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肝门外科解剖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围肝门外科解剖学

围肝门外科解剖学

1. 围肝门区域和围肝门外科学的定义

围肝门区域目前尚无一致公认的定义,泛指第一肝门及其周围的解剖结构。从解剖学上看,门静脉右前支与右后支的分叉的“P 点(P-point)”和左支水平部与矢状部的转角处的“U点(U-point)”之间,直至胆囊管与肝总管汇合水平之间的区域是肝胆系统中解剖结构最为复杂、变异最为丰富、疾病类型最为多样,治疗难度最大的区域。

围肝门区域是沟通肝十二指肠韧带和肝内结构的桥梁。其主要器官包括肝脏和胆道系统,而脉管结构则包括:左、右肝管及其汇合部、左、右门静脉和肝动脉的分支以及胆囊管-肝总管汇合部。肝脏表面覆盖有浆膜和固有筋膜,脉管表面则覆有延续自肝十二指肠系膜的厚结缔组织膜形成的Glisson鞘和肝板结构。这些覆膜之间既相互延续又相互交错。同时,肝门部脉管的变异也极为丰富。了解这些变异是确保手术安全的前提,而膜结构对于肝门部手术的术式选择和提高肿瘤根治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章主要论述围肝门外科解剖学的基础——肝胆系统膜结构的解剖特点、临床意义以及肝门部脉管的走行方式和常见变异。

2. 肝门部相关膜结构及其外科学意义

2.1 肝包膜

肝包膜(liver capsule)为被覆于肝脏表面的浆膜,在头侧与肝静脉表面的浆膜相连,尾侧延续于肝十二指肠韧带。肝脏表面无浆膜覆盖的区域称为裸区,与横膈相连(图1)。裸区呈三角形,尖端为右三角韧带所围,底部为腔静脉窝,肝冠状韧带的前、后层构成其边缘,在固定肝脏方面起到一定作用。在肝门部,肝包膜和Glisson鞘、肝板系统表面的覆膜相互沟通延续。

2.2 肝板系统及其被膜

肝板系统(liver plate system)主要分为4个部分:肝门板

(hilar plate)(主要包含左、右门静脉、肝动脉和胆管的分支和汇合部)、其右侧的胆囊板(gallbladder plate)、其左侧的脐静脉板(umbilical vein plate)和进一步延续于此的Arantian板(图1)[1]。其中,肝门板居于核心位置,呈冠状位,为覆盖在左右肝管汇合部上方增厚的纤维结缔组织,下方与肝十二指肠韧带延续。肝门板的上界毗邻左内叶(S4);在右上方移行为胆囊板,右侧以纤维囊包裹右支门静脉蒂并延续于肝内的Glisson鞘,其中门脉右前叶支位于胆囊板的外上方头侧深面,在右下方,右后叶支则进入Rouviere沟内;肝门板的左侧移行为脐静脉板,分别包绕S2、S3和S4的门静脉。在左上方延续于Arantian板。肝门板自后方发出数支门静脉进入尾状叶(S1)。

在肝外,肝板系统的覆膜与肝包膜和肝十二指肠韧带系膜组织相连,在肝门部则构成数个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的膜结构,最终以树枝状形态进入肝实质续于肝内Glisson鞘。

图1 肝脏的膜结构

2.3 Glisson鞘

Glisson鞘(Glissonian, Glisson's pedicle)最早于1640年由Johannis Walaeus发现,在1654年由 Francis Glisson报道[2]。

Glisson鞘为覆于门静脉、肝动脉和胆管表面的结缔组织纤维膜性结构,起自肝十二指肠韧带,延伸至肝脏实质内门静脉、肝动脉和胆管的表面(图1)。位于肝门部的左、右肝管为一级分支,肝内的左内叶、左外叶、右前叶、右后叶胆管为二级分支,各肝段胆管为三级分支。

2.4 Laénnec被膜

2.4.1 Laénnec被膜的定义和解剖学

被膜最早是由法国的Rene Theophile Hyacinthe Laennec (1781-1826)于1803年发现并报道[2,3]。Laénnec被膜在结构上类似紧贴在肾脏和甲状腺表面的固有被膜,但长期以来一直被外科医师混同于肝脏包膜或Glisson鞘的被膜。实际手术操作中,在游离右肝后的裸区表面以及肝中、肝左静脉间隙之间与肝实质和血管紧密结合的菲薄膜性结构即为Laénnec被膜。就组织解剖学的层次上来说,在肝静脉系统,Laénnec被膜位于肝左、肝中、肝右三支主干的表面并延伸至肝实质内,但肝静脉三支主干的二级以下分支表面不存在Laénnec被膜;在肝脏表面,Laénnec被膜位于包膜内侧(裸区无包膜,肝实质直接由Laénnec被膜覆盖);对于Glisson鞘,则覆盖于其外侧;对于临近肝门的肝板系统,Laénnec被膜位于其对侧的肝脏实质,两者间存在潜在的间隙(图1)。

2.4.2 Laénnec被膜在围肝门外科技术中的意义

(1)“降低肝门板技术”的解剖学基础

“降低肝门板技术”最早于1950年代由Hepp和Couinaud等[4]学者提出,此后被不断完善。其核心理念是自肝左内叶(S4)脏面后上方切开Laénnec被膜与肝门板之间的附着浆膜,游离出两者间隙,在抬高肝S4位置的同时,将肝门板内的Glisson鞘向下与肝实质分离,即可于肝外显示出左、右肝管的汇合处。

(2)“Glisson鞘外解剖法”的解剖学基础

由于肝板系统被膜及其对侧肝实质表面的Laénnec被膜间存在潜在的间隙,通过仔细的解剖,可以在不损伤Glisson鞘和肝实质的前提下,于肝门部Glisson鞘外直接完成右前叶、右后叶或肝脏左叶脉管的解剖、阻断或切离。与分别游离出肝动脉、门静脉和胆管的鞘内途径

相比,鞘外法不仅减少了脉管系统的损伤、出血和胆漏的风险,而且在肝门部胆管癌等鞘内肿瘤浸润的情况下,可以更好地实现肿瘤的R0切除。正确理解肝板系统被膜和Laénnec被膜之间的解剖学间隙是成功达成肝门部Glisson鞘外法的必要条件。寻求该间隙的正确路径依赖正确找到四个“解剖学标志”以及六个“门样结构”。四个解剖学标志分别为:肝板系统中的Arantian板、脐静脉板、胆囊板以及尾状突的Glisson鞘(G1c)。而六个“门样结构”则是位于上述四个“解剖学标志”周围、使之固定于肝门的“锚定点”(图2)[5]。肝门部Glisson鞘外解剖法的原则是:首先准确找到拟游离Glisson鞘周围两个相对的“门样结构”,然后沿Glisson鞘表面游离其与Laénnec被膜之间的间隙,直至可悬吊Glisson鞘。例如:肝门部鞘外游离右前叶Glisson鞘时,需要首先确认第IV、V“门样结构”,然后切除其间胆囊板结缔组织,显露其头侧的肝实质,最后仔细游离右前叶Glisson鞘与肝实质表面Laénnec被膜之间的间隙。

图2 达成Glisson鞘外法相关的四个“解剖学标志”以及六个“门样结构”

(3)“landmarkvein技术”的的解剖学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