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再分配与社会保障的理论与实践

合集下载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知识点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知识点

第一章社会保障理论概述社会保障制度的概念: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及因各种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基本医疗服务的措施、制度和事业的总称;社会保障通过分散个人的风险,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并依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以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社会安定、经济有序进行;许多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内容;在中国还有针对特殊人群的社会优抚制度;概念要素依法建立,立法先行突出以人为本具有经济福利性属于社会化行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稳定功能、调节功能、促进发展功能、互助功能、其他功能社会保障的特点公平性:起点、过程、结果社会化福利性法制规范性特征多样性特征刚性发展特征风险分散机制基本生活需求保障责任主体是国家和政府通过再分配保证社会公平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公平原则、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责任分担原则、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原则、其他原则社会保障体系概述含义社会保障各个有机组成部分所构成的整体;是国家依法建立起来的保障国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系统;社会保障体系有无漏洞通常是衡量社会保障制度完备与否的基本依据;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完整性协调性社会保障体系的结构根据业务内容: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根据是否与受保障对象的社会生产活动或收入关联根据政府介入程度及法律规范的强制性层次性社会保障体系社会福利老年人福利、残疾人福利、妇女儿童福利、其他福利军人保障补充保障慈善事业、社区服务、企业年金、商业保险、家庭保障第二章社会保障主要理论思想德国新历史学派劳资问题是一个伦理问题国家至上法律至上社会保障思想:倡导国家保险,缓和劳资矛盾代表人物:古斯塔夫·冯·施穆勒G. Schmoller主要观点:强调精神和伦理在社会经济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强调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主张实行强有力的国家干预;资本主义经济组织形式变化可以避免其经济发展重点弊端;提倡社会改良,主张实施社会立法,促进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历史价值被政府接受,是德国率先实施的依据凯恩斯主义代表人物: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主要观点:充分就业理论在市场经济中,有效需求不足是引起失业的根本原因;要想达到充分就业水平,就必须依靠国家对经济生活的直接干预;通过国家干预,扩大公共福利支出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刺激需求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强调精神和伦理在社会经济和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历史价值:被美国政府接受;需求管理成为很多国家制订政府经济政策的指导思想;有效需求理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流动偏好规律政策主张有效需求管理政策刺激消费,引导需求政策社保思想:有限再分配和有限保障凯恩斯主义主张通过财政政策大幅度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其目的是为了增加社会总需求,主要是从生产的角度考虑的,最终是为了维持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他们所关心的问题是维持社会再生产的连续性,实施一系列的社会福利措施,只是为了刺激需求和保护生产,以实现充分就业,其政策并非出于对民众福利的真正关心;因此,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种充分强调个人责任,国家承担有限责任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的社会保障仅是“有限”保障;福利经济学旧福利经济学、新福利经济学代表人物:庇古旧福利经济学、卡尔多新福利经济学主要观点:旧福利经济学:福利是一个人获得的效用或感受到的满足通过国家干预,通过收入再分配的形式来实现福利最大化新福利经济学:帕累托最优理论——公平与效率的理想王国历史价值:将社会福利与国民收入联系在一起,是福利国家产生的理论依据旧福利经济学基本观点经济福利边际效用价值论①国民收入大小;②国民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思想:政府干预,实施社保,收入均等新福利经济学“帕累托最优”与“补偿原理”“社会福利函数”论“相对福利论”论社保思想:补偿变革损失,实现合理分配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第三章社会保障理论分析社会保障水平的特点含义:社会保障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的高低程度;社会保障水平有绝对水平和相对水平之分社会保障绝对水平是指每个独立个体所获得的社会保障给付量;微观:社会保障支出占工资总额的比重;中观: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宏观: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特点;粘性或者刚性特点、动态性特点、适度性特点社会保障水平适度性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不足”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社会救助;低于基本生活标准社会保险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超度”客观原因:人口老龄化、失业率增高、医疗费用膨胀;主管原因:政策原因、认识误区社会保障支出的“适度”平等与公平公平的相对性不同的主义有不同的公平原则、不同时期或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公平原则、不同领域有不同的公平原则、不同的利益群体有不同的公平原则、不同的个人对公平的理解也有分歧社会保障中的平等参保资格上是否平等、在保险缴费、支付、水平上是否平等、获得最低生活保障的门槛是否人人相同、在社会保障模式层次上,促进收入平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社会保障中的效率社会保障制度本身内部而言的效率社会保障制度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有效供给外部而言的效率外部效率衡量指标: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在职职工总收入中社会福利收入占工薪收入的比重,福利分配与工薪就业的关联度社会保障中的公平体现于社会保障原则之中社会保障一般公平原则:1生存保障原则;2正向分配原则;3社会保障制度与国情相适应原则;4普遍社会保障中的公平体现于社会保障原则之中社会保障各子项目公平原则:1社会救助原则——选择性原则、人道主义原则、受助权利原则、最低生活原则2社会保险原则——权利与义务相结合原则、统筹互济原则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原则社会保障中的公平体现于社会保障原则之中社会保障各子项目公平原则:3社会福利原则——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原则;4社会优抚原则——励军荣军原则,权利与义务相结合原则;社会保障中的公平体现于社会保障原则之中不同主义的不同公平原则:1关于国家介入社会保障的程度;2关于社会保障收支问题;3关于“劫富济贫”和福利收入均等化问题4关于社会保险的资格条件问题第四章社会保障基金与管理社会保障基金来源社会保障基金征税方式与征费方式费改税的积极作用提高征收率和降低成本、提高社会保障统筹级次、有助于健全监督机制,确保基金安全有利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费改税的障碍面临着制度障碍和相应成本制度缺失成本与制度摩擦成本、配套管理制度亟待完善与我国现行的“统账结合”的制度构架相冲突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现收现付型、完全积累型、部分积累型现收现付式:不同人群的代际收入再分配,内涵:利用目前投保人缴纳的保险费为现在的保险受益人支付保险金,完全靠当前的收入满足当前的支出,以支定收,略有节余;优点:以支定收,只需考虑短期资金平衡,不必承担长期风险;缺点:当人口年龄结构和劳动力的年龄结构发生变化或者经济发生动荡时,会增加现有人口和劳动力的负担完全积累式:个人生命周期内的收入平滑;内涵:未来用于支付保障待遇的基金为投保人在整个缴费期间的缴费额及其储备基金的投资收益,也就是通过一定的积累来满足个人未来的保障需求;特点:费率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可以由有关管理当局通过投资活动予以保值、增值;优点:能够预防人口老龄化的冲击,使基金的筹集与经济条件相联系,权利与义务关系紧密;缺点:通货膨胀导致基金贬值风险的客观存在又使资金的保值与增值压力倍增;每个劳动者分别设立账户且历经多年导致管理难度比较大;部分积累式:现收现付与部分积累的结合;内涵:将现收现付式和完全积累式实行有机结合,将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现收现付,另一完全积累;特点:以近期横向收付平衡原则与远期纵向收付平衡有机结合作为指导的基金管理方式;实践:我国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采取的就是部分积累模式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原则收支平衡,确保制度正常运行:现实生活中,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一般都采取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方式;合理负担,维持适度待遇水平:在企业、个人和政府之间进行合理的社会保障费用;综合平衡,支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根据一定期间内社会保障项目支付的需要确定合理的支付准备金规模,剩余部分用于投资运营,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原则安全性原则:最基本原则,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收益原则:社保基金通过投资运营获得尽可能高的投资回报率流动性原则:衡量标准是资产变为现金的能力属地化管理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类型:决策机构主要是由政府机关充当执行机构主要由政府职能部门或社会组织担任监督机构由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担任社会保障管理方式集权制管理:在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基础上,把各个社会保障项目全部统一在一个管理体系中,集中对社会保障各项基金的筹集、待遇给付以及运营监管等实施统一的管理;分权制管理:不同的社会保障项目由不同的政府主管部门负责管理,各自建立起一套执行机构、资金运营机构和监督机构,并且各机构间相互独立,资金不能相互融通;统分结合的管理:将相关性较强的社会保障项目集中起来,实行统一管理,而将特殊性较强的项目单列出来,由专门的部门进行分散管理第五章养老保险制度人口老龄化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结构模式,而不是指单一群体或个人年龄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衡量标准: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养老养老金替代率即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的比率;通常作为衡量劳动者退休前后生活保障水平差异的重要评价标准;替代目标和公式缴费工资替代率缴费工资替代率=基本养老金/指数化缴费工资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社平工资替代率=基本养老金/地方社会平均工资个人退休前工资替代率个人工资替代率=基本养老金/退休前工资金替代率根据社会保险的原则,养老金标准的上限应该考虑退休人员已经形成的生活水平,下限应当高于贫困线,即养老保险金必须高于社会救济的标准;国际劳工大会的文件规定:缴费和就业30年并有一个符合养老条件的配偶,正常的养老保险工资替代率不得低于40%--50%;国外的养老金替代率一般在40%--70%之间,如美国的养老金替代率为40%,法国为50%,日本最高为68%;养老保险金的缴费模式待遇确定型,缴费确定型待遇确定型DB计划,defined