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英语教学的艺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的艺术

发表时间:2011-01-27T15:22:43.140Z 来源:《学英语》(初中教师版)2010年第16期供稿作者:张少玲

[导读] 中学教育是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而英语教学在中学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

广西横县横州镇二中张少玲

中学教育是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而英语教学在中学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从国家教委对全国各级各类学校设置的课程和要求来看,英语从中学开始就成了各级学校选拔人才的必考科目。英语课堂教学又是对学生实施良好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主渠道,所以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教学手段的逐步现代化、科学化,现代教育的理念和方式也在飞速发展。今天的学生,他们接触的社会更加精彩,更加现代化,从各种各样的渠道接受了许多最新的前沿领域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推陈出新,更新思想、观念,用新的知识,新的教学方法、手段,使学生愿学、好学、会学、能学。而这些都需要我们英语教育第一线的课堂教育工作者懂得英语教学艺术。

作为中学英语教师,我们只知道成绩的取得需要经过努力的学习、艰苦的付出,却没有意识到:教学是一门科学,它是有规律可以遵循的;教学又是一门艺术,不能生搬硬套别人的模式,而是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充分注意在教学中把处理语言材料、使用语言工具、形成语言技能的心智和躯体感官活动同快乐、喜好、迷恋、满足等情感活动密切联系为一体,英语课就会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英语教学就会真正成为学生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而这些都要求我们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懂得艺术,运用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充分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去抢摘知识的果实,而不只是被动的知识吸收器。运用英语教学艺术,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调动大脑右半球学习潜力,加强刺激。中学英语教学的艺术化离不开教师自身的艺术修养,包括教师的教态、语言、板书、简笔画、组织教学能力等基本功方面。

中学英语教学的艺术化,即采用艺术手段,通过艺术形式,加强艺术气氛,以开发学生大脑的学习潜力,特别是右大脑半球的潜力,即形象思维、求异思维、直觉学习、整体学习、全自感知、情感记忆等重要功能。而广义的艺术性教学几乎包括教学的一切方面:备课和上课、讲和练、语言和书法、姿势和动作、风度和神情、组织形式和活动节奏,以及绘画、音乐、造型、表演等等。不难想象,如果英语教师相当充分地注意这些方面,并在教学中力求使学生从如此众多的方面进行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那么英语课就既是综合性的工具课,又是综合性的艺术课。这样,中学英语教学就把处理语言材料、使用语言工具、形成言语技能的心智和躯体感官活动同快乐、喜好、迷恋、满足等审美情感活动密切联系为一体,中学英语教学就同教育、教养统一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

艺术性的教学形式表现为多变化、有高潮、过渡和交替自然、多种感官活动等,教师不仅要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组织好学生的听课,还要使英语课交际化,不拘一格,使学生学英语时非常放松,没有压力感,有利于学生吸收知识。而且要尽量营造出有利于交际的课堂气氛,对课堂教学法加以研究,力争使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有新鲜感,而且对所学内容印象深刻,增加学生学习效率,减轻学生负担。中学英语教学艺术化的一些具体表现为:

1. 在课堂上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从开始到结束各个环节,凡是能使用英语的地方,如开始上课打招呼用语,课堂用语如打开书、跟老师读课文、布置作业、考试结果的总结等都要尽量用英语。这样不知不觉就会使学生吸收许多英语用法,经常输入有利于将来学生的输出,即英语说和写的能力的提高。当然教师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输入过程中要十分注意其输入的准确性,否则会对学生产生负影响。

2. 开展课堂活动,提高学生主体意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思考、调研、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给每位学生提供运用、参与的机会,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动眼的能力,积极主动地去完成学习任务。在英语情境活动过程中,可适当运用简笔画和图片进行演示和表演。教师的板书板画设计要美观合理,条理清楚,令人赏心悦目,并且板书要把知识点系统化,以便于学生做笔记和今后的复习有更高的效率。

3. 打破某些课堂常规。我们的课堂教学已成为习惯,打铃上下课,学生起立坐下,教师讲解提问……步骤习以为常。常规是要的,没常规就没有次序,但什么事都不能一成不变,师生腻烦了,课堂就失去了活力。英语课堂应朝着协商式交际方向改革,某些常规应当打破。1987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导师J?F范斯娄(Fanselow, 1987)发表了《打破常规》(Break Rules)一书。这部巨著侧重理论阐述,打破的常规实例不多,但他针对外语课堂发出的“打破常规”的呼吁已经产生深远的影响。打破常规,建立新规并非易举,我们也不主张一下子打破过多常规。从当前英语课堂实际出发,指出下列初步建议。

(1)教师先问好。在传统的课堂上,通常上课之始学生起立,齐声说“老师好”,然后教师说“同学们好”。现在许多课堂已改为教师先说“Good moming”。上课时,教师先问好,启动一堂课的交际活动,似乎顺理成章,但目前有一些教师习以为常,学生先起立问好;有的是学生起立后,教师要整顿纪律,要求全体站立,有时还要严肃批评几句,再说“Good moring, class”这种问好,徒具仪式,丝毫无互相问候的意思。

(2)站立交谈。英语课堂经常进行“对子活动”或“小组活动”,一般都是坐在位置上进行的。学生上课老是坐着,现在站起来了,互相协商,心旷神怡,兴趣很高。协商时面对面,有各种姿势,心情放松了,形式随便了,交谈自然,效果当然不一样。

(3)面向全体。J?F范斯娄认为,师生之间提问时,教师不宜站在讲台上,应退到教室后部,使学生回答不只是面向教师而是面向全体。我国许多教师也认为,教师指名提问不宜靠近被提问的学生,而应当远离这一学生。教师逼迫学生会使该生紧张,使其他同学置之度外,实际效果难以保证。

总之,英语教学法是无定式的,正如艺术是无边缘的,它需要人们不断地去挖掘、去完善、去创新,只要可以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的方法都可以试着去尝试。《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为我们广大师生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并提出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英语教学法艺术化的努力和研究方向也应以此为中心,教师要转变观念,大胆创新,更新知识,调整结构,树立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