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梯形的面积_西师大版

合集下载

《梯形的面积》(教案)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梯形的面积》(教案)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梯形的面积》(教案)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下面是我根据《梯形的面积》这一课题,为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所准备的教学教案。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我们会通过实际的例题来讲解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让学生们能够熟练掌握并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独立完成梯形面积的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难点是理解梯形面积计算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和一些实际的梯形模型,以及计算器,供学生们实践使用。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会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的梯形图形,让学生们观察并描述梯形的特征。

2. 讲解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我会用PPT展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动画演示梯形面积的计算过程。

3. 例题讲解:我会通过一个具体的例题,来讲解如何使用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梯形的面积计算题目,让学生们独立完成。

5. 学生展示:我会邀请一些学生来展示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六、板书设计板书上会写明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以及计算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上底2cm,下底4cm,高3cm的梯形。

2. 上底3cm,下底6cm,高4cm的梯形。

答案:1. 梯形面积= (2+4) 3 / 2 = 9cm²2. 梯形面积= (3+6) 4 / 2 = 12cm²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在理解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上还存在一些困难,我在课后会找一些相关的习题来巩固他们的理解。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后自己寻找一些实际的例子,来应用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梯形的面积》这一教案中,我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以确保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一、教学内容细节在教学内容中,我详细介绍了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际的例题来讲解。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 梯形的面积 ︳西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  梯形的面积 ︳西师大版

《梯形的面积》执教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8~99页例1、例2,课堂活动和练习二十第1~2题。

教学目标:1.运用已有经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应用这个公式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3.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及公式的运用教学难点: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不同推导过程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每个学生准备一把剪刀和若干形状大小相同的梯形。

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你会计算下面哪些图形的面积?(课件出示)(1)长方形的长4厘米,宽2厘米。

(2)正方形的连长4厘米。

(3)平行四边形的底6厘米,高4厘米。

(4)三角形的底4厘米,高2厘米。

(5)梯形的下底5厘米,高3厘米。

学生先算,然后汇报,教师订正,并让学生说出每一种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二、合作探究(一)教学例11、由复习题(5)引入本节课课题:梯形的面积2、学生合作学习探讨梯形面积计算的解决办法学生小组学习:通过剪、拼等方法探索计算梯形的面积的方法。

小组讨论,并动手操作,与同学分享,共同找到不同的计算梯形面积的方法。

方法一: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先算出每个三角形面积,再将这两个三角形面积相加。

方法二:找出梯形两腰的中点,连接两中点,并沿中线剪开,成为两个等高的梯形,将其中一个梯形旋转180度,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算出平行四边开面积就是这个梯形的面积。

方法三:剪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将其中一个梯形旋转180度,平移后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就是梯形的面积。

3、探讨每种梯形面积计算的公式(1)梯形的面积=三角形面积+三角形面积=上底×高÷2+下底×高÷2=(上底+下底)×高÷2(2)梯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梯形的上底+梯形的下底)×(梯形的高÷2)=(上底+下底)×高÷2(3)梯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2=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2=(梯形的上底+梯形的下底)×梯形的高÷2=(上底+下底)×高÷24、总结:(1)面积公式: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2)求梯形面积的条件:上底、下底、高(3)单位:面积单位5、试一试:一个梯形的上底是2厘米,下底是5厘米,高是3厘米。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梯形的面积1 西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梯形的面积1   西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梯形的面积(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梯形的面积公式,能够运用公式计算梯形的面积。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梯形的面积公式2. 运用梯形的面积公式计算面积3. 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引导学生思考: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否与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有关?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梯形的面积。

2. 探索梯形的面积公式(1)让学生观察梯形的特点,尝试将梯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

(2)引导学生将梯形划分为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两个三角形,计算这三个图形的面积。

(3)通过观察、讨论,引导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梯形面积的两倍,从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3. 梯形面积公式的应用(1)让学生运用梯形面积公式计算给定梯形的面积。

(2)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梯形花坛的面积等。

4. 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2)教师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梯形面积公式进行解答。

5. 总结与拓展(1)引导学生总结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应用方法。

(2)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图形的面积可以转化为梯形面积进行计算?五、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中的课后习题。