benefit指按预先确定的为保障一定的生活水平所需要的替代率与支付养老金标准,支付雇员退休时的待遇;“以支定收”例如:养老金水平=该职工退休前若干年的平均工资系数工作年限优点:收益额明确,退休后有收益有保障;缺点:有通货膨胀及待遇刚性增长等风险;缴费确定型DC计划,defined contribution是经过预测,确定一个缴费标准,按照这个缴费标准投保费率筹集养老保险基金,并存入劳动者的个人账户;“以收定支”养老金水平取决于缴费年限的长短、资金积累的规模及其投资收益的多少优点:简便灵活、雇员选择权;缺点:保值增值难度大养老保险三支柱方案、五支柱方案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含义:在政府强制实施的公共养老金或国家养老金之外,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和经济状况建立的,为本企业职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补充性养老金制度;企业年金目前定位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和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一个重要补充;基本模式;建立了以受托人为中心的信托模式;企业年金由企业发起设立年金计划,并成立年金理事会,确定受托模式后,由受托人代表委托人选择投资管理人、托管人和账户管理人;通过四个资格管理人之间的相互监督,最大程度的保证企业年金基金的安全;第六章医疗保险制度医疗服务市场的特殊性医疗服务价格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都较小,收入弹性较大供方信息垄断医疗服务需求易受心理作用影响医疗服务具有不可分割性特点医疗服务具有异质性特点医疗服务市场的失灵医疗保险市场失灵信息不对称:风险选择risk selection、撇脂cream-skimming、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与医疗服务市场相连:第三方补偿机制医疗保险制度模式国家卫生服务模式:特点:普享的福利制度:本国全体公民资金流向:公民纳税——二次分配——医疗服务提供方——为居民提供免费或低收费的医疗服务,不存在“第三方付费”:政府举办医疗机构,较强的计划性,市场机制基本不起调节作用社会医疗保险模式:概念: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强制实施,由雇主和雇员按一定比例缴纳医疗保险费,建立医疗保险基金,用以支付被保险人医疗费用的一种医疗保险制度;特点:国家立法强制居民参保和筹集医疗保险基金,强调权利与义务先对应,第三方支付以收定支、收支平衡,专款专用,与就业和收入相关联,保障范围扩大,被保险人自付一定费用商业医疗保险模式概念:以商业医疗保险作为本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主体制度,辅之以其他形式的医疗保障的一种医疗保障模式;是把医疗保险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按市场法则自由经营的医疗保险模式特点:自愿的契约关系,特殊商品,市场调节,政府责任是制订与监管医疗保险的法律法规,第三方支付,强调精算公平储蓄医疗保障模式概念:将医疗费用损失风险自留的一种形式,通过个人账户的积累,以解决家庭成员患病所需的医疗费用的医疗保障制度特点:法律强制性储蓄的方式,要求每个有收入的国民在年轻时就要为其终生医疗需求储蓄资金;不能分散风险;强调基金积累,突出个人的自我保障意识和责任;个人储蓄账户只能用于个人和家庭成员的医疗消费;患者根据自己经济支付能力自主选择医疗服务项目,享受的医疗服务水平越高,个人自付的费用就越高复杂性:多种制度,主导制度分类依据·:兼顾资金筹集方式、对医疗机构的支付方式、医疗费用的分担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医疗保险费用分担方式起付线方式起付线方式又被称为扣除法,是指被保险人只有在支付一定数额的医疗服务费用后,保险机构才负责支付部分或全部的医疗费用;共同付费方式共同付费方式又称按比例分担,即被保险人和保险机构按一定比例共同支付医疗费用,这一比例又称共同负担率或共同付给率;最高保险限额方式该方法是先规定一个医疗费用封顶线,社会医疗保险机构只偿付低于封顶线以下的医疗费用,超出封顶线以上的医疗费用由被保险人或由被保险人与其单位共同负担;混合式混合支付法是将上述多种支付方式综合起来应用的偿付方式;医保支付方式医疗服务付费方式按服务项目支付Fee for Service第三方医疗保险机构根据协议,按医生和医院提供的服务项目和数量向医疗服务机构支付医疗费用的形式;按住院床日费用支付Per Diem日均住院费用付费,医疗保险机构根据医院实际提供的住院天数,按每一住院日的费用偿付标准向医院支付医疗费用的方式;单病种支付Per Case医院对单纯性疾病按照疾病分类确定支付额度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s根据国际疾病诊断分类标准,将住院患者的疾病分为若干组,每组分为几级,对某组某级疾病的诊疗全过程一次性向医疗机构偿付费用;按人头付费Capitation根据医疗结构服务人数,按照每人定额定期由第三方向医疗服务方支付一笔固定的费用为被保险人购买医疗服务的制度;总额预付制度Global Budget协商确定一定时期内提供一揽子医疗服务项目所需的资金总额医保两定点、三目录两定点:定点医院、定点药店处方外配药品购买;三目录药品、诊疗项目和服务设施目录;起付线社会统筹基金开始分担的医疗费用的金额起点, 为当地员工年平均工资的10%左右;共付制社会统筹基金分担医疗费用时,要求个人分担一定比例;封顶线社会统筹最高支付限额,原则上控制在当地员工年平均工资的4倍左右第七章失业保险制度失业失业的概念:在某个年龄以上,在考察期内没有工作,而又有工作能力并且正在努力寻找工作的状态失业三要素:年龄、工作能力、正在努力寻找工作的状态失业的基本类型摩擦性失业:由于劳动力信息不完全、市场组织不完善所导致的人们在不同地区、职业或生命的不同阶段不停地转换工作而引起的难以避免的摩擦所造成的失业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属性和流动选择机制引起历时较短,自愿性失业结构性失业:由于经济结构变化和产业兴衰转移而导致的劳动力供求的内部结构失衡而出现的失业现象职位空缺和失业者并存原因: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变化;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持续时间较长周期性失业:有效需求不足事业,由于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而引起的劳动力供大于求所造成的失业难以预料,后果严重,难以治理季节性失业:某些行业生产条件或产品受气候条件、社会风俗或购买习惯的影响,由于季节性变动而导致的劳动者就业岗位的丧失所形成的失业现象,可以预料,容易解决失业陷阱在失业保险制度作用下,当失业者失业期间享受的失业保险金收入和其他补助与找到工作的净收入相比具有很高的替代率时,失业者宁愿选择失业而不愿再就业;/缩小了失业者和就业者之间的收入差距支付期限较长,客观上促使长期失业者形成;/等额发放不利于失业者再就业如何应对失业陷阱降低失业保险金的替代率、短失业保险金发放时间、随给付期限累退发放失业保险金、对失业者提前就业给予奖励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趋势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扩大、失业保险的目标越来越明确、失业保险向失业预防和就业援助相结合转变失业保险条例经济体制转型与中国失业保险制度创建的客观必然性以三个法规为线索的失业保险制度发展脉络初创: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1986年发展: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1993年完善:失业保险条例1999年从三大法规的变化看失业保险制度的逐步完善资助企业创造就业机会,抑制企业解雇员工,稳定就业均等金额给付不论失业前收入水平多高,都规定给付同一绝对金额的津贴均等比例给付按失业前一段时间平均收入水平的同一比率给付津贴递减给付失业津贴占原工资的比例与失业前的工资水平成反比根据失业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少给付金额或降低给付比率均等金额线付与均等比例给付相结合失业津贴分为两部分:固定部分、与原工资相联系的部分给付期限最高限额为连续领取8~39周,通常为26周给付期限与失业者的年龄条件、缴费时间以及失业率有关失业保险给付期限计算方法连续计算,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最长期限连续计算累计计算,在一定时间内累计,超出不再享受第八章其他保险工伤保险实施原则无责任补偿原则也称无过失补偿原则;劳动者意外遭遇工伤事故,不论事故责任人是谁,不论雇主、雇员哪方过失,甚至没有过失,劳动者均应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待遇给付与责任追究分开本人犯罪或故意行为除外;个人不缴费原则工伤保险的保费由企业承担,个人不缴费待遇标准从优原则工伤保险待遇比其他社会保险项目优厚只要符合工伤标准,待遇给付即可获得,不考察年龄、缴费期等其他因素补偿、预防、康复相结合原则从经济补偿转向事故预防、医疗康复及职业康复相结合,这是现代工伤保险的标志也是发展趋势职业病工伤是职业性伤害的简称,内容包括工作意外事故和职业病所致的伤残及死亡;工伤包含伤、残、亡三种情况,均为因工伤事故或职业病引起的后果;“伤”指致使身体器官或生理功能受损;“残”指经治疗修养无法复原,以致器官丧失或功能障碍,引起永久性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亡”指死亡;职业病的范围是由国家主管部门明文规定的,即工伤保险范畴内的职业病是国家认定的法定职业病我国工伤认定在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前,首先必须对受伤者进行伤残鉴定,以确定其伤残等级,然后按照伤残等级支付保险待遇工伤保险条例对保护工伤职工合法权益、分散用人单位工伤风险、规范工伤保险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制度指导思想:从原来纯粹的生活保障,逐步转向工伤保险、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大环节的一体化保障,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统一的、普遍适用的、社会化的工伤保险制度制度的主要内容:工伤保险覆盖范围工伤范围及职业病认定因工伤残等级鉴定工伤保险待遇给付第九章社会救助制度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贫困与贫困度量贫困的界定贫困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它既属于社会学范畴,又属于经济学范畴,甚至还涉及心理学领域贫困的度量恩格尔系数市场菜篮子法生活形态调查法我国现行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999年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保障对象界定;条例规定,低保对象为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保障标准确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照当地维持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费用,并适当考虑水电燃煤燃气费用以及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费用确定保障资金来源;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所需资金,由地方人民政府列入财政预算,纳入社会救济专项资金支出项目,专项管理,专款专用第四阶段:深化阶段1999年至今恩格尔系数社会救助制度的含义由政府主导或在政府的推动下,通过再分配的形式保障社会成员最基本生活水平的一种社会制度社会救助是一种政府行为社会救助的对象主要是遭受生活困境的社会弱势群体,即依靠自身能力难以摆脱生活困境的社会成员社会救助是一种补救性质的制度,其目标是满足社会成员的最低生活需要,避免社会成员陷入生存危机;社会救助往往被认为是一种国家责任。

