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亚里士多德戏剧理论差异

合集下载

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戏剧理论

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戏剧理论

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戏剧理论论戏剧的基本特征亚里士多德在论述戏剧的基本特征,并为戏剧下定义时,显示了他立论精深的高度和精妙的角度:先把制作科学和思辨科学以及实践科学区分开来,然后根据是否运用“摹仿”来把严格意义上的艺术和制作科学的其他门类区别开来,最后再根据摹仿中采用的媒介、摹仿的对象、使用的摹仿方式,将戏剧和其他艺术门类分别开来。

这样,亚氏给戏剧下定义的过程就是逐级定性的过程,从大范畴内的区分再到小范畴内的区分,最终揭示出戏剧的基本特征。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类在办三件大事:认识、实践、创造,由此产生三类科学:即理论或思辨科学、实践科学和制作科学。

理论科学(物理学、数学、形而上学等)是属于认识范畴的,是真正自足的科学。

实践科学(政治、伦理学等)包含行动的目的,但他们不直接指导具体的生产和制作活动。

诗(可以理解为广义的艺术)属于制作科学或技艺的范畴,制作科学的任务是制造,其目的体现在制作活动以外的产品上。

制作科学是一个包括工艺和技术性制作(例如鞋匠做鞋)在内的大概念,因此亚里士多德便进而在其间划分出一个被称之为“摹仿的艺术”的较小范畴。

亚里士多德的所谓“摹仿的艺术”,是指具有美学价值的严格意义上的艺术,如史诗、绘画、音乐、悲剧、喜剧、狄苏朗勃斯(一种祭祀酒神的庆典歌舞)等等(《诗学》第一章)。

所谓“摹仿”,指的是艺术再现现实生活的功能,即摹仿“人的行动和生活”(《诗学》第六章)。

接着,亚氏再根据媒介、对象、方式三点,将戏剧和其他艺术门类区分开来。

关于媒介,他说“有人用色彩和形态摹仿”(画家、雕塑家),“另一些人借助声音来摹仿”(歌唱家、吟诵者),有的只用节奏(舞蹈)、史诗“仅用语言摹仿”,而戏剧则“兼用上述各种媒介,即节奏、唱段和格律文”。

关于摹仿的对象,他指出了各种艺术在表现人物时的不同选择性(比一般人好的人,比一般人差的人,一般普通人),即便在戏剧内部,悲剧和喜剧的摹仿对象也不一样,“喜剧倾向于表现比今天的人差的人,悲剧则倾向于表现比今天的人好的人”。

2024届广东省湛江市普通高考第二次模拟测试二模语文试题(原卷版)

2024届广东省湛江市普通高考第二次模拟测试二模语文试题(原卷版)
“护目镜戴上!怎么回事?说你几次了!”二班长训斥列兵。
正在仰望雪山的列兵戴上护目镜,心里却是不大乐意。列兵上高原刚满两个月,这是第二次跟队巡逻。当作战地图上那些烂熟于心的黑色三角变成了眼前一座座活生生的雪山时,他才真正知道,每座山都是唯一的,每座山都是有生命的,没有谁能征服一座山。他要好好观察这些山,要为每座山都写一首诗。
D.句子④与第五段的内容形成对比,“不急,不慢,不停歇”“紧凑”表现出队伍的训练有素和战斗力。
8.文章是如何塑造二班长的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摘编自龚鹏程《中西戏剧观念的差异》)
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亚里士多德“情节”概念的误解,是因为其《诗学》中的“muthos”在中国没有与之对应的词汇,而被翻译为“情节”。
B.亚里士多德从剧本,剧场去谈结构长短,而中国人讲结构则南辕北辙,侧重从“法”的一面论说,是从文本上说的。
队伍出发了。①作战靴踩在厚厚的雪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把满满一山谷的寂静踩了个碎。副营长扭头看一眼身后的二班长,说:“守平,今天是你们班?”二班长愣了一下,赶紧答是。副营长说了声好,回过头,又轻轻地说了一声,很好。二班长希望副营长再说点什么,可副营长不再吭声,迈步向前走了。二班长只好跟上去,踏着副营长踏出的脚印,低头默默揣测。
情节,只是说文章中的一个段落、一个关目、一节故事。之所以节目关目又称为情节,是因为中国文学强调情。人们一般都知道我国诗词以抒情为主,可是我国叙事文学一样重视情。或者说我国文化本来就重情。因此我们很少说“事”,总是说“事情”。李卓吾讲“从碎小闲淡处生出节目来,情景逼现”,也是由情讲节。
亚里士多德《诗学》传入中国后,我们用了“情节”这个词去译他的muthos乃是不得已的。因为我国本无他所说的那些概念,故无一相对之词汇可供对译。勉强译为“情节”自然也就引发了不少误解。

李渔和西方戏剧理论的对话

李渔和西方戏剧理论的对话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总第107期)JOU R NAL OF F U JIA N T EACHERS U NI VERSIT Y(P hilosophy and So cial Sciences Edition)No 2,2000G eneral,No 107李渔和西方戏剧理论的对话李万钧(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福建福州,350007)摘 要:该文以李渔的 闲情偶寄 与西方的戏剧理论进行比较:1 李渔的结构论不同于阿里斯多德的新思维、新方法。

尤其是 一事 论与西方的不同,澄清国内沿袭了十几年的误比。

2 李渔的 科诨 论是西方戏剧理论弱点的一面镜子。

西方戏剧理论不重视研究科诨艺术,李渔的科诨理论可以补西方戏剧理论之不足。

3 李渔的 体验 论先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250年,而且自成体系。

4 指出布瓦洛 诗的艺术 (1674)与李渔的 闲情偶寄 (1671)都是17世纪东西方戏剧理论名著,二人都是 歌功颂德 派,都顺应了历史进步潮流,但国内有人对李渔贬之甚低(包括鲁迅先生),这是不对的。

关键词:结构; 一事论 ;科诨; 体验论中图分类号:I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85(2000)02-0047-05李渔的结构论是不同于阿里斯多德的新思维、新方法李渔是中国第一个认为结构重于韵律的理论家。

他说: 填词首重韵律,而予独先结构 。

李渔提出 结构第一 ,和阿里斯多德遥相呼应。

阿氏结构论的核心是 一事 论。

古希脂悲剧绝大多数是单一情节的结构,阿氏在理论上加以总结。

阿氏在 诗学 中说,戏剧的摹仿 只限于一个完整的行动 、 一桩事件 、 一个行动 、 整一性的行动 。

阿氏所讲的 一事 ,是指一个故事,一条情节。

到了文艺复兴、17世纪, 一事 指一个故事、一条情节的概念被表达得更为精确。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卡斯特尔维屈罗提出 三一律 ,说戏剧应摹仿 单一的主人公的单一事件 。

平行研究

平行研究

平行研究:平行研究是用逻辑推理的方式对相互间没有直接关联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民族文学的研究。

与影响研究相比,平行研究的范围更广,它可以从各种角度、各个方面对不同民族的文学加以研究;同时,平行研究注重对象的文学性,注重比较不同民族文学的主题、题材、文体类别、人物形象、风格特点等文本因素。

平行研究的提出是美国学派的贡献。

一、平行研究的可行性:平行研究比较的是没有直接联系的两个对象,它不可能像影响研究那样可以拿出确凿的证据。

那么,平行研究何以能够存在呢?下面,我们通过探讨文化和文学的普适性与差异性,以论证平行研究的可行性。

1.文化的普适性与差异性:自19世纪以来,人类文化的某些共同性质越来越受到关注。

人们逐渐摆脱孤立、割裂的思维方式而对人类文化的发展作一种宏观的综合的研究。

这种研究突出表现在对社会发展和人性的综合研究上。

就社会发展的同步性而言,早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就在他们的著作中从唯物史观的立场出发,根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宏观地勾画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从而揭示出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尽管人类社会的发展有或大或小的差异,但大致都需要经过这些阶段。

20世纪以来,人们不断修正和补充社会发展的理论。

如比利时学者曼德尔将资本主义的发展分为早期资本主义、自由资本主义和晚期资本主义三个阶段。

这些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论的补充和修正,但这些修正并没有否定人类社会发展中生产关系的类同。

法国社会学家德鲁兹则从符号学的角度研究人类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共性。

德鲁兹将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分为五个阶段。

起初是“无符号”阶段,这是一个无符号、无沟通,与动物相差无几的蒙昧时代;第二个阶段是“符号化”阶段,人类开始认识周围的环境,赋予客观世界以名称和形式,如可吃与不可吃、生吃与熟吃等,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第三个阶段是“超符号化”阶段,随着人类对符号的运用,产生了系统的语言,符号的意义开始固定并被“神圣化”,人只能改变自己以适应僵化的符号;第四个阶段是“解符号化’’阶段,所有神圣的名目不再有意义,一切用符号结构起来的“系统”已经分崩离析、“零散化”,人们甚至怀疑语言系统能否真正具体表现人类复杂多样、变幻无穷的感受。

比较文学之平行研究

比较文学之平行研究

比较文学之平行研究彭恋2011308047 11级广电二班平行研究平行研究是用逻辑推理的方式对相互间没有直接关联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民族文学的研究。

与影响研究相比,平行研究的范围更广,它可以从各种角度、各个方面对不同民族的文学加以研究;同时,平行研究注重对象的文学性,注重比较不同民族文学的主题、题材、文体类别、人物形象、风格特点等文本因素。

平行研究的提出是美国学派的贡献。

一、平行研究的具体方法平行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两类:类比和对比。

类比指研究“两部没有必然关联的作品之间在风格、结构、语气或观念上所表现的类同现象”(奥尔德里奇语),即考察相互间没有关联的作家作品间的相似之处,以期发现其共同性。

就作家而言,我们可以考察作家相似的经历和思想观念等。

例如,屈原和但丁的比较研究,萧红与伍尔芙的比较研究。

就作品而言,不同民族文学间在相互隔绝的状况下也会出现惊人的类似。

如“人与非人”这一题材就出现在中外不同时期的作品中,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促织》(人变蟋蟀),卡夫卡的《变形记》(人变甲虫),尤里斯库的剧作《犀牛》,这些类似的故事都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旨——社会压迫所引起的人的异化。

