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度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 研究年度课题
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立项名单

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立项名单一、评估与总览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立项名单公布了2020年度的优秀研究项目,此次名单涵盖了教育学领域的多个重要课题和研究方向。
作为教育领域的重要学术评定,这份名单的公布对于引领教育学研究的发展方向、推动学科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我将会根据这份名单提供的内容和研究课题,撰写一篇深度探讨和总结性的文章,带领您深入了解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立项名单所涵盖的重要课题和研究成果。
二、从宏观到微观:解读具体课题1. 课题一: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并重本次立项名单中的课题一着重探讨了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的并重问题。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教育公平一直是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对教育质量的关注也是教育改革的一大关键。
通过深入研究和总结,我们可以发现,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并重不仅涉及到政策制定层面,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有效的教育模式和方法,从而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确保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2. 课题二:教师发展与教学创新教育学项目立项名单中的课题二关注了教师发展与教学创新的重要性。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专业发展和教学创新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该课题的研究内容不仅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更强调了教学创新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以及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积极影响。
3. 课题三:教育管理与政策研究教育管理与政策研究一直是教育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立项名单中的课题三也着重在这一领域展开研究。
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教育管理与政策研究不仅需要关注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更需要深入挖掘教育政策对于学校管理、教学改革和学生发展的实际影响,从而为未来教育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撑。
三、总结与回顾通过对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立项名单的深入探讨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份名单所涵盖的课题内容丰富、研究领域广泛,体现了教育学领域的前沿研究方向和重要课题。
高校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高校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阴丁沁怡杨维新上海理工大学[摘要]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实行混合式英语教学,为当前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思路。
本文研究了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发现与传统模式相比,该模式的课堂形式更加多样、课程资源更加丰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英语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校英语;混合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167(2021)12-0098-03近年来,国内多数高校深入开展课程教学改革,致力于探索创新教学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为了高效推进课程教学的信息化建设,高校充分利用既有的优质教学资源,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理念,逐步实现了由线下、线上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向线下线上相融合的混合教学模式转变。
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以往传统的线下教学以及线上教学,在实际应用中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尚未得到完全调动。
因此,为了提升高校英语教学质量、创新英语教学方法,混合式教学成了近期高校英语教学工作关注的焦点之一。
1高校英语混合式教学的内涵随着互联网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混合式教学在高校的课程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混合式教学(Blended Learn-ing)充分发挥了传统线下与线上教学的优势,以互联网为媒介,实现了以往相互孤立的线下与线上授课形式的有机融合,其更加注重课程教学过程的成效,纵向培养、挖掘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发布、整合网络教学资源,将其与线下传统课堂的学习相结合,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掌握基本知识点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此达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目标。
2高校英语混合式教学的新趋势2.1学生从“被动接受”到“自主学习”在以往的英语教学模式中,绝大多数都是以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为主要形式,学生对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会产生一定的排斥心理,课前课后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较差。
“一带一路”视角下中国与南亚国家贸易效率及潜力研究——基于异质性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实证检验

总36卷 第2期兰州财经大学学报Vol.36 No.22020年4月JournalofLanzhou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Apr.,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2020“一带一路”视角下中国与南亚国家贸易效率及潜力研究———基于异质性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实证检验● 程云洁1,2,董程慧2(1.新疆财经大学丝路经济与管理研究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2;2.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2)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南亚地区作为“一带一路”的海陆重要交汇地区,中国与南亚国家的贸易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基于异质性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中国与南亚八国双边贸易效率和潜力,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考虑国别之间的异质性后,研究得出:1998—2017年间中国与南亚国家的双边贸易效率平均值为99.89%,而平均出口贸易效率值达到90.81%,平均进口贸易效率为86.46%。
在与南亚国家间的双边贸易中,中国与印度、巴基斯坦等国贸易潜力较大,而与尼泊尔、阿富汗、马尔代夫、不丹等国贸易潜力则不足。
为进一步稳定并提升中国与南亚国家贸易水平,提出了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和推进同南亚国家的自贸区建设等对策。
关键词:南亚国家;贸易效率;贸易潜力;异质性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中图分类号:F7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5465(2020)02 094 12 一、引言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作为“一带一路”的海陆重要交汇地区,南亚地区的区位优势显著。
南亚指位于亚洲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以南及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
东濒孟加拉湾,西滨阿拉伯海。
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将进一步扩大中国与南亚国家间的经贸合作,助力“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深化发展。
南亚国家已经成为中国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
2020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项目

