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

合集下载

研究生历史学统考试题

研究生历史学统考试题

研究生历史学统考试题通常包括中国史、世界史、历史文献学、考古学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样题,供您参考:1. 中国古代史:题目:请简述商汤灭夏的过程及其意义。

解答:商汤灭夏是指公元前16世纪,商族首领商汤推翻夏朝统治,建立商朝的历史事件。

商汤灭夏的过程包括:商汤团结周边小国,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增强国力;夏朝统治者桀荒淫无道,导致国家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商汤发动起义,推翻夏朝统治,建立商朝。

商汤灭夏的意义在于: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确切记载的王朝更替,标志着中国古代历史的开始;商汤灭夏后,实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 中国近现代史:题目:请简述辛亥革命的过程及其意义。

解答: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爆发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的革命。

辛亥革命的过程包括: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革命党人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随后,革命浪潮迅速席卷全国,清朝统治土崩瓦解;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当选首任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的意义在于:它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推翻了清朝统治,为民主共和观念的普及奠定了基础;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变革;它还影响了亚洲其他国家的民主解放运动,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3. 世界史:题目:请简述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及其特点。

解答:古希腊的民主制度是指在古希腊城邦中,公民通过选举和公民大会等方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制度。

古希腊民主制度的特点包括:民主制度起源于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是世界上最早的民主制度;公民有权参与选举和被选举,参与公民大会讨论国家大事;公民大会是最高立法机关,决定国家重大事务;陪审法庭是最高司法机关,负责审理重要案件。

古希腊民主制度的特点还在于:它仅适用于公民群体,不包括妇女、外邦人和奴隶;民主制度依赖于公民的积极参与和素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脆弱性。

这些样题涵盖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知识点,旨在检验考生对历史事件的了解和分析能力。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

共73套试卷86页/item.htm?id=21332427591华东师范大学199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1考试科目:中国古代史专业:中国古代史2考试科目:先秦文化专业:中国古代史3考试科目:明清史专业:中国古代史4考试科目:中国近现代史专业:中国近现代史5考试科目:中国当代史专业:中国近现代史6考试科目:中国通史专业: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7考试科目:世界近现代史专业:世界上古史、中古史,世界近现代史,专门史8考试科目: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专业:世界上古史,中古史9考试科目:世界当代史专业:专门史,世界近现代史10考试科目:世界通史专业:专门史,世界上古、中古史,世界近现代史华东师范大学199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1考试科目:中国古代史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2考试科目:中国近现代史招生专业:中国近现代史3考试科目:中国当代史招生专业:中国近现代史4考试科目:中国通史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5考试科目:中国史学史招生专业:史学理论与史学史6考试科目:史学理论招生专业:史学理论与史学史7考试科目:中国历史文献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8考试科目:世界近现代史招生专业:世界史专业各研究方向、专门史专业各研究方向9考试科目:世界当代史招生专业:世界史,专门史10考试科目:世界通史招生专业:世界史,专门史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1考试科目:中国古代史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2考试科目:中国近现代史招生专业:明清史,中国早期近代化,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国现代史,中国当代社会,港澳台研究3考试科目:中国当代史招生专业:中国近现代史4考试科目:中国通史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5考试科目:中国史学史招生专业:史学史及史学理论6考试科目:史学理论招生专业:史学理论及史学史7考试科目: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招生专业:西欧中世纪经济史,欧洲中世纪史8考试科目:世界近现代史招生专业:世界史,专门史9考试科目:世界当时史招生专业:世界史,专门史10考试科目:中国历史文选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1:考试科目: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招生专业:世界史2:考试科目:世界当代史招生专业:专门史、世界史3:考试科目:中国古代史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4考试科目:中国近现代史招生专业:明清史,中国早期近代化,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国现代史,中国当代社会,港澳台研究5考试科目:中国当代史招生专业:中国近现代史6考试科目:中国通史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7考试科目:中国历史文选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8:考试科目:世界近现代史招生专业:世界史,专门史9考试科目:中国史学史招生专业: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1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2考试科目:中国近现代史,招生专业: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与变迁,明清史,晚清国际关系与外交,港澳台研究,中国现当代史3考试科目:中国当代史招生专业:中国近现代史4考试科目:中国通史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5考试科目:中国史学史招生专业:史学理论与史学史6考试科目: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招生专业:世界史7考试科目:史学理论招生专业:史学理论与史学史8考试科目:中国历史文选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1考试科目:中国近现代史招生专业:中国近现代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2考试科目:世界近现代史招生专业:世界史,专门史3考试科目:中国古代史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专业4考试科目:中外通史招生专业: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1考试科目:中国古代史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专业2考试科目:中国近现代史3考试科目:中国通史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课程与教学论4考试科目:中国史学史招生专业:史学理论及史学史5考试科目:世界近现代史招生专业:世界史,专门史6考试科目:世界当代史招生专业:世界史,专门史7考试科目:世界通史招生专业:专门史、世界史8考试科目:世界近现代史招生专业:世界史、专门史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1考试科目:中国古代史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2考试科目:中国近现代史招生专业:中国近现代史3考试科目:中国通史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课程与教学论4考试科目:中国史学史招生专业:史学理论与史学史5考试科目:世界近现代史招生专业:世界史,专门史6考试科目:世界通史招生专业:专门史、世界史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1考试科目:中国古代史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2考试科目:中国近现代史3考试科目:中国通史招生专业: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课程与教学论4考试科目:中国史学史:招生专业:史学理论与史学史5考试科目:世界近现代史招生专业:世界史,专门史6考试科目:世界通史招生专业:专门史、世界史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1考试科目:世界通史2考试科目:世界近现代史共73套试卷86页/item.htm?id=21332427591。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3(题后含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3(题后含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1.【保甲法】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中国通史真题;扬州大学2016年中国古代史真题正确答案:北宋王安石变法措施之一。

