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初三语文课外文言文训练(二)《家教有方》

合集下载

2021上海中考二模文言文汇编

2021上海中考二模文言文汇编

(三)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12分)李尚书景让少孤,母夫人性严明。

居东都,诸子尚幼,家贫无资,训励诸子,言动以礼。

时霖雨久,宅墙夜颓,僮仆修筑,忽见一船槽①,实之以钱。

婢仆等来告,夫人谓僮仆曰:“吾闻不勤而获,犹谓之灾;士君子所慎者,非常之得也。

若天实以先君馀庆②,悯及未亡人,当令诸孤学问成立,他日为俸钱入吾门,此未敢取。

”乃令闭如故。

其子景温、景庄皆进士及第,并有重名,位至方镇③。

景让最刚正,奏弹无所避。

【注】①船槽:船形的凹槽。

②馀yú庆:指留给子孙后辈的德泽。

③方镇:掌握兵权、镇守一方的军事长官。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分)⑴若天实以先君馀庆()⑵并有重名()11.对画线句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士君子应该谨慎对待不是经常得到的东西。

B.士君子应该看重不是经常得到的东西。

C. 士君子应该谨慎对待非分之得。

D.士君子应该看重非分之得。

12. ⑴景让母亲教子有方,三个儿子皆成大器。

面对意外钱财,景让母亲⑵下列不能反映景让母亲特点的一项是(2分)A.志行以礼B.清正高洁C.教子严格D.宽宏大量(三)课外古诗文(12分)10. ⑴实在、的确⑵名声、名望(4分)12.⑴①当令诸孤学问成立,他日为俸钱入吾门(2分);②恢复原样封闭。

(1分)⑵D(2分)2021年崇明二模(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2分)康熙乙卯,大兵讨吴三桂,涿州有小校①从军行。

校初入伍,无他技,惟善烹饪,遂留为军士具食。

一日,爇②饭初熟,贼刦③营入,众奔溃。

校以饭囊系马後④,囊蒸马背,马咆哮,转入贼队,贼将惊惧,因转败为胜,大破贼众。

主将嘉之,拔为队长,後累功至护军参领。

【注释】①小校,小卒,士兵。

②爇,烧。

③刦,同“劫”。

④後,现简化为“后”。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1)惟善烹饪()(2)拔为队长()11.对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就留下来做一名士兵混口饭吃。

B.就留下了为士兵准备的饭食。

2019年上海初三二模语文汇编课外古文

2019年上海初三二模语文汇编课外古文

2021年初三二模语文汇编——课外古文【浦东新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方山子传〔节选〕轼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晚乃遁①于光、黄间,曰岐亭。

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②之遗象③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

曰;“鸣呼!此吾故人慥季常也。

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

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环堵④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

【注】①光、黄:光州、,两州连界。

②遁:遁世隐居。

③方山冠:唐宋时隐士戴的帽子。

④遗象:犹遗制。

⑤“环堵〞一句:谓室空无所有。

11.解释文中加点词。

〔4分〕〔1〕谪居.于黄居:〔2〕余告之故.故:12.文中“余既耸然异之〞的原因是〔1〕〔2〕〔用自己的话表述〕〔4分〕13.以下表述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4分〕A.方山子,本名慥,因佩戴古代的方山冠,人们那么叫他方山子。

B.“方山子亦矍然〞写出了方山子遇到作者时惊的样子。

C.“俯而不答,仰而笑〞,含蓄地表现了他对作者境遇的理解。

D.选文中的方山子,一身侠气,威武豪放,隐居山中,淡泊名利。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12分〕11.〔1〕居:居住,安居〔2分〕〔2〕故:原因,缘故〔2分〕12.〔1〕我被贬时,竟然碰见了老朋友季常也在此地。

〔2分〕;〔2〕季常家里四壁萧条,然而家人都显出怡然自得的样子。

〔2分〕13. D〔4分〕【宝山】〔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丞相“草〞书丞相好草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嘲笑之,丞相自假设也。

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

使其侄录②之。

当波险处③,侄惘然而止。

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丞相熟视久之,亦自不识。

诟④其曰:“胡不早来问?致余忘之。

〞【注释】①流辈:同一类的人或同一辈的人。

②录:转抄。

③当波险处:在笔画曲折险僻的地方。

课外文言文练习(含答案)

课外文言文练习(含答案)

