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学》-理论教学大纲
《城市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社会学》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黑体/小四)课程代码:16040703(16115402)课程名称:城市社会学英文名称: URBAN SOCIOLOGY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学时:社会学、行政管理专业48学时,社会工作专业32学时学分:社会学、行政管理专业3学分,社会工作专业2学分适用对象:社会学、行政管理、社会工作、文化产业管理考核方式:集中/分散先修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学研究方法二、课程简介《城市社会学》是社会学专业重要的分支学科,也是城市规划、建筑学、人文地理等不同学科的交叉学科。
它起源于美国社会学研究,也是美国社会学的起源,在工业化后的城市化问题研究中逐渐成为社会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它在社会学界第一个引入空间概念,注重环境与人的互动关系,提倡在空间环境中考察人类社会的建构及内在问题。
在发展过程中,从人类生态学派到新城市社会学派,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视角。
本课程重在介绍城市社会学的研究视角以及城市社会学的研究议题。
Urban sociology i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sociology. It is also an interdisciplinary subject of different disciplines such as urban planning, architecture and human geography. It originated from the sociology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also the origin of American sociology. It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of Sociology in the study of urbanization after industrialization. It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space first in the community of sociology, pays attention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nvironment and human beings, and advocates the construction of human society and its internal problems in the space environment.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from the school of human ecology to the new urban social school, gradually formed its own uniqu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This course focuses on the Chinese research perspective of urban sociology and the research topics of urban sociology.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通过理论学习,理解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过程;理解城市化过程及其主要问题;理解有关城市规划理论和城市地域规律;理解城市人口、经济、社会、文化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理解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理解未来城市发展的基本方向等。
城市社会学(课本重点整合_带目录)
第1章城市社会学的概念和理论3——11第一节一般概念介绍第二节城市社会学家们对的一些概念的解释第三节城市社会学的主要流派和理论第三节新城市社会学理论第2章世界城市的兴起和发展11——13 第一节早期城市第二节中世纪的城市第三节近代城市第四节现代城市第3章我国城市的兴起和发展13——23 第一节夏商时期的城市第二节秦汉时期的城市第三节隋唐两宋时期的城市第四节明清时期的城市第五节鸦片战争到新中国建立前的近代城市第六节建国以后的城市发展第4章城市生态系统23——30第一节城市生态与生态系统第二节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第三节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第四节城市生态系统的失衡第五节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第5章城市人口30——37第一节基本概念第二节人口发展理论第三节人口迁移第6章城市规划37——42第一节城市规划第二节城市规划理论的演变第三节中国城市规划第6章城市社区42——46第一节城市社区的概念第二节社区的功能与比较维度第三节中国城市社区第7章城市文化47——51 第一节城市文化第二节城市文化设施和文化景观、标志第三节城市文化的不同层面第8章城市社会问题51——55第一节社会学与社会问题第二节社会问题的意义第三节社会问题的研究观点第9章城市管理55——62第一节城市管理的定义、特点和作用第二节城市管理的体制、法制和政策第三节城市人口管理第四节城市安全管理第五节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第六节城市教育管理第七节城市医疗管理第八节城市社会保障管理第九节城市卫生体育管理第十节城市生态环境第10章城市的未来62——65第一节早期思想家对未来城市的设计第二节影响未来城市发展的因素第三节未来城市的类型第四节中国城市发展的未来第1章城市社会学的概念和理论第一节一般概念介绍城市社会学,是一门以城市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分支社会学科。
具体地讲,城市社会学主要是对城市社会的起源和发展、城市区位分布、城市社区的结构和功能、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城市化以及城市的社会组织、管理和规划等城市社会的不同层面进行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
城市社会学教案,含国外各著名大学城市社会学教学大纲
城市社会学Urban Sociology课程介绍城市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度推进,城市研究也受到日趋广泛的重视。
城市如何成长和衰落,如何建构和运行,如何赋予社会生活以意义,以及城市发展趋势等基本问题构成了城市社会学讨论的中心问题。
本课程将从基本视角、重要主题、主要理论观点、城市研究的基本方法等方面对城市社会学作一概括性的介绍。