熙宁三年(1070年),司农寺制定《畿县保甲条例颁行》,规定十家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凡家有两丁以上者,出一人做保丁;农闲时保丁聚集,练习武艺;平时夜间轮流派保丁值班巡查,维持治安。

其目的是逐步实现民兵制与募兵制相结合,以民兵取代冗兵,增强各地的武装力量。

哲宗元事占年间被废除。

涉及知识点:中国古代史2.【《三经新义》】正确答案:北宋熙宁年间王安石主持完成对儒家经典《诗》《书》《周礼》经义的重新训示。

熙宁六年(1073年),神宗任命王安石提举经义局,由吕惠卿等兼修撰,重新解释《诗》《书》《周礼》等书。

熙宁八年(1075年),《诗经新义》《书经新义》《周礼新义》完成,合称《三经新义》,作为托古改制的变法理论依据。

后《三经新义》被颁赐给宗室、大学及诸州府学。

《三经新义》开宋代义理之学,代替汉唐传注经学之风,在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很大影响,被称为荆公新学;同时这种训释经义中阐明义理、反对章句传注的新学,对理学的形成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涉及知识点:中国古代史3.【元丰改制】北京大学2013年中国史真题;河北大学2018年中国史真题正确答案:北宋神宗元丰年间的官制改革。

宋初名为沿袭唐代中央官制,但官称与实际职务脱离,实行差遣制度,造成机构重叠、官员冗滥。

从元丰三年(1080年)开始,宋神宗着手改革官制,史称“元丰改制”。

主要内容有:置详定官制所,制定《寄禄格》,确定官员俸禄及升降品级标准;改革铨选制度;仿唐六典所载官制,颁三省、枢密院、六曹条制,依新制任命三省长官实行新官制。

元丰改制,基本上只限于中央机构,而且许多地方不彻底,但与宋初比较,原有的机构体系做了一定的整顿、调整,并且确立起一套较为集中统一的行政体系,职司也趋于归位。

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中国史学史专业课考研真题试卷

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中国史学史专业课考研真题试卷

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中国史学史专业课考研真题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56分)
1. 《汉纪》
2. 六家二体
3. 《新五代史》
4. 《资治通鉴纲目》
5. 《廿二史札记》
6. 《宋书》
7. 袁枢
二、简答题:(每题22分,共44分)
1、列举十部有关少数民族的史著。

2、简述黄遵宪史学。

三、简答题(任选一题,50分)
1、司马迁、班固史学之比较。

2、试论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
考试科目:历史学科教育学
适用于:课程与教学论
一、简述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1、简述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

2、简述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概念。

二、应用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1、请以“立木为信”的故事导入“商鞅变法”新课的讲解。