(一)陆清献公陆稼书先生宰嘉定,日坐堂上课子读书,夫人在后堂纺绩。

民有事控县者,即出票交原告,唤被告,如抗出差。

其听讼也,以理喻,以情恕,如家人父子调停家事,渐成无讼之风。

有兄弟争讼不休,公谓之曰:“弟兄不睦,伦常大变,予为.斯民父母,皆予教训无方之过也。

”遂自跪烈日中,讼者感泣,自此式好无尤。

公生辰,贫不能备寿筵,夫人笑之。

公曰:“汝且出堂视之,较寿筵何如?”但见堂上下,香烛如林,斯民敬之若神明焉。

相传稼书先生殁后,为嘉定县城隍,县民数百人直至平湖接公上任。

时先生夫人尚在,谓.县人曰:“公在县时不肯费民一钱,今远道见迎,恐非公意耳。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予为.斯民父母()(2)谓.县人曰()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公生辰,贫不能备寿筵,夫人笑之3、“但见堂上下,香烛如林,斯民敬之若神明焉”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陆稼书4、陆稼书在当嘉定县令时,断案的特点是(用原文回答);他“贫不能备寿筵”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

【参考答案】1、(1)做,当(2)说,对……说2、陆稼书生日时,穷得不能自己备办寿筵,夫人取笑他3、比喻受民爱戴4、以理喻,以情恕公在县时不肯费民一钱(二)王翱翱镇守辽东还朝,馈贻.一无所受者。

某太监于同事久,持明珠数颗馈之,公固辞,某曰:“公于他人之馈皆不受,我之馈亦不受,吾有死而已。

”公不得已受之。

乃自缀于衣领间,坐卧自随,虽其妻不知也。

居数年,太监死,其犹子①以贫不敢见公,使人召之,曰:“何不买第宅?”曰:“贫不能也。

”公曰:“第买之。

”其人讶,不肯买,公乃解其珠出于衣间与之,可值千金,第尚有余云。

诏营第于盐山,有司承媚,于外多列屋若干,公悉拆去.之,曰:“非诏旨也。

”每朝退,于公卿前孑然独行,不与人言。

时马昂为兵部尚书,崔恭为吏部侍郎,公直以名呼之。

[注释①犹子:养子。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馈贻.一无所受者()(2)公悉拆去.之()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初中语文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语文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语文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本文作者是________(人名)。

(2)用现代汉翻译下面的句子。

稍稍宾客其父(3)本文记叙了仲永从五岁就能作诗到最终“________”的变化过程,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情感。

【答案】(1)王安石(2)(同乡人)渐渐用宾客的礼节款待他的父亲(3)泯然众人;痛惜【解析】【分析】(1)根据对这篇文章文学常识的积累可知,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

(2)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要是否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

① 稍稍:渐渐。

宾客:这里是以宾客之礼相待的意思。

此句省略了主语,翻译的时候要进行补充。

故此句可以翻译为:(同乡人)渐渐用宾客的礼节款待他的父亲。

(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本文第二段作者写他又两次见到方仲永,一次是仲永十二三岁的时候,这时仲永写的诗已经不能称前时之闻。

还有一次是仲永二十岁成年的时候,作者通过别人打听,结果是“泯然众人矣。

”。

结合全文内容分析,仲永五岁的时候,没有老师教,连书籍文具都不认识,却能作诗,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这说明仲永非常有天赋,但是他的父亲贪图小利,不让仲永学习。

【中考复习】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解题指导

【中考复习】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解题指导

【中考复习】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解题指导(2021上海市中考)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顾亭林居家恒服布衣,只见者无寸缕之丝,当着《音学五书》时,《诗本音》卷二稿再为鼠啮,再为誊写,略并无愠色。

存有力劝其翻瓦倒壁一尽其类者,顾曰:“鼠啮我稿,实勉我也。

不然,好好一拖再拖,焉能五易其稿耶?【注】顾亭林:顾炎武,明末清初著名学者。

12、表述以下句中加点词(4分后)(1)居家恒服布衣(居住)(2)实勉我也。

(其实,实际)13、对文中画线句译者恰当的一项就是:b(3分后)a、(他就)多次抄录,脸上没有一点生气的表情。

b、(他就)抄写了两次,脸上没一点生气的表情。

c、(他就)多次抄录,脸上没有一点遗憾的表情。

d、(他就)抄写了两次,脸上没一点惋惜的表情。

14、有人劝说顾亭林彻底消灭家中的老鼠,原因是:《诗本音》卷二稿再为鼠啮。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15、“鼠啮我稿,实勉我也”整体表现了顾亭林积极进取(正直、悲观)的心态:“五易其稿”则整体表现了他治学严谨(勤奋好学)的态度。

