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导学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学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动荡与变革 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教案 北师大版
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2)通过罗斯福新政的学习,培养学生不畏困难的勇气和用于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济危机影响;罗斯福新政Biblioteka 措施。难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讲解法、引导法等。
【教学反思】
图片引入本课,课堂气氛活跃,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有利于新课内容的学习。第一子目采用情景式问题教学法,通过情景的创设和问题的设置,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的习惯和依据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及学习历史的方法。
图片能直接反应本课的主题,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带着问题,有目的的阅读课本P17~19。
教学小结
板书设计
第4课 “大危机”与“新政”
资本主义繁荣发展社会矛盾尖锐经济危机爆发
罗斯福新政:内容 影响 意义
第4课 “大危机”与“新政”
教学整体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经济危机的特点,知道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等史实;
(2)理解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和懂得评价罗斯福新政。
二、过程与方法(1)以图片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兴趣,积极创设教学情境。
(2)通过对《全国工业复兴法》的讨论、分析,加深对新政所起的历史作用的理解。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出示黑色星期四的华尔街图片
提问:这幅图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讲授新课】
(1)展示两则材料
材料一:1922-1929年,美国经济出现了繁荣的景象:死人汽车猛增、家用电器丰富、建筑市场活跃。汽车、电器、房屋建筑业成为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三大支柱行业。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4课_“大危机”与“新政”教学设计
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教学目标〗知识与水平:了解下列基础知识:德莱塞和《美国的悲剧》、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富兰克林·罗斯福、《全国工业复兴法》、“新政”。
通过对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以及作用影响的分析,逐渐培养学生准确、综合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水平。
通过对罗斯福其人及实施新政的措施、作用影响的分析,逐渐培养学生准确理解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水平。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实行课前预习,阅读课文内容。
同时,利用学校图书馆和校园网络收集相关“大危机”的史实,增加感性理解。
通过对经济危机爆发原因的分析,使学生理解到历次危机爆发的形式虽有所不同,但就其根源来讲,都是源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影响的讲述,使学生理解到罗斯福新政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实行调整改革,克服了危机,但不能根本消除危机。
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内部调整。
通过上述环节,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能够并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多途径地去探究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懂得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经济危机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和彼此之间政治经济矛盾的尖锐化。
懂得罗斯福新政是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前提的,是利用国家权力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实行一定水准的改革和调整,以摆脱经济危机,这是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
但是它不触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所以不能从根本上消灭危机。
让学生体验罗斯福面对危机和困难,以自己的学识、胆略、才干和决心,大刀阔斧地实施“新政”,并取得成效的伟人风范。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影响、罗斯福新政的影响;突破方法:在教法上,我将采用问题探究法、列表整理,对比法、多媒体情景展示等方法。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教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课题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德莱塞和《美国的悲剧》、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内部调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验到罗斯福在面对危机和困难时,以自己的学识、胆略、才干和克服危机的决心,赢得了民心,并取得成效的伟人风X。
重点难点重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影响、罗斯福新政的影响;难点: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发展史的影响;
教法
选择
合作探究课型新授课课前准
备多媒体
是否采用多
媒体
是
教学
时数1课时
教学
时数
第 1 课时
备课
总数
第 4 课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初中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动荡与变革 4“大危机”与“新政”名师教案 北师大版
《“大危机”与“新政”》4课《“大危机”与“新政”》,在本单元中介绍到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典型代表——美国,面对大危机采取的态度和措施,了解新政对美国经济的恢复和战后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
同时新政的措施也有现实意义,对于现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借鉴作用。
【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表现。
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情景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通过图片教学法、表格法、比较教学法等培养学生理解罗斯福新政的措施。