2. 尝试运用梯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梯形花坛的面积等。

六、板书设计1. 梯形的面积公式:$S = \frac{(a b)h}{2}$2. 应用实例:计算梯形花坛的面积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和推导,让学生掌握了梯形的面积公式。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梯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梯形的面积-西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梯形的面积-西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梯形的面积-西师大版
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梯形的定义及其特点。

2.掌握求解梯形面积的方法。

3.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梯形的面积计算。

教学重点
1.掌握求解梯形面积的公式。

2.理解梯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
1.能够灵活运用公式求解梯形面积。

2.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梯形面积计算。

教学准备
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练习册。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通过显示一张梯形图片来引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并说出梯形特点。

2. 归纳总结梯形的特点
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梯形的定义,并让学生自己找出几个梯形的特点,例如:上下底平行、左右两边相等等。

3. 推导梯形面积公式
从长方形面积公式出发,让学生自行列式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

4. 梯形面积计算
通过展示几个梯形图片,让学生手动计算梯形面积,并对错误答案进行纠正。

5. 梯形面积的应用
教师通过实例,让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梯形面积计算。

例如:一个跑道是梯形,长度为12米,上底宽3米,下底宽5米,求跑道的面积。

6. 练习
让学生自己完成教师提供的小练习并对答案进行讲解。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总结、推导公式和灵活应用等方式,完成了梯形面积的教学。

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教学效果较为明显,许多学生已经掌握了梯形面积计算的方法。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梯形的面积-西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梯形的面积-西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梯形的面积西师大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梯形的面积,使用的教材是西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教材是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五章第三节,主要内容是梯形的面积。

在这一节中,我们将学习梯形的面积公式,并能够运用这个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梯形的面积公式,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个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和应用,难点是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和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梯形模型,同学们需要准备一张白纸和一支笔,用于记录和绘制。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梯形,让同学们观察并思考梯形的特征。

然后,我会引导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学具,尝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在推导过程中,我会引导同学们注意观察和思考,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公式。

我会通过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同学们运用所学的梯形面积公式,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在板书设计上,我会将梯形的面积公式写在上方,并在下方用实际的例子来展示公式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一个梯形的上底是6厘米,下底是10厘米,高是5厘米,求这个梯形的面积。

2. 一个梯形的上底是8厘米,下底是12厘米,高是4厘米,求这个梯形的面积。

答案:1. 30平方厘米2. 40平方厘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同学们对梯形的面积公式掌握得比较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些同学对公式的应用还是有些模糊。

在课后,我会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讲解和辅导。

同时,我也会鼓励同学们在生活中多观察和思考,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选取和设计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我选择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梯形面积作为教学内容。

这是因为梯形面积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梯形的面积》(教案)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梯形的面积》(教案)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梯形的面积》(教案)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梯形的面积公式,能够运用公式计算梯形的面积。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梯形的面积公式。

2. 能够运用梯形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 运用梯形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 梯形模型或图片。

3. 学生用纸、剪刀、直尺、三角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或黑板展示梯形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梯形的特征,回顾梯形的定义。

2. 探究梯形的面积公式(15分钟)a) 让学生尝试用已学的知识(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

b)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想法和推导过程。

c)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给出公式:梯形的面积 = (上底下底) × 高÷ 2。

3. 梯形面积公式的应用(15分钟)a) 出示例题,让学生独立计算梯形的面积。

b)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计算过程和结果。

c) 教师点评学生的解答,强调注意事项。

4. 实践活动(10分钟)a) 让学生用剪刀、直尺、三角板等工具,动手制作一个梯形模型。

b) 学生测量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计算梯形的面积。

c)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5. 课堂小结(5分钟)a)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其应用。

b)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6.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六、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梯形的面积公式。

3. 在课堂小结环节,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教学效果。

梯形的面积-西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梯形的面积-西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梯形的面积-西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梯形的定义和特征。

2.掌握求解梯形面积的方法。

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梯形面积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梯形的定义和特征。

2.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3.实际问题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1.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实际问题的应用。

四、教学难点1.实际问题的应用。

2.运用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呈现一个梯形,引导学生发现梯形的特点和性质。

2. 梳理概念1.梳理梯形的定义和特征。

2.联系前几节所学知识,回顾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3. 讲解和演示1.讲解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演示梯形面积的计算步骤。

