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中的法律__电影《刮痧》赏析
_刮痧_电影体现出的中美文化差异_郝薇薇
![_刮痧_电影体现出的中美文化差异_郝薇薇](https://img.taocdn.com/s3/m/02bc6446804d2b160b4ec0ab.png)
人 文 论 坛199INTELLIGENCE························《刮痧》电影体现出的中美文化差异长春师范学院 郝薇薇摘 要:文化是社会的产物,不同的文化背影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相当的文化差异。
电影是文化的一种表现方式。
《刮痧》这部电影,把中美文化差异体现得淋漓尽致,这部电影让我们在欣赏感人的故事情节之外,还感受着中美文化的差异。
本文主要阐述《刮痧》电影所体现的中美文化差异,并且浅析产生中美文化差异的根源及解决此问题的方式。
关键词:文化 电影 文化差异《刮痧》这部电影的主要内容的是,电脑动画设计师许大同与妻子简宁在美国奋斗了八年,事业有成,儿子丹尼斯聪明可爱,一家人和睦幸福。
许大同的老父亲从中国来探亲。
一天,丹尼斯患感冒,爷爷用中国传统的刮痧疗法为孙子治病。
但没过几天,丹尼斯因不慎碰伤,被大同送进医院。
医生发现孩子背上有紫红色的刮痕,认为他受到了家长的虐待。
于是大同被保护儿童权益的机构以虐待儿童的罪名送上了法庭。
大同辩解那不是伤痕,是刮痧,一种中医疗法,但却苦于无法证明,并且家中曾经发生的许多与西方文化传统不同的事情,使法院判他败诉。
许大同输了官司又丢了工作。
老父对于自己给孙子刮痧引发这么多变故非常内疚,找到许大同的同事,用打手势的方式向这个美国同事解释。
许大同思子心切,冒险从外面爬楼进自己的家看儿子。
最终,大同的同事和保护儿童权益机构的工作人员理解了刮痧,一家人终于团聚。
电影是文化的一种表现方式。
《刮痧》这部电影,把中美文化差异体现得淋漓尽致,这部电影让我们在欣赏感人的故事情节之外,还感受着中美文化的差异。
《2024年从电影《刮痧》看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调和》范文
![《2024年从电影《刮痧》看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调和》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c931879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72.png)
《从电影《刮痧》看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调和》篇一电影《刮痧》作为一部以中西方文化差异为背景的作品,深入展示了两种文化在交流过程中的碰撞与调和。
本篇论文将从电影的角度出发,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在这些差异中如何寻找共同点,从而实现文化的融合。
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电影《刮痧》中展现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
1. 价值观差异:中国文化注重集体主义,强调家庭、社会和谐,而西方文化更强调个人主义、自由和独立。
这种价值观的差异在电影中的人物形象、行为方式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2. 思维方式差异:中国思维注重整体、综合,重视关系和联系,而西方思维更注重分析、逻辑和实证。
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效果。
3. 生活习惯差异:中西方在饮食、节日、礼仪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这些差异在电影中通过人物的生活细节得以体现。
二、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在电影《刮痧》中,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价值观的冲突:主人公在美国因刮痧疗法引发的误会,体现了中西方对健康、治疗观念的差异。
这种差异导致了人们对同一事件的不同理解和反应。
2. 沟通障碍:由于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中西方在沟通过程中容易产生误解和障碍。
电影中主人公与美国社会的沟通困难,正是这种文化碰撞的体现。
3. 法律与习俗的冲突:在不同国家,法律和习俗各不相同。
电影中主人公因刮痧被误认为虐待儿童,正是这种法律与习俗冲突的体现。
三、中西方文化的调和尽管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和碰撞,但电影《刮痧》也展示了两种文化如何寻找共同点,实现调和。
1. 相互尊重与理解:在面对文化差异时,相互尊重与理解是实现文化调和的关键。
电影中,主人公通过了解美国社会的法律和习俗,逐渐赢得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2. 寻找共同点:尽管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但也有许多共同点。
电影中,主人公通过分享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让美国社会对中国的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电影《刮痧》观后感1000字影评
![电影《刮痧》观后感1000字影评](https://img.taocdn.com/s3/m/1fc1eb102f60ddccda38a0c1.png)
电影《刮痧》观后感1000字影评电影《刮痧》观后感1000字影评电影《刮痧》上映于2001年,由郑晓龙为导演,梁家辉、蒋雯丽等主演,主演反映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互相不能明白而构成的矛盾冲突,在海内外华人范围中产生了必须的反响。
