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建筑的改造策略-陈洋
高校废弃工业厂房可持续改造的环境行为学研究
高校废弃工业厂房可持续改造的环境行为学研究
任凯;陈洋
【期刊名称】《城市建筑》
【年(卷),期】2017(000)026
【摘要】废弃工业厂房是高校文化底蕴和创造潜力的重要载体.目前,针对废弃厂房的可持续营造缺乏整体性及数据支持,难以高效指导改造实践.本文以环境—行为学理论为基础,界定出高校废弃工业厂房可持续改造的三大要素:广义的环境—行为互馈关系、量化的再利用价值评价体系、学生行为的多样化及互联性.本文以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废弃厂房片区改造为研究对象,改造目标是"混合学科创新工作坊",对以上三大要素如何贯穿于"工程坊"进行概念设计,随后通过空间句法、混合功能这两个环境行为学工具,对三大构成要素做了量化表述与评价,并将废弃工业厂房改造的可持续性划分为6个等级,初步建立了高校废弃工业厂房可持续改造的评估与测度体系.
【总页数】5页(P28-32)
【作者】任凯;陈洋
【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城市自然灾害性废弃空间的景观改造分析与研究——以意大利LAVAGNA(拉瓦尼亚)市城区防汛河道废弃空间景观改造为例 [J], 高原
2.第三场所可持续营造的环境行为学研究——基于室外环境-行为互馈共生分析与选择性行为验证 [J], 任凯;徐磊青
3.废弃场地的主题公园景观改造设计研究--以废弃铁路的主题公园改造为例 [J], 李园园;王庆斌
4.第三场所可持续营造的环境行为学研究——基于室外环境—行为互馈共生分析与选择性行为验证 [J], 任凯; 徐磊青
5.基于可持续原则的工业厂房改造探究 [J], 吴嘉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房屋使用安全管理立法建议
我国房屋使用安全管理立法建议陈洋 郑胜蓝 陆珏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近年来房屋安全事故频发,致使人民生命财产受损,房屋使用安全管理亟待加强。
首先梳理总结了我国房屋安全基本现状特征;其次分析了目前房屋使用安全管理国家与地方的立法现状,并指出了房屋使用安全管理领域尚未出台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缺乏针对性法律规定、缺少相关主体责任规定、缺少有关强制性规定等方面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快房屋使用安全管理立法程序、立法主题为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使用管理等观点,解决了房屋使用安全责任主体、使用安全管理制度规范、使用安全防范和监督管理、政府房屋使用安全公共服务责任、房屋使用安全行政处罚力度等五大立法核心问题。
关键词:既有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全生命周期管理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9138-(2018)11-0061-66 收稿日期:2018-07-10作者简介:陈洋、郑胜蓝、陆珏,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
基金来源: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科技攻关项目,项目编号17DZ1203700;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城乡建设部课题《既有房屋综合管理研究》。
在房屋建筑领域,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存在重工程建设轻使用管理的现象,工程建设阶段的法律法规较为健全,建成后使用阶段的法律相对滞后。
近年来,我国房屋安全问题凸显,每年均有房屋倒塌事故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特别是2014年4月4日,浙江省宁波奉化市锦屏街道一幢5层居民楼发生坍塌事故,将房屋安全面临的严峻现实再一次摆在了我们面前。
房屋建筑的安全使用,不仅关系到城市的运行安全,更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随着城市化建设发展,我国正从建设高峰期向使用和维护的高峰期转变,加强既有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管理工作变得更加迫切,房屋使用安全管理亟待加强,房屋使用安全立法问题亟待深入研究。
1 我国既有房屋安全现状据有关统计推断,截至2016年底,我国国有土地上既有房屋建筑面积总量已达560亿平方米,且增速较快,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我国每年新建房屋竣工面积均超过38亿平方米,其中2014年竣工建筑面积达42.34亿平方米。
类型学思路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的运用——以上海老城厢方浜中路街区城市设计为例
下面以里弄类型和院落类型为例,图解分析设计中肌理类 型的还原转换及组合的可能性: (图4)
图4肌理类型的还原、转换及组合可能性示意
图8整合创新原则设计案例
图6功能导向原则设计案例
图7关联拓展原则设计案例
万方数据
图9重组后的肌理类型分布
2007年第1期总第167期囊鼬免辊制孥列
图10街区规划总平面
需要指出的是,历史地区是一个复杂的空间和社会系统. 它的特征不仅体现在建筑形式、空间形态等物质元素所表现出 的城市肌理上,而且包括城市功能、社会结构、生活形态和文 化内涵等非物质元素,仅依靠类型学方法得到的类型“菜单”. 最终并不能包容传统空间形态与城市活动的各个方面。这里讨 论的只是空间肌理的一个物质层面。历史地区在更新过程中面 临的所有问题,也不可能只通过类型学这一手段得到解决。当 然,对于在过程中的组织分类是否全面和完善,怎样借助其他 设计手段实现原形与其变体的类型转换之间的互动关系等问 题.仍需不断探索求证。