教学大纲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城市的结构、成长和变迁,城市社会过程的主要特征,作为划分城市人文地理区域主要维度的阶层、性别、民族等之间的相互影响,城市社会的组织方式或者社会的解体,以及经济、政治结构和变迁的过程。
同时,认识城市与地域及与时代环境的联系,以及处在世界经济中不同地域的城市的经济与社会的多样性特征。
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城市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的理论观点、重要的研究主题、研究城市的不同方式和方法以及在这一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成果。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社会中的城市问题展开规范的和较深入的研究。
讲授重点第一讲:导论何谓城市?不同的学科和理论视角有不同的定义,本讲首先在梳理各种不同的城市定义的基础上导引出社会学关于城市的界定,并就城市对人类社会和社会科学理论发展的重要性进行讨论。
本讲还简要介绍了城市社会学产生的背景、过程、涉及的主要问题。
以及城市社会学主要的研究方法。
第二讲:城市社会学理论简介本讲分城市理论的起点、新旧城市生态学、新城市社会学三个阶段重点介绍了城市社会学理论的发展脉络、各种主要理论观点及其代表人物。
本讲旨在使学生了解城市社会学是如何研究城市的:它主要关注什么问题、社会学家一般从何种角度观察和处理这些问题的,等等。
第三讲:城市的产生与发展城市的出现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广泛和重要的影响。
本讲将城市视作一种历史现象,首先探讨了城市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动因,时间与地点等,然后以若干典型城市案例为基础,简要介绍了古代城市和封建时期城市的类型、特征和形成方式,最后扼要介绍了中国城市的起源、发展过程和主要特征。
《城市社会学》教学大纲
城市社会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城市社会学(Urban Community Planning )课程代码:课程类别:选修课学时:48 学分:3二、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理论学习,学生应该理解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过程;理解城市化过程及其主要问题;理解有关城市规划理论和城市地域规律;理解城市人口、经济、社会、文化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理解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理解未来城市发展的基本方向等。
同时能结合城市社会学有关理论对世界各国城市进行相关的案例分析和研究。
三、教学内容绪论社会学与城市社会学( 4 学时)第一节社会学一、社会学的由来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三、社会学的学科特点第二节社会发展一、社会发展的自然基础二、社会运行三、社会变迁四、社会发展计划第三节城市社会问题一、老龄化问题二、就业问题三、贫困问题第四节城市社会学一、中国城市社会学发展的基础二、城市社会学的应用领域第一章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3 学时)第一节城市一、城二、市三、城市第二节城市案例一、外国城市二、中国城市第三节案例分析第二章城市化( 5 学时)第一节城市化一、城市化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第二节城市化案例一、英国城市化进程二、法国城市化进程三、美国城市化进程四、日本城市化进程五、中国城市化进程第三节案例分析一、城市化特征二、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三、城市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总体状况四、推进城市化的机制第三章城市规划( 5 学时)第一节城市规划一、城市规划的性质和特点二、城市规划的任务三、城市规划理论的演变第二节城市规划案例一、巴黎城市规划二、纽约城市规划三、伦敦城市规划四、上海城市规划第三节案例分析一、城市性质、规模和布局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二、城市规划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三、城市规划与城市文化第四章城市建筑( 5 学时)第一节城市建筑一、同心圆模式二、扇形模式三、多中心模式第二节城市建筑案例一、罗马城市建筑二、巴格达城市建筑三、柏林城市建筑四、德里城市建筑五、大连城市建筑六、济南城市建筑第三节案例分析一、城市建筑的功能分析二、当前城市建筑中的存在的问题三、城市更新第五章城市人口(3 学时)第一节城市人口一、人口与城市人口二、人口城市化第二节城市人口案例一、开罗二、旧金山三、莫斯科四、东京五、新加坡六、北京第三节案例分析一、城市人口规模二、城市人口的自然构成三、城市人口的民族构成四、城市人口的就业构成五、城市人口的文化构成六、城市人口的地域构成第六章城市经济( 3 学时)第一节城市经济第二节城市经济案例一、雅典——黄金时代的经济二、多特蒙德——城市经济转型三、北宋汴京的城市经济——清明上河图四、克拉玛依——井架与炼塔托起的城市第三节案例分析一、古代的城市经济二、近代的城市经济三、现代的城市经济四、未来的城市经济第七章城市社会( 3 学时)第一节城市社会第二节城市社会案例一、古代城市社会——开封二、近代城市社会——芝加哥三、近代成社会——上海四、现代城市社会——深圳第三节案例分析一、城市总体功能的转换二、城市生活方式第八章城市文化( 3 学时)第二节城市文化案例一、耶路撒冷的城市文化二、澳门的城市文化三、上海的城市文化四、广州的城市文化第三节案例分析一、城市文化是城市的一种特质二、作为城市品牌的城市文化三、城市人与城市文化四、多元化的城市文化五、城市文化创新第九章城市灾害( 3 学时)第一节城市灾害一、城市灾害的定义二、城市灾害的特征第二节城市灾害案例一、日本阪神大地震二、楼兰古城三、雾都伦敦四、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五、沈阳沙尘暴第三节案例分析一、农业社会城市灾害的原因二、工业社会城市灾害的原因三、后工业社会城市灾害的原因第十章城市生态( 3 学时)第一节生态与生态城市一、生态与生态学二、城市生态与城市生态学第二节生态城市案例一、世界绿都——华沙二、南美“巴黎”——布宜诺斯艾利斯三、绿色城市——莫斯科四、花园城市——堪培拉五、非洲花城——金沙萨第三节案例分析第十一章国际大都市( 3 学时)第一节国际大都市第二节国际大都市案例一、美国纽约二、法国巴黎三、中国香港四、中国上海第十二章未来城市( 3 学时)第一节人文生态一、人文生态理念二、城市人文生态第二节未来城市案例一、巨型城市二、线型城市三、化整为零城市第三节案例分析总复习( 2 学时)四、教材《城市社会学案例教程》,章友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五、主要参考资料1、1、郑也夫,《城市社会学》,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 6 月2、2、顾朝林,《城市社会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7 月3、3、唐钧,《中国城市贫困与反贫困报告》,华夏出版社,2003年 1 月4、4、潘允康,《城市社会学新论》,天津市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 2 月5、5、李银河,《中国城市家庭贫富分化调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4月6、6、王卓,《中国贫困人口研究》,四川科技出版社,2004年2月六、成绩评定期末考试占比70%,平时占比30%(包括随机抽查听课情况、课堂教学参与和作业完成)。