故事发生在美国中部密西西比河畔的城市圣路易斯。
许大同来美八年,事业有成、家庭幸福。
五岁的丹尼斯闹肚发烧,在家的爷爷用中国民间流传的刮痧疗法给丹尼斯治病,而这却成了丹尼斯一次意外事故后许大同虐待孩子的证据。
法庭上,一个又一个意想不到的证人和证词,使许大同百口莫辩。
而以解剖学为基础的西医理论又无法解释透过口耳相传的经验中医学。
应对控方律师对中国传统文化与道德规范的“全新解释”,许大同最后最后失去冷静和理智……法官当庭宣布剥夺许大同的监护权,不准他与儿子见面。
父子分离,夫妻分居,朋友决裂,工作丢失……接连不断的灾难恶梦般降临,一个原来完美幸福的家庭转眼间变得支离破碎,发奋多年、以为已经实现了的美国梦,被这场从天而降的官司彻底粉碎。
贫民区的破旧公寓里,偷偷相聚的大同夫妇借酒浇愁,抱头痛哭。
圣诞之夜,许大同思家团圆盼子心切,只有铤而走险,装扮成“圣诞老人”,从公寓大厦楼外的水管向高高的九楼——自己家的窗户悄悄爬去,结果引来警车呼啸而至。
最终经过多方发奋,误解被解除,许大同又回到了生活的正轨。
这一事件也给他身边的人们带去了很大的改变。
刮痧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在我们看来是再正常但是的行为,小的时候便亲身尝试过。
只是到了以解剖学为理论基础的西方医学氛围,不坚信经验传授,不明白就带来了曲解。
律师甚至还对《西游记》中孙悟空的进行评价:“别人种了九千年的桃子,他不跟主人打一声招呼摘来便吃,当人家制止时,他不但不听劝阻,而且还大打出手毁了人家的桃园。
别人辛辛苦苦炼好的丹丸,他拿来就吃,还把主人打得头破血流,临走还毁了人家的制作车间象这样一个野蛮顽劣的猴子,竟然被许大同在电子游戏中描绘成英雄……”许大同是怀揣着美国梦来的,他曾以为事业有成就已经实现了美国梦。
刮痧电影观后感
![刮痧电影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159dfd3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09.png)
刮痧电影观后感1200字刮痧电影观后感1200字1《刮痧》这部影片是一部很优秀的作品,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电影《刮痧》主要讲述的是北京移民家庭在美国生活时发生的故事:5岁的孩子丹尼斯闹肚子发烧,刚从北京来的爷爷正因看不懂药品上的英文,所以采用中国传统的疗法-刮痧来给孙子治病,没想到最终却成为了孩子的父亲虐待孩子的证据。
一家人在法庭上百口莫辩,有苦说不出,一连串的矛盾接踵而至,原本的一个愉悦美满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
男主人公许大同远渡重洋来美国生活了八年,他一心想要融入美国社会,为此他付出了很多的发奋。
在行业的年度颁奖会上,他获得了年度最佳设计大奖,应对在场的众多兄弟姐妹和同事,他激动地说:“我爱美国,我的美国梦最终实现了!”可是就是正因这一件突如其来的事是他梦中惊醒,巨大的文化差异和法律制度的不一样,使他在梦想与困惑中徘徊。
刮痧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
它是基于中医的皮肤理论。
它利用角、玉等工具刮擦皮肤的相关部位,从而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目的。
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
对高血压、中暑、肌肉酸痛引起的风寒麻痹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经常刮痧可以调理经气,缓解疲劳,增加免疫功能。
刮痧疗法已经成为一种自然疗法,适用于多种疾病。
电影《刮痧》这种中国的传统疗法,由于在美国的文化和法律中并没有对“刮痧”有很科学的解释,因而刮痧所留下来的痕迹被美国人认为是虐待儿童的证据,这也许不足为奇,可是作为一个法治国家,不能正因对刮痧的不了解而不对刮痧进行核实就随意定罪,不能正因中西文化的差异而加以排斥。
影片中还有一些场景体现出中西文化的差异,不如原告律师歪曲“孙悟空是一向只道德败坏的猴子”;许大同当着外人的面打自我的孩子,也许在西方人看来是暴力,但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再平常可是的了。
法律是讲求证据的,是公平正义的,是维护人的正当权利的。
该影片中的医生和护士在发现孩子受到“虐待”时,及时联系了儿童福利院,而法官和律师也在极力保护孩子,想给他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可是当其它国家的传统文化与他们的常识产生冲突时,科学的,至高无上的法律便成为了他们固守自我偏执的一种强有力的武器,他们甚至不理会被告人的解释,更不去追踪它的合理性,最终官司赢了,一个家庭也毁了。
从电影《刮痧》浅析中美法律文化的差异.doc
![从电影《刮痧》浅析中美法律文化的差异.doc](https://img.taocdn.com/s3/m/060020af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c0.png)
从电影《刮痧》浅析中美法律文化的差异从电影《刮痧》浅析中美法律文化的差异摘要:电影《刮痧》主要反映中美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文化冲突,重点塑造和刻画了感性的亲情的中国法律文化和理性的客观的美国法律文化之间的碰撞和冲突。
本文以该影片的故事情节为例,结合产生这种法律文化冲突的根源,浅析中美法律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刮痧》法律文化差异一、问题的提出电影《刮痧》讲述了来自中国的许大同和妻子简宁移民美国8年后,经过努力奋斗和顽强拼搏,终于实现了自己心中的“美国梦”。
在行业的年度颁奖典礼上,许大同饱含深情地说道:“我爱美国!我终于实现了我的美国梦。
”然而,从天而降的意外却打破了这种深沉而短暂的幸福美感。
许大同的“美国梦”开始破裂。