(3分后)命题解析直面课外文言文考题,同学们首先从心理上不要畏惧。

惧怕、惊慌失措只可以应战阵脚,这样还没有已经开始答题就已经已经开始安打了。

我们踏上中考考场前已经展开了充份的备考,再加之平时的累积,我们已经具有了答疑课外文言文所须要的科学知识与能力。

另外,中考课外文言文内容上通常都比较肤浅,并不深奥难懂,在命题上存有以下特点:第一,选文。

中考课外文言文的选文篇幅短小,浅显易懂。

且选文大多为叙事类小故事,这类故事通常能给人以启示或表达某个道理。

第二,题型。

将近几中考课外文言文都精心安排了四道题,12分后。

四题分别牵涉字词表述、句子译者、篇章认知、主旨把握住。

具体内容的题目就是,第一题是“表述加点词语”,存有两小题。

主要就是实词表述,另外除了“之”、“而”、“其”、“以”、“于”、“何”六个虚词也可以发生在课外文言文的实地考察中。

2015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课外文言文汇编

2015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课外文言文汇编

松江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

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

濂具以实对。

笑日:“诚然,卿不朕欺。

”主事茹太素④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

”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

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④景濂,几误罪言者。

”【注释】①主事:官名,茹太素是人名。

②恶:疑问代词,怎么。

③微:无,没有。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分)(1)坐客为谁( ) (2)有足采者(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濂具以实对。

12.皇帝对宋濂的态度是有变化的,“密使人侦视”表现了他对宋濂的;而“”这一细节则体现了他对宋濂的亲近。

(3分)13.F列对文中人物形象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宋濂:坦诚公正B.皇帝:知错能改C.茹太素:善于进言D.廷臣:趋炎附势闵行区(1)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硃冲,字巨容,南安人也。

少有至行.,好学而贫,常以耕艺为事。

邻人失犊,认冲犊以归,后得犊于林下,大惭,以犊还冲,冲竟不受。

有牛犯其禾稼,冲屡持刍送牛而无恨色。

主愧之,乃不复为暴。

咸宁四年,诏补博士,冲称疾不应。

寻.又诏曰:“以冲为太子右庶子。

”冲每闻征书至,辄逃入深山,时人以为梁管之流。

冲居近夷俗,羌戎奉之若君,冲亦以礼让为训,邑里化之,路不拾遗,村无凶人,毒虫猛兽皆不为害。

卒以寿终。

①刍:饲养牛马的草料。

②梁管之流:梁鸿、管宁之类的人。

11.解释文中的加点字。

(4分)(1)少有至行.()(2)寻.又诏曰()12.对文中划线句“冲亦以礼让为训,邑里化之”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硃冲也用礼让训诫别人,乡里的人被他感化。

B.硃冲也把礼让作为训诫,乡里的人被他感化。

C.硃冲也用礼让训诫别人,被乡里的人感化。

D.硃冲也把礼让训诫别人,被乡里的人感化。

“主愧之”的原因是。

上海曹杨二中附属江桥实验中学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

上海曹杨二中附属江桥实验中学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

上海曹杨二中附属江桥实验中学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乙】见足下题字,以为是必磊落人也。

如是已逾年,恨未识足下面耳。

庭坚少孤,窘于衣食,虽早知从先生长者学问,而偏亲①白发,不得已而从仕。

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而从仕之日得学之功十三,所以衰懦不进,至今落诸公之后也。

窃观足下天资超迈,有亲以为之依归,春秋未三十若刻意于德义经术当不止此耳。

非敢谓足下今日所有不足以豪于众贤之间,但为未及古人,故为足下惜此日力②耳。

(节选自《黄庭坚集·答李几仲书》,有删改)【注】①偏亲:黄庭坚父亲早亡,而母亲在世,故称偏亲。

②日力:时光,岁月。

(1)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窘于衣食每假借于藏书之家B.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故人具鸡黍C.而从仕之日得学之功十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D.有亲以为之依归吾谁与归(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见足下题字,以为是必磊落人也。

②如是已逾年,恨未识足下面耳。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春秋未三十若刻意于德义经术当不止此耳。

(4)【甲】、【乙】两文都是文学前辈写给年轻人的文字。

依据选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甲】文表现了宋濂怎样的优秀品质?________(请用自己的话概括)②【乙】文中黄庭坚指出李几仲在学业上的差距是________,对他提出的希望是________。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家教有方--邵晶

家教有方--邵晶

家教有方邵晶1.用书香熏陶孩子的书卷气,和孩子一起读书,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