又如吝啬冷酷、贪得无厌的艺术形象,不仅出现在英国莎士比亚的名剧《威尼斯商人》与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家莫里哀的杰作《悭吝人》中,同样也出现在我国卓绝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这些类同为作品的比较提供了可比性的前提。

对比指比较不同文化和文学体系的特点,从而使两者的特征相形突出。

这是一种求异研究。

例如中西神话比较研究,同是神话,它们都产生于人类的童年,都表现为与现实相异的想象世界,这是可比性的条件。

但中国的神话人物大多是开天辟地的英雄,具有献身精神,且大多不食人间烟火,极少情欲,形体上往往是人兽结合,如伏羲鳞身,女娲蛇躯,西王母“豹尾虎齿而善啸”(《山海经》);西方神话则多人神同形,这些神有人的弱点和局限,他们有的偷情(如天帝宙斯追逐欧罗巴),有的嫉妒(如天后赫拉),有的爱争吵等,由此形成中西神话的不同特点。

电大文论专题作业标准答案(全)

电大文论专题作业标准答案(全)

一、填空题1.孔子所说的“兴”的含义,就是通过艺术形象的(譬喻) ,引发人的( 联想) ,并进而使人领会到某种类似的,深微曲隐的思想感情,从而在精神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2.“兴观群怨”说作为孔子“诗教”文艺观的代表,呈现出两个相互联系的特点:一是特别看重文艺的( 社会作用) ,强调文艺的教化功能,二是这种对文艺教化功能的强调始终建立在遵循文艺的审美规律基础之上,尤其突出艺术的( 审美情感) 特征。

3.在中国古代文论中,“通变”指的是文学发展演变的规律。

所为“通”,即会通,侧重于对过去经验的继承;所谓“变”,指适变,侧重于在继承基础上的革新。

因此,通变”一说具体讨论的是文学发展演进过程中有关( 继承) 与( 革新) 的关系问题。

4.在司空图之前,陆机、刘勰有“(余味) ”说的提法,钟嵘更是以“(滋味) ”说著名。

到了司空图这里,他首先继承了前人的理论成果,包括近代王昌龄的“意境”说以及皎然的“取境”说等,在深入总结古典诗歌创作的丰富经验的基础上,他对诗歌的“味”作了缜密的研究,谓“文之雅,而诗之难尤难。

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与李生论诗书》)。

他认为“味”是诗歌必须具有的特殊属性,所谓“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从而把能否辨识这种属性提到了创作与评论的首位。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他创立了“( 韵味) ”说。

5.《沧浪诗话》全书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部分组成。

其中,“(诗辨) ”是全书的理论核心。

6.“才”、“胆”、“识”、“力”是诗人创作必备的主体性要素,叶夔认为,此四者之间,“( 识)”处于核心和主宰的地位。

7.金圣叹学问渊博,通晓诸子百家,其一生衡文评书,曾将《离骚》、《庄子》、《史记》、《杜工部集》、《水浒传》、《西厢记》合称为“六子才书”并予以评点、批改,其中尤以《水浒传》、《西厢记》之评点为著名,他的文学理论思想主要就体现在这(《第五才子书水浒传》)和(《第六才子书西湘记》)上。

浅析李渔戏曲思想

浅析李渔戏曲思想

李渔戏曲思想论析作者:王瑞琪指导教师:汪超内容摘要:李渔是我国明末清初杰出的戏曲理论家,他的戏曲理论主要集中在《闲情偶寄》中的《词曲部》、《演习部》和《声容部》中,也有少数戏剧理论散见于他的诗文辞赋中。

李渔的戏曲思想标志着我国古代戏剧理论的成熟,主要包括四方面:一.戏曲结构论,李渔所说的“结构”其内涵非常丰富;二.戏曲人物论,涉及人物个性化、典型化及塑造方法;三.戏曲语言论,包括曲词及宾白问题;四.戏曲功能论,论述了戏曲的娱乐和教化功能。

这些内容包容了戏曲理论的基本方面,代表了古代戏剧理论的最高成绩,在今天仍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李渔,戏曲思想,闲情偶寄李渔是我国明末清初的一位杰出文学家、戏曲实践家和理论家。

他的创作及其理论研究涉及到诗词、文赋、小说、戏曲、诗文理论、词学理论、戏曲理论等方面,但成就最大的是他的戏曲理论。

他的戏曲理论主要集中在《闲情偶寄》的《词曲部》、《演习部》以及《声容部》中的一部分。

另外,也有少数戏曲理论散见于他的诗文词赋中,如《窥词管见》等。

《闲情偶寄》是作者联系元明以来的戏曲创作实践、结合个人的创作体会,并吸取了前代理论批评家的真知灼见而形成的,其中的曲论,组织周密,条理清楚,形成了我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批评体系。

李渔在世时,已经名扬四海了,而他去世后的数百年间直至今日时,更是不断有人从各种不同的角度、用各种不同的观点评述他、研究他。

而且,李渔早就走出国门,发生世界性的影响。

近年来,李渔越来越成为世界性的文化、文艺研究对象。

著名汉学家、美国哈佛大学东方文化系主任、新西兰人韩南教授认为,李渔是中国古代文学中难得的可以进行总体研究的作家,李渔的理论和作品具有一致性,形成一套独特的见解。

[1](p1)李渔(1611—1680),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中年改名李渔,字笠鸿,号笠翁,亦署新亭樵客、觉道人、随庵主任、湖上笠翁等,明末清初著名戏剧家。

江苏如皋人,祖籍浙江兰溪。

浅论中西方戏剧情境理论在戏剧表现中的作用

浅论中西方戏剧情境理论在戏剧表现中的作用

浅论中西方戏剧情境理论在戏剧表现中的作用发布时间:2021-09-03T01:52:03.452Z 来源:《学习与科普》2021年8期作者:赖嘉文[导读] 这便是由于观演情境的改变而影响了戏剧情境的发生。

云南艺术学院云南省昆明市 650500摘要:在无论是戏曲作品亦或者是话剧这些舞台艺术,在剧作当中都会出现到“规定情境”这一概念。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对于“规定情境”的诠释中说道“这就是剧本的情节,他的事实、事件、时代,剧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生活环境,我们演员和导演对剧本的理解,自己对它所做的补充,动作设计,演出,美术设计的布景和服装,道具,照明,音响及其他规定在创作时演员应该注意的一切。

”而在剧本的创作中,只有将人物投掷于编剧所设定的独特的戏剧情境当中的时候藏匿于人物内心最深处的情感才会表露出来,人物也只有在特定环境下所做出的决定才能看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戏剧;情境理论;人物;内心传奇杂剧这一中国传统戏曲的典范形式,在经历了元明两代至清代康熙、雍正至乾隆年间的繁荣发展之后,其最为光彩夺目的时代就永远过去,逐渐走向了式微、消亡的道路。

传奇的衰微也离不开花雅之争这一主要原因,而黄燮清于晚清创作《帝女花》传奇便意味着《帝女花》的文学风格,文学想象力与创造力已经僵化,创作受到了诸多的限制。

唐涤生所作《帝女花》出现在粤剧受西方文化冲击而衰微的时间里,并一度扭转了这个局面。

香港汇智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唐涤生戏曲欣赏》中唐涤生的唯一徒弟叶绍德写道当时受西方电影等影响,很多粤剧伶人或转行或转入大陆谋生存,而很多粤剧演出场所也改造成了电影院。

但是伴随着这个危机的是观众的文化水平的大大提升导致了唐涤生文学先行的粤剧创作观念吸引了一大批粤剧观众,并且通过《帝女花》中香夭一折的《妆台秋思》与庵遇一折的《秋江哭别》这些悦耳的,观众耳熟能详的音乐去唤醒观众对粤剧的热爱。

得益于舞台美术的发展与传播手段的多样性,当时仙凤鸣在香港演出《帝女花》之时通过舞台美术、电影的放映、电台的广播与报刊传媒等多种途径去吸引观众,而这些都是出于衰落的传奇《帝女花》所无法实现的。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西方戏剧的观念与中国戏曲的观念,是迥然有别的。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对戏剧进行了理论总结,写下了著名的《诗学》。

他说:“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

”悲剧“最重要的是情节,即事件的安排……悲剧中没有行动,则不成为悲剧,但没有性格,仍然不失为悲剧。

”中国的戏曲理论,无论是明代的汤显祖还是清代的李渔,阐述的重点都是在演员的演技和唱腔方面,剧本的故事无不处于次要的位置。

这种理论上的差异,自然造就了舞台演出的分疆。

西方的戏剧注重情节,强调客观真实性。

演员的演出力图逼真。

苏联时期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要求演员在演出中放弃自我本性完全投入到角色中去,以期最大程度地符合剧情的客观真实性。

他在排演莎士比亚的《奥赛罗》时,这样处理威尼斯的小船驶过舞台:“船下要装小轮子。

小轮子必须妥善地装上一层厚橡皮,使船能平稳地滑动……小船要十二个人推着走,用鼓风机向口袋里吹胀了气,以此形成翻滚的波浪……使用的槽是锡制的、空心的,在空心的槽里灌上一半水,摇槽时里面的水便会动荡,发出典型的威尼斯河水的冲击声。

”舞台上一切的安排就是要把一个不容怀疑和增减的情节让观众接受。

中国的戏曲注重的是演员的表演,对戏曲的情节并不十分苛求。

戏曲也强调逼真,但这种逼真不是在摹仿现实的细节摹仿得惟妙惟肖的基础上,而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把舞台上没有的东西“无中生有”地表现给观众看。

如布莱希特看了梅兰芳表演的《打渔杀家》后写道:“他表演一位渔家少女怎样驾驶一叶小舟,她站立着摇着一支长不过膝的小桨,这就是驾驶小舟,但舞台上并没有小舟……观众这种感情是由演员的姿势引起的,正是这种姿势使得这场行船的戏获得名声。

”中西舞台演出的不同,自然也造就了欣赏的异趣。

西方看戏剧的观众十有八九是以认知的心态去观赏的。

他们努力设身处地地沉浸到剧中去,做一个“事件过程”的偷窥者或目击者。

小度写范文李渔戏曲_20世纪的李渔戏曲理论研究模板

小度写范文李渔戏曲_20世纪的李渔戏曲理论研究模板

李渔戏曲_20世纪的李渔戏曲理论研究20世纪的李渔戏曲理论研究魏中林谢遂联摘要李渔被称为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集大成者,有人目之为“曲中杜甫”。

