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复习要点
小学三下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知识点整理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知识点整理1.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来繁殖。
2.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
3.播种凤仙花的方法: A. 选饱满的、没有损伤的种子。
——选种 B.种子埋的深度约为 1厘米。
C.要浇适量的水。
4.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
5.书本第 8页,研究根的作用实验中,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是防止水分不会蒸发到空气中去。
试管中水面降低了,说明水分被根吸收了。
6. 根的作用: A. 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
B.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所以把植物从土壤中拔出很难)7.凤仙花是双子叶植物,它的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
胚由胚根、胚芽和子叶组成。
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子叶的作用是提供营养,植物的长出的第一对叶子称为子叶(也就是种子里面的子叶),子叶和以后长出的叶子是不一样。
8.凤仙花的子叶淡绿色,椭圆形,表面光滑、无明显叶脉。
以后长出来的叶子称为真叶,真叶是凤仙花真正的叶子,椭圆行,边缘锯齿状,淡绿色,有明显的叶脉。
9.植物叶子平展的,而且交叉生长,是为了能利用到更多的阳光。
10.叶的作用:绿叶和茎中的叶绿体能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这就是光合作用。
也是密封玻璃罩中的小老鼠没有被憋死的原因。
光合作用的水大部分是由根吸收的。
二氧化碳是叶吸收的。
11.茎的作用:A. 支撑植物,包括叶在空中的伸展。
B.运输水分和养料运输方向: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从上向下,将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2.茎的高度变化图:画点线图,先找点,再连线。
凤仙花越长越高了。
13.凤仙花开花的位置在茎上。
花大部分为红色,有些淡粉(接近白色)。
14.凤仙花组成部分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15.凤仙花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三年级下册第1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复习资料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复习资料一.基础知识整理1.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来繁殖后代,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的新的生命。
3.选种要挑选(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4.凤仙花种子要种在(沙土)里,种在约(1厘米深)的土中。
5.凤仙花种子萌发时不需要浇大量的水,在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下会萌发。
6.凤仙花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播种凤仙花的最佳时期是(4月),花期是(6、7、8三个月)。
7.种植了我们的凤仙花,我们可以用(文字、图画和照片)等方式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8.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9.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0.研究植物根的实验中,在试管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为了(不让水分蒸发),实验证明植物的(根有吸收)的作用。
11.植物的生长发育不仅需要(水),还需要(养料)。
12.刚出土的凤仙花的第一对叶(不是真正的叶)而是(子叶),它给种子的萌发提供养料,之后,会萎缩脱落,它与以后长出的叶子是(不同)的。
13.植物的叶在茎上(交叉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14.植物的(绿叶)可以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植物(从根部吸收的水)和空气中的(二氧[yǎng]化碳[tàn]),制造(氧气)和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这样的过程叫植物的(光合作用)。
15.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和(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茎内有许多的(小管子),所以有运输的作用。
叶子上的养料通过茎是(从上往下)运输的,根部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是(从下往上)运输的。
16.植物的茎有(垂直)于地面生长,如:(凤仙花的茎、杨树的茎);也有(匍匐)在地面生长,如:(南瓜的茎、红薯的茎);也有(攀援)物体向上生长,如:(葡萄的茎);也有(缠绕)物体向上生长,如:(牵牛花的茎)。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知识总结1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知识总结第1课时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1.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
2.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3.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种子是由种皮和胚构成的,其中胚又包括胚芽、胚根和子叶。
4.种子里重要的是胚,它能生长发育成一株植物。
5.我们可以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
第2课时种植凤仙花1.凤仙花的种子是椭圆形的,黑褐色,般在3、4月份播种,在6、7月份开花,凤仙花的茎是什么颜色,将来就开什么颜色的花。
2.种子萌发的条件: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
3.挑选饱满、没有受过伤的凤仙花种子,种到花盆里的过程:4.我们可以做一个种植杯来观察种子在土壤中的变化。
第3课时种子长出了根1.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总是向下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活动一种子的萌发将种子按照不同的方向放置,定期浇水,观察根的生长情况。
我们种下去的凤仙花种子吸水膨胀,种皮破裂后,长出了一小根白色的“芽”,即根。