中国收入分配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探索

中国收入分配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众多领域的转型,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党中央高度重视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多次在重大会议上讨论、完善或重申相关内容。

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游走于效率与公平天枰的两端,致力于找寻最佳均衡点。

为了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持社会稳步运行的秩序,如何让经济社会成果的分配更好地体现公平,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站在国家治理的新转折点上,有必要对中国收入分配改革的理论逻辑和实践探索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把握规律、提炼经验、应对困境,进一步推动收入分配制度及运行体系的现代化转型。

1 中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实践进程1.1 修正时期:1978年至20世纪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之前的计划经济时期,在国家的计划指导下,我国的收入分配遵循平均主义的原则进行所谓的“按劳分配”,劳动的质量不计入计酬标准,这种分配制度严重挫伤了个人积极性,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实际上是一种不公平的分配制度。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早期的收入分配制度进入修正期。

“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计算报酬,克服平均主义”成为各经济组织的指导思想,部分地区主动探索调动生产积极性的良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因此得到发展。

1.2 改革探索时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得益于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提炼,商品经济变革由此开始进入探索时期。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倡导将企业的红利适当惠及到职工的薪资待遇,薪酬的分配要依据职工种类、熟练程度、复杂程度等方面的差异而拉开档次,促使职工付出与获得呈正相关,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职工的均衡心理。

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收入分配原则。

由此,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初步建立。

1.3 改革突破时期: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2005年之前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也被推向了新的顶端。

社会保障再分配理论及其政策实践

社会保障再分配理论及其政策实践

社会保障再分配理论及其政策实践□ 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刘志英内容摘要:社会保障再分配理论经历了“完全否认—完全肯定—局部肯定—再否认”四个开展阶段;同时,社会保障政策实践也经历了“否认社会救济作用—强调政府保障责任(完全和有限)—强调个人保障责任”三大开展历程。

社会保障制度目标的选取一直以来是在公平与效率之间进行着抉择。

关键词: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公平与效率[网---!]社会保障制度目标的选取是各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要考虑的首要问题,而目标的选取与经济理论的开展密切相关。