4. 练习1.基本练习:根据给出的梯形,计算其面积。

2.拓展练习: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展示和讨论将学生的答案呈现在黑板上,带领学生讨论解题过程,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

6. 小结1.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复习1.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2.布置梯形面积的相关作业。

七、教学反思通过此次教学,学生能够基本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和解题技巧,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为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教师应注意趣味性和互动性的呈现。

同时,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应留出时间让学生反思和提出问题,以补充不足之处,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西师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梯形的面积

西师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梯形的面积

梯形的面积【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9~100页例3、例4,练习二十第3~8题。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应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2.能力目标:让学生感受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1把刀和1个萝卜。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计算下面梯形的面积。

梯形上底、下底、高、面积分别为146,523,57,2341.5(其中单位为厘米)。

学生独立完成后,抽学生汇报自己的计算过程,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教师:我们学习的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用呢?在应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我们还会遇到哪些问题呢?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梯形的面积。

(板书课题)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3。

(多媒体课件演示一个水库,然后逐步转到水库的拦河坝)教师:这是一个水库,水库拦水的这个坝叫拦河坝,我们把拦河坝横着切开,切开后我们看到的这个面叫做横截面。

(多媒体课件演示拦河坝横着切开,出现横截面的动画过程)教师:同学们理解什么叫横截面了吗?学生:理解了。

教师:那么大家猜想一下,这个萝卜的横截面是什么形状?学生猜想后教师用刀切开萝卜,让学生观察到萝卜的横截面是一个椭圆形。

教师:那么水库拦河坝的横截面是个什么形状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个有关拦河坝的问题。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3)教师:这道题中告诉我们拦河坝的横截面是个什么形状呢?学生:梯形。

教师:你能用你了解的生活经验说一说为什么拦河坝要修成梯形吗?学生讨论后回答,其原因是不容易被水冲垮。

教师:要计算这个梯形的面积要知道哪些条件呢?学生:要知道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

教师:题中直接告诉了我们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了吗?学生:直接告诉了我们梯形的上底和高,没有直接告诉下底。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 梯形的面积 ︳西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  梯形的面积 ︳西师大版

教案标题: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 梯形的面积 | 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梯形的面积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计算梯形的面积。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探索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2. 教学难点:梯形面积公式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具:梯形模型、剪刀、直尺、三角板等。

2. 学具:每组一份梯形模型、剪刀、直尺、三角板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提出问题:我们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那么梯形的面积该如何计算呢?2. 探索梯形面积公式(1)引导学生观察梯形模型,思考如何计算梯形的面积。

(2)让学生尝试用剪刀将梯形模型剪开,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引导学生发现: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原梯形等底等高,且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原梯形面积的两倍。

(4)让学生尝试推导梯形面积公式:梯形面积 = (上底下底)× 高÷ 2。

3. 应用梯形面积公式(1)出示例题,让学生独立计算梯形的面积。

(2)让学生互相交流计算过程和结果,总结计算梯形面积的方法。

(3)出示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4. 课堂小结(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课后作业1. 计算下列梯形的面积:(1)上底为5cm,下底为8cm,高为6cm。

(2)上底为10cm,下底为12cm,高为9cm。

2. 画出两个等底等高的梯形,比较它们的面积。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标题:梯形的面积2. 板书内容:(1)梯形面积公式:梯形面积 = (上底下底)× 高÷ 2(2)计算步骤:① 确定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② 将上底和下底相加,乘以高;③ 将乘积除以2,得到梯形的面积。

西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34:梯形的面积

西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34:梯形的面积

教案标题:西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34——梯形的面积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梯形的面积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发现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2)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梯形的面积公式;2. 运用梯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梯形的面积公式;2. 教学难点: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活动,自主发现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2. 实例分析法: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梯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2)提出问题:如何计算梯形的面积?2. 探索梯形面积公式(1)引导学生观察梯形的特征,思考如何计算梯形的面积;(2)学生分小组讨论,尝试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3)师生共同总结梯形面积公式:梯形面积 = (上底下底)× 高÷ 2。