2、2004年的上海历史高考有这样一道选择题:西方学者评价1832年英国议会制度改革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Britain is probably closer to the revolution than any other countries in Europe”这是因为
A 无产阶级赢得了被选举权
B 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统治
C 工业资本家渐入政权中心
D 垄断资本控制了国家政权
你认为这道题有问题吗?为什么?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计60分)
1、试论述历史学习中评价多元化原则。

2、用实例说阐述现代教育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2022华东师范大学313历史学基础考研复习资料(含考研历年考试试题)

2022华东师范大学313历史学基础考研复习资料(含考研历年考试试题)

2022华东师范大学313历史学基础考研复习资料(含考研历年考试试题)《华东师范大学考研313历史学基础复习全析(含真题答案,共11册)》由鸿知华东师大考研网依托多年丰富的教学与辅导经验,组织鸿知教学研发团队与华东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共同合作编写而成。

全书内容紧凑权威细致,编排结构科学合理,为参加华东师范大学考研的考生量身定做的必备专业课资料。

《华东师范大学考研313历史学基础复习全析(含真题答案,共十二册)》本书依据以下参考书目:李侃《中国近代史》王桧林《中国现代史》(上下册)吴于廑《世界史古代史编》(上下卷)吴于廑《世界史近代史编》(上下卷)吴于廑《世界史现代史编》(上下卷)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下册)本书结合华东师范大学考研专业课的往年真题答案,旨在帮助报考华东师范大学考研的同学通过教材章节框架分解、配套的课后/经典习题讲解及相关985、211名校考研真题与解答,帮助考生梳理指定教材的各章节内容,本文摘自鸿知华东师范考研网,深入理解核心重难点知识,把握考试要求与考题命题特征。

通过研读演练本书,达到把握教材重点知识点、适应多样化的专业课考研命题方式、提高备考针对性、提升复习效率与答题技巧的目的。

同时,透过测试演练,以便查缺补漏,为初试高分奠定坚实基础。

适用院系: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学系:中国史、世界史适用科目:313历史学基础本书包括了以下几个部分内容:Part 1 - 考试重难点:通过总结和梳理李侃《中国近代史》、王桧林《中国现代史》(上下册)、吴于廑《世界史古代史编》(上下卷)、吴于廑《世界史近代史编》(上下卷)、吴于廑《世界史现代史编》(上下卷)、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下册)等教材的各章节复习和考试的重难点,本文摘自鸿知华东师范考研网,建构教材宏观思维及核心知识框架,浓缩精华内容,令考生对各章节内容考察情况一目了然,从而明确复习方向,提高复习效率。

Part 2 - 教材配套课后/经典习题与解答:针对李侃《中国近代史》、王桧林《中国现代史》(上下册)、吴于廑《世界史古代史编》(上下卷)、吴于廑《世界史近代史编》(上下卷)、吴于廑《世界史现代史编》(上下卷)、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下册)等教材的课后/经典习题配备详细解读,以供考生加深对教材基本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做到对华东师大考研核心考点及参考书目内在重难点内容的深度领会与运用。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现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题后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现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题后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现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1.【盛宣怀】华东师范大学1998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正确答案:清末大臣、洋务派实业家。

曾任上海轮船招商局会办、中国电报局总办。

创办北洋大学堂、华盛纺织总厂、中西学堂、中国通商银行,经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芦汉铁路、萍乡煤矿。

1902年后,先后任工部左侍郎、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邮传部尚书、邮传部大臣。

武昌起义后亡命日本。

著有《愚斋存稿》《盛宣怀未刊信稿》。

涉及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2.【继昌隆机器缫丝厂】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中国史真题正确答案:清末最早采用机器生产的一家私营缫丝企业。

1872年,由广东南海华侨商人陈启沅创办于广东南海简村,资本七千余两,雇工初为数十名,最多时达六七百人。

因守旧势力阻挠,1881年迁厂澳门,改名和昌缫丝厂;后迁回简村,更名世昌纶丝厂。

涉及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3.【中国通商银行】北京师范大学2000年中国近代史真题;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中国近代史真题正确答案:清末盛宣怀于上海筹办的第一家中资银行。