本文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通过梳理社会保障再分配理论的演变历程,分析其对社会保障政策实践和目标选择的影响。

19世纪前:完全否认社会救济作用19世纪以前,古典经济学主张自由放任经济,反对政府对经济社会的任何干预,认为政府的介入使分配出现不合理现象。

因此,他们反对进行收入再分配,不主张对穷人进行社会救济,对英国1601年公布的旧《济贫法》持“完全否认”的态度。

旧《济贫法》是世界第一个社会保障立法,但受亚当?斯密“自由市场经济”思想的影响,在17~18世纪没有进展。

随着大卫?李嘉图“相对工资”理论以及工人地位确实立,19世纪开始,英国才开始对劳工问题进行了特别干预,先后公布了《学徒工健康与道德法》、《工厂法》和《劳开工时法》。

然而,国家干预仍没有涉及到现代社会保障工程;1834年新《济贫法》甚至还减轻了国家对贫困的救助力度,对贫困对象进行了限制,对接受救济的条件做出了苛刻的规定。

英国虽是最早产生社会保障制度雏形的国家,但由于受到古典经济学自由思潮的影响,追求效率而忽视公平,它最终未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

19~20世纪30年代:完全肯定社会保障再分配作用19~20世纪30年代,理论界对社会保障再分配的认识发生了质变,由“完全否认”转向“完全肯定”,国家开始正式提供社会保障措施,社会保障功能开始由济贫扩展到调节阶级矛盾和增进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目标直接或间接地定位于维护社会公平。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复习要点)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复习要点)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复习要点第一章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一、社会保障制度的类型:救助型(非洲)、保险型(德国、西欧、美国、日本)、福利型(英国、北欧包含瑞典及丹麦)、国家保障型(原苏联)、自助型(新加波、马来西亚)五种模式。

二、中国的社会保障内容是由: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组成。

1)社会救助: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保障公民的最低生活要求。

、2)社会保险:基本保障,保障劳动者失去或暂时推动劳动能力从而中断收入后任能享有基本生活。

3)社会福利:增进城乡全体公民生活福利的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4)社会优抚:特殊性质的社会保障,保障社会上备爱尊敬的军人及其眷属以及因维护国家或社会利益,从事公务活动而致使生命或健康受到损害的人员及其眷属的基本生活。

第二章社会保障理论一、西方社会保障理论主要流派:新老自由主义学派、民主社会主义学派、中间道理学派第三章社会保障基金一、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单位及个人统筹而积累起来的专项基金,当受益人出现生、老、病、死、失业等情况时,提供给他们的一定的社会物质帮助。

二、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有:财政拔款、社会保险费(税)、基金运营收入、其他资金(募捐、发行福利彩票、服务收费)。

三、社会保障基金的特征:1)基金的共担性(由法律明确规定由国家、统筹单位、个人三者按一定比例合理负担社会保障费,建立起社会保障基金。

)2)基金的共济性(社会保障制度所提供的物质帮助的对象是最广大的劳动者,包括企业事单位的职工、国家公务员、城镇个体劳动者、农民等)3)基金的公益性:社会保障基金的建立不以营业为目的,而是为了社会上绝大多数劳动者的福利,为的是社会安定与文明)。

4)基金的强制性:社会保障机构依法强制缴费义务主体参加社会保障,履行法定缴费义务,强化有关主体的法律责任,对违反者给予制裁,这是社会保障基金实现统筹共济目标的关键一环。

5)基金的保值性(社会保障由保险经办机构通过投资收益使其价值量增多)。

社会保障制度与收入再分配的经济模型分析

社会保障制度与收入再分配的经济模型分析

社会保障制度与收入再分配的经济模型分析引言:在现代社会中,社会保障制度起到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提供基本社会福利,还能够实现收入再分配。

本文将从经济模型的角度出发,探讨社会保障制度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定义和目标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通过法律和制度来保障公民的基本权益和福利的体系。

其目标是为了降低社会不平等、缓解贫富差距,确保每个人都能够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

二、经济模型:社会保障制度与收入再分配社会保障制度通过收集纳税和社会保险费等途径,建立起社会保障基金,并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对贫困人口和困境群体进行收入再分配。

1. 收入再分配的原则收入再分配的原则通常包括纵向公平(vertical equity)、横向公平(horizontal equity)和降低贫富差距等。

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应考虑这些原则,使得收入再分配更加公正和有效。

2. 纵向公平:福利最大化经济学家通过福利经济学模型来解释社会保障制度如何实现纵向公平。

根据这一模型,社会保障制度通过提供最低保障收入、医疗保险等福利措施,将贫困人口的福利水平提升至最低标准。

这样一来,社会中最贫困的人群能够享有基本福利,从而实现纵向的公平。

3. 横向公平:税收和福利措施横向公平是指相同个体之间的公平,即相同努力和能力的人应该获得相同的回报。

通过税收和福利措施,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实现横向公平。

比如,通过适度的税收调节,富人的税负较高,而低收入者可以享受到相应的税收减免和福利补贴。

4. 降低贫富差距的效果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降低贫富差距。

经济学家通过基尼系数等指标来衡量收入不平等程度。

社会保障制度通过收集和再分配收入,可以减小收入分布的差距,降低社会不平等程度。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挑战和改进措施社会保障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资金不足、制度不完善等问题。

为了提高社会保障制度对收入再分配的效果,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 资金来源多样化社会保障制度的资金来源应从简单依靠纳税人转变为多样化的途径,如社会保险费、投资收益等,以确保社会保障基金的可持续性发展。

中国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效应研究以社会保险为例

中国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效应研究以社会保险为例

中国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效应研究以社会保险为例一、本文概述1、研究背景:介绍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历程,以及社会保险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完善逐渐成为了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经历了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单位保障”向市场经济时期的“社会保障”的转变,逐步形成了覆盖全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等五大类,旨在通过集体共济的方式分散个人因生、老、病、死、伤、残等风险所造成的经济负担,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已初具规模,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待遇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社会矛盾的日益复杂,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社会保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何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实现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文选择以社会保险为例,深入研究中国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效应,以期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2、研究意义:阐述研究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效应的重要性,包括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提高民生福祉等方面的意义。

在当前中国社会经济背景下,研究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效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社会公平的角度来看,社会保障作为一种公共政策工具,其核心目标之一是减少收入差距,实现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

通过深入研究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效应,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保障制度如何影响不同收入群体的收入分配格局,进而为完善社会保障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确保社会成员能够公平地享受经济发展成果。

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效应的研究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收入分配不公往往是社会矛盾和冲突的重要根源,而社会保障作为一种“安全网”和“稳定器”,能够有效缓解因收入分配不均引发的社会紧张。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简答题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简答题

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意义1.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加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保证。

2.健全和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重要支柱。

3.健全和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顺利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

简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1.完全由国家支撑的项目,包括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对军人及军烈属的优抚安置、对无依无靠的孤老残幼以及对社会大众举办的社会福利和相关社区服务。

这部分完全属于国民收入和分配范畴。

2.由用人单位、职工缴费以及由国家给予适当的三方共同的项目,0包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保险等,这些都属于社会保险的范畴,其中养老和医疗保险是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结合,其他三项属于完全统筹项目。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只要问题是1.社会保障覆盖面的问题2.个人账户和社会保障基金的问题。