3. 应用梯形面积公式(1)出示实例,让学生运用梯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4. 课堂小结(1)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强调梯形面积公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2)思考:如何计算其他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六、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启发式教学法和实例分析法,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加强课后练习的针对性,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最新(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梯形的面积

最新(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梯形的面积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梯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8—99页例1、例2,课堂活动和练习二十第1—2题。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运用已有经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应用这个公式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每个学生准备一把剪刀和若干形状大小相同的梯形。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

教师:(多媒体演示)你会计算下面哪些图形的面积?把你会计算面积的图形的面积计算出来。

学生完成后,抽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用哪个面积公式计算的。

教师:是呀,同学们掌握了一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以后,就可以应用这些公式又快又对地计算出这些图形的面积了。

但是老师在这里出示了5个图形,同学们计算了4个图形的面积,还有哪个图形的面积没有计算呢?学生:梯形。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梯形面积的计算。

(板书课题)【简评:通过让学生计算图形面积,让学生自己找到原来掌握的知识与新知识的衔接点,有利于学生理解原有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主动应用所学知识来推动新知识的学习。

】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1。

教师:同学们通过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探讨,已经掌握了一些推导面积计算公式的方法了,你会利用你手中的梯形学具和一些工具,探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多媒体课件出示教科书第100页讨论图)学生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思考的结果进行小组交流,然后请学生在视频展示台上边操作边汇报自己的想法。

学生1:我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下底”,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梯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梯形的面积 西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梯形的面积  西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梯形的面积(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交流、思考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的能力。

4.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内容1. 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梯形面积 = (上底下底) × 高÷ 22. 运用梯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3. 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提出问题:如何计算梯形的面积?2. 探究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1)引导学生观察梯形的特征,发现梯形可以分解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2)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3)师生共同总结梯形面积公式:梯形面积 = (上底下底) × 高÷ 2 3. 巩固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例题。

(2)教师讲解解题思路,强调梯形面积公式的运用。

4. 实际应用(1)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梯形面积公式解决问题。

(2)学生分组讨论,展示解题过程和答案。

5. 课堂小结(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教师点评学生表现,强调数学思维的培养。

6. 布置作业(1)课后练习:完成课本练习题。

(2)预习下一节课内容:多边形的面积计算。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练习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3. 单元测试:通过测试,全面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 梯形的面积计算 ︳西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 梯形的面积计算 ︳西师大版

教案标题: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 梯形的面积计算 | 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够熟练运用公式计算梯形的面积。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和推理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2. 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3. 梯形面积计算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引导学生思考:是否有一种方法可以计算梯形的面积呢?2. 探究梯形面积公式(1)让学生观察梯形的图形,引导学生发现梯形的面积与底和高有关。

(2)引导学生尝试将梯形分割成已知的图形(如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通过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3. 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1)将梯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

(2)计算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和,以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3)将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和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加,得到梯形的面积。

(4)通过化简,得到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梯形面积 = (上底下底) × 高÷ 2。

4. 梯形面积计算的应用(1)让学生运用梯形面积公式计算一些具体的梯形面积。

(2)引导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梯形花坛的面积、梯形水渠的横截面积等。

5. 总结与拓展(1)让学生总结梯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2)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公式计算,还有其他方法可以计算梯形的面积吗?五、课后作业1. 计算下列梯形的面积:(1)上底为6cm,下底为10cm,高为8cm;(2)上底为15cm,下底为20cm,高为12cm。

2. 小明家有一块梯形菜地,上底为10m,下底为15m,高为6m。

计算这块菜地的面积。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标题:梯形的面积计算2. 板书内容:(1)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梯形面积 = (上底下底) × 高÷ 2(2)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3)梯形面积计算的应用实例七、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推导,使学生掌握了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西师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梯形的面积

西师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梯形的面积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建议梯形的面积教学建议1.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学生经过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已经知道要把梯形转化为学过的图形进行推导。

前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转化的方法不同,平行四边形主要是用割补的方法,而三角形主要用拼摆的方法。

本课要求用学过的方法去推导,没有指明具体的方法。

在学生操作实验前,可以先回忆一下前面运用过的两种方法,有条件的可以把前面推导的过程制成课件,进行展示,加以回顾。

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教师不必提出统一的操作要求。

2.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有多种方法,教材显示了三种方法。

(1)两个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推导过程: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下底),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2)把一个梯形剪成两个三角形。