2020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项目
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项目是教育部在2020年推出的一项研
究计划,旨在对特定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发展和教育政策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该项目的目标是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和决策依据,促进我国教育与国际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项目主要针对特定的国家或地区进行研究,包括但不限于教育体制、教育政策、教育制度、教育质量、教育投资等方面的内容。
项目的研究内容根据国别或区域的特点和我国在该国别或区域的教育合作需求而确定。
该项目通过调查研究、数据分析、案例研究等方式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出适合我国实际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措施。
研究成果将被应用于教育决策和政策制定中,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项目的实施单位一般为教育部直属高校或研究机构,研究团队由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和学者组成。
项目的资金来源于教育部的专项经费,研究周期一般为数年。
通过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项目,可以提高我国对特定国家或地区的教育认知和了解,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决策支持,促进我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中国法学会2020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

中国法学会2020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摘要:一、中国法学会2020 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简介二、课题的主要研究方向三、课题的具体内容四、课题的意义和价值五、预期成果正文:【一、中国法学会2020 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简介】中国法学会2020 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是中国法学会在2020 年组织的一次重要课题研究活动。
该课题旨在推动我国法学研究的发展,促进法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我国法治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二、课题的主要研究方向】2020 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研究方向:宪法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环境资源法学、国际法学与比较法学等。
【三、课题的具体内容】1.宪法与行政法学:主要研究宪法实施与监督、行政执法与行政诉讼、政府法治建设等问题。
2.民商法学:主要研究民法典的实施与适用、合同法、公司法、知识产权法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3.刑法学:主要研究刑法的基本理论、刑事犯罪预防与刑事政策、刑事诉讼法等。
4.经济法学:主要研究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市场主体法律制度、经济合同法、金融法等。
5.环境资源法学:主要研究环境保护法、资源利用法、环境侵权责任等方面的问题。
6.国际法学与比较法学:主要研究国际法的基本理论、国际经济法、国际争端解决机制及各国法律制度比较等。
【四、课题的意义和价值】本次课题研究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通过对各个研究方向的深入探讨,可以推动我国法学理论的创新发展,提高法学研究水平,为我国法治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同时,课题研究成果可以为立法、司法、行政等实际工作部门提供参考,促进法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五、预期成果】课题研究活动预期将产生一批高质量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专著,为我国法学研究和法治建设提供丰富的理论资源。
中国海岛渔民渔业权缺失及其权益法律保护研究

收稿日期:2020-08-28 基金项目:教育部备案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项目(GQ17091);中国农业农村法治研究会课题(2020-041 第 一 作 者 :蔺 妍 (1980-),女,大连海洋大学副教授,博士,从事渔业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研究。
■经济与管理栏目
•660 •
沈 阳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二、中国海岛渔民权益法律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区域国别研究专题 课程简介

区域国别研究专题课程简介
区域国别研究专题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跨学科的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特定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社会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区域国别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学会运用多种研究工具和资源,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提高跨文化交流和国际合作的能力。
课程内容包括区域国别研究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以及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具体研究内容。
具体来说,课程将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区域国别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介绍区域国别研究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意义,以及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地理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
2. 世界各地区和国家概况:介绍世界各地区和国家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差异和特点。
3. 区域国别经济研究: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产业结构、贸易政策等方面的情况,探讨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应对策略。
4. 区域国别政治研究: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体制、政治文化、政治稳定性等方面的情况,探讨政治发展和改革中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应对策略。
5. 区域国别文化研究: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统、价值观、艺术等方面的情况,探讨文化交流和传播中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应对策略。
6. 区域国别社会研究: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结构、社会问题、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情况,探讨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应对策略。
总之,区域国别研究专题课程是一门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性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国际视野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社科基金2020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