地块边界对城市肌理和空间特征的影响不能忽视。这些边 界的形成有自然条件所制约,或是当时的经济、政治或文化因 素所致使,正是这些历史文化传统,才塑造了历史地区风貌的 骨架。它是各种空间类型存在的基本前提,也是城市肌理生存 的土壤。因此,在城市设计中,地块边界的确定是以最小的肌 理类型单元为依据的(图5)。
方浜中路街区内用地功能混杂,物质环境老化,各种类型的现代建筑已对整体 风貌构成了较大的破坏,街区居民现实生活的迫切要求与历史遗存衰微的物业价值 与效用形成巨大反差。
谈住宅建筑的隔声降噪措施
谈住宅建筑的隔声降噪措施作者:张莉来源:《中国房地产业·下旬》2020年第06期【摘要】基于绿色环保背景下,各行业开始重视绿化环保技术研发,力求通过技术创新解决生态环境污染问题。
从建筑行业方面分析,住宅类建筑在设计规范与室内噪声控制办法中提出了具体的隔声性能要求。
然而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住宅建筑隔声降噪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本文以住宅建筑为视角,阐述了噪声影响的基本表现,分析了住宅建筑隔声降噪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深入探究了住宅建筑隔声降噪有效措施。
【关键词】住宅建筑;隔声降噪;有效措施1、住宅建筑噪声影响的基本表现1.1城市交通噪声不断加剧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尤为突出,而且市内公交线路、轻轨线路等的不断建设,使城市被交通噪声所包围,尽管使人民的出行更加便利,也拉动了城市经济增长,但是也进一步放大了城市噪声问题,近些年来由于噪音引发的法律事件在不断增多。
1.2住宅建筑隔声材料性能不佳如今我国出台了许多住宅建筑规定,为了能够有效保护农用耕地资源,明文禁止生产制作黏土砖,所以住宅建筑应选用新型材料,比如轻质板隔墙等,新型材料具备很多优势,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隔声性能相对比较差[1]。
同时,在进行住宅建筑设计时因为设计师盲目地追求产品外形,而忽视了隔声降噪,加之在施工中选择隔声性能不佳的材料,从而对住宅建筑隔声效果造成严重影响。
1.3噪音设施增多针对住宅建筑设计而言,往往会忽视配套设施的噪音问题,如电梯、地下室与空调外挂机等都会产生噪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住的舒适度。
2、住宅建筑隔声降噪面临的主要问题以住宅建筑为例,通过分析其隔声降噪具体情况,归纳与总结出了隔声降噪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设计环节问题关于住宅建筑设计而言,必须综合分析项目地各项影响因素,保证建筑布局规划与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从而才能够实现住宅建筑的有序、有效施工。
从住宅建筑平面布局与设计方面分析,电梯、楼道、设备机房等与室内的距离比较近,如果管道或者是设备出现了噪声问题,就会直接传入到室内,从而造成室内噪声污染[2]。
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改造技术标准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改造技术标准研究
魏运;陈炎;赵华伟;杨军;程晏
【期刊名称】《都市快轨交通》
【年(卷),期】2024(37)1
【摘要】既有线改造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未来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长期任务,而技术标准是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改造工程立项、设计与实施的重要依据。
梳理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标准体系现状,分析现行标准对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改造项目工作流程各环节的适应性。
针对当前城市轨道交通标准体系下现行标准对既有线改造存在覆盖面不全、适用性不足、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提出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改造技术标准体系构建的两种思路与方案,以及标准体系建设与标准制定的原则。
围绕改造判定要求、改造设计要求、改造施工要求、验收与运营前安全评估要求、后评价要求等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改造技术标准编制的重点进行探讨。
【总页数】8页(P28-35)
【作者】魏运;陈炎;赵华伟;杨军;程晏
【作者单位】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地铁运营安全保障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31
【相关文献】
1.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上木枕道岔改造——合成轨枕抽换木枕可行性研究
2.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改造方案的比较分析研究
3.浅议既有线扩能改造总体建设方案研究与主要技术标准选择
4.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路信号系统更新改造方案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模式研究——以西安市陕西重型机械厂改造规划设计为例