3.通过对历史人物罗斯福的评价,培养学生辩证的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罗斯福这一历史伟人的进一步学习,培养学生直面人生、直面社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使学生从身残志坚的罗斯福总统对美国发展做出伟大贡献的经历中吸取精神力量,培养学生力争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人;培养学生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和永不放弃的优秀品质。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作用、评价罗斯福。
【教学难点】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1.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含文字和图片资料)。
导入新课:观看一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出现的真实写照,并提出疑问为什么美国此时会出现此局面?谁可以拯救美国?找到什么独特方法解救人们?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
学习新课: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一)原因情景:1929.10.24日,美国纽约股票市场暴跌(黑色星期四)——成为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或是导火线)出示材料:20世纪30年代,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里,女儿和她母亲的一段对话:女儿:妈妈,这么冷的天,为什么我们家不生火取暖?母亲:因为没有煤炭。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4课 “大危机”与“新政” 说课教案--
《“大危机”与“新政”》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同仁: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高新第二学校的狄向阳,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大危机”与“新政”》,《“大危机”与“新政”》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世界近现代史》第一单元“动荡与变革”的第4课。
下面我将从教材与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过程设计四个方面谈谈我的教学思路。
一、教材与学生分析(一)课标解读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以“产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二)本课的地位与作用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从16世纪前后到20世纪经历了酝酿、产生、发展的历史,到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力得到很大发展,“大危机”与“新政”在整个世界近现代史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习本课,有助于学生了解美国摆脱这次危机所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为其它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对今天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有一定现实意义,因此本课内容具有铺垫作用和现实性意义。
(三)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的学生。
1、知识构建方面:经过七、八年级的历史学习,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比较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2、认知心理特点:他们朝气蓬勃,有很强的求知欲,对美国历史有浓厚的兴趣,对美国文化有朦胧神秘、向往之感。
通过本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客观分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新政。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将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对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及作用影响的分析,逐渐培养学生学生正确、综合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对罗斯福及新政措施、作用、影响的分析,逐渐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掌握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
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方式。
【中小学资料】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
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一、学习目标:1、通过对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原因、特点及作用影响的分析,及对罗斯福其人及新政措施、作用、影响的分析,逐渐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能力。
2、引导学生真正懂得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懂得罗斯福新政是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前提的,是利用国家权力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和调整,以摆脱经济危机。
3、让学生体验到罗斯福在面对危机和困难时,以自己的学识、胆略、才干和克服危机的决心,赢得了民心,以压倒多数选票竞选获胜;走马上任后,大刀阔斧实施“新政”,并取得成效的伟人风范。
二、教学重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教学难点:经济危机的原因。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我们已经用简短的时间见证了美国“从蚂蚁到大象”的巨变过程,同学们能否用史实来证明呢?* 目标自学:学生自主学习新政的相关知识,解决相关的知识点(新政的时间、人物、内容、特点以及影响。
)* 互动导学:1.经济危机的原因美国作家德莱武在他的《美国的悲剧》一书中就揭露了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
下面,我们就共同走进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的生活,真切的体会这种黑暗生活。
(展示材料,学生思考出现这种奇特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师总结:这种奇特现象的根本原因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过剩,这是资本主义制度必然造成的矛盾,最后导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
(出示经济危机的定义,加深生对经济危机的了解和认识。
)2. 经济危机的表现经济危机不仅仅是发生在工业部门,还波及到其他各个行业。
(展示图片:图片一,纽约的股票市场就是美国经济的晴雨表。
经济繁荣,股票升值,人们抢购;反之,经济凋敝,股票贬值,人们抛售。
1929年10月24日,纽约交易市场人们大肆的抛售股票,导致股市的崩溃。
因此,美国经济危机由此开始。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教案北师大版
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一、教学内容分析《“大危机”与“新政”》是初中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
到此,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已经历到了发展的历史阶段,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1929年爆发了空前的世界经济危机,引起了社会的剧烈动荡。
