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生物的变异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生物公开课教案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和反思

初中生物公开课教案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和反思

初中生物公开课教案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和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中生物教材《生物的奥秘》第四章第五节“生物的变异”。

具体内容包括:变异的类型与原因、可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的特点、生物变异在进化中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生物变异的类型、原因及特点。

2. 学会区分可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并解释其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3. 提高学生对生物变异现象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物变异的原因、可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的区分。

教学重点:生物变异的类型、特点及其在生物进化中的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如不同品种的植物、动物等)。

2. 学具:笔记本、笔、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品种的植物、动物图片,引发学生对生物变异现象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生物会有不同的特征呢?”学生活动:观察图片,思考问题。

2. 新课讲解教师活动:讲解生物变异的类型、原因及特点,通过实例分析可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的区分。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记录重点内容。

3.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活动:展示具体案例,如“一对双胞胎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性格?”,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给出答案。

4. 例题讲解教师活动:讲解例题,强调解题思路和方法。

学生活动:跟随教师思路,学习解题技巧。

5. 随堂练习教师活动:布置练习题,检查学生对生物变异知识的掌握。

学生活动: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活动:回顾所学内容,加深理解。

六、板书设计1. 生物变异的类型2. 生物变异的原因3. 可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的特点4. 生物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意义七、作业设计案例1:某植物在受到辐射后,产生了一种新的花色。

案例2:某动物因长期缺乏锻炼,肌肉逐渐萎缩。

答案:案例1属于可遗传变异,案例2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2. 课后思考题:请结合所学知识,思考生物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作用。

初中生物 生物的变异教案

初中生物 生物的变异教案

生物的变异(一)
目标与方法
1.举例说出生物变异的实例。

2.探究生物变异的现象及原因。

3.意识到应该科学地描述生物的变异现象。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
课前准备相关投影、大小两个品种的花生
教后小记: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不仅需要科学的方法,还需要学生严谨的态度。

生物的变异(二)
目标与方法
1.说出遗传变异原理在生产实践中运用的实例。

2.尝试调查了解当地的果蔬、禽畜的新品种。

3.关注遗传变异在生产实践中的运用。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
课前准备相关投影
教学程序
学生的阅读能力实在太差,对图上的意思基本看不懂,我真得感到有些悲哀和感慨——从小的语文教学实在太重要了。

另外我认为在本节课上进行实例教学效果不错。

2024年第五节生物的变异电子教案通用

2024年第五节生物的变异电子教案通用

2024年第五节生物的变异电子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生物学》教材第十一章“遗传与变异”中的第五节“生物的变异”。

具体内容包括:变异的类型及特点、变异的原因、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生物变异的类型、特点及原因,了解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现象的好奇心,增强学生对生物进化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物变异的类型、特点及原因。

难点: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实物模型。

2. 学具:笔记本、教材、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形态各异的生物图片,引发学生对生物变异现象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 知识讲解:(1)变异的类型及特点:教师通过PPT展示各类变异的图片,讲解各类变异的特点,如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

(2)变异的原因:教师讲解遗传、环境等因素对变异的影响。

(3)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教师通过实例讲解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作用。

3.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生物变异的选择题,分析解题思路和技巧。

4. 随堂练习:布置两道关于生物变异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变异的类型及特点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2. 变异的原因遗传环境3. 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三种生物变异的类型,并简要说明其特点。

(2)分析遗传和环境因素对生物变异的影响。

2. 答案:(1)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表观遗传变异。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改变,如点突变、插入突变等;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数目、结构等方面的改变,如多倍体、缺失等;表观遗传变异是指基因表达发生改变,但不涉及基因序列的改变。