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模式研究——以西安市陕西重型机械厂改造规划设计为例金鑫;陈洋;王西京【摘要】随着对工业遗产价值的认知,探索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途径,已渐成为国内外城市延续历史文脉、彰显特色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城市工业厂区搬迁后被转化为居住用地的比例呈压倒性趋势,如何将居住区开发和工业遗产保护紧密结合,是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课题.该文通过西安市陕西重型机械厂改造规划的设计研究,提出工业遗址区的居住区规划设计思路和框架.从厂区资源、规划定位、社区需求以及经济性诸方面确定厂区的更新策略,探寻工业遗产保护与居住区道路系统、绿化系统、公建系统、空间环境系统规划设计的契合点,构建具有鲜明工业文化特色的现代居住社区.【期刊名称】《华中建筑》【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5页(P80-84)【关键词】工业遗产保护;居住区规划;工业文脉;城市特色;城市可持续发展【作者】金鑫;陈洋;王西京【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西安交通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13随着对工业遗产价值的认知,将工业遗产加以保护,探索其更新再利用途径,已渐成为国内外彰显城市特色、延续历史文脉的重要举措。
对具有重要价值的工业遗产,国内外普遍采取建立行业博物馆、开展工业遗产旅游、营造文化商业景区等更新利用方式[1],对其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相对成熟。
而随着城市发展,大量具有一般价值的工业厂区将开发为居住区,成为主导趋势,如北京工业企业搬迁后,居住用地的转化率高达75%[2]。
多数在旧厂区开发住宅项目由于缺乏遗产保护意识及相关研究,加之片面追求经济效益,采用完全拆旧建新的模式,导致工业遗产在房地产开发中迅速消失。
因此,如何将居住区开发和工业遗产保护紧密结合,是当前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本文试以陕西重型机械厂(以下简称陕重厂)为例探讨居住区规划中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方法。
既有住宅建筑隔声降噪改造标准解读及案例
既有住宅建筑隔声降噪改造标准解读及案例王英;陈洋;郭戈【摘要】针对既有住宅建筑隔声降噪改造,对隔声降噪改造设计及其效果评估中室内声环境噪声限值,以及外窗、户门、外墙、楼板等住宅建筑构件的隔声量限值应依据的标准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考虑规范适用范围、住宅室内允许噪声级及住宅建筑构件空气声计权隔声量要求等方面,全国范围的既有住宅隔声降噪改造可依据《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2010)中的规定执行;上海市的既有住宅隔声降噪改造可参考《住宅设计标准》(DGJ 08—20—2013、J 10090—2013)的规定执行.选择上海市两栋既有住宅,应用《住宅设计标准》进行隔声降噪改造,改造前后室内外声环境噪声监测表明,标准对改造设计及评价具有很好的指导性,在既有住宅隔声改造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期刊名称】《住宅科技》【年(卷),期】2017(037)010【总页数】5页(P24-28)【关键词】既有住宅;隔声降噪改造;控制标准【作者】王英;陈洋;郭戈【作者单位】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0 引言近年来,随着政府对环保工作的重视,与噪声控制工作相关的专业技术标准也相继颁布执行。
目前,在噪声控制评估标准方面,国内环境保护部门制定的《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和《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GB 9660—88)分别适用于一般声环境和机场周围区域的声环境质量评价与管理;在既有住宅隔声降噪改造方面,我国有多部标准,如国标《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2010)、《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等。
然而,各规范对住宅室内环境噪声限值以及建筑构件隔声量的要求并不一致。
在既有住宅建筑的噪声控制设计和效果评估中,选何标准作为依据明确室内环境噪声限值及建筑构件隔声量,目前还有一定的争议,值得进一步探讨,从而为我国既有住宅建筑隔声降噪改造设计和评估提供技术支持。
浅析既有建筑改造的方法与策略朱洪燕
浅析既有建筑改造的方法与策略朱洪燕发布时间:2021-08-03T03:16:33.32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21年8期作者:朱洪燕[导读] 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是现今建筑业发展的需求,也是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建筑亟待解决的问题,处理好既有建筑改造,可以有效的节约资源。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朝阳区 100013摘要: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是现今建筑业发展的需求,也是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建筑亟待解决的问题,处理好既有建筑改造,可以有效的节约资源。
笔者近年参与了北京大量项目的设计改造,并对这些项目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总结,得出一些既有建筑改造的理论与方法,以期待为今后的改造项目提供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既有建筑;改造设计;利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放缓以及老龄化城市的加快,既有建筑改造变的越来越需要和迫切。