许大同五岁的儿子丹尼斯闹肚子发烧,在家的许父因看不懂写有英文的药品说明书,?用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刮痧疗法给丹尼斯治病。
丹尼斯在医院就医时,被美国医生发现了留在背上的一条条红印。
随后,以儿童福利局为代表的美国法律以猝不及防的速度介入到许大同一家的生活中,丹尼斯背上的红印被认为是许大同虐待孩子的证据。
中美法律文化的差异使许大同在听证会上百口莫辩,儿童福利局将丹尼斯以“免受虐待”的名义与许大同夫妇隔离开来。
许大同紧接着又经历了朋友反目、送父回国、带子逃亡、夫妻分居等一连串厄运,陷入不可名状的巨大痛苦中。
电影最后讲述了许大同的朋友通过亲身体验刮痧,并在法庭上为其作证,才使得这个故事有了圆满结局。
惊心动魄的影视情节时刻牵动着观众的心弦,来自中国的许大同与代表美国法律的儿童福利局律师在法庭上的一系列激烈交锋,集中而又深刻地反映出中美两国法律文化的差异。
二、中美法律文化传统及历史选择文化是人类发展的一种综合现象,是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经过长期历史积淀所形成的群体性的价值观念和在这种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法律运作机制。
[1]法律属于文化的范畴,其存在及活动既受到文化的影响,又对文化产生影响。
对电影《刮痧》的赏析
![对电影《刮痧》的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a23d6dc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5f.png)
对电影《刮痧》的赏析对电影《刮痧》的赏析影片以家庭、传统、亲情、文化为主题,同时以独特的视角,关注在美国奋斗的中国人生存与情感状态及其文化传承,热情赞颂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家庭亲情、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是一部艺术品质与商业品质兼具的上乘佳作。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其所反应的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
该电影从某种角度展示了中西文化的差异。
悠悠华夏五千年的璀璨文明,浸染着儒道佛三家精华,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不断发展着,而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和中国迥异,工业革命的冲击带来了更多新鲜的活力,使其更加民主开放同时注重法律的作用。
他们更强调个体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纵观全面,中西方的差异实在是伯仲难分,文化本身并无一定的好坏标准,尊重差异的同时,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差异中发展中凸显中国的独特魅力,让中国文化绽放灿烂光辉!《刮痧〉这部影片确认反映了西方社会和东方社会中价值观文化观的不同。
中国社会受到儒教影响。
儒学以重人事、尚伦理而著称于世。
从其创立之日起,就与中阎古代的宗法政治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且随着由宗法而家族一一宗族的社会政治变迁,儒家的思想、理论也与之相应地发展变化,不断改变自己的内容和形式以适应历代统冶者和现实社会政治生活的需要。
儒教讲究重在“正名分”,严君臣、父子、夫妇、尊卑、贵贱、男女、长幼之序,旨在“拨乱反正”,恢复周礼、匡扶周室,故其以“继周室”自命,自称:“吾志在《春秋》。
”在“仁”与“礼”的关系上,孔子贵“仁”,但更重“礼”,其言有曰:“道德仁义,非礼不成”;“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
因此,在东方文化看来,父母对孩子的管教可以包括一些体罚等等。
但是在西方文化当中,则更加注重个人主义,注重独立、平等。
因此在父母与子女关系当中则更多的体现一些平等因素,认为都是平等的个体。
比如孩子可以直呼父母的名字等等。
因此,父母绝对不可以体罚孩子。
比如电影中有这么一个镜头:大同的儿子把大同同事的孩子打哭了,大同要儿子给对方道歉,但儿子就是不道歉,结果,大同就当着同事的面打了儿子。
通过电影《刮痧》看中西法律文化冲突
![通过电影《刮痧》看中西法律文化冲突](https://img.taocdn.com/s3/m/417af762af1ffc4ffe47ac49.png)
郑晓龙2001年的影视作品《刮痧》,由梁家辉和蒋雯丽主演,在以美国为背景的环境中,以中医疗法“刮痧”为线索,展示了中西文化差异或者说是矛盾,综观整个影片,令人思索。
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民族社会的差异实质是文化的差异,而文化又包括人们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也称思维方式)两个方面。
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可以从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中反映出来。
逻辑体现着思维方式,同时又影响、决定着思维方式。
可以这样说,不同民族文化中的思维方式往往孕育出不同的逻辑思想,形成不同的逻辑传统;不同的逻辑思想和传统又会对思维方式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不同的民族文化。
因此,不同民族文化的不同往往表现为思维方式的不同、逻辑特征的不同。
思维的不同直接导致了文化、价值间的差异,本文分别从文化、友情、教育等方面对中西文化与法律的冲突、不同进行简单的阐述。