3.就业和失业的问题4.城镇的贫困人口的问题5.农村养老保险的问题6.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的问题英国社会保障体系具有的特点1.全民保障,保障范围几乎无所不包。

2.各种保障待遇都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强调了社会保障的平等性和普遍性3.政府统一管理,全国最高领导机构是卫生和社会保障部。

4.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一般性税收。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1. 社会保障支出增长过快,财政不堪重负。

2.高福利容易养懒罚勤。

3.高赋税影响了企业的竞争活力。

4.社会保障的服务管理机制臃肿,效率低下。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主要流派1.民主社会主义学派。

2.自由主义学派。

3.中间道路学派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特点1.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始终是其研究的核心。

2.理论研究内容的逐步扩大并系统化。

3.西方社会保障经济理论研究对西方社会保障模式的演变产生了导向作用。

西方社会保障理论发展中几个关系问题1.关于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问题。

2.关于社会保障与自由放任主义或国家干预主义的关系问题。

3.关于社会保障与福利的关系问题。

4.关于社会保障与福利改革的关系问题。

财政分权、社会保障与收入分配

财政分权、社会保障与收入分配
政策建议与实践
基于财政分权的政策建议
优化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
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权和事权,确保各级政府财力与事权相匹 配,降低财政分权对收入分配的负面影响。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加大对落后地区和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 ,促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强化税收制度改革
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降 低中低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
基于社会保障完善的政策建议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确保低收入群体享有 基本社会保障权益。
完善失业保险制度
优化失业保险制度设计,提高失业保险待遇水平,保障失业人员基 本生活需要。
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对特殊困难群体的救助力度,提高社 会救助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财权相对较小。
政策制定与执行
03
中央政府在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中,需要考虑不同地区的实际
情况和需求,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的财政权力。
财政分权的实践与案例
1 2 3
中国的分税制改革
为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中国自的财权和财力。
美国联邦制
美国联邦制是一种典型的财政联邦制,各级政府 拥有相对独立的财权和财力,以满足各自辖区内 的公共需求。
效率与公平的权衡
边际生产率理论
收入分配理论探讨如何在效率与公平之间 取得平衡,即在保持经济效率的同时,实 现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
根据边际生产率理论,市场机制下的收入 分配取决于个人的边际生产率,即个人对 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
功能性分配理论
库兹涅茨曲线
该理论关注不同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 作用和贡献,并根据生产要素的贡献程度 来分配收入。

[公共经济学]第八章 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公共经济学]第八章 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第八章 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第八章 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一、收入与分配的定义 二、收入再分配的主要理论观点 三、收入再分配的制度和手段 四、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 五、我国社会保障
一 收入与分配的定义
1收入的定义 一般定义:收入是指人在一个特定时期内所获得货币
的总和。 公共经济学的收入定义:收入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被
5新福利经济学:公平和效率兼顾是永久的难题 旧福利经济学代表人物是庇古(Pigou. A. C.)。 社会福利的基本命题:第一,国民收入越大,社会福利也越
大;第二,国民收入中穷人所占份额越大,社会福利也就越 大;第三,国民收入增长越稳定,社会福利越大。
经济政策基本目标:第一,国民收入最大化、分配的平等化; 第二,国民经济增长稳定化。
新福利经济学家代表人物是帕累托(Pareto)。 帕累托避开了收入分配,只探讨资源配置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提出了帕累托最优原则,强调提高效率对社会福利的积极作 用。帕累托的学生卡尔多和希克斯等又提出了“假象补偿原 则”。卡多尔主张:一次经济变动后,总有人受益有人受损。 因此,须通过税收或价格政策使受益者拿出一部分来补偿受 损者,使之能保持原有的地位。希克斯主张:让受益者去补 偿受损者是不可能的,但是,在长期的经济变动中,这次的 受益者很可能是下一次的受损者。因此,从长期来看,社会 中的受益者和受损者会相互抵消。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整 个社会福利却是在不断提高的。也就是说,只要以效率为目 标,经过一段时间,所有的人都会好起来,只不过有快有慢 而已。
秦裕落马
8月24日,上海市委官员来到宝山区政府,对宝山局级以上干部通报:“有关部门在对上 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违规使用社保资金问题进行核查中发现,中共上海市宝山区区委副书 记、区长秦裕涉嫌严重违纪,正在接受调查。”此时,距离秦裕就任宝山区区长恰好一个月。 42岁的秦裕,是2006年7月6日前往上海市宝山区报到的,7月25日正式就任宝山区区长。

第三次分配:理论、实践与政策建议

第三次分配:理论、实践与政策建议

第三次分配:理论、实践与政策建议一、概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分配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之后,第三次分配作为一种新型的分配方式,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第三次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之后,通过道德、文化、社会机制等多种手段,对社会资源进行再次分配的过程。

它强调社会公平和正义,旨在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本文将对第三次分配的理论基础、实践案例以及政策建议进行深入探讨。

我们将阐述第三次分配的理论依据,包括社会公平理论、正义理论等,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我们将通过案例分析,展示第三次分配在不同领域、不同地区的实践情况,揭示其在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和挑战。

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我们将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第三次分配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深化对第三次分配的理解,推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1. 第三次分配的概念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第三次分配,也被称为社会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之后,通过社会公益事业的方式,对个人收入进行自愿、非强制性的再次分配。

它主要依赖于社会道德、公众自觉以及慈善组织的力量,以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缩小贫富差距,推动社会和谐稳定。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第三次分配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第三次分配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手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初次分配主要基于市场效率和贡献,再分配则主要由政府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进行。

这两种分配方式难以完全消除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

第三次分配通过社会公益事业,能够进一步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

第三次分配对于提升社会福祉、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慈善捐赠、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不仅可以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条件,还能提升整个社会的福祉水平。

同时,这种公益行为有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第三次分配还能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西方经济学中的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西方经济学中的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西方经济学中的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在西方经济学中,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是长期以来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探讨西方经济学中有关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理论和实践,并分析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一、收入分配的概念与影响因素1.1 收入分配的定义收入分配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个人或家庭获得社会生产总值中所分得的收入份额的过程。

1.2 影响收入分配的因素(1)市场力量:市场力量对收入的形成和分配具有重要影响,供求关系与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是决定收入分配的重要因素。

(2)政策干预:政府通过税收、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劳动法律的制定对收入的分配进行干预。

(3)教育程度:教育水平是决定个人劳动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影响着个人的收入水平。

二、西方经济学中的收入分配理论2.1 边际效用递减理论边际效用递减理论认为,当个人的收入增加时,其边际效用递减,即增加一单位的收入对个人幸福感的提升逐渐减少。

因此,高收入者的边际效用较低,应适当为低收入者提供更多的收入,以提升整体社会福利。

2.2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收入分配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收入分配主要取决于市场机制。

西方经济学认为,市场经济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市场机制也会导致收入不均衡。

因此,政府需要通过税收政策、社会福利措施等手段来实现收入再分配,以达到社会公平的目标。

三、西方经济学对社会公平的实践3.1 福利国家模式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福利国家的模式,通过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医疗、教育、退休金等公共服务,以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性。