在北京存在很多老旧建筑,需要我们建筑师赋予其新的功能,新的生机。
如何做好既有建筑改造再利用,是摆在我们建筑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以下对既有建筑改造优点、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造方法做了相应的阐述。
一、既有建筑改造的优点(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首先,既有建筑的改造,在成本方面,不存在大规模的土建施工,节约了投资成本;在时间方面,既有建筑改造只是在原有建筑基础上做相应的改造,缩短了整个施工的周期;在文化保护方面,既有建筑改造一般都能比较好的延续原有建筑及周围环境的文脉,不会对周围空间带来比较大的冲击和影响;在环境保护方面,既有建筑改造一般扬尘较少,对周围空气质量没有大的影响。
(二)既有建筑改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笔者在近来的项目改造中,发现每个既有建筑改造项目存在着各自独特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并不能用一种方法就可以解决。
我们需要在满足设计规范的前提下,根据具体项目具体对待。
比如笔者接触的某办公大楼,原始功能为某单位办公楼,业主需要把其中两层改成实验室,这种改造改变了建筑原有使用功能,需要进行结构检测。
根据现有规范,需要进行整体加固,而业主只是想进行局部两层改造,不想整个大面积加固改造,所以,就存在着设计与业主意愿矛盾的情况。
加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修缮管理的几点思考
加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修缮管理的几点思考
蔡乐刚;陈洋
【期刊名称】《住宅科技》
【年(卷),期】2010(030)006
【摘要】自2003年<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实施以来,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针对目前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中保护性修缮管理尚存在如保护专项资金等方面的不足,对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修缮改造管理体制优化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总页数】4页(P21-24)
【作者】蔡乐刚;陈洋
【作者单位】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保护优秀历史建筑留住上海城市发展脉络——市人大常委会审议《上海市历吏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草案)》 [J], 蔡宝瑞
2.关于加强居住类优秀历史建筑修缮工作的几点思考 [J], 徐尧;汤琮璀
3.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制度探索——以《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修缮技术规程》的研究为例 [J], 丁援
4.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关于《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保护条例(草案)》的审议意见报告——2018年11月20日在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 [J], 崔明华
5.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老旧校舍的修缮改造实践 [J], 王治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历史建筑保护性改造与再利用设计策略2
历史建筑保护性改造与再利用设计策略2历史建筑保护性改造与再利用设计策略2历史建筑的保护性改造与再利用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考虑到建筑的历史价值、文化遗产保护、功能需求、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设计策略,旨在实现历史建筑的完整保护和有效利用。
首先,保护性改造的设计策略要遵循历史建筑的原有结构和风格。
这意味着在改造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对建筑原有结构和形式的破坏,保留建筑的历史特色。
设计师应充分了解建筑的历史价值和文化背景,根据这些历史元素来指导改造设计。
其次,再利用的设计策略应考虑到建筑的功能需求。
历史建筑可能用途陈旧不再适应现代需求,因此需要通过改造来适应新的功能。
在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到建筑的现状和未来发展需求,使其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功能的空间,例如将教堂改造为图书馆或文化艺术中心。
另外,历史建筑的改造应注重可持续发展,尽可能利用可再生材料和绿色技术。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还可以降低运营成本,并提高建筑的环境性能。
设计师可以考虑使用太阳能、雨水收集系统等可再生能源技术,以及采用可持续建筑材料,如再生木材和可回收材料等。
此外,历史建筑的再利用还需要考虑到与周边环境的整合。
设计师应将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使其与周围的街景和景观相协调。
建筑的外观和色彩选择应与周围的建筑保持一致,且重要的历史元素应在设计中得到突出展示。
最后,为了保护历史建筑的完整性,还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维护计划。