(2)遗传因素: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环境因素:温度、光照、营养等。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五节生物的变异》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五节生物的变异》优秀教学案例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过程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生物变异的知识,提高生物素养。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导入:通过展示生物变异的生活实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切入点的设计,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生物变异的概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问题导向:教师设计了一系列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变异的本质。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使得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小组合作:教师组织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邀请学生分享生活中遇到的生物变异现象,如农作物抗病性变异、动物颜色变异等。
3.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如“孙悟空的变化术”,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变异的意义。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简要介绍变异的概念,明确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2.讲解生物变异的类型,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3.通过举例说明生物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意义,如抗病性变异在农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自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引导学生分工合作,完成生物变异实验和研究报告。
3.鼓励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生物的变异教案

生物的变异教案

生物的变异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物变异的概念和意义,理解变异的种类和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探究的精神。

3.激发学生对生物变异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其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生物变异的概念和意义2.变异种类和规律: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区别;环境因素对变异的影响;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机理和特征。

3.变异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及重要性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重点:理解生物变异的种类和规律,掌握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区别。

2.难点:理解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机理和特征,探究变异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及重要性。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投影仪、PPT课件2.有关生物变异的图片、图表、模型等教具3.教学视频或纪录片片段,展示生物变异的实例和现象。

五、教学方法:1.激活学生的前知:回顾学生已学过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如基因、遗传等。

2.教学策略: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变异的原理和应用。

3.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身边的生物变异现象,以及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对生物体的影响。

六、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导入,询问学生对生物变异现象的认知,激发其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通过讲解、示范、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生物变异的种类和规律,掌握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区别。

3.巩固练习:提供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加深对变异概念的理解。

4.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变异在生物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5.布置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进行实践探究或查阅资料,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生物的变异现象教案优秀

生物的变异现象教案优秀

生物的变异现象教案优秀教学目标:1.理解生物变异的概念和类型。

2.掌握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原理及实例。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生物变异的概念和类型。

2.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原理及实例。

教学难点: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区分。

2.变异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PPT课件2.教学视频3.实验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生物进化内容,提问: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什么?二、讲解生物变异的概念1.教师通过PPT展示生物变异的定义:生物变异是指生物个体在遗传和发育过程中,由于基因或染色体的改变,导致表型发生改变的现象。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例来理解生物变异,如:同卵双胞胎的表型差异、植物的多倍体等。

三、讲解生物变异的类型1.教师通过PPT展示生物变异的两种类型: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2.讲解基因突变:a.基因突变的概念: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改变的现象。

b.基因突变的实例:镰状细胞性贫血、基因编辑技术等。

c.基因突变的意义: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重要驱动力。

3.讲解染色体变异:a.染色体变异的概念: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发生改变的现象。

b.染色体变异的实例:唐氏综合症、染色体缺失等。

c.染色体变异的意义:染色体变异可能导致生物表型的显著变化。

四、实例分析1.教师通过视频展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实例,如:基因编辑技术、染色体缺失等。

2.学生观看视频后,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实例中的变异类型及其影响。

五、实验探究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果蝇的染色体变异。

2.学生分组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六、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

七、课后作业1.学生阅读教材,完成课后练习题。

2.学生收集生物变异的相关资料,下节课进行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例分析和实验探究,使学生了解了生物变异的概念、类型和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生物的变异》教案通用

《生物的变异》教案通用

《生物的变异》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1. 变异的概念与分类2. 可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3. 变异的遗传规律4. 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二、教学目标1. 理解变异的概念、分类及原因,掌握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意义。

2. 能够分析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的实例,并对其进行分类。

3. 了解变异在生物适应性进化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变异的分类、原因及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难点: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的区分,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具体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挂图、实物模型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练习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品种的狗、猫等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体之间的差异,引出变异的概念。

2. 基本概念:讲解变异的定义、分类(可遗传变异、不可遗传变异)及原因。

3. 实践情景引入:分析实例,让学生判断哪些是可遗传变异,哪些是不可遗传变异。

4. 例题讲解:讲解变异的遗传规律,以具体的遗传图谱为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遗传变异。

5.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册,让学生完成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讲解变异在自然选择、适应性进化等方面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1. 变异的概念、分类及原因2. 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的区分3. 变异的遗传规律4. 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三个可遗传变异的实例,并说明其遗传规律。