《城市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Urban Socialology课程编码:080720103总学时:32 学分:2适用专业及年级: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三年级先修课程:建筑规划概论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城市社会学是城市规划专业的一门任选课。
主要讲授社会学基本原理及研究城市社会的方法和成果,帮助学生了解城市规划与设计中应注意的社会学问题,改善设计方案的社会效果。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导论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1-1 社会学与城市社会学1-2 城市规划1-3 城市规划的社会学理解重点:准确掌握城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了解城市社会学的发展过程。
难点:掌握城市社会学的最新发展方向,并学会如何在城市规划中灵活应用城市社会学的方法解决城市问题。
第一章城市规划的社会学基础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2-1 城市社会学的古典渊源2-2 城市社会学的理论概述重点:准确掌握芝加哥学派在古典城市社会生态研究方面的内容与成果,了解现代社会文化生态发展的最新趋势。
难点:掌握现代社会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并将之与城市问题的解决有效结合。
第二章社区系统与社会规划授课学时:6基本要求:3-1 社区的基本概念3-2 社区的研究概况3-3 社区的静态系统3-4 社区的动态系统3-5 城市规划领域的社区规划重点:准确掌握社区的概念,了解社区文化的发展,掌握社区组织的基本要求。
难点:准确掌握国际和国内在邻里和社区组织上的差别,文化上的异同。
第三章社会分层与空间分异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4-1 社会分层的理论基础4-2 中国城市社会分层状况4-3 城市社会空间分异4-4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重点:准确掌握社会分层的基础理论,了解中国城市分层状况,了解城市社会空间分异和居住空间分异的动因和研究方法。
难点:准确掌握社会分层的基础理论。
第四章社会问题与相关对策授课学时:6基本要求:5-1 就业问题5-2 住宅问题5-3 贫困问题5-4 老龄化问题重点:准确掌握现代社会学关注的主要城市问题,了解社会学依据在城市规划评价中的作用与地位。
《城市社会学》-理论教学大纲
《城市社会学》-理论教学大纲《城市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二、学时分配表三、教学目的与要求城市社会学是社会学与城市学的交叉学科,内容涉及城市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对城市社会的起源和发展、城市社会城市理论、城市地域结构、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社会结构、城市化、城市文化、城市社会问题、城市发展、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等城市社会的不同层面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运用到城市发展的实践中去。
各章教学要求和知识考核点(包括主要知识点和难点):第1章绪论通过本章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历史发展,研究方法,以及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使他们产生对城市社会学学科的初步认识。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是: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城市社会学主要研究课题、城市社会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城市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难点是:城市社会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2章城市社会结构通过本章的讲解,使学生对城市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等城市结构有一定的了解,为更好认识城市社会,建设和谐的城市社会服务。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是:个人的基本属性、个人的社会化、家庭的概念、家庭的起源及其演变、家庭的结构、家庭的功能、家庭的发展趋势、初级群体的概念、初级群体的形成、初级群体的基本特征、初级群体的作用、社会网络、社会关系、社会群体类型、社会群体成员互动、城市人、邻里、工作群体、单位制、城市弱势群体、社会组织的含义及要素、社会组织的分类、社会组织的结构、社会组织管理系统、社会组织之间的互动、社区与城市、城市社区。
难点是:社会组织的结构、社会组织管理系统、社会组织之间的互动。
第3章城市社会问题通过本章的讲解,使学生对城市社会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城市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特征的认识将有利于我们更好的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城市问题。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是:社会问题的含义、城市社会问题的特点、城市化问题、城市化及其趋势、中国城市化内涵、中等收入国家陷阱与贫民窟城市化、大城市病、城市蔓延、城市就业问题、城市就业问题的成因、失业的社会效应、城市农民工与非正规就业、城市贫困问题、反贫困斗争、城市住房问题、城市住房短缺的成因、住房问题的社会影响、低成本住房供给。
城市社会学-1xtt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
城市社会学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 牢固掌握:基本概念与经典理论、社区理论及实证、城市社会组织、 社会学研究方法; 2. 一般掌握:现代相关理论、城市起源与发展、城市生活方式、城市规 划管理; 3. 一般了解:城市地理学相关知识、城市规划理论、城市社会心理。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