国家社科基金2020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标题:深度探讨国家社科基金2020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一、引言国家社科基金2020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作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资金项目,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教育学作为社会科学的重要分支,其研究内容涉及教育理论、教育现实、教育实践等方方面面。
本文将深入探讨国家社科基金2020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分析其在教育领域的意义、影响和研究方向,旨在为读者带来对该课题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思考。
二、国家社科基金2020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的背景和意义1. 国家社科基金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国家社科基金作为国家级的社会科学基金,承担着支持和推动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
教育学作为国家的基础学科之一,其研究不仅关乎教育事业的发展,也牵涉到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发展。
2. 2020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的特殊性2020年度的教育学一般课题,面向广大教育研究者,旨在促进教育学研究的深入和创新。
其特殊性在于,针对当下社会对教育领域各种问题的关注,为研究者提供了更广阔的研究空间和更丰富的研究内容。
3. 国家社科基金2020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的意义该课题的设立,不仅为教育研究者提供了更多研究机会和资金支持,也有助于引领教育领域研究的发展方向,推动教育学理论和实践的深度融合。
通过对教育现实的深入探索和创新研究成果的产生,有望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国家社科基金2020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的研究方向1. 教育政策与改革研究该方向主要关注当前教育政策和改革的实施情况,探讨教育政策对教育实践和教育发展的影响,为教育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2. 教育发展与教育管理研究该方向聚焦于教育发展的现实问题和教育管理的挑战,旨在为教育实践提供实用性的解决方案和管理策略。
3.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研究该方向强调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结合,关注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以及教育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探索。
四、对国家社科基金2020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国家社科基金2020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的设立,为广大教育研究者提供了难得的研究机会和评台,也为我国教育事业提供了宝贵的智力支持和学术资源。
2020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

2020中国教育探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专业品质权威编制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团队精心编制而成,期望大家下载或复制使用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全文可编辑,以便您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依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感谢!同时,本团队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进修资料、教室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进修、参考、使用不同格式和写法的资料,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 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2020中国教育探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2020中国教育探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随着社会的不息进步和进步,教育成为了现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柱和基础。
中国法学会2020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

中国法学会2020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最新版】目录1.介绍中国法学会 2020 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的背景和意义2.概述课题的研究重点和方向3.分析课题的研究成果及其影响4.总结中国法学会 2020 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的价值和贡献正文中国法学会 2020 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是中国法学界在 2020 年度的重要研究任务,旨在推动法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为法治中国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本年度课题具有很高的实践针对性和理论价值,吸引了众多法学专家和学者的关注。
课题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一是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构建,包括法治国家的基本原则、法治政府的建设、法治社会的培育等方面;二是探讨民法典的实施及其对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涉及民法典的适用、解释、实施等方面的问题;三是关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科技领域对法律制度的挑战,研究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推动科技创新与法律制度的融合发展。
通过对这些研究重点的深入探讨,课题组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
例如,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研究,课题组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完善法治体系的政策建议,为我国法治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在民法典研究方面,课题组对民法典的具体条款进行了深入解读,提出了一系列实施建议,为民事司法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新兴科技领域法律制度研究方面,课题组分析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发展对法律制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系列应对策略,为科技创新与法律制度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总之,中国法学会 2020 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对于推动我国法学理论的进步和法治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国家政策制定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法学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益借鉴。
山东省莒县剪纸艺术“过门笺”的田野调查——以莒县过门笺传承人为调查对象