推导:梯形的面积=三角形1的面积+三角形2的面积=梯形上底×高÷2+梯形下底×高÷2=(梯形上底+梯形下底)×高÷2(3)把一个梯形剪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推导:梯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平行四边形的底×高+三角形的底×高÷2=(平行四边形的底+三角形的底÷2)×高=(平行四边形的底+三角形的底÷2)×高×2÷2=(平行四边形的底×2+三角形的底÷2×2)×高÷2=(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底+三角形的底)×高÷2 因为梯形的上底=平行四边形的底梯形的下底=平行四边形的底+三角形的底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第(1)种方法比较容易推导和理解,(2)和(3)因为涉及乘除法运算定律、性质和等式变形,学生的推导会有困难。

西师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表格式教案 5.3梯形的面积

西师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表格式教案 5.3梯形的面积

梯形的面积
育人目标1.能应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2.感受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3.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学习重难点
重点:进一步熟悉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熟练地计算不同梯形的面积。

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学习评价设计
教学过程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五育融合育
人点提示
课题导入
1.计算下面梯形的面积。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梯形的面积=(上底+
下底)×高÷2。

2.我们学习的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我们的
生活中有什么用呢?在应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时我们还会遇到哪些问题呢?这节课我们继续研
究梯形的面积。

(板书课题)
学生独立
完成后,汇报。

让学生
明白:学以
致用。

知识
可以运用于
生活。

新课教学
(多媒体课件演示一个水库,然后逐步转到水
库的拦河坝)
1.审题,理解题意。

提问:有什么不理解的?(什么是“横截
面”?)
(1)这是一个水库,水库拦水的这个坝叫拦
河坝,如果我们把拦河坝横着切开,切开后我们
看到的这个面叫做横截面。

(多媒体课件演示拦河
生审题理
解题意,计算,
谈方法。

南水北
调,让孩子
们树立节约
用水的观
点。

在做第4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 梯形的面积 ︳西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  梯形的面积 ︳西师大版

梯形的面积教学内容:西南师大版五年级上P85-86教学方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梯形若干个(师)、剪刀,完全相同的梯形若干。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的形式,概括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在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思考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教学迁移,转化思想,让学生感受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梯形的面积公式,会计算梯形的面积。

三、教学难点:自主探究梯形的面积公式。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这一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谁来说说,我们是怎样探究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呢?生:讲平行四边形沿高剪开,然后把左边的三角形平移到右边变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生:将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三角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师:前面我们研究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我们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共同的特点?生:转化,找新旧图形之间的关系,推导。

(二)新授:出示手中的教具,问“这是什么图形”(生回答:梯形),那你知道它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呢?我看大家都皱起了小眉头,没关系,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梯形的面积(板书)。

(三)自主探究环节:拿出你们已经准备好的梯形,自己动手,将它变成你所熟悉的形状,并推导出它们的面积。

生汇报自己的推导过程(共5种情况)。

1、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2、把一个梯形转化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 梯形的面积 ︳西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 梯形的面积 ︳西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 梯形的面积 | 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梯形的面积公式,并能够熟练运用公式计算梯形的面积;(2)能够将梯形分解成已学过的图形,如三角形、矩形等,并利用这些图形的面积公式计算梯形的面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梯形的面积公式:梯形的面积 = (上底下底) × 高÷ 2;2. 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利用已学过的图形(如三角形、矩形等)的面积公式计算梯形的面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其应用;2. 教学难点:如何将梯形分解成已学过的图形,并利用这些图形的面积公式计算梯形的面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梯形,并回顾已学过的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 探究梯形的面积公式:(1)引导学生观察梯形的特点,发现梯形的面积与上底、下底和高有关;(2)通过操作学具,如纸片、剪刀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梯形的面积计算过程;(3)引导学生总结梯形的面积公式:梯形的面积 = (上底下底) × 高÷ 2。

3. 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1)将梯形分解成已学过的图形,如三角形、矩形等;(2)利用这些图形的面积公式计算梯形的面积;(3)举例说明,并让学生进行练习。