2 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必需的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 3 作为城市规划专业实践所不可或缺的基本理论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
城市社会学
一、课程目的和任务 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对城市社会的起源和发展、城市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与 经典理论、城市区位的生态分布、城市社区的结构与功能、城市居民的生活 方式和心理状态、城市化以及城市社会的组织、管理和规划等城市社会的不 同层面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运用 至城市规划实践中去。
城市社会学
第二节 中国大都市文明与商业城市
与中世纪的欧洲不同,从公元581年隋朝重新统一中国,至16世纪西方人开始由 水路侵入中国,这一千年正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稳定的时期。 期间经历的朝代有: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元,以及其后一直延续到 近代的清朝。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
西方城市在16世纪后的发展,主要经历这样三个时期 一 中央集权与巴洛克都城 二 商业城市与工业城市 三 郊区化、城市团化、花园城市与特大城市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
城市社会学
一 中央集权与巴洛克都城
巴洛克是专制统治的产物,从14世纪开始在西欧国家逐渐形成。
巴洛克中央集权独裁统治的两大支柱:军队和官僚政治
城市社会学
大河流域的远古城市 1. 两河流域与美索布达米亚古城 2. 尼罗河流域与埃及古城 3. 印度河流域与古印度城市 4. 东方两河流域与中国城市的起源
城市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城市社会学/ Urban Sociology课程代码:05234019课程类型:复合/选修总学时数:40(理论学时:32 实验或实践学时:8 )学分:2.5先修课程:城市规划原理、城市地理学、乡村规划等开课单位:建工学院适用专业:城乡规划专业;建筑学专业;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城市规划需要解决的城市问题根源之一是城市社会问题。
从国际城市规划学科发展潮流看,规划理论与方法、社会经济分析、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规划分析技术与方法以及市政建筑工程等成为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的五大支柱学科。
城市社会学是社会学与城市学的交叉学科,内容涉及五大支柱学科的多个方面。
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城市社会的起源和发展、城市区位的生态分布、城市社区的结构与功能、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城市化以及城市社会的组织、管理和规划等城市社会的不同层面及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进行理论学习,使学生能够系统地熟悉和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运用至规划实践中,并参与全国课程作业评优竞赛。
二、教学内容、教学基本要求及教学重点与难点牢固掌握:基本概念与经典理论、社区理论及实证、城市社会组织、城市社会心理一般理解:现代相关理论、城市起源与发展、城市生活方式、城市规划管理一般了解:城市地理学相关知识、城市规划理论、社会学调研方法1 基本概念与经典理论(课内6学时+课外2学时)了解滕尼斯、迪尔凯姆、齐美尔、韦伯等人的传统理论,掌握“城市性”概念及相关理论背景。
教学重点与难点: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社会学,“城市性”概念及相关理论背景。
2 城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课内4学时+课外2学时)理解“局外人”研究方法和“局内人”研究方法的区别及各自的优缺点,掌握城市社会调查收集资料方法中的问卷法及社会调查资料的整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各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
3 城市社会问题综述(课内6学时+课外3学时)了解城市人口问题、城市劳动就业问题等,理解城市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各种城市社会问题的关系。
《城市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资料
《城市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黑体,5号字)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城市社会学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城市规划专业开课学期:春季学期总学时:32学时总学分:2学分预修课程:课程简介:城市社会学是社会学与城市学的交叉学科,内容涉及城市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对城市社会的起源和发展、城市社会城市理论、城市地域结构、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社会结构、城市化、城市文化、城市社会问题、城市发展、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等城市社会的不同层面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运用到城市发展的实践中去。
推荐教材:[1]《城市社会学》,顾朝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2]《城市社会学案例教程》,章友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参考书目:[1] 城市社会学,帕克等,华夏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2] 城市社会学,康少邦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4月第1版[3] 城市社会学,章友德等,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4] 城市社会学,许英,齐鲁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5] 城市社会学,向德平,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6] 城市社会学,顾朝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7] 城市社会学——理论与视野,蔡禾等,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8] 城市社会学,郑也夫,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9] 城市社会学案例教程章友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二、课程总目标通过理论学习,学生应该理解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过程;理解城市化过程及其主要问题;理解有关城市规划理论和城市地域规律;理解城市人口、经济、社会、文化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理解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理解未来城市发展的基本方向等。
