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docx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docx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课题《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单元三学科历史年级七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索清朝前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正确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指导学生通过研读史料,从材料入手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

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这一时期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与带来的问题。

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来举例说明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众多问题。

例如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环境问题变得尤为突出,还带来诸如交通、教育、卫生、就业、“温室效应”等问题。

知识目标:1.知道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概况。

2.通过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事实,了解清朝前期的兴盛。

重占f\\\清朝经济发展的表现、特点和作用。

难点人口增长的利弊问题。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播放视频《盛世滋生图》,引入课题。

学生看视频,创设情景、激发感知清朝前期学生学习的兴趣经济的繁荣讲授新课1 .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C学生根据学习让学生整体感知2.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自主学习课本内容。

目标,自学课课本内容3•学习第一部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本内容(1)介绍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背景。

学生根据课本检查自学情况(2)学习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表现:内容回答①耕地面积不断扩大②兴修水利:治理黄河、淮河等根据课本知识引起学生的注意③庄稼方面种植回答力④经济作物种植(3)讨论:清朝前期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带来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探究能怎样的影响?后回答力和学以致用的①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能力②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4)了解相关史事:清朝前期经济的发展4.学习第一部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D学习手工业的发展。

传统手工业的发展:幺幺织业、棉织业、印染业、制学生根据课本培养学生的爱国瓷业、制糖业、制茶业内容进行归纳热情和民族自豪(2)展示图片,重点介绍丝织业。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课主要讲述了清朝前期(1644-1795年)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

教材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清朝前期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从而更好地理解我国历史的发展脉络。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我国历史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内容,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原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掌握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史料、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为我国历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

2.难点: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方面的发展原因及其相互关系。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教材、史料等资源,自主探究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交流,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让学生深入剖析,理解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4.图片展示:运用图片、地图等直观材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清朝前期的社会经济状况。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教案:详细的教学设计文档。

3.史料:与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相关的史料、图片等。

4.投影仪:用于展示图片、地图等材料。

5.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地图等材料,引导学生回顾我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掌握清朝前期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史实。

了解清朝前期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理解清朝人口增长的原因和表现。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

通过设疑讨论、辩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通过查阅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辩证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相關知识点的能力。

通过探索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与人口增长的关系,培养学生从经济角度分析新的社会现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清朝经济发展的表现、特点和作影响2. 教学难点:探讨清朝前期人口增长的利弊问题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联系第三单元所学知识回顾清军是如何入关的?结合清朝建立的相关史实,自1616年建立后金、1635年改国号为清、1644年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到清朝统一全国。

长期战乱不已导致清朝建立之初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清朝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统一中国后发展经济成为首要任务。

二、讲授新课(一)目标导学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 背景:教师讲述明朝末年,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

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2. 表现:学生观察课件表格、图像思考总结(1)耕地面积不断扩大(2)兴修水利:治理黄河、淮河等(3)庄稼方面种植(4)经济作物种植问题思考:说一说清朝前期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有利于社会稳定;推动商品经济发展学生讨论回答相关史事清朝以前,江南盛产稻米,养鱼业已经很发达,被誉为鱼米之乡,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到了清中期,江汉平原、洞庭湖和湘江沿岸地区,普遍推广玉米、甘薯等作物的种植,粮食产量有较大的提高。

当时的湖广地区成了新的商品粮基地,以致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优秀教案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优秀教案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教学目标⒈知识与能力目标①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的状况,即农业、手工业较前代有了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②通过清朝前期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史实,了解清朝前期的兴盛;了解这一时期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与带来的问题。

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通过探索清朝前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正确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指导学生通过研读史料,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⒈教学重点清朝前期农业的发展。

⒉教学难点清朝前期人口迅速增长带来的问题。

三、教学要素⒈教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

⒉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等。

⒊课时:1课时⒋课型:新授课四、教学过程⒈复习清朝前期的政治思想统治措施⒉导入新课紧接复习内容,提示学生清朝前期在政治制度、思想文化方面都承袭了历代中原王朝的做法,在经济上会实行怎样的政策?结果怎样?由此导入新课。