随着时间的推移,根越长越长,并长出细细的分叉。
发现:无论把种子按照什么方向放置,根都会向下生长。
2.选择饱满的、没有受过伤的种子才会有利于种子萌发,从而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植物萌发先长出了根。
3.根芽是从植物的根上长出来的幼芽。
4.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植物的根系可以分为两类:直根系和须根系。
变态根是由于功能改变引起的形态和结构都发生变化的根。
主根、侧根、不定根都可以发生变态。
6.不同的植物,根的形态也不同。
7.探究根能否吸水的实验。
实验材料:试管、红色水、植物油、棵带根的植物实验步骤:①选择棵带根的植物装人有水的试管中;②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红色水中;③在水面上滴一些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并在在水面处做好标记;④一天后,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知识点总结

第⼀单元《植物的⽣长变化》知识点总结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第⼀单元《植物的⽣长变化》1.1种⼦⾥孕育着新⽣命1.植物是⽣命的主要形态之⼀。
2.绿⾊开花植物⼏乎都是从种⼦开始新⽣命的。
3.各种种⼦的外形特点植物的种⼦名称外形特点番茄的种⼦⽔滴形,黄⾊,表⾯粗糙。
黄⽠的种⼦橄榄形,乳⽩⾊,表⾯平整。
蚕⾖的种⼦类似⼈脚的扁平状,表⾯平整,前端有眉状⿊⾊种脐。
苹果的种⼦扁⽔滴形,前端尖细,⿊褐⾊,表⾯平整。
红松的种⼦⼀头⼤⼀头⼩,种⽪坚硬。
冬⽠的种⼦卵形,⽩⾊或淡黄⾊,扁平。
枣⼦的种⼦两头尖,中间⼤,黄⾊,种⽪坚硬,凹凸起伏⼤。
4.浸泡过的种⼦与没有浸泡过的种⼦之间的区别:浸泡后的种⼦变⼤、变软,种⽪颜⾊变浅……5.观察种⼦的外部特征时需要综合运⽤多种感官,并⽤⽐较的⽅法才能观察到种⼦更多的特征。
①看:⽤⾁眼观察种⼦的颜⾊、形状和⼤⼩及其他显著特征,然后⽤显微镜观察颗粒较⼩的种⼦的特征。
②摸:⽤⼿摸摸种⼦的软硬、光滑程度。
③闻:⽤⿐⼦闻⼀闻种⼦的⽓味。
④测量:了解种⼦的重量、体积等。
⑤观察记录: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可以发现它们的形状、⼤⼩、颜⾊等特征各不相同。
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6.作为⼀粒种⼦,基本上都包括种⽪、胚、胚芽、胚根、⼦叶等⼏个部分。
7.种⼦是由种⽪和胚构成,胚是构成种⼦最重要的部分,是新植物的幼体,它是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叶四部分所组成。
种⼦萌发后,胚根形成植物的根,胚芽形成植物的茎和叶。
8.不同植物的种⼦形状、⼤⼩、颜⾊、光滑程度、软硬程度、⽓味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9.虽然不同植物的种⼦,外部形态存在很⼤的差异,不过种⼦的内部结构⼜有相同之处,⼀般来讲植物的种⼦都包括种⽪、胚、胚根、胚芽、⼦叶⼏个部分。
10.种⼦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种⽪具有保护作⽤,胚是种⼦的重要部分,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叶具有储存或转运营养物质的作⽤。
由此看出种⼦中的胚将来发育成新的植物体,所以胚是植物幼⼩的⽣命体。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总汇

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第一章植物的生长变化一、概念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但我们熟悉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 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4、种子萌发先长根 再长茎和叶 植物的根向下生长 根的生长速度较快。
5、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 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6、凤仙花的叶子都是平展的 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 是为了吸收更多的阳光。
7、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到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8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 种子→发芽→生长→出现花蕾→开花→果实成熟这几个阶段。
9、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
10、凤仙花等植物的茎是垂直地面向上生长 叫直立茎 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它物体上向上生长 这样的茎叫缠绕茎 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 这样的茎叫攀缘茎 红薯的茎平卧在地面蔓延生长 这样的茎叫匍匐茎。
二、简答;1、根向什么方向生长 与种子放臵的方向有关系吗答 根向下生长 与种子放臵的方向没有关系。
不同方向放臵的种子 萌发出的根总是向下生长。
3、什么是光合作用答 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 并释放出氧气。
这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4、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答 根能够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植物的叶子的作用。
答: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 叶子能为植物提供“食物”——养料。
植物的养料能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
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 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了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后来实验证明这是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
教科版四下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知识点

教科版四下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知识点第一课《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1.绿色开花植物从(种子)开始新生命,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来繁殖。
2.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
3.种子由(种皮、胚)等组成,其中胚又分为(胚芽、胚根、子叶)等部分。
4.种子的(胚)有可能发育成植物。
5.(综合运用感官)并用(比较)的方法能观察到种子更多的特征。