3.2 最小收入保障制度西方国家普遍建立了最低收入保障制度,即通过政府补贴或津贴,确保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水平。

3.3 税收与收入再分配西方国家通过税收政策对高收入者加税,然后通过社会福利措施向低收入者提供补贴,实现收入再分配。

四、西方经济学对现代社会的启示4.1 追求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的平衡西方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是提高整体福利水平的重要手段,但也必须关注收入分配的公平性,以避免社会的不稳定性。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复习题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复习题

题型:单选1*25=25 分,多选 2*10=20 分,名词 3*5=15 ,简答 5*4=20 分,论述 10*2=20备注:单选、多选看练习册一、名词1、( P1)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而建立的一种安全制度。

2、( P46)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单位及个人统筹而积累起来的专项基金,当受益人出现生、老、病、死、失业等情况时,提供给他们的一定的社会物质帮助。

3、(P74)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以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能够获得国家和社会补偿和帮助的各种制度的总称。

4、(P98)养老保险:是国家或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5、( P118)失业保险:是指国家立法强制实行的,通过社会统筹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资助的一种保障制度。

6、(P136)医疗社会保险:是指由国家立法,通过强制性社会保险原则和方法筹集医疗资金,保障人们平等地获得适当的医疗照顾的一种制度。

7、( P140)补充医疗保险:是指在基本医疗保险基础上,为部分收入较高的行业或单位维持较高的医疗需求而设立的医疗保险形式。

8、(P167)工伤保险: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为在生产、工作中遭受意外事故或职业病伤害的劳动者及其家属提供医疗服务、生活保障,经济补偿等物质帮助的制度。

9、(P180)工伤预防:是指事先防范职业伤亡事故以及职业病的发生,减少事故及职业病的隐患,改善和创造有利于健康的、安全的生产环境和工作条件,保护劳动者在生产、工作环境中的安全和健康。

10、( P187)生育保险:是指女职工因怀孕和分娩所造成的暂时丧失劳动能力,中断正常收入来源时,从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社会保障政策如何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社会保障政策如何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社会保障政策如何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在当今社会,收入分配公平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社会保障政策作为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社会保障政策能够直接为低收入群体提供经济支持,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

例如,社会救助制度为那些生活陷入困境、无法维持基本生活的人们提供了资金和物资援助。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了贫困家庭能够获得一定的收入,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如食物、住房和医疗。

这种直接的经济援助能够帮助低收入群体缓解经济压力,缩小他们与其他群体在生活水平上的差距,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收入分配的公平。

社会保障政策在调节初次分配方面也具有积极作用。

通过规定最低工资标准、规范劳动条件和保障劳动者权益等措施,社会保障政策能够保障劳动者在初次分配中获得合理的收入。

在劳动力市场上,一些劳动者可能由于自身条件或市场因素处于弱势地位,容易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社会保障政策的存在可以规范用人单位的行为,防止过度压低劳动力成本,保障劳动者的工资待遇和工作环境,从而使初次分配更加公平合理。

在再分配领域,社会保障政策更是发挥着关键作用。

社会保险制度,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等,通过强制参保和统筹资金的方式,实现了收入在不同群体和不同时期之间的再分配。

高收入群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相对较多,而低收入群体在享受保险待遇时往往能够获得相对较高的补偿,这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贫富差距。

同时,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和增值,也为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和公平性提供了支持。

社会保障政策还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从而间接地影响收入分配。

教育是提高个人能力和素质、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然而,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一些家庭可能无法为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

社会保障政策中的教育补贴、助学金和助学贷款等措施,能够帮助贫困家庭的子女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提高他们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为未来获得更高的收入创造条件。

通过促进教育公平,社会保障政策打破了贫困的代际传递,为实现更长远的收入分配公平奠定了基础。

养老社会保险与收入再分配

养老社会保险与收入再分配
提高全社会的保障意识
养老社会保险的发展可以增强全社会的保障意识,促进社会保障 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提高保险覆盖面。
加强监管和风险控制
03
政府应加强对养老社会保险的监管和风险控制,确保保险资金
的安全和稳定。
养老社会保险对未来社会的意义与影响
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养老社会保险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减轻他们的 经济负担,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养老社会保险可以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除了传统的社会保险养老方式外,政府将鼓 励和支持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养老服 务,形成多元化的养老方式。
养老社会保险的未来发展策略与建议
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
01
政府应加强对企业和个人的政策宣传和培训,提高企业和个人
的参保意识和能力。
优化保险费率政策
02
政府可以通过优化保险费率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保,
养老社会保险的资金通常由专门的 养老基金管理机构负责投资运营,
以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
养老金支付方式
养老金的支付通常采取按月或按年 发放的方式,支付金额与缴费年限 和缴费水平相关。
保障程度
养老社会保险的保障程度与缴费水 平、缴费年限以及所在国家和地区 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
03
养老社会保险对收入再分 配的影响
经济发展
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的实施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它通过强制性缴费和投资运营等方式筹集资金,为国 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同时,它也为老年人提供了经济保障和生活支持,鼓励他们继续参与 社会经济活动,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02
养老社会保险的种类与运 作方式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讲稿 第一章 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的发展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讲稿 第一章 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的发展

第一章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第一节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产业革命-手工业生产-机器大生产-失业风险-劳资关系-工人运动-社会保障制度一、社会保障的定义国际劳工局社会保障司编著的《社会保障导论》对社会保障的概括:社会通过一系列的公共措施向其成员提供的用以抵御因疾病、生育、工伤、失业、伤残、年老和死亡而丧失收入或收入锐减引起的经济和社会灾难的保护,医疗保险的提供,以及有子女家庭补贴的提供。

在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而建立的一种安全制度。

主要由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和安置等制度组成。

二、社会保障产生的理论基础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是渐进式的,纵观其理论史我们发现,有以下理论对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英国古典学派的反社会救济思想代表人物:李嘉图、马尔萨斯、萨伊。

主要思想:1.贫穷和懒惰有关,社会对于贫困的责任应当让位于社会对于穷人的压制。

2.济贫行为不是使贫者富而使富者贫,它能够制造出一个穷人世界,使人人变得懒惰与傲慢,极易摧毁英国的制造业。

(二)德国新历史学派的社会改良思想代表人物:施穆勒强调伦理道德因素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被称为历史伦理学派。

主要思想:1.认为劳资问题不是利益问题而是伦理道德问题,不需要阶级斗争,只需要对工人进行教育,改变其心理和伦理道德的观点便可以解决。

2.主张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生活的管理,负起“文明和福利”的职责。

1855年德国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疾病保险法,随后颁布了一系列重要的社会保险法律。

(三)庇古的“经济福利”思想代表人物:庇古他认为,一个社会要增进福利,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作出努力:1.为增进国民福利就必须增进国民收入量,而要增进国民收入量,就必须使生产资源在各个部门中的配置能够达到最佳状态。

2.政府通过税收机制把富人收入的一部分转移给穷人,社会福利就会增大。

(四)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与国家干预思想代表人物:凯恩斯他认为:1.一个国家的总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的大小,失业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心理上的流动偏好),市场机制本身没有力量使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只有通过国家干预( Y=C(消费需求)+I (投资需求)+G(政府需求)+NX(净出口))。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与实践应用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与实践应用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与实践应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派之一,以其关注总需求和政府干预的观点而闻名。