⒊讲授新课(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背景:明朝末年大动荡对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

清初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

2.政策: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这也是历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延续。

3.结果: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4.表现:①耕地面积不断扩大;②兴修水利:治理黄河、淮河及大运河等;③粮食种植方面: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髙产作物,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5.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学习此节内容时,让学生思考认识到: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不仅可以缓解人口增长压力,还能促进农民转入手工业生产。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教材主要介绍了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发展。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简洁的文字,使学生能够了解到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繁荣景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清朝的建立和基本历史背景。

他们对于农业、手工业、商业等经济领域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是,对于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详细发展情况,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教学手段和具体的历史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发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观察插图、讨论问题等方法,培养史证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繁荣对于国家的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对国家历史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

2.难点:对于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具体发展情况的理解和掌握。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

2.讨论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交流和合作,共同探讨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特点。

3.观察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插图,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繁荣景象。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课件: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插图、文字、动画等。

3.教学资源:教师准备相关的历史事例、资料,以便在教学中进行拓展和补充。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清朝建立和基本历史背景,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内容。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教学⽬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的⼀些重要知识,如:农业⽣产的恢复和发展,⼿⼯业和商业的发展,⼈⼝的增长,以及清朝前期我国⼿⼯业资本主义得到⼀定发展,清朝前期出现的商帮对经济的影响。

2.过程与⽅法借助图⽚和材料,帮助学⽣了解清朝前期农业、⼿⼯业和商业的繁荣发展的相关史实。

指导学⽣通过研读史实,从材料⼊⼿解决问题,帮助学⽣掌握学习历史的⽅法,提⾼学习的能⼒。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清朝⼈⼝的增长问题的了解的,认识⼈⼝的增长给融合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特别是对⽣态环境的破坏,帮助学⽣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农业、⼿⼯业、商业的发展【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江宁、佛⼭的⼿⼯业⼯场的性质。

2.⼈⼝增长带来的影响。

【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阅读史料,并结合提问、课堂讨论等⽅法,激发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的理性思维能⼒。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材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激趣导⼊清朝康熙乾隆时期,经济繁荣,国⼒强盛,史称“康乾盛世”。

这是中国清王朝前期统治下的盛世,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个盛世。

此间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增长迅速。

(展⽰康乾盛世的图⽚)⾃主探究:这⼀时期的社会经济有什么新的发展变化?⼈⼝增长的情况如何?⼆、新课学习⼀、农业⽣产的恢复和发展1、教师提问:在清朝的时候,每⼀位皇帝每年⽴春⽇,都要亲⾃⽀扶犁和耕种。

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学⽣回答:体现清朝统治者对农业耕作的重视。

教师讲解:清初统治者这么做的⽬的是为了引导各级官僚机构重视农业、劝民农桑。

特别是明朝末年的⼤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产的重要性,清朝初年的⼏位帝王,都⼗分重视农业⽣产,⼤⼒推⾏垦荒政策,使农业⽣产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康乾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等奖优秀课件

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等奖优秀课件

(2)兴修水利 对黄河、淮河等大河以及大运河进行治理,还组 织人力修建了许多堤坝、渠堰、海塘。
清朝耕织图
清朝治水图
2、表现
(3)粮食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
玉米
甘薯
(4)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和品种增加
棉花、甘蔗、烟草、茶叶、药材,以及花卉、水果等作物的种植面积
不断扩大。
3、影响 (1)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2)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

B.雍正
C.顺治 D.乾隆
D
4.如图是清朝《盛世滋生图》所展示的苏州斜桥商市。从该图所
反映出的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是(
D