2.每个儿童的心田里都能播下爱美的种子。

它是永生不灭的,会在人的心田里茁壮成长。

3.孩子的成长有两个层面:一是成人,即成为有责任感,品德高尚的人。

二是成才,即尊重孩子的兴趣,学有所长,成为祖国建设的人才,回报全社会的关爱。

4.最好的教育不是耳提面命,不是批评斥责,不是强制惩罚,而是淡化教育痕迹,让受教育者在没有觉察的情况下被潜移默化。

不教而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不教而教,就是把教育内容渗透在游戏、谈天、生活之中,在一种和谐、自然的气氛中使孩子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

5.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我要说:“成功也是成功之母。

”做父母的要善于发现和不断巩固、发展孩子身上所有好的东西,用成功推动成功。

6.“懒家长”能培育出勤奋的孩子,适当地放手会让孩子跑得更稳,做得更自信,活得更坚强。

7.不要在攀比中视孩子为“笨蛋”,家长应该发现自己孩子独一无二的优势,欣赏自己的孩子,这是培养优秀孩子的前提。

8.学习信心比学习成绩更着急,家长要精心呵护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相信自己能学好,保护孩子的求知性和学习兴趣,这比分数更重要。

9.超越极限,挑战自我!孩子们,如果你跑1000米,在跑到800米就觉得特别困难时,你只要坚持一下,胜利马上就到。

生活中许多事都是这样,在忍无可忍的时候,只要你再坚持一下,事件马上就会出现转机,坚持就是胜利!10.和笔墨纸砚做伴,与琴棋书画为友,全面发展的孩子一定会拥有光辉灿烂的明天。

11.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变成一种游戏。

12.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13.让孩子每天的学习时间比较固定,不要轻易变动。

家长应借助规律的作用,使孩子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是每天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件事情。

这虽然不等同兴趣,却可能“习惯成自然”。

14.对孩子来说,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鼓励,鼓励,再鼓励!一句温暖的鼓励就可以激发孩子的自信和激情,而一句负面的批评可能击垮孩子的信心。

上海初三语文冲刺练习2

上海初三语文冲刺练习2

冲刺练习7【文言文练习】(一)阅读下文,完成下题汉世老人汉世有人,年老无子,家富,性俭啬。

恶衣蔬食,侵晨①而起,侵夜而息;营理产业,聚敛无厌,而不敢自用。

或人从之求焉者,不得已而入内,取钱十,自堂而出,随步辄减,比至于外,才余半在。

闭目以授乞者。

寻复嘱云:“我倾家赡君,慎勿他说,复相效来。

”老人俄死,田宅没官,货财充于内帑②矣。

【注释】①侵晨:天刚亮;侵,临近。

②内帑(tǎnɡ):国库。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比.至于外()(2)寻.复嘱云()2.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汉世老人为了守住自己的财产,连孩子都不要。

B.汉世老人虽然吝啬,但也经常帮助穷人。

C.汉世老人在交给乞丐钱时,因心疼不忍睁眼看。

D.汉世老人因为吝啬,最后活活被饿死。

3.文中有一语句告诉我们汉世老人也很勤劳,该语句是“”。

(2分)4.根据文意,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是。

(3分)12.(2分,各1分)(1)等到(2)不久过了一会儿13.C(3分)14.(2分)侵晨而起,侵夜而息15.(3分)通过讽刺汉世老人的吝啬,告诫人们不要为钱财所累(或不要过于看重钱财)。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题张杲(gǎo)卿知润州张杲卿知润州①,有妇人夫出外数日不归,忽有人报菜园井中有死人,妇人惊往视之。

号哭曰:“吾夫也。

”遂以闻官。

公使属官集邻里就井验是其夫与非。

众皆以井深不可辨,请出尸验之。

公曰:“众皆不能辨,妇人独何以知其为夫?”收付有司鞠问②,果奸人杀其夫,妇人与闻其谋。

【注释】①张杲卿知润州:张杲卿做润州知府(的时候)。

张杲卿,人名。

②鞠问:审问。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号.哭曰:“吾夫也”( ) (2)妇人与闻其谋.( ) 2.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张杲卿派遣下属召集邻里百姓,一起下井检验这个丈夫是不是还活着。

B.张杲卿派遣下属召集邻里百姓,一起到井边辨认尸体是否妇人的丈夫。

C.公使的下属在井边集合,到邻居那儿打听井里的尸体是不是她的丈夫。

2020上海各区初三二模课外文言文汇编

2020上海各区初三二模课外文言文汇编

2020上海各区初三二模课外文言文汇编上海市各区初三二模课外文言文汇编闵行区(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一12题(12分)盖公者,齐之胶西人也,明《老子》,师事XXX,汉之起,XXX争往于世主,唯盖公独遁居不仕。