这包括建立长效机制,定期进行建筑检测和维护,确保建筑的持续可用性和安全性。
同时,还需要加强人文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历史建筑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综上所述,历史建筑的保护性改造与再利用需要多方面的考虑和策略。
设计师应将建筑的历史价值和文化遗产保护作为首要任务,同时注重建筑的功能需求、可持续发展、环境整合等方面,以实现历史建筑的完整保护和有效利用。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保证历史建筑在现代社会中的持久价值和可持续发展。
2012第三届“中联杯”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获奖结果
马老太
为先导的老厂区大院改造模式研究盒院——生活的演进——乡村传统地坑窑社区的更新改造
老“新村”新“老人”——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改造
枕云听涛,泛海人家
生长的巴扎——自主营造体系下的干旱少数民族聚居区更新设计
纽带与置换空间——竹筒屋新生活空间构想
新七十二家房客——外廊式建筑改造
海上吉普赛人之家——海南猴岛疍民社区改造
农田社区——鞍山路小区外部空间设计
老社区新生活——城中村轴线激活
菜³——基于“CSA
村”激活策略
The Dog Community
关系下的老社区改造车·工·坊——自闭症儿童家长的守望
旧窑新居——传统生态聚落的延续与更新
矿区老年“大学城”——徐州权台煤矿社区更新改造设计
地上地下——豫西地坑院整体性更新计划
守望田梯——旅游产业发展背景下的哈尼族社区更新
Date--2012.07.19。
行为经济学视角下城市更新策略——以嘉善县魏塘老工业区城市设计为例
城市更新行为经济学视角下城市更新策略——以嘉善县魏塘老工业区城市设计为例The Strategy of Urban Transformation under the Visual Angle of Behavoral Economics — Taking the Urban Design of Weitang Old Industrial Area of Jiashan County as an Example■ 刘辰阳 LIU Chenyang摘 要:文章以行为经济学为理论视角,剖析产权经济学在城市更新应用中的困境,指出禀赋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城市更新的推进愈发困难,造成地方政府与待更新土地权利人“双输”的局面。
针对当前城市更新中这类典型问题,以嘉善县魏塘老工业区城市设计为例,总结复杂产权关系下大面积城市片区更新的实践经验,并提出促成多方参与的集体行动、设定补偿锚点降低预期、进行温和的助推等策略,以期为新时期我国城市更新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城市更新;老工业区;嘉善县Abstract: Taking behavioral economics as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dicament of application of property right economics in urban transformation, puts forward that more difficulties in promotion of urban renewal is incurred by the incessant accumulation of endowment effect, causing the situation of “double losing” by local government and the owner of land to be renewed. Aimed at that kind of typical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urban transformation, this paper takes the urban design of Weitang Old Industrial Area of Jiashan County as an example, expounds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renewal of large area urban district under complex property right relations, and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ies of enabling multi-stakeholder collective action, setting compensation anchor point to reduce expectations and providing gentle assistance, etc.,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actice of urban renewal in China in the new period. Keywords: behavoral economics; urban transformation; old industrial area; Jiashan County0 引言在城市发展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的新时期,城市更新作为遏制城市扩张、实现精明增长的发展思路,受到广泛重视。
房屋建筑施工中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 陈洋
房屋建筑施工中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陈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市场竞争也更加的激烈起来,尤其是建筑工程方面,想要在本行业内站稳脚跟,就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国家现在十分重视能源和环境问题,而建筑行业想要发展,就必须在建筑工程中注入新型的绿色节能环保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和其他的企业竞争,才能让更多的群众接受和信赖,才能让企业更好往长远发展。