第二课《种植凤仙花》1种植凤仙花,应该挑选(饱满)、(没有受过伤)的种子。
2.凤仙花的最佳播种时间是每年(4月份)。
3.凤仙花种子在泥土里的种植深度约(1厘米)比较合适。
4.种子萌发的基本条件有(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等。
5.观察植物的记录方法有(填写记录表、写观察日记、拍照、画图、尺子测量)等。
第三课《种子长出了根》1.根的作用实验中,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是为了(防止水蒸发)。
2.研究根的作用实验中,看到试管中(水位下降),说明水被(根)吸收了。
3.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
4.不同植物的根的形态特征不同。
5.植物的根系可以分为(直根系、须根系)两大类,直根系有很明显的主根,比如(凤仙花、萝卜、油菜),须根系只有一系列粗细均匀的根系,比如(葱、蒜、水稻)等。
6.植物的根主要作用是(固定植物体),并从土壤里(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7.植物的根在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显著变化称为(变态根),比如(萝卜、番薯、玉米、榕树)都有变态根。
第四课《茎和叶》1.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2植物的叶有(吸收阳光、蒸腾水分)等作用。
3.凤仙花的叶子(平展)、(交叉)生长,能更好地接收(阳光)。
4将凤仙花的茎浸在红墨水一段时间后,(横切)时会看到横切面上许多(小红点),(纵切)时会看到纵切面上许多条(红线)。
5植物叶的形态与生活环境相适应。
生活在沙漠的(仙人掌),叶子退化成(刺状),为了(减少水分蒸发);(香蕉树)生活在水分充足的热带地区,叶子(宽大),有利于(蒸发体内的水分) (松树)生活区域比较广泛,(针形叶)可以(减少水分蒸发)。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知识点总结与实验

教科版四下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一、科学概念1.种子都有种皮、胚。
其中胚将来发育成植物,包括胚根、胚芽、子叶、胚轴;种皮具有保护作用。
2.选种时要挑选饱满、没有受过伤的种子。
3.种子的萌芽需要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4.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有吸收水分和固定植物的作用。
根有直根系、须根系、变态根三类。
5.植物叶的作用:吸收阳光、蒸腾水分;植物茎的作用:支撑植物、运输水份和养料。
6.花主要由花萼、花瓣、雌蕊、雄蕊组成。
有这四部分组成的花叫完全花,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不完全花。
雌蕊和雄蕊可以授粉繁殖。
5.植物的果实由果皮和种子组成。
果皮的作用是保护种子,使种子正常发育,种子的作用是繁殖后代。
7.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有:①弹力传播:如凤仙花、蚕豆等;②动物传播:如苍耳、葡萄等;③风力传播:如蒲公英、柳树等;④水力传播:如莲蓬等。
7.运动相同的(时间):距离(长),运动(快);距离(短),运动(慢)。
8.绿色开花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不断发生变化,发育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
9.植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植物的一生中会经历种子萌芽、幼苗生长发育、开花结果以及衰老死亡的过程。
其中幼苗期和营养生长旺盛期生长较快,进入开花结果期,生长缓慢、接下来不再生长。
二、实验实验一:收集各种植物的种子,观察并记录它们的外部特征实验器材:花生、玉米、绿豆、红豆、小麦、香豆、凤仙花等植物的种子、放大镜实验目的:了解不同种子的外部结构的不同点。
实验步骤:①用肉眼观察种子的颜色,大小、形状及其他显著特征;②用手摸一摸种子的软硬、光滑程度;③用鼻子闻一闻种子的气味;④用放大镜观察较小的种子的特征;⑤记录观察的数据。
实验结论:不同种子在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各不相同实验二:观察种子在土壤中发生的变化实验材料:种植杯、种子,卫生纸、土槐、水实验目的:观察种子在土壤中的变化实验步骤:①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卫生纸,装进一些土壤,使卫生纸贴住杯壁;②把种子放在杯璧和卫生纸之间,向土壤中浇适量的水,不要让种子浸在水里;③做一个植物生长变化的观察计划,根据植物生长的时间,做好观察记录。
(完整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知识要点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复习要点第1课植物新生命的开始1.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2.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要充分利用各种感官,除了看一看,还可以摸一摸、捏一捏、闻一闻等。
对于那些颗粒较小的种子,还可以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3.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4、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的,但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第2课种植我们的植物1.凤仙花的播种方法:1)选种(饱满无损)→2)放土(瓦片盖住出水孔)→3)下种:按坑(2厘米2、3个)、下种(每坑一粒)、盖土→4)浇水(适量)2.观察种子在土壤中生长变化的方法:1)纸贴透明杯内壁,再装土2)种子放在纸与杯壁间,种子多方向3)浇水土壤中,种子莫浸水4)每天坚持做观察记录,记录内容包括:a.种子先长出什么,再长出什么b.不同方向放置的种子根的生长方向c.每天测量一次根的长度第3课我们先看到了根1.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2.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
3.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4.在研究根的作用实验中,在水的上面滴一层油的目的是封住水,防止水份蒸发。
5.试管中的水量减少,因为水面被植物油密封,水不可能是蒸发后变少的,说明根将水吸收到了植物体内。
6.凤仙花种子萌发时,最先出土的第一对“叶子”是子叶。
第一对“叶子”和以后长出的叶子(真叶)是不同的。
第4课种子变成了幼苗1.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
2.植物叶在茎上的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从上往下看凤仙花的叶水平分布的情况。
可以看出植株叶片交叉生长,伸向四面八方,原因是为了能最大限度地接受太阳光。