及汉定天下,XXX为齐丞相,尽延问长老诸生以百数,何以治齐。

人人各殊,参不知所从。

XXX治黄老,乃使人厚币聘之,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遂推此类,为参具言之.参悦,乃避正堂舍之,师事之,齐果大治.及参入相汉,导盖公之道,故天下歌之.XXX虽为参师,然未尝仕,以寿终。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分)(1)参不知所从()(2)为参具言之()11.下列对画线句子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A.XXX喜欢,于是让出自己的正堂让他住。

B.XXX喜欢,竟然避开了正堂让他住。

C.XXX高兴,于是让出自己的正堂让他住。

D.XXX高兴,竟然避开了正堂让他住。

12.“齐果大治”在文中的体现是“”,原因是(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4分)浦东新区(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0一13题(12分)XXX,七月既望,XXX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XXX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XXX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注】①既望:农历每月十六.②属(zhǚ):倾注,引申为劝酒。

③斗牛,星座名.即斗宿(南斗)、XXX。

④一苇:比喻极小的船。

⑤XXX(píng)虚御风:XXX腾空而邀游。

10.语段中的“苏子”是(人名),“XXX来,水波不兴”这句话在我们学过的《》一文中也出现过。

(2分)11.解释以下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1)清风徐来()((2)而不知其所止()1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XXX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一句交卸了人物活动的地点。

2021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考前查缺补漏讲次03 课外文言文阅读

2021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考前查缺补漏讲次03  课外文言文阅读

专题03 课外文言文阅读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小题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

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

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

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选自《陆游筑书巢》)注释:①椟: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

②觌(dí):相见。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或.栖于椟________ 信.乎其似巢也!________(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乃引客就观之(3)从上文看,陆游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文中最能体现“书巢”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 (4)有人说,陆游文学成就与“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有关,请用一两句话谈谈你的领悟,20字以内。

2.课外文言文愚人食盐昔有愚人,适①友人家,与主人共食。

嫌淡而无味。

主人既闻,乃益盐。

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②有盐故。

”薄暮至家,母已具食。

曰:“有盐乎?”“有盐乎?”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惟食盐不食菜。

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

”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选自《百喻经》) (注释)①适:到……去。

②缘:因为。

③味败:味觉败坏。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主人既闻/有闻而传之者B.缘有盐故/而两狼之并驱如故C.遂自念曰/遂成枯落D.愚人食盐不已/骨已尽矣(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反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3)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3.课外文言文阅读《文姬保弟》汉赵伯英妻李文姬,太尉固女也。

固为梁冀所杀,家属被收。

上海市初三语文课外文言文训练(二)《家教有方》

上海市初三语文课外文言文训练(二)《家教有方》

例题李存审诫子存审①出于寒微,常诫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②将相,其间出③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④者凡百余。

”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曹生于膏粱⑤,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五代纪》)【注释】①存审:李存审,五代时人。

②极:达到③出:经历④镞:金属箭头⑤膏粱:膏,肉;梁,精米。

泛指富贵人家。

【文言知识】1. 释“微”。

上文有“存审出于寒微”,其中“微”指地位低下,句意是:李存审出生在家境贫寒地位低微的人家。

“陈胜微时,为人佣耕”,大意是:陈胜在地位低微时给人家种田做雇工。

“微”又指“无”。

如《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2. 第二人称代词。

古文中的第二人称代词常用的有尔、若、汝、乃等。

上文“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尔曹生于膏粱”及“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中的“尔”,都是第二人称,相当于“你”,“尔曹”指你们“汝为何人”,意为你是什么人“若不知乎”,意为你不知道吗?陆游的《示儿》诗:“家祭无忘告乃翁”,“乃翁”即你们的父亲。

【启发与借鉴】主题:忆苦思甜。

从文中可以看出李存审的子孙可以称为是高干子弟,吃得好住得好,可他们不知道父辈是如何艰苦奋斗的。

因此李存审要告诫他们,并把从身上取出的箭头让他们好好保存。

这是一种忆苦思甜的教育。

对现今教育的意义?现在的初中生,太多存于养尊处优的生活,父母的呵护给予了他们太多的安乐,作为长辈应该让他们知道往日的艰苦,作为晚辈也应该多听听长辈艰苦奋斗的家史。

【全文翻译】李存审出身贫寒,地位低微,常常告诫几个儿子说:“你们的父亲年轻时握着一把剑离开了乡里,四十年后,地位达到将相,这中间多次经历过万死一生(的险境),多次剖开骨肉取出箭头一百多枚。