(2)简述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 答案:(1)实例:单眼皮与双眼皮、血型、植物的抗病性等。

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连锁遗传等。

(2)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为自然选择提供原材料,促进生物的适应性进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变异概念、分类及原因的理解程度,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变异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育种、生物技术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教案

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教案

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教案教案优化版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生物的变异》详细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索生物的变异现象,理解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的基本特征,并探讨变异在生物界中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深刻理解变异的概念,区分并掌握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的主要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利用变异知识解析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3. 引导学生认识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角色,强化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变异的原因解释各种生物现象。

重点:区分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理解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例图片、实物模型以及相关的视频资料。

学具:为学生准备笔记本、彩色笔以及探究活动的实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一段自然界中生物变异现象的视频,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 概念讲解:以生动的语言介绍变异的定义,并细致区分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

3. 实例剖析:分析具体的实例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来理解变异的原因和类型。

4. 课堂互动: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生活中观察到的变异现象,并尝试分析其原因。

5. 变异的意义:通过实际案例讲解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6. 应用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变异现象遗传变异不遗传变异原因基因变异环境因素特点可遗传不可遗传实例农作物农作物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结合实例,说明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在自然界中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 题目:运用变异的知识,解释一个具体的生物现象,如熊猫的黑眼圈的形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思考课堂教学的效果,学生的参与度以及是否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探究,如调查附近的生物变异现象,并尝试提出自己的解释。

生物的变异教案

生物的变异教案

生物的变异教案生物的变异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生物的变异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重要因素;(2)了解生物的变异可以通过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途径产生;(3)了解生物的变异对个体和种群有重要影响。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讲解、图示、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生物的变异;(2)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生物的探索精神和科学思维;(2)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生物的变异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重要因素;(2)生物的变异对个体和种群有重要影响。

2.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物变异相关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学用具(1)多媒体教学设备;(2)教学PPT;(3)生物变异实验所需材料。

2. 教学资源(1)教材《生物》;(2)网络教学资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组织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

2. 讲解(1)讲解生物的变异是进化过程中的重要因素,生物的变异可以通过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途径产生。

(2)讲解基因突变的产生原因:突变是基因组发生可遗传的、突然而非连续的变异,可能是由于化学物质或辐射等环境因素导致的DNA的改变。

(3)讲解基因重组的产生原因:基因重组是指在同一染色体上的两个基因之间的交换或两条不同染色体上的相同或相近的片段的交换。

(4)讲解生物的变异对个体和种群的影响:一方面,合适的变异可能使个体适应环境,从而提高存活能力;另一方面,不适应的变异可能导致生物的灭亡。

3. 实验(1)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实践生物变异实验,如通过辐射处理实验种子,观察并记录其发芽率、生长情况等。

(2)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辐射对生物的影响,进一步加深对生物变异的理解。

4. 讨论(1)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共同探讨生物变异的原因、种类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说课稿[大全五篇]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说课稿[大全五篇]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说课稿[大全五篇]第一篇:第五节生物的变异说课稿第五节生物的变异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中,生物变异的普遍性和引起变异的因素是需要同学掌握的内容。

参看教材中的探究活动“花生果实大小的差异”,是为了提高学生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但我认为它只是对生物的性状作了一定的研究,并没有更多地探讨引起变异的原因;而且大小花生的性状除了长度以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性状,例如种皮的颜色,含油量的多少等等,仅仅从大小并不能说明问题,不是判断品种的主要差异。

通过分析杂交后遗传物质发生变化的数据,寻求其中的规律。

由于要了解“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所以必须将“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区别落实清楚。

其实这里涉及的问题无非就是环境改变和遗传物质改变对生物遗传的影响。

所以要通过分析比较多的实例来理解其中的关系。

本课虽然是讲变异,但是决不能脱离了遗传,所以在讲课过程中要不断地融入遗传的思想。

二、学情分析:虽然前面学习过遗传和性状,但本节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仍然是有一定难度的。