摘 要:山东省莒县自古就有春节贴过门笺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历史十分久远。
莒县过门笺,属剪纸艺术的一种,是莒地剪纸艺术的代表作,形状像缩小的门帘,实际上就是过年时用来贴在门楣上的装饰剪纸,是一种优秀的民间艺术形式。
本文以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莒县过门笺”为主要调研内容,以“莒县过门笺”代表性传承人为调查对象,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实录等田野调查手段,获取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在吸取前辈学着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本着调查材料更全面,调查分析更精细,调查角度更新颖的方向,进行了分析与梳理,旨在凸显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莒县过门笺”艺术之特色、工艺之精湛、受众之广泛及创新之发展和历史之悠久,为莒县过门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山东莒县过门笺的艺术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并且鼓励更多的研究者参与到莒县过门笺的艺术特色及价值的研究中来。
关键词:莒县过门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融合创新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621(2023)04-067-18张同健1 吴苏荣贵2 于 红3莒县,隶属于山东省日照市,地处山东省东南部,在中国的历史上,莒县的名称和归属曾经发生过多次变化。
“夏称为莒部落,商代为姑幕国,周为莒子国,秦始为县,西汉初曾为郡。
文帝二年曾在此地设城阳国,隋又为州,后为郡为州为县数度升降,1913年改州称县至今,虽时代更迭,版图数变,然三千年来莒名始终未易。
”[1](3)远溯至东周,莒氏部落的先民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莒国曾是东方夷族中的一支强大势力,历经商、周、汉三个朝代的建立和衰亡。
在春秋时期,莒国和齐国、鲁国鼎立于齐鲁之间。
县城则是春秋时期莒国的都城所在地,曾经发生过“毋收稿日期:2023-01-26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2020年度课题《“亚洲遗产保护行动”国别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0-G2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及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名栏建设专项项目“田野调查”(项目编号:NJMZ1706)的 专栏论文;内蒙古艺术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田野调查’名栏工程项目”(项目编号: 22NYJB10)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国与西亚国家双边贸易效率研究——根据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收稿日期:2020-07-06基金项目: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课题(19GBQY034);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5CJL002);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170540041);大连外国语大学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2010172134)第一作者:高鹏(1999-),男,大连外国语大学本科生,从事计量经济学研究。
通讯作者:陆文玥(1979-),男,大连外国语大学讲师,从事国别经济、经济史和经济制度研究。
中国与西亚国家双边贸易效率研究———根据随机前沿引力模型高鹏a ,陆文玥b(大连外国语大学a.国际关系学院;b.英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44)摘要:根据2002~2017年中国与西亚十四国的相关贸易数据,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对中国与西亚国家的贸易效率、潜力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人均GDP 、政治稳定性、货币自由度和贸易自由度对贸易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地理距离与贸易效率成负相关;人口对贸易效率的影响因国家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性;中国与西亚国家的实际贸易水平与前沿贸易水平尚存在差距,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因此,中国应该深化与西亚国家在运输通道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加快自贸区谈判进程和增强人民币的贸易结算功能;构建多层次政府间及非政府间沟通机制。
关键词:中国;西亚;一带一路;随机前沿法;引力模型;贸易效率中图分类号:F7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713(2020)05-0563-08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联系得到增强[1],但由于区域、国家之间存在的差异,这种贸易联系的增强并不均衡。
西亚地区由于时局动荡、冲突频发,且对中国出口结构较为单一,因此与中国的贸易效率仍处于较低水平[2]。
然而,无论是从“一带一路”的未来建设,还是从中国能源进口的保障等方面,西亚却又是无法忽视的地区,故对中国与西亚国家的贸易联系开展研究仍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使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研究国家间贸易联系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该模型经过多年发展现已具有估算准确、变量分析深入等优势。
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城研究课题