基于此,以下对房屋建筑施工中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施工技术;绿色施工;应用引言绿色施工技术是以节能环保为重点的施工技术,可以合理的降低成本,使整体经济效益提高。
在当前建筑施工阶段中,其科学应用能够完成绿色管理,节省材料,节省土地,节约用水的作用,并能够对自然环境进行很好的保护。
所以,在当前建筑项目施工中一定要运用绿色施工技术,关注节能环保的问题,让陈旧的建筑行业发展模式得以改变,使现阶段社会与人们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所以,增强研究房建项目中应用绿色施工技术具备关键的意义。
1绿色施工技术的发展我们要分析的第二点就是绿色施工技术的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最近几十年来的发展,我国的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对现阶段的环境问题进行解决非常的重要。
建筑行业是我国的经济支柱产业,在建筑工程进行的过程中,环境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对环境也有一定的保护。
但是,绿色节能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对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因此,我国建筑行业要想在未来得到更好的发展,提高建筑行业以及施工单位的人员的整体素质非常重要。
2绿色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现状新时期,房建施工把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主要的重视内容,绿色施工技术可以符合这一要求,在陈旧施工技术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与延伸。
其实,绿色施工概念并不是新生的,建筑部门与承包企业为防止四周民众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也会使用合理科学的技术方法来降噪,环保,绿化等,特别是在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下,更严格的要求施工程序,然而大部分建筑单位使用的态度是消极被动的,有关绿色施工技术的认知也相对片面局限,而且不可以主动积极的投入到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中。
建设大陈岛海洋生态经济区设想与可行性研究
建设大陈岛海洋生态经济区设想与可行性研究发布时间:2011-10-13信息来源:21世纪是海洋世纪。
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海岛作为大陆的延伸部分,在大陆和海洋的交互作用下,具有既不同于大陆,又不同于海洋的环境特点。
它是我国海洋国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殊的海洋资源和环境的复合区域,也是我国国防的屏障和前哨,有着很高的权益、安全、资源和环境价值。
海岛作为连接海洋和内陆的纽带,已成为人类开发海洋的重要领域和桥头堡,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
大陈岛的资源禀赋和国内外海岛成功开发的实践表明,建设海洋生态经济区是实施大陈岛综合开发的重要路子。
一、建设大陈岛海洋生态经济区的重要性、必要性所谓大陈岛海洋生态经济区,就是在保护海洋生态和修补渔业资源的基础上,综合开发海岛的海洋资源、陆域资源和人文景观,使之形成集深水岸线资源开发、风能汐能利用、人工鱼礁、深水网箱养殖基地、休闲渔业、海岛旅游和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工程为一体的海洋经济园区。
建设大陈岛海洋生态经济区,对于保护大陈岛的海洋生态和资源、发展海岛经济、增加渔民收入、加强基层执政能力建设乃至完善台州中心城市功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在大陈岛综合开发领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
第一,建设大陈岛海洋生态经济区是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需要。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海岛一切问题的症结所在。
改革开放以来,大陈渔民抓住机遇,认真落实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是硬道理”这一科学论断,以利用渔业资源为主取得了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由贫穷向温饱并逐步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海岛的面貌同以前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
但是,随着中日、中韩渔业协定的进一步实施和近海、岛礁性渔业资源的严重衰退,海洋捕捞效益每况愈下,生存发展空间不足,大陈岛常住居民也由原来5000多人下降到3700人,与陆地地区相比发展缓慢。
建设大陈岛海洋生态经济区首先就是充分利用大陈岛的海洋资源和陆域资源,有效地改善海洋开发的基础设施和发展环境,拓宽渔业经济的发展领域,培育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解决海岛新时期的发展问题,从而构筑陆海共进的经济发展格局,推动海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居住类建筑为例