4.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梯形分解成已学过的图形,并利用这些图形的面积公式计算梯形的面积。

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其应用。

6. 课后作业:布置与梯形面积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讨论等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梯形面积公式的掌握程度;3. 小组合作表现: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教学内容教材第85-87页“梯形的面积”,课堂活动及练习二十一的相关练习。

教材提示《梯形的面积》是在学生把握了梯形的特点,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运算方法,初步了解转化的数学思想,并形成一定空间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的知识点如下:知识点一:梯形面积运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知识点二:运用梯形的面积运算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尽管学生差不多有了前面推导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运算公式的基础,又把握了推导面积运算公式的学习策略,但教学中仍要注意以下几点:教学例1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推导面积公式的方法,关心学生把前面把握的推导方法作用于新的学习情境。

在图形转化的过程中,要注意鼓舞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摸索图形转化,探究出多种图形转化的方法来。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用多种方法探究并把握梯形面积公式,明白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2.能运用梯形的面积运算公式解决相关的问题,综合了解平面图形的内在联系。

过程与方法:在观看、推理、归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体会转化思想的价值。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一步积存解决问题的体会,增强新图形面积研究的策略意识,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

重点、难点重点明白得并把握梯形面积公式,会运算梯形的面积。

难点运用转化的方法,自主探究梯形面积公式。

教学预备教师预备:课件,梯形学具学生预备:梯形学具、剪刀、每个方格是1平方厘米的方格纸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复习旧知:师:我们往常学过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如何样运算?“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运算公式是如何样推导出来的?学生回答: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将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再推导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运算公式。

2. (课件出示梯形)这节课我们连续用转化的方法推导梯形面积的运算方法,那么,梯形又能够转化什么缘故图形呢?下面我们就去探究梯形的面积公式。

(板书课题:梯形的面积)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让学生回忆、想象,轻松自然的引出各种已学平面图形的面积,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即复习了旧知,又引出了新知,而且培养了学生以进展的眼光看数学,逐步建构自己知识体系的能力。

(二)探究新知1.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1)引导猜想:同学们,想一想,梯形能够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学生的猜想后回答。

回答预设:①把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②用两个相同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2)验证猜想:学生拿出梯形学具,小组之间合作,看一看梯形能够转化成什么图形。

①学生拿出自己预备好的学具,能够是任意一个梯形,也能够是直角梯形。

②学生动手拼一拼,教师巡视,了解情形。

③汇报展现。

学生汇报推测:生1:我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了平行四边形。

生2:我沿梯形两腰中点的连线剪开,也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3)推导公式:分析一下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原先梯形之间的关系,看一看如何样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

①学生分析交流,尝试着推导公式。

②在小组里形成统一意见。

③反馈汇报。

学生汇报推测:生1:我们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上底和下底之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因此梯形的面积等于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高=(上底+下底)×高,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生2:我们沿梯形两腰的中点连线剪开,拼成平行四边形后,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上底和下底之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高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上底+下底)×(梯形的高÷2),因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面积相等,因此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④教师课件演示梯形面积推导方法,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梯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

师小结:推导梯形的面积方法有专门多种,除了上面的这几种方法外,还能够把梯形分割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也能够把梯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等。

同学们课后能够尝试着用其它方法探究梯形的面积公式。

(4)整理公式。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5)尝试练习完成教材86页“试一试”。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在整个汇报展现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不同方法和方法的平台。

同时课件演示,能使原先用实物不行展现的部分得到充分展现,降低了观看的难度,突出了观看的重点。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学生的空间意识一步步得到增强,空间观念不断得到进展。

2.梯形面积公式的应用(1)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探究出了梯形面积公式,下面,我们就尝试用梯形面积公式,来解决与梯形有关的问题。

(2)课件出示例2的主题图。

①请同学们观看这幅图,这是一个梯形的拦河坝,你们从题中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读题后回答了解的数学信息:题中给出了拦河坝的上底,下底比上底长多少,拦河坝的高。

②师:假如要求拦河坝的面积,还缺少哪个条件?那个条件能够如何样求得?学生独立摸索后,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的方法并汇报。