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城研究课题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城研究课题一、介绍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城研究课题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教育领域课题。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别和区域城市之间的关系愈发紧密,各国各地的教育现状和教育体系之间的差异也日益引人关注。
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城研究课题旨在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差异,促进全球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为推动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二、深度评估1. 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城研究课题的背景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城研究课题的设立,源于对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需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跨国合作的不断加深,各国之间在教育领域的联系日益紧密。
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经济、政治体系的差异,也决定了教育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深入研究和了解各国各地的教育现状和教育体系,对于促进全球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城研究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目标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城研究课题主要包括对各国各地的教育发展状况、教育体系和教育政策的考察与研究,以及针对教育国际化的需求,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和实践措施。
该课题也旨在促进教育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推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国际化,为构建开放、包容、平等的全球教育共同体做出贡献。
3. 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城研究课题的研究范围和重点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城研究课题的研究范围涵盖全球范围内的各国各地,并对各国各地的教育现状、教育体系和教育政策进行深入分析和比较。
重点关注教育国别和区域城市之间的差异和联系,探讨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发展趋势和对策,为各国和地区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三、广度评估1. 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城研究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城研究课题对于推动教育国际化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从理论上来说,通过深入研究各国各地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政策,可以促进对教育发展规律的深入理解,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国别和区域研究学科改革方向刍议——以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为例

[收稿时间]2019-04-26[作者简介]赵羲(1988-),女,山东青岛人,北京外国语大学英国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方向:英国国别和区域研究。
[摘要]自教育部启动国别和区域研究项目以来,相关研究中心在“一带一路”的推动下迅速发展,学科从边缘地位跃升为教育部重点建设工程,然而国别和区域研究也面临大小中心发展不平衡、青年教师缺乏积极性等问题。
根据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的发展经验,学科建设应推动课程体系改革,加强相关研究中心间的合作;通过调整科研和教学评审制度鼓励年轻教师投身学科发展,选拔培育储备师资弥补小中心师资不足的缺陷;运用信息技术协调教育部、高校和研究中心三者间的配合,促进学科发展。
[关键词]课程改革;师资培育;评审机制;信息技术[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0)04-0049-03University Education为满足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的需求,2012年教育部设立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项目,国别和区域研究作为一个学科出现在专业目录中。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下,国别和区域研究从一门初生学科发展为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点》的任务之一[1],研究对象国已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截至2019年4月已成立420多家研究中心。
然而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国别和区域研究也面临发展不均衡的难题。
一、国别和区域研究发展困境首先,大国和小国研究中心发展不平衡,小国研究作为“冷门”专业发展依然缓慢。
长期以来小国研究不受重视,不论是诸如瑞士、保加利亚等发达国家中的小国,还是诸如秘鲁、尼泊尔等发展国家中的小国,与大国研究相比都相形见绌,有的岛国研究甚至处于起步阶段。
受国际关系和国际力量对比的影响,小国问题通常与大国研究挂钩。
但是,国别和区域研究不同于国际关系或政治学研究,填补对小国历史、语言、民族、宗教、法律等方面知识的空白,必须改变大国主体的观念,小国研究不仅仅是大国研究的附属。
2021年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课题

2021年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课题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对于国别和区域研究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教育部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在2021年推出了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课题。
这一举措意味着我国高校将在更大的范围和更深的层面上开展国别和区域研究,为我国的对外战略决策以及国际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和智力支持。
1. 深入理解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课题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课题的发布,意味着我国高校将更加重视对国际事务的研究,力求在国际舞台上有更大的发言权和影响力。
这也反映了我国作为一个大国的责任和担当,需要有更多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来支持国家的对外政策和国际事务的处置。
2. 对国别和区域研究的重视国别和区域研究在当今世界格局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了解和研究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和不同国家和地区进行合作和交流。
3. 国别和区域研究的实践意义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课题的实施,将有助于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研究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为国家的对外发展和对外交往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这也将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推动我国高校在国际学术交流和研究合作方面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4.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关注国际事务和国别区域研究的学者,我对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课题的出台表示非常欢迎和支持。
我认为,这一举措有助于提升我国高校在国际研究领域的竞争力,也有助于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研究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为我国的对外政策和国际事务提供更多高水平的智力支持。
总结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课题的推出,标志着我国高校国际化研究的迈出了更加坚实的一步。
这将有力推动我国高校在国际学术界的发展和崛起,也将有力支持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高校的国别和区域研究将会取得更加显著和有影响力的成果。
2020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项目