成立于1897年。

总行设在上海,在天津、北京、汉口、镇江等地设有分行。

成立之初除经营一般商业银行业务外,清朝政府还授予其发行钞票代收库银的特权。

辛亥革命后,官股大量减少,工商业者的股份迅速增加,由早期的官办变为商办。

1935年,在白银风潮中中国通商银行面临危机,被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控制,成为“小四行”之一,杜月笙出任董事长。

1949年,由共和国政府接管。

1952年公私合营,与其他银行合并。

涉及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4.【康有为】西北大学2013年中国史真题;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中国史基础真题正确答案:戊戌变法运动的领袖。

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人。

《马关条约》签订后,康有为先后组织强学会、保国会,并且创办《万国公报》《强学报》等报纸,宣传变法维新。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

【中国近现代史】
一、名词解释:(80分)
1、中体西用
2、万国公报
3、祺祥政变
4、黄埔军校
5、五卅运动
6、临时约法
7、1935年币制改革
8、史迪威事件
二、问答:(1、30分;2、3、各20分;共70分)
1、分析评述晚清督抚权力上升的原因和表现。
2、评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2、为什么说1935年召开的瓦窑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制定新的政治路线和策略方针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
3、试析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历史学考研真题
【中国通史】
一、名词解释:(每个6分,共54分)
1、《贞观政要》
2、棉花革命
2、简评二十世纪初清政府的“新政”。
3、简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中苏论战及其对中国国内外政策的影响。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试述两汉与隋唐在选官制度上的异同。
2、为什么要到1860年之后中国才会发生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西方学习的早期现代化运动,请进行分析和阐述。
3、1927年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分共”之后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也随之转入低潮。有人评论这一结果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你是否同意这一看法?请结合史实,谈谈你对国共关系之“当初”与“今日”的理解,并解释何以会从“当初”走向“今日”?
3、简述中共八大的主题及其历史功绩。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有学者认为,大量的农业和聚落考古的研究表明,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此说能否成立,请论述之。
2、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是中国国内外政治的一个转折点,应从哪几个方面来分析?

华东师大历史学考研真题

华东师大历史学考研真题

教材简介-历史学:推荐参考书《中国古代史》朱绍候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中国近代史》李侃等著中华书局出版《中国近代史》郑师渠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何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国现代史》王桧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世界史》(古代史)(上、下卷)吴于廑、齐世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朱寰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世界中古史》孔祥民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齐涛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世界史》(近代史)(上、下卷)吴于廑、齐世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世界近代史》刘宗绪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齐涛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世界史》(现代史)(上、下卷)吴于廑、齐世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世界通史教程》(现代卷)齐涛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世界现代史》张建华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试题一、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1.春秋时期“救邢存卫”的国君是A.齐桓公B.秦穆公C.晋文公D.楚庄王2.十六国时期建立政权最多的民族是A.氐B.匈奴C.羌D.鲜卑3.下列君主中大力扶持佛教的是A.北魏太武帝B.梁武帝C.唐武宗D.北周武帝4.中国古代大型天文仪器“水运仪象台”的研制者是A.张衡B.一行C.苏颂D.沈括5.明清皇帝极少改动年号,但也有例外。

有两个年号的明朝皇帝是A.成祖B.仁宗C.宣宗D.英宗6.中国近代早期科技刊物《格致汇编》的主编者是A.伟烈亚力B.傅兰雅C.合信D.李提摩太7.1885年,清廷在台湾设省。