一.关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中国文化的继承与演变在时间跨度上极大,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伦理观,讲究尊老爱幼,讲究祖先崇拜,由此也形成了我们中国特色的“打是亲,骂是爱”的传统观念,只有在我们这个国土之上生长起来的人才能够真正的理解其内涵。
影片中许大同的儿子小丹尼斯对此就是一个不理解,以致和他的玩伴矛盾不断。
这个是家庭伦理上中西文化的差异。
另外,医学上的差异让西方人很难理解中国的刮痧治疗术。
在法庭上,许大同说到中医的脉络,律师和法官都茫茫然。
与其说影片《刮痧》讲述的是许大同这个中国家庭在美国的遭遇,不如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美国因为不被理解和认同所处的尴尬和无奈的境地。
影片中法官要求大同“找一个官方医生,用简练的、一个老法官能看懂的英文来说明刮痧”,但正如大同的辩护律师所说,“没有一本美国的医学教科书有关于刮痧的记载,那是不科学的,没有人会为此作证。
”在法庭上,当许大同试图解释“刮痧”时,他不得不使用中文“丹田”、“七经八脉”等术语,因为美语里根本找不到相应的词汇来表达,许大同的“dan2 tian”和“seven jing and eightmai”让在场的美国人不知所云,法官阻止他继续说下去,让他们去找专家人士来说明“刮痧”为何物,可大同与其妻简宁怎么也找不到这样的人,他们只好放弃解释“刮痧”。
从电影《刮痧》浅析中美法律文化的差异
![从电影《刮痧》浅析中美法律文化的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9e8a6317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5e.png)
从电影《刮痧》浅析中美法律文化的差异电影《刮痧》描述了一位中国女孩在美国留学期间,因为在公共场合刮痧而引起了警察的注意并被逮捕。
该电影反映出了中美法律文化之间的差异。
本文浅析中美法律文化的差异。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自我调节、自我管理的思想,而美国法律强调个人自由和权利。
在中国,人们相信自我调节和自我管理是维护个人和社会稳定的关键。
而在美国,个人自由和权利则是为了保护公民不受政府的干涉和控制。
在电影中,主人公刮痧的行为在中国是常见的民间疗法,但在美国被视为违反了公共卫生和对他人造成了危害。
这是因为在中国,人们普遍相信疾病来源于体内的不平衡,因此使用一些传统疗法可以帮助身体恢复平衡。
而在美国,因为传统中国疗法不符合美国卫生标准,被视为危险。
其次,司法制度在中美法律文化之间也存在着差异。
在中国,法律裁判主要依靠官员的推荐和经验,律师在审判中的作用相对有限。
而在美国,律师是诉讼的主导力量,法官的责任是监督整个司法流程,确保诉讼公平。
在电影中,主人公在法庭上没有律师的帮助,被说服认罪,最终被判了罚款和社区服务。
而在美国,如果被控罪行认罪,律师需要确保其了解自己的权利,帮助其权衡可能的判罚,并与检察官进行谈判以达成更好的结果。
如果认定有案可控,需要证明罪名成立,否则被认为是错误的判决。
最后,中美法律文化之间的差异还在于法律透明度和可操作性。
在中国,法律较为模糊,司法实践受政治和社会学因素的影响。
在美国,法律文件公开并得到严格执行,与法律相悖的行为受到惩罚,因此法律透明度和可操作性相对较高。
在电影中,主人公因不知道美国的法律规定而被判罚款和社区服务,这表明在美国,不了解法律规定会影响个人的权利和利益。
然而,中国的法律文化中基于儒家思想,注重道德和伦理,因此在实践中,情况可能非常复杂和模糊。
综上所述,中美法律文化之间存在诸多差异,包括人们的文化观念、司法制度以及法律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
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流和合作时,必须了解彼此之间的差异,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来避免交流错误和误解,以促进双方之间的理解和合作。
电影《刮痧》解读
![电影《刮痧》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9619bb00f12d2af90242e6f3.png)
电影《刮痧》中的跨文化交际差异解读——电影文学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的事例屡见不鲜。
而中美两国作为东西方文化的最典型代表,其差异和冲突更为显著。
以下仅以影片《刮痧》(Gua Sha Treatment)为例,分析中西文化上的各种差异所导致的一系列的误会和冲突,通过对中美文化由矛盾、冲突,最后走向融合的过程的描述,揭示了中西文化冲突的现实性和全球文化大融合的时代发展趋势。
一、电影《刮痧》情节简介故事的主人公许大同是移民到美国发展的华人知识分子,就职于美国密苏里州东部大城市圣路易斯一家电脑游戏软件设计公司。
与妻子简宁经过八年的努力奋斗,事业有成,家庭幸福。
儿子丹尼斯聪明可爱,一口流利的英语暗示着其俨然已成长为了一个地道的“美国孩子”。
在业内的年度颁奖大会上,大同兴奋地向世人宣称自己的美国梦终于得以实现,沉浸在幸福和胜利的喜悦当中!然而,随后的一场意外却令他如梦初醒:一天,他5岁的儿子丹尼斯肚痛难忍,从北京来探亲的老父由于看不懂药罐子上的英文说明而只好对丹尼斯采取了东方中医疗法——刮痧,而正是刮痧在丹尼斯背上留下的紫红刮痕恰恰成为许大同虐待孩子的铁证。
在听证会上,一个个意想不到的证人及证词轮番轰炸,令大同有口难辩,东方传统的中医疗法在美国不被承认,又无法通过以解剖学为基础的西医理论来证明其合理性,作为父亲对孩子的爱甚至需要去靠寻找证据及法庭争辩这样的途径去证明,更令人无法理解的是自己最信任的朋友兼老板约翰·昆兰在法官面前竟然不为自己辩护(昆兰也无法理解大同打儿子与保全自己的面子有何关系,又为何要代替父亲顶罪谎称是自己为儿子刮痧等)……而控方律师一再地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孙悟空的英雄形象进行诽谤和侮辱,导致许大同失去理智攻击了控方律师,导致法官无情的剥夺了大同对儿子丹尼斯的监护权,并予以禁足。