A.出现了农村集市 C.边境贸易繁荣
B.坊市分置 D.商业市镇兴盛
5.苏州城外黄家巷,在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
到了清代前期,“生齿日繁,人物殷富,闾阎(泛指门户、明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自学
1、清初农业恢复发展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2、手工业的发展表现 3、商业的发展表现及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
1 原因 清初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 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展。
2、表现 (1)清朝前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农业生产的 恢复和发展
手工业和商 业的发展
人口的增长 带来的问题:人地矛盾突出;社会压力增大
课后习题
1.清朝前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下列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
B)
A. 清初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B. 到康熙末年,全国的耕地面积比明朝鼎盛时期增加了近 3亿亩 C. 对黄河、淮河、大运河进行治理 D. 耕地面积不断扩大,边远地区得到了开发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优质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优质教案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知识与技能了解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知道人口增长的史实。

过程与方法借助图片和材料,帮助学生了解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发展的相关史实。

指导学生通过研读史料,从材料入手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清朝人口的增长问题的了解,认识人口的增长给整体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特别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帮助学生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重点清朝前期经济的发展状况。

难点清朝前期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

《清乾隆年间云南布政使司颁发的开荒执照》图片、《姑苏繁华图》图片、相关史料、PPT课件。

●导入新课【导入一】清朝康熙乾隆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康乾盛世”。

这是中国清王朝前期统治下的盛世,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

此期间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

自主探究: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有什么新的发展变化?人口增长的情况如何?【导入二】清军入关后,遭到了广大人民的强烈反抗,战争延续了20多年,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出现了“民无遗类,地尽抛荒”的残酷景象。

清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保证封建剥削的顺利进行,逐步调整了统治政策。

在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下,农业、手工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那么发展的具体情况怎样呢?●新课讲解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总结农业恢复和发展的概况,分析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1.教师出示材料:材料一清朝前期的100多年间,耕地面积增加了40%以上。

清朝前期的100多年间,人口迅速增长到3.6亿。

材料二政府提倡各省因地制宜,采用多种种植方法,使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高产作物甘薯的种植,由福建、浙江等省推广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

经济作物桑、茶、棉花、甘蔗、烟草,种植面积扩大了,当时已成为商品。

材料三乾隆年间,原来不种棉花的河北一些地区,栽培棉花的占十分之八九。

清朝前期,甘蔗种植遍及东南沿海各省。

人教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设计

人教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设计

第三单元明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清朝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史实,了解清朝前期的兴盛。

目标1:结合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及人口增长的基本史实。

目标2:举例说出清朝前期兴盛的表现,分析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初步了解自然、社会发展与人口增长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清朝经济发展的表现、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人口增长的利弊问题。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播放素材—清朝工商业的发达经过清初的恢复,社会经济在清朝前期得到迅速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有了长足的进步。

据历史学家研究,当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首位。

清朝前期的社会经济有什么新的发展变化?人口增长的情况如何?(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自学识记】结合教材,识记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及人口增长的基本史实。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模块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人民多遭惨杀,田土尽成丘墟。

官虽设而无民可治,地已荒而无力可耕。

——《明清史料》丙编,第783页背景: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

乾隆“帝王之政,莫爱民,而爱民之道,莫要于重农桑,此千古不易之常经也。

”——《乾隆帝及其时代》原因:清初的统治者,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清朝的诸位帝王为发展农业生产采取了哪些措施?(1)大力推行垦荒政策;(2)兴修水利,治理河道;(3)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

(1)大力推行垦荒政策;(顺治六年)凡各处逃亡民人,不论原籍、别籍,必广加招徕,编入保甲,俾之安居乐业。

察本地方无主荒田,州、县官给以印信执照,开垦耕种,永准为业。

——《清实录·世祖实录》垦荒政策起到的作用是什么?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人民勤劳耕种农民治其业,自非岁时伏腊(四季时节更换之时)、省祠墓、通亲戚,则晴事耕耘,雨勤织绩,赤背而薅草,跣足而犁冰。

——《安吴四种·作力》1661——1766年耕地面积的变化(2)兴修水利,治理河道;(3)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

部编版七年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部编版七年历史下册的第19课。

教材主要讲述了清朝前期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等方面的发展。

教材通过具体的事例和数据,展示了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活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級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我国历史的发展脉络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清朝前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认识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宽视野,加深对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信息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培养学生的的历史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分析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问题。