为了摆脱危机,各个国家采取了不同的方式:美国实行以国家调节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罗斯福新政”,克服了经济危机,并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发展起来;而德、意、日等国家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不顾整体世界的存在和发展,延续传统的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做法,建立法西斯专政,对外扩张和发动战争来寻求出路,最终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所以本课在整个世界近现代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于经济大危机中涉及到经济学方面的一些知识,概念性较强,学生难以理解。
“罗斯福新政”的一些内容,对于初中学生而言,要全面地、辩证地分析和评价是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在分析问题时,举的例子尽量选择贴近现实的经济生活现象,以增强学生对分析和讲解的理解。
三、设计思想和特点:鉴于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以人为本”,本课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制作教学软件,进行直观教学,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先进的技术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努力为学生开创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课设计特点是:环环相扣,步步推进,实现问题的解决。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德莱塞和《美国的悲剧》,通过查读《美国的悲剧》,使学生加强阅读理解能力和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搜集并处理历史资料信息的能力,充分认识和理解美国悲剧的所在。
2、通过对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原因、特点及作用影响的分析,逐渐培养学生正确、综合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对罗斯福其人及新政措施、作用、影响的分析,逐渐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能力。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导学案 北师大版
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知识梳理】1、“美国的悲剧”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
2、1929—1933年经济危机(1)背景:1924—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短暂繁荣(2)爆发:1929年,首先在美国爆发,然后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3)特点:①持续时间长;②影响范围广;③破坏性大(4)影响: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三分之一以上,国际贸易减少了三分之二以上,失业人数达到3000万人以上,②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
③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
(5)为摆脱经济危机各国选择的道路:美国“罗斯福新政”;德国和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
3、罗斯福新政(1)背景: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2)时间:1933年(3)特点(手段):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新”的地方)(4)新政的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
制定《全国工业复兴法》,是新政的核心和基础,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5)评价:①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
②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③取得了显著成效,使美国度过了危机,经济缓慢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重点问题】1.为缓解就业压力,美国罗斯福总统采取了什么措施?兴办公共工程。
在危机期间,美国政府兴办了筑路、架桥、植树、大型水利工程等公共工程,这些公共工程的兴办,不仅可以造福人民,还可以吸纳更多的失业者,以缓解就业压力,使美国政府获一举多得之利。
【试题演练】◆(2016·江苏淮安)23.“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一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
”材料中“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指的是A.巴黎公社成立B.经济大危机C.第一次世界大战D.慕尼黑阴谋◆(2016·辽宁丹东)37.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是①给资本主义世界以沉重的打击②激化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固有矛盾③引起了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的政局动荡④使所有资本主义国家走上了法西斯道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016·山东潍坊)23.“从1920年到1929年,美国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成,而工厂中工人的生产率却猛增了65%.同时,农民的实际收入也在减少。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导学案 北
学法
指导
表格归纳法、自主整理法、联系对比法
导学过程
自主空间
【自主学习】
(一)1929—1933年经济危机
1、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①直接原因:人民的消费能力不足导致生产相对过剩;
②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2、首先爆发的国家及标志:首先在美国爆发;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票市场崩溃。
这些问题在书中直接找不到答案,需要学生合作探究才能解决。
由学生分组抢答解决相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些问题可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迁移能力。
(教)
学
后
反
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的感受是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思辨的平台,教会学生终身受益的思维方法,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首先注意在教学过程中,给同学们充足的阅读时间和思考时间,不能因为课程任务重就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否则还是围绕教师预设的教案完成教学任务,牵着学生走,教师还是课堂的“主角”。
剧幕名称
主要内容
第一幕
①▲经济危机
纽约股票市场崩溃;企业破产,大批工人失业。
第二幕
竞选总统
竞选口号:幸福的日子又到来;就职演说等。
第三幕
②▲实施新政
③▲颁布《工业复兴法》
第四幕
度过危机
经济逐渐恢复,社会危机逐步解除。
(2)提高生活能力和质量是历史学习的目的之一。上述历史学习内容的共同点告诉我们:面对危机或困难,应该持有怎样的生活态度?
3、经济危机的特点:
(1)波及范围特别广:从经济范围看,危机期间信贷货币危机、工业危机与农业危机同时并发,相互交织;从地域范围看,危机从美国爆发,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第3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
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课程标准】知道德莱塞《美国的悲剧》等著名文学作品。
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的影响,评价罗斯福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教学目标】通过阅读和理解《美国的悲剧》,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搜集、处理历史资料信息的能力。
通过对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正确、综合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对罗斯福及“新政”措施的分析,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 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与影响及罗斯福新政的作用。
难点理解罗斯福新政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焦点访谈播放20秒有关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录像片段,大屏幕最后将画面定格在“施粥棚里的失业者”这一照片上。
师:同学们,我背后的这张照片是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的一个小小画面。
这仅是在这场首先爆发于美国,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前所未有的危机中,饥寒交迫、流离失所的广大劳动人民的一个缩影。
那么在这次危机中,劳动人民的命运如何?危机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危机对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这是大家关心的焦点,也是这节课的重点。
我们课前派出三个“记者”小组,为我们追踪报道,下面就请看他们发回的报道。
第一组:生1:我们小组负责调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在调查中我们找到了德莱塞的小说《美国的悲剧》。
生2:(介绍小说的主要内容,并朗诵了一段小说原文)可是你,在非常急迫的时刻……不是可以表明这是一件意外?生3:德莱塞通过小说,以锐利的锋芒揭露了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腐败,是一个国家的悲剧与一种文明的悲剧,批判了美国社会制度的弊端。
生4:我这有一组材料:材料一:20年代美国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为占人口5%的最富有者攫取……21%的家庭年收入不到1 000美元,占国民收入的4%。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教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教学目标1.知道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等著名文学作品。
2.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的影响。
以《全国工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2.罗斯福新政。
难点: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下面是1929年一个严寒的冬天,衣着单薄的美某某煤工人的妻子和他女儿的一段对话:女儿:妈妈,这么冷的天,为什么我们家不生火取暖呢?母亲:因为没有煤炭。
女儿:为什么没有煤炭呢?母亲:没有钱买。
女儿:为什么没有钱呢?母亲:你爸爸失业了。
女儿:那为什么失业呢?母亲:煤炭多了,卖不出去。
提问:为什么在这严寒的冬天采煤工人家不能生火取暖?(煤炭多了,卖不出去,采煤工人失业)学生回答后,教师引领:表面上看,生产出的产品太多,人民贫困无钱买,产品过剩,但产品是真的过剩吗?要想弄懂相关问题,首先要从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经济危机说起。
这场经济危机有哪些表现?其特征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危机发生后,美国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拯救措施呢?围绕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
推进新课一、“美国的悲剧”1.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大繁荣在探讨美国大危机之前,必须了解大危机前的大繁荣。
在危机之前,美国国内一片繁华景象。
通过两幅图片来了解一下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繁荣。
展示图片1:美国的汽车长龙;图片2:美国证券交易所门前拥挤的人群。
20年代的繁荣使一些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大肆鼓吹“美国已经克服了自身矛盾,不会再有危机了”。
但是,繁荣掩盖不住社会矛盾和不公,面对美国的社会问题,许多进步的知识分子愤怒地批判了美国社会制度的弊端。
特别是美国作家德莱塞,他仿佛嗅到了危机的气味,写了一本控诉美国社会制度的著作《美国的悲剧》。
下面我们来了解这本书。
2.《美国的悲剧》根据教师所述以及教材内容,请同学们总结相关知识。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4课 “大危机”与“新政” 导学案
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和疯狂的抛售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一发而不可收。
一天之内,股市崩盘,超过300亿的市值蒸发殆尽。
股市的崩溃只是经济大规模衰退的一个信号。
随之而来的,是800个银行破产,900万个存款账户消失。
人们的生活积蓄在瞬间化为乌有。
短短两年多时间里美国的经济危机使14万家企业倒闭,全国有四分之一的人失业。
在大大小小的城市中,饥民们排成长队,只为等候免费的面包和一点点汤。
1929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1040亿美元,到1932年只剩下580亿美元了,美国损失了一半的财富。
高速增长的经济像一辆飞驰的战车戛然而止,空前的繁荣演变为空前的危机。
危机不仅席卷了美国,而且蔓延到整个西方世界,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都先后陷入了大萧条之中。
(《大国崛起》)历史留影:(100美元即可买走这辆车,一定要用现金。
股市令我一无所有。
)数据呈现: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情况表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世界外贸缩减46.2% 40.6% 28.4% 16.5% 8.4% 1/3工业下降70% 69.1% 50% 48% 50% 2/3 失业人数(万)1700 476 300 85 300 3000●找一找:上述材料体现了这次危机具有哪些特点?●想一想:这次危机又造成了哪些非常严重的后果呢?“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将获得新生和繁荣。
”那么,在危机打击下的美国究竟怎样才能重获新生、走向繁荣呢?此时此刻,罗斯福临危授命、对症下药——■寻求对策:探究罗斯福新政阅读文本P20—21相关内容,讨论交流下列问题:●说一说:罗斯福就任总统时的历史背景。
●谈一谈:为美国获得“新生和繁荣”,罗斯福新政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其核心和基础是什么?答案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一、学习导航:1、德莱塞,《美国的悲剧》。
2、1929,美国,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3、政局动荡。
4、详见教材。
二、探究交流:■再现历史:感受经济危机●找一找: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