陈洋
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 201
分
既有建筑的总量
据上海市2014年的统计年鉴,截至2013年底,上海市国有土地上 各类房屋建筑面积共有110685万平方米。每年竣工面积约4000-6000 万平米左右。
全国目前无精确的统计数据,据估计,2013年,全国国有土地上 的房屋建筑面积大约有400亿平米,每年约增加20亿平米。
既有居住建筑修缮改造总量
2、“十三五”既有居住建筑的修缮改造总量 按照“留、改、拆并举,以保留保护为主”的原则,有序推进旧区改造和旧住 房修缮改造。完成中心城区240万平方米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持续推 进旧住房改造,提高居住安全、完善使用功能,预计实施约5000万平方米的各 类旧住房修缮改造(含纳入保障性安居工程三类综合改造1500万平方米)。积 极推进“城中村”改造,推进农村低收入户危旧房改造。
既有建筑的建造年代
年份 1978 1980 1990 1995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总计 8653 9134 17256 22094 31467 32437 34206 38324 43432 51375 59314 64198 70282 74873 81121 87327 93591 98092 105152 110685
既有建筑的分类
2013年上海市各类 房屋构成情况表单
位:万平方米
居住房屋
非居住房屋 总计
花园住宅 公寓
联列住宅 新式里弄 旧式里弄
简屋 小计 工厂 学校 仓库堆栈 办公楼 商场店铺 医院 旅馆 影剧院 其他 小计
1752 54319 1165
311 1382 11 58940 23062 3127 1722 6545 6165 595 1198 56 9275 51745 110685
既有建筑的安全状况
2014年,全市开展了既有房屋安全排查,本次共排查各类老旧住房1.73亿 平方米房屋,其中:1994年前建成的老旧住房1.69亿平方米,1994年后建成的 住房343万平方米。各区县上报并经专业检测单位重点排查后,共发现1675万 平方米、共计10999幢房屋存在安全隐患占排查总量的9.7%。其中一般损坏房 屋数量共计7017幢,1356万平方米(占存在隐患房屋总量的80.96%、占排查 总量的7.84%);疑似严重损坏房屋数量共计3753幢,310万平方米(占存在 隐患房屋总量的18.51%、占排查总量的1.79%);疑似危险房屋或局部危险房 屋数量共计229幢,9.6万平方米(占存在隐患房屋总量的0.57%、占排查总量 的0.06%)。
居住房屋 4117 4403 8901 11906 18587 19644 20865 23475 26906 30560 35211 37997 40857 43283 47195 50211 52639 55077 56263 58940
非居住房屋 4536 4731 8355 10188 12880 12793 13341 14849 16526 20815 24103 26201 29425 31590 33926 37116 40952 43015 48888 51745
第
既有建筑修缮改造
二 部
分
既有居住建筑修缮改造类型
1、平改坡 2、厨卫改造 3、成套改造 4、美丽家园及精品小区 5、多层住宅加装电梯 6、节能改造 7、纠偏加固 8、老旧危房处置 9、内部整体改造 10、拆落地重建 11、二次供水 12、隔音降噪
既有居住建筑修缮改造总量
1、“十二五”既有居住建筑的修缮改造总量 “十二五”期间,中心城区改造二级旧里以下房屋320万平方米,受益居民约 13.6万户。开展郊区城镇旧区改造,重点开展已批方案的“城中村”项目改造。 继续推进郊区国有农场危旧房改造,完成农村低收入户危旧房改造约7600户。 积极推进旧住房修缮改造,全市完成成套改造、平改坡综合改造、高(多)层 综合整治等各类旧住房改造5500万平方米,受益家庭超过100万户,其中包括 纳入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旧住房综合改造工程约1126.76万平方米,受益居民约 20万户。开展1.73亿平方米老旧住房安全使用情况检查,建立老旧住房安全隐 患处置工作制度。
既有建筑的建造年代
在建造年代方面,根据《上海房地产志》中所记载1985年上海市 第四次房屋普查的结果,上海房屋建成年份在1949年以前的面积为 4336.81万平方米、50年代为1843.83万平方米、60年代为1868.63万 平方米、70年代为3502.26万平方米、80年代为4752.72万平方米 (不考虑历年拆除情况)。
其他结构
616.41 3.78%
既有建筑存在的问题
1、年代跨度大、建设标准低 1949年前、50年代、74、89、02标准
2、安全和抗震问题突出 结构体系差、材料强度低、构件尺寸小、构造措施弱、抗震设防无。
3、使用功能差 不成套、不保温、采光通风隔音差、设施设备配套少、消防隐患大
4、老化和耐久性问题;面砖、马赛克、玻璃幕墙、外保温、锈蚀、铁胀、腐 朽、白蚁。 5、拆改结构、相邻施工影响、偶然因素(爆炸、火灾等)。 5、传统材料和工艺失传。 6、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有待完善
既有建筑的结构类型
在房屋结构类型方面,上海市既有房屋可分为砖木结构、砖混结构、钢筋混凝 土结构、混合结构、钢结构和木结构等类型。根据1985年上海市第四次房屋普查 当时的统计数据,80年代上海市房屋数量较多的为混合结构(约占43.10%)、砖 木结构(约占35.20%)、钢筋混凝土结构(约占15.21%)三大类。而上海市85 年后建造的房屋结构类型则以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类型为主。
表1.1.1(c) 上海市房屋结构情况表(1985年上海市第四次房屋普查) 单位:万平方米
项目
合计
面积 比例
16304.23 100%
钢结构
钢、钢筋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结
结构
构
228.41 1.40%
213.77 1.31%
2479.95 15.21%
混合结构
7027.14 43.10%
砖木结构
5738.55 3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