学生汇报推测:依照梯形面积公式可知,求梯形的面积必需明白梯形的上、下底和高,题中只给出了上底和高,没有给出下底是多少,因此第一要求出梯形的下底的长度。

因为下底比上底长135m,用上底的长度加上1 35m就可求出下底的长度。

③同学们回答得专门好,下面请同学们独立列出算式,并运算出拦河坝的面积。

学生独立列式运算,教师巡视。

小组内交流自己运算结果,及时改正运算中的错误。

反馈汇报。

依照学生的汇报,列出相关算式:梯形下底:13+135=148(m)梯形面积:(13+148)×26÷2=2093(m2)(3)师生共同小结①谁能说一说,要求梯形的面积,需要明白哪些条件?学生摸索回答。

②教师依照学生的回答小结:要求梯形的面积,必须明白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假如题目里没有直截了当给出某一个条件,第一必须想方法先求出缺的条件,然后再依照梯形的面积公式求出梯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课标精神的表达。

通过例题的学习,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既有基础知识和差不多技能的训练,又有综合性的题目,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巩固新知:1.完成课本第86页“课堂活动”第1题。

(1)每人在方格是1平方厘米的方格纸上,画一个梯形。

(2)同桌间互相算一算对方所画梯形的面积是多少。

(3)每一组选取代表展现所画的梯形和求出的面积。

2.完成课本第86页“课堂活动”第2题。

课件出示第2题两幅图。

(1)独立摸索每幅图应该如何样求面积。

(2)小组讨论,在小组里互相说说自己的看法。

(3)反馈汇报:汇报推测:左边的图能够沿右边两条斜线的交点画一条平行于上下两条边的线,把那个图形分成两个梯形,再依照梯形面积公式求出每个梯形的面积,两个梯形面积之和确实是那个图形的面积;右边那个图能够分成一个梯形和一个长方形,分别求出梯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合起来确实是那个图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性的课堂活动,又一次激发学生的热情,并为他们制造性地解决问题提供了机会。

为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营造了宽敞的空间。

(四)达标反馈如右图,两个()的梯形能够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的(),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而且那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原梯形面积的(),因此梯形的面积=(________+________)×()÷()。

2.运算下面梯形的面积。

3.我国三峡水电站大坝的横截面的一部分是梯形(如下图),求它的面积。

答案:1. 完全相同上、下底之和高2倍上底下底高2 2.(5+8)×6÷2=39(cm2)3.(36+120)×135÷2=10530(m2)(五)课堂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成?这节课,同学们在探究的过程中发挥了自己的聪慧才智,制造出了多种推导梯形面积运算公式的方法,通过探究,我们明白了梯形的面积能够用“(上底+下底)×高÷2”那个公式来求;我们还学会了用所学的梯形面积公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简短的概括,使学生进一步明白得和把握样梯形面积运算公式。

(六)布置作业1.完成教材第86页练习二十一第1题,第87页第4、6、7题。

2.如下图,一个等腰梯形的底角为45°,上底是18厘米,下底是40厘米。

求那个梯形的面积。

参考答案:1.第1题:9 cm2 24dm2 36.3 cm2第4题:(21.6+29.4)×8÷2×0.015=3.06(kg)≈3.1(kg)第6题:(63-20)×20÷2=430(平方米)第7题:30×2÷12=5(m)(8+12)×5÷2=50(m2)2. (18+40)×[(40-18)÷2]÷2=319(cm2)教学反思《梯形的面积》是多边形面积运算中的一部分,它是在学生差不多认识了梯形的特点,同时学会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重点是梯形面积运算公式的推导,因为学生差不多有了推导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运算公式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和直观演示进行观看、比较、推理等探究过程,探究梯形的面积运算公式。

有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运算公式推导过程的学习基础,学生专门快就想到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转化成梯形,或把梯形沿两腰中点连线剪开拼成平行四边形,来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

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几乎完全放手让学生去通过猜想、探究、验证,从而获得新知,给每个学生提供摸索、表现、制造的机会,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觉者、制造者,培养学生自我探究和实践能力。

另外,让学生在独立摸索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发觉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

因此,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如:可能因为学生对转化的方法比较熟练了,有的学生在动手操作时,不是专门认真,不情愿往更深层次去探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