同时能结合城市社会学有关理论对世界各国城市进行相关的案例分析和研究。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目标(含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2课时)第一节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一、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二、城市社会学主要研究课题三、城市社会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第二节城市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早期城市社会学的研究二、城市社会学的建立三、城市社会学理论发展四、城市社会学在我国的发展第三节城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一、城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论二、城市社会学的研究方式三、城市社会学具体研究与技术第四城市社会学研究的意义三、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理论意义四、城市社会学研究的实践意义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历史发展,研究方法,以及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使他们产生对城市社会学学科的初步认识。
城市社会学课程大纲(研究生)
城市社会学研究(15个课时)主讲:于长江(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电话:62757937)授课时间:2004年秋季,授课地点:待定课程简介:本课程通过讲授、课外阅读和课堂讨论,向学生提供有关城市社会学研究的基本知识,包括基本理论、基本研究方法和思路、重要人物、重要课题研究等,启发同学对城市社会学、都市化和城市问题的关注与思考,为有兴趣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同学提供学术支持。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1、现代化与都市化:1)现代化发生地的都市化;2)移民地都市化2、西方都市社会学某些理论:齐美尔、沃斯和“都市性”、生态学派(派克,布吉斯等)、新城市社会学(Manuel Castells新马克思主义的思路;当前区域都市化和多中心学派)。
3、全球化与城市发展:1)世界都市发生史;2)全球化过程中的都市;3)世界范围内的“反都市”思潮4、中国都市社会学研究:1)中国城市社会学的思想渊源和研究现状;2)小城镇以及“中国都市化”的争论5、有关城市、城市化研究的实际课题城市社会学与现代社会的发生、发展以及全球化进程有密切的联系,本课程把城市社会学置于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从动态角度探讨城市社会学以及相关问题。
授课方式:本课程以研究生为对象,基本形式为教师专题讲解、学生课堂提问发言、讨论课三种方式。
讨论以主题发言(事先准备)与自由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课程成绩:平时和期中考试40%,期末考试60%预备阅读材料(供参考):蔡勇美、郭文雄主编,1978,《都市社会发展之研究》,台湾:巨流图书公司。
费孝通,1985,《小城镇四记》,北京:新华出版社。
顾朝林,1999,《中国城市地理》,北京:商务印书馆。
何金铭:1991,《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的道路》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康少邦、张宁编译,1986,《城市社会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向德平,1994,《城市社会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易宏伟等,1990,《城市社会学》,北京;教育出版社张承安,1985,《城市发展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82页周尔鎏、张雨林主编,1991,《城乡协调发展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城市社会学教学大纲
城市社会学教学大纲城市社会学教学大纲引言城市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城市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社会问题。
城市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探讨城市社会学教学的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框架和知识体系。
一、城市社会学概述城市社会学的起源和发展,城市的定义和特征,城市化进程与城市规模,城市的功能和作用,城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二、城市社会结构1. 城市人口结构城市人口的数量、分布和变化,城市人口的组成和特征,城市人口的流动和迁徙。
2. 城市社会层次结构城市社会的阶层和阶层分化,城市社会的社会流动和社会流动机制,城市社会的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工的变化。
3. 城市社会网络城市社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网络,城市社会网络的形成和演化,城市社会网络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三、城市社会关系1. 城市社会的互动关系城市社会的互动关系的类型和特点,城市社会互动关系的形成和维持,城市社会互动关系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2. 城市社区与社会组织城市社区的定义和特征,城市社区的功能和作用,城市社区的组织和管理,城市社区的发展和变迁。
3. 城市社会的群体行为城市社会的群体行为的类型和特征,城市社会的群体行为的形成和演化,城市社会的群体行为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四、城市社会问题1. 城市贫困与社会不平等城市贫困的定义和特征,城市贫困的原因和影响,城市贫困的应对措施和政策。
