 。多糖通常是由 D 2葡萄糖 , D 2半乳糖 , L 2阿拉伯 沸水中 ,煮沸 ,保持沸腾 10 m in,取出 ,放入冷水中冷却 ,放置 10
nose and galactose, and w ith reference to documentary methods, H2 SO4 - m inophenol method and H2 SO4 - anthrone method are used to compare the stability of the absorp tion curse after chromogenic reaction. Results The maximum absorp tion wavelengths of different monosaccharide control samp les vary, w ith the H2 SO4 - m inophenol method having relatively better stability after chromo2 genic reaction, and the H2 SO4 - anthrone method having poorer stability. Conclusion The H2 SO4 - m inophenol method is the relatively ideal method in determ ination of polysaccaride conten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向: 中药保健食品。 通讯作者: 宝丽 ( 1981 - ), 女 ( 蒙古族 ) , 辽宁人, 助理研究员, 博 士,
研究方向: 中药药理及活性成分研究。
准。为了比较评价 以灵芝多糖为有效成分的灵芝原料或灵 芝产品的质量, 本实验 对硫酸 苯酚法和 硫酸蒽 酮法测 定同 一批样品灵芝多糖含量进 行了比 较研究, 旨在 为以灵 芝多 糖为有效成分的灵芝原料和灵芝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 理论依据。 1 仪器与试剂
Com parison o f M e thods in De te rm ina tion o f Po lysaccha ride in Ga node rm a Luc idum
GU O X iao- lei1, ZHU S-i chao2, ZHA I X u-feng1, WANG H ua-i yu1, BAO L i2 ( 1. Inf in itus( ch ina) C om pany L td, Gu angzhou 510665, G uangdong, Ch in a;
灵芝子实体由无限极 (中国 )有 限公司提供。 2 实验方法 2. 1 样品制备
灵芝子实体粉碎, 过 80 目筛, 取 2g干粉 加入 90mL 水 加热回流 提取 2h, 提取液抽滤后定容 至 100mL, 取 10mL 加 入 150mL无水乙 醇, 4e 放置 12h沉淀 多糖, 离心, 弃上 清,
5% 苯酚溶液的 制备: 精 密称 取 10g 苯 酚, 加入 200mL 水使溶解, 混匀 (棕色瓶保存 )。
硫酸蒽酮 溶液的 制备: 精密称 取蒽酮 0. 1g, 加 80% 的 硫酸溶液 100mL 使溶解, 摇匀 (棕色瓶保存 )。
对照品溶液的 制备: 精密 称取无 水葡 萄糖 10m g, 加水 定容至 100mL, 摇匀, 即得 0. 1m g /mL 的 葡萄 糖 对 照 品溶 液。 2. 3 硫酸 - 苯酚法 2. 3. 1 标准 曲线的绘 制 分别 精密量取 0. 1m g /mL 的葡 萄糖对照品溶 液 0. 1、0. 2、0. 3、0. 4、0. 5、0. 6、0. 7mL 置于 10mL 具塞试管中, 依次添加 水使 终体积 为 1. 0mL, 空白对 照为水 1. 0mL, 各加入 5% 苯酚溶液 110mL, 振摇混匀, 加入 6. 0mL 浓硫酸, 迅 速振 摇混 匀, 于 室 温放 置 30m in 后 测定 490nm 处吸光度。以葡 萄 糖 溶液 的 浓度 ( mg /mL ) 为 横坐 标, 吸光度 A 为纵坐标, 绘制 标准曲线。 2. 3. 2 精密度实验 精密 量取葡萄 糖对照 品溶液 25mL, 加水定容到 50mL 容量瓶中, 制 备 0. 05mg /mL 的葡 萄糖溶 液。取 0. 05m g /mL 的葡 萄糖溶液 1. 0mL 置于 10 mL 具塞 试管中, 按 照 标 准 曲 线 项 下 自 / 各 加 入 5% 苯 酚 溶 液 110mL0起操作, 连续测定 6次考察仪器精密度。 2. 3. 3 稳定性实验 取 0. 05mg /mL 的葡萄糖溶液 1. 0mL 置于 10mL 具塞试管 中, 按 照标准曲线 项下自 / 各加入 5% 苯酚溶液 1. 0mL0起 操作。测 定 在反 应结 束后 0 、10、20、 30、40、50、60、90、120、150m in的吸光度。 2. 3. 4 样品 含量测 定 8批灵 芝子 实体 干粉 分别 取 2 g 按照 2. 1项下 / 样品 制备 0方法 制备 样品 溶液。取 0. 4mL 样品溶液并加入水补足到 1. 0mL, 按照标准曲线项下自 / 各 加入 5% 苯酚溶液 1. 0mL0起操作, 由 回归 方程计 算, 即得 样品含量。 2. 3. 5 回收率实验 分别精 密量取 3份样品 溶液 0. 4mL 置于 10mL 具塞试管中, 依次添加 0. 1mg /mL 的葡萄糖溶液 0. 36、0. 30、0. 24mL, 并加入水使终体积为 1. 0mL, 空白对照 为水 1. 0mL, 得到 3个水 平的供 试品 溶液, 测定 含量, 计算 回收率。 2. 3. 6 重现 性 实 验 称取 同 一批 次 灵芝 子 实 体干 粉 5 份, 按照 2. 1项 下 / 样品制 备 0方法 和 2. 3. 4 项下 / 样 品含 量测定 0方法进行操作, 考察操作方法的重现性。 2. 4 硫酸 - 蒽酮法 2. 4. 1 标准曲线 的制 备 按 照中 国药 典的 方法: 分 别精 密吸取对照品溶液 ( 0. 1mg /mL ) 0. 2、0. 4、0. 6、0. 8、1. 0、1. 2mL, 置 10mL 具塞试管中, 加水至 2. 0mL, 精密加入硫酸蒽 酮溶液 6mL, 置水浴 中加 热 15m in, 取 出, 放入 水浴中 冷却 15m in, 以相应的试剂为空白, 按照紫外 - 可见分光 光度法, 测定 625nm 波长处吸光度。以 吸光度 为纵坐 标, 浓 度为横 坐标, 绘制标准曲线 。 2. 4. 2 稳定性实验 取 0. 05mg /mL 的葡萄糖溶液 2. 0mL 置于 10mL具塞 试管中, 按照标准曲线项 下自 / 精密加入硫