3.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的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光合作用制成的;光合作用的公式:4.如右图,钟罩内空气不流通,小老鼠怎么没有被憋死?答:因为盆栽植物的绿叶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钟罩内和小老鼠呼出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给小老鼠,这个过程能长时间循环,所以小老鼠不会很快被憋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复习要点
一、《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1.植物在它们的新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长成一棵植物。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但种子的里面是相同的,都有胚根和胚芽。
二、《种植我们的植物》
4.播种方法: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选种要挑选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5.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需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多项工作。
除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每天记录一次根的长度之外,从芽出土开始,每周还应测量一次凤仙花植株的高度,观察叶的形状和数量,并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6.怎么才能看到种子的变化过程呢?答:1.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纸,装进一些土壤,使纸巾贴住杯壁。
2.把凤仙花种子放在杯壁和纸的中间(不同的方向都放置种子)。
3.往土壤中浇适量的水,不要让种子浸在水里。
7.种植了凤仙花以后,我们可以用文字、图画和照片等方式写观察日记。
三、《我们先看到了根》
8.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根的生长方向与种子放置的方向没有关系。
9.我们给凤仙花浇水时,一般可以往凤仙花周围的土壤上浇水。
10.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1.为什么不容易将萌发的植物幼苗移到花盆中?
答:植物的根因其根毛插入土壤中,所以往外移植时不是很容易。
12.实验:研究植物根的作用
实验材料:有水的试管、带根的植物、植物油
实验步骤:1.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2.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3.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4.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试管中的水位下降了,水变少了。
实验结论:植物的根将水吸收到了植物体内。
四、《种子变成了幼苗》
13.植物的生长发育不仅需要水,还需要养料。
14.刚出土时凤仙花叶的样子:很小、低头、合拢。
15.凤仙花长出的第一对叶子和以后长出的叶子有什么不同?
答:第一对叶子厚实,小,圆形,浅绿色,光滑,无明显叶脉;后面长出的叶子薄,大,长椭圆形,绿色,有点粗糙,边缘锯齿状,有明显叶脉。
16.凤仙花出土时长有的第一对叶片是由种子的子叶发育而来的;第二对和以后的叶子是由叶芽发育而来的,称为真叶。
17.凤仙花的叶在茎上是怎样排列的?答:前后、左右对齐(对生)。
18.凤仙花叶子在植株上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答:叶片交叉生长,伸向四面八方。
19.为什么植物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
答:是为了能最大限度地接受阳光。
20.植物的叶子和幼小植物的茎为什么大部分是绿色的?
答:因为它们的叶片里有许多微小的绿色颗粒,称为叶绿素,它是植物细胞叶绿体中的一类重要绿色色素。
21.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
22.1771普里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后来,实验证明这是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
23.如右图,空气不流通,小老鼠怎么没有被憋死?
答: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
养料,并释放出氧气来,小老鼠吸进氧气,又呼出二氧化碳给绿
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小老鼠没有憋死。
五、《茎越长越高》
24.实验:植物茎的作用
实验材料:一段新鲜的芹菜、装有红色水的烧杯
实验步骤:1.将芹菜放入烧杯中;2.观察芹菜的变化;3.将芹菜横切开,观察它的横切面。
实验现象:芹菜的横切面上出现小红点。
实验结论:植物的茎能将根吸收的水分从下往上运输。
25.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六、《开花了,结果了》
26.当凤仙花不再长高或增长缓慢时,就意味着它快要开花了。
27.凤仙花的果实在开花的地方结出,果实呈纺锤形,有白色的茸毛。
在果实成熟的过程中,颜色由绿色变成黄褐色,成熟的果实只要轻轻一碰,就会自动裂开。
28.花包括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等部分。
29.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花要经历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果实是由花的雌蕊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
七、《我们的大丰收》
30.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
31.一粒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下发育成一株植物,并结出许多种子,绿色开花植物就是这样不断繁衍的;植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会经历种子发芽期、幼苗期、营养生长旺盛期和开花结果期。
32.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植物会不断发生变化,会发育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
33.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八、《资料库》
34.茎的切面多数为圆形,但有些植物的茎却呈四方形,如蚕豆、金钱草等,少数植物的茎呈扁平状,如仙人掌。
35.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它是茎最本质的特征。
在看不到节时,可以根据什么地方长叶来确定节的位置,因为叶是生长在节上的。
36.凤仙花等植物的茎垂直地面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直立茎;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缠绕茎;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生长,叫攀缘茎;红薯的茎平卧地面蔓延生长,叫匍匐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