本文分三个阶段回顾了本世纪70多年的李渔曲论研究的发展轨迹,并从学界较关注的美学层次的观照、编剧结构论以及喜剧论三个方面进行梳理,力图较客观地把握本世纪李渔曲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在此基础上对21世纪的李渔曲论研究略作前瞻。

关键词20世纪李渔曲论研究文献标识码美学层次的观照编剧结构论喜剧论中图分类号1206.2文章编号1000—856X(2001)04—0167—05李渔是清初著名的戏曲作家、戏曲理论家和小说家,在戏曲和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其戏曲理论更以舞台实践性、系统性、开创性等特点,在中国戏曲理论史上占据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

李渔的戏曲理论主要见于《闲情偶寄》“词曲部”、“演习部”以及“声容部”之一部分。

后人把其中的“词曲部”、“演习部”独立刊行,名之为《李笠翁曲话》或《笠翁剧论》。

另外,其戏曲理论也散见于他的某些诗文,特别是《窥词管见》22则。

批评史大纲》(开明书店1944年版)。

这一阶段大部分研究文章只是一般性概述评价,鲜有深入的专题探讨。

第二阶段是1949年至1978年,这一阶段对李渔曲论的研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其间尽管没有出现研究专著,但据不完全统计,光是论文就有20多篇。

这20多篇论文绝大部分发表在1950年至1966年间,而1967年至1977年基本上是一片空白。

论文中影响较大的有:陈多《试谈李笠翁的写剧理论》(上、下篇),分别载于《剧本》1957年第7期和第9期;高宇《李笠翁关于戏曲导演的学说》,载1962年10月13日《文汇报》;陈赓平《论李渔对中国戏曲理论的贡献》,载20世纪的李渔曲论研究,开始于20年代,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

为方便起见,笔者试图分为三个阶段加以评述。

20年代至1949年,为李渔曲论研究的起步阶段。

这一阶段共有论文10多篇。

浅谈中外古典戏剧创作美学理论

浅谈中外古典戏剧创作美学理论

浅谈中外古典戏剧创作美学理论摘要:戏剧作为人类文学艺术中一门重要的类别,从古至今都深受着中外人民的喜爱。

而对中外戏曲在发展的过称中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地方。

本文选取了中西两位著名的戏曲理论家的著作进行了一番比较,借此比较来发现中外戏剧的共融之处,以及一些存在着差异的方面。

关键词:莱辛;李渔;戏曲美学理论在中外的古典戏剧史上,莱辛与李渔都可以称作是集大成者,他们两人不仅从事着戏剧理论研究,同时也进行着具体的戏剧剧本创作,在他们各自的戏剧领域都开创了古典戏剧研究的先河。

尽管中西两位戏剧家生活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家,但是却有一个共同的生活背景,此时的社会处于一个商品经济上升的时期,市民意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渐渐地开始崭露头角。

莱辛身处的18世纪的德国正在进行着一场轰轰烈烈的启蒙主义运动,作为这场蒙主义运动的领军人物,莱辛的诸多著作中几乎都带有着强调“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主义的色彩;而李渔所处的时代,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市民阶层兴起,于是一些属于市民阶层的文学读物开始大量的流行起来。

但是时间和文化差异的不同也许给予了他们在戏剧理论中不同的见解,以及戏剧创作中不同的风格。

莱辛和李渔在戏剧理论及其创作上都存在着相似和差异的地方,将两者的理论观点中特别是关于戏剧创作技巧的各方面观点作比较,相信对于全面的了解德国及其中国的古典戏剧文化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一、平民化创作:莱辛同李渔的戏剧通俗化莱辛一直积极倡导建立属于德国的“市民悲剧”,而当时的德国的戏剧文化受到了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的影响,存在着严重的模仿。

莱辛则认为德国的戏剧一定要找到自己独具的风格,也就是必须有自己的民族戏剧,不要盲目的依据法国所谓的古典主义戏剧的准则来要求德国戏剧,这便是莱辛在《汉堡剧评》中所指的“市民悲剧”。

与“市民悲剧”相对应的是当时古典主义戏剧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法国宫廷悲剧。

法国宫廷悲剧是上层社会中王公贵族的英雄壮举,市民是绝对不会出现在宫廷悲剧中充当正义形象的主角的。

平行研究

平行研究

平行研究:平行研究是用逻辑推理的方式对相互间没有直接关联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民族文学的研究。

与影响研究相比,平行研究的范围更广,它可以从各种角度、各个方面对不同民族的文学加以研究;同时,平行研究注重对象的文学性,注重比较不同民族文学的主题、题材、文体类别、人物形象、风格特点等文本因素。

平行研究的提出是美国学派的贡献。

一、平行研究的可行性:平行研究比较的是没有直接联系的两个对象,它不可能像影响研究那样可以拿出确凿的证据。

那么,平行研究何以能够存在呢?下面,我们通过探讨文化和文学的普适性与差异性,以论证平行研究的可行性。

1.文化的普适性与差异性:自19世纪以来,人类文化的某些共同性质越来越受到关注。

人们逐渐摆脱孤立、割裂的思维方式而对人类文化的发展作一种宏观的综合的研究。

这种研究突出表现在对社会发展和人性的综合研究上。

就社会发展的同步性而言,早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就在他们的著作中从唯物史观的立场出发,根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宏观地勾画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从而揭示出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尽管人类社会的发展有或大或小的差异,但大致都需要经过这些阶段。

20世纪以来,人们不断修正和补充社会发展的理论。

如比利时学者曼德尔将资本主义的发展分为早期资本主义、自由资本主义和晚期资本主义三个阶段。

这些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论的补充和修正,但这些修正并没有否定人类社会发展中生产关系的类同。

法国社会学家德鲁兹则从符号学的角度研究人类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共性。

德鲁兹将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分为五个阶段。

起初是“无符号”阶段,这是一个无符号、无沟通,与动物相差无几的蒙昧时代;第二个阶段是“符号化”阶段,人类开始认识周围的环境,赋予客观世界以名称和形式,如可吃与不可吃、生吃与熟吃等,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第三个阶段是“超符号化”阶段,随着人类对符号的运用,产生了系统的语言,符号的意义开始固定并被“神圣化”,人只能改变自己以适应僵化的符号;第四个阶段是“解符号化’’阶段,所有神圣的名目不再有意义,一切用符号结构起来的“系统”已经分崩离析、“零散化”,人们甚至怀疑语言系统能否真正具体表现人类复杂多样、变幻无穷的感受。