第一任台湾巡抚是A.姚莹B.沈葆桢C.刘铭传D.唐景崧8.民国时期,提出划区实验与发展乡村教育的是黄炎培及其主持的A.《村治月刊》B.中华职业教育社C.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D.中华教育促进社9.最早由中国人主持的重大科学考古是A.北京人遗址的发掘B.敦煌文书的发现C.殷墟的发掘D.半坡遗址的发掘10.毛泽东首次提出中国共产党处理与各民主党派关系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原则的文献是A.《论十大关系》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C.《论人民民主专政》D.《论联合政府》11.下列各组古代民族,其语言都属于印欧语系的是A.雅利安人、赫梯人、波斯人B.雅利安人、赫梯人、以色列人C.苏美尔人、雅利安人、以色列人D.苏美尔人、以色列人、波斯人12.下列哲学学派中,不属于希腊化时期的是A.斯多噶学派B.伊壁鸠鲁学派C.犬儒学派D.毕达哥拉斯学派13.罗马帝国时期,在不列颠北部修建长城的皇帝是A.图拉真B.哈德良C.奥列略D.涅尔瓦14.中国僧人玄奘和义净西行求法时到过的大乘佛教中心是A.飞行寺B.超岩寺C.那烂陀寺D.大寺15.下列蒙古四大汗国中,被欧洲人称为“金帐汗国”的是A.窝阔台汗国B.察合台汗国C.伊儿汗国D.钦察汗国16.下列人物中,参与起草美国1787年宪法的是A.麦迪逊B.富兰克林C.杰斐逊D.潘恩17.18世纪从事大西洋HA奴隶贸易规模最大的国家是A.西班牙B.法国C.荷兰D.英国18.签订1807年《提尔西特和约》的两个国家是A.法国和俄国B.俄国和奥地利C.法国和西班牙D.俄国和英国19.1918年,揭开协约国武装干涉苏维埃俄国序幕的事件是A.捷克军团叛乱B.英军进入巴库C.英军登陆摩尔曼斯克D.日军登陆海参崴20.1962年,美国女作家雷切尔?卡尔森出版《寂静的春天》,引起对A.热带雨林砍伐的关注B.杀虫剂使用的关注C.大气环境圈污染的关注D.地质与土壤环境的关注二、名词解释:第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历史专业考研试题及答案

历史专业考研试题及答案

历史专业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甲午战争C. 辛亥革命D. 五四运动答案:A2. 古埃及的法老制度开始于哪个时期?A. 古王国时期B. 中王国时期C. 新王国时期D. 后王朝时期答案:A3.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罗马帝国的皇帝?A. 凯撒B. 奥古斯都C. 尼禄D. 亚历山大大帝答案:D4. 中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于哪个朝代?A. 汉朝C. 宋朝D. 明朝答案:B5. 以下哪个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A. 达芬奇B. 米开朗基罗C. 但丁D. 歌德答案:D6. 法国大革命期间,哪次会议颁布了《人权宣言》?A. 立宪会议B. 国民公会C. 制宪会议D. 参议院答案:C7. 二战中,日本偷袭珍珠港的事件发生在哪一年?A. 1939B. 1940C. 1941D. 1942答案:C8.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二战后形成的华沙条约组织的成员国?B. 波兰C. 捷克斯洛伐克D. 意大利答案:D9. 以下哪个事件不是导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A. 波士顿茶党事件B. 列克星敦的枪声C. 印花税法案D. 法国的支持答案:D10. 中国古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由哪位皇帝提出?A. 汉武帝B. 唐太宗C. 宋太祖D. 明成祖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特点?A. 发展了楔形文字B. 制定了法典C. 建造了金字塔D. 发展了农业灌溉技术答案:A, B, D12. 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中,以下哪些是封建主与农奴之间的关系?A. 封建主对农奴有绝对的支配权B. 农奴对封建主有严格的忠诚义务C. 农奴可以自由买卖D. 封建主需为农奴提供保护答案:A, B, D13. 以下哪些因素导致了新航路的开辟?A. 欧洲对东方商品的需求增加B. 指南针的应用C. 马可·波罗的东方游记D. 欧洲国家之间的竞争答案:A, B, D14. 以下哪些是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A. 理性主义B. 民主思想C. 君主专制D. 自由市场经济答案:A, B, D15. 以下哪些是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A. 生产力的极大提高B.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C. 工人阶级的形成D. 封建制度的巩固答案:A, B, 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孔子的“仁”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现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5(题后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现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5(题后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现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1.【《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南京大学2013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正确答案:1945年国民政府同苏联政府在莫斯科签订的条约。

8月14日,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世杰和苏联政府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莫斯科签订该约。

主要内容是:双方在对日作战中相互协作,不与日本单独谈判及缔结任何停战协定或和约;缔约一方如遭到日本新的进攻,他方应给予军事援助;双方在战后共同合作,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并彼此给予一切可能之经济援助;条约有效期为三十年。

涉及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2.【资源委员会】华东师范大学1999年中国通史真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8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正确答案:国民政府统制工矿企业的主要机构。