对于变异这一概念,学生的背景知识非常之少,需要更多的感性知识和基础知识,教材通过探究实验来说明变异的普遍性及原因;从另一个角度讲,学生如果能够了解遗传物质在杂交中的变化,从而能够对变异的遗传基础有更根本的理解的话,再来理解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就更加的容易了;包括后面的培育新品种,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的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学生都更易理解。

所以我把本节的重点放在了进一步理解遗传物质对变异的影响上。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同种和不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及原因是生物的变异。

2.通过对某一性状的变异的深入探究使学生能够描述.(1)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生物变异的原因:不同种类、个体之间的差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其次与环境有关。

(3)生物变异的类型: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3.让学生了解遗传育种的几种方法。

初中生物公开课教案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和反思

初中生物公开课教案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和反思

初中生物公开课教案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和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生物的多样性”的第五节“生物的变异”。

具体内容包括:变异的类型、原因及其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生物变异的类型、原因,理解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兴趣,培养学生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生物变异的类型、原因及其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 教学难点:理解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等复杂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展示、模型等。

2. 学具:学习资料、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变异现象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变异,为什么会有变异。

2. 新课内容:(1)介绍变异的类型,引导学生观察教材图片,分析不同类型的变异。

(2)讲解变异的原因,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等概念。

(3)探讨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理解变异对生物进化的意义。

3. 例题讲解:讲解与变异相关的典型例题,指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变异知识点的掌握。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变异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变异的类型:可遗传变异、不可遗传变异2. 变异的原因: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3. 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活中的三种变异现象,并分析其类型和原因。

(2)简述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 答案:(1)示例:①人类的单眼皮和双眼皮,属于可遗传变异,原因是基因突变;②番茄的红色和黄色,属于可遗传变异,原因是基因重组;③无籽西瓜,属于可遗传变异,原因是染色体变异。

2024年第五节生物的变异电子教案通用范例

2024年第五节生物的变异电子教案通用范例

2024年第五节生物的变异电子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生物学》教材第九章《遗传与变异》的第五节“生物的变异”。

详细内容包括:变异的概念与分类,遗传变异与环境影响,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以及变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生物变异的概念、分类及原因;2. 了解变异在生物进化及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3. 能够运用所学的变异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物变异的概念、分类及原因。

难点:变异在生物进化及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模型、挂图等;2. 学具:笔记本、教材、练习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不同品种的番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番茄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外观特征,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生物的变异。

2. 基本概念与分类:(1)教师讲解变异的概念,学生记录笔记;(2)通过PPT展示,介绍变异的两种类型:遗传变异和环境变异;(3)举例说明各种变异的特点及原因。

3. 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1)讲解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性;(2)分析自然选择与变异的关系;(3)讨论变异对生物多样性的贡献。

4. 变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介绍人工选择培育新品种的原理;(2)举例说明变异在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抗病性等方面的应用;(3)分析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如何利用变异原理进行基因改良。

5. 随堂练习:布置一组关于生物变异的选择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变异的概念、分类及原因;2. 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3. 变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生物变异的概念及分类;(2)举例说明遗传变异和环境变异的原因;(3)谈谈变异在生物进化和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 答案:(1)生物变异是指生物体在遗传基础和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形态、结构、生理、行为等方面的差异;(2)遗传变异的原因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环境变异的原因有温度、光照、水分等;(3)变异在生物进化中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原材料,在农业生产中可以通过人工选择培育新品种。

《生物的变异》教案

《生物的变异》教案

《生物的变异》教案《生物的变异》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生物的变异现象。

(2).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有遗传的变异和不能遗传的变异。

(3).说明变异的意义。

(4).举例说出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能力目标运用生物变异的知识,初步学会分析生物的变异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校”变异在生产实践上的应”和转基因技术的知识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关注生物技术的发展对未来人类的影响。

2.通过对具体变异现象的分析,了解变异的类型以及不同类型的变异产生的原因,使学生对遗传物质在生物的遗传、变异中的作用有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同时,通过遗传与变异的相互关系进行辩证观点的教育。