”于是把从身上取出的箭头交给儿子,命令他们把它保存好,说:“你们生在富贵人家,应当知道你们的父亲是这样起家的。

”【课外训练】1.刘裕诫子孙高祖既贵①,命藏微时耕具以示子孙。

帝②至故宫见之,有惭色。

九年级课外文言文练习题含答案

九年级课外文言文练习题含答案

2012年度课外文言文(2)(一)易子而教公孙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 孟子曰:“势不行也。

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

继之以怒,则反夷矣。

‘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

’则是父子相夷也。

父子相夷,则恶矣。

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

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

”1.下列对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疏远A. 势.不行也 ( 情势 )B. 以正不行..(行不通)C. 古者易.子而教之(交换)D. 责善则离.(离开)2.下列对本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B. 恶:不好A. 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

译:您用正理正道教育我,可您的行为却不符合正道。

B. 父子相夷,则恶矣。

译:父子之间互相伤感情,便很可恶。

C. 古者易子而教之译:古时候互相交换儿子来进行教育。

D. 本文论述了教育一定要用正理正道,应交换孩子来教育的教育方法(二)班超立志班超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

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3.下列对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通“砚”A. 居家常执.勤苦(从事)B. 不耻.劳辱(以……为耻)C. 尝辍业投.笔叹曰(扔掉)D. 安能久事笔研.间乎(研究)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从本文可知,班超是一个胸怀大志,孝顺父母,骄傲且看不起别人的人。

B. 安能久事笔研间乎译:怎么能够长久地埋头在笔砚之中呢C.小子安知壮士志哉译:小人(或碌碌无为的人)哪里懂得壮士的志向啊!D. 班超的志向是“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

(三)刘沈处世刘凝之为人认所著履,即与之。

此人后得所失履,送还,不肯复取。

又沈麟士亦为邻人认所著履,麟士笑曰:“是卿履耶”即与之。

邻人得所失履,送还,麟士曰:“非卿履耶”笑而受之。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2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2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2语文版九年级下册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2班别姓名一、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阅读训练】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①书遂大进②平生于书③文征明临写《千字文》④或答人简札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二、薛谭学讴薛谭学讴于①秦青,未穷青之③技,自谓尽之④,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②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阅读训练】1.解释以下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秦青弗止。

②响遏行云。

4.对以下各句中加点用法、意义判断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3.翻译:谭乃谢求反。

译文:5.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答:6.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7.书塾中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8.我们应该向那原学什么?答:十六、董遇“三余”读书(《三国志》)(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

兴平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

采租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

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领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J遇言:"当以'三余'J或问"三余”之意。

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J【阅读训练】1. 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

①采和负贩②忘恩负义③读书百遍,其义自见④曹刿请见2.下面句中“而”字的用法不同其他三项的是()A.性质讷而好学B.其兄笑之而遇不改C.面山而居D.非死那么徒尔,而吾以捕蛇独存3.翻译句子。

上海市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汇编沪教版【含答案】

上海市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汇编沪教版【含答案】

上海市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汇编沪教版【含答案】上海市历年中考课外文言文汇编(2003-2012年)2003年XXX学舟楚①人有操舟者,其始折旋②疾徐,惟舟师之是听。

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遽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犯④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⑤。

【注释】①楚:古国名。

②折:调头。

旋:转弯。

③椎:用椎敲。

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

④亟:突然。

犯:碰到。

⑤柁:同“舵”。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1)其始折旋疾徐()(2)乃四顾胆落()1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1)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2)椎鼓径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1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004年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于南方,席上XXX,并壳入口。

或曰:“XXX须去壳。

”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XXX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②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动物,果实可以吃。

②坐:因为。

12.理解文中加点词语,完成题目。

(4分)(1)下列与“席上食菱”中的“食”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衣食所安B谨食之,时而献焉C设酒杀鸡作食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2)下列与“欲以去热也”中的“去”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昔日存,明日去B.去死肌,杀三虫C.乃记之而去D.俸去书来1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XXX生于水而曰本地货,此坐强不知觉得知也。

14.阅读本文,说说你对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看法.(2分)2005年XXX逃暑①XXX有逃暑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题李存审诫子存审①出于寒微,常诫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②将相,其间出③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④者凡百余。

”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曹生于膏粱⑤,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五代纪》)【注释】①存审:李存审,五代时人。

②极:达到③出:经历④镞:金属箭头⑤膏粱:膏,肉;梁,精米。

泛指富贵人家。

【文言知识】1. 释“微”。

上文有“存审出于寒微”,其中“微”指地位低下,句意是:李存审出生在家境贫寒地位低微的人家。

“陈胜微时,为人佣耕”,大意是:陈胜在地位低微时给人家种田做雇工。

“微”又指“无”。

如《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2. 第二人称代词。

古文中的第二人称代词常用的有尔、若、汝、乃等。

上文“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尔曹生于膏粱”及“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中的“尔”,都是第二人称,相当于“你”,“尔曹”指你们“汝为何人”,意为你是什么人“若不知乎”,意为你不知道吗?陆游的《示儿》诗:“家祭无忘告乃翁”,“乃翁”即你们的父亲。