K ey wo rds: Ganoderma lucidum po lysacchar ide; anthrone su lphuric ac id co lo rim etry; pheno l- v itrio lic color im etry; content determ ination
中 华 中 医 药
岛津 UV - 2500型紫外 可见分 光光度 计 ( 日本岛 津公 司 ), KQ 500B 型 超声 波 清 洗 器 ( 昆 山 市 超 声 仪器 有 限 公 司 ), Sartor ius BS110S分析天平 (北京 赛多利 斯仪器有 限公 司 )。
苯酚、硫酸、蒽酮均为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分析纯 试剂, 葡萄 糖标 准品 (批号: 11083- 200503)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第 28 卷 第 9期 2 0 1 0年 9月
中华中医 药学刊
CH INESE ARCH IVES O F TRAD IT IO NA L CH INESE M ED IC INE
V o.l 28 N o. 9 Sep. 2 0 1 0
沉淀加水溶解, 并定 容至 50mL, 得到样品溶液。 2. 2 试剂配制
2000
学 刊
灵芝 [ Ganoderma lucidum ( L eys. ex F r. ) K a rst] 为担子 菌亚门多孔菌科灵芝属真菌, 5中华人 民共和 国药典 6 2000 年版将 灵 芝补 录, 并 将 其 指 定 为 赤 芝 Ganoderma lucidum ( Curtis: F r. ) 或紫 芝 G anoderma sinense Zhao, Xu et Zhang 的干燥子实体。 5神农本草经 6将灵芝 列为上 品药物, 认为 有 / 益心气 0 / 安精魂 0/ 补肝益 气 0/ 坚筋骨 0之功效。灵芝 有灵芝多糖、氨基 酸、蛋 白质、多肽、甾 体、萜 类、有机 酸、挥 发油、生物碱等多种化学成分 , 其中灵芝多糖因其具有抗肿 瘤 [ 1- 2]、提高机 体 免 疫力 [ 3]、耐 缺 氧能 力、消 除 体 内 自由 基 [ 4] 、抗辐射、提高肝脏解毒功能、降血糖、降血脂 [ 5- 6] 等作 用, 而被认为是灵芝 药用的 主要有 效成分。目 前市 场上灵 芝加工产品较 多, 其质 量参 差不 齐, 又缺 乏统 一 的质 量标
( 1. 无限极 ( 中国 )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665; 2.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 菌地衣系统学实验室, 北京 100101)
摘 要: 目 的: 比较硫酸蒽酮法与硫酸苯酚法测定灵 芝多糖含 量的差异。方法: 分别 采用上述两 种方法 利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灵芝中多糖的含量。结果: 利用上述两种方法分别测定同一样品灵芝多糖的含量, 硫酸
2. K ey Lab of Systemat ic M ycology and L ichen ology, In stitute of M icrob iology, Ch ineseA cad em y of Scien ces, Bei jing 100101, Ch ina)
A bstrac:t O bjective: T o com pare d ifference in determ ination con tent between pheno l- v itr io lic co lor im etry m ethod and an throne su lphuric ac id co lor ime try m ethod for po lysacchar ides in Ganoderm a lucidum. M ethods: A bove tw o m ethods we re emp loyed to dete rm ine con tent of po lysacchar ides by UV spectrophotography. Results: The de term ina tion va lue o f anthrone- su lphuric ac id co lor ime try m ethod is high than the phenol- v itr io lic color im etry m ethod. Conclusion: T he resu lt of anthrone- su lphur ic ac id co lor im etry m ethod is m o re reliable and accurate, it can be considered as the optim um assay me thod for po ly sacchar ides in Ganoderm a lucid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