其前身是国防设计委员会。

1935年4月,与兵工署资源司合并,改组为资源委员会,隶于军事委员会。

其主要任务是从事关于资源的调查研究以及关于资源的动员开发,逐步转向重工业建设。

规定凡国防上所必需、经济上有统筹之必要以及规模宏大需要特殊设备和技术之事业,均由该委员会经营。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3月,资源委员会改隶于国民政府经济部。

其任务是创办和管理经营基本工业、重要矿业、电力事业,并负责主持战时沿海工业内迁事宜。

涉及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3.【工业内迁】南京大学2000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中国现代史真题正确答案:抗战时期东部沿海工业向西部搬迁的事件。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为保存近代工业,同时避免民族工矿企业资敌,将沿江沿海工业迁往我国西南等内地。

内迁的目的地主要在西部的云、贵、川、湘、桂、鄂等省。

计划内迁的东部工矿企业大部分完成了内迁工作。

工业内迁促进了大后方工业的发展,为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涉及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4.【田赋征实】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正确答案: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一项战时经济政策。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29,分数:58.00)1.名词解释21-28小题。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合纵与连横】兰州大学2002年中国古代史真题;北京大学2006年中国通史真题;南京大学2015年中国古代史基础真题;南京大学2018年中国古代史真题;苏州科技大学2018年中国通史真题;西北师范大学2018年历史学真题;湘潭大学2018年中国史真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战国中后期秦与关东六国间的外交和军事政策。

关东各国为了抗拒强秦,就组成军事联盟,称为“合纵”。

秦为了破坏关东的合纵,以便于它向东方发展,就用军事压力和政治离间等手段,在关东争取盟国,称为“连横”。

从事合纵运动的主要人物是洛阳人苏秦,从事连横运动的是魏人张仪。

合纵政策并没有削弱秦国,秦国通过连横政策增强了实力。

)解析:3.【远交近攻】(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战国时秦相范雎提出的兼并战争的策略。

公元前266年秦昭王用范雎为相,采纳了范雎的“远交近攻”之策,即远交齐、楚,近攻三晋。

范雎认为,如此“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

这样既能破坏东方各国的合纵,又能巩固所攻占的土地。

华东师范大学1997-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真题

华东师范大学1997-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真题

华东师范大学1997-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真题华东师范大学199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真题【中国通史】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40分)1、曹操屯田2、玄武门之变3、绍兴和议4、亚罗号事件5、展拓香港界址专条6、黄兴7、洛川会议8、1941年田赋征实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1、简述黄老思想与文景之治。

2、简评洋务运动。

3、第二次国共合作是怎样形成的,其有什么特点?华东师范大学199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真题【中国通史】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40分)1、太学2、九品中正3、少康中兴4、亚罗号事件5、《资政新篇》6、废两改元7、瓦窑堡会议8、下关惨案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1、比较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

2、孙中山新旧三民主义比较。

3、国民党1928年第二次北伐述评。

【中国近现代史】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1、《康蝤纪行》2、京师同文馆3、盛宣怀4、《校*庐抗议》5、翁同和6、资政院7、《鄂州临时约法》8、“问题与主义之争”9、国民参政会10、第二条反蒋战线二、问答题:(任选两题,每题25分)1、说出中国近代史上中英有关香港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及其内容。

2、简述清末中国新式教育的确立。

3、论华北事变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华东师范大学199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真题【中国通史】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40分)1、董仲舒2、厘金3、绍兴和议4、公车上书5、明代内阁制6、皇姑屯事件7、亚罗号事件8、资源委员会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1、两税法实行的主要原因、内容、意义。

2、简析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

3、评析中共《五四指示》【中国古代史】一、名词解释:(42)1、周公旦2、算缗与告缗3、府兵制4、猛安谋克5、东林党6、乾嘉学派二、问答题:1、简述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对北宋历史的影响。

(28)2、试述春秋、战国为“古今一大变革之会”说。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现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3(题后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现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3(题后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现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1.【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正确答案: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军队。

1937年8月25日,根据国共合作抗日协议,中共中央军委命令驻在陕北的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

下辖第一一五师、第一二。

师、第一二九师,全军共4.5万余人,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7年3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

涉及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2.【卢沟桥事变】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历史学复试真题;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中国通史真题;江苏师范大学2017年中国通史真题正确答案:1937年日本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而策划的一起事变。

又称七七事变。

日本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于1937年7月7日在北平西南宛平县卢沟桥制造军事冲突。