最后,为了要回儿子,他们不得不夫妻分居;为了父亲回国前能再见一面孙子,无奈偷带走丹尼斯被警察通缉直至被抓……一个原本美满幸福的家庭被这接二连三的悲剧转眼间敲打得支离破碎,一场近乎“荒谬”的官司也将大同的美国梦彻底的粉碎。
从电影_刮痧_看中西方法律文化的差异_马新
![从电影_刮痧_看中西方法律文化的差异_马新](https://img.taocdn.com/s3/m/16aa70106bd97f192279e9aa.png)
风格与特色MOVIELITERATURE2012年第23期/电影文学从电影《刮痧》看中西方法律文化的差异■马新(宁夏广播电视大学,宁夏银川750002)[摘要]电影是一门生活的艺术,其中包含着不同的文化和生活的对比和冲突。
电影《刮痧》是中国民族传统医学刮痧给一个中国移民家庭带来的在美国的文化范围里的激烈冲突。
影片中重点塑造和刻画了感性的亲情的中国伦理文化和理性的客观的西方法律之间的文化碰撞和冲突。
本文将以电影《刮痧》为题材,对电影里面的故事情节的激烈冲突进行分析,并对产生这种文化冲突的根源进行分析,从而解释影片中文化冲突背后的法律文化差异。
[关键词]《刮痧》;文化冲突;法律差异一、关于电影《刮痧》的概述电影《刮痧》讲述的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在美国的圣路易斯,来自中国的许大同和自己的妻子简宁移民美国8年后,经过努力的奋斗和拼搏,终于实现了他们当初的“美国梦”,在他人看来,大同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可爱的小儿子和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大同在游戏开发公司也有着一定的地位。
在行业的年度颁奖晚会上,大同还激动地说到:“我爱美国!我终于实现了我的美国梦。
”可是,幸福美好总是短暂的,意外总是从天而降,大同的“美国梦”开始破裂。
大同的儿子因为吃坏了东西闹肚子,大同夫妇都不在家,大同的父亲又看不懂药品上的英语说明书,只好采用中国的传统民间医疗手法刮痧给小孙子进行治疗。
大同父亲晚上出去散步,碰巧遇上了多年不见的老友老霍,孰料老霍在回家的途中猝死。
大同的父亲在美国人生地不熟,不知道回家的路,被警察带回到警察局,大同父亲只好在警局等待大同的到来,大同心急如焚地把儿子留在家中,自己一个人开车到警局接自己的父亲,丹尼斯在漆黑的房间里摔倒撞破了额头,在医院的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发现了丹尼斯背部的刮痕。
于是联合了福利院搜集大同夫妇虐待孩子的证据,将大同夫妇告上了法庭。
为了自己父亲的安危,大同就向法庭做了伪证说是自己给儿子做的刮痧,自己一个人承担了所有的法律责任,并和妻子一块向父亲隐瞒了事实的真相。
电影《刮痧》反映的中西方文化差异-2019年精选文档
![电影《刮痧》反映的中西方文化差异-2019年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3722b7c76294dd88d1d26b18.png)
电影《刮痧》反映的中西方文化差异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中西方文化在教育观念,家庭观念,婚姻观念,法律观念以及友情观念各个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中西方在行为处事上都有自己不同的方式,不同会产生碰撞,甚至会产生冲突,只有融合,理解,包容才会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文化。
本文以电影《刮痧》为例,剖析了中西方文化在教育,法律,亲情,友情方面存在的差异,从而能够更好的进行跨文化交流,使两种文化能够更好的融合。
一.电影简介《刮痧》无疑是中国史上反映中西方文化差异最成功的电影之一,此电影主要围绕是否对儿童有虐待行为这一中心思想展开,本文讲述了的是由梁家辉和蒋雯丽主演的北京夫妇许大同和简宁及儿子丹尼斯在美国追梦的生活状况,他们一家很幸福,过得也很体面,许大同开发了一款游戏同时也获得了奖项,在颁奖时,许大同说道:“我的美国梦终于实现了,来到美国经过八年的努力,拼搏,终于实现了美国梦”。
但是幸福随之被打破了,丹尼斯闹肚子,爷爷因为看不懂英文说明书,就采用中国传统的中医治疗刮痧,在一次事故中丹尼斯受伤了,随之送到医院,医生看见丹尼斯背后的伤痕,认为丹尼斯长期受到家人的虐待,随之告知儿童福利局对丹尼斯进行监护,最后在深刻的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刮痧,中西方文化得到融合。
本片围绕是否对儿童虐待而展开一系列的分析,分析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二.本文从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法律,亲情,友情方面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1. 家庭教育观念中西方在家庭教育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中国人尊崇传统的儒家思想,“三纲五常”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德标准,中国人笃信“棍棒底下出孝子”,打是亲骂是爱的观点,直到现在还有一直被热议的棍棒底下的北大生,清华生,我们中国人认为严厉是成功的途径。
其中“父为子纲”就是儿子必须听取父亲的话,同时父亲也为孩子起到榜样作用。
记得电影中的一个片段,当丹尼斯打了约翰的儿子,许大同让丹尼斯道歉,丹尼斯不肯,他就打了丹尼斯一巴掌。
从电影《刮痧》看中西法律价值观的差异
![从电影《刮痧》看中西法律价值观的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5b0dbe24453610661ed9f43f.png)
二、影 片 所体 现 出的 中 直是 中华 民 成 ~ 种 正义 ,是 对权 力 的保 证和 对 族主要的经济 生产方式 ,这种稳定 、
内向、封 闭 的生 产 方式 导致 产 生 了
不 同的 文化 传 统 必然 导 致法 律
条贯 穿西 方 法学 发展 的红线。 西
文化 熏 陶 的许 大 同,而控 方律 师则