李渔戏剧结构理论批判

李渔戏剧结构理论批判

李渔戏剧结构理论批判南京大学文学院㊀陆㊀炜㊀㊀清初戏剧家李渔的戏剧理论是一个戏剧学的理论体系,是中国古典戏剧理论的高峰,因此一向受到高度的重视,其中的戏剧结构理论尤为人们反复探讨.但恰恰是其结构理论总有解说未畅之感.思其原因,大约历来的研究都着眼于阐发与肯定,未能采取批判与反思的立场.本文就是要将李渔的结构理论放到中西戏剧美学比较的视野和明清戏剧创作的视野中,采取批判的立场,使其内涵充分显露,使其价值得到新的评定.李渔的结构理论见于«闲情偶寄»之 词曲部 ,大略有三项内容.一是 结构第一 的观念;二是以 立主脑 ㊁ 减头绪 ㊁ 密针线 等说为主的结构方法理论;三是论结构的格局,包括 开场 的一定之规㊁全部情节应该遵守悲欢离合的套子㊁上半部结束 小收煞 ㊁全本结束 大收煞 等技法等.对第一项内容,其含义和价值没有疑义.第三项内容不受重视,因为那是明清传奇的固定章法,现在写戏曲,即便是作传奇,也已经不再是如明清传奇那样一剧四五十出,不再用到这一套了.最受今人重视,得到探讨也最多的是第二项内容,因为它似乎就是古典戏曲编剧经验和美学的精髓.但偏偏就是这项内容存在疑惑,本文论述也从分析此项内容入手.一㊁关于 立主脑 的疑惑立主脑 ㊁ 减头绪 ㊁ 密针线 等理论让人疑惑的地方,最关紧要的就是一点:什么是 主脑 ?李渔在 立主脑 一节是这样论述的: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传奇亦然.一本戏中有无数人名,究竟俱属陪宾,原其初心,止为一人而设;即此一人之身,自始至终,离合悲欢,中具无限情由,无穷关目,究竟俱属衍文,原其初心,又止为一事而设.此一人一事,即作传奇之主脑也.从 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 一句,可以把主脑理解为主题思想(其实也可以解作创作意图.因为 立言 作 作文一篇 解, 本意 就是主题思想; 立言 作文章中的主题思想解, 本意 就是创作意图).但李渔说得明白, 一人一事,即作传奇之主脑也 ,可见主脑并不指主题思想.但这两种解释是可以统一的,因为主题思想可以也应该直接体现为剧中的人物㊁事件.李渔的 原其初心,只为一人而设 和 原其初心,又止为一事而设 两句话中, 原其初心 就是推想和追究作者写作之本意的意思,可见一人一事就是主题思想(或创作意图)的直接体现.于是,我们可以把 主脑 理解成体现主题思想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但李渔紧接着的论述却否定了这种理解,让人们陷入疑惑之中.这段论述是对作为 主脑 的 一人一事 的举例说明:如一部«琵琶»止为蔡伯喈一人,而蔡伯喈一人又止为 重婚牛府 一事.其余枝节,皆从此一事而生.二亲之遭凶,五娘之尽孝,拐儿之骗财㊁匿书,张大公之疏财仗义,皆由于此.是 重婚牛府 四字,即作«琵琶记»之主脑也.一部«西厢»止为张君瑞一人,而张君瑞一人又止为 白马解围 一事.其余枝节,皆从此一事而生.夫人之许婚,张生之望配,红娘之勇于作合,莺莺之敢于失身,与郑恒之力争原配而不得,皆由于此.是 白马解围 四字,即作«西厢记»之主脑也.毫无疑问,重婚牛府与白马解围绝不是两部名作中能够体现主题的主要事件,它们只是戏中众多情节在结构上的枢纽性事件.现在,主脑有了两种解释,一种是剧作的主题思想,一种是并非体现主题的结构上的枢纽性事件.这两者差距很大,无法调和统一.到底主脑该怎样解释?这是每个李渔研究者必须面对的问题.赵景深先生的处理代表了一种最老实的态度.他看清了对什么是主脑存在着两种解释的矛盾,同时认定李渔的意思指的是后一种,于是就把前一种解释看作李渔表述不当,将其断然勾销.他在其«曲论初探»中这样论道: 李渔说, 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 这两句话很不妥当,容易使人误会他所谈的是主题思想,其实他指的是最重要的关目,或戏剧情节,也就是联络全剧人物的枢纽. 赵先生的意见非常明快,意见的实质是认为李渔谈主脑时,讲一人一事时,本没有涉及主题思想的意思.但李渔明明又说 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 ,如何能够把涉及主题思想的意思勾销呢?这种做法不能消除困惑,而有点简单化.俞为民先生的«李渔‹闲情偶寄›曲论研究»中对主脑的分析是最细致的.俞先生采取的态度与赵先生相反,力图为李渔圆其说.书中指出: 作为结构中心的两个方面,剧作的主题和一人一事两者是缺一不可的,主题思想统率一人一事,而一人一事又具体反映和体现主题思想,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戏曲结构的主脑. (见该书第45页)这是用主题与人物㊁事件应该有统一性的常理来解说问题.俞为民显然认为李渔的 主脑 有主题思想的意思,并且肯定了李渔的 一人一事 的确有着体现主题思想的意思.这种思路在李渔那里可以找到证据.李渔在其 减头绪 一节中指出, «荆»«刘»«拜»«杀»之得传于后,止为一线到底,并无旁见侧出之情. 以其始终无二事,贯串只一人也. 这段论述被人们总结为著名的 一人一事,一线到底 的经验.在这里, 并无旁见侧出之情 与 一人一事,一线到底 是统一的, 一人一事 显然应该是全剧的主要事件.然而,这仍然不能弥合 立主脑 一节正式阐释主脑时的两种含义的矛盾.因为 白马解围 ㊁ 重婚牛府 是关于什么是主脑的范例性的解释,是明明白白的.而这两件事不体现主题,也不能贯穿全剧始终.对上述疑惑,余秋雨的态度与赵先生㊁俞先生都不同,他在自己的«戏剧理论史稿»一书中采取了乖巧的策略.当涉及主脑的解释时,余秋雨表示赞同赵景深的意见,即作为主脑的一人一事 是指结构的枢纽 ,其目的和功用 是首先以此来归拢和廓清结构 .但余秋雨是完全意识到问题所在的,他不想断言 主脑 与主题思想无关,所以又说: 至于其次是否也会包括全剧意蕴的鲜明清晰,这倒是可以考虑的. 在用含糊其辞避免了简单化后,他就把问题抛开,以高屋建瓴的气势论李渔结构理论的美学追求.他指出 立主脑 ㊁ 减头绪 是追求 结构的单一性 , 密针线 是强调 结构的内部衔接 ,而 结构的完整性,是李渔结构论的终点.确立主脑,突出主线,内在衔接,这一切都是为了保证戏剧结构的完整,一个主次井然而又扭结紧密的生命体显然是可以被称之为获得了内在完整性的.但是,完整的结构最主要的外在体现,则是头㊁身㊁尾的组合和呼应. 余秋雨从一般艺术美学的高度来肯定李渔,其论述漂亮地把李渔的结构论抬到了符合亚里士多德结构美学的水准上( 纽结紧密的生命体 , 头㊁身㊁尾的组合和呼应 都是«诗学»中的重要概念).这样的论述使他得以绕开和滑过李渔结构理论解释上的困惑的问题,阐发出了李渔结构理论追求戏曲结构整一性的主旨.但与此同时,论述也走入了危险境地:李渔要求的戏剧结构已经被说得像是亚里士多德的 有机整体 了.总体来看,我们不能不得出结论:李渔对 主脑 的解释的确存在矛盾.对于这种矛盾,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呢?努力解开这个矛盾固然是合理的态度,但并非最好的态度.因为最重要的是李渔到底想说的是什么意思,如果这个问题可以弄清,论述中的矛盾是次要的问题,不去深究也可.因此,上述三位先生不能说是在取消㊁掩盖㊁绕过矛盾,而是都采取了最好的态度.然而,由于 立主脑 在李渔结构理论中具有关键地位,由于对 主脑 论述上的矛盾的理解不同,对李渔结构理论想说的意思就有了三种解释:一是结构的关键就是要建立一个枢纽性的情节,一是李渔结构理论就是要建立主题思想与人物㊁事件相统一的结构中心(按:其实就是主要事件),一是李渔结构理论总的意思是追求严整㊁统一的剧情结构.这三种解释是很不相同的.那么李渔的意思究竟是什么呢二㊁明清传奇的结构状况与李渔结构论的实质为了弄清李渔结构理论真正的意思,我们必须把李渔的论述同其所论的戏曲的结构实践联系起来.李渔结构理论所论的戏曲是传奇,这一点必须明确.李渔不仅在论述中处处说 传奇 如何如何,而且在 密针线 之末尾还有一大段话,驳斥有的人用 元人 如此来为自己结构上的缺点辩护的现象,他说: 然传奇一事也,其中义理,分为三项:曲也,白也,穿插联络之关目也.元人所长止居其一,曲是也;白与关目,皆其所短.吾于元人,但守其词中绳墨而已矣. 由此可知,李渔结构理论所论的对象不仅只是传奇,并不包括元杂剧,而且也排除了为论传奇而举元杂剧为范例的可能.这就意味着李渔所说的结构理论,完全是对传奇的要求,而他也认为,传奇的结构就是最好的戏曲结构.传奇的结构实践的状况是什么?众所周知,是规模的庞大和情节的散漫.元杂剧体制一本只有四折,间或有五折者,最长者如«西厢记»㊁«西游记»,将数本连缀成一剧,长达二十折以上,属于特例.到了 传奇之祖 的«琵琶记»,规模变成四十二出,此后四五十出成了通例.传奇情节规模过大的问题逐渐为许多人所认识,到了明末清初,不少人主张缩小体制,李渔就是其中之一,他自己的创作就缩减到每本三十多出.但清初产生的传奇压卷之作«长生殿»和«桃花扇»仍为五十出和四十四出,就是说规模庞大的情况没有根本改变.传奇庞大的规模给文人填词制曲㊁施展才情以充分的空间,万历朝开始出现 词山曲海 的盛况与此因素有关,这种规模也给情节的舒展提供了充分空间,剧作者对情节丰富性的狂热追求的风气逐渐形成.在这种可以肆意铺展情节的活动中,情节散漫的问题是必然出现的,头绪繁多㊁破绽迭出成了普遍的毛病.这正是李渔 立主脑 ㊁ 减头绪 ㊁ 密针线 的结构理论出现的背景.面对着李渔所论的传奇结构的实践状况,要思考李渔结构理论的意旨,我们要提出来的问题是:传奇那种庞大㊁散漫的情节是一种什么结构形态?李渔的结构理论是肯定还是要求改变这种结构形态?李渔是否有建立枢纽性情节㊁强调主题思想与主要事件统一的结构或建设严整的有机整体性的结构的理论意向?传奇的情节结构,李渔在其«闲情偶寄» 词曲部 之 格局第六 有所阐述,如: 开场用末,冲场用生.开场数语,包括通篇,冲场一出,酝酿全部,此一定不可移者.开手宜静不宜喧,终场忌冷不忌热,生㊁旦合为夫妇,外与老旦,非充父母,即作翁姑,此常格也. 但这些规则和惯例,以及主要人物总是一生一旦㊁情节发展总是悲欢离合㊁结局总是大团圆的套子,是外在的情节模式和写作格式,更为重要的是故事内部的构造状态.传奇的故事都是从头写起的,从头写起的形式在西方戏剧编剧中叫做 开放式 结构.