【启发与借鉴】主题:忆苦思甜。

从文中可以看出李存审的子孙可以称为是高干子弟,吃得好住得好,可他们不知道父辈是如何艰苦奋斗的。

因此李存审要告诫他们,并把从身上取出的箭头让他们好好保存。

这是一种忆苦思甜的教育。

对现今教育的意义?现在的初中生,太多存于养尊处优的生活,父母的呵护给予了他们太多的安乐,作为长辈应该让他们知道往日的艰苦,作为晚辈也应该多听听长辈艰苦奋斗的家史。

【全文翻译】李存审出身贫寒,地位低微,常常告诫几个儿子说:“你们的父亲年轻时握着一把剑离开了乡里,四十年后,地位达到将相,这中间多次经历过万死一生(的险境),多次剖开骨肉取出箭头一百多枚。

”于是把从身上取出的箭头交给儿子,命令他们把它保存好,说:“你们生在富贵人家,应当知道你们的父亲是这样起家的。

”【课外训练】1.刘裕诫子孙高祖既贵①,命藏微时耕具以示子孙。

帝②至故宫见之,有惭色。

近侍或进曰:“大舜躬耕历山,伯禹③亲事水土。

陛下不睹遗物,安知先帝之至德,稼穑之艰难乎!”(选自《资治通鉴·宋纪》)【注释】①高祖既贵:指刘裕做了南朝的宋武帝。

②帝:指刘裕的儿子宋文帝刘义隆。

③伯禹:治水的大禹。

【训练】一、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①高祖既贵________ ②近侍或进曰________③禹亲事水土________ ④陛下不赌遗物________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①命藏微时耕具以示子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安知先帝之至德,稼穑之艰难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田父遗产昔有一田父①,自幼孤寒,而立之年乃有家室。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躬养子女,赈穷济贫。

年八旬而卧床不起,弥留之际②呼儿孙于床前,曰:“吾行将就木,无有金银遗尔,唯有两物可为纪念。

”遂指木椟,命长儿启之。

众人但见一锄一布衣而已,皆愕然。

田父曰:“锄者,冀尔等一生勤劳;布衣者,愿若终身俭朴。

”言讫而亡。

儿孙遂永志其志。

【注释】①田父:种田男子②弥留之际:临死的时候【训练】一、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①自幼孤寒 ________ ________ ②躬养子女 _________③赈穷济贫 ________ ________ ④无有金银遗尔 ________⑤遂指木椟 ________ ⑥命长儿启之 ________⑦众人但见一锄一布衣而已 ________⑧言讫而亡 ________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①而立之年乃有家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吾行将就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冀尔等一生勤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从上文中找出“但”的同义词 _________3. 包拯家训包孝肃公①家训云:"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②之中。

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③又云:"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

"又十四字。

珙者,孝肃之子也【注释】①包孝肃公:即包拯,他的谥号为孝肃②茔(Yíng):③押字:在文书上签字④仰:敬词一、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①包孝肃公家训云 ______、______ ②后世子孙仕宦 ______③有犯赃滥者 ________ ④亡殁(mò)之后 ______⑤仰珙刊石 ________ ⑥以诏后世 ______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①不从吾志,非吾子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珙者,孝肃之子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上文“大茔”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①大坟墓②公墓③家族墓地④豪华的墓地四、包拯家训的核心思想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包拯是什么朝代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不肖子有“三变”世有不肖子①,凡三变:第一变为蝗虫,货其庄田庐舍而食之;第二变为蠹虫,货其家藏古籍而食之;第三变为大虫②,货其奴婢食之。

不肖子无世无之,咸由其先祖不教以诗书仁义之所致也。

古人云:“遗之黄金满箱,不如教子一经③。

”此乃至论也。

【注释】①不肖子:不成才的人②大虫:老虎③经:指儒家经典著作。

一、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①凡三变 _______ ②二变为蠹虫 ______③遗之黄金满箱 _______ ④此乃至论也 ______、_______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货其庄田庐舍而食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咸由其先祖不教以诗书仁义之所致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蔡京子孙蔡京①诸孙,生长膏粱,不知稼穑。