种 传 统背 景 下 ,中国社 会 整 个就是
一
案件 中 ,中西 法律 价值 观 的碰 撞 和 是 地 地 道 道 的 、 血 液 里 浸 满 了西 方
个熟人社会 、 人情社会、 面子社会 ,
冲突表 现 得淋 漓尽 致 ,笔者 旨在从 主 流 文化 价值 观 念 的美 国佬 。根 据 人与 人之间是 否有 比较 亲密 的关系、 有 没 有 “ 系 ” 可 以 利 用 成 为 人 们 关 中西 法律 价值 观 的差 异 出发 ,结合 影 片 中案 件经 历 的整 个 过程 来 看 , 影 片情节 ,作进一步探析。 双 方 当事人 的法律 价值 观 念典 型 地 之 间 交往所 第 一个 考虑 的 最基 本 的
( ) 性主义和理 性主义 一 感 传 统 中国 的 法律 文 化 是 法 天、 法 地 、 法 自 然 而 成 的。 所 谓 “ 生 道
一
他 们 都是 不 会把 事情 搬 到法 庭上 去 理 论 的。 中 国人 的眼里 ,好 人是 不
会 当被 告 的 ,当 了被 告 是 会 丢 人 的 ,
法律价值观 的概念 法律 价值 观 是 指在 一 定 的历 史 条件 下 ,法律 价值 主体—— 人 以其 需 要 系统 为基础 ,对 法律 制 度和 法 律 实践过 程 中所体 现 的法律 自身价 值 ( 平等 、 自由、秩序等 ) 合而 如 整 咸 的观念 体 系。法 律价 值 观作 为法 律价值 在 人们 意 识 中 的反 映 ,它具 有一定 的稳定 性 ,但又 会 随着 社 会 生活 的变 化而 变 化 ,随着 人们 科 学
电影刮痧观后感
![电影刮痧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ede420d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5c.png)
电影刮痧观后感刮痧观后感1电影《刮痧》是一部反映中美文化冲突的优秀影片。
《刮痧》只是一滴水,而蕴藏在其中的却是因种族,区域,传统和文化不一样而构成的活力澎湃的汪洋大海。
在美国,尤其是在以保守和“居民顽固”著称的密苏里州,最能体现出这种对外来文化的排斥,所以影片把故事的发生地放在了那里。
虽然影片是从“教子”这个角度去反映不一样文化冲突的,但我们仍能从故事的一些其他侧面加深对这种冲突的认识和了解。
比如主人公许大同为了自我和洋人老板的所谓“面子”,当着洋人老板的面打了自我儿子一记耳光,非但没有找回自我和洋人老板的面子,还落得一个有严重暴力的恶名,连他的好朋友——就是那个洋人老板都不能明白和原谅他。
起因是正因许大同的儿子丹尼斯在和洋人老板的儿子一齐玩儿时,互相打闹。
洋人老板的儿子来告状,许大同让丹尼斯给人家道歉。
丹尼斯拒绝了,许大同怒了,就给了儿子一巴掌。
许大同的这一巴掌,第一是为了给自我找回面子。
父道尊严是古老中国千年儒家文化的典型特征。
君臣父子,天常地纲,不得僭越。
君教臣死,臣不得不死;父教子亡,子不能不亡。
按许大同看来,他叫丹尼斯给小朋友道歉,丹尼斯务必无条件执行。
拒绝就是抗命,就是不给自我面子,就是挑战尊严。
于是他给了儿子一掌。
许大同的这一巴掌,第二是为了给自我的老板一个面子。
许大同在美国混的小有成就,皆因有老板大力提携和扶助,所以他们也成了好朋友。
老板的儿子被自我的儿子打了,当着老板的面让儿子给对方道个歉,老板必须觉得很有面子。
儿子不听话,挨了打,老板的面子就找回来了。
甚至许大同的父亲都当面夸大同这一巴掌打得好,说:“当面教子,背后教妻,”一幅自诩的表情。
但许氏父子全都错了。
从洋人老板和妻子目睹许大同打儿子那一巴掌时错愕的表情里,观众读懂了,中美两种文化的碰撞和摩擦开始了。
林语堂先生在《脸与法制》一文中说,中国人的脸不但能够洗,能够刮,并且能够丢,能够赏,能够争,能够留。
有时好像争脸是人生第一要义,甚至倾家荡产而为之也不为过。
从电影_刮痧_比较中美法律文化_赵亮
![从电影_刮痧_比较中美法律文化_赵亮](https://img.taocdn.com/s3/m/d2f45ed8195f312b3169a5f2.png)
总第期418M angZhongLiterature从电影《刮痧》比较中美法律文化◎赵亮一、电影《刮痧》内容简介电影《刮痧》是几年前的一部热播影片,其中反映了中美法律文化的内涵及二者间的差异。
主人公许大同移民美国,从事着电子游戏编程工作,经过八年的努力拼搏,终于荣获第七届电脑游戏奖,赢得老板的赞许,两人也逐渐成为朋友。
许大同在发表获奖感言时曾说过,在美国只要肯付出、肯努力,就一定会有出人头地的一天。
将自己视为一名真正的美国公民,而并非流落于异地的漂泊者,对自己今后的发展充满了激情和自信,但事情的发展却大出其意料。
许大同在美国站稳脚跟之后,将父亲接来颐养天年。
一天儿子丹尼斯突然喊肚子疼,爷爷根本不认识英文,不敢给孩子乱吃药,于是就给丹尼斯进行了刮痧治疗。
作为一名中国人,深知刮痧是一种拥有近两千年历史的中医物理治疗法,只要手法得当,对人有利无弊,但会在刮痧位置留下印记。
丹尼斯被爷爷进行刮痧治疗之后,后背留下了很深的血印子,不知情的人极易将其视为外伤留下的痕迹,最终许大同因涉嫌虐待儿童被告上了法庭。
最终,丹尼斯的监管权收归美国儿童福利局,禁止许大同及其妻子和儿子相见。
老父亲很是自责,执意回国,大同违背美国法律的规定,偷偷将儿子从监管中心领出来,送老父亲上飞机,并最终决定和父亲一起回中国,在机场流下了伤心的泪水,深刻地体会到只有北京才是真正的家。
二、电影《刮痧》所反映的法律文化电影《刮痧》引发了人们对中美文化差异的思考,在亲情、友情、思维方式、人际关系以及法律观念等诸多方面,中美文化均存在明显的差别,具体到法律领域,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之下,中美法律也是各具特色。
按照刘作翔教授的观点,法律文化具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方面,就是采取文化视角思考法律现象的方式以及研究法律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法律文化拥有自身的内容及结构,这两方面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应从方法论意义以及对象化存在两种意义上对法律文化进行深入剖析和解读。
从文化无意识角度谈电影《刮痧》中的法律冲突