2020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项目
2020年的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项目是教育部资助的一个研
究项目,旨在深入研究不同国别和区域的教育发展状况、教育政策、教育改革经验等,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和学术支持。
该项目的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国别研究:对特定国家的教育体制、教育政策、教育改革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分析该国教育发展的特点、成功经验和问题,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2. 区域研究:对特定地区(如欧洲、亚洲、非洲等)的教育发展进行综合分析,比较不同国家间的教育差异和共同点,探索教育合作和交流的可能性。
3. 教育政策研究:对不同国别和区域的教育政策进行比较研究,探讨教育政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为我国教育政策制定提供借鉴和参考。
4. 教育改革研究:对不同国别和区域的教育改革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总结其经验和教训,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5. 学术交流与合作:组织国际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国际知名教育学者来华进行学术讲座和合作研究,促进国内外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这些研究内容,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项目旨在加强对全球教育发展的了解和研究,提供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参考依据,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创新和发展。
国别区域研究的意义

国别区域研究的意义近十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稳步推进,肇始于世界史学科建言的国别区域研究异军突起:国内高校纷纷设立研究基地,成立国别区域研究院,其他类似研究中心更是如雨后春笋,发展势头令人瞩目。
由于国别区域研究属于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目前学界正在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对其相关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建构和解读。
那么,与其关联密切的世界史学科是如何认识和理解国别区域研究的?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国别区域研究是如何形成和演进的?世界史学科参与国别区域研究的优势和路径何在?这些问题都是值得关注和认真思考的。
放眼世界历史进程,欧美的国别区域研究发端于近代早期欧洲列强海外探险和殖民扩张活动,成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冷战期间的全球争霸与区域争夺,是历史上名副其实的帝国之学或大国之学,其内生动力来自了解外部世界的现实需求。
当今学术界普遍把国别区域研究视为一国对域外知识体系的建构,但对其内涵与外延尚无公认的精准定论。
笔者认为,国别区域研究的定义可分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国别区域研究泛指以国家或区域为单位,针对国情和域情展开的全方位、多角度、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其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民族、宗教、社会、文化等领域,核心是针对域外国家和地区知识体系的获取与建构;狭义的国别区域研究则是指针对特定国家或区域的特殊国情或域情开展的应用性研究,包括国家和区域治理方面的战略性研究、针对突发事件的对策性研究、围绕热点进行的信息类研究以及以现实问题为导向的基础性研究,其重心在于对域外信息的获取与利用。
无论广义还是狭义,国别区域研究都是围绕从本国发展需要而开展的对域外知识的探究。
由于域外知识体系的复杂性,相关研究往往需要多学科协同才能取得成效。
事实上,无论是早期英法等殖民国家开创的“东方学”“埃及学”“斯拉夫学”之类的研究,还是冷战期间美国倡导和推动的国别区域研究,都彰显出“跨学科”是国别区域研究的显著特点。
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院长钱乘旦先生曾撰文指出,二战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别区域研究”,“其新颖之处不在于开辟了一个新‘学科’,而在于组建了一个新的平台。
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年度总结