2.运用史料教学法,通过展示和分析史料,使学生深入了解历史。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与课程相关的历史史料和图片。

3.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史料,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展示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史料,如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等方面的资料。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

3.操练(15分钟)针对所学内容,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如:清朝前期农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对当时的社会有哪些影响?海外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如何?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共同完成一份关于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研究报告。

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对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设计: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设计: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目标】【重点难点】重点:1.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2.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难点: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清朝以前,江南被誉为鱼米之乡,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经过清初的恢复,社会经济在清朝前期得到迅速发展,当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首位。

湖广地区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

清朝前期的社会经济有了什么新的发展变化?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去探究其中的缘由吧!【新课探究】1.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原因史料研读:清朝建立之后,顺治、康熙、雍正统治时期,政府明确提出“王政之本在于农桑”。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尤其是在立法方面加强了对农业生产的扶持与鼓励。

正因为如此,康熙、雍正、乾隆百余年时间里,实现了农业经济的较快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该时期封建经济的某种繁荣。

——福建人民出版社《中国古代史》问题探究:根据材料概括清朝前期推行的经济政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政策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主要影响。

答案提示:特点: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通过立法加强对农业生产的扶持和鼓励。

影响: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2)表现史料研读:江浙地区,在很早以前就是我国的粮仓……而到康、雍、乾时期,“本地(指江浙地区)所产米谷,不足供食用……”以前地广人稀、物产不丰的湖广地区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逐步成为粮食供应的重要基地。

过去的“苏湖熟,天下足”变成了“湖广熟,天下足”。

此时,江浙地区经济作物广泛种植,粮食不能自给。

松江种稻之地只占1/3,每年都从外地运进大量粮食,人口稠密、特别是集中了大批非农业人口的工商业城镇,更是家无隔宿之粮,江浙市镇更是如此。

问题探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朝农业发展的表现及影响。

答案提示:表现: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局面。

农业生产的发展,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优秀教案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优秀教案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课程标准】1.学习要点: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

2.学习提示:了解经济发展为清代前期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教学目标】1.阅读教材,地图册等资料,归纳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和人口增长的基本史实,了解感受清朝前期的兴盛。

2.结合《清代纺织图》《盛世滋生图》等图文资料,探究清朝经济与前代相比的发展表现。

3.通过问题探究,分析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认识经济发展为清代前期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并通过中外对比,感受发展中的隐忧,认识多角度看历史的重要性。

【重难点】重点: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的表现难点:1.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2.对手工工场,商帮等专有名词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出示图片)《中国春运》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统计图。

设问)看了这张图片,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过渡)但这不是中国人口数量占世界比例最高时期、(出示资料)我国历史上曾经有一个时期,在一个半世纪里人口增长了6倍多,人口总数达到3亿,占到世界1/3。

(设问)这是什么时期?生:……师:清朝前期指1636年--1840年,尤其是康雍乾三朝。

那时,清朝策马中原,一统江山;前期统治者,长袖善舞,在政治,军事,民族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使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而这一切的重要基石就是经济大发展。

人口快速增长就是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写照。

那么清朝经济到底怎样呢?(出示课题)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二、【明确目标】师:我们通常从哪些角度了解一个朝代的经济发展状况?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师:今天我们增加一个角度人口的增长。

三、【学习过程】1.【梳理基础知识,掌握基本史实】师:同学们认真读书,归纳整理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表现,注意抓住关键词来描述史实。

生:分组发言。

【知识提纲】农业发展表现:①耕地面积不断扩大;②水利设施较前代更加完善;③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湖广熟,天下足”;④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优质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优质教案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清朝前期统治者为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采取的措施,理解其重视农业生产的原因;了解清朝前期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特点;认识清朝前期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及带来的消极影响过程与方法制作本课的多媒体课件,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通过设疑讨论、辩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通过查阅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辩证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清朝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相关知识点的能力;通过探索清朝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与人口增长的关系,培养学生从经济角度(生产力)入手分析新的社会现象(生产关系)的能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清朝经济发展的表现、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人口增长的利弊问题。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晋商指明清500年间的山西商人,起初由资本雄厚的商人出资雇佣当地土商共同经营,成为较松散的商人群体,后来发展为东伙制,类似股份制,这是晋商的一大创举,也是晋商能够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山西商人作为地方性集团组织虽然出现在明代,但其发展的鼎盛时期则在清代。