![从文化无意识角度谈电影《刮痧》中的法律冲突](https://img.taocdn.com/s3/m/ff2f8b54f01dc281e53af0f9.png)
墨手中
统价值观念处理问题,这是文化无意识的自觉 反映。在家里,父亲是长者.是权威。作为后辈
・i水J
谈电影《翻鳓中的巷律冲突
【擅要】文化无意识往往体现了莱种不自觉的民族性,并且正是由于它的无意识特征,会
使这种文化无意识的危害更大,但是不同民族的文化又存在相融的契机,由此导致的冲突 不是不可调和的.电影《到痧豫表达了中西方不同国家民族希望加强文化的沟通和交流.增强 互信和理解的通切愿望,而它的美好结局正是经过双方的沟通和交流最终调和的成功例证, 这也正是是中外各国家各民族^民的共同良好愿望。
郑晓龙2001年的影视作品
![郑晓龙2001年的影视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f411750a7cd184254b35350f.png)
《刮痧》观后感关于郑晓龙2001年的影视作品《刮痧》,我感觉是不错的影片。
该影片由梁家辉和蒋雯丽主演,在以美国为背景的环境中,以中医疗法“刮痧”为线索,展示了中西文化差异或者说是矛盾,总观整个影片,令人感慨良多!一.关于文化中国由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开始,到汉代的独尊儒家,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伦理观,讲究尊老爱幼,讲究祖先崇拜,讲究后代的繁衍,由此也形成了我们中国特色的“打是亲,骂是爱”的传统观念。
只有在我们这个国土之上生长起来的人才能够真正的理解其内涵。
影片中许大同的儿子小丹尼斯对此就是不理解之人,以致和他的玩伴矛盾不断。
这个是家庭伦理上中西文化的差异。
另外一个,医学上的差异也是让西方人很难理解中国的刮痧治疗术。
在法庭上,许大同说到中医的脉络,律师和法官都茫茫然。
其实,别说西方人,就是中国人,即便是中医医生,很多人都不能很好的理解中医理论的阴阳、五行、经络,何况是外国人呢?可以说,中西方在开始的时候,医学基本都是一致的,都是从生产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经验,都讲究整体论治,起初都是巫医不分。
只是随着历史的进程,才逐渐逐渐地走向了不同的方向,有了各自的理论体系。
西方从盖伦的《子宫图谱解剖》走向了实证论,走向了微观;我国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伤寒论》奠定了辩证施治的基础。
其实这部电影也可以让我们思索一下中医的出路究竟在何方?由于中医学的时间长,且需记的特别多,悟性亦很重要,在急功近利的今天,想要把已经势微的中医学再度焕发活力、恢复口碑,尤其是在世界上赢得普遍的认可,尤其显得艰难和意义重大!值得庆幸的是,中医学在治疗许多疑难杂症的疗效上引起了世界上很多人的关注,它的个性化治疗亦逐渐受到了重视。
二.关于友谊许大同的老板,本来去法庭时,是为了帮助其一臂之力的,但看到照片上的小丹尼斯因刮痧而留下的伤痕时,缄口不再发言。
由此也引起了许大同的强烈不满,认为他不够朋友,从法庭出来后直接辞工,还对那个老板兼朋友者说“道不同不相为谋”。
《刮痧》观后感
![《刮痧》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4bf20dd5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2e.png)
《刮痧》观后感一:更好的进行国际交流:电影是以一系列中国家庭在美国发生的一系列矛盾冲突展开的,最深的感受的是学习中外文化比较,能更好的进行国际交流,减少矛盾摩擦。
比如在法制方面,美国是不允许孩子单独在家的,而在中国恰恰是家长有事出去又怕孩子出去太危险,常常把孩子留在家里,电影的矛盾高潮:中国家庭对孩子刮痧,而被认为是虐待儿童,电影中很多场景是因为文化不同而引起的麻烦。
当今经济全球化,国际交流越来越多,所以我们很直观的深切的可以感受到只有学习好中外文化比较,去国外生活旅游才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才能更好进行国际交流二:取长补短:中国:孝顺长幼有序传统美国:法制民主通过电影能看到中外文化中的差异,当然文化无所谓好坏,但是通过文化背后折射的现代行为规范、法制是可以相互取长补短的。
比如电影中主要矛盾是刮痧,一方面是由于缺乏文化交流引起的,但另一面更重要的是美国法治的严格性引起的。
看电影时,我们为中国的一家人感到难过惋惜焦急的同时,更深刻的体会到了美国法制性!想象一下,在中国会引起这么多事吗?首先大家没这么高的法律意识,那么当同一个中国医生看到孩子背上的"伤痕"(假设她真的认为是伤痕),她会想到去利用法律去保护这个孩子吗?也许只是从人道上惋惜下,然后和身边的同事说说怎么对待这件事,大家也一起探讨下当前一些家庭暴力现状然后一起感慨无能为力下,也就过去了。
或者说医生和同事法制意识是比较高的,他们想保护这个孩子,那么第一步他们要找谁,似乎在中国这个看起来本应该很清楚的事却是困难的第一步,他们经过一番咨询找到了儿童保障的单位,那么接下来,儿童保障单位会有专门的行动组去全权处理这件事么?尚且是像电影中的这么用心用力,俨然孩子是他们自己的一样!在中国很多时候要借助媒体之手才有这样的效果吧!在中国,那么电影中的一家人也许完全就不会惹来这么多麻烦,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从这些一环环中去阻止这件事。
所以通过这部电影,我们也应该反省!中国在发展,法制的健全化是必经之路[1] [2] [3] 下一页。
法律电影赏析:刮痧
![法律电影赏析:刮痧](https://img.taocdn.com/s3/m/3738515d804d2b160b4ec016.png)
电影《刮痧》观后感——大同的梦想与困惑许大同,一个远渡重洋来到美国,想要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中国人,一个爱子如命,不惜任何代价的传统父亲,一个努力打拼想要实现美国梦的游戏开发员。
然而一件意外,一次老父亲给儿子无意的刮痧,却让他从梦中惊醒,巨大的文化差异,法律制度的不同,使他在梦想与困惑间徘徊。
首先,电影表现的就是由刮痧这一传统疗法所导致的由文化差异引发的法律(包括法律观念)冲突。