传奇的结构叫做 开放式 固然不错,但这一名目却不足以把实际情况表述出来.因为西方的 开放式 的戏主要事件只有一个,写一个行动或一场冲突的始末,行动完成或冲突解决戏就结束,中国的传奇则不然,一剧之中包含着许多的事件.以李渔提出的«西厢记»为例,张生由 惊艳 而 借厢 ,由隔墙 酬韵 而 闹道场 ; 白马解围 后以为能娶莺莺,又遭老夫人赖婚;后来在红娘帮助下得到莺莺的信去赴约会,又遭莺莺 赖简 ;终成好事了,又被发现,被老夫人撵去赶考;高中了探花回来,莺莺却被许配了郑恒;张生找来白马将军作证,重新力争,才与莺莺团圆.在这里找不到主要事件,因为从头到尾就是张生㊁莺莺的爱情故事,这个曲曲折折的故事不能说是一个事件,而除此之外又没有别的次要事件.这里绝不是一个行动,而是一个行动结束又开始新的行动.这里也不符合写一个冲突的概念,因为故事中既包含许多冲突(如 赖婚 是年轻人与老夫人的冲突, 闹简 ㊁ 赖简 是张生㊁莺莺㊁红娘内部的冲突),又有许多部分没有冲突(如崔㊁张在 酬韵 ㊁ 琴心 中的情意暗通, 长亭 的恋恋不舍和分别后的相互思念).再以李渔举出的«琵琶记»为例,这里是一生一旦各自遭遇的双线形态,蔡伯喈先是 辞试 ,父母不从,只好去赶考;继而考中了状元要 辞官 回家,皇帝不从,只好做官;再下去是 辞婚 不从,只好做了牛丞相的女婿,留在京城苦苦思念家人.赵五娘在家遭遇荒年,先是吃糠苦挨;后剪发卖钱,罗裙包土,埋葬公婆;再下来琵琶弹唱,沿路乞讨,进京寻夫 这同样是主人公的遭遇,一个曲曲折折的故事,不能纳入主要事件㊁一个行动㊁一场冲突的概念.如果再证之以更多的传奇名剧,则情况相同,你根本无法找出剧中哪一个事件就是主要事件,也无法把全剧归结到写什么冲突上去.其实,李渔在论 立主脑 的一段话里已经对这种情节状况做了很好的描述: 即此一人之身,自始至终,离合悲欢,中具无限情由,无穷关目. 于是,传奇的情节就不仅是 开放式 地从头写起,而是从头至尾写一个人的经历㊁遭遇,属于依时间先后把众多事件一一叙述的史诗的结构形态.李渔的结构理论是否有意改变传奇的这种结构形态呢?显然是没有.证据之一就是他用了 自始至终,离合悲欢,中具无限情由,无穷关目 来描述传奇的情节面貌.证据之二就是他在 格局第六 中说传奇格式的一定之规,如 开场数语 要 包括通篇(按:即先叙出全剧故事梗概), 开手宜静 (按:即剧情应从平静中缓缓展开), 有名脚色,不宜出之太迟 虽不定在一出㊁二出,然不得出四㊁五折之后 ,以及上半部之末出要形成 小收煞 ,全本收场要 大收煞 等,处处皆表现出他对传奇庞大舒缓的结构的肯定.证据之三是其 演习部 之 选剧第一 的 缩长为短 一节.此节本为解决剧本过长的问题而写,但李渔的观点是 戏之好者必长 .同时他又很清楚能够通宵达旦看戏的人 十中不得一二 ,于是提出 与其长而不终,无宁短而有尾,故作传奇付优人,必先示以可长可短之法.取其情节可省之数折,另作暗号记之,遇清闲无事之人,则增入全演,否则拔而去之 .李渔提出这种权宜机动之法,可见他是肯定传奇的结构形态的.既然李渔是肯定传奇的结构形态的,那么,李渔的结构理论就是要建立主题思想与人物㊁事件相统一的结构中心(按:其实就是主要事件),李渔的结构理论总的意思是追求严整㊁统一的剧情结构,这样两种解释就不能成立了.因为如上所述, 自始至终,离合悲欢,中具无限情由,无穷关目 的史诗式的情节形态是无法服从于一个体现主题思想的主要事件的,而传奇的结构形态离严整统一的结构更是遥远.严整统一的结构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有相当具体的论述,它不仅要求完整的情节须要有 头㊁身㊁尾 三个有机部分,而且要求情节的 一定长度 ,即主人公 能由逆境转到顺境,或由顺境转到逆境 ,就是说命运一次变化就得结束.更重要的是要求情节 只限于一个完整的行动,里面的事件要有紧密的组织,任何部分一经挪动或删削,就会使整体松动脱节.要是某一部分可有可无,并不引起显著的差异,那就不是整体中的有机部分 .这就是西方戏剧长期奉行的 有机整体 的概念.李渔指出一部传奇若演出时间紧,可少演数折,今人改编上演旧传奇,甚至是上演李渔的剧本,可删去二十出仍保持主要情节,可见传奇的情节与严整统一的结构全不沾边.李渔的结构理论的意旨在于把握主要事件建立结构中心,在于倡导有机整体性.这两说既然不能成立,必然导出两个推论.其一是,以往对李渔结构理论的阐发,明显地被充分肯定民族遗产㊁尽量抬高李渔理论及中国戏曲价值的动机所笼罩,以至把主题与主要事件统一的一般规律,把比较理想的有机整体性的戏剧结构说成了李渔的意思.其二是,解释李渔的结构理论的意思,还得在枢纽性情节一说上再下工夫.这样,我们又回到了关于 主脑 解释的疑惑问题.三㊁李渔追求的是奇巧的情节剧要研究名为 一人一事 的枢纽性情节,必然涉及这样一些问题:枢纽性情节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枢纽性情节在戏剧中能发挥什么作用?李渔为什么提出枢纽性情节?它是戏剧的一般规律吗?枢纽性情节与 立言之本意 到底是什么关系?等等.让我们把李渔论 一人一事 的一段话再引在这里:如一部«琵琶»止为蔡伯喈一人,而蔡伯喈一人又止为 重婚牛府 一事.其余枝节,皆从此一事而生.二亲之遭凶,五娘之尽孝,拐儿之骗财㊁匿书,张大公之疏财仗义,皆由于此.是 重婚牛府 四字,即作«琵琶记»之主脑也.一部«西厢»止为张君瑞一人,而张君瑞一人又止为白马解围一事.其余枝节,皆从此一事而生.夫人之许婚,张生之望配,红娘之勇于作合,莺莺之敢于失身,与郑恒之力争原配而不得,皆由于此.是 白马解围 四字,即作«西厢记»之主脑也.这段话所说之理,历来让人觉得有点牵强,原因就在 皆由于此 四字.«琵琶记»中,二亲遭凶是由于灾荒,五娘尽孝是由于她的道德,拐儿骗财㊁匿书是由于见财起意,张大公仗义疏财是因为他是个急公好义之人,这些都不是蔡伯喈 重婚牛府 引起的,与 重婚牛府 没有逻辑上的联系.而蔡伯喈做了官,做了相府女婿,长达三年都无法给家里送钱,也无法得到父母的信息,则从来是该剧情节明显的大漏洞.如果说毕竟 重婚牛府 使蔡伯喈不能回家,父母和赵五娘才会如此受苦,所以还能讲得通的话,«西厢记»的 白马解围 则不然了.因为先有夫人许诺谁退得贼兵就把莺莺倒赔妆奁嫁与他,才有张生找白马将军来解围之事;张生望配是从 惊艳 开始,更早在 白马解围 之前;红娘之勇于作合与莺莺之敢于失身则是因为有爱情基础,兼有不该既许婚又赖婚的道德根据,并不是报 白马解围 之恩;郑恒争配是因为莺莺早年曾许配与他,更与 白马解围 无关.这就是 皆由于此 让人感到牵强的原因. 白马解围 只是给了徘徊墙外总不得其门而入的张生一个接近莺莺的契机,至于有了这个契机之后故事怎样发展,老夫人是否赖婚,红娘是否作合,莺莺是否赖简,则全在作者的安排了. 重婚牛府 亦可作如是观,它使蔡伯喈三年不归,此契机可以引出故事,但下面的故事也可不遇灾年,而是别的套路,全在作者施为.因此, 一人一事 作为枢纽性事件,并非此情节是核心情节,可以由它逻辑地㊁因果性地生发出全剧的其他情节,而只是作者所欲写的全剧情节得以展开的一个契机性的事件.当明确了李渔的 一人一事 只是一种契机性的事件时,我们面前出现了更多的疑惑.疑惑之一:契机性事件显然不能起到把全剧情节凝聚起来㊁统领起来的作用,李渔为什么把它当做一种统领性的核心的因素提出来呢疑惑之二:李渔在 减头绪 一节提出了 始终无二事,贯串只一人 即 一人一事,一线到底 的结构思想,而无论 重婚牛府 还是 白马解围 都不是能够贯串到底的事件,难道作为 主脑 的 一人一事 和作为 头绪 的 一人一事 是不同的 一人一事 吗?疑惑之三:契机性事件并不能体现主题思想(«琵琶记»要歌颂 有贞有烈赵贞女,全忠全孝蔡伯喈 , 重婚牛府 不能体现这个主题; 白马解围 也不能体现«西厢记» 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的主题),那么,李渔怎么会把它们当做 立言之本意 呢?以上疑惑归根到底,全都是由李渔的提法引起的枢纽性㊁契机性的 一人一事 与全剧的情节㊁人物㊁主题的关系的问题.要解开这些疑惑,需要对此问题做一般性的探讨,并且与李渔的创作联系起来.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凡是成功的叙事作品,必然是叙事㊁塑造人物㊁表达主题三者统一的,如果不能做到三者的统一,那只能是具体作者㊁具体作品的问题,而不是某一叙事文学体裁的问题.但这其实只是一种错觉而已.例如史诗体裁,叙事固然要表现主题,不应该旁生枝节,溢出主题范围之外,但因为要顾及完整叙述一段历史的要求,叙事的规模经常远远超出完成主题的需要;而人物的塑造并非全局性的任务,只是被包含在规模宏大的叙事中.换言之,叙事与表达主题㊁叙事与塑造人物,只是有一致的关系,并没有对应㊁统一的关系.而传奇的情况正是如此.但传奇不是史诗而是戏剧,史诗的情节形态却是不适合戏剧的.于是,传奇虽然是我国最成熟的古典戏剧,产生了众多内容丰富的名作,但却不能适应剧场演出.到了清初,明代那种富贵人家普遍自养家班的戏剧生态消失以后,传奇就在社会的经营性演出中逐渐解体,在舞台上只剩下了它的精粹残片 折子戏.传奇的历史命运说明解决好它的情节结构是多么严重的问题.而传奇的创作在万历年间解决了文采㊁声律各自的问题和二者关系的问题之后,的确出现了一股探究情节结构艺术的潮流.这股潮流到晚明已经相当明显,如被认为属于玉茗堂派的作家吴炳㊁阮大铖等就是代表,他们的作品在明末曾称誉一时.不幸的是,这股潮流却是和丧失思想追求相伴随的,因此作品的情节结构固然趋于严密机巧,但明显地走上了玩弄情节趣味之路.由明入清,在清初创作名声大噪的李渔就是这一路倾向的极致.由于传奇多是以一生一旦写男女风情,他们的情节追求突出地在一男一女发生爱情纠葛的机缘上挖空心思.在吴炳的«情邮记»中我们看到,一个才子路过邮亭,在壁上题诗一首.不久一个佳人路过,在下面和诗,仅写半首被其母喝止.其后另一佳人来此邮亭,将诗补足.那个才子再次路过邮亭,看见和诗,便寻访两位佳人.此后多有曲折误会,终成婚姻.在阮大铖的«燕子笺»中我们看到,一佳人无意拿到一幅才子所画的妓女画像,而自己与画中女子相貌相同,便在画上题诗.画像被燕子衔去,恰落入该才子之手,引起双方相思,一个曲折的故事由此开始.如果了解了这种路数,再看李渔的名剧«风筝误»就洞若观火了.该剧写才子韩生放风筝,风筝断了线落入詹家二小姐院中,这位美女在风筝上题诗一首.风筝被讨回,韩生见诗动了情思,又写挑情诗一。