日军挑起事端、进而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后,中国军队在平津地区奋起抗击日军侵略的作战,称为卢沟桥抗战。

中国人民由此进入全面抗日战争时期。

涉及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3.【八一三事变】正确答案: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在上海发动的侵略战争。

日本帝国主义继在华北挑起卢沟桥事变,侵占平津地区后,又在华东地区挑起了八一三事变。

8月13日,日本军舰以重炮向上海闸北轰击,海军陆战队也向闸北、江湾方面大举进攻,中国守军当即予以猛烈反击,这就是八一三事变,淞沪会战开始。

14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明确表明了抗战的态度与决心。

涉及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4.【淞沪会战】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中国近现代史复试真题;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中国史综合真题;兰州大学2015年历史学综合真题;湘潭大学2016年中国史真题;兰州大学2017年历史学综合真题;天津师范大学2018年中国史真题正确答案:1937年中国军队在上海地区抗击日军侵略的战略性战役。

1937年8月13日,日军以租界和停泊在黄浦江中的日舰为基地,对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

2005年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真题试卷(题

2005年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真题试卷(题

2005年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名词解释4. 简答题名词解释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1.共和行政正确答案:西周中期以后,周王朝逐渐趋于衰落。

到周历王(前877~前841年在位)时期,由于各种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于公元前841年,爆发了国人暴动。

国人暴动后,宗周一片混乱。

于是周公、召公临时主持政事,收拾残局,号称“共和行政”,又称“周召共和”。

2.党锢之祸正确答案:东汉后期,宦官专权,政治腐败。

一部分开明的官僚、太学生及郡国生徒,为挽救东汉政权,反对宦官专权,双方斗争愈演愈烈,最终爆发了“党锢”事件。

“党锢”事件总共有两次。

桓帝时,李膺与陈蕃、王畅等合作打击宦官,引起了宦官集团的嫉恨。

延熹九年(166年),宦官派人诬告李膺与太学生及郡国生徒朋比为奸,惑乱朝廷。

桓帝遂诏令全国,逮捕“党人”,收执李膺等二百余人。

第二年,又赦免“党人”,但却禁锢终身,即终身不得为官。

这就是第一次“党锢”。

永康元年(167年),桓帝死,灵帝继位,大将军窦武辅政。

窦武与陈蕃合作,起用被禁锢的“党人”,密谋铲除宦官集团,后因事泄被害。

之后宦官集团又先后两次大肆奏捕“党人”,李膺等百余人皆死在狱中,其他受牵连者有六七百人。

熹平五年(175年),下诏规定,凡是“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子兄弟及五服以内的亲属,一律免官禁锢,这是第二次“党锢”。

这次党锢持续了十几年,直到184年黄巾大起义后,东汉政府才宣布赦免“党人”,起用他们去镇压农民起义。

3.慧能正确答案:是佛教禅宗南宗的创立者,其主张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认为“本性(人性)是佛,离性无别佛”,人们要想成佛,不必去习诵烦琐的佛经,也不必长期修行,只要向自己心中寻求就可以了,只要在一刹那间领悟到净土就在自己心中,即可顿悟成佛。

南宗的主张简单速成,最后战胜了北宗,慧能取得了禅宗法嗣六祖的地位,南宗成为禅宗正宗。

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中国通史专业课考研真题试卷

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中国通史专业课考研真题试卷

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中国通史专业课考研真题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54分)
1. 《四民月令》
2. 柴荣改革
3. 改土归流
4. 赫德
5. 京师同文馆
6. 国会请援运动
7. 改定新约
8. 华北事变“四清运动”
二、简述题:(每题12分,共36分)
1、释“汉初布衣将相之局”。

2、简评二十世纪初清政府的“新政”。

3、简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中苏论战及其对中国国内外政策的影响。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试述两汉与隋唐在选官制度上的异同。

2、为什么要到1860年之后中国才会发生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西
方学习的早期现代化运动,请进行分析和阐述。

3、1927年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分共”之后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也随之转入低潮。