甘肃省临泽县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 大危机与新政导学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学案
①改善人民生活 ②减少失业
③适应社会需要 ④刺激生产和消费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②④D. ②③④
4.20世纪30年代美国开始兴建的田纳西河水利工程。吸引了众多的失业人口就业。这一工程与罗斯福新政的哪项内容有关 ( )
5.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和基础是(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真正懂得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经济危机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和彼此之间政治矛盾的尖锐化
学 习重点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 罗斯福新政
学习难点
理解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及影响。
学法指导
讲述 合作探究 展示
A.整顿金融业 B.实行《全国工业复兴法》
C.兴办公共工程 D.调整农业
—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特点不包括( )
7.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
( )
C.提高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程度
9.罗斯福“新政”最突出的特点是
A.首先从整顿银行开始
B.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制定企业公平经营规章
B组学生完成
二、阅读下列材料:
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
课题名称
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
学科组
政史组
中心备课人
课型
新授
审阅
学习
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等著名文学作品。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的影响。以《全国工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活动进行自主性学习,能够并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多途径地去探究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知识梳理】1、“美国的悲剧”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
2、1929—1933年经济危机(1)背景:1924—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短暂繁荣(2)爆发:1929年,首先在美国爆发,然后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3)特点:①持续时间长;②影响X围广;③破坏性大(4)影响: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三分之一以上,国际贸易减少了三分之二以上,失业人数达到3000万人以上,②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
③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
(5)为摆脱经济危机各国选择的道路:美国“罗斯福新政”;德国和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
3、罗斯福新政(1)背景: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2)时间:1933年(3)特点(手段):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新”的地方)(4)新政的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
制定《全国工业复兴法》,是新政的核心和基础,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5)评价:①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
②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③取得了显著成效,使美国度过了危机,经济缓慢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重点问题】1.为缓解就业压力,美国罗斯福总统采取了什么措施?兴办公共工程。
在危机期间,美国政府兴办了筑路、架桥、植树、大型水利工程等公共工程,这些公共工程的兴办,不仅可以造福人民,还可以吸纳更多的失业者,以缓解就业压力,使美国政府获一举多得之利。
【试题演练】◆(2016·某某某某)23.“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一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
”材料中“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指的是◆(2016·某某某某)37.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是①给资本主义世界以沉重的打击②激化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固有矛盾③引起了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的政局动荡④使所有资本主义国家走上了法西斯道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016·某某潍坊)23.“从1920年到1929年,美国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成,而工厂中工人的生产率却猛增了65%.同时,农民的实际收入也在减少。
”这一现象带来的直接后果是A.生产率的提高造成大量失业B.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C.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D.美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016·某某某某)20.1933年与1929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贸易总额缩减2/3,这说明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大危机A.传播速度特别快B.破坏性特别大C.矛盾特别尖锐D.持续时间特别长◆(2016·西城区)7.右边的漫画将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比作笼罩全球的巨大章鱼,形象地反映了这次经济危机的特点之一是A.波及X围广B.持续时间长C.股票销售量大D.破坏性强◆(2016·某某某某市)15.“1929年10月29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
”美国医治“感冒”的有效药方是A.罗斯福新政B.新经济政策C.法西斯专政D.杜鲁门主义◆(2016·某某某某)6.20世纪20年代末,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大萧条,对此表述正确的是A.首先爆发于欧洲国家 B.由各国政治危机引发C.使苏联受到沉重打击 D.促使罗斯福实行新政◆(2016·某某某某)21.罗斯福新政中既增加就业机会,又为经济发展拓展空间的措施是A.改革银行制度B.整顿农业C.调整工业D.兴建公共工程◆(2016·某某某某)21.1935年初,新政成为美国公众热议的焦点,广大中下层民众对新政热情欢呼与讴歌。