李渔“一人一事”叙事理论的透视

李渔“一人一事”叙事理论的透视
交流之窗
李渔“一人一事”事理论的透视
□ 张浩宇
摘要:古往今来剧作家们在探究写作叙事理论的道路上从未停止研究,古人所提出的众多叙事理论在今天仍有重要的 指导意义,本文利用“一人一事”叙事理论进行分析,试通过《琵琶记》《桃花扇》《西厢记》等剧作来浅谈李渔“一人一事”叙事 理论的艺术魅力,并进而总结其理论精髓。
224 | RADIO&TV JOURNAL 2018.05
交流之窗
然心系双亲及妻子的心思,通过赵五娘的一系列动作表现 出来,牛小姐愿与赵五娘两女共事一夫,也促成蔡伯喈“孝 子”一名, “全忠全孝蔡伯喈”便得到了很好的理解。所以, 主脑中的一人依旧应为蔡伯喈,赵五娘只是辅助剧情发展 的一条副线。
在李渔看来,戏剧的主要人物是用来表达作者的主要 创作意图的,正如别林斯基所说: “戏剧的兴趣应当集中在 主要人物身上,戏剧的基本思想是在这个人物的命运中表 现出来的。”⑦孔尚任的《桃花扇》虽写了众多的事件、纷杂 的人物,但整个故事都是围绕“一人一事”展开的,此一人 当属“李香君”。与“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不 同的秦淮名妓李香君,一出场便展现出非同寻常的人格魅 力,作者通过描写李香君与复社文人侯方域的一段爱情, 以个人命运影射国家兴衰。桃花扇作为一个道具,不仅使 侯方域与李香君二人结下姻缘,更是贯穿全剧始终,正如 董每戡先生所指的那样:它是“候公子题诗之扇,即李香君 溅血之扇,也即杨友龙借草汁添枝叶画成之‘桃花扇’”⑧。 李香君不屈服于奸臣权贵,得知侯方域妆奁酒席所用的花 费是阮大成私心欲请自己在复社文人面前“代为分辨”的 意图而为之,对“助奁”之人阮大铖一顿唾骂,不畏权势进 行人格的抨击,与侯方域的态度截然相反,便显出飒爽的 英姿气概。作者在剧中强调“桃花者,美人之血痕也。”⑨即 桃花扇剧名源自美人李香君血溅折扇化为桃花而来,尽管 作者有“一生一旦为全本纲领”之说,李香君凸显的鲜明形 象也实为《桃花扇》剧情结构主脑之“一人”。

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与中国戏剧“摹仿说”的异同

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与中国戏剧“摹仿说”的异同

《外国文学史》“摹仿说”是研究和讨论文艺与现实关系的学说, 是古希腊哲学家、艺术家对文艺反映现实生活这一文学艺术规律的称谓。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是在批判柏拉图的“理试论”及其摹仿说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我们中国戏剧似乎也有“摹仿”,但中国戏剧中的“摹仿”与亚氏的“摹仿”比较起来,更有自己的特点。

作业名称: 结合“摹仿说”的相关观点, 阐述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与中国戏剧“摹仿说”的异同。

作业要求: 1.以小论文的格式书写。

2.说明核心观点, 并进行阐明。

3.字数控制在600—800字。

4.切勿抄袭。

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与中国戏剧“摹仿说”的异同首先,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 中国戏剧的摹仿说与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在源头上都带着相同的观点: 认为艺术来源于对于宇宙万物以及人世生活的摹仿。

西方的摹仿说在亚氏之前就已有萌芽, 中国的摹仿说有必要提及《史记》中”优孟衣冠”的典故。

故事的意思大致如下:春秋时代, 楚庄王宫廷有位艺人优孟, 楚国宰相孙叔敖深知优孟是位贤人, 十分礼遇他。

孙叔敖一生清廉, 没有储蓄多少家产, 因而在临终前嘱咐儿子: 我死后, 你必定贫困。

到时你可以拜见优孟, 就说你是孙叔敖的儿子。

果然, 不到几年的光景, 家境日渐萧条, 生活贫困。

优孟听说前相国孙叔敖死后, 他的儿子过着十分清贫的生活, 觉得过意不去, 就穿戴孙叔敖的衣冠, 模仿他的音容笑貌去见楚王, 楚王即景生情, 优孟趁机讲述孙叔敖儿子的现状, 楚王深受感动, 就重封孙叔敖的儿子。

这一典故很明显的说明了中国式的摹仿说也注重于忠实的摹仿, 以至于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

庄王置酒, 优孟前为寿。

庄王大惊, 以为孙叔敖复生也。

(选自《史记·滑稽列传》)但是在历史的发展中, 中国的戏剧的摹仿开始渐渐与西方分道扬镳。

就其原因而言, 首先, 西方的戏剧在亚里士多德这里给后世流传了有关戏剧(尤其是悲剧)和史诗的理论, 再加之西方本来对于戏剧重视的传统, 因而戏剧, 尤其是摹仿式的, 可谓是与史诗一样崇高, 以至于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 “诗比历史更真实。