有人评论这一结果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你是否同意这一看法?请结合史实,
谈谈你对国共关系之“当初”与“今日”的理解,并解释何以会从“当初”走向“今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东师范大学199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1
考试科目:中国古代史
专业:中国古代史
2
考试科目:先秦文化
专业:中国古代史
3
考试科目:明清史
专业:中国古代史
4
考试科目:中国近现代史
专业:中国近现代史
5
考试科目:中国当代史
专业:中国近现代史
6
考试科目:中国通史
专业: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
7
考试科目:世界近现代史
专业:世界上古史、中古史,世界近现代史,专门史
8
考试科目: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专业:世界上古史,中古史
9
考试科目:世界当代史
专业:专门史,世界近现代史
10
考试科目:世界通史
专业:专门史,世界上古、中古史,世界近现代史
华东师范大学199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1
考试科目:中国古代史
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
2
考试科目:中国近现代史
招生专业:中国近现代史
3
考试科目:中国当代史
招生专业:中国近现代史
4
考试科目:中国通史
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5
考试科目:中国史学史
招生专业: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6
考试科目:史学理论
招生专业: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7
考试科目:中国历史文献
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
8
考试科目:世界近现代史
招生专业:世界史专业各研究方向、专门史专业各研究方向
9
考试科目:世界当代史
招生专业:世界史,专门史
10
考试科目:世界通史
招生专业:世界史,专门史
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
1
考试科目:中国古代史
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
2
考试科目:中国近现代史
招生专业:明清史,中国早期近代化,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国现代史,中国当代社会,港澳台研究
3
考试科目:中国当代史
招生专业:中国近现代史
4
考试科目:中国通史
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5
考试科目:中国史学史
招生专业:史学史及史学理论
6
考试科目:史学理论
招生专业: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7
考试科目: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招生专业:西欧中世纪经济史,欧洲中世纪史
8
考试科目:世界近现代史
招生专业:世界史,专门史
9
考试科目:世界当时史
招生专业:世界史,专门史
10
考试科目:中国历史文选
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
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
1:
考试科目: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招生专业:世界史
2:
考试科目:世界当代史
招生专业:专门史、世界史
3:
考试科目:中国古代史
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
4
考试科目:中国近现代史
招生专业:明清史,中国早期近代化,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国现代史,中国当代社会,港澳台研究
5
考试科目:中国当代史
招生专业:中国近现代史
6
考试科目:中国通史
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7
考试科目:中国历史文选
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
8:
考试科目:世界近现代史
招生专业:世界史,专门史
9
考试科目:中国史学史
招生专业: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
1
考试科目:中国古代史
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
2
考试科目:中国近现代史,
招生专业: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与变迁,明清史,晚清国际关系与外交,港澳台研究,中国现当代史
3
考试科目:中国当代史
招生专业:中国近现代史
4
考试科目:中国通史
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5
考试科目:中国史学史
招生专业: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6
考试科目: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招生专业:世界史
7
考试科目:史学理论
招生专业: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8
考试科目:中国历史文选
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
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
1
考试科目:中国近现代史
招生专业:中国近现代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2
考试科目:世界近现代史
招生专业:世界史,专门史
3
考试科目:中国古代史
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专业
4
考试科目:中外通史
招生专业: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
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
1
考试科目:中国古代史
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专业
2
考试科目:中国近现代史
招生专业:中国近现代史
考试科目:中国通史
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课程与教学论4
考试科目:中国史学史
招生专业: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5
考试科目:世界近现代史
招生专业:世界史,专门史
6
考试科目:世界当代史
招生专业:世界史,专门史
7
考试科目:世界通史
招生专业:专门史、世界史
8
考试科目:世界近现代史
招生专业:世界史、专门史
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
1
考试科目:中国古代史
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
2
考试科目:中国近现代史
招生专业:中国近现代史
3
考试科目:中国通史
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课程与教学论4
考试科目:中国史学史
招生专业: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5
考试科目:世界近现代史
招生专业:世界史,专门史
6
考试科目:世界通史
招生专业:专门史、世界史
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
1
考试科目:中国古代史
招生专业:中国古代史
2
考试科目:中国近现代史
招生专业:中国近现代史
考试科目:中国通史
招生专业: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课程与教学论4
考试科目:中国史学史:
招生专业: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5
考试科目:世界近现代史
招生专业:世界史,专门史
6
考试科目:世界通史
招生专业:专门史、世界史
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
1
考试科目:世界通史
2
考试科目:世界近现代史
共73套试卷86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