3.了解变异在人类生产活动中的实践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变异的类型及其意义,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难点:遗传的变异。

[教学过程]:一、引言:在上一节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讨论过人的上眼睑的遗传问题。

这节课我们首先从人的上眼睑的遗传问题开始我们新的问题的研究。

有一对夫妇,他们有两个孩子。

爸爸、妈妈的上眼睑是双眼皮。

两个孩子,一个孩子为双眼皮,另一个孩子为单眼皮。

即双眼皮的孩子继承了父母双亲的性状,这种现象叫做遗传。

另一个孩子的上眼睑与双亲不同,是不是也叫做遗传?若是遗传,为什么与父母的性状不相同?若不是,叫做什么?与遗传现象伴随存在的另一种生命现象就是变异。

二、课题:第二节生物的变异(一)变异的现象与概念在自然界中,与遗传现象一样,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提问,讨论:在我们周围,可以看到哪些现象是变异现象?根据同学们讨论,什么叫做变异?请做一个小结。

变异: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与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称为变异。

或生物在生殖过程中,在上下代之间、子代之间表现出的性状差异。

提问:比较遗传和变异两个概念,两个概念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通过生物的生殖过程实现的。

在生物的生殖过程中,上下代之间的相似性为遗传。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电子教案通用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电子教案通用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电子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生物学中的重要概念——生物的变异。

教学内容主要基于教材第十一章第三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详细内容包括生物变异的类型、原因及其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变异的类型,掌握生物变异的基本概念。

2. 理解生物变异的原因,能分析不同因素对生物变异的影响。

3. 了解生物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意义,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物变异的类型和原因。

难点:生物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及其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挂图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蝴蝶翅膀图片,引发学生对生物变异现象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介绍生物变异的类型,如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

(2)讲解生物变异的原因,包括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生物变异现象。

4. 例题讲解:以具体实例为例,讲解生物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布置与生物变异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生物变异的类型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2. 生物变异的原因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3. 生物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生物变异的类型及其特点。

(2)举例说明生物变异的原因。

(3)分析生物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 答案:(1)生物变异类型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改变,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发生改变。

(2)生物变异的原因包括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

例如,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生物体内某些基因功能的改变,从而影响生物的性状。

(3)生物变异在生物进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原材料,使生物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生物变异的类型和原因掌握较好,但对生物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教案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教案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五节生物的变异一、课题:生物的变异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

(2)能够说明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3)举例说出遗传育种的几种方法,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训练学生在取样、测量、整理数据、画曲线图等方面的能力。

(2)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小组合作、讨论,初步养成严谨的实验态度,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会通过科学探究得出结论的成就感。

(2)关注高科技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3)能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解释生活现象。

三、教学重点:1.对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的探究。

2.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五、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各种测量长度的工具。

教师准备:1.大小两种花生的果实。

2.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

3.准备几种利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图片资料六、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教师展示大小不同的西红柿等实物,引出课题“生物的变异”,并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生物的变异”现象。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总结:放眼生物世界,不同种类的生物千差万别,同种生物之间也有各种各样的差异,可见生物的变异是一种普遍现象。

(板书第五节生物的变异)任务一:探究一种变异现象1、提出问题:怎样区分大花生和小花生呢?(引导学生看课本中的图片得出)2、作出假设:花生果实长度平均值大的是大花生,花生果实长度平均值小的是小花生。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得出)3、制定计划:【问题引导,自主探究】(1)能不能有意挑选个大和个小的花生?各取一粒可以吗?为什么?(2)测量花生果实时测量长轴还是短轴?(3)选择和设计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4)应当怎样记录和处理数据?(5)一个同学独立完成整个实验大约需要20分钟,怎样做能够节约时间?【展示交流,释疑解惑】交流后要注意强调:实验时应该随机取样,并且样本要足够大,以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