[浅析李渔的双重人格对其创作的积极影响]李渔的戏曲创作

[浅析李渔的双重人格对其创作的积极影响]李渔的戏曲创作

《[浅析李渔的双重人格对其创作的积极影响]李渔的戏曲创作》摘要:李渔作生活封建社会末期人,觉地封建政治和道德风化是他下识行。《闲情偶寄・凡例》,他说“方今海甸澄清,太平有象,正人缀秋也。”他认,写戏目,宣教化,正人心。“因愚夫愚妇识知者少,劝使善,诫使勿恶,其道无由,故设种词,借优人说法,与众齐听,谓善者如收场,不善者如结,使人知所趋避,是药人寿世方,救苦弭灾具也”,他写戏目“不借三寸枯管,圣天子粉饰太平;揭片佛心,效老道人木铎里巷”⑩。这种劝善惩恶封建阶级戏剧观,也是李渔曲论很局限性。即使对社会现实偶有触及,也主要是抱着觉世醒世警世目。,李渔是商人,以毕生精力从事说戏曲创作,写说卖,演戏曲近乞讨。商人敏锐直觉使他看到了明代剧作远离舞台,“挟长技见、托杯酒放”[],使剧仅成案头作弊病, 必须将观众位、娱乐位作创作宗旨,重戏曲舞台效和表演功能,关观众审美趣味,才能获得利益。 他《风筝误・释疑》坦率地白“传奇原消愁设,费尽杖头歌曲,何事将钱买哭声,反令变喜成悲咽,唯我填词不卖愁,夫不笑是吾忧,举世尽成弥勒佛,人秃笔...摘要李渔其人其历有许多不评价。总说,人们肯定其戏曲理论,对他艺术创作多有批评。着眼李渔由特殊人生境遇、鲜明生活态和特定社会背景下形成相矛盾双重人格,以及这种双重人格对其创作产生深远积极影响,从而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李渔。关键词李渔双重人格艺术成就李渔,浙江兰溪人①,笠鸿,又谪凡,笠翁,还常常署湖上笠翁、觉世稗官、新亭客樵、随庵主人,等等。生明万历三十九年(6年),卒清康熙十九年(680年)②年轻境优裕, 着“尊前有酒年方,上无愁昼始长,喜堂人照旧,簪花老鬓成霜”③无忧无虑诗生活。这种生活养成他豪放舒展性格。而李渔己,当年华正茂,血气方刚,性情豪放不羁,不拘礼法。丁澎他诗集作序,说他“任侠,气倾其座人”④。顺治八年(65年)离开乡了杭州,这是李渔创作鼎盛期。传奇《玉搔头》《怜香伴》《缘》《风筝误》等,说《无声戏》《十二楼》等,作。 顺治十六年(659年)避祸移南京,营造住宅芥子,营芥子铺,刻印画谱及戏曲说,名扬天下。组织庭戏班,让己姬妾粉墨登场,出演己编演传奇。到处达官贵人演戏,以博取钱财和“拂拭”。 二十年,李渔足迹遍及半国。《上都门故人述旧状》,他称“二十年笈四方,三分天下,几遍其二”⑤。这期李渔,讲究营造和饮食御,生活豪奢,姬妾众多。康熙十六年(677年),由南京迁回杭州,得浙当道助,西湖云居山东麓建宅。三年卒,葬方峪九曜山阳。对李渔其人,历评价都是毁誉参半。袁令骂他“其行甚秽,真士林所不齿者”、“余曾游,遂避”⑥;余怀说他“前人所欲发而竟发者,李子尽发;今人所欲言而不能言者,李子尽言”⑦;人轻视他,“人以俳优目”,说他写戏是“味优伶俳语”⑧;观众欢迎他,不仅国“十曲出,纸贵”,甚至远渡扶桑,“德川代人,苟言及国戏剧,无不力举湖上笠翁”⑨。其有缘李渔特立独行生活方式,有缘他艺术创作和理论上所取得巨成就。今天娱乐化、商业化背景下,重新审视三多年前李渔,我们到他放荡不羁人生道路上也常有穷愁离乱苦,浅薄媚俗剧作隐藏着抑郁不平气。抛开以前固有思维方式,我们会发现两迥然相异李渔,会是千古风流人物,会又是腐朽没落道学先生,会是锱铢必较商人,会是放浪形骸雅士,这种双重人格带矛盾纠缠,对李渔生活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是我们认识李渔非常角。、李渔双重人格具体表现李渔双重人格首先表现风流和道学合而人生态上。李渔己欣赏《慎鸾交》剧借主角华秀口说“生外似风流,心偏持重,也知色,但不桑色,亦风情,却不钟偷外情,我看世上有才有德人,判然分两种,崇尚风流者,力排道学;宗依道学者,酷诋风流,据我看名教不无乐地,闲情也尽有天机,毕尽要使道学风流合而,方才算得学士人。”这种“道学风流合而”人生态和折主义理想,方面反对以理扼情,肯定情合理性,另方面又主张情归附理,以理制情,刻风流艳情宣扬伦理道德,放浪形骸纵情声色也不忘觉世醒世警世教化宗旨。李渔深受明末士夫淫靡风气影响,《闲情偶寄・声容部》,他花了相当幅津津乐道选姬买妾嫖妓,许多地方猥琐不堪,趣味低下,迎合封建统治阶级声色欲,直接他们腐朽糜烂生活要。《闲情偶寄》许多地方,他还宣扬种没落阶级人生世、享乐要思想。他说“伤哉,造物生人场,不满岁,彼夭折辈无论矣,姑就永年者道,即使三万六千日,尽是追欢取乐,亦非无限光阴,终有报罢日。”他生活哲学就是尽力保持己精神愉快,及行乐。李渔作生活封建社会末期人,觉地封建政治和道德风化是他下识行。《闲情偶寄・凡例》,他说“方今海甸澄清,太平有象,正人缀秋也。”他认,写戏目,宣教化,正人心。“因愚夫愚妇识知者少,劝使善,诫使勿恶,其道无由,故设种词,借优人说法,与众齐听,谓善者如收场,不善者如结,使人知所趋避,是药人寿世方,救苦弭灾具也”,他写戏目“不借三寸枯管,圣天子粉饰太平;揭片佛心,效老道人木铎里巷”⑩。这种劝善惩恶封建阶级戏剧观,也是李渔曲论很局限性。即使对社会现实偶有触及,也主要是抱着觉世醒世警世目。李渔双重人格其次还表现他商人和人双重身份上。商人狡黠和油滑以及追利益天性,使他程地接近市场迎合观众,所以,就不难理他近堕落生活态和作品随处可见低俗甚至可能是吸引眼球市场行;而封建人责任感和道德省又对他有所触动,匡救世思想也会作品觉地表现。李渔是商人,以毕生精力从事说戏曲创作,写说卖,演戏曲近乞讨。商人敏锐直觉使他看到了明代剧作远离舞台,“挟长技见、托杯酒放”[],使剧仅成案头作弊病, 必须将观众位、娱乐位作创作宗旨,重戏曲舞台效和表演功能,关观众审美趣味,才能获得利益。 他《风筝误・释疑》坦率地白“传奇原消愁设,费尽杖头歌曲,何事将钱买哭声,反令变喜成悲咽,唯我填词不卖愁,夫不笑是吾忧,举世尽成弥勒佛,人秃笔始堪投。”以曲卖唱业李渔只能迎合宜,舍弃那些有关国计民生和以道“庄论”,从事轻松幽默喜剧创作;力浅显语言风格,尽可能地扩己观众层面。每逢江山易主朝代更替候,人都面临着两难窘境方面,儒正统观念使其对渐行渐远旧王朝充满了虔诚眷恋;另方面新王朝强生存压力和荣华富贵诱惑萦心际。是全忠全节名高还是见颜卑膝权力?这候,封建人人生道路选择和精神皈依取向上充满了矛盾和痛苦,流诸笔端作品就显得更加耐人寻味。作深受传统化影响知识分子,李渔放弃举业,选择以戏曲说谋生路,做俳优人纵情声色,其心隐微不难揣测。“从乱离,鼎革初,乞食这条路数,竟做了忠臣牧羊国,义士采薇山,人墨客坑儒漏处。凡是有难奔,无国可归人,都托足。”[]这不正是李渔夫子道吗?二、李渔双重人格对其创作积极影响特殊人生境遇、鲜明生活态和特定社会背景造就他思想上相矛盾双重人格,这种双重人格对他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了迎合观众,李渔部分作品都是喜剧。多是些程式化浅薄无聊作,语言浅显直白,情节荒唐可笑,人物机巧怪异。这些被人所诟病处是他缺陷,但也可能是他隐藏和保护我机智。因消遣娱乐背常常隐藏着许多严肃主题,而这些才可能是更真实李渔。他作品,常常通男女青年爱情上悲欢离合种种奇遇和矛盾,有表现了他们追婚姻由强烈愿望,反映了市民阶层爱情婚姻问题上民主识;有作品程不地暴露了当社会黑暗和腐败;还有些作品利用喜剧特,以讽刺和诙谐口吻对不良社会风气和不合理现象进行抨击。而所有这些严肃而深刻社会容都被披上喜剧外衣,插科打诨嬉笑怒骂忽隐忽现,不能不引人深思。李渔所写《笠翁十种曲》,流传广影响是《风筝误》和《奈何天》。这两剧情节曲折,变幻多端,诙谐幽默,喜剧性极强。《风筝误》以风筝线,描写韩世勋婚姻问题上种种误会和巧合,对社会上以假乱真、冒名顶替不良现象作了辛辣讽刺。《奈何天》故事情节更是异想天开,近乎荒唐。阙素封貌奇丑多残疾,而生所遇尽是美色,先娶了三绝色女子,义仆阙忠代主输财助边,犒劳穷民,这件事感动了上帝,令变形使者“替他改头换面,变做美貌男人”。而阙素封所以有这样艳遇和结局,全靠他有钱。正如剧所说“古道财旺升官,只要拼银子,贵也是图得,只要做些积德事,钱神更比魁神验,乌纱可使黄金变。”剧讽刺矛头所向,是显而易见。作者对封建婚姻制带给妇女不幸和痛苦亦给予了深切情。“红颜薄命有成律,不怕闺人生四翼。饶伊计奈何天,究竟奈何天不得”,这些牢骚话背,显然包含着更沉重深刻些东西。李渔生混迹江湖和风月场上,似乎只己奔波,而其作品喜剧外衣,遮挡住了人们探其心目光。其实,其心和作品深处,隐藏着许多不幸和愤懑。他《缘》“尾声”说道“李子年穷不怕,惯操弱翰与天攻,佳人夺取归才士,泪眼能教变笑容,非是心多倔强,只因老耳欠龙钟,从今懒听不平事,怕惹闲愁上笔锋。”对现实生活“不平事”,所以懒听是因“怕惹闲愁”,但这并没有使他竭力忘却,其许多剧作,我们都可以感触到他对些不平事愤懑情绪。如《缘》杨云友,“计凋零,治生无策”,靠卖画生,这地位低下弱女子,要受高利贷盘剥,二要受流氓恶棍欺凌,三要受骚人韵士玩弄,作者对其坎坷不平生活道路描写,不正是反映了当下层群众生活遭遇和作者对这种“不平事”不平情绪吗?这种严肃主题李渔诗歌和传奇也有表现。李渔年以,道毁战乱,逃难,他比较地接近了下层人民,定程上看到了下层人民悲惨生活,并给予真切情。他《写忧》诗曾这样描述战乱人民苦难“极目千泪,惊心六月秋,试观旬日里,又白几人头?”[3]首五律《忧岁》,李渔描述了般人民荒年苦人们糊口已很困难,“复患收成少,连荒岂易,忧独甚,饥岁食偏多”;但是官还是照样征收捐税,所以还得“预储延吏酒,旦夕缓催科”[]。李渔还写首《获兔》,写“是人皆喜获,惟我独长吁”种感慨,表现了他对处贫困状态人们情心“非无三窟狡,只饥愚,试问皇皇者,谁无入口躯?”[5]李渔虽对封建制和“圣天子”天地义合理性从怀疑,但战乱生活不幸遭遇,毕竟使他定程上认识到官与兵对人民残暴。许多诗不程地对官兵罪行作了揭露。他甚至得出这样结论“兵”比“贼”更坏“贼心犹易厌,兵志更难遂。”[6]《风筝误》传奇,李渔也顺便写到封建军队腐败,他给那些武将起名是“钱有用”、“武不消”、“闻风怕”、“俞敌跑”,“身带兵将,从上战场,只饷钱而”[7]。李渔他说也对当腐败黑暗官场吏治进行了定程揭露和批判,如《连城璧》二回写比较安分官蒋成,数年,敛金数万;至贪官恶吏,可想而知。李渔发议论说,人入官场,须先“把良心洗”,“把天理告辞”。这也表现了他世界观积极方面。这些积极方面多因李渔相矛盾双重人格,而被严严实实地包裹起,让人们感觉到,作品到处充斥着量封建思想和道德观念,而且格调低下、浅薄庸俗,艺术形式上纤细淫巧,使得“戏曲已不复艺术,而沦工艺,与花木、居室、饮食等并无二致”。这些都导致了人们对他艺术成就评价不高和对其人定程上贬斥,从而忽视了他作品不程严肃主题,然也无法更加全面地、深刻地认识李渔。(责任编辑古卫红)作者简介漆亿(963 ),重庆交通学院人学院教师,主要从事学语和对外汉语教学。① 李渔《与李雨商荆州太宁》信(见《笠翁言全集》卷三),称“渔虽浙籍,生雉皋(今如皋)”。② 按98年四期《戏》考60年生,680年卒。③ 《丁卯元日试笔》,《笠翁言全集》卷六。丁卯是67年,李渔年7岁。也许这是李渔所存早诗。④ 《序》,《笠翁言全集》卷五。⑤ 《笠翁言全集》卷三。⑥ [清]董含《三冈识略》卷四。⑦ 《闲情偶记》余怀序。⑧ 李调元《雨村曲话》。⑨ [日]青木正儿《国近代戏曲史》。⑩ 《闲情偶寄・词曲部・戒讽刺》。[] 臧懋循《元曲选・序二》,学古籍刊行社,955年版。 [] 《连城璧》三回《乞儿行事皇帝做媒人》。 [3] 《写忧》四,《笠翁言全集》卷五。[] 《忧岁》,上。[5] 《获兔》,上。[6] 《甲申纪乱》,《笠翁言全集》卷五。[7] 《风筝误》十出,《笠翁十种曲》。。

李渔与德莱顿戏剧理论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李渔与德莱顿戏剧理论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李渔与德莱顿戏剧理论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李渔和德莱顿是各自文化背景下的两位重要的戏剧理论家,他们对剧本结构、人物塑造、舞台美学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因此,对于李渔与德莱顿的戏剧理论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戏剧发展历程和理论演变,从而丰富我们对于戏剧研究的认识。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李渔与德莱顿的戏剧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和探讨,剖析他们各自的戏剧美学和审美观点,即了解他们对于戏剧文本和舞台表演的不同理解与评价,从而对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历史时期的戏剧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探究其中的共性和差异性,为今后的戏剧研究提供更加清晰准确的理论基础。

三、研究内容1. 李渔的戏剧理论李渔是明代戏曲理论家,其代表作《附录太和正音谱》中提出了“曲艺兼备”、“文人助曲”、“五音定律”等理论,对于戏曲题材、人物塑造、节奏节律等方面都有独到见解。

2. 德莱顿的戏剧理论德莱顿是英国戏剧家和理论家,其代表作《汉姆雷特》等对戏剧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提出了“戏剧即生活的镜子”、“五幕剧”等理论,对于人物形象、剧本结构、表演手法等方面都有独到见解。