2. 城市犯罪与社会控制城市犯罪的类型和特征,城市犯罪的原因和影响,城市犯罪的预防和控制。
3. 城市环境与社会生活质量城市环境的问题和挑战,城市环境对社会生活质量的影响,城市环境的改善和管理。
五、城市社会学的应用与发展城市社会学在城市规划、社会政策、社会工作等领域的应用,城市社会学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结语城市社会学教学大纲的制定旨在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框架和知识体系,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城市社会的结构、关系和问题,培养他们的城市社会学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城市社会学教学大纲
城市社会学教学大纲《城市社会学》教学大纲适用专业:_2010级社工专业必修课_ 理论学时:__34_ 实践学时:___2__一、课程说明1、开课的意义,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1)开课的意义运用城市社会学的视角观察和分析城市发展,不仅是把握城市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而且是深化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认识和理解的一条必经途径。
因此,学习城市社会学这门课程对于学生了解城市发展、关注社会转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2)课程的性质本课程的开课对象是社工专业学生,属于社会工作专业必修课,通过学习本课程,学习者将了解如何运用城市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与范畴去分析社城市发展,从城市社会学的角度,实事求是地把握和体察当代中国的国情,运用城市社会学知识,更自觉地参与社会生活。
(3)目的与任务城市社会学是社会学与城市学的交叉学科,内容涉及城市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对城市社会的起源和发展、城市社会城市理论、城市地域结构、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社会结构、城市化、城市文化、城市社会问题、城市发展、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等城市社会的不同层面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运用到城市发展的实践中去。
2、课程的教学目标及要求城市社会学是社会学与城市学的交叉学科,内容涉及城市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课程教学的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城市社会学基本概念与经典理论;了解城市起源与发展、城市生活方式、城市规划、管理等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认识城市化、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结构与城市社会问题的关系,如何应用城市社会理论与方法解决城市社会发展问题。
3、课程简表:课程类型课时数考核方式专业必修36 考试二、大纲本文(一)课程内容与重点难点第一章绪论1、学习目标及要求通过本章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历史发展,研究方法,以及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使他们产生对城市社会学学科的初步认识。
2、课程内容第一节、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一、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二、城市社会学主要研究课题三、城市社会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第二节、城市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早期城市社会学的研究二、城市社会学的建立三、城市社会学理论发展四、城市社会学在我国的发展第三节、城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一、城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论二、城市社会学的研究方式三、城市社会学具体研究与技术四、城市社会学研究的意义第二章城市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1、学习目标及要求通过本章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城市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了解城市社会学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对分析城市社会现象的必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二、学时分配表三、教学目的与要求城市社会学是社会学与城市学的交叉学科,内容涉及城市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对城市社会的起源和发展、城市社会城市理论、城市地域结构、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社会结构、城市化、城市文化、城市社会问题、城市发展、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等城市社会的不同层面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运用到城市发展的实践中去。
各章教学要求和知识考核点(包括主要知识点和难点):第1章绪论通过本章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历史发展,研究方法,以及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使他们产生对城市社会学学科的初步认识。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是: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城市社会学主要研究课题、城市社会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城市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难点是:城市社会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2章城市社会结构通过本章的讲解,使学生对城市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等城市结构有一定的了解,为更好认识城市社会,建设和谐的城市社会服务。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是:个人的基本属性、个人的社会化、家庭的概念、家庭的起源及其演变、家庭的结构、家庭的功能、家庭的发展趋势、初级群体的概念、初级群体的形成、初级群体的基本特征、初级群体的作用、社会网络、社会关系、社会群体类型、社会群体成员互动、城市人、邻里、工作群体、单位制、城市弱势群体、社会组织的含义及要素、社会组织的分类、社会组织的结构、社会组织管理系统、社会组织之间的互动、社区与城市、城市社区。