生物的变异教案

生物的变异教案

生物的变异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变异的概念、类型及其意义。

2.掌握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实质和特点。

3.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生物变异的概念、类型及其意义。

难点: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实质和特点。

三、教学过程1.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生物进化的内因是什么?(2)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生物的变异。

2.学习生物变异的概念(1)引导学生通过查阅教材,了解生物变异的定义。

3.学习生物变异的类型(1)引导学生通过教材,了解生物变异的类型。

(2)讲解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实质和特点。

(3)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生物变异。

4.分析生物变异的意义(1)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变异对生物进化有什么意义?(2)讲解生物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如提供原材料、促进生物多样性等。

5.课堂实例分析(1)展示几个生物变异的实例,如基因突变导致的疾病、基因重组产生的优良个体等。

(2)引导学生分析实例,理解生物变异的实质和特点。

(2)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介绍生物变异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基因编辑、育种等。

7.作业布置(1)熟记生物变异的概念、类型及其意义。

四、教学反思1.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

2.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结合实际操作加深对生物变异的理解。

3.适当调整教学节奏,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消化和吸收知识点。

五、教学资源1.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2.辅助材料:生物变异实例、基因突变导致的疾病图片等。

3.网络资源:生物变异相关论文、新闻报道等。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1)在导入环节,可以这样设计对话: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物进化的内因,那么你们知道是什么推动了生物进化吗?生:是遗传和变异。

师:非常好。

那么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生物的变异。

你们对变异有什么初步的认识呢?(2)在学习生物变异的概念时,可以这样进行对话:师:请大家翻开教材,阅读关于生物变异的定义,并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

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五节生物的变异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五节生物的变异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3.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分享观点、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问题导向,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和问题意识。
5.注重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和分析生物实例,探究变异的原因,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强调作业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例如,向学生说明作业对于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性,并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五、案例亮点
1.结合生活实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展示图片和播放视频,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新知识。
2.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视频、图片、基因图解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变异的概念和类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提高。例如,对学生的总结进行评价,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例如,设计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变异知识的理解。
2.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让学生自主查找一些关于变异的资料,进一步拓展知识面。
2.通过生活实例导入,让学生感受到变异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引起学生对变异的探究欲望。例如,展示一张图片,图片中有一对双胞胎,其中一个患有白化病,另一个正常,引导学生思考这种现象的原因。
3.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例如,提问:“你们认为变异是好事还是坏事?变异在生物进化中有什么作用?”

《生物的变异》教案

《生物的变异》教案

《生物的变异》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变异的概念,能够区分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2)举例说明生物变异的原因,包括遗传物质的改变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3)了解生物变异在农业生产和生物进化中的应用和意义。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1)让学生关注生物变异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热爱。

(2)引导学生认识到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树立生物进化的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变异的概念和类型。

(2)生物变异的原因。

2、教学难点(1)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

(2)生物变异在农业生产和生物进化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不同品种的花卉、宠物狗或水果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之间的差异,从而引出生物变异的概念。

提问:同学们,你们观察到这些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上有什么不同吗?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同呢?2、讲授新课(1)变异的概念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生物变异现象,如人的高矮胖瘦、头发的直卷、不同颜色的花朵等。

(2)变异的类型①可遗传变异: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

例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通过展示基因突变导致的人类疾病(如镰状细胞贫血)、基因重组产生的不同品种的花卉等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可遗传变异的概念和原因。

②不可遗传变异: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不能遗传给后代。

例如,长期在户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同一个麦穗上的麦粒有大有小等。

(3)生物变异的原因①遗传物质的改变基因突变:基因内部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基因,从而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基因重组: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教案第五节生物的变异(第一课时)教学时间:2011.3.24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到变异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2.探究遗传物质在亲子代之间传递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游戏能够对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其中规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意识到我们可以用简单的模拟游戏探讨深刻的生物问题教学重点1.变异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2.理解遗传物质是如何改变从而引起变异的产生教学难点1.深刻认识生物变异在自然界普遍存在;2.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及总结规律;课前准备1.学生分组寻找相同苹果;2.准备标记上不同颜色的黄豆,培养皿,药匙。