3. 李渔与德莱顿的戏剧理论比较在戏剧理论中,李渔和德莱顿的理论都有其独特之处,但也有相似之处。

本文将对两位理论家的戏剧理论进行比较,包括剧本结构、人物形象、角色命运、表演手法等方面。

四、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研究法进行研究。

文献资料法主要是收集和分析两位理论家的著作和相关研究文献,比较研究法则对两位理论家的戏剧理论进行对比分析。

五、预期结果通过对李渔与德莱顿戏剧理论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戏剧发展历程和理论演变,探究其中的共性和差异性,从而为今后的戏剧理论发展提供更加清晰准确的理论基础。

同时,也为跨文化交流和学术研究提供了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渔与亚里士多德的戏剧理论差异摘要:西方戏剧理论最早溯源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戏剧理论著作《诗学》,而在我国戏曲理论发展较晚,到了明末李渔才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体系,西方的戏剧和中国的戏曲虽然叫法不同,但是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的总称,是民族戏剧的样式。

中国传统戏曲的悲剧理论与西方有着很大差距的,这是由艺术创作实践和社会、历史、民族道德观念形成的审美观、欣赏习惯所决定的,在人类文学理论发展的过程中总会有交集,本文主要从戏剧与现实的关系,戏剧的社会功能作用等方面来探讨亚里士多德和李渔之间的戏剧理
论差异,希望加深对中西理论的理解。

关键词:李渔;亚里士多德;诗学;曲话;
中图分类号:j5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2)10-0000-02
“五四”之后,西方戏剧理论开始传播到中国,与中国的理论发生激烈的思想碰撞,我认为不应用西方的戏剧理论硬套中国古代的戏曲作品,毕竟文化背景以及作品产生的年代都有很大的差距。

李渔的戏曲理论所概括的内容、总结的经验,既具有时代的色彩,更有民族的韵味,反映的是中国戏剧理论的艺术规律、戏剧观。

李渔的《闲情偶寄》是中国第一部从舞台艺术的角度来探讨戏曲理论的专著,其中最为我们今天所重视的是关于戏曲创作历史经验的“词曲部”。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欧洲古代戏剧理论的经典著作,“古希腊的文学艺术和实践成就,催生了文艺理论家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这是一部欧洲文艺理论和美学史上着重解决文艺与现实的关系、文艺的社会功用等问题的第一部完整、系统的理论著述。

”[1]《诗学》对悲剧的起源、本质以及人物性格、情节结构等都有精辟的见解,堪称西方最早的系统戏剧理论专著。

虽然中西戏剧之间的戏剧观和艺术规律不尽相同,但既然同是戏剧艺术自然有着共通之处。

《诗学》和《闲情偶寄》作为中国和古希腊的戏剧理论开山之作,比较两者,应该会对中西戏剧理论研究有较大的意义。

一、艺术的社会功用
(一)戒讽刺
李渔在《闲情偶寄·词曲部》中的“戒讽刺”就写出了戏剧应该具有的社会功用,同时对编写戏剧的人提出了要求。

李渔认为“窃怪传奇一书,昔人以代木,因愚夫愚妇识字知书者少,劝使为善,戒使勿恶,其道无由,故设此种文词,借优人说法与大众齐听,谓善者如此收场,不善者如此结果,使人知所趋避,是药人寿世之方,救苦弥灾之具也!”[2]李渔认为戏剧是用来宣扬教化的工具,借演员之口来讲给大家听,告诉人们好人这样收场,坏人那样结果,旨在指导别人的行为。

中国古代的戏剧表演对象大多是平民百姓,所以需要爱憎鲜明,夸张地,直截了当传达给观众。

在当时的社会背
景下,这个可以说是最有效的教化工具。

李渔在提出戏剧作用在于教化的同时还提出,编写剧本的人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情感来确定人物命运和感情。

在李渔看来,作品的流传不单纯是文字的流传,而是作者一念之正气使它流传。

中国戏剧的社会功能的表现是直白明朗的,就是通过舞台人物命运发展来达到教化人心的目的,劝其善恶,作者要报恩不可抱怨,存忠厚之心,结果其戏剧效果是明显的。

(二)净化说
《诗学》中的悲剧通过“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达到净化的目的”。

亚里士多德借此指出悲剧可以涤净心中痛苦的感情,使人生痛苦通过剧中描写痛苦得到“升华”、“净化”,使人的心理恢复常态,给人以“松弛”和“快感”。

对于“净化”理论是否有道德目的,还存在着争议,悲剧到底是具有教化作用还是仅仅为作者宣泄情绪的手段,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普遍的观念看来净化作为悲剧的目的,体现艺术的一般功用价值,因此,悲剧引发并净化恐惧与怜悯,有伦理道德的规箴、感染作用,令观众在省悟厄运的原由中,改善自己的伦理意识、道德情感。

总的看来,不管是亚里士多德还是李渔,都认为戏剧的社会功用是要达到教化人心的目的。

但有所不同的是,亚里士多德认为是通过悲剧引发恐惧与怜悯,而达到感染人心的作用,主人公或是命
运或是性格导致的错误引起命运的挫折与观众心声共鸣,这种教化人心方式是委婉、间接且不那么明显。

中国戏剧理论中遵循的原则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其教化目标是直白的而且是明显的,对于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中国人,这样的戏剧效果无疑是最有教化意义的。

二、戏剧结构中心
(一)立主脑
中国戏曲理论史上,李渔是主张“结构第一”的第一人。

总的来说,李渔以前的戏曲家在研究戏曲时,总是将注意力的焦点放在音律的研究上,李渔把结构推到了第一的位置。

“李渔曲论的特点首先表现在他创作的有机整体性。

李渔从传奇整体观和舞台观出发,把剧本创作的方向和着重点从一向为人所理解的“填词”,扭转到了情节结构方面。

”[3]
在李渔的理论看来,古人作一篇文章时,在心中确立结构第一原则后,应先“立主脑”,即作者写文章的本意。

“一本戏中,有无数人名,究竟俱属陪宾,原其初心,止为一人而设;即此一人之身,自始至终,离合悲欢,中具无限情由,无穷关目,究竟俱属衍文,原其初心,又止为一事而设;此一人一事,即作传奇之主脑也。

”这里的“一事”并非一个故事,而是指一个牵动全剧冲突的关键情节。

可见在中国古代戏剧理论创作当中,最重要的就是立主脑,为一个中心事件而作当然,这个中心事件就是戏剧结构的重中之重。

(二)戏剧情节
亚里士多德给悲剧的定义:悲剧是对一种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

我们可以看出,悲剧具有完整、确定量度的情节结构。

亚里士多德十分重视悲剧的布局,他认为悲剧有六个因素:情节、性格、言词、思想、形象与歌曲,而六个要素中最重要的是情节,亚里士多德在谈到布局时强调戏剧的基本要素是行动,具体说来就是按因果律组成一系列事件,形成有机组成部分。

情节是悲剧的主干,是关于人的活动的事件合理安排,表现人物性格,体现悲剧的目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情节模仿的是人的活动,是具有普遍性的事件,情节的确立与表达是至关重要的,情节作为悲剧的基础,又像悲剧的灵魂,作为一个完整行动而牵制着整个戏剧的发展。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情节摹仿人的完整行动,事件按照必然性或常规自然地联结,成为有机统一的整体。

“事件要有严密布局,挪动或删削任何一部分,整体就会崩散脱节。

”[4] 从字面上看,李渔的“立主脑”中关键情节与亚里士多德情节十分相似,其实不然。

李渔讲的“一事”,是一个故事中的关键情节,它牵动全剧的戏剧冲突的开展。

李渔绝非鼓吹戏剧只写一个故事,一条情节,只是他提倡写剧本要把关键的情节想透、写好,其他的围绕这个情节展开。

亚里士多德“整一性的行动”是一个故事、一条情节,情节就是对一个整一性行动的摹仿,这里整一性是一个完整的行动体系,很显然,亚里士多德的情节比李渔的关键情节范
围要大得多。

在我看来,李渔戏剧结构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点是关键;亚里士多德戏剧结构是由线到面,线是关键。

三、戏剧与现实的关系
(一)审虚实
李渔论曲时曾有“审虚实”一章来探讨戏剧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他说:“传奇所用之事,或古或今,有虚有实”,“实者,就事敷陈,不假造作,有根有据之谓也;虚者,空中楼阁,随意构成,无影无形之谓也。

”李渔认为,对于人们熟知的故事不能有任何的虚构,实和虚要区分严明。

虚构就要彻底的虚构,写实就不能有半点的虚假,当然这个观点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明谢肇制认为小说和戏曲创作,可以根据情节发展的需要进行虚构,不用严格的拘泥于现实,但是这种虚构要适度,必须有一定的现实根据。

作品中艺术虚构和历史真实之间的关系,必须控制在一个度中,既要遵循历史真实,又要适当的艺术虚构,把两者完全剥离还是太过于绝对。

(二)创造式摹仿
亚里士多德认为戏剧是对人物动作的摹仿。

首先,他认为摹仿现实是一切艺术的共性,摹仿是人的一种“天性”、“本能”,戏剧模仿的对象是“行动中的人”;其次,亚里士多德认为,历史家“描述可能发生的事”,“个别的事”,而诗人“描述可能发生的事”,“描述的事带有普遍性”,但这个“普遍”是通过特殊表现的,共性是通过个性表现的,提出了艺术上个性与共性、特殊与普遍的辩证统
一问题;最后,亚士认为戏剧是对现实的直接摹仿,真理存在于个别事物中,具有真实性。

所以说戏剧在创作过程中是先受到现实的影响,然后适当的虚构的,通过在个别中表现一般,虚实相间,虚中有度。

戏剧所以具有真实性,这种真实是建立在合情合理的基础上。

总的说来,戏剧还是要尊重事实,从事实的情况出发,在戏剧中还原事实,否则也无法做到感化人心的作用,要在实的基础上适当的虚构,在不影响戏剧表达的基础上,适当的虚构可以更加丰富感情。

以上对于两者的理论比较还不成系统,毕竟两者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生活维度,但是对于中西文学理论研究希望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参考文献:
[1]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129
[2]李渔,闲情偶寄[m],长沙:岳麓书社,2000(6): 25
[3]廖奔,中国戏曲发展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10):145
[4]亚里斯多德,诗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12):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