难点是:社会组织的结构、社会组织管理系统、社会组织之间的互动。
第3章城市社会问题通过本章的讲解,使学生对城市社会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城市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特征的认识将有利于我们更好的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城市问题。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是:社会问题的含义、城市社会问题的特点、城市化问题、城市化及其趋势、中国城市化内涵、中等收入国家陷阱与贫民窟城市化、大城市病、城市蔓延、城市就业问题、城市就业问题的成因、失业的社会效应、城市农民工与非正规就业、城市贫困问题、反贫困斗争、城市住房问题、城市住房短缺的成因、住房问题的社会影响、低成本住房供给。
难点是:失业的社会效应、城市住房短缺的成因。
第4章城市社会学流派通过本章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城市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了解城市社会学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对分析城市社会现象的必要性。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是:结构功能主义、冲突论、交换论、社会互动理论、本土方法论、人类生态学派、帕克的人类生态学、牟健时的生态过程论、伯吉斯的同心圆理论、现代人类生态学派、当代人类生态学派、人类生态学派的发展演进、马克思主义学派、马克思主义学派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城市制度价值、韦伯学派、韦伯学派的基本概念、城市经理学说、住房阶级研究、消费社会学学派、消费社会学的兴起、消费的概念和属性、消费社会学的经典理论、当代消费社会学的研究领域、消费的城市空间、城市性理论、城市性的概念、关于城市性的早期研究、作为城市生活方式的城市性、关于城市性的不同解释、新城市主义、社会网络研究的发展、社会网络分析的基本观点、社会网络研究的主要理论、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城市社区社会网络研究、新马克思主义学派、新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新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研究、女性主义及其城市社会空间研究、女性主义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女性主义理论的分化、女性主义城市社会空间研究、女性主义研究的特点、后福特主义城市社会空间研究、经济全球化相关理论、后福特主义城市及其特征。
难点是:帕克的人类生态学、牟健时的生态过程论、伯吉斯的同心圆理论。
第5章城市社会分层与流动通过本章的讲解,使学生对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等城市结构有一定的了解,为更好认识城市社会,建设和谐的城市社会服务。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是:社会分层的一般理论、社会分层的标准、阶级与阶层、中国城市社会阶层的划分、群体组成、分层与流动、地位与效应、空间分布、中产阶层划分方法与标准、家庭调查分析、中产阶层的组成、贫困标准和规模、城市贫困的基本特征、社会流动含义特征类型、绅士化及其过程、绅士化的传统定义、绅士化的发展演化与表现形式、绅士化的社会空间影响、吊丝的形成和社会学研究意义、吊丝的含义、吊丝的基本特征、吊丝的社会学研究意义。
难点是:社会分层的标准、分层与流动、地位与效应、空间分布。
第6章城市社会极化与空间隔离本章主要介绍城市社会极化、城市社会空间隔离、城市社会空间分异及其产生的原因和研究方法。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是:城市社会极化及其原因、城市社会极化的空间表现、城市社会空间隔离、城市社会空间隔离的研究方法、城市社会空间的隔离形式、城市社会空间分异、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动因、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模式、城市社会空间的生产、"空间生产"理论概述。
难点是:城市社会空间隔离的研究方法、"空间生产"理论。
第7章城市贫困与贫民窟本章主要介绍城市贫困与贫民窟产生的原因和机理。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是:城市贫困的内涵、城市贫困的机理、新城市贫困及其机理、城市贫困空间的生产、城市贫困空间的特点、贫民窟的内涵、贫民窟的形成、贫民窟的清理与整治、城中村的内涵、城中村的特征、城中村的改造与利用、城市社会排斥、社会排斥理论。
难点是:新城市贫困及其机理、社会排斥理论。
第8章城市社会融合本章主要介绍社会融合的概念、社会融合的相关理论、和谐社会建设等。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是:社会融合的概念、社会融合的相关理论、和谐社会建设、中西方文化视野中的和谐观、和谐社会的现代意义、社会融合途径、经济融合、文化融合、行为融合、身份融合、城市内部融合的内容、影响城市内部融合的因素、实现城市内部融合的途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形成、乡二元社会结构对城市社会融合的影响、城乡社会融合的实现途径。
难点是:中西方文化视野中的和谐观、文化融合、行为融合、身份融合、城市内部融合的内容。
第9章城市社会转型与空间重构本章主要介绍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模式、城市社会空间的演化。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是: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流派、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方法、经典城市社会空间模型、现代城市社会空间模型、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变化的影响因素与趋势、全球化下的城市社会空间转型、西方城市社会空间的演化、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的演变,难点是: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流派、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方法。