教学方法:探究法,实验法教学过程师:导入:[出示幻灯片:有显著遗传特征的自己一家子的照片]猜猜照片上的四个人之间是什么关系?生:有亲戚关系。

一家人吧?师:为什么你们会认为他们是一家人呢?生:因为长得像。

男孩和爸爸像。

女孩和妈妈像。

师:对了,这就是我的一家人,向大家介绍一下:爸爸、妈妈和弟弟。

这种子女和父母之间长得像的现象在我们生物学上称为…..生:遗传。

师:我和妈妈是一模一样吗?我和弟弟呢?师:这种不同我们在生物学上称为……生:变异。

师:[幻灯:遗传和变异的定义]这就是我们前面学过的遗传和变异。

同学们掌握的不错。

遗传现象和遗传物质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继续回顾,遗传物质是通过什么途径传递给子代的?父方和母方各占多少?生:生殖细胞。

子代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于父方,一半来自于母方。

师:遗传物质从亲代传给子代,所以亲子间有相似性,即有遗传现象产生。

那变异又是如何发生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第五节生物的变异] 我们先从哪里入手解决这个问题比较好呢?生:遗传物质。

师:那我们就先来探究:遗传物质在亲子代之间是否产生了差异?产生了什么样的差异?[幻灯:探究题目] 生物的变异和其他生物问题一样,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要受到许多条件的影响,所以在研究过程中会有许多干扰。

在科学研究方法中,有一种方法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找到事物的基本规律。

这就是给所研究的问题创设一个理想环境,排除无关条件的影响。

我们称之为:创设理想条件。

今天这个实验中,我们就得创设一个理想条件之后,才能够进行研究。

下面我介绍一下实验的过程。

[幻灯:实验原理,过程。

见后面《遗传物质模拟实验》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共同进行实验,小组讨论问题]师:通过刚才的实验,观察实验数据,各组发现了哪些规律?生:亲代的遗传物质越往后传,后面子代所得到得越少。

生:每一代的配偶传给下一代的遗传物质数量都是20。

生:我觉得配偶的遗传物质不可能只有一种颜色,它也应该是由多种颜色组成的。

师:很好,你发现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之所以配偶颜色一样,是我们设的理想条件之一。

其实,它也应该是多种遗传物质组成。

生:越到后来,子代之间的遗传物质的差异越大。

师:从哪里能看出来?生:颜色越来越多了,颜色分配不一样。

师:为什么颜色会越来越多?生:不断有亲代的新的遗传物质加入。

师:可见遗传物质都是从祖辈上一代代传递下来,而不是自己制造的。

生:每一代个体所具有的遗传物质数量都是相同的。

师:为什么?生:这样才能保证稳定遗传。

师:可是还有变异。

生:所以变异是在遗传中发生的。

师:刚才我们的实验过程是在一个理想条件下,没有任何外界影响的封闭条件下进行的,可见在遗传过程中,由于遗传物质的重组,产生了变异现象。

抛去理想条件,在自然界中,这个过程还会受到什么影响吗?生:会。

比如说以前我们学过,青蛙受到除草剂的影响,会生出阴阳蛙。

生:孕妇怀孕的时候不能受到射线的辐射,否则会产出畸形的胎儿。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呢?生:这些物质改变了遗传物质。

师: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变异的产生有两个因素:一是遗传物质发生重组;一是遗传物质发生了突变。

那么,如果遗传物质在亲代和子代之间或是子代和子代之间没有任何差异,变异是否还能够发生呢?生:[疑惑,议论,拿不准。

意见不同]课堂练习:课后题课堂作业:多媒体展示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布置预习:查找生物的变异课后作业:多媒体展示课后反思:在这节课中,学生对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已经清楚,对性状的概念已经理解,对相对性状理解较难,在比较大花生和小花生的相对性状中,兴趣较浓,通过讨论,理解遗传物质和环境的不同作用,总体上已掌握本课内容。