一日,京戏问之曰:“汝曹日啖饭,试为我言米奚自?”其一对曰:“从臼②里出。

”京大笑。

其一旁应曰:“非也,我见在席子里出。

”盖京师运米以席囊盛之,故云。

【注释】①蔡京:宋徽宗时任宰相,奸臣②臼:石臼,旧时舂chong米的器具一、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①蔡京诸孙 ______ ②不知稼穑 ______、_______ ③其一旁应曰:______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汝曹日啖饭,试为我言米奚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盖京师运米以席囊盛之,故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上文“生长膏粱”中的“膏”是指_________;“粱”是指________;“膏粱”是泛指_________________。

第一单元参考答案1.刘裕诫子孙一、①已经②有人③治理④皇帝二、①下命把他幼年贫穷微贱时所用耕田农具收藏起来,用来展示给子孙。

②怎么能够知道先帝崇高的仁德和耕种的艰难呢【全文翻译】刘宋武帝在富贵之后,下命把他幼年贫穷微贱时所用耕田农具收藏起来,以展示给子孙。

文帝抵达故宫,看到他父亲早年用过那些耕具,深感惭愧。

他身边侍臣中有人进言说:“当年大舜亲自在历山耕田种地,大禹也曾亲自治理水土。

陛下不看到这些遗物,怎么能够知道先帝崇高的仁德和耕种的艰难呢!”2. 田父遗产一、①幼年丧父贫穷②亲自③救济帮助④留着⑤盒子⑥打开⑦罢了⑧结束二、①直到三十岁才成家②我快要死了③我希望你们一生都辛勤劳作三、唯【全文翻译】从前有一个农夫,幼时丧父,生活一直很穷困,直到三十岁才成家。

他每天日出的时候就去耕作,天黑的时候才回来休息,亲自抚养子女,并且拿出钱财救济那些生活贫穷潦倒的人。

农夫八十岁时(得病)躺在床上起不来了,临死之前,叫儿子及孙子来到床前,说:“我快要死了,没有金银财宝遗留给你们,只有两件东西可以作为纪念。

”于是手指一个木盒,叫大儿子去打开它。

大家只见到一把锄头,一件很普通的衣服罢了,大家都觉得很惊奇。

农夫说:“锄头,是我希望你们一生都辛勤劳作;普通的衣服,是我希望你们一生都勤俭朴素。

”说完这些话,农夫就死了。

儿孙们于是永远记住他的心意。

3. 包拯家训一、①教导、说②做官③贪污财物④死亡⑤雕刻⑥告二、①不顺从我的志愿的,就不是我的子孙后代②包珙,就是包拯的儿子三、③四、为官清廉,不贪污五、北宋【全文翻译】包拯在家训说道:“后代子孙做官的人中,如有犯了贪污财物罪而撤职的人,都不允许放回老家;死了以后,也不允许葬在祖坟上。

不顺从我的志愿的,就不是我的子孙后代。

”原文共有三十七个字。

在家训后面签字时(包拯)又写道:“希望包珙(把上面一段文字)刻在石块上,把刻石竖立在堂屋东面的墙壁旁,用来告诫后代子孙。

”原文又有十四个字。

包珙,就是包拯的儿子。

4. 不肖子有“三变”一、①总共②蛀虫③遗留④是、极二、①卖他家庄园的土地得钱后靠它吃喝玩乐②都因为他们的祖先没有教他们读诗书学仁义而造成的【全文翻译】世界上有不成材的人,他们都有三变:第一变如蝗虫,卖他家庄园的土地得钱后靠它吃喝玩乐。

第二变如蠹虫(书的蛀虫),卖自家的古董、书籍得钱后吃喝玩乐。

第三变如老虎,出卖他家中的男女仆人得钱后吃喝玩乐。

败家子,历朝历代都有,都因为他们的祖先没有教他们读诗书学仁义而造成的。

古人说过:“留给子孙满箱的黄金,不如教他们儒教经典著作。

”这是极深刻的话。

5.蔡京子孙一、①众②种植、收获③回答二、①你们天天吃饭,谁能回答我,吃的白米是从什么地方来的?②(原来)运到京城的大米,都是用席织口袋装着,所以那个子孙才会这么说。

三、肉精米富贵人家【全文翻译】(宋代)蔡京的孙子们,生长在富贵之家,不懂得庄稼的种植和收获。

一日,蔡京开玩笑地问他们说:“你们天天吃饭,谁能回答我,吃的白米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有个孙子顺口答道:“那是从石臼里舂成白米的。

”蔡京听了,哈哈大笑。

另外一个孙子在边上接着说:“他讲得不对,我见到白米是装在草席的袋子里倒出来的。

”(原来)运到京城的大米,都是用席织口袋装着,所以那个子孙才会这么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