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ⅰ人教新资料第九单元第3课百日维新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ⅰ人教新资料第九单元第3课百日维新教案

第三节百日维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学习《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了解西方列强侵略方式的变化及影响。

⑵、学习清政府的统治危机,理解经济、政治危机之间的关系。

⑶、理解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与戊戌变法出现之间的关系。

⑷、比较分析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戊戌变法运动出现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问题探究、比较分析、情境再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艰难的探索,来挽救民族危亡,从而激发学生高尚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百日维新的背景及其基本内容。

难点:对百日维新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新课导入〕采用谈话导入法:

拿破仑关于中国有一句名言,“中国是头睡狮,就让它永远睡下去吧!”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确实像一头睡狮,但鸦片战争的炮火使这头睡狮逐步醒来。鸦片战争导致新思想的萌发,甲午中日战争导致更多的中国人醒来。

随着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水平有了质的飞跃,维新运动由理论宣传进入政治实践阶段。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异想天开地想要依靠光绪皇帝的支持来进行一场旨在改变中国危局的维新变法运动。

由此导入新课学习。

(二)出示目标

(三)精讲点拨,合作探究

(一)戊戌变法背景:

第一步知识分析:

〔1〕甲午战争后,列强瓜分中国,

这样,中华民族真正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

〔2〕维新运动由理论宣传转入政治实践:

〔1〕康有为改变维新变局的两次上书:

⊙《上清帝第五书》〔1897年〕:

⊙《上清帝第六书》〔即《应诏统筹全局折》,1898年〕:

〔2〕康有为向光绪帝进呈《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坚定光绪帝维新变法的决

〔3〕康有为发起组织保国会:

时间、地点:1898年,北京

宗旨:“保国、保种、保教”

性质:初步具有资产阶级政党的性质

分会:保浙会、保川会、保滇会等

⑷封建官僚希望变法图强

第二步:学生探究

材料一:

材料二: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那么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希望“变法三年可以自立”的历史背景。

答案见学案

【二】百日维新:

1、开始标志: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1898年6月〕

2、基本内容:

戊戌变法又称戊戌维新或维新运动,运动的高潮发生在1898年,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康有为推行新政、实施新法。

维新变法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定国是诏〕为能顺利地推行新法,光绪帝破格提拔了一批有才识的维新人士,组成了以维新派为主的推行新政的核心。

提问:“百日维新”的主要措施有哪些?学生阅读教材后,概括指出:百日维新”的基本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方面。然后师生共同逐项分析主要内容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得出对百日维新评价的结论,并对某些概念稍作解释:如官民所指范围、预算决算等〕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一:“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反映了哪些人的愿望?

人民、当官的。

问题二这里的“民”具体指什么人?

“民”指的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开明地主,所以,政治方面的改革就是让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机会参与政权,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愿望。

问题三经济方面的改革会起到什么作用?

〔概括〕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

问题四文化方面的改革呢?

〔概括〕有利于文化、教育、科技的发展,有利于西方科技的传播。

问题五军事方面会产生什么影响?

学习西方先进的训练方法,增强国防力量等。

从光绪帝在百日维新期间颁布的一系列变法诏书看,他虽然采纳了维新派提出的一些主张,但却根本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制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只字不提建立君主立宪制这个要害问题,提问:这是为什么?

学生阅读思考后,教师概括指出:这充分说明光绪帝的变法诏令决不是在实行一种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路线。这也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行动比他们的宣言落后了。变法只局限在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广大民众,因而没有形成变革旧制度的巨大力量。

知识入网

3.进步意义

光绪皇帝的变法上谕,基本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愿望与要求。提问:为什么说“百日维新”基本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愿望与要求?学生阅读思考后,教师概括指出:光绪帝没有采纳维新派“行宪法,大开国会”,设立制度局等激进主张,但在政治允许一定的言论自由,在经济上制定了一些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在文化教育上采取了一些打击旧学、提倡新学的措施。这基本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愿望与要求,这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给民族资产阶级提供了参与政治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资料回放】社会上对百日维新的评价

戊戌变法实施仅几月间,就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效果,激荡神州、振奋人心,出现了“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晡乃罢。阅览奏章,犹不能尽。”〔梁启超《戊戌政变记》〕的局面。该年上海出版的英文《字林西报》(NorthChinaDailyNews)报道:“激进的改革举世为之震惊,第一他们终止了对外国人的传统憎恶和闭关自守的政策,鼓吹与列强友善与结盟的政策,倡导全国开放;第二他们改革了那个愚蠢傲慢、自称世界第一的教育制度;第三不复以中国文明与制度为自满,维新派在各个部门都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比起这个青年中国来,就连日本的明治维新也堂乎其后。”西方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多位评论家都对康先生倡导的改革给予极高的评价,著名汉学家费正清(JohnKingFairbank)在其主编的《Cambridge:ChinaHistoryofThelateChing1800~1911》〔《剑桥晚清史〔1800~1911〕》〕中说:“康有为政治纲领的目标是一系列政治改革,这些改革如果付诸实施的话,等于一场‘来自上面的根本性革命’──那今日中国早就不是贫弱的样子了!”

〔4〕【合作探究】百日维新的特点

〔1〕从方式上看:变法要用西方和日本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军事制度模式,对中国传统的旧制度进行改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