本文将探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并分析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核心理论1. 总需求理论:凯恩斯主义关注总需求对于经济活动的影响。

按照凯恩斯的观点,市场经济中短期存在着经济停滞和失业问题,这是由于总需求不足引起的。

凯恩斯认为,扩大政府支出能够刺激总需求,激发经济增长。

2. 多重杠杆效应:凯恩斯主义的另一个核心概念是多重杠杆效应。

凯恩斯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往往会引发连锁反应,通过一个初始的开支或投资,会带动其他部门的支出和投资,进而实现经济的增长。

3. 政府干预:凯恩斯主义主张适度的政府干预来解决经济问题。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例如增加支出、减税)和货币政策(例如调整利率、货币供应量)来影响总需求,从而调节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方向。

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实践应用1. 对经济衰退的应对:在经济衰退期间,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减税以及采取其他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活动,从而缓解衰退的影响并促进经济复苏。

2. 扩大就业机会: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主张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来创造就业机会。

通过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和医疗等领域,政府可以激发市场需求,促进就业增长。

3. 调节经济周期: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政府可以通过调整财政政策来缓解经济周期的波动。

例如,在经济繁荣期间,政府可以通过调高税收、减少支出来抑制通货膨胀,以平衡经济增长的速度。

4. 收入再分配: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主张通过适度的税收和社会福利政策来实现收入再分配,以减少贫富差距,提高社会公平性。

这样可以增加低收入家庭的消费能力,从而刺激总需求的增长。

5. 经济稳定的重要性: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维持经济的稳定是实现长期增长的关键。

通过政府干预和调控,可以避免经济过热和通胀的产生,保持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社会保障与收入再分配

社会保障与收入再分配

社会保障与收入再分配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是为了解决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问题,促进财富和权利的再分配。

从理论上来讲,社会保障的原则是人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和保障权,是一个让每个人都可以平等享有福利的机制。

社会保障制度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但在实际运作中,其收入再分配作用却经常遭受质疑和争议。

在社会保障制度中,重点是社会保障手段和收入再分配这两个关键因素。

社会保障手段与收入再分配的关系社会保障手段是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渠道、方式、措施。

通过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实现针对不同群体的社会保障方案,比如针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和残疾人等人群。

政府通过税收和社保基金来实现身体健康、教育、就业和住房等各个领域的社会保障。

收入再分配是针对贫富差距问题提出的所谓解决方案。

在收入再分配中,政府通过贫困救助、社会救助、公共财政等方式,实现富人和穷人的财富再分配,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财富平等。

社会保障手段和收入再分配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

社会保障是唯一的福利保障机制,其实现方式是通过收入再分配实现的。

这种方式在各个领域都有体现。

通过社会保障机制,发展中国家能够通过财政支出和收入再分配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福利保障。

同时,社会保障也可以带来制度性的政治和经济变化,促进失业率的降低和福利水平的提高。

因此,社会保障手段和收入再分配方案是相辅相成的。

社会保障和收入再分配的优缺点社会保障与收入再分配固然有其优势和劣势。

社会保障可以通过纳税和公共财政等方式来筹集资金,满足社会福利需求,合理分配费用,保障全民福祉。

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的多元需求,提高财富平等度。

社会保障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减轻贫困人口的经济负担,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同时,社会保障的实现可以促进社会稳定,并为人才的归来提供保障。

但社会保障的实施会使得一些富裕人群为不同程度的纳税负担,使得大部分人的收入受到影响,实现财富再分配的结果从长远来看不一定人人都会获益,其中一部分是被迫接受别人的捐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收入再分配与社会保障的理论与实践本章要点:1.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收入分配有两个层次,首先是由市场根据生产要素进行分配,其次是政府通过税收、转移收支等手段对已有的收入进行再分配。

【也就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2.功能分配以企业为中心按效率来进行,规模分配以政府为中心进行,注重公平。

3.社会保障有着强烈的收入再分配色彩,政府必须运用手中公共权力强制性地把一部分人的收入以实物和现金方式,转移到另一部分人手中,以建立一个社会安全网。

4.中国的收入分配问题分两个层次,一是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分配格局的变化;二是个人所得分配格局的变化。

5.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原则是低水平、高覆盖。

由国家财政支持的保障项目、国家与个人共同支持的保障项目和遵循自愿加入原则的商业保险共同组成。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已经基本成形,正在不断地探索和改革之中。

一、收入和再分配的意义对收入进行再分配和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政府纠正市场失灵而行使的重要经济行为,贯穿于制度设计、税收政策和公共支出之中。

(一)收入的定义【综合书上来看,收入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1)被行使的消费权利的市场价值的和;(2)财产权在所涉时期的期初与期末之间储存价值变化的市场价值的和;(3)因为禀赋、偏好和运气等影响下的可观察到的现金流和不可观察到的隐形收入。

】假定要素价格是既定的,那么每个人的收入就与禀赋、偏好和运气有直接的关系。

以上为“可观察型”,不具有“可观察型”的因素:(1)已经产生却尚未实现的资本收益;(2)服务于家庭消费的生产;(3)来自政府的现金转移支出。

所谓收入时间,就是说看收入不能只看一周或一年的短期收入变动,而且还要关心永久性的收入。

此处引出经济的生命周期、暂时收入【比如买彩票中奖】与持久性收入【比如长期的工资性收入】。

收入单位问题【略】(二)功能分配和劳动力需求曲线功能分配,也称要素分配,是从收入来源角度来研究收入的分配【注重的是效率】。

它试图说明每一个生产要素所得到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份额是多少。

功能分配的分析单位不是个人或家庭,而是考察整个“劳动”所得到收入的百分比,并把它与以租金、利息和利润形式取得的在总的国民收入中的百分比进行比较。

假设仅有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

资本是既定的,而劳动是可变的。

在充分竞争的条件下,劳动力需求是由劳动的边际产出所决定的。

【(1)充分竞争的条件就是说明此时非市场失灵,市场可以对资源的配置起调节作用,资源可以自由流动。

(2)资本既定,劳动的增加会使产量提高,但是随着劳动力的增加,增加的最后一个单位劳动力所带来的产出会减少,当劳动力增加到一个点的时候,资本和劳动力的搭配能带来最大产出,此时最后一个单位的劳动力带来的产出的增加和支付他的工资相同。

(最后一单位的边际产出=劳动力的工资)】(三)规模分配和劳伦兹曲线、基尼系数规模分配,也称个人和家庭分配。

是从分配是否公平的角度来研究收入的分配。

它试图说明个人和家庭的收入在社会总收入中所占份额是多少。

劳伦兹曲线直观而形象地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公平。

一般而言,不平等程度越严重,劳伦兹曲线就越向右下方弯曲,越接近于横轴。

反之,越接近对角线( 45线)说明收入越公平。

基尼系数反映收入不平等水平,在0—1之间变化。

等于0,表示绝对公平,等于1,表示1个人拥有全部社会财富。

基尼系数=右下方三角形面积)二分之一正方形面积(图形面积劳伦兹与平等线构成的,基尼系数越大,两个图形的面积越接近,收入分配越不公平,体现在少数的人拥有了社会的大部分财富。