许父给得病的孙子刮痧,这本来很平常,但是在美国的文化与法律中,初针灸之外其他任何中医治疗都不被承认合法。
所以美国的法律就不可能为刮痧留下合法的位置,把一个人弄得伤痕累累不是虐待还能是什么?因此刮痧“到了美国就说不清楚了”再正常不过;相反,中国的法律也不可能把刮痧归为违法行为。
只有当文化差异或者说文化盲区被认识后,冲突才可能解决。
而影片中许的朋友,同事儿童福利局的官员、法官都对刮痧一无所知。
当然文化的差异还表现在其他方面,这些又对大同出庭,要回自己的孩子产生了不利影响。
比如说两个孩子闹矛盾,大同当着美国老板的面打了丹丹,在中国人看来理所当然,而美国人却认为大同有暴力倾向,原告律师对西游记的歪曲说“孙悟空是一只道德败坏的猴子”,导致大同在法庭上因此失去理智等。
就这样许大同失去了对儿子的监护权,也与妻子的感情出现了裂痕。
另外影片中还体现了中西法律的一些不同,在西方无论是什么民事或其他法律纠纷,法律都是主动出击的,所以在医生第一时间发现丹丹身上所谓的伤痕时,就直接联系了儿童福利局,将丹丹强行与父母隔离,没有给大同任何解释的机会。
无论是人的理念还是法律,美国讲求证据,目睹一切的人只相信眼前,于是在法庭上儿童福利局搬出了一套套有力的证据说辞,在我们看来是不可思议的。
而在中国由于家庭观念的根深蒂固,家庭民事纠纷更多寄予协调,况且丹丹已有独立的思想,到底有没有受到虐待,问一下便可知。
而美国法律正由于太讲求法理,似乎缺乏一点人情,我们也看到,儿童福利局及司法机关带走丹丹时,并没有考虑到丹丹的想法感受,只是觉得这样做才能免除孩子的伤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视中的法律电影《刮痧》赏析
主人公许大同移民美国八年,埋头苦干,作为一名电子游戏程序的设计者终获成功—第七届电脑游戏奖,并得到老板约翰.昆兰(象征美国主流文化阶层)的认可和友谊。
大同在业界颁奖会上发表获奖感言,可以看出他对美国是爱慕感激的,对自己在美国的未来充满信心。
他认为在美国,只要努力,一定会出人头地,认为自己是这个国家的一份子,不再是它国异客。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他始料未及。
大同把老父亲接到了美国。
儿子丹尼斯肚子痛,爷爷因不识英文,怕给吃错药,就用中国流传了二千年的中医疗法—刮痧,在丹尼斯后背留下的醒目瘀红,在美国人眼里是触目惊心的“伤痕”,许大同因涉嫌虐子而惹上了“官司”。
儿子丹尼斯被儿童福利局监管,大同和妻子简宁不得与儿子相见,老父亲也很伤感,执意回国。
在飞机场,大同带着儿子(违法从儿童监护中心偷领出来)要与老父亲一起回国,并流下伤心的泪,说:北京才是我的家。
这与大同在颁奖会上发表热情洋溢获奖感言时的心境形成巨大的反差。
为了让儿子能早日回家,大同和妻子简宁不得不分居。
电影的结局是圆满的,但中美文化(当然也包括法律文化)的差异、碰撞还是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美国把儿童作为社会财富加以保护,儿童不是自己的私产。
把未成年的孩子一个人留在家中是违法的。
丹尼斯头部受伤,大同带他到医院治疗,郎曼医生在检查丹尼斯的身体时,发现后背刮痧留下猩红的血印,让护士马上通知医院的社工,丹尼斯被留院观察。
第二天,当大同和妻子接儿子回家时,丹尼斯已被儿童福利局监管,警察、儿童福利局官员在场通知大同:儿童福利局已得到市法院签发的特殊监护令,丹尼斯由州儿童寄养中心监护,大同和妻子涉嫌虐待儿童,如在48小时内,五百英尺内接近儿子就会以藐视罪被拘留,法庭在48小时后举行特别听证会。
儿童福利局对大同的家庭、朋友、同事、保姆等各个方面展开调查,查找他们虐待儿子的证据。
由此可见,美国的法律以及执法者、知情者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是多么完善、严格和敬业的。
作为中国移民的许大同说:“我打自己的儿子还违法了?”,“儿子是我最好的作品,我当然享有版权”,我们不也这么认为的吗?我们把自己的孩子当成了私产。
我们有一部《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一些粗线条的原则性规定,在对未成年
人保护方面缺乏详细的规则和有关的机构、人员,近年在逐步完善。
美国家庭法设置审前程序,即举行听证会,在法官主持下,控辩双方证据开示,经过举证,促使法庭立案进入正式审理程序。
两次听证会前所未有,在本案中有两个原因:一是被告方律师是版权法律师不是家庭法律师;二是控方没有将证据副本在听证会前交予被告方。
我们没有这样的程序。
美国的证人制度体现出完备和自愿出庭原则。
大同居所皇家公寓的保安,简宁生孩子时广慈医院的护士,大同的老板约翰.昆兰先生,这三人作为控方证人出庭,尤其是保安和昆兰先生与大同每日抬头不见低头见,在中国一般是不会出庭的,抹不开面子。
我们司法实践中很少有证人出庭,控辩双方与证人不能当面对质,多是宣读证人证言,这样的证言相对于公开的法庭来讲,可以理解为背后所取,难免有瑕疵,不利法官断案,我国证人出庭制度有待完善。
医术与伤害影片的焦点就是:刮痧是一种医术还是对人体的一种伤害。
刮痧这个在中国极为平常的传统治疗法,对于美国人来说却很陌生,以至于在影片中许大同无论如何解释都无法使法官明白刮痧到底是什么。
在丹尼斯身上留下的刮痕,自然被看做是对人体伤害的证据。
以至于爷爷说到:“刮痧在中国几千年了,到了美国怎么就说不清楚了呢?”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刮痧是作为一种医疗手段,美国人不懂应该是他们的错,这就是许大同及许多美国华人的文化无意识在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听证会上,大同对刮痧疗法无论如何解释,法官、儿童福利局的女官员、控方律师、昆兰先生置若罔闻。
可法官、女官员却听取并采纳昆兰先生对刮痧的解释,中国文化得到美国主流阶层认可后,也为美国执法者认可。
在圣诞夜,昆兰先生为了帮助大同,来到唐人街,找到中医,亲自体验了中国传统疗法—刮痧。
然后,给儿童福利局的女官员、法官现身说法,说服了他们,儿童福利局的女官员撤销了对许大同的指控,法官撤回禁令,大同一家终于在圣诞夜团聚了。
这是以人为本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