晋商的发展折射出了清朝经济的繁荣景象,那么清朝前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呢?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教师讲述:清朝前期统治者对农业的基本态度。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

)2.读教材,总结清政府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

清朝开荒执照答案提示:大力推行垦荒政策;治理水利;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3.读教材,学生分组抢答清朝发展农业生产的表现和影响。

答案提示:(1)表现: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2)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导语】历史因为它曾经存在,所以人们一直在探究它的发生、发展,这也使历史成为一门魅力十足的学科。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门让学生深入了解清朝社会历史、理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课程,本教案旨在通过本课的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和理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心。

【教材分析】本课程以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主要线索,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经济基础、手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

具体来说,本课程介绍了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特别是手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探究了中国社会经济的演变过程,并引导学生分析当时社会重大事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了解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基本特征。

b.了解手工业和农业的发展状况,掌握清朝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2.能力目标:a.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b.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c.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心。

3.情感目标:a.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心。

b.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经济的发展历程,进一步认识中国特色经济。

【教学过程】一、导入1.引入课题本课程主要讲述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探究手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情况,并说明中国经济的主要特征,分析社会重大事件对经济的影响,进而引导我们了解中国传统经济的发展历程,进一步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导入活动老师让学生讲述自己所居住的城市或乡村的经济发展现状,引导学生思考经济发展因素及其与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

(课前提供家庭作业细节,教材P92第一段)3.导入问题天子为什么注重保全手工业和农业生产?二、讲解与学习1.经济基础的发展1)商业贸易的发展——商业活动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

2)中国的交通体系——运河和官道的建设增加了城市之间的联系。

2.手工业生产的发展1)运用制丝技术和棉纺技术推进手工业生产。

七年级历史下册《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历史下册《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简要介绍清朝前期的历史背景,包括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为学习经济发展打下基础。
-提到清朝前期的政治稳定、疆域扩大、人口增长等背景。
-介绍清朝前期文化、科技的发展,如科举制度、科学技术等。
2.详细讲解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贸易等方面的发展。
-农业方面:介绍主要作物、种植技术、农田制度等,如“摊丁入亩”制度。
3.创设合作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资料搜集、问题探讨等活动,促进生生互动。
-举办小组汇报、辩论会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注重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设计难易适度的教学活动。
-关注学困生,提供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难点。
3.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合作学习,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观点,以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生对历史事件和现象的批判性思维尚未完全形成,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审视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5.学生的兴趣和动机:针对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教师应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强调清朝前期经济发展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提醒学生关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知识的掌握,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选取一个角度,如农业生产、手工业发展、商业贸易等,分析清朝前期该领域发展的原因和影响,撰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小论文。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市赛一等奖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市赛一等奖
学生讲述故事
1、“中秋的夜晚,葡萄架下,向氏一家在庭院内品尝着月饼、花生、瓜子、葡萄,院外田野中长着玉米、马铃薯、甘薯。”
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其中出现的哪些农作物是明朝引进的
2、随着儿女的增多,家里的现有几亩地再也无法养活一家人了。向氏家主唉声叹气。
问题:
请你帮他出谋划策,该如何渡过难关,使全家过上温饱的生活。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所属课程: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9课
授课课时:1课时
姓名:李伟
单位:保定市第十七中学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版本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章节
第三单元第19课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教材
分析
清初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的重要性,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在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了较快的恢复与发展。伴随经济的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数量进一步增加。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为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和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结合课本、图片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这一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
向氏家乡附近城市的商业经济时日兴盛,向氏长子也学人出海贸易,赚了大钱。归乡后,为了扩大生产规模,他给家里添置了数十台织机,雇人织绸,织工们皆为佣工,按天计算工资。向氏家族成为了当地的大机户。
结合材料和课文,请思考:
当时出现了一个什么样的场所这个场所有什么特点
学生课后预习并思考
补充课外知识,温故而知新,学会知识之间的联系。
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明确农业是基础这一重要结论
训练学生抓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
教材分析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是2016年部编人教版历史七下第19课,本课学习内容为三个子目,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三部分紧密联系。