用来衡量收入分配的还有库兹涅茨比率,是把各阶层的收入比重与人口比重的差额的绝对值加总起来。

【劳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在同一个图形中反映,都是衡量收入分配的不公平性】二、收入再分配的理论流派(一)功利主义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理论 创立者是英国哲学家杰瑞米·边沁和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基本论点:政府的正确目标应该是社会每一个人效用总和的最大化。

基本主张:政府施政的落脚点应该是为了取得最大多数人利益的最大化。

出发点是功利,也即效用。

为了使总效用,也即社会上大多数人的利益最大化,政府不能在收入分配上搞平等。

(二)自由主义的分配正义论自由主义的哲学家约翰·罗尔斯在1971年出版《正义论》。

罗尔斯认为政府应该选择公平的收入再分配政策。

反对功利主义的个人效用总和的最大化,而是主张最小效用的最大化。

被称为最大化标准。

主张政府的目标应该是让社会上状况最差的人的福利最大化。

罗尔斯允许收入一定限度的不平等,因为不平等可以增强激励,从而最终提高帮助穷人的社会能力。

罗尔斯分配正义论的另一个引入注目之处是它把收入再分配看成是社会保险的一种形式。

(三)自由意志主义的机会平等论哲学家罗伯特·诺齐克提出的,在1974年《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

认为收入分配上最好的选择是自我权利的实现和保护。

政府不应介入收入分配(除非有人以偷窃、抢劫等不正当手段来获得财产。

),他主张,只要分配的过程是公正的,那么所引起的分配结果即使再不平等也是公正的。

他着眼于机会平等,认为机会平等比收入平等更为重要。

(四)库兹涅茨的倒U形理论库兹涅茨在1955年在美国经济协会的演讲中提出收入分配差别“倒U形假设”。

认为,收入分配不平等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先恶化,后改进”。

早期:(1)资源被少数人占有;(2)城乡二元结构后期:(1)政府的干预;(2)人口变动;(3)技术进步。

库兹涅茨把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发展联系起来研究【动态】,并指出政府干预是改善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关键力量。

(五)福利经济学的效率与公平之争旧福利经济学是英国古典派经济学家A·C·庇古创立的,主要由基数效用论和有关社会福利的三个基本命题构成。

基数效用论是指以货币金额来度量效用和社会福利。

三个基本命题:(1)国民收入越大,社会福利也就越大;(2)国民收入中归于穷人的份额越大,社会福利也就越大;(3)国民收入的变动的减少意味着社会福利的增大。

主张把国民收入最大化,分配的平等化和国民收入增长的稳定化作为现代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

新福利经济学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创立的。

认为基数效用论不可取,把效率作为分析社会福利的唯一尺度。

提出了帕累托最优和帕累托改进等一系列崭新的观念,并把帕累托最优作为资源配置的效率标准。

为了有效增进福利就不可避免地碰上了如何把个人偏好转化为社会偏好的问题。

这就是社会选择问题。

两种形式:一是分散的个人市场行为,用货币作为选票来表达自己的偏好,商品价格的变化使这种社会选择取向的表现;二是政治投票。

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也是一位福利经济学家。

他的理论被称为“关注社会最底层的经济学”。

在效率和公平上,似乎倾向于公平。

认为平等是基于基本能力的平等。

基本能力是指一个人赖以进行某些基本活动的能力。

三、收入再分配的制度与手段(一)收入再分配制度的内涵功能分配和规模分配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微观分配和宏观分配之间的关系。

国民收入分配两阶段:市场机制(市场按要素对收入进行分配)、权利机制(政府为公平而利用税收等进行分配)。

按照经济学家J·R·康芒斯的说法,收入分配就是发生在国民收入领域中的分配主体分割和占有分配对象的过程,是一种“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所谓收入再分配制度就是收入分配交易规则的总和,是以规则和条文体现出来的各个分配主体之间的权利—利益的交易关系。

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主体:工人集团、雇主集团、政府。

工人凭借劳动力所有权,企业凭借资产或生产资料所有权,政府凭借公共权利。

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阶段,企业和个人,也即雇主与工会两大集团的权力和利益交易是核心。

在国民收入再分配阶段,国家或政府则是核心。

以政府为中心的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加强主要是下面三个基本特征所决定:宏观性,广泛性,自觉性。

制约政府主导的收入分配制度的因素:(1)技术进步约束;(2)政治制度约束;(3)市场力量约束。

(二)政府收入再分配的手段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

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手段建立专门资金,在劳动者暂时或永久性失去劳动能力和机会时提供基本生活上的物质帮助的形式与制度。

社会保险主要由退休养老金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构成。

【俗称“五险”,“一金”指住房公积金。

】社会救助是国家对无劳动能力和生活来源的人给予的短期或长期的物质帮助制度。

主要由灾难救济、孤寡病残救济、贫困救济构成。

社会福利是国家和社会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的各种福利性补贴和福利事业的总称。

主要由公共卫生设施、居民住房、社会津贴、贫困救济构成。

社会优抚是政府依照法律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和牺牲的人员及其家属所给予的物质优待和抚恤,主要由退伍军人优抚安置、死亡或伤残抚恤构成。

(养老、医疗和失业三大项最重要、影响最大。

)收益基准制和缴款基准制的最佳组合是政府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的基本出发点。

(前者是根据受益人的现状来提供相应社会保障,后者是谁出现谁受益)社会保障的建立必须兼顾公平和效率。

强调效率与公平相结合时,一定要反对适合保障的过度市场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国民收入再分配相关的政治决策主要有:(1)价格管制、最低工资法;(2)就业支援,内容包括五项;(3)反贫困计划;(4)振兴教育。

(三)收入分配政策的评判标准野田悠纪雄的评判标准:1.目标效率性,是对所拆去的收入分配政策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预期目标的测试。

由垂直效率和水平效率两个概念构成。

2.资源配置中立性。

“价格支持”在设计一项收入分配政策时,首先要确定哪一项政策目标为优先考虑;其次,尽可能采取中立化的资源配置手段,以达到既能实现收入再分配的目标,又不致使资源配置严重扭曲。

3.消费者主权和纳税人主权。

4.其他评判标准。

(1)效果的明了性;(2)行政费用;(3)便捷的调查处理机制;(4)心理抵抗度。

周小川与王林提出的多维评价体系:1.社会安全感。

2.社会公平。

3.个人激励。

4.经济增长。

5.管理成本。

6.跨代分配。

7.政治影响。

8.过渡代价。

9.所有权。

10.资本市场。

四、西方国家的收入再分配与社会保障(一)美国自由市场经济模式总的来说,在收入分配上,美国的基本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共和党比较强调市场和效率,民主党相对重视社会公平。

【一般认为,民主党代表穷人、少数民族、弱势群体、大部分有理想的知识分子;而共和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代表军火商的利益。

有人认为,从思想取向层面来看,民主党等于自由主义;共和党等于保守主义。

】税收和公共支出是美国对收入分配进行调节的主要..手段。

美国政府的社会保障主要由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两部分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