第10章城市社会空间分析方法本章主要介绍因子生态分析法、社会区分析方法、城市社会空间概念模型。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是:因子生态分析法、因子生态分析法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因子生态分析法研究的缺陷、社会区特征分析指标、社会区分析方法、研究区与数据分析、因子空间特征、城市社会空间概念模型、社会区分析方法、城市社会区。
难点是:因子生态分析法、城市社会空间概念模型。
第11章城市社会学与城市规划编制本章主要介绍城市社会学与城市规划的学科渊源、城市社会学与城市规划的结合、城市规划中的社会规划、城市规划编制中的社会空间规划研究。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是:城市空间规划与社会关怀、城市社会学与城市规划的结合、城市规划中的社会目标与指标体系、社会人口分析、社会需求评估、专项社会规划、社会影响评价、城市规划编制中的城市社会空间规划的目标、城市社会结构分析、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城市规划中的社会空间规划。
难点是:社会需求评估、专项社会规划、社会影响评价。
第12章社区发展与社区规划本章主要介绍社区发展与社区规划的内涵、特点、规划的目标与原则、社区规划的主要内容、社区规划的编制程序、社区规划的实施对策。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是:社区的基本概念、城市社区的分类与基本特征、社区发展、社区规划的定义、社区规划的内涵和特点、社区规划与城市规划、社区规划的类型、城市社区规划体系的建构、社区规划的目标与原则、社区规划的主要内容、社区规划的编制程序、社区规划的实施对策、我国社区规划的发展展望。
难点是:城市社区规划体系的建构、社区规划的编制程序、社区规划的实施对策。
第13章城市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本章主要介绍城市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资料收集方法、社会调查方法。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是:城市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特点、城市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程、访谈法、问卷法、社会观察法、社会实验法、全面调查、抽样调查、案例调查、典型调查。
难点是:资料收集方法、社会调查方法。
第14章城市社会调查分析与报告编制本章主要介绍社会抽样调查方法、资料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社会调查报告编制。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是:社会抽样调查方法、资料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的比较、定性数据分析方法、文献资料研究、访谈、问卷与观察研究、定量数据分析方法、通用计算机软件应用、变量类型、数据录入和操作、描述性统计分析、变量分布特点分析、变量相关性分析、社会调查报告编制。
难点是:定量分析方法、定量数据分析方法、通用计算机软件应用、变量类型、变量相关性分析。
四、教学内容纲要第1章绪论1.1社会学1.2社会发展1.3城市社会学及其发展1.4战后城市社会学复兴第2章城市社会结构2.1个人2.2家庭2.3初级群体2.4社会群体2.5城市社会群体2.6社会组织2.7社区与城市第3章城市社会问题3.1城市社会问题概述3.2城市化问题3.3城市就业问题3.4城市贫困问题3.5城市住房问题第4章城市社会学流派Ⅰ4.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社会学基础理论4.2人类生态学派4.3马克思主义学派4.4韦伯学派4.5消费社会学学派第5章城市社会学流派Ⅱ5.1城市性理论5.2社会网络理论5.3新马克思主义学派5.4女性主义及其城市社会空间研究5.5后福特主义城市社会空间研究第6章城市社会分层与流动6.1社会分层6.2阶级与阶层6.3城市新富裕阶层6.4中产阶层6.5城市贫困阶层6.6社会流动6.7绅士化及其过程6.8吊丝的形成和社会学研究意义第7章城市社会极化与空间隔离7.1城市社会极化7.2城市社会空间隔离7.3城市社会空间分异7.4城市社会空间的生产第8章城市贫困与贫民窟8.1城市贫困8.2城市贫困空间8.3贫民窟8.4城中村8.5城市社会排斥第9章城市社会融合9.1社会融合及其理论9.2和谐社会建设9.3社会融合途径9.4城市内部融合9.4.1城市内部融合的内容9.5城市与乡村的融合第10章城市社会转型与空间重构10.1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与方法10.2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模式10.3西方城市社会空间的演化10.4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的演变第11章城市社会空间分析方法11.1因子生态分析法11.2社会区分析11.3北京社会区分析第12章城市社会学与城市规划编制12.1城市社会学与城市规划的学科渊源12.2城市规划中的社会规划12.3城市规划编制中的社会空间规划研究第13章社区发展与社区规划13.1社区与社区发展13.2关于社区规划13.3社区规划的类型13.4城市社区规划体系的建构13.5社区规划的实施对策13.6我国社区规划的发展展望第14章城市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14.1城市社会学研究的方法14.2资料收集方法14.3社会调查方法第15章城市社会调查分析与报告编制15.1社会抽样调查方法15.2资料分析方法15.3定性数据分析方法15.4定量数据分析方法15.5社会调查报告编制五、课程教材教科书:顾朝林.城市社会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参考书:[1] 章友德.城市社会学案例教程[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2] 郑也夫.城市社会学[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3] 章友德等.城市社会学[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4] 向德平.城市社会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5] 许英.城市社会学[M].济南:齐鲁出版社,2002.[6] 蔡禾.城市社会学讲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2011.[7] 阎天龙、曹照平.土地估价知识问答[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8] 刘黎明.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9] 夏建中.城市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六、考核方式期末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分值比例安排:平时(40%:作业+小测+课程报告),期末(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