清初,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经济的重要性。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重视农业生产,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得到恢复并有较大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与商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数量进一步增加。

学情分析
本课的学习者是初一学生,经过半年多的初中生活,生理和心理上都有新的成长,精力旺盛,独立性和叛逆性增强,接受新知识和独立学习能力也大大增强,完全具有独立阅读教材,理解基础知识的能力。

但他们还是一群十二三岁的少年,精力充沛,但不耐久;活泼热情,但不深刻。

所以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持久的注意力,本课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增强课堂内容的直观性、趣味性。

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图片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学习方法和技能方面,经过近一年的学习和历练,掌握了初步的历史
学习方法,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具备了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练习了合作探究的方法,这为学习本课基础知识和探究综合题目提供了条件;但鉴于初一学生历史综合概括能力和材料分析能力欠佳,因此本课在安排自主学习和探究时,要注重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并提供大量课外史料,直观的让学生感受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初步了解自然、社会发展与人口增长的辩证关系。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清朝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史实。

;说出清朝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的基本史实;知道清朝人口的增长的原因和表现。

2.通过识读《盛世滋生图》等,获取历史有效信息。

3.通过小组讨论,概括清朝人口的增长的原因。

4.通过探究学习认识人口增长的影响。

教学重点
重点:清朝经济发展的表现
难点:人口增长的利弊问题。

教学策略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提高课堂效率”为主旨,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通过收集史料,展示图片等对新知识和已有知识结构的重组和改造,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
动性和积极性,变“动力集中于老师一人身上”为“全体学生为主动力”。

同时利用PPT增加教学宽度,创造学生主动参与的情景,以最大可能实现课堂高效。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研习资料,探究问题,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法;小组竞赛法等。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问:同学们知道现在我国有多少人口吗?
学生答:13亿多。

老师说:当今的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人口众多给我国带来了一些列的问题。

我国历史上曾经有一个时期,在一个半世纪里人口增长了六倍多,人口总数占世界的三分之一。

这就是清朝前期,为什么清朝前期人口如此快速的增长呢?
导入新课:学习了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家就明白了。

二、展示学习目标(见第三部分教学目标)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行动有方向,学习有动力。

三、教学流程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96-97页,概括下列问题:
1.清朝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原因。

2.清朝农业生产发展的表现
3.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

学生活动:自主阅读教材。

教师活动:引领学生夯实基础
1.农业生产发展原因:清初,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经济的重要性。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重视农业生产,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得到恢复并有较大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2.农业生产发展表现
(1)耕地面积增加;对黄河、淮河等大河及大运河治理。

(2)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3)经济作物的种植有了较大发展
3.农业生产发展意义
(1)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2)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3)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以上内容夯实基础,拓展视野。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97-99页,概括下列问题:
1.清朝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2.清朝商业发展的表现
教师引导
1.手工业发展表现
(1)清朝前期,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2)已经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等。

2.商业发展表现
(1)清朝前期商业发达,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2)出现了一批工商业市镇及商业大城市。

(3)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商帮,如山西的晋商、江南徽州府的徽商,商帮的活动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教师精讲:出示清朝前期一些工商业市镇的图片和主要商帮的活动图片,
使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到清朝前期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三)人口的增长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99-100页,概括下列问题:
1.清朝人口增长的原因。

2.清朝人口增长的概况。

3.清朝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

老师引导:
1.人口增长原因: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的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
2.清朝人口增长的概况: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

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3。

3.清朝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1)有些地方,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地矛盾逐渐突出
2)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

3)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合作探究:清朝前期人口增长的影响
积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劳动力和扩大了商品销售市场。

消极: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人地矛盾逐渐突出,随
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四)通过课堂达标检测,检查同学们对这节课的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