难点在于小花生的实物在本地没有找到。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第二课时)教学时间:2011.3.27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到变异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2.探究遗传物质在亲子代之间传递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游戏能够对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其中规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意识到我们可以用简单的模拟游戏探讨深刻的生物问题教学重点1.变异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2.理解遗传物质是如何改变从而引起变异的产生教学难点1.深刻认识生物变异在自然界普遍存在;2.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及总结规律;课前准备1.学生分组寻找相同苹果;2.准备标记上不同颜色的黄豆,培养皿,药匙。

教学方法:探究法,实验法教学过程师:课前老师布置的任务,让同学们去找两个一模一样的苹果,同学们任务完成的怎么样呀?生:没找到,不可能有。

师:怎么会呢?我们以前学过,现在怎么繁殖优良品种的水果?生:嫁接。

师:嫁接的过程中遗传物质是否改变了呢?生:没有。

师:也就是说,现在同一品种的苹果的遗传物质都是相同的。

找到两个一模一样的苹果应该很容易呀?生:那也不一定。

就算长在一棵树上,还有的能晒着太阳,就会红一些,有的晒不着,就会浅。

有的得到的营养多,就大;得营养少的就小。

还有环境的影响呢。

师:哦。

看来真的是难为大家了。

是每个人找的苹果都不一样吗?生:是。

师:这种现象是不是变异呢?生:当然是。

性状发生改变了嘛。

师:对。

那么同学还能举出几个遗传物质相同但还发生变异的例子吗?生:同卵双胞胎的遗传物质一样,但是他们有差别。

比如说指纹就不一样。

生:同一棵树上的叶片的遗传物质一样,但是不可能找出两片完全一样的叶片。

师:我们总结一下,引起生物发生变异的因素有哪些?生:遗传物质改变会引起变异;生活环境不同会引起变异。

就两个。

师:同意吗?生:同意。

师:同学总结的很好,言简意赅。

下面我们看一张图片[幻灯:有字苹果]。

请问我们把苹果核种下去之后,会长出什么样的苹果来?生:还是和它差不多,但是没有字。

师:为什么和它差不多?生:因为遗传物质遗传下去了。

师:那为什么字没了呢?生:字是人工后来做上去的,没有改变遗传物质,所以不能遗传下去。

师:可见有些变异能够遗传,有些变异不能遗传。

[幻灯: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二者最根本的差异在哪?生:遗传物质改变了的变异可以遗传,遗传物质没有改变的变异不可以遗传。

师:总结的非常好。

下面我检测一下大家对知识应用的情况。

[幻灯:判断下列变异能否遗传,为什么]生:讨论,回答。

师:正是因为有了变异,生物才会如此地多姿多彩,我们也可以从丰富的生物世界中选择人类所需,加以培育,并为人类服务。

这就是我们在农业生产中的人工育种工作。

请问,在这个工作中,我们利用的是哪一种变异呢?生:可遗传变异。

师:对了。

怎么利用可遗传变异进行育种呢?下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于变异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请同学在笔记本上列出要点。

然后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生:[交流,探讨]生物的变异由两种因素引起。

“对某一性状变异的深入研究”的探究活动,开始探究:(l) 图中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张明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讨论制定计划:①这个调查我们要探究的内容是什么?②调查探究时,需要哪些材料和用具?③调查时,应该测量果实的长轴还是短轴,怎样记录?④设计适当的测量方法,你们小组的测量方法是?⑤最后你明确该调查的操作步骤是?(4) 实施计划,收集数据1)让学生用语言描述两个品种花生果实在不同长度范围内的数分布状况。

(2〉从大花生中选择一粒饱满粒大的种子种下去,所收获的种子一定都是大的吗?为什么?课堂练习:课后题课堂作业:多媒体展示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布置预习: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课后作业:查找有关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的资料课后反思: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认识到变异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学生能够举很多实例证明。

通过举例说明,认识到变异分: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理解了人工选择、基因重组、太空育种在有利变异中的实用意义。

难点是:转基因食品的利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