这主要是由于罗斯福新政A.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B.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调整、巩固与发展C.缓和了经济危机,改善了人民生活D.使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2016·某某省)19.经过调整和改革,20世纪50——90年代,发达国家进入了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避免了发生像10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那样大的经济波动,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世界经济持续繁荣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已经消除C.发达国家干预经济效果显著D.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鼎足之势◆(2016·某某某某崇左)13.经济大危机爆发后,胡佛总统依然恪守自由经济政策,结果导致了经济的不断恶化。
罗斯福上台后果断采取的措施是A.继续实行放任经济发展的政策B.把经济危机转嫁到外国C.加快建立凡尔赛-华顿体系◆(2016·某某某某)19.罗斯福新政期间,国会先后通过了《产业复兴法》、《社会保障法》、《全国劳工关系法》、《公平劳动标准法》等70多个法案。
这些法案产生的深远影响是A.美国经济缓慢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B.社会矛盾得到缓和,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C.社会性质发生改变,美国进入“黄金时代”D.开创了利用国家政权干预经济生活的X例◆(2016·某某某某)19.“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
”为了对付“感冒”美国实行A.新经济政策B.法西斯专政C.罗斯福新政D.杜鲁门主义◆(2016·某某随州)16.罗斯福新政采取了调节与控制工业生产、整顿银行、补贴农业等一系列措施来摆脱经济危机。
这些措施的突出特点是A.放任经济自由发展B.国家干预经济运行C.调整资本主义制度◆(2016·某某某某)•本内特在《美国通史》中写道:“数千年轻的男人临时居住在窝棚里,从事修建长途铁路的工程,虽然挣得不多,但他们的健康能够得到保证,重要的是有一种成就感。
”罗斯福新政中与之相关的举措是◆(2016·某某某某)39.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X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端的人们的委托人。
”罗斯福试验的“明智”之处在于A.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B.对工业的调整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D.引导资本主义企业自由竞争◆(2016·某某东营)22.“1933年3月……他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策,诸如,通过紧急银行法来整顿银行秩序:……签署农业调整法,以帮助恢复农产品价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为经济恢复注入资金。
”以上《大国崛起》解说词中的“他”是A.罗斯福B.赫鲁晓夫C.马歇尔D.戈尔巴乔夫◆(2016·某某某某)21.1935年到1942年,美国“工程进展署”花费了130亿多美元修建众多公共工程,具体项目见下表。
据此判断其主要目的◆(2016·某某某某)23.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对付经济危机,实施了新政,该政策的中心措施是A.大力兴建公共工程B.调整农业政策C.大力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D.国家对工业的调整◆(2016·某某某某)21.资本主义发展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暴露出严重的信贷金融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美国罗斯福政府采取的措施是该主题综合试题非择题◆(2016·某某某某)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图11——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人教版)(1)根据材料一,概括1929﹣1933年美国失业率的状况。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罗斯福政府针对这一失业率状况采取的措施。
材料二美国国会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等法案,要求企业按部门就产品的产量、价格等制定公平竞争法规,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
法案还规定了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标准。
——摘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国会要求企业按部门制定公平竞争法规的目的。
材料三 20世纪30年代中期,有人在纽约做了一次民意测验,结果发现,罗斯福总统最爱欢迎,他的后面才是上帝,而且上帝票数还远远落后于罗斯福。
——摘编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总统最受欢迎的原因。
◆(2016·西城区)27.(11分)发生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大危机,影响深远。
材料一“黑色星期四”——见证了歇斯底里的疯狂。
经纪人们鬼哭狼嚎,扯掉自己的衣领,试图跟上抛售指令。
从1930年初到1932年底,总共有773家国有银行倒闭,涉及存款超过7亿美元,另有3604家州银行破产,涉及存款超过20亿美元……这三年(1929-1931年),总共有85000家企业破产,留下了45亿美元的债务,5000家银行停止支付。
1930年2月底,西雅图、洛杉矶和芝加哥都目睹了失业者的小规模示威。
同月,鲍威利区等待领救济的队伍每天吸引了2000人。
——(美)迪克逊·韦克特《大萧条时代》(1)依据材料一,归纳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危机的表现。
(5分)材料二罗斯福新政内容简表(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写出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及其特点。
(4分)材料三 1945年,中国共产党机关报《新华日报》在《某某巨星的陨落——悼罗斯福总统之丧》社论中指出:“他(罗斯福)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度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历史意义。
(2分)◆(2016·某某某某)43.(13分)近现代史上,中外各国为加强法制建设,进行了不懈努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越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权利法案》(1)材料反映了《权利法案》制定的目的是什么?该法案的颁布,使英国逐步确立起哪一政治体制?(2分)材料二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都是平等的;当他们发挥各种动物机能的时候,以及运用他们的理智的时候,他们都是平等的。
——伏尔泰(2)材料中伏尔泰提出了什么观点?他是哪一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2分)材料三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在演讲中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
只有驯服了他们,才不会害人。
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3)结合材料三和1787年宪法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美国是怎样把统治者的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3分)(4)20世纪30年代,美苏两国进行了法制的建设和完善,根据下列提示,填充有关内容。
苏联1936年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A 的形成,这一体制也被称为“ B”(2分);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进行调整,通过实施《 C 》,工业得到恢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