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年度总结一、背景介绍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是由国家推出的一项重要计划,旨在支持和培养我国在国别和区域研究领域的高层次人才,提升我国的国别和区域研究能力,服务国家的对外战略和外交决策。
此计划旨在加强对我国重要国别和区域的研究,积极响应国家“走出去”政策,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二、项目目标该项目的主要目标包括:1. 培养一批在国别和区域研究领域有突出成就和影响力的人才;2. 加强对我国重要国别和区域的研究,提供决策交流支持;3. 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三、项目结构该项目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结构:1. 学术研究:支持参与者在国别和区域研究领域的学术研究工作,包括课题立项、调研、学术论文写作等;2. 学术交流:支持参与者参加国际国别和区域研究领域的会议、学术讲座等活动,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3. 资金支持:提供经费支持,包括项目经费、差旅费、出国访学费用等;4. 指导与评估:项目设立专门的指导组,对参与者进行学术指导和评估。
四、项目成果自实施以来,该项目取得了诸多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优秀学术成果:参与者在国别和区域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学术成果,包括发表高水平论文、出版学术著作、获得专利等;2. 国际交流合作:参与者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交流访学等活动,与国外学者展开合作,增进了我国在国际国别和区域研究领域的影响力;3. 战略决策支持:参与者提供了大量关于重要国别和区域的研究报告和决策建议,为国家外交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4. 人才培养:通过该项目的支持,一批优秀的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得以培养和成长,为我国的国别和区域研究领域输送了一批优秀的人才。
五、存在问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包括:1. 经费管理:部分项目经费使用不规范,存在浪费和滥用的情况;2. 考核评估:一些参与者的学术成果和项目进展存在差异,需要加强考核评估的公正性和科学性;3. 国际交流:部分参与者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存在局限性,需要更好地拓展国际交流的渠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 年度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年度课题
近年来,教育部对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
2020 年度更是在这一方向上形成了研究年度课题,以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这一课题进行全面评估,探讨其意义和影响。
我们来看2020 年度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年度课题的重要性。
国别和区域研究是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模式、体系和发展趋势,可以促进跨文化交流,拓宽学术视野,提升教育质量。
作为教育部的年度研究课题,这一领域的研究无疑将给高校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2020 年度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年度课题对高校发展的意义不容忽视。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校之间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加强国别和区域研究,可以帮助高校更好地了解国际教育的最新发展趋势,提前布局和调整发展战略,增强国际竞争力。
这也有助于高校在国际舞台上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声誉,吸引更多优秀的国际学生和学者来校交流学习。
除了对高校发展的意义外,2020 年度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年度课题还将对教育国际化进程产生积极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体系和发展规律,可以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宝
贵的经验和借鉴。
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也有助于我国高校在国际学术界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推动本土教育向世界舞台发出更响亮的声音。
2020 年度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年度课题是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的。
高校应该高度重视,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加强国别和区域研究,助力学校的国际化进程,提升教育质量,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
在个人看来,国别和区域研究是当今世界教育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只有不断拓展国际视野,才能更好地适应全球化进程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我希望各高校能够重视这一课题,加强研究力量,共同推动教育国际化进程,为建设一个更加和谐、共赢的世界而努力奋斗。
结语: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对2020 年度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年度课题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
这一课题对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教育国际化进程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这一课题一定能够取得更多的成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教育部对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的重视,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迫切需求。
在全球化趋势下,高校必须积极适应国际化的教育环境,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的年度课题可以说是与时俱进,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指明
了方向。
2020 年度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年度课题的重要性体现在对促进跨文化交流的推动上。
通过深入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模式和规律,高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理念和实践,
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这有助于打破学术壁垒,增进各国之间的相互
了解,推动教育领域的跨文化融合与共同发展。
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对于提升高校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
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高校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
加强国别和区域研究,有助于高校更好地了解国际教育的最新发展趋势,提升学校的国际竞
争力。
这将使得我国高校能够在国际舞台上更加积极地融入全球教育
体系,树立国际形象和声誉。
2020 年度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年度课题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对教育国际化进程的积极影响上。
通过深入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体系和发
展规律,我国高校可以为本土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助于我国高校在国际学术界中发挥更大的影
响力,推动本土教育向世界舞台发出更响亮的声音。
除了对高校发展和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影响,2020 年度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年度课题的重要性还体现在推动高等教育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的
意义上。
通过加强国别和区域研究,高校可以更好地借鉴和吸收国际
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
这有助于我国高校打破传统局限,积极融入国际教育体系,推动高等教育朝着国际化、高水平发展的方向迈进。
在个人看来,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年度课题的实施将在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支持下,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我期待着在教育部的指导下,高校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投入到国别和区域研究中,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2020 年度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年度课题的实施将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高校应该紧密围绕这一课题,不断加强研究力量,推动国别和区域研究取得新的突破和成就,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高等教育一定能